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空居士讲禅宗公案——香严击竹(四)

 

 

讲课时间:2016422

主持:明树

文字整理:明碧

校对:明励

 

玄觉云:「且道如来禅与祖师禅分不分?」长庆慧棱云:「一时坐却。」

师初开堂,沩山令僧送书并拄杖至。师接得便哭:「苍天!苍天!」僧曰:「和尚为甚么如此?」师曰:「只为春行秋令。」上堂:「道由悟达,不在语言。况是密密堂堂,曾无间隔,不劳心意,暂借回光。日用全功,迷徒自背。」

 

﹝玄觉云:「且道如来禅与祖师禅分不分?」
了空居士:这个玄觉是不是永嘉玄觉大师我没有去探究过,因为确实就这么一句话,改天如果大家有兴趣,也就去查查,就说玄觉就问:这如来禅与祖师禅到底是有区别呢?还是没有区别呢?就是这个意思。

长庆慧棱云:「一时坐却。」﹞
了空居士:一时就是一下子,坐却就是坐在这里不要去理他,其实我上次也讲到,慧寂,也就是仰山慧寂大师要去自己去看看香严到底证悟的境界到底怎么样。那个时候,香严就说了那首偈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说了这首,当时传到灵佑大师那里去,灵佑大师就说他已经彻也,慧寂就怕他在什么地方摘摘抄抄,所以就说待某甲亲自勘过。有一天就来找香严,香严又说了那个一击忘所知,慧寂就说不用不用,这个是平时自己慢慢写起来的,你当场说几句啊”,他就说去年贫未是贫,今年贫始是贫。去年贫,犹有卓锥之地,今年贫,锥也无。哎呀慧寂说,如来禅许师弟会,大概是这么就说,为什么这么说呢?就说他说起来好像一片顽空一样,那么如来禅是不是一片顽空啊?

我上次跟大家分析过,关于禅的种类,释迦牟尼佛在《楞伽经》应该是卷三,如果我记错了就以书里面为准,就说禅有四种,一种是愚夫所行禅,一种是观察义禅,一种是攀缘如禅,一种是如来禅,有四种,我上次也跟大家简单分析过,愚夫所行禅就是一般普通人种种执着这个执着那个的一种修炼方法,其实禅这个意思跟禅宗是两码事,有一定的区别的,也不能说完全是两码事,禅的意思这里主要是说禅定,静虑等等这种功态的境界,愚夫所行禅就是种种执着的一些修炼的那种状态。观察义禅,就是一般起心动念思考问题的那种状态,攀缘如禅其实是沉空守寂小乘人的那种境界。如来禅就是三昧,就是正受,就是般若。就有这些不同。所以严格来说,真正的如来禅就是祖师禅,祖师从哪里传来啊?六祖惠能大师追溯上去到达摩祖师,一般祖师往往就是指达摩祖师传下来,达摩祖师推上去璎珞童子等等一直追到大迦叶,大迦叶又追溯到释迦牟尼佛灵山会拈花,也就是说祖师禅其实就是释迦牟尼佛真正的心印!也就是真正的如来禅!那么因为社会上大多数出家人修行人等等他们不得真传,所以他们都是误传了,差不多很多修行人都是修那种看破放下、沉空守寂,称为如来禅。这也是一种误传,习惯性的说法,所以慧寂当年也可能按照当时的习惯性说法说:欸,这就是社会上常见的那种所谓的如来禅,不是得到祖师印心的这种祖师禅,是这样。他一听,今年贫,锥也无,天哪,什么都没有,那就堕入顽空啦,“这如来禅你会啦,祖师禅就还差远啦”,未梦见在,做梦还是没有,做梦也还没有得到。

香严确实已经是证悟了,他最后说了那首偈我有一机,瞬目视伊。若人不会,别唤沙弥。他真的有智慧,就说出别唤沙弥,我上次也跟大家说别唤沙弥这个典故就是来源于站在香严面前的慧寂大师的一个故事。他当年去拜见灵佑大师,灵佑大师就看他这么小的沙弥就问他:“你是有主沙弥还是无主沙弥”?这句话是一语双关。慧寂确实天赋异秉,他一听就知道师父在问什么,说有主沙弥,然后就从本来站在灵佑大师的这边,说完就走到另外一边就站好。灵佑大师一看就知道这个小孩很有智慧,为什么呢?假如说有主沙弥,然后他站在那里没有动,那么灵佑大师就明白他的可能指他原来是跟哪位师父出家的,那个师父就是他的,可能是理解世俗的。他现在说有主沙弥,马上又从这边走到那边站好,这个就告诉了什么事情?这个就是说:我的心就是我的主人,那就不一样了。

