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空居士讲禅宗公案——勘破台山婆子

空居士讲禅宗公案——勘破台山婆子

 

时间2014年7月23日

主持:明

文字整理:明治明砥

 

原文:

有僧游五台,问一婆子曰:“台山路向什么处去?”婆曰:“蓦直去。”僧便去。婆曰:“好个师僧,又恁么去!”后有僧举似师(赵州),师曰:“待我去勘过。”明日,师便去,问:“台山路向什么处去?”婆曰:“蓦直去。”师便去。婆曰:“好个师僧,又恁么去!”师归院,谓僧曰:“台山婆子我为汝勘破了也。”

 

了空居士讲解:

有僧游五台,问一婆子曰:“台山路向什么处去?”

有僧,就是有个出家人,出家男人,男的就叫做僧,“游五台”,就是五台山。游(历)五台山,就是向一个阿婆问路说,曰就是说,就是五台山要走哪条路,台山路向什么处去,就是五台山路朝哪个方向去?问路。

婆曰:“蓦直去。”

阿婆就说,蓦直去,蓦,就是就这么直着去,呵,直着去。严格来说,我们后边读了知道这个阿婆只是随口说,哎,就照直去,照直去,直走,啊哈,直走。

僧便去,

那个和尚——和尚是我们现在的口头语啊,惠能大师叫五祖弘忍也叫做和尚,其实和尚是印度语,翻译作现在的话就是师父的意思啊,当然这是指出家的师父,所以我就方便就叫和尚而已,就说那个出家人就走了,就朝着——“她说直去”,他就真的去直走了。

婆曰:“好个师僧,又恁么去!”

阿婆就说,好个师僧,其实,你说好个僧人也差不多了,因为他确实是一个出家人嘛,但是加个“师”字,就表示恭敬,说:啊呀,这个出家师父,确实是怎么那么爽,我说直走他就直走,好像“好个什么”,就好像我们说好家伙,好厉害,怎么这么爽啊,又恁么去!其实就是又那样的就走了,就好像是说,二话不说,我说直走,他就走了。就觉得他的心很清静,没有什么怀疑。又恁么去!也就是阿婆,可能很多人问过她,也许是她在那里做生意,还是什么可能不少人问她,她都说直走,直走,本来很多人听了都相信就这么直走了,那结果走了是对是错,那个就以后再说吧。

后有僧举似师(赵州),

就是讲了这些类似的事情给赵州禅师说,有僧就是一些出家人了,可能也有一些人走了,就说,哎呀!阿婆乱指路,不对的,然后就变成一个笑话,所有的人问阿婆说,去五台山怎么走?她说直走,结果可能也有一些人,走了找不到五台山,结果就说:哎呀,那个阿婆也是骗人啊,所以才有这个“后有僧举似师”。就是讲了这个类似这些现象“阿婆老是说直走直走”,这些类似的事情给赵州禅师听嘛。

师曰:“待我去勘过。”

待是等待的待哦,赵州禅师说,师曰,哎,等我去侦察一下,勘,是勘探。也就是去那里了解一下,待我去观察一下,去研究一下。

明日,师便去,

那个待就是等待的意思,等我去调查调查研究研究。明日,就是第二天,赵州禅师就真的去找那个阿婆了。

问:“台山路向什么处去?”

他也同样是问阿婆说,台山路向什么去,要去五台山往哪里走啊,阿婆?

婆曰:“蓦直去。”

阿婆也是说,哎呀,就直走,就直走。

师便去。

这里的师便去,赵州禅师去五台山还是去哪里啊,明彼(注:主持人),师便去,去哪里啊,就赵州禅师去哪里啊?(明彼:师父,我觉得他应该就是向那个指的地方去吧。哎,结果他就一直就走到哪里。“师便去”后边一句呢?

婆曰:“好个师僧,又恁么去!”

我们先留下一个谜底吧,就说赵州禅师听了就走了,就走了。师便去,就离开了,就真的是直走了。

阿婆又说好个师僧,又恁么去!”说:哎呀,好家伙,这个出家师父也是这么去了!

