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分 法会因由分(一)

第一分  法会因由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主讲:了空居士蔡衍颛

主持:明树

时间:201699 20:00-21:30

地点:YY语音-了空居士 国学讲坛(80257频道)-公益大讲堂

文字整理:明碧

文字校对:明树

 

   《金刚经》的重要性,我们用释迦牟尼佛在《金刚经》里面的一句话:“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哈哈,太厉害了。因为我也确实是想讲《金刚经》已经想很久,只是种种的因缘......种种的事情......不过今天特别殊胜,今天是毛主席逝世四十周年。毛主席老人家七六年去世的,到今年是四十周年。《金刚经》是毛主席亲口称赞过的一部佛经。所以正好今天,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开讲《金刚经》,真的是特别的殊胜。

首先来给大家讲解一下这个经题。

不过,我了空居士还是有个习惯:我讲什么经,我往往只是讲它的含义和具体应用。我就不像其他的法师,他们会讲得特别的详细,有时候将大家带进去之后,你们确实是能够学到很多知识。我这个流派是属于(禅宗)五祖六祖这些习惯,直指人心来讲经典。那好了,我们就开始来讲了。

《金刚经》,“金刚经”这三个字是《金刚经》这部经的简称。《金刚经》的全称,在佛经里面释迦牟尼佛亲口说《金刚般若波罗蜜》,不过我们现在所讲的这部经,是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历史上据说翻译《金刚经》有六种版本,也许是六位译经大师翻译的吧。不过最著名的就是鸠摩罗什和唐玄奘唐三藏大师。

唐三藏(大师)翻译经文他的特色就是直译,就是直接按照佛经这个梵文直接翻译成我们中文。鸠摩罗什大师的特征就是意译,就是将它的含义给翻过来,就不是一字对一字的翻译。这个《金刚经》就是属于意译。如果你们去读唐三藏大师的直译的,有时候有点拗口。我们另外一本经,就是《波罗蜜多心经》,也有唐三藏(大师)翻译的这种直译(版本),也有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意译(版本),不过意译读起来比较顺口,就容易给人家接受和流通。

其实吧,无论是《波罗蜜多心经》还是《金刚经》,其实都是来源于《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大般若经》这个分量很大啊,据说有六百部。《波罗蜜多心经》是里面的一个小段落。不过你们不要小看这么一个小段落,二百六十来个字,其实它是《般若经》的核心。那么《金刚经》呢?它是般若的具体体现。我们读《波罗蜜多心经》,一开篇就“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那如何“行深般若波罗蜜”?具体的做法就是在《金刚经》里面讲。其实《金刚经》里面怎么讲呢?我们浓缩出来,最简单的也就是——“无所住生心”,后边世尊还继续讲到:“离一切相”,“若见诸相非相”,其实都是“无所住”。所以我们将《金刚经》的这种核心抓住,我们学起来就很快了。

你看六祖他当年在客栈听客人诵《金刚经》到“应无所住”,他就明白了,知道什么是“应无所住”,然后到五祖那里去学习,太简单了。因为《金刚经》的核心就是“无所住生心”。其实这个“无所住生心”就是般若智慧,就是灵山会上,我以前讲过那个《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第二品“拈花品”里边,释迦牟尼佛所谓的七佛世尊。授法象然。七佛弟子。传法象尔”,这个“法象”是什么?就是般若智慧,般若智慧就是那“无所住生心”。“无所住生心”换做我们现代的话是什么?就是:不被现象所迷惑,保持最清净的心去看待一切,这就是“无所住生心”。

那回头我们继续看经题,这《金刚般若波罗蜜》,我们去看唐三藏大师翻译的,他叫作《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前面有“能断”两个字。我也继续在原文应该是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的四百卷的哪个位置——你们在百度上查,是有的啊,我是记不住——里边世尊在后面也继续说,他就将“能断金刚”这四个字省掉了,就直接说《般若波罗蜜多》。所以按照原来这个经题《能断金刚般若波多蜜多》来看,“能断金刚”是比喻般若智慧的圆满,也就是说什么烦恼,就像万事万物里边金刚是最坚固的,都能断,超越了金刚这个意思。也就是说世上的一切,凭这个般若智慧是没有不解决得了的,就是一切都能化解的了。正如《心经》所说的“度一切苦厄”,是“一切”。所以说原来这个直译的经题《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就是说连金刚,像金刚一样的东西一样的烦恼都“能断”,都能被化解,是这个意思。

