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空居士讲《论语》【季氏篇1】

 

时间:20183月11

地点:YY语音-80257频道-一方师特训班

主讲:了空居士蔡衍颛

主持:明双鱼

文字整理:明菂(碧莲)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有便佞,损矣。

空居士朋友如果来划分,就可以划三大类型是有益的,三大类型是有害的。

友直友,就是朋友,直,就是正直,就是正直的朋友。我们交到朋友是正直的,这个就是益友。

友谅谅,就是原谅的谅,这个谅有不同的解释,如果让我来说,我就觉得是原谅,也就是宽宏大量,也就是心量广大的人,交朋友如果交到那些都是心胸很狭隘的,时间长了,自己也受不了,或者是也学着那个样子了。孔子本来就倡导忠恕嘛,友谅,就是心胸宽广的朋友。

友多闻,多闻,就是见多识广,交朋友交那些见多识广,有智慧的人。这三种就是对人生有帮助的,有益的。正直,不会去乱搞,搞歪门邪道,害人;一个就是宽宏大量,心胸宽广的人;一个是有见识的人。确实这三种就是益友,有益的。

益矣;就是有益的。

友便辟便辟,这个便,我认真去研究过,一般人就说便辟,就是那些古古怪怪的。便辟,其实这个辟,有时候是通僻,有时候也没有,直接就是这个辟。如果我说另外一个成语给你们听,你们就豁然开朗,另辟蹊径。便辟,便,就是方便,其实说内心话,就信口开河,便辟,如果让我来直译,就是信口开河的人,也就说话不现实,随心所欲,就是便辟。(主持:我以为是怪辟、孤僻。)不是,怪僻、孤僻的朋友不一定是坏朋友,因为他孤僻,所以他就是很有自己的原则,很有自己的个性,那些是怪才。辟,另辟蹊径,便就是方便,就是随手拈来,就是社会上有些说话真的是没依据的,随口说的,我们家乡就说不踏实的人。我这么一说对吧?你问他什么,他有时候都是随口都是忽悠你的,这是便辟。

友善柔善柔,善就是善于,擅长;柔,温柔,柔和,就是什么都是可以娓娓婉婉,我们就是说没有脊椎骨的那种人。(主持:其实这样的人也很好相处啊。)我们小时候就说那个草啊,东风刮来往西倒,西风刮来往东倒。那你跟他相处你累得要死,等下都被他害死了,这就善柔,够柔了吧。(主持:就那些没有原则的,对吧?)没有原则,没有主见。这个善,不是善良,是善于,擅长,善于很柔的,就是什么都是没主见的。(主持:其实没主见也不是坏事,大家都有主见,那也凝聚不了在一起。)那好了,你跟他说这么做,他说好啊,等下另外一个人说那样做好不好啊?他说好啊。那不就左右为难了吗?

有便佞,便佞这两个字直译是怎么解释?(主持:直译是谄媚,善变。)第一种就便辟,你问什么他都忽悠,第一种可以说就是老是说谎话。第二种就是,我们老家的话就是两头蛇,这边对你说这个话,那边对他说那个话。第三种就是主动的去欺诈别人。第一种就偏于被动,你问他,他随口乱说;最后一种就主动的去花言巧语,油嘴滑舌。一种是被动,最后一种是主动,中间这种是两头摆。确实孔子观察很细,在人群里边有一种你问他,他随口忽悠,本来没有做,跟你说做了,本来不是这样,也说那样,就是说他也不是说主动去骗你,你问他永远问不出一个结论。中间这种就是这边的问他这么说,那边的问他那么说。最后一种就是主动去骗人家。这三种,在人群里边仔细去观察,当然一个不好的人他可能这三种情况同时存在。

主持:现实中有这样一种情况,往往是一个人交往了一段时间之后,才会发现他或者便辟,或者善柔,或者便啊,那怎么办呢?

