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空居士讲禅宗公案——杨歧方会 (下)

主持:关于方会禅师的公案,我们准备分两场进行,今天第一场这个文字就摘录到这里为止,我们下一场就介绍方会禅师更精彩的一段,就是他做住持以后有一段机锋对答,是非常精彩的。今天这段大家有什么疑惑就打到公屏上。

我请教一下师父,我当初百度了一下方会禅师他的生平,就说他是自请为监院,而且他跟着慈明楚圆大师从南源广利禅寺一直到道吾寺到石霜寺,这一路上,他做监院做了二十多年,这个非常不容易,房间里的同修如果你是做管理层的,你肯定是感同身受,有这个体会,不容易呀。

了空居士:我先说一下,我们在工作单位做管理层还是很多人想去做的。为什么?工资又高,甚至还有某一些权力,甚至可以搞点小特权。人家杨歧方会大师做监院,是两袖清风,他不是为了搞点特权,有点官位,不是的,他是两袖清风的。当然我们工资又高,待遇又好,甚至还有点小特权,你们都可能会觉得做的累,人家是两袖清风,是在白白的累呀,本来出家人就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嘛,本来就是说六根清净,看破放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是反过来,方会大师还是那么好事,其实不是,他知道管这些事情很累,如果没有忠于职守的人,他是做不好的,那么,方丈也会很累——其实现在很多寺庙很多方丈都很累的,很多事情他都要管的,都要亲历亲为,假如有一个方会大师这样得力助手,那就好了——你从方会大师自请为监院去做这个很累的活,很复杂的活,其实跟六祖舂米,有异曲同工之妙,寺庙破柴舂米这个活是最累的,当然六祖当时不是自请,而是他很坦荡,他说“惠能启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未审和尚,教作何务?”就是师父呀,你叫我干什么都行,你尽管吩咐,这句话就说明他不会拈轻怕重,跟方会大师自请为监院是异曲同工之妙。也就是他们真的是能够忍辱负重,无怨无悔。

 

主持:**说对于这样认真干活是不是只修性不修命呀,外面工匠做体力活的也都是这样任劳任怨,认真干活呀,也不见得就开悟了,这个区别点在哪里?

了空居士:这个确实是,我告诉你——**这方面还是很聪明的,他问问题很有价值的,一般人问不到的——我告诉你,在《证道歌》里就有说:“行亦禅,坐亦禅。”其实奥妙就在这里,我们一般的人嘛任劳任怨的干活,他们就不可能完全做到没有情绪,这是第一,这些开悟的人,他们任劳任怨的干活他是没有情绪的,其实情绪是产生什么现象?就是着相,我用科学的原理来说,着相了就是人体场偏转,任劳任怨、问心无愧的人,他没有负面情绪,他的心是坦坦荡荡的,他的人体场和肉身不会偏转,这是动态方面,他就已经是达到了性命双修;静态方面,古人都有这种打坐的习惯,你看后边那个方会大师汾阳晚参,是不是?然后楚圆大师故意说少用这种规绳,规就规定,绳就是一条绳子拉直,就木工拉一条线那东西叫做绳,规绳就是规定、习惯,没有,他(方会禅师)说汾阳晚参,本来就有嘛,其实不是师父忘记了,他(楚圆大师)是故意考一下他的用意,开悟的人真的是智圆行方,所以说你看方会大师他虽然整天干活,但是他也会参加这些晚参啦,当然他们既然有晚参,那就必然也有早参、中参,都有这些功课的,也就是说他们还是有打坐的时候,另外,古人还有一个习惯,尤其是出家人,到晚上睡觉之前都是在打坐的,你们去看《六祖坛经》,行昌要来行刺六祖的时候,六祖不是在那里打坐嘛。谢谢大家!

 

主持:**请教师父,慈明大师最后一呵:“未在。”那这个呵与马祖对百丈的大喝,百丈耳聋三天的作用是否一样的,都是让弟子放下悟的念头,因为有悟在,就是还有我,禅宗叫命根不断。

了空居士:噢,这个不一样,马祖对百丈的一喝,百丈说耳聋三天,其实是说大彻大悟的人是非常聪明的,但是真正的大智慧的人,他会懂得和光同尘,该露的时候就露,该隐的时候就隐,他(马祖)主要是告诉他(百丈)这一点,这个楚圆大师一呵“未在”是告诉他(方会),开悟,真正开悟的人连开悟之相都不执著,是这个意思。不能以后觉得我开悟了,那你不对的,“未在”,他不会出去或者说跟德山大师一样,不然就拿起棒就打,他就说“未在”,他(方会)说师父感谢你,他(楚圆)说“未在”,(意思是)这里没有人,就是说叫他(方会)不要执著这个开悟之相,而且也告诉他我不会恨你。哎呀,这些大智慧的人,解读起来,我们觉得很殊胜的。

 

主持:**继续请教,狭路相逢有没可能不是指踢馆这种障碍,是指烦恼来时呢?