那么反过来,鸠摩罗什大师他直接翻译成《金刚般若波罗蜜》那又是什么意思呢?他就是直接定位:在世上金刚是最坚固的,也就是用金刚就能断一切的东西。他就反过来,也就是叫做“无坚不摧”。其实这两个意思都是说明同一个含义,就是“无坚不摧”,什么都能化解。所以如果你们读到这两个经题的时候,其实他们所要表达的:一个是说连金刚也能断;一个是说用金刚就能够断一切,这个智慧就像金刚一样。都是包括了这个“一切都能化解”的意思。这经题我就简单介绍到这里。

接下来就是这个翻译者鸠摩罗什大师。你们在读经的时候常常看到他前边有写“姚秦三藏法师”,前面有这几个字。“姚秦”是什么意思?就是在南北朝之后还没有到唐朝那个过渡阶段,什么“五胡十六国”。那个时候其中有一个国,都是小国吧,国号也叫做“秦”。后来被他一个大臣篡位了,那个大臣姓姚吧,但是他的国号也没有改,还是继续用“秦”这个国号,所以历史学家为了分开原来那个“秦”国和后来这个“秦”国,所以用“姚秦”。其实吧,好像我们从大方向来说,我们宋朝也有所谓的北宋、南宋,汉朝也所谓的西汉、东汉,就用东西、南北这些说法,用建都的地方这么来划分,历史学家是有这些习惯。

那么“三藏法师”呢?你们想,欸?怎么鸠摩罗什大师也叫做“三藏”?唐玄奘大师也叫做“三藏”?“三藏”是什么意思啊?其实“三藏”是佛家的一个名词,它是指“经”、“律”、“论”。释迦牟尼佛当年所讲的,结集起来就叫作“经”。在“经”书里边,某一些说到戒律的,如果单独给划出来就叫做“律”。譬如说我们最常见的最熟悉的“五戒”,其实就是出自《楞严经》里面“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然后还有“第二”“第三”“第四”就出自《楞严经》。那么《楞严经》里面本来就没有说“不饮酒”,这个应该是后世的那些大宗师,就觉得这个饮酒对人也不好,会引发种种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如果从《楞严经》的原本看,它里面世尊就没有特别提到“饮酒”。也许古代,一般平民百姓是很少有机会喝酒吧,因为酒是需要用粮食去酿造的,古代粮食也比较紧缺,大概可能是这个意思。不过大家有兴趣,还是去查查历史,看看这个“不饮酒”到底是哪一位大宗师还是佛祖有没有在另外某些场合讲这个“不饮酒”的事情,这我还没有去查。这个“律”就是戒律。那么另外第三方面是什么呢?就是“论”。我们平时会听到《中论》、《菩提道次第广论》有个字。这个字嘛,就是注解经典的一些文章等等,这个就叫作“论”。就是合起来经、律、论就叫做三藏,我们《大藏经》就包含了这三藏的这些典籍,这叫三藏三藏法师就是说能够通晓经、律、论的法师才称得上三藏法师,一般人是不能称三藏法师的。那鸠摩罗什大师他就是通达了经、律、论,按照历史上的传说,他也是一个乘愿再来的大菩萨吧。

《金刚经》常常开篇就有这个开经偈开经偈可能很多同修都会背诵,我也会。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呵呵,这首偈写的非常好。据说这首偈是武则天写的。武则天在什么时候写的?据说是当年翻译《华严经》,全部翻译完了,大家将这个《华严经》送来给武则天看。武则天很高兴,然后就题了这首开经偈。据说千古以来,有不少人也想能不能写出一首更好的开经偈,结果到现在为止,都没有见到有谁能够写出一首更好的开经偈。那让我来说吧,这首开经偈为什么没有人超过啊?确实,这首偈本身并不是能够看得出什么大彻大悟,而是看得出一个求道的真诚,这恰恰就是初学者最需要的这种心态。所以你写其他的,可能写到多么圆满,多么圆满,但是表达不了这种求道的真诚心,那放在这个经的前边作为开经偈也不是那么合适。所以就有这个传说。

那其他什么真言啊等等,其实真言本来就是一种甚深的秘密,也没什么可以注解的,本来就是靠真诚念诵而相应就好了,所以我就省略,因为也许我真的也不懂.....那我们就来讲这个正文吧,我们就开始来讲正文。

