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空居士讲儒家经典-【大学】(第一讲)(2)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了空居士:“知所先后”,这句话也很精炼,也就说你做事啊,孰先孰后?如果你明白了,其实你明白了,以王阳明知行合一来理解,明白了你要做到了,才说明你是真正的明白,所以这个知啊古人很精炼,真正的知就是你要那么做才叫知,如果你知道没那么做,真的能够知吗?你懂了但是做不到,你真的能懂吗?是不是?那么你说“挟泰山而跨北海”(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你知道了但是你做不到,你真正知道了,你就告诉大家我做不到了,才叫做真知,如果你说我知道了,然后试着去抱一下泰山,然后去跳一下,哎呀,人家说傻的要死,你是不知,不知泰山有多大,是不是?你真的知道,就摆摆手说这个不可能的,这个才叫做知,一看就知道不行,才叫做知,知道做不到,所以这个知是知道做到也知道哪些做不到,这才叫做真知,如果你说我听了,明双鱼你给我挟泰山而跨北海给我看一下,你说好啊,然后你说泰山在哪里?不用了,那说明你不知。你真正知了,就笑了,你说一块大石头我都抱不起,不要说整座山怎么抱呢,二郎神吗?不是吧。所以这个“知所先后”,就说做什么事情,就是我说的轻重缓急,孰轻孰重,孰缓孰急,你都知道了,这个知道不是简单就说我知道了,你还要落实,还要做到。“则近道矣”,就说明这个人已经是靠近大道之理了,你看古人多谦虚,他没有说得道矣,因为得道是没有止境的,你什么时候敢说你真正的得到了呢?没有止境,所以曾参有大智慧,“则近道矣”,靠近了靠近了,你还要继续努力,学无止境。所以从这点,从最后“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知所先后”就是指前边的虑而后能得,任何事情来到你面前,你能够“知所先后”,这才叫做得,这才叫做真正虑,你要虑到得出这种结论,你才叫做真正的虑,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得。不是说我坐在那里自己想,其实天下所有人除了白痴都会想,但是是想对和想错就差的远了,如果没有这种真正平心静气,心安理得,以这个非常周密的思维来看事情,随便一遍就好啊,不好啊,哪能近道啊,知所先后,你能够知所先后,就说明你每一件事情基本上都可以处理的很好,当然不敢说绝对完美,因为有时候谋事在人,但是成事在天,不是说老天在干扰我们,这里的天是客观条件,就所谓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同修们如果有什么想法,或者朱熹、王阳明两位老前辈有什么观点?这一段我了空居士凭我所修所证,圣贤的智慧作印证,我就这么注解,当然大家也可以就事论事来给我论辩,说了空居士你哪个表达不好等等都可以。
主持:师父,最后一句这个道字,如果说的实在一点,能不能理解为圣贤之道,就是圣贤的境界?
了空居士:圣贤的境界是什么呢?就是懂得万事万物的规律啊,其实万事万物的规律,你说那么多说的完吗?其实就是一个整体观的具体运用。我师父当年他第一节课就跟我讲圣贤的世界观就是整体观,圣贤的言行就是整体观的具体运用。我听了豁然开朗,我有时候跟一些同修感慨的说,其实我师父这句话就奠定了我的学问的基础了,也就说师父这几句话一说,我对大道的全貌好像就明白了,我只能用好像,不能说彻底明白,不敢。曾参都说近道,我还敢说彻底?
主持:朱熹有一个注解,想请教一下师父,就是针对物有本末,事有终始,朱熹就说“明德为本,新民为末。”这一句我没看懂,那师父您用天眼看一下,这个朱老夫子他想表达什么意思呢?
