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空居士讲《论语》【子张篇2】
时间:2018年4月22日
地点:YY语音-80257频道-一方师特训班
主讲:了空居士蔡衍颛
主持:明双鱼
文字整理:明菂(碧莲)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主持:叔孙武叔是鲁国的司马,就是鲁国的一个权臣,叔孙氏是三大家族之一,他叫叔孙武叔嘛,武是他谥号,最后一个叔是他的爵位。了空居士: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就说他在朝廷那里对大夫们说,子贡比孔子更加贤能,就是更有智慧。
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服景伯这又是一个人名(主持:这个人跟子贡一起出使过的,关系比较要好。),他就将这句话告诉了子贡,将这个事情告诉了子贡,其实也很好奇吧,探一下子贡的口气吧。
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子贡就一个比喻,譬如说那个围墙,我的围墙就跟肩膀这么高,肩膀这么高什么意思?人家站在那里不用踮起脚尖都看得到了,看到围墙里边了。
夫子之墙数仞,他说我老师夫子的墙啊,就数仞,几丈高,他说就看不到里边的东西,只是看到一堵墙,什么也没有。
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宗庙,就拜祖宗那个祠堂吧。另外最主要是百官,百官不可能是住在一起的,我就想到我们的器官,百官就是它里边的建筑群,一个大祠堂,旁边还有其他的建筑群嘛,百官是指这些。
得其门者或寡矣,就是知道那个门在哪里的人很少,这都是比喻。墙就很高,门在哪里又不知道,所以也搞不清楚里面有什么东西。子贡就比喻说我围墙很矮,人家站着随便看得到里边的,我老师围墙很高,人家门都看不到,根本就没办法了解他。这是一个比喻,就是说我是远远比不上我的老师的,只是说你们跟我接触多了,我的底细你们知道,你们跟我老师接触少,不了解他而已。大概是这个意思。
夫子之云不亦宜乎,所以说这么说也是很正常的,因为他比较了解我,不了解我的老师。
主持:子贡的这一番回答是很漂亮。
了空居士:这句话,我说我自己一个事情,想当年我1988年,千里迢迢到崂山拜见我师父匡常修,我自己也算一下,我师父93年去世,是90岁,那么我师父当年应该是86岁吧,我是亲眼看到他跟一些去那里拜见他的人的那些警卫吧,个个长得很高大,很雄壮,跟他们在那里推手,要说推手也不对,就是说看谁的手的力量大,我看他们几个年轻人都搞不过我师父,我师父80多岁了,我师父瘦瘦高高的,胡子长长白白的,一副仙风道骨, 人家一看,老人家很清瘦,年纪那么大了,觉得脚步走得很稳健都不错了,没想到老人家还是有很大的力气,一般人是看不懂的,如果老人家不在那里给他们露一手,一般人会说八十多岁了,高寿的老人,甚至要拄着拄杖,悠闲悠闲都可以了吧。所以真的我觉得也是很不可思议,有时候不是亲眼看到,真的也不敢相信。
主持:师父,我有个好奇,就说子贡回答得很漂亮,但子贡是很好回答的,但如果这个话是子服景伯去跟孔子说,孔子怎么回答?
了空居士:你这招厉害,我就逃避一下,我也不懂得如果问孔子,孔子要怎么回答,就说看来你弟子比你更能干,那你直接问我,不就更好吗?不用回避嘛。了空居士也许有一天有人说了空居士我觉得你某某弟子比你更能干啊,不如这么直接冲我而来,看看我来一个猝不及防还是什么,不是更漂亮吗?人家有一天说,师父啊,某某看来比你更能干啊。我就说正常正常,自古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正常,我很高兴。他说那师父你确定某某比你更能干吗?假如你是我怎么回答?人家如果问我你的某一位弟子看来比你更能干,我说这是正常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那他继续再逼我一句,师父那你确不确定他比你能干?这个厉害。我就说那你觉得是要看哪个方面呢?是不是?我就直接问他,你要看哪个方面?因为人的能力是多方面的,而且在多种场合需要不同的能力嘛。如果他说某某口才比你好,我说那你在哪个场合发现的?让我比较比较,我也可以进一步去学习学习。让他举一个实例给我嘛。我这么一回答,我也不亢不卑嘛,也不会得罪对方,也不会贬低自己,也不会得罪某某。孔老夫子已经去世了,要不然你们鲁莽地去问他,孔老夫子肯定比我更厉害。我都这么厉害,所以不要问了。
主持:如果我是站在子贡这个位置上,有人来说,你比某某能干,我应该怎么回答?,也是学子贡这样吗?