   

   第一分这个名字叫法会因由分。我们同修们可能就说,这里为什么用个字?这个也有个由来。据说这个《金刚经》这些一共分三十二分,三十二个段落,是梁武帝的儿子昭明太子,他认真学习《金刚经》之后,他为了后人方便学习,当然,其实也是方便自己学习吧,他就分这个段落,这个自古都有这么学习的。其实包括我们以前读初中高中,尤其是读初中的时候,我们上语文课,每一篇文章老师也会帮我们分第一大段、第二大段、第三大段等等,还有什么每一段的段意、中心思想啊等等,都会这么学习的。所以太子他这么做,这么学,其实也体现出昭明太子学习非常的认真,所以就是这个因缘吧。

法会因由分,这个就是指它分出来一个段落一个段落的意思。法会就是释迦牟尼佛讲《金刚经》的这个法会,是什么因缘而起呢?这就是讲这个意思。

 

如是我闻,

“如是我闻”这四个字是释迦牟尼佛要入涅槃的时候,阿难就问世尊,以后结集经典要以什么为开头,也就是怎么做,使后世的人会相信这是真实的呢?释迦牟尼佛就告诉他:你在经典之前,正文之前都加上“如是我闻”。也有一些讲经的师父,他会将这四个字讲得很具体,讲出很多丰富的内容,我了空居士就还是秉承六祖的习惯,我们还是很简单的。其实就是说,好像明树你说:唉呀,师父啊你这些话是谁告诉你?我说,哎呀,我当年在我师父那里,我师父就是这么教我的,哈哈,然后我就这么教大家。如是我闻,就是说下边要讲的这些就是我自己当时听到的,我就很直观地这么注解。

 

一时,

这个一时这个词啊,就体现出结集经典的人的智慧。因为每一个...古代吧,不比我们现代,我们现在尤其是有网络之后,人家说我们整个地球都变成一个村庄了,我觉得这个形容也是很有道理。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发生的事情,只要传上互联网,真的就是甚至几秒钟,很多人都知道了,所以空间这种距离感大大的缩小。古代嘛,像两三千年前释迦牟尼佛住世那个时候,每个国家他们这个历法,就是说这个日历这些编排啊各方面都不一样的。所以你说某年某月某日某时,如果流传到今天,真的也意义不大。所以就用个一时,就是有一天吧,这个一时差不多相当我们说有一天,因为是哪一天讲的其实不是很重要,最主要的是内容。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这里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舍卫国”,舍卫国的国王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波斯匿王;一个祇树给孤独园祇树就是祇陀太子的树,给孤独园就是给孤独长者建的园。这是两个人,我去查过啊,祇陀太子是波斯匿王的儿子,这个给孤独长者就是须达多长者。须达多长者是个大富豪,他也很慈悲,他常常会去救济那些贫困的人,所以人家就给他一个美称,叫做给孤独,他常常会去照顾这些贫穷孤寡之人,就是供一些钱财物质给这些贫穷孤寡的人,所以大家就称他为给孤独。那为什么释迦牟尼佛这座大精舍称为祇树给孤独园呢?

这是因为当年这个须达多长者遇到释迦牟尼佛,他很震撼,所以发愿要来舍卫国建一座大精舍,供释迦牟尼佛来这里讲经说法。所以他到处去寻找地皮,我们现代人就说找个地皮。找来找去就觉得最好的地方嘛就是那个祇陀太子的花园。所以他就跑过去跟太子商量:太子啊,我想这样子建一个精舍,请佛陀以后长期住在这边讲经说法。太子说我也...意思大概是说,我也不愁钱哈,我的花园也不是想卖的,不过我给你一个条件。当然太子心里怎么想,我也搞不懂哈,我们一般人也许会觉得:唉呀,我是太子,你还要买我的花园,你真的那么有钱吗?当然是我猜的哈。所以太子就给须达多长者出了一个难题。他说长者,如果你能够用这个金砖将我这个花园的地面都铺满了,我这个花园就送给你。也就是说:你要买我的花园,你真的那么有钱吗?如果你有钱到这个程度,花园就送给你。这个对一般人来说确实是,谁有那么多黄金啊?但是也没有想到:须达多长者真的太厉害了。他就叫他的家人拿了很多黄金,就在那里铺地。太子一看,这真的是这么厉害,够牛,然后就很客气,很欢喜,就跟须达多长者说好好好...那当然,当时也没有铺完,还没有铺完,铺了一部分吧,一看太厉害,我家都不一定有你这么多黄金啊,所以就是很开心,就跟须达多长者说,那我这个花园就你来建吧,这个地我来出吧,我们一起来供养佛陀吧。