好像明树你们有没有在群里面看到,我在河南听双鱼说我们有位同修,我也不方便说名字,他在群里面跟大家开玩笑说:我是有主医生还是无主医生?双鱼问我这个问题怎么回答,我说如果这位同修来问我说:师父啊,我是有主医生还是无主医生?我就说有主,那么这个又定在哪里呢?明树,让你来说,如果我说有主,(明树:是这种自性的显现)那么他说:我的自性在哪里啊?你只能说你自己去找,那你说你自己去找,如果让我来说吧,你叫我去找,我就说找不见,怎么办啊,师父?说明反而是你错了,那你说:你怎么那么笨啊,找不到啊,我就说当年慧可大师都找不到,不是慧可说师父啊,我的心不安啊,请师父帮我安心,达摩说你将心来,慧可不是说觅心不见吗?慧可说他找不到心,连慧可大师智慧那么高都找不到,我们找不到也正常啊。假如问我,就说:师父啊,我是有主医生还是无主医生?我说有主医生,那他接下来问我:我的主在哪里啊?我就说你去问院长,问你们医院的院长,是不是啊?但是我就不能说院长就说你的,不是,那你说我过几天调了工作呢,去到另外一个医院呢?那不是又改变了吗?那为什么会不断的改呢?我就说:你去问你院长,那么就成立了嘛。我们反而要从这方面来回答。

这就是禅宗的奥妙,就是理事不碍。真正大彻大悟的人,他说话能够达到道理上也说得通,事实上也说得通。这叫做理事圆融,或者说是理事无碍。像六祖说的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我们顺便说个笑话。

我们刚才说到有主沙弥若人不会,别唤沙弥,就说我的一切,我睁眼看你也好,现在在指挥我的身体也好,都是清净心在起用,自性在起用嘛,所以慧寂被他点到这句若人不会,别唤沙弥,就哈哈,且喜闲师弟会祖师禅也,就说到这里吧。
那么刚才那个玄觉说这祖师禅与如来禅到底是有没有区别呢?那个长庆慧棱说:一时坐却,这句话听起来就是糊涂话,欸,不要去理它,这个话也是一语双关。你说没有区别,那么他就请出慧寂说,为什么说师弟说,刚开始说如来禅你就会,祖师禅未梦见在?你也不能去否认。如果说一样,他就举例慧寂,他说不一样。如果说不一样,也麻烦,因为这个问题一语双关。所以他说:一时坐却,欸,取个中道,就是这样。这些真正开悟的人他说话你逮不住辫子的。


问:师父啊,在下面公案开始之前,我想先问个问题,这个沩山大师对香严说我若说似汝,汝已后骂我去,他就不跟他说,但是师父跟我们讲公案的时候就讲得非常的详细。
了空居士:这个问题我知道,香严童子(编者按,此处当指香严智闲)他的性格特征在变化,他在百丈先师处问一答十,问十答百,也就是说,这个人有点张扬。然后他去到沩山灵佑大师那里,灵佑问一下,父母未生时,试道一句看,被他一句问了,回去查很多书都查不到答案,然后他就去屡乞沩山说破,这个字就是请求的意思,多次去请求灵佑大师,他开始有所折服了,你知不知道?刚开始的时候有点张扬的,慢慢被他问倒了,就折服了,就去乞求,乞求之后,其实这个时候乞求,他还只是表层意识感觉到他真的是不如灵佑大师,被他一问,就给问住了。但是你看他回到寮房啊,他将那些经书给烧掉了,你看他,这个香严他也就是他本来就比较有点张扬,甚至有点逆反心理的,他的心没那么淳朴啊,烧掉然后说此生不学佛法也,且作个长行粥饭僧,算了,不干了,你看,他这个脾气是很大的。跟我学的同修,我都是觉得大家善根深厚,所以我都是给大家直接说就好了,不用说设个关卡。是这个意思。
但是你看这个,譬如说慧寂当年去拜见灵佑,第一个问题问他你是有主沙弥还是无主沙弥?,灵佑就对他很器重了,后来就让慧寂有时候去管那些放牛啊那些事情嘛。他有一天也去看,去问慧寂说这些牛有佛性吗?慧寂就说有,灵佑大师就问他哪个有?这个问题也是很尖锐啊,如果你说这个牛有佛性,那你给我看啊,他就反过来问师父说师父,哪个没有,哪个不是?牛群里面有佛吗?他说有,他说哪个是?他就问他哪个不是?一下子就被他反过来,他就知道,他对这个佛性,众生平等之类的道理都明白了。而那个香严是个很骄傲,有逆反心理的人。其实历史上还有个更厉害的,好像是德山,德山禅师吧,以后有机会我们再讲。这个意思,继续吧。
问:师父能不能给我们开示一下,现在有很多的新人,可能他们第一次或者在听这个公案,他们应该怎么样来听师父讲解的话才能有更大的收获呢?