了空居士:那就疏远他啦,但是一定要记住《菜根谭》里边说的,你要疏远他,也不能跟其他人说这个人不好,我要疏远他,你渐渐疏远他就好,不要等下引发他很多莫须有的反击。

主持:这里说三种益友,三种损友,对吧?

了空居士:请大家记得,不是说恰恰就是三种,有时候一个益友,他身上又有正直,又有宽容,又有见多识广,也有可能的,可能三方面的优点都有,有时候可能只有一方面,两方面。损友嘛,也许一个人身上三种情况同时存在,也许是一种,也许是两种,都有的。

主持:师父,你能不能帮我们从相术上跟我们说说哪种是属于损友,我们房间里同修们也就更容易去辨别。

了空居士:损友,孔子说的这三种损友,如果从相术上来说,他主要就是体现在他的眼神,接下来就是他那种气质。这种喜欢说谎话,忽悠人,两头蛇,这些人他们往往都是属于眼神不定的人,最明显就是这一点。

主持:是不是这样的人就是那种三白眼,黑眼珠小,眼白比较多的?

了空居士:不,不,不,那种人比较狠,那种人反而是有比较深的定慧,当然我说定慧就有点说反了,那种人是城府比较深,三白眼的人其实他眼神是很犀利的。这种损友的人的眼神比较柔和,比较贼,贼眉贼眼。三白眼的那些人往往都是城府比较深,比较狠,比较毒;是不一样的,这种是属于贼眉贼眼的。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空居士益,就有益,损,就是无益。三乐(le,三种爱好吧,就是乐趣,趣味。

乐节礼乐乐,就是喜欢、爱好、乐趣。节礼乐,乐,让我来说是音乐,属于这些乐曲、歌曲啊等等。那么前边就节礼,节,是不是节约的意思?好像有一些是说节约,礼节该怎么节约啊?给人家鞠个躬90度,你就搞成45度,是不是?(主持:有翻译成节制。)节制,就是节制礼节,是不是?不要太客气,是不是?我以师旷的一个故事,就说曾经他听到一首歌曲,师旷说这不行,这是靡靡之音靡靡之音,在历史上让我来追溯,就追溯到师旷,说那个是靡靡之音,就是听了人就会堕落,会贪图享受等等。那么节乐,从孔子这边又有什么说法呢?孔子曾经跟师襄子学弹琴,就所谓的曲、数、志、为人。曲,让我来说就是刚刚学会弹琴,马马虎虎,弹得出来。术嘛,就是弹得比较到位。志,就是知道这个歌曲它所富有的那种感情。为人,就是悟到了作曲者的心态,那这个很高深。那好了,节,好像我们说现在唱那些革命的歌曲,都是正能量,这就是节;礼就是礼貌,礼节,就是那些歌曲所抒发的都是属于忠孝啊,忠义啊等等,这些叫做节礼。喜欢这些正能量音乐的,这就是有益,节,让我来说就是节操。

乐道人之善就喜欢说别人的善,之善,就是善举,善行,就喜欢表扬别人那些对的,乐道,就是喜欢说。孔子这里说,那些喜欢说别人那些好的地方的,那些阳光的一面的,这些都是益友,就是对人生有益的。

乐多贤友,就喜欢结交那些贤良的人,喜欢这些贤友的人。

益矣;这三方面都是对人生有好处的。

乐骄乐骄,就是骄傲,骄纵,家说摆款这里乐骄乐(yue也可以,就是喜欢那些靡靡之音那些。

乐佚游、佚,通假字,通安的逸,就是喜欢闲闲散散去外边游游荡荡,不务正业。

乐宴乐,损矣。宴乐,就是天天吃喝玩乐吧,这些都是坏习惯,就是都是损矣,有损人生的。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空居士:“侍于君子有三愆”,愆,就是过失,就说跟君子在一起,有三种做法是不对的。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未及之而言,言,就是说话;未及之,还排不到你;而言,就说我们跟君子在一起说话一定要看时机,不该你说的时候你偏偏去说,这叫做躁,就是急躁。很多场合还排不到你发言,你抢着去说,人家那个时候不是说这个事情的时候你拼命要去说,这就是言未及之而言。时机没到嘛,这个时候不是说这个事情,你偏偏要说这个事情,所以这个叫躁。就说跟君子在一起,那跟小人在一起是另外一回事。