那么当时为什么还要起这个“祇树”呢?太子跟他说,你用黄金将地铺满了,但是这个树种在那里,有树根的地方,你是铺不到的啊,这有树的地方还是属于我的,那就后来就起了一个名字,就是祇树给孤独园,就是这么来的。祇陀太子的树,这个精舍是须达多长者建的,就是流传了这个美称。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这里关键词就是大比丘,还有千二百五十大比丘,是不是他们个个长得很高大叫做大比丘?有没有“小比丘”啊?这“大比丘众”,这个字啊,在佛经里面有一个特殊的含义,都是属于这些发大愿、行菩萨道的人,才称得上“大”,要不然都是普通的,都是“小”。在《楞严经》里边也有“阿罗汉”和那个“不回心钝阿罗汉”,有时候也有说“大阿罗汉,是有区别的,就是有大愿大行的才称得上是。这说明佛陀身边这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吧,他们都是有发大愿行菩萨道的人,才称为大比丘”,有时候也叫皆是离欲大阿罗汉,也有这么说,大概是同一个意思。

当然这个比丘阿罗汉又有什么区别呢?“比丘”是直接指他的身份。我们从世俗的角度,出家应该是要受具足戒的吧,当然我具体不是很清楚,受比丘戒的才叫作“比丘”,不是普通出家的和尚就叫“比丘”,没有的,有些还没有受这个比丘戒的,就还称不上“比丘”这个级别。那“阿罗汉”呢,是属于证道的境界。《金刚经》后边有说“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它是不同的级别。就好像“比丘”只是指出家受比丘戒的男的出家人,这个“阿罗汉”就是指他修行证到那个境界了,所以还是这个是有点区别。那千二百五十人,你们详细可以去查百度,其他法师有讲,比如说当年舍利弗,他来拜释迦牟尼佛为师的时候,他也有一百徒众,目犍连也有一百徒众,那个叫做迦叶兄弟三个人也各带了他们的徒众多少,好像有一位是二百,有两位是二百五十,有一位是五百还是什么,具体有个数字的,我记得不是很清楚啊。这些叫做释迦牟尼佛当年的常随众。释迦牟尼佛到哪里去,这千二百五十人都会跟着释迦牟尼佛。就好像我们读儒家的经典,孔子出门常带着子路啊等等,有几位学生老是跟着孔子身边的,就类似这个现象。

 

尔时,世尊食时,

“尔时”,这个“尔时”,其实也就是那个时候,就是当时啊,正好是中午,世尊示现“日中一食”。 “世尊食时”,“食时”就是可以吃饭的时候,其实就是中午,不是说是释迦牟尼佛自己吃饭的时间,而其实就是大众吃饭的时间。 “世尊食时”,这是世尊在可以吃饭的这个时间,好像中午12点左右,是这个意思。

    

著衣持钵,

“著衣持钵”,我们都知道出家人有所谓的“三衣一钵”。“三衣”,三衣最著名的就是袈裟,另外还有两种衣服,一种是睡觉或者是平时干一些日常生活的杂活的时候穿的那个衣服,另外就好像平时在大众场合穿的衣服。这个袈裟是最隆重的礼服。这个时候世尊是“著衣持钵”,应该是指他另外再披上那个袈裟,然后拿着吃饭的那个钵。那世尊要去托钵的时候,为什么披上袈裟?其实从这个细节上看出释迦牟尼佛,可以说这个行为很圆满啊,他去托钵是面对的大众啊。我们很微妙就看得出,他对大众都很恭敬。要去讨饭,都要穿好衣服,很恭敬地出去“托钵”,这个平时在讲堂里边,他就还是穿这种,应该是穿这种大众的衣服。

 

入舍卫大城乞食。

“入舍卫大城”就是舍卫国的那个 “大城”,就是他那个中心城市的部分吧,“乞食就是去托钵,去人家门口那里说要点饭吧,是这意思。

 