了空居士:噢,也可以,其实一切对立面,包括自己内心的烦恼,包括遇到的事情等等,其实打个比方吧:我昨天跟我儿子聊了一个事情,我儿子说他去图书馆,那天跟他妈妈去图书馆借了一本书,然后从图书馆借了之后就送他到学校去,那本书就带到学校去,然后他后来就找不到,他也有点模糊了,就觉得是不是他妈妈带走了?然后回来就问我们,我们没有带走,所以他也很伤心,我老婆就说真的找不到就算了,他说图书馆规定书不见了要赔三倍的价钱,我老婆也说算了,真的没有赔就赔了,所以他也心情有点不好,我就告诉他,这个事情如果你停留在心情不好这个状态里边,以佛家来说就是着相了,这个事情就叫做业障,会搞得你心情不好,这个事情让我来说吧,这本书就是在三个点上会有一个点上是存在的,一个就是你当时是漏在车上,那好了,我们等一下下车在车上看看有没有,因为他妈妈没有将书带回家,如果有就漏在车上,在车上检查没有;我说第二个点就是你从车上下来,要走进宿舍的时候,在路上掉了,我说如果按我对你性格的了解,你是很细心的,如果一本书掉了啪的一声,你会知道的,所以我觉得掉在路上,或者走楼梯的时候不小心掉了这种可能性也应该是没有;那么第三个点就是你在宿舍,放在宿舍的哪个地方被你忘记了或者你放在那个地方被同学拿去看了,他忘记跟你说了,我说你到学校去问一下吧。那么最后一个就是万一你真的找不到,或者是认为在楼梯时候掉了你没有留意不知道,这本书不见了,那最后的结论就是说面对现实,该赔三倍就赔三倍吧,就是赔了。我告诉他,如果你停在心情烦闷的时候,那就是着相了,就变成业障,你应该心情烦闷就知道我因为这本书不见了,那我马上要解决,就从这三个点去找,真的找不到了,那我们该赔就赔,我们也不是说东西不见了就去赔,我们下次要总结经验,拿东西要怎么放,到宿舍该怎么放在抽屉就放好,这次就当作一个经验吧,希望以后做事都规范,不要忘记了,所以我将这种处理问题的方法我称为理性思维,所以他听了就很开心。所以我觉得这个楚圆大师说让开,我要去那里呀,这个道理就告诉我们,你一件事情来,不管是你心中的烦恼呢还是现实的事情呢,还是人家来踢馆呢,你一定要抓一个主流的方向,抓主要矛盾,好像说这个故事继续再找一个故事来印证,就是瓶中养鹅,你这个鹅真的养在里边大了拿不出来,那你就考虑,到底是这个瓶子重要呢?还是鹅重要呢?如果是瓶子重要,那你必须将鹅杀掉拿出来,如果这鹅很重要,瓶子不重要,那你就将瓶子打乱了,其实楚圆大师这句话就是抓主要矛盾,其实归宗斩蛇也是这个道理,南泉斩猫也是这个道理。谢谢大家!

 

主持:狭路相逢时他对方会说你且躲避而不是说勇者胜,我的理解是不是也是针对方会的个性来说这句话的?方会是个非常有个性的一位大师,看他拽住楚圆大师问这个开悟的事情以及后面的一些公案记载都显示出他非常有个性,那他说你且躲避,从他的个性出发来说这句话?

了空居士:其实,让我来说,你明知道方会大师很有个性,你要他躲避,他可能不会躲,所以我不躲。其实这句话是知道他会明白这个道理的,是告诉他抓主要矛盾,以后处理事情要抓主要矛盾。

我也很想给大家比较一下狭路相逢时抓主要矛盾,那么反过来,狭路相逢时勇者胜这句话对不对?这句话非常正确,你要知道,当时敌我双方是不可能协调的,而且那个时候我也没办法让的,那么只能拼个底线,我们勇敢的杀过去,反正你逃也逃不了,让也让不了,讲和也讲不了,反正不是你死就是我死,那这时候抓主要矛盾,我们不是在看你强还是我弱的问题了,而是大家拼底线,看谁拼的过去,因为没有其他路可走,没有其他方法可以商量了,只有最后豁出去,所以这个狭路相逢勇者胜这句话应该是那个时候是解放战争的时候,刘伯承元帅说的,这句话其实跟楚圆大师的这个理念是一致的,因为那个时候是没有商量的余地,只有最后决一死战,是这个意思。所以这句话跟楚圆大师这种理念是一致的。谢谢大家!