了空居士:喔,你们就是一直心,你们不管我讲(什么)我为什么要这么讲,你们不要一边思维,你们很自然的就是满堂灌就好,就是说你们很自然闭着眼睛听我说,听懂也行,听不懂也照过去,不理它,反正你就是一直我说什么你就听什么,这么下去就好,然后有不懂的,前面有些听不清楚的,过后再听录音就好,这样就好,这样就是纯一直心,就是佛经常常说的,释迦牟尼佛说的谛听谛听,谛听就是专心的听,不要一边听,一边怀疑,一边再思考,不用。


师初开堂,沩山令僧送书并拄杖至。

了空居士:开堂,我们说开堂就是开始有设一个讲堂,可以让人家来听他讲经说法嘛,所以说他开始已经也是独立一个门户了,所以那个时候,灵佑大师知道了,就派一个弟子,派一个僧人送一本经书还有一个拄杖,其实我们这个拄杖就不是拐杖,拐杖是脚不好的人用的,年纪大或者代表某一些权威啊,拄杖,好像英国女王有一个那个叫做什么杖啊,叫做权利杖还是什么权杖,上面还镶嵌着地球上最大的一颗钻石吧,叫非洲之星吧,好像那个是最大最大的,叫权杖吧,这个意思。所以他送这个拄杖给他,其实就是有点象传他衣钵这种信物一样,表示对他的认可。

 

师接得便哭:「苍天!苍天!」

了空居士:就是说,那个灵佑大师派了一个僧人,一个弟子吧,听到他要开堂了,要开始驻化一方,普度众生,开始送了这个柱杖和一本经书给他,表示认可他了嘛。他接了就放声大哭说:苍天!苍天!,他就天啊,天啊,就说:师父你送这个东西给我,天啊天啊,如果下面没有说那个春行秋令,我们就分不出他这个放声大哭,苍天!苍天!到底是他的心是什么意思,我们继续讲下去,等下再给大家分析。

 

僧曰:「和尚为甚么如此?」师曰:「只为春行秋令。」

了空居士:这个“僧”应该来说就是送东西来的这个人吧。当然就算是他身边的其他僧人问他也可以,无关要紧。最主要就是下面这句话只为春行秋令。春天变成秋天的气候,也就是说对不上号。这句话就表明,如果我们只是说灵佑大师,应该是香严和灵佑大师之间的关系差不多是师徒啦,虽然他当年也曾经拜见过百丈禅师,古人是很恭敬的,他就是说,是师兄开导他,使他开悟了,他也会将师兄当做师父这么恭敬的,所以这个时候灵佑大师来送经书和送柱杖给他吧,他放声大哭,如果他后面没有这句春行秋令的话,那么也许是两种理解,一种就是他伤心的哭,一种是他激动的哭,很感动,哎呀,师父这么看中我,给我印证,很感动。那么后边有这个春行秋令,就说明他是伤心的流泪,而不是表示感动。是不是啊明树?(明树:这个怎么理解呢?)春行秋令也就是说:师父,你这种做法还是有点错的,春天本来就是春天啊,不要搞成秋天的样子啊,好像六月来下雪,也就是气候有问题,也就是师父,你这个做法是有问题的,我来开堂讲经说法度众生,你送本经书给我和送个柱杖给我,表示我得法了,我得到你的这种得法这种做法其实是错的,春行秋令就是错嘛,是不是啊,季节给搞反了嘛,所以说春行秋令很简单,就是搞错啦,就从春行秋令就说明这个香严觉得这个师父灵佑大师送这些东西给他是不用的,是搞错的。那么你们可能说,那么香严怎么不叫那个僧人将这本书和拄杖带回去还灵佑大师呢?是不是啊?你为什么又要收,为什么又要说错?是不是啊明树,我提出这个疑惑,你们有没有觉得这么,你为什么又要收,为什么又要说错?大彻大悟的人做什么事情都是圆融的,他收了,表示对师父的恭敬,他哭了,说春行秋令,表示他知道师父是不用作这个事情的,那标识着香严怎么的一种情况呢?是标识着香严他真的大彻大悟了!《金刚经》不是说:实无有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吗?世尊也说“我在燃灯佛前,实无一法可得”嘛,你现在还来送这些拄杖给我,不就也就多余吗?我开悟了就好,不用这些东西啊。但是他也又收了,表示对师父的恭敬,他哭了,是表示告诉师父,我不执着这些东西,让师父知道他是真正大彻大悟了。是这个意思。我们继续吧。