主持:这样的人可能是出于一种想自我表现的心理。

了空居士:但是有时候表错情了,那也是不对,言之时也。

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隐,就是该你说的,你反而就不说,这叫隐瞒,其实这里就是吞吞吐吐。你们仔细去观察,在一些场合,总是有人,这个事情本来你是知道的,本来大家也知道,这个时候该你说的不说,好像故意扭扭捏捏的,人家其实也很不喜欢的,这就是隐,也就是吞吞吐吐,隐瞒。

主持:有些人可能是一种性格吧,他在公众场合,该他发言的时候,他会面红耳赤说不出来。

了空居士:有些是性格,有些是故意的,装的扭扭捏捏,矫揉造作。

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这里两个词,一个就见,一个就瞽,见,就看见,瞽,舜帝的爸爸叫做瞽是老头的意思,瞽就是瞎眼未见颜色,你不懂得看别人的脸色

第一种情况,就是不该说的时候你拼命第二种该说的时候不说第三种就是中间状态,可以说了,你也想说,但是你也要观察那个场合那些真正聪明的人有时候说了一半就绕开,就不说了,因为觉得再说下去,气氛不好,可能局面不好,然后就打个圆场,转个话题,这种人就是有智慧的人这第三种其实就说,你说了,你也有说,你也想说,但是你也要看,有时候局面是会变化的,是告诉我们这个事情,前面两种是一种是不该说的时候说,一种是该说的时候不说,最后这种是该说的时候你也要说,但是你一定要注意具体的变化情况,是这个意思。这就是三种情况。

主持:这个察言观色也不一定是看见吧,因为师父你很会说话,你也看不见别人的脸色,但是你很会察言观色。

了空居士:有时会听见别人的某一些表情神态等等,虽然我看不清楚,但会看到一个模糊的影子,甚至你在说话时,周边的人到底对这些事情是否感兴趣啊等等,你也会发现我在某个场合有时候本来想这么说,然后甚至说了一半,赶快将那话题又转到其他地方就过去了嘛,过后也不敢提了,因为觉得没意思。

主持:这种察言观色,我的体会吧,这可能也是一种天赋吧,有的人特别敏感,他就很善于察言观色,但有的人,老大不小了,他就是看不清别人的脸色,也有的。就说还是跟人性格上的敏感度有关系。

了空居士:当然,太敏感的人也是很麻烦的,我们人群里有一种很麻烦的人,就太敏感了,他根本就是判断错了,这种人很吃亏,很累的。所以真的要修定慧,所以我说圣贤没有一个不实修的,儒家正心修身,佛家定慧等等,都是在说这些。

主持:师父,你说什么样的场合就说你不用去管人家是什么样的神情脸色,就直接趟过去,做我想做的,说我想说的,有这样的场合吗?

了空居士:没有。不然你说一个给我听吧,我觉得是没有。

主持:如果在工作场面,当一条指令要下去的时候,有时候可能需要这样。

了空居士:哦,就是下什么命令,如果你保证你的命令百分之百准吗?万一有特殊情况呢?如果你下命令的时候,正好手下有个人说领导这个事情是有这个变故,你说不行,一定要这么做,那不就笑话吗?所以让我来说,如果以我了空居士的人生经验来说,我就觉得没有绝对的权威,我也不敢用这个方法。

主持:就是说任何场合我们都要审时度势,对吧?

了空居士:也许你们会记住我曾经说过一句话:我说的话哪句说错呢,但是我就不敢说我说的话一定是对的,我只能说我有哪句是错的呢,这两句话是不同性质的。我说的一定是对,你们是驳不倒的,我不敢这么说,我只能说你们觉得我哪句话说错呢,是不是?其实这个是两种模式嘛,是不是?

