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分 法会因由分(二)

第一分  法会因由分 (答疑)

1.问:鸠摩罗什翻译的佛经普遍比唐玄奘翻译的佛经好,那我们是不是应该只看鸠摩罗什的佛经呢?

了空居士:哎呀,我们凡夫确实是凡夫啊,开口闭口都是边见。我曾经研究过鸠摩罗什大师这种叫做“意译”,确实很美,读起来琅琅上口。但是千古以来,肯定也有一些人会钻牛角尖,说:鸠摩罗什大师啊,你真的能够完全理解如来真实义吗?如果有个梵文的原本等等给我们看一下,我们不就更放心一点嘛。如果从学者的习惯来说,往往也有这种猜疑吧?那么有唐玄奘唐三藏大师这种直译,那不就成了一个直译一个意译。我们去读直译,有时候觉得有点拗口,读不懂,看一下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唉呀原来是这个意思。看鸠摩罗什大师的意译,有时觉得不放心,那就看一下唐玄奘大师的这个直译,那不就能够互相印证吗?所以我说这两种形式确实都不可缺一啊,这真的是能够互相印证、互补。所以你刚才说“更好些”是不对了,这是边见啊。就好像说坐飞机好不好啊?好啊,但是,如果大街小巷几公里,你飞机怎么办啊?就是直升飞机都不好搞啊,是不是?有时候也需要有一个,甚至有个单车,拐点弯也好啊,是不是?这有时候是互补嘛。

 

2.问:师父,《金刚经》是非常殊胜啊。在后面有提到说,“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但是我们看到这部经的第一品“法会因由”的时候可能就有个疑问:我们看《华严经》《妙法莲华经》甚至《阿弥陀经》吧,那边都说到法会经常有提到佛祖大放光明啊,有天、人、阿修罗都来参会,而在我们这一部这么殊胜的经里面,只是非常平淡地说道,“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然后就后面我们看起来甚至觉得有点婆婆妈妈,换衣服啊、吃饭啊、收衣服啊、洗脚啊......

了空居士:明树啊,你也是很朴实幽默。用婆婆妈妈这几个词也用得很有趣。我告诉你,这叫做讲实相,就是剥离了一切现象,只讲它最本质的事情,最本质的事情。就是这个原因。很多,比如说《妙法莲花经》《楞严经》等等,它是理事两方面都讲。这《金刚经》是直接是说理的,所以它抛开了一些多余的、表面的东西,使我们的心保持最清净的状态,来认识这个实相之理。确实是啊,被你看出来啊。你看《圆觉经》、《楞严经》、《地藏经》、《妙法莲华经》、《华严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等等等等,都有说到世尊放光啊等等很多现象,确实《金刚经》就没有讲,反而讲这些最实在的东西,释迦牟尼佛怎么穿上袈裟去托钵啊,洗脚啊,写这些我们所有平常的人都能够看得到的现象,其实就是“复归于朴”啊!

 

3.问:在我们很多印象中,包括佛祖、大菩萨都有一种...就像是济公禅师的那种“酒肉穿肠过”...认为他们对于礼节不是很在意的,很潇洒的,但是在《金刚经》中我们又看到佛祖,他实际上很注意这些礼的,要著衣,然后回来以后还要把衣服再收起来洗个脚,这么注意这些细节,那么对于我们又有什么启示呢?

了空居士:噢,其实吧,我们以儒家的一句话说,“从心所欲不逾矩”来印证,就是说,你看佛祖他自己做事这么细心、这么端正,其实他是在示现什么呢?示现“人天师表”。他一切都是那么的端正,一切都是那么的细致,使我们后世知道,要学习,就要像释迦牟尼佛这样去做,才叫做真学。

那么比如说最著名的,譬如说济公,他疯疯癫癫的,又喝酒又吃肉,其实他是示现什么啊?示现不要有法执,那是对治当年那些出家人那种法执而造成的一种无明,是打破了这方面,所以他是故意这么示现。但是他又告诉大家:学我的人,学我这么做的人会堕落地狱的,毁谤我的人才会有成就,他故意搞出这种矛盾的局面。其实这个矛盾的局面,要搞这个干什么呢?他是放大了这种教条主义。你看,回头看以前那些大宗师,譬如说“隐峰推车”。“隐峰推车”这个故事吧,马祖是在考验隐峰这个智慧是不是圆满:我的腿伸在这里,我不给你过,你会不会就被我卡死啦?那么你要想办法嘛,慢慢从我的腿上提起来,怎么慢慢地推过去,反正这个车也这么轻,你用力提着一边轮子慢慢拐过去,也会过的吧,不会将我的腿压断嘛。就是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里边不要有这种法执:就是师父的腿在这里,我就不能推过去,那么你为什么不想办法从上边怎么轻轻地推过去呢?是不是啊?所以济公就告诉大家:真正的修炼是在日常生活里,各个方面的事情要处理得圆满。比如说他去教化很多这些不正当的人啊等等,这才是真正的一个修行人啊,而不是说拼命地坐在寺庙里面,天天怎么诵多少部经啊等等。