师归院,

其实,赵州禅师听了,就:好啊,好啊,谢谢什么就走了,然后他其实就,还是朝着自已的寺院走回来了,他说直走,啊,直走,如果,好像明彼,打个比方,我们两个人,你带我去跟阿婆问路,她说直走,那你就冲着阿婆给撞上去就好,就最直了,哈哈哈哈,是不是啊?那如果不这么认为,那么就反过来,背对着阿婆,朝着阿婆的脸所对的方向走,直走,可能赵州祖师,就是一转身就走了。好像阿婆不管你转东转西,转南转北,她都不理你,呵呵呵呵,让你们自己去体会,自己去想怎么叫做直走。所以赵州禅师是有智慧的人,她说“募直去”,他就一转身朝着自己的寺庙直接走回来就对了嘛,因为他根本不是想去五台山嘛,只是想去看这个阿婆是怎么给人家指路的啊。

谓僧曰:“台山婆子我为汝勘破了也。”

他回来就对那个僧,就是寺庙里的那个出家人说,其实就是跟,应该就是赵州禅师寺庙里的一个出家人,就是说,就回来就对他说:“台山婆子我为汝勘破了也。”他说:哎呀,我调查清楚了。勘,就是勘察,也就是说我调查研究清楚了。然后后边就没有了,就没有了。我在这里先跟你们说一下,你说:哎呀,很可惜啊,赵州禅师你这个人怎么不爽快,“勘破了也”也不告诉我们谜底,那个出家人也或者是太恭敬,太拘谨了,或者说太笨了,也不问:师父啊,你勘破了什么?我先来这里给大家勘破,哈,你个了空居士你跟赵州禅师相比相去多远?我告诉你,十万八千里,那我跟赵州禅师相去十万八千里,那为什么我有本事勘破赵州禅师心里想什么呢?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虽然赵州禅师是哪个朝代的,好像也是唐朝的是不是?从时间上来讲可能相距我上千年,从路途上来讲也是上千公里,不知道止不止,好像是赵州,赵州应该是,是不是那个赵州桥那个赵州啊,那个河北那里,相去也是一千多公里吧,要经过河南才到河北吧,所以这个距离也挺远,但是王勃就告诉我们: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就是说虽然我跟赵州禅师相距那么远,但我们是知己,所以我知道他在想什么。

他勘破了阿婆,所有的人去问她台山路怎么走?她都说“募直去”,直走,直走!那人家朝东也直走,朝西也直走,朝南也直走,朝北也直走,天哪,阿婆你怎么这么狠!其实阿婆不狠,阿婆是一位有境界的人,也就是有智慧的人,(说)境界你们等一下不要着了境界(之相),那变成“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最正确的表达是阿婆是有智慧的人。直走是什么意思?那你回头想,这些人要去五台山干什么?游五台嘛,开口就说有僧,要去五台山那里旅游,游玩。那他到五台山干什么?五台山那里要去拜佛嘛,五台山还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很多人都去朝拜,朝山嘛。那么拜佛拜菩萨,尤其对出家人来说,你们的目的非常明显,也就是一片真诚心,希望以后能够圆满成佛吧!向菩萨学习,见贤思齐,那好,知道这个目的之后就好了,成佛成大菩萨是怎么成的呢?去那里拜,去那里磕头,是不是?有点道理。磕完头之后干什么?就站起来走了是不是?不是,磕完头起来之后你就要忆佛念佛,如子忆母,或者是忆文殊菩萨念文殊菩萨,如子忆母,那忆什么?忆佛之智慧,忆佛之德行。那干什么?见贤思齐。那好了,只有这么做,你才有可能开悟,成菩萨乃至圆满成佛。那好了,那佛菩萨他们为人处事怎么做啊?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纯一直心是什么意思?哎呀,我这个人心直口快,是不是纯一直心啊,明彼?(明彼答:心直口快不是纯一直心,我觉得纯一直心就是,我也是用师父的话就是平等的看待。)太好了,明彼,你这个回答非常正确!直而不弯,两点成一直线,两头都不会翘起来的,也就是平等心,平等心,你考虑自己的时候,你要考虑到对方,考虑对方的时候,你也考虑了自己,你的结果如果是最客观的,那就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看也是这个意思,站在这方看也是这个意思,啊,差不多。就好像一条直线它不弯,两头都不会哪里翘,哪里垂,不会的,这就是直。这纯一直心的人,他的具体体现就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在经文里边,就是《金刚经》的净心行善分,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这阿婆说你们要去五台,我就知道你要去五台拜佛,哼哼,拜佛之后你有没有感触?如果你现在明白了,就算不去拜佛,你也等于去拜了。佛祖不缺你拜,佛祖是大觉者,像我们的老师一样,当然老师就不算是大觉者,就说佛祖也可以认为是我们的老师,他在教导我们如何去走正道。佛祖讲经说法几十年,他的核心就是“四圣谛”、“八正道”,所以一个要去朝山的人,朝拜的人,如果你懂得朝拜之后,就是悟入一直心,从而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你才是真正的修行,才是真正的行菩萨道,你才是真正的觉悟起来了。啊,这阿婆的“蓦直去”就是说你们拜山,其实你们必须要明白成佛就是要一直心去为人处事,赵州就悟到了这一点。如果不对,我请六祖来跟你们说,六祖不是说“纯一直心,不动道场”、“一行三昧,一相三昧”嘛,其实不是我有本事猜,是六祖帮我们答这个谜。因为赵州禅师算起来还是六祖的什么徒孙的徒弟——六祖的徒弟怀让就教了马祖,马祖就教了南泉普愿,南泉普愿就教了赵州禅师,你说六祖徒弟就怀让,徒孙就是南泉普愿,那这个赵州是六祖徒孙的徒弟啊,所以六祖来解释很简单的,不是我有智慧,是六祖,六祖早在坛经中帮我们提前破了这个谜,你说很奇怪,六祖会预料到赵州禅师吗?不是的,其实“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这是《金刚经》须菩提说的,五祖确认的。所以我将赵州禅师堪破台山婆子的谜底先给大家讲完,就是说,朝山是希望成佛,成佛必须“纯一直心,不动道场”,所以这就是“蓦直去”。

