如何对待喜欢或讨厌的人
了空居士答疑——如何对待喜欢或讨厌的人
问:道德经说: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好像圣人对每个人的心都是一样的,很真诚。但是师父,弟子觉得自己对每个人的感觉都不一样的,有喜欢有讨厌等等。师父,那这样子的心要怎么办呢?
答:哦!我告诉你,你学到了半招,还有另外半招。圣人,他有喜欢和讨厌吗?有的…… 我举一个例子,你看老子遇到尹喜,尹喜热情款待,老子为他留下了《道德经》。如果以我了空居士对《道德经》的研究哈,《道德经》的很多言语都是口语化的。应该不是老子在尹喜那里自己写下这篇文章,不是。应该是尹喜和老子在一起,老子跟他谈了这些道理,尹喜记下来的。假如尹喜当年看到老子要过关,然后一定留下来,说写篇文章给我,从古人的礼节上是不可能的,因为这就是没有礼貌。肯定是他(尹喜)待以上宾,或者是以师奉之,就是拜老子为师,希望他(老子)指点。然后老子说了,最后他(尹喜)自己总结起来。《道德经》里边很多是口语化的,从文章的这种言辞来看,这种口语化来看,就不是老子亲笔来写。从古人的礼节上,也不可能说,就是强留老子在那里写一篇文章,按照古人这种“威武不能屈”的习惯,你强留我,我才不给你写呢,是不是啊。所以就从这点上说明这个老子也看得出尹喜这个人根器很好,愿意指点他。那老子肯定也懂得看人了,哪个人根器好不好。 那回头来说,你看孔子,他能够看得出他弟子有些人适合什么样怎么样,那个宰予有些行为不怎么好也被孔子批评了,但是你们会惊讶地发现宰予还是“孔门十哲”啊!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另外还有“孔门十哲”,“孔门十哲”就是七十二贤人里边十位顶尖的人物。那么为什么评他“孔门十哲”呢?因为宰予他这个辩才非常好,在孔门里边应该辩才最好就是子贡和宰予吧。所以虽然宰予也有一些不良的习惯,孔子也当面批评他,但是他有他的特长,孔子也会承认他。所以说孔子的心就犹如一面镜子。嘿,我们先照一下镜子,哦,脸上有一个东西搞到了,我们一看就知道,也看清楚了。一个丑的人照也照得出他的原貌,一个美的人照也照出他的原貌嘛。 所以圣贤的心犹如明镜,一个人的优点和缺点圣人都了了分明的,是非对错都看得很清楚。但是他都是以这种父母之心去面对,正如道德经说:“以万物为刍狗”,“刍狗”就是拜神的那些东西,也就是说一视同仁,每一个是一样的。其实真正的父母之心……我们小时候,尤其是我们那个年代,父母生的儿女很多,那肯定有些儿女比较听话,有些人比较调皮,有些人甚至比较任性,有些人比较聪明,有些人比较笨,父母知道吗,都知道,但是父母都是会从不同侧面去调整他们,去引导他们,培养他们,这就是圣贤的心。 那么,你现在能够发现你对每一个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好了,你进一步提升。每个人的感觉不一样,你要如何去应用它,如何去跟他们处理好这个关系,用你的最清净的心来看待,然后去分门别类去对待,你不就很好了嘛!你要有这种主人翁的精神,要有这种父母之心啊! (明懋根据2017年11月16日讲课录音整理,未经了空居士蔡衍颛先生本人校对,请以当日录音为准。) 备注:2017.11.16 01:10:48-01:16:12 免费打通大小周天,了空居士蔡衍颛先生的微信号:137158606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