主持:怎么训练自己善于审时度势,察言观色,掌握全局呢?

了空居士:就是你的心要很平静,很客观,这个真正的训练还是要有甚深的定慧的功夫,当然有些人是与生俱来,你说前辈子已经修得好了,这个不敢说。

主持:那是不是说将心比心,同理心这样的品德有助于培养这个功夫?

了空居士:有的,确实有。

主持:师父,我有一个疑问,就是在人群中确实有这样一类人,他确实是懦弱无能到极点,但是他又并不谦虚,这样的人如此矛盾,是为什么呢?

了空居士:你才以为他矛盾呢,那些懦弱又不谦虚的人,其实他们是惰性,他们不愿意做,他们要做的时候就表现出懦弱,不用做的时候又自以为是,他总的根源可以说就是惰性,不要以为他们懦弱,哪会懦弱?(主持:原来根还是在惰性上。)不会懦弱的,他们是惰性,不是懦弱。

主持:明懋请教师父,为什么要做谦虚谨慎要先做宽容?这两有什么关系?

了空居士:打个比方,你发现这个人做错事了,假如你是一个很谦虚的人,你就不会狠狠地去批评别人。你谦虚了,你必然首先就宽容别人,假如你狠狠地指责别人,那说明你这个人在这个点上也看不出你有谦虚这种品德,是不是?谦虚谦虚,谦就是谦让,虚者,虚怀若谷。

主持:我明白了,就先有一个谦虚的品格才能够去宽容别人。

了空居士:对,能宽容别人的人,很多时候也是比较谦虚的,谦就谦让,虚就虚心嘛,就是不会骄傲嘛,胸怀也宽广了。

主持:就反过来说,不容易宽容别人,不容易原谅别人的人就是内心有一份傲慢,刻薄。

了空居士:心胸狭隘,刻薄,傲慢都有。

主持:明奥请教师父,说话真的非常重要成功的商人都是极会说话。

了空居士:成功的商人,鼻祖就是子贡,在《列子》里边就说子贡的辩才似乎超过孔子,孔子最后的结论就子贡懂得辩,不懂得讷。其实我们说话也要恰到好处,有一些该说的就应该去说,不该说的就不要说,这就是辩与讷。会说话很重要,但是这个说话其实就好像…打一个比方,一个木匠在做木工,善于说话就是木匠技术高明,哪个地方需要大的材料,哪个地方需要小的材料,哪个地方需要厚,哪个地方需要薄,也要恰到好处,你桌子的腿不能搞得瘦瘦的,那个桌子的板不用搞得很厚很厚,不用吧。

主持:师父,是否意味着你要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就是要很会说话,如果你不会说话就很难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能够这样反过来说吗?

了空居士:不是,很会说话,这一句,让我来分析,还分好坏两种,有一些人太过卖弄口才,其实有时候也是弄巧成拙,那么真正会说话的人,就真的是该说就说,该止就止,要恰到好处。

主持:明奥请教师父能讲讲饭局上说话的技巧吗?

了空居士:噢,我觉得以我自己的风格吧,假如我是主人,我们就要主动的热情招呼啊,客气啊,假如我是客人,或者是客人里边的一员,我们就不要太过喧宾夺主了,然后就是说尽可能都是让气氛能够融洽啦,千万不要特别去唱什么反调啊等等。我们是主人可以特别的热情招呼,假如我们是客人里边的一员,我一般就不喜欢特别的活跃,不要产生这种喧宾夺主这种现象。

主持:我想我们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就说饭桌上,要不要活跃一点,还是说闷头吃?