 

主持:在这个公案一开始就是他征商课最坐不职,然后又宵遁又是落发,那这样的行为会不会给后世的人一种印象,你在世俗的事情做不好,就入寺院,是不是一种逃避呢?会不会有这种误会?

了空居士:你这问题问的也很有水平,一般人就被你气死了,如果以佛家的智慧来说就能解这个谜,这是因果通三世,也就是方会大师应该是过去生也是一位虔诚的修行人,所以说出家人里可以勉强分为三个类型的人群,一个是续佛慧命,你看历史上印光大师他也不要娶老婆,虚云老和尚也不要娶老婆,他就是要出家,这些都是大宗师,所以他们会不知不觉,你看从他(方会)恍若旧游,然后读佛经一读就明白,你们去看二十五圣圆通章,很多位圣者都说到他无始劫前怎么怎么,其实就是大彻大悟了,我们从这点来说,就说他今生的使命就是去出家,去续佛慧命,所以他不事笔砚,也就说对这些世俗的这些文学他不怎么感兴趣,就肯定年纪大了,肯定要找工作做呀,他去征商,他心地又很慈悲,可能苛捐杂税又比较多,所以他不忍心,你们可能说是不是方会大师这种人懒惰,不敬业?不是的,你看他后边自请为监院,就是征商——如果真的苛政猛于虎——真的有时收不下手,但是上级又有规定这个任务,他只能跑了,他就只能跑了,从这点就看的出,他与生俱来的慈悲心跟佛这个缘很深,因为我们每个人来到世间,譬如维摩诘居士,他是在示现在家相,你看舍利弗等等,他是在示现出家相,每一个人的因缘是不一样的,想当年我要跟我师父出家,我师父说不用了,你回去吧,你不要出家。所以每个人有因缘。

 

主持:文中有这样一段,就说方会他拽住楚圆,说这老汉今日须与我说,不说打你去,然后第二天,他又具威仪,诣方丈礼谢,这两天的变化是否也说明其实我们的禅宗大师也是性情中人?

了空居士:其实你这么评论,我是很赞同的,好像称一些人性情中人,我知道性情中人,他们都是坦坦荡荡的,称为性情中人,好像神雕侠侣里边也称杨过是性情中人,所以有这种说法,也就是说性情中人往往这种人都是非常坦荡的,大丈夫称为性情中人,如果大家也跟我有这种同感,性情中人就是坦坦荡荡的大丈夫的性格那种人,那么确实这些禅宗大宗师都堪称性情中人,当然也有一些也不是这样的,也有一些就特别文雅,六祖会不会也有点性情中人?也会的,你看那个神会,就是那个小孩,他说和尚坐禅是见是不见?六祖拿出那个拄杖,屁股打几下,人家会觉得六祖怎么这么粗鲁,其实不是,这个时候这么做是最恰当的,所以说真正大彻大悟的人,往往也有大多数时候看到有点类似我们说的性情中人这种特征,因为他们真的是纯一直心,不动道场。谢谢大家!

 

主持:房间里几十位一方师,今天要从方会大师公案中学到什么?请师父帮我们最后总结一下吧

了空居士:其实就是我以前老生常谈的一句话:认真工作,认真做事,也是修定修慧。认真做事,就包含了耐心和细心,有些人耐心,但是他不细心,有些人细心,但是他不耐心,所以我常常说耐心是定,细心是慧,所以希望大家学会认真做事,任劳任怨的这种好习惯,其实就是破我执了,然后遇到一些事情,你们要懂得抓主要矛盾,方会大师其实就是悟到这两点,也就楚圆大师也教他了。就好像鱼鱼你曾经私底下跟我说这几年你感觉进步很快,其实打坐的时间并不是特别多,有时就跟着在这里接受助功而已,每天也忙着工作,我说其实你这点就类似六祖的破柴舂米,就是发自内心地认真去工作,无怨无悔,你就知道库司事繁,且去

 

主持:师父你刚才说的认真工作,这是开悟的要点,那作为一方师是不是还要有自请为监院这份担当?

了空居士:对,就是说无论是家庭,无论是工作,当然如果大家业余有时间在网络上帮助我弘扬国学,都尽可能我们有自请监院这种担当的精神,其实这种担当精神,我研究过,在家要带好头,在工作单位要带好头,乃至在社会我们也要带好头,其实就是这样。

(本文由明菂根据录音整理,未经了空居士本人校对,请以当日录音为准。)          免费打通大小周天,了空居士蔡衍颛先生的微信:13715860608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