那如果大家觉得还是有点怀疑,我们就继续以我们的答案来对下边的公案,大家就豁然开朗。

 

后世评论:这个公案有点蹊跷吗?这婆子对游方僧人也那么道,对赵州也那么道,赵州并未放线垂钩,到底哪一点是勘破婆子处。

这个作者是不懂的!这个写那个公案,好像写了这段文字,蹊跷的意思就是有点古怪,有点神秘,其他那些话都很容易听懂,我们继续。

临济宗师楚圆慈明对一位自许会得云门禅(其实尚未会得)的慧南拈出“勘破台山婆子”话,慧南因之大悟。兹录之如下,作为参看此一公案的助缘。

这段话应该不用我解释了,这些都很明白啊。

明问:“脱如汝(慧南)会云门意旨,则赵州道‘台山婆子我为汝勘破了也’,且道,哪里是他勘破婆子处?”

这里就是两个人,一个是慧南,一个是慈明。也就是慈明是一个大彻大悟的人,慧南那个时候还没有大彻大悟,也就是还没有,当然开悟,浅层次刚刚的悟就叫开悟,以后历境炼心,非常稳固的那就是大彻大悟,所以开悟是大彻大悟的开头,大彻大悟是开悟的最终结果。所以那个慈明就问:哎,你说你会什么云门宗,你说你已经开悟了,哎,那好,我问你那个赵州堪破台山婆子这个事情,你讲来给我听啊。天啊,假如慈明问我,我就将刚才的答案说给他,他。。。。哈哈哈哈,历史上也确实是这样,他们会这么来问的。