了空居士:闷头吃也怪怪的,太过活跃,按照我的性格我就不怎么喜欢。(主持:但是总需要有一个人比较活跃,招呼一下,不然整个就会太闷了。)也不会的,让我来说,最主要还是看主人吧。就是主人他自己去打圆场了,让我来说,主人,主人,就是要主动嘛,是不是?那么你说我做主人,不会主动怎么办?你一定也要学学嘛。那么怎么学呢?客气就好了。客客气气劝人家多吃多喝,是不是?不外就是这样了。

主持:是不是这样总结一下,就说你是客人,你参加这个饭局,你的活跃程度不要超过主人。

了空居士:如果以我来说,我就是这个标准,因为你超过了主人,说内心话,这个确实自己要掌握一个分寸。如果有几个客人,你是其中一个,你不怎么活跃,那没什么问题嘛,中等就好了,记得多微笑,多赞赏,随声附和就好了。

主持:但是现实中,在饭局上往往一桌子上有个人会讲个幽默的笑话,也确实是比较受大家欢迎的。

了空居士:不一定,你也要讲的得体,不得体,你肯定是这场饭局的笑料而矣,人家就拿你开玩笑。

主持:那么还是把握刚才说的活跃程度不要超过主人?至少不会出错。

了空居士:按我个人的性格,我会遵循这一点,我会给你们笑脸啊,客气啊,赞美啊,但是我一定不会在客人里边搞得超过主人的活跃度,我不搞这东西。如果我是主人,我会特别客气,甚至带头鼓掌啊,劝酒啊,劝吃啊,我会声音说得比较大声,但是假如我是客人中的一位,我是一定要退到中间的状态。

主持:明鸢请教师父,请问在和朋友坐一起的时间如何找话题呢?

了空居士:饭桌上人那么多,就千万不要说到那些实质性的问题,都是说社会上无关要紧,无关痛痒的就好。千万重要的事情不能在酒桌上说,因为那么多人。除了酒桌,就是两个人,那另外一回事。如果是多人的,就不要说那些实质性的事情,要不然有些事情说开了,有前句就有后句,有些话也不方便很多人知道的。如果没话说,有时候拿个酒杯敬一下酒就没事了,然后吃吃吃。反正客气,因为酒桌上尤其人多了,真的说话也听不清楚的,都是这么呼三喝四。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空居士:佛家有五戒,这里搞个三戒。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色,如果你们问我,我还是认为这就是好色的色,我们自古说那些少年就是怕轻狂,所以一定要戒除这种好色轻狂这种举动,要好好学习,修心养性,否则以后只是落得一个花花公子之类的,没什么成就。

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到壮年,不仅仅是身体到了壮年,血气方刚,可能事业也略有所成,就是戒之在斗,因为你往往惹出麻烦,一失足成千古恨,一辈子就没有了。青少年的时候太过轻狂,虚度时光,也没成就,中年有所成就了,自以为是,刚愎自用,有时候小事惹成大事,遗憾终生嘛。

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在得,老了,不要贪心了?你发现多少个老人很贪心?有没有?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父母,你觉得父母很贪心吗?有时候你给钱给他,他还舍不得要你的,我发现老人贪心的人好像很少。那么孔子这句话戒之在得是什么意思呢?得,得到,得到什么东西呢?功德相。我们俗话有一句,倚老卖老,是不是?还有一句,好汉不谈当年勇。老了就不要老是谈你过去怎么能干怎么辉煌,反正你现在也做不到了,不谈也罢。是不是?所以让我来说,戒之在得,以为老人要贪很多东西,很多老人都会说日落西山无久长了,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很多老人往往是有这种感慨,你以为他们得什么呢?要贪很多钱财,很多东西吗?他们要吗?我发现很多老人,其实他到了老年,他往往都是会将很多财产很多东西分给子孙,提前分好。说他们得,就是人老了,不要谈你过去怎么辉煌,怎么能干,有时候被人家反唇相讥,说你现在还行吗,搞得自己很无奈,是不是?是这个意思,所以说不要谈那些以前的成就,以前的什么,让别人去评论吧,是这个意思。所以我用这个好汉不谈当年勇,放在旁边你就明白了。你以为老人真的要得什么东西,得什么呢?