读经是为了明理,明理是为了到工作生活里边的具体应用。好像以前吧,曾经有一本书,大家都知道,就是《弟子规》,甚至所有的学校每个学生都发一本,我的四个儿女都曾经带着《弟子规》回家,我也曾经在网络上听了一遍,一百多条,天哪,连我都记不住。明树,你也应该有看过《弟子规》吧,你能够背诵多少条啊?(明树:噢,我一条都背不了)我就是半条,就是喝醉酒的样子是最难看的,其他我记得不是很清楚。然后我叹了一口气,跟我的儿女说你们《弟子规》有空看看也很好啊。不过啊,爸爸也记不住那么多条,我给你们概括,一个好学生一个好孩子,你们做好三方面就可能就差不多了。我说一个是有礼貌;一个是听话,听父母的话,听老师的话;一个是要好好读书,好好学习。我说你们这三方面做好就差不多了。那《弟子规》你们能记多少也记多少吧,记不住就算了,就不要记也可以啊,你按照我说的这三方面去做就可以了,就是“听话,有礼貌,好好学习”。我为什么要说听话又说礼貌呢?往往是听话的孩子有些也很老实啊,但是他不一定有礼貌,有礼貌很活泼的孩子但是他不一定听话,嗯,所以我这两边两方面都给关照到了,听话,有礼貌,好好学习,你们做到这三方面,可以说就是基本是一个好孩子啦,也是个好学生了。天天背那个《弟子规》背得昏头昏脑的,唉呀,天哪我都记不住啊,还有人还去背什么背什么,唉呀,我不知道背那个干嘛呢,是不是啊?

    所以说我们一定要抓住它的核心。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真的要求道、要学佛,一定要按照这些标准的去做!去做!然后(落实)到具体的应用里边。济公他是明白如来真实义的,所以他在生活里面觉得太偏左的,他就往右给你敲敲,太偏右的,又给你往左敲敲嘛,这是大菩萨入世,用他的智慧去分门别类的具体去做嘛,是这个意思。

 

4.问:世尊乞食是不是为了接引施舍人?世尊释迦牟尼佛怎么就没得到舍卫国的供养呢?

了空居士:其实世尊乞食严格来说吧…你说供养,如果不要说舍卫国,就是一个须达多长者,你天天叫人送饭给释迦牟尼佛都有可能吧,是不是,明树?一个须达多长者就够了,人家都建了那么大的精舍。严格来说,可能释迦牟尼佛叫他们不要这么执着,天天送饭给他,他去外面托钵,第一个是示现修行人的这种谦卑的心,一种平等的心吧,另外就是说,也是跟众生结缘,让众生有...因为在佛弟子里边有一件事情:就是大迦叶吧,那他就很慈悲,专门是给穷人结缘;须菩提吧他也很慈悲,他专门给富人结缘。那你们说怪事,了空居士,为什么一个给穷人托钵,你说他很慈悲,一个专门给富人托钵,也说他很慈悲,为什么?他们两个人的想法是不一样的,两个慈悲,然后所流露出来的做法是不一样。大迦叶就知道结缘的种福田的作用,所以希望穷人多点机会种福田。须菩提他就是从目前的角度说,唉呀穷人比较穷,布施了食物,家里就少了点东西了,富人没所谓啊。结果世尊就批评了他们,叫他们要以平等心去“次第托钵”就好了,是这个意思,一个是结缘,一个是种福田,是这个意思。

 

5.问:为什么释迦牟尼佛他怎么没自己种地,过自给自足的生活而要去乞讨呢?

了空居士:历史上说古印度的那个时候,修行人的习惯都是去外面托钵的,没有自己去种地的。那么到后来,百丈禅师就开启了这个叫做农禅结合,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可能时代也在改变了。其实吧,就好像现在你们去路上看,讨饭的人都很少,我们不要说出家人托钵了,就是说这个讨饭的人都很少,为什么?大家都是住这个商品楼了,都小区管理了,你要去哪里讨呢?也真的是很难讨饭了,所以现在讨饭的人也少。当然中华大地这个老百姓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讨饭的人也少了,这个也是一个道理。所以是当时那个社会习惯吧。

 

6.问:《金刚经》那么长,是不是可以概括为“不带任何法执的修佛法”?

了空居士:噢,“不带任何法执的修佛法”,你这句话是病句啊,“不带任何法执”,那你修佛法,佛法又是什么呢?是不是啊?其实《金刚经》它灌输的核心思想就是“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这是外在的体现;内心呢?就是“无所住生心”,“若见诸相非相”,也就是以清净的心态去为人处世嘛。

(明碧根据讲课录音整理,明树校对,未经了空居士本人校对,请以当日录音为准。)            免费打通大小周天,了空居士蔡衍颛先生的微信:13715860608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