南汗下不能答。

这个慧南吓一跳,他答不出来,汗下,那个汗都流出来了,流出来了。

次日又诣,明垢骂不已。

也就是说,这个慧南去拜见慈明的,然后他就问他,你说已经开悟了。这个现象也有,好像今天在微信群里有一个人啊,是微信群吧,他就说,好像就是说一些外道邪说啊,邪师说法什么,有人就说《楞严经》里边早就有这么说,他说楞严经过去两千年了,你不想想现在一亩地收稻谷才六十斤,现在一亩可能是多少斤啊,好像是说几百斤啊,还是上千斤啊。他的意思就是说,几千年前的事情和几千年后的事情大不相同。那个时候有人告诉我,我就笑着,我说:我说一个比较很粗俗的比喻,我说出来明彼你不要笑了,我说几千年前吃饭也是用嘴巴,放屎也是用屁股,几千年后同样是放屎是从屁股放出来,吃饭还是从嘴巴吃进去,没有改啊,你们以为几千年后的东西都会改吗?有些东西是不会改的,是不是?明彼,这个比喻很粗俗,但是确实你没办法驳倒我,几千年前吃饭也吃到嘴巴里边去啊,没有从屁股塞进去的,几千年后,拉大便也是从屁股拉出来啊,没有从嘴巴吐出来的,是不是啊?有些东西不一定能改的嘛,或者是,啊哈,所以有些东西就是很有趣的。所以这个人也是像,他拼命地说要找了空居士,他也是要像这个慧南一样,他自以为得什么云门宗旨,可能要去找这个慈明切磋切磋,今天那位同修也有点要找我了空居士切磋一样,所以我笑了,我就打这个比喻问他,说《楞严经》不一定三千年前三千年后就不适应了,有些事情是不会改变的,啊,是不是啊?有些东西会改,沧海桑田,海枯石烂,有些会改,而有些东西是不会改的。

所以这个慧南想去跟那个慈明切磋嘛,被他这么一问,汗都流出来。不过,他还是有善根,有悟性,第二天又去。

次日又诣,明垢骂不已。

哈哈,垢骂就是臭骂。垢,就是污垢啊。垢骂不已,就是臭骂不停,破口大骂,哈哈哈哈。就说,又诣,就是前往,前往,垢骂不停,就是臭骂不止。

南曰:“骂岂慈悲法耶?”

这个慧南就说,哎呀,骂人是不是属于慈悲的做法啊?所以有些开悟的人,做法有时候也是,真的是神秘难测呀。

明曰:“你作骂会耶?”

他(慧南)说骂人也是属于慈悲的方法吗?我不懂来请教你,你不跟我讲还要骂我?哎,这个慈明说,你作骂会耶?就说,那反过来让你来骂呀,你来骂我,你能骂吗,你懂的骂吗?也就是说骂人也要点理由嘛,是不是啊,我站在面前让你骂啊,你要骂我哪方面啊?“作骂会耶”,就让你现在来骂我,你会吗?

南于言下大悟。作颂曰:

就是慧南,哎呀,刹那间,突然间就明白了,突然间就明白了,就作了一首偈

杰出丛林是赵州,老婆勘破没来由;

而今四海明如镜,行人莫与路为仇。

他开悟后说的这首偈,杰出丛林是赵州,丛林一般是指属于禅宗这方面的范畴,以前百丈禅师那里说,什么十方从林等等啊,一般是指那个禅宗的大寺院啊,也是有很多修行人去那里求道的,去那里学习的。杰出丛林是赵州,这句话就是说赵州禅师是丛林里边杰出的人物,也就是禅宗里边杰出的人物。老婆勘破没来由,他(赵州禅师)当年,听人家说,哎呀,阿婆老是说台山路,募直去!那他觉得,“嗯”?去看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所以去看,哎,其实没什么?哈哈,当然对赵州禅师来说确实没什么,就没来由,就是觉得也没什么奥妙,啊,赵州禅师一去就知道了。老婆勘破就是勘破老婆婆,这句话——我一看,我一过去就明白了,我看清楚了,没什么,没来由,其实也没什么。“而今四海明如镜”,而今就是如今的意思,记得以前读杜甫写那个《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边就说“俄顷风定云墨色”,那个是说“俄顷”,就是说突然间,这里是而今,而今就是相当于如今的意思。如今四海明如镜,四海是什么意思?就等于普天下,现在呀,天下的一切我都了了分明,就像在明镜里边看东西一样那么清楚,而今四海明如镜。行人莫与路为仇,你天下全部看清楚了,何去何从你都知道了,你还愁不知道要去台山的路吗?所以你们就觉得,这首偈看起来也没什么嘛?不外就是,前边两句是赞叹赵州禅师的,怎么赞叹那也是赵州禅师的本事啊,跟我们也关系不大。那关系到慧南自己的,就是后边两句,就是而今四海明如镜,哎呀,我慧南现在也对天下的一切都了了分明了。行人莫与路为仇,如果大家都跟我一样,天下的事情都了了分明,何去何从都知道了,还何愁不知道灵山路(当为“台山路”之误)怎么走吗?这两句话其实也不能看得出慧南真的大彻大悟了,只是觉得他似乎大彻大悟了。那我们继续