了空居士:不用,你就不用,因为子贡,孔子当年是名扬天下的,很多人认识她,不得了,据说孔子教书才教了六年,弟子三千,很厉害的,我们现代人如果你在家里做个私塾老师,六年有弟子三千都不得了了,更何况贤人七十二,有些地方说七十七,如果人家说你比某某能干。你说不敢当,不敢当就好了。就很简单的不敢当就好了。如果这个人很真诚,说我是跟你说真实的。那你就可以真诚的问他,你觉得哪方面呢?然后人家说得对,你也不能说是,还是说不敢当就好。就怕那个人将话搬给对方听,对方有时候接受不了,就很恼火,我怎么会比她差呢?那就麻烦了。(主持;就怕这个,是的。)这不是说妄语,也不是虚伪,其实就是减少麻烦。
主持:师父,我觉得我们在应付日常的这样的问答里面,真的很欠缺实际的能力。我们索性回答不出,不回答倒也不出事,怕就怕一脚踩在人家的坑里面。我们还没发现,说了之后才发现掉进坑里去了。
了空居士:有些人是故意的,佛家说两舌,他这边挖个坑,然后就说你说的,到那边搬过去了,这就是两舌。
主持:我们要怎么样避免掉入坑,如果已经一脚踩进坑里了,又怎么办呢?这些在日常中还是蛮常见的,因为我发现这种别有用心的小人真的是遍一切处的。
了空居士:所以我说人生无处不屌丝,真的是这样,要小心,所以自古说饭可以随便吃,话不能随便讲。
主持:是的,可能挖坑的人也不是故意的。
了空居士:有一些是故意的,我告诉你,不是故意挖坑的人有没有?有。有一些人是他忘记了自己故意,他是一种坏习惯,就是搬弄事非他已经成习惯了,或者是他以为是给人家说几句知心话,没有想到这么一搞出去是害人,两头都害了。所以自古说话不可以搬,就跟字不可以改,你这个字写了,然后重新去改,怎么改都看出改过了,都不像样了,所以话不可以搬。我们说话,同一句话语气不一样听起来感觉都不一样的。是不是?譬如说我们要一起去一个地方,找一个人或者是什么事情没有谈好,我说我们就先走吧,很平静的这么说,没有任何危险。如果人家一搬,他说那天那个人说我们走吧(气势汹汹),就不一样了。都说走吧,我们走吧(平静的)或者我们走吧(气势汹汹的),是不是?那么人家说,妈的,我怕你吗?一连串后效应就来了,如果轻描淡写的我们走吧,就觉得很正常,没什么,是不是?所以说说大声一点和说小声一点,搬话的人的语调,兴高采烈说大声一点,抬高声音,那个色彩都不一样了。
主持:我们跟师父学习《论语》有九个多月了,最有价值的就在这里,通过学习《论语》,把它运用到为人处世中,就发现每一句都是金句。
了空居士:对,而且在两千年和两千年后,人性都差不多的。不要以为古圣先贤又古又先,是不是过时了?不会的。(主持:是,你看子贡就面对着这个情况,现在也同样有这种状况。)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了空居士:三变,变化。
望之俨然,俨,就是说庄严,有点严肃,端庄。
即之也温,即之也温,即之,就是靠近。也温,就态度很温和。
听其言也厉,听他说话也厉,厉,就是严肃,严肃其实就包含了端正,言语一团正气,没有鬼鬼祟祟,就充满正能量吧。君子没有那种花言巧语的,不搞花言巧语的。
主持:我看这句话就觉得跟我们前面学的君子不重则不威,就特别类似吧。
了空居士:对,就君子他都是很朴实的,他不说那些花言巧语,眉来眼去,不搞这东西的。
主持:师父,您觉得我们平时是不是也要这样看上去望之俨然,很严肃的样子呢?
了空居士:我知道你理解错了,俨然,你就严肃,不是的,其实我们这个俨然,看上去就很端庄,我要说到相书了,《麻衣》相法说人有这种水、火、木、金、土五行的形状,打个比方,属土的人他很敦厚,属木的人他很仁慈,属金的人他很有正义感,属水的人他很有智慧,属火的人他很重礼节,他都各有这个很稳定的一面,那么你可能说慈悲敦厚正义礼节都好理解,属水的人很有智慧,天啦,那怎么看得出这个人很有智慧?也就语言表达他就很有条理,有理有据。也就说五行正格的人他们神情都很端正,很自然,虽然他们略有不同。我就看四位菩萨,加上弥勒菩萨就五位了,有空你百度上搜索一些画像也可以,这五位菩萨画像肯定是有一定代表性的,我们就举个例子,就好像说观音菩萨很慈悲,甚至常常是以女人的形象来示现。弥勒菩萨胖乎乎的,满脸笑容,我们别的不说,观音菩萨再慈悲,你也不会看成他是一个婆婆妈妈的老太婆,那种拖泥带水。弥勒菩萨肚子胖胖的,满脸笑容,你不可能说他什么花言巧语,油嘴滑舌那种气质吧,没有,这就是俨。那地藏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他们都很端正,没有那种花言巧语那样子,这就是俨。俨就是这个意思,不是说只是唯一的严肃,不是的。好像佛祖的像你不能称为严肃,还是说庄严。
主持:那么听其言也厉,如何去理解?如何做到呢?