于其城中,次第乞已,

“于其城中”,就在城里边。“次第”的意思就是很自然的,就是说一家挨一家的讨饭。那你们觉得很奇怪,那释迦牟尼佛要讨那么多饭干嘛呢?不是的,古人啊,生活比较贫苦啊,粮食也没那么充裕,所以你去讨饭,不一定是一家人能够给你整钵的饭啊,也许这个人给半碗,那个人给一点,没有给那么多,或者这些人给点菜,那些人给点其他食品,往往就平常家庭他很难给完你一钵饭的,是这个意思。所以说可能要讨一钵饭,要走好几个门口,这个意思。所以说这个“次第乞已”。

 

还至本处。

“还至本处”就是回到这个“祇树给孤独园”这里边。

 

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

“饭食讫”就是吃完饭。“收衣钵”就是说将原来穿的那个袈裟,那个外衣要脱掉、放好,这个吃饭的钵也洗干净、放好,这就是“收衣钵”。“洗足已”,古人没有鞋,都是赤脚,你看释迦牟尼佛很讲卫生。他回来了,吃完饭、衣服叠好,那个吃饭的钵洗好,那个脚上有泥搞脏了也洗好,等一下才去打坐。你看世尊,他会将脚洗干净,不要等一下将那个坐垫给搞脏了啊。

那么你们还想释迦牟尼佛为什么吃完饭之后才将那个袈裟给脱掉啊?你说,哈,怎么不讨完饭回来,赶快脱掉衣服啊,好好的来吃饭嘛?我们可以说,这是看得出释迦牟尼佛对众生的布施供养,他是有很深的感恩的心啊,他是很恭敬地吃完众生布施给他的饭,还穿着这个袈裟吃,不是说随随便便的。他是很恭敬地吃完饭,然后将这个袈裟再脱掉,收起来,表示很恭敬。另外吧,接下来,须菩提请释迦牟尼佛讲了这个著名的《金刚般若波罗蜜》,那么就说明释迦牟尼佛讲经的时候是没有穿着刚才那个袈裟的。就是脱掉了,你“收衣钵”了嘛,衣服已经收起来了。那当然,绝对不是说光着膀子,不是的,世尊原来有穿着那个另外的衣服。那么你们又会发现,如果有录像的话,有法师讲经的,你们会看到法师讲经都是穿着袈裟,很整齐的讲,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释迦牟尼佛他是“人天师范”,他给我们讲经,他是智慧的流露。我们后世法师讲经,我们都是按照释迦牟尼佛所讲来讲。也就是释迦牟尼佛是我们的本师,我们是“乘佛威神”,所以我们要有这种恭敬。那么你说:了空居士,那你今天有没有搞一个什么袈裟啊?我们俗家人是没有袈裟的,我们只是以真诚恭敬的心来讲,我就没有特别的什么装束了,这个就没有,哈哈。出家人他尤其是在大场合,他们一定要有这种衣冠很整齐的,穿上袈裟去讲的,都是需要这样。但是释迦牟尼佛本身,他是从这个清净心流露出来的这种圆满智慧,所以他自己就不用说:我来穿上袈裟来给大家讲。不要说须菩提一提问,释迦牟尼佛赶快跑过去穿上袈裟,然后来讲,就没有这种执着了。

我们回头再来说一个现象。我们读《六祖坛经》的时候,六祖升座说法的时候也没有说到六祖去赶快穿个袈裟什么,穿戴整齐出来说法,也没有说这个事情,好像没有说这个事情。包括这个赵州禅师等等,很多人去请教他的时候,他就很自然地坐在那里给大家讲,因为他不是讲经,他是说法。他是自己大彻大悟之后,圆满智慧的流露,所以就没有讲经这种仪礼仪轨了,是这个意思。

 

敷座而坐,

那你们想啊,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敷座”呢?他可能刚才站起来吃饭、收衣钵等等,搞来搞去,那个坐垫啊有些震动,震动过后可能摆的不是很端正,所以释迦牟尼佛现在准备在那里打坐了,他就先将坐垫给摆好摆正。你看,大圣人他们的一切行为都是那么了了分明,都是那么的细致!有些人就歪歪斜斜的,甚至睡觉枕头偏一边都不摆好。所以真的,我们要从这个细节上来看到什么是圆满智慧。                    免费打通大小周天,了空居士蔡衍颛先生的微信:13715860608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