呈明,明以手指“没”字,南为易“有”字,明颔之。

他写了这首偈,呈就是两个手拿着,很恭敬的拿给慈明看,啊呀,这个慈明就用手指着那个“没”字,就是“老婆勘破没由来”,指了个“没”字,哎,明彼,如果让你来指,你要指他哪个字啊,有没有其他字可以选择呢?杰出丛林是赵州,老婆勘破没来由;而今四海明如镜,行人莫与路为仇。那么,如果让你来选,你能不能选出其他的字啊?啊,明彼,没事,随便想一下,纯一直心嘛,募直去!呵呵呵呵,如果觉得有,你就说出来;如果没有,也就一笑了之就好了。(明彼:师父我没有头绪,不好意思,惭愧!)那我,其实我也在想,如果让我来选,我真的也只能选个“没”字,其他字都没办法选,哎,没办法选。那选这个“没”字是体现出慈明的圆满智慧。那你说,哎呀,你了空居士,也号称——里边有个人叫谁啊,在后边也号称铁嘴,铁嘴(注:指下一个将要讲解的公案),啊,那也许你们说,那了空居士这个人很懂得钻空子,那干脆就称他为钢嘴吧,那个是铁,这个是钢啊,比铁更厉害。不是,我是说实话的。因为这个整首偈“老婆勘破没来由,他就一指这个地方(“没”),然后慧南就马上改成“有”字。所以你们就会觉得,天啊,你这个慧南出尔反尔,一会儿说没有,师父一指就说有,到底是有还是没有?有还是没有?到底是他写这个字必须改还是有什么奥妙?假如他,慧南一开始呈偈的时候就写“杰出丛林是赵州,老婆勘破有来由”,啊,那怎么办啊?有来由,那怎么办啊?那么,可能还是要被慈明臭骂,垢骂不止。那么“有来由”就说明他有所执着,那你反过来说,了空居士你刚才说“蓦直去”就是纯一直心嘛,就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嘛,你不是说出很多来由嘛?当一个真正悟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时候的人,他做事是那么的自然,也就是我以前说的帮助别人就像帮助自己一样,所以他的为人处世也觉得是自自然然的没来由,所以就是因为慧南能够写“没来由”,慈明就不用骂了,否则看到“有来由”就继续垢骂不已。那这个“没来由”是什么意思啊?这个其实了无可得,因为了无可得,你才能够悟入不二境界,彻底的悟入。那么有没有印证?有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里边“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所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那么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如果专门砍这一段那不是有点着空了吗?有点道理,那么就不正确了?不会,非常正确!为什么?因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开始是告诉我们如何从“有”而悟入“非空非有”,那就是“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因为刚开始还有五蕴让你来照嘛,最后照的无所得,就证入“无所得”这个境界,所以由“有”悟“空”而成就“空有不二”。所以他说“没来由”,就是开悟了。师父(慈明)为什么指这个字?就是看看他会不会堕入顽空,故意指这个“没”字,他开悟了,真的心心相印,他马上改成个“有”字,如果一开始他写“有”就是着相。他刚开始说没有,就是从台山婆子和赵州禅师的这些事情上,他豁然开朗,无所执着说没来由。现在师父(慈明)又问他——指着“没”字,他马上改成“有”,就说我不执着,但是世俗的人还是觉得这是有很多道理的,还是有所执着,并不是这个事情不存在,这个事情是存在的,只是我不执着。所以说字改成就进一步看得出慧南是大彻大悟了,他不着有也不落空,严格来说,他是不着有也不落空,所以慈明就知道他开悟了。

明颔之。

颔之,就是点头,就知道他不会堕入顽空了,所以他:对了。

后世评语:慧南禅师颂子,直下照了,通透之至,正表达过得赵州关。问路的僧,一个又一个,指路的婆子,一番又一番,皆“与路为仇”者。赵州一触,归院点破,问路指路,同时销落,

写这段评语这个人是不开悟的,问路指路怎么会销落呢?其实,是非销落非不销落,他是刹那间明白了:阿婆是告诉我们,拜佛学佛最后还是要落实到具体的行为,就是言行要纯一直心,也就是“一行三昧,一相三昧”,没有什么销落不销落了啊。比如,好像明彼如果你去问路,然后你明白了,好像赵州禅师,他回来还告诉:台山婆子,我为汝勘破了。他没有说,他一回来什么都忘记了,他还记得啊,你说他赵州禅师会不会销落啊,没有销落。他会不会牵挂啊,他没有牵挂。是不是啊,明彼,所以称为非销落非不销落,所以这个写评语这个人是不开悟的,门外汉。如果他真的销落了,那回头就愣愣的,赵州禅师回来一定是大脑一片空白。说:师父你去哪里,勘破什么啊,他说没什么啊,那才叫销落,好像一个牙齿掉下来叫销落啊,一掉下来,牙龈上就没有牙齿了,啊,说销落真的是笑话啊,不懂装懂!