主持:我的疑问,就觉得这个色、斗、得,好像无论是在少之时,壮,老,都应该是戒的。

了空居士:不是,侧重面不一样,你少年真的没办法谈你有什么成就的,往往年轻人很多就比较放荡嘛,你看就是我们现代人,多少青年男女,就是因为年轻的时候在恋爱婚姻方面不谨慎,有时候就一脚踩空,就变成哎…是不是?然后中年人,有些就财大气粗,小事惹成大事,是不是?老年人呢?这个得,我说一句,你就吓死了,很多老人老是在指点他的儿子,儿媳妇,女儿,女婿,老是要去指点别人,有时候人家年轻人搞得烦得要死,是不是?是不是得?开口闭口我吃盐多过你吃米。如果遇到我,我说老前辈,你这辈子吃了多少斤盐?那不被我气死了。倚老卖老,就是这个意思,不要搞这个,否则都会惹很多麻烦事。好像现在有一些爷爷奶奶,公公婆婆老是指责自己的下一辈说你不懂得教小孩,不懂得怎么怎么,老是指责,搞得有时候年轻人左右为难,是不是?这就是得,以为他有经验嘛,得到经验。孔子说的太对了。

主持:刚才师父提到少之时,戒之在色,现在有很多青年男女婚恋情况,因为冲动造成后面很多悲剧,很多后遗症,确实现实中蛮多的。

了空居士:对,那财大气粗的中年人小事引发大事也不少。

主持:这个我倒是觉得不多,因为他既然财大气粗了,其实这种人也是有一定智慧,才能财大。

了空居士:但是气粗就不好了,我们修炼不是说,呼吸最好是深长匀细嘛,你气粗不就是在喘气那个样子了嘛,那不好。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空居士:君子有三方面的畏惧。

畏天命,就是畏这些客观因素。

畏大人,大人,如果让我来直译,就是大人物,要不然是长辈,要不然就是有一定权威的,要不然就是有一定成就的。畏大人,你要懂得审时度势嘛,尊重别人,尤其是那些比你成就高的,地位高的。有些直接说大人就是道德好的人,大把道德好的普通人被人家看不起,那么你说看不起是你们有眼无珠,不懂得尊敬别人。不是啊,譬如说我们邻居的某个老爷爷他特别有修养,你就见到他要特别小心,有这个可能吗?不用吧,我们有时候觉得老爷爷和蔼可亲嘛,不用畏啊,是不是?其实这里的畏大人,就是那些比我大,就是说权力、地位、成就,甚至包括年龄等等,我们要敬畏。也就是说不要惹来麻烦。所以大人我就这样认为,不是单单指品德修养好的,那你品德修养好,后边还有一句啊,畏圣人之言,那圣人品德就比你普通的品德修养好的人好得多呢,是不是?而且他还是标杆呢,孔子还会这么啰嗦吗?是不是?前面先畏这品德好的人,后边还有什么圣人之言,不就太啰嗦了吗?让我来说就是那些地位高,权力比我大的,反正比我厉害的,还是要谨慎一点,不要以卵击石。

畏圣人之言。圣人之言,古圣先贤的人说的话,畏,就是怕违背他们的话。圣人说的话,我们要听,否则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老人他们的话很多是经验之谈嘛。那圣人的话更是,可以说上升到规律了,你敢不听,等下可能就出麻烦,不是圣人整你,而是你违犯了这些规律,是这个意思。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小人不知天命,小人不懂得自然界的种种客观规律,天地人很多都是有大趋势大规律的,他不懂,所以说莽撞,不怕就要吃亏了。

狎大人,就是冒犯那些大人,那肯定麻烦了。

侮圣人之言。,可以说就是不相信,甚至是侮辱,认为这些话过时了,圣人,古圣先贤,又古又先,过时了,不对了,那么你一违犯,可能就出差错了。

主持:我不明白这里说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小人为什么不知天命?其实我们人人都知天命,小人他不知天命可能是他的一种借口吧?他其实知道的。

了空居士:小人,小人,自以为是,他就以为这个没道理的,不可能的,你们不要这么迷信吧。小人是不知,真的不知,他自以为是,自己认为自己是对的嘛。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