了空居士:厉,其实厉,就是严厉,厉害。让我来说,这个厉,你理解为严厉,厉害,我觉得还是不到位,让我来说吧,就是有条有理,你们觉得厉害就是你攻不破嘛,攻不破就是很有条理,有理有据。
主持:可能就是师父你说的,他们说话就直达目的,就没有废话。
了空居士:很严谨,条理很清晰。我们别的不说,就看《论语》里边孔子乃至他这些弟子的言语就知道,都是直指人心,有理有据,你们一看厉害,这么回答,很厉害,驳不倒,这就是厉。
主持:如果要做到说话严谨,那么肯定要从日常中去养成这个习惯,那么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日常就要放弃那些家常话?
了空居士:不是,如果说我了空居士似乎有时候说话也有点条理,似乎,只能说似乎,那么我的心得就是我们要有真诚心,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以真诚心,那么你说如果你了空居士跟一些人辩论呢?我也一片真诚,因为我说话不是妄语,不是什么无理取闹,不是,我都是有理有据,我跟别人辩论,不管是善意的辩论还是恶意的辩论,我都是一片真诚,在我心中,我只是辩论,而不是有善有恶这种分别,没有,而且我心中的辩论是我有理有据,如实的回答你。
主持:师父,你的意思说要做到其言也厉,就是要有真诚心?
了空居士:对,真诚心。就好像人家说了空师父,我们打个比方吧,一加一等于多少?我就很真诚的跟他说等于二,我就不会说妈的,问我一加一等于多少,你到底有什么目的啊?我就不往这边想,你问我我就跟你说二,而且我心平气和的跟你说二,当然一般人家不会问我一加一等于二,就好像我每一次在大道不二回答问题的时候我都很真诚,我不会说你不要来讽刺我,你不要来挖苦我,没有,我从来没有这种言语吧。是不是?
主持:能不能这样,我把它反过来理解,就说那种口水话、废话是由于不真诚的那个心去酿造出来的?
了空居士:对,可以这么说。
主持:也就说我们要警惕,当我们在说口水话,说废话的时候就是我这个人内心是不真诚的时候。
了空居士:对,那么你们可能说那我为什么不真诚?我也没有想骗你,想害你。至少是浪费时间吧,啰啰嗦嗦,本来一句话说完,你说那么多干吗?像毛主席以前批评八股文。也就是要不然就拿我当倾诉的对象,要不然就是有点要忽悠我,是不是?你跟我倾诉,你要考虑你跟我倾诉有用吗?如果有用,倾诉就倾诉,如果没用就随便,哎呀,老是见到人就像祥林嫂一样,不停的讲阿毛的故事,人家听得都烦死了,是不是?祥林嫂讲阿毛的故事,见人就讲,你能够看得出祥林嫂很真诚吗?其实是她很压抑。(主持:她是只管自己倾诉,没有将心比心考虑人家的感受。)所以我也定义她这个时候不真诚。
主持:听你这样的讲解,就感觉很难,这真的需要很高的定慧功夫才能做到君子有这三变,只要心生疑问,他就会不真诚,他就做不到其言也厉。
了空居士:他是说君子有三变,他没有说普通人有三变,没有。
主持:圣贤这些话看起来多么好啊,就感觉做起来多么难啊。
了空居士:不难啊,只是你们不愿意去做,如果你们愿意去做,确实很好的。
主持:因为要时时刻刻警醒自己,其实真的你有一丝惰性你都做不到,就不愿意去吊起那根神经来警醒自己。
了空居士:时间长了也不用吊的,是自然的。反而有一点怕了,怕万一有什么闪失不就惹来麻烦了嘛,是不是?就像你们走路,一般人不用说你要看路啊,除了跟小孩说,不能贪玩啊,我们成年人,譬如你出门,你爸爸妈妈没有说,走路要看路啊,不要摔倒。不用说的,是不是?但是如果你在读幼儿园的时候,你爸爸妈妈会说爸爸走了,你各方面小心啊,不要贪玩啊。所以说真的懂得这个道理的人,不觉得神经绷得很紧的,是觉得神经是很自然的。因为其实绷紧和放松,绷得太紧和放得太松,同样都是麻烦事。自自然然才是最好的。我就说,长大了你摔跤爸爸妈妈没有骂你的,你不如闭着眼睛走几步试一下吧。真正你懂得放松有危害的,他就不会放松,同时他懂得绷得太紧有危害,他就不会绷得太紧,因此很自然的就恰到好处。
主持:嗡同修请教了这样一个问题,他就说我们保持不了圣贤的状态,是因为无明,不明白它的重要性,应该怎样破这个无明呢?