正尔“有来由”,这即是他为人处。其实,赵州虽去触婆子,婆子并不因之改途易辙,笑看多少禅客平地跌跤,与路为仇。赵州不是此中人,

就是说赵州是大彻大悟的人,他不是那种执着的人,他说阿婆,当赵州禅师问她,她也说募直去,别人问她,也说募直去,他那句话说,阿婆不会因为是赵州禅师所以改口,这也分两种情况,也许阿婆根本不认识赵州禅师,也许阿婆认识,嘿嘿嗨,那有什么奥妙。假如阿婆不认识赵州禅师,她也当作一般的僧人来问路的,就说募直去,因为她反正哪个僧人来问她,她都说募直去。当然她只是僧人啊,她不是(对)过路人啊,如果是普通的过路,阿婆就会说往哪里拐,哪里拐,可能是啊——哈哈,当然里边没有那么说。那么如果阿婆不认识赵州禅师,她也当作是一般的僧人,都是募直去。如果阿婆认识赵州禅师,那她为什么不跟赵州禅师说:哎呀,师父啊,你为什么要问我去台山啊,你不是懂得吗?如果她认识赵州禅师的话,她为什么不跟赵州禅师打招呼说:哎呀,师父啊,怎么来开玩笑啊,问我说去台山,你不是很懂吗?怎么来问我啊,她为什么要这么说?如果她这么说,好,还是这样说:募直去,就是她认识赵州禅师,她照样说“募直去好?还是说:哎呀,师父啊,不要来开玩笑了,你是懂的,不用问了。哪种境界好?如果阿婆因为认识赵州禅师,说:哎呀,师父不要问我了,哎呀,我是跟那些过路人,要说开玩笑也不能这样说了,就说啊哈哈。那么这样说,阿婆境界很低的,就说明阿婆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什么相都有,而且她那些募直去,那是叫做争合取次语,就是学别人说的,她就不知道募直去是什么意思。她正因为,如果认识赵州禅师,她也一样说募直去,才体现出阿婆的圆满境界。因为她知道赵州禅师一定不会说随随便便糊里糊涂就去五台山的,如果她认识他,她就觉得他一定不会这么莽撞的,也就是说她也不会害了赵州禅师。而且让赵州禅师能够知道她的行为是如理如法的,她是在度那些不开悟的僧人,改天人家对阿婆误解的时候,赵州禅师会为别人给别人解释,所以她才遇到赵州禅师也不改,还是说募直去,也就是我一辈子都这么说。如果我做错了,说错了,赵州禅师你自会分辨,所以我刚才说:这个写这些注解这个人啊,是不开悟的。所以说“勘破了也”。真乃浥尘止垢,又着一番精彩。有人说:“台山婆子,非惟被赵州勘破,亦被这僧勘破。”

这僧就是指慧南啊,就赵州禅师也明白台山婆子这个“募直去”是什么道理,慧南也明白了,当然慈明也是明白的。

这是远路说禅,也“有来由”。

远路说禅,其实就是她避开了说具体这个路线怎么走,而是告诉你们修行的境界啊,远路说禅是这个意思,这里的意思是这个意思。

还是天童正觉说得好:“勘破了,老婆禅,说向人前不值钱。”

就是说,如果他帮你们说清楚了,就不值钱?不是的!我刚才说清楚了,我也不在乎值钱不值钱,只是给,让大家能够有所理解,以后能够知道什么才是真学佛,六祖也说,

日用常行饶益

成道非由施钱

菩提只向心觅

何劳向外求玄。

(明治明砥根据录音整理,未经了空居士本人校对,请以当日录音为准)

 免费打通大小周天,了空居士蔡衍颛先生的微信:13715860608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