 

上堂:「道由悟达,不在语言。

了空居士:就说大道之理是要你由内心深处来明白来明了,一切言语,譬如我说我们自性是什么?就是我们最清净的心,大彻大悟的人是怎么一种状态?就是以最清净的心去看待一切,那么你们如果听了我这么说你觉得对不对啊明树?这个自性就是我们最清净的心,明心见性的人,大彻大悟的人,就是懂得以最清净的心去看待一切,我要告诉你,我说的确实是对的,为什么?以佛祖来印证,知见无见,斯即涅盘,无漏真净知见无见,就是没有带着任何成见,就是最清净的心,六祖对惠明说不思善不思恶,正语么时,那个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没错,最清净的心,不执着任何善也不执着任何恶,汝若返照,密在汝边,就是以最清净的心去看待一切,没错。但是我问你,这个明树,什么是最清净的心?你说知见无见,那好,什么时候才称的上是知见无见,你永远说不清楚的,你说不思善不思恶,那什么时候才是真正的不思善不思恶?所以道由悟达,不在语言。如果你老是执着不思善不思恶,那么你就不对了,那么你反过来说:师父,那这么修就复杂了。你永远记住,以最清净的心去看待一切。你说,我的心什么时候最清净?我说没关系,你勇敢的去看待一切吧,然后我来评论:什么时候是最清净了,这个时候是不清净了,那个时候是清净了,这就是历境炼心,这就是《楞严经》的“理可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也就是说你掌握这个要诀,然后你必须去实践里面去磨练,遇到事情的时候,你对照一下,“欸,我的心真的清净了吗?”有事情你就对得出来了,对照得出来了,这就是为什么要行菩萨道,为什么要回小向大的原因所在,我们继续吧。

 

况是密密堂堂,曾无间隔,

了空居士:是情况的况,何况的意思。况是密密堂堂就是一切都是坦坦荡荡的,一切都是昭然若揭。

 

不劳心意,暂借回光。

了空居士:不劳心意就是不要自己老是去带着某种成见去猜,暂借回光就是说你回光返照,也就是说你坦坦荡荡地去看待一切,回光不是说返到心里来,其实你就是往外看都是叫做回光,就是说,你以最真诚最清净的心去面对一切,就是他这句话的意思。

 

日用全功,迷徒自背。」

了空居士:日用全功,其实就是说一切时,一切处,你都是这么做,迷徒自背就是说你自然就会开悟。迷徒自背就跟原来那个迷徒反过来了,就是觉悟了。

 

问:师父我这边问一下,你这边说到这个道由悟达,不在语言还要再历境炼心,这样慢慢去实践,但是前面他的偈子不是有一句叫做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那

了空居士:这个是说你最清净的心,不是说你去怎么修来的。那么历境炼心呢,就是在考验你的清净心能不能稳定,会不会动摇,是这样。打个比方,如果人家瞪你一眼,你还可以忍受,如果人家骂你一句,你也许还可以忍受,如果人家狠狠的打你一顿,也许你就忍受不了了,就是这个意思。就是说我这个人很有修养,人家白我一眼,那我没所谓了,如果人家骂我几句,我也可以没所谓,但是人家狠狠冲过来要打我,真的打了我了,我真的就忍受不了了,是不是啊?清净心里遇到事情的时候,清净心不是你去修来的,但是你遇到事情,可能就会被情感所遮蔽,贪嗔痴慢疑遮蔽了你的真如,是这样。所以你的心平时可能,我们关在家里可能很清净,但是真的遇到事情的时候,你还能清净吗?这个不是在修你的清净心,而是检验你的清净心,在不同场合里面还能否如如不动,是这个意思。所以他这个清净心不是你修来的,本来你不执着一切的时候就是清净心现前,一击忘所知,就是刹那间,咚的一声,他这个时候他这个心很清醒很清净。他原来离开了灵佑大师,他可以说是一片茫然,非常伤心,咚的一声,“欸,刚才我那个伤心,那个迷茫没有了,清醒起来了,原来知道我的清净心,只要不执着刚才的悲伤和迷茫,我的心本来就这么清净啊”,那么你以后再去修吧,就是问自己,我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环境下,我还能够保持原来的清净吗?就好像,打个比方,就好像有些人平时学习很认真,也觉得各方面学得很好,但是他怯场,一怯场,大脑一片混乱,甚至变得空白了,所读的书也给忘记了。是这个意思哈。                                                          免费打通大小周天, 了空居士蔡衍颛先生的微信:13715860608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