了空居士:嗡同修,我们从小到大还达不到君子的标准,因此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有说错话,做错事的时候,如果你常常反思你过去的过错,告诉自己以后不要重蹈覆辙,你就会警醒的,是不是?这是叫吃一堑,长一智嘛。警醒自己就行了。
主持:我们做人确实容易好了伤疤忘了痛。
了空居士:那就真的只能遍体鳞伤了,就病入膏肓,是不是?
主持:现代有些鸡汤语言吧,做人要学会忘记,但是你真的学会忘记,你把该记住的忘记,那也是很糟糕的事情。
了空居士:学会忘记,这句话是傻话,傻不是我说的,但不管是谁说的,对不起,我不是骂你,我是说实话,忘记,你什么事情都忘记,连家在哪都给忘记,是不是?你说该忘的就忘,不该忘的就不忘。什么是该忘的呢?什么是不该忘的呢?真的有严格的界限吗?打个比方,你忘掉你二十岁的事情,那二十岁和十九岁不就连在一起吗?等下不小心连十九岁的事也给忘了,二十一岁的事也给忘了,慢慢忘下去就全忘了,做个老年痴呆症也蛮好,什么都给忘了,但是也会吃饭,不就好嘛,那真的是麻烦事,不是学会忘记,是学会理顺,事情嘛,就是非曲直,事情一般不是是就是非,不是曲就是直,当然也不是绝对的,是中可能有点非,非中可能有点是,曲中有点直,直中有点曲。你吃一堑,长一智。我在《入静要诀》里说,过去的事情已成过去了,过去的事情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值得保留的就是经验,使你以后成功更成功,失败能避免,而不是说给忘记。
主持:确实,不是说你想忘记就能忘记的。
了空居士:那真的忘记了,不就变傻了嘛,愣愣的。
主持:我们经常会忘记感恩,忘记自己要谨言慎行啊,其实是被那些贪嗔痴那些东西蒙蔽住了。
了空居士:不是忘记了,是蒙蔽住了。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了空居士:仕,仕途的仕,仕,就是做官,古代吧,一般的出路都是走读书做官这条路。不要说春秋时代,我们那天在看武则天的时候还说她爸爸那个时候,唐朝那个时候生意人的社会地位很低的。好像在秦昭王还是谁还说大家都要去种田,要去农耕嘛,如果去做生意,有时候还要受处罚,说他们投机取巧,好像是秦国什么时候,商鞅变法那个时候,还对做生意人有一定压制的。所以确实自古就说读书做官嘛。仕而优则学,就说你去做官了,优,就是好,做官做得好,做官做得好,就肯定各方面条件就好起来了,仕而优,去做官,这个工作做得很好,各方面觉得好,而学,仕而优则学,就说你各方面条件好了,你还要利用时间好好的学习,提高自己嘛。譬如你去做个县令,然后做得很好啊,工作井井有条啊,生活也稳定了,那你更要抓紧时间学习吧,提高自己的水平,以后能够升更高的官嘛。那你说了空居士那不是贪心吗?高官了俸禄也多了。是啊,但是你也要理解,你官位高了,你的正确的思想也能够对社会有更大的贡献了。仕而优则学,做官啊各方面做得好了,安稳了,你还是不要忘记学习,还要进一步去学习。学而优则仕,我们读书读得好了,自己有才华了,你就要去找工作了,将你的才华能够为社会作贡献啦,学而优,学得好了,就不要一辈子躲在家里,就是在那里读书啊,自我欣赏,那也没什么意思。那你说师父啊,学得好,在家里做个老师,教教学生,好不好?那也好。学而优则仕,你学好了,就要去找工作做了,去做官了,为社会做贡献了,那最好了,也就是学而致用,就好像大家跟我学国学,就是要运用到工作生活里边去,修炼修得好,也帮别人调理调理某一些身体的状况等等,当然有病一定要去看医生,偶尔有一些亚健康,其它的,力所能及吧,这也是学而优则仕的现代运用吧。 免费打通大小周天,了空居士蔡衍颛先生的微信:1371586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