了空居士:不要说的太神秘,我是用肉眼在看。“明德为本,新民为末。”其实他的意思就说明德第一重要,新民是明德之后的具体运用,他这末并不是看不起的意思,就说它是从这明德起用生长出来的,好像一棵树是从树根长出上面的参天大树,是这个意思,他这个本末并没有厚此薄彼的意思。一个是因,一个是果,一个是理,一个是用,一个是掌握这个道理,一个具体运用,是这个道理。其实朱熹他,让我来说他还有一点酸秀才的习惯,如果按照我了空居士纯一直心,我就说曾参是打一个比喻,物就有本末,事就有终始,好像说这件事情从哪里开始发生了,然后慢慢的演变了,就好像一棵树从一棵种子在地里慢慢长出来,他是一个比喻,而不是特别在讲事就有根本,谁不知道树有个根有个枝叶,都知道的,这不用讲,这不是什么神秘的高深的理论,没有,是比喻,任何事情好像可以用树来比喻,这件事情在这里发生了,然后慢慢引申了,事有一个开头和结尾,是不是?所以他这个是用本末来比喻终始,而不是本末是本末,终始是终始,天啦,那事有本末也跟明德无关吧,就不用说事就是明德,那事又是亲民,是不是?老秀才就喜欢凭空想象,自我发挥,我了空居士很谨慎不搞这些。
主持:知所先后,这四个字就体现了智慧。
了空居士:对,这四个字印证了我说的是对的,事物有时候比较抽象的,用一棵来比喻有本有末,知所先后,你以后办事要懂得轻重缓急嘛,孰先孰后,(主持:我觉得这四个字实用性很强)是在说事有终始,处理问题的时候就要懂得先后啊。
主持:明*就刚才那件事情,他补充了一句话,他说虽然我有做错的时候但是领导有些时候故意拿我开刀,之前我和他吃饭的时候他说过 他说别人不太好说,所以就拿明*来开刀,来说事。
了空居士:那明*你继续虑而后能得,既然领导跟你吃饭态度那么好,为什么别人不好说呢?为什么别人不好说呢,让我来说吧,枪打出头鸟,肯定是你比较有一些喜欢顶撞什么,其实拿那个人开刀,就是不怕那个人走。我也大小是个老板,你敢指责的那个人就是有问题,肯定是属于出头鸟的那种,你不相信你反思,如果领导觉得你很重要,他还会给你加工资呢,怎么会拿你开刀呢。
主持:有没有这种可能,领导认为明*是个小孩,也比较单纯,说说他也无妨,其他的老员工比较圆滑,对付他们比较困难。
了空居士:那么你也要学会圆滑吧。
主持:其实我觉得领导能够这样跟他说也是跟他有亲近之意吧。
了空居士:没有,不要想的那么美。
主持:××同修请教师父“在明明德”可以简化为“在明德"吗?
了空居士:明德,我就解释为深明大义,如果说在明德,就拆出来了,明就是明,德就是德,那么可能就涵盖普通的一些思想了,他“明明德”,一个是明,一个是明德,也就是要讲这个高尚的情操这方面的,明德,让我来理解,就大义啊高尚的情操啊等等,这就不一样了,他第一个明是动词,明白,了解,理解,第二个明是形容词,是形容他们所讲的德是很高尚的德。谢谢大家!
主持:刚才还漏掉了一个关于“知止而后有定”这个定的争议,我觉得朱熹和王阳明,他们的理解也可以认同,他们认为止就是指至善的境界,那么他们知道这样一个至善的境界,而后有定向,如果这样说也说的通。
了空居士:那么我告诉你,至善的境界你找一个给我看,你肯定要举例子才说的清楚。
主持:至善的境界就是圣贤的境界,就是道。
了空居士:那道又是什么呢?“道可道,非常道。”你拿不出的。是不是?让我来说,“知止而后有定”,就说一个人你懂得行为规范,你的心就不用忐忑不安,是不是?这个定就是不会忐忑不安。好像我们去商场,我们没有想偷东西的,我们不用管那里有没有监控,是不是?就不用忐忑不安,好像我们在开车的人都知道,我们的车是合格的,再加上我们也戴好安全带,当然坐后排在我们东莞这边是不用戴安全带的,在深圳(坐车)后排要戴安全带的,我们看到前面警察查车,我们心安理得,还是慢慢的开过去,如果警察挥挥手说要查车,我们也给他查,一定没事的,如果那车是报废车,或者是自己忘记了戴安全带,老远看到警察查车吓一大跳,赶快将安全带拉好,如果是报废车,那就赶快调头了,如果是酒驾,有些人说扔在路边赶快溜了,他会忐忑不安,所以“知止而后有定”,就是问心无愧,心安理得。你真正的定,好像我们平时开着车,警察查车我们心也很平静,虽然我们这时精神也没有特别集中,是很自然的,然后“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这层次还不一样,譬如说你有时候跟我、师娘在一起,你在车上跟我聊聊天,我那个时候也许以这个定的层次,随便闲聊都没所谓的,这个事情不比我有时候要推算八字什么,“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因为(推算四柱八字)有很多方面要去推敲的嘛,有时候我说现在先不推算八字吧,因为太复杂了,等下不要说我考虑不周道,就不能说一边聊天,悠悠闲闲的,“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出自《念奴娇 赤壁怀古》),没这么轻松,所以说定、静、安、虑,这个还是有个层次的。
主持:那这个定,师父是按佛家戒定慧那个定来理解?
了空居士:其实,佛家的戒定慧就涵盖了从定到安了,涵养这三方面了,如果说的细,它的定还有四禅八定,九次第定,也确实是层次的,欲界定——欲界本来没有定,就说很浅层次的——色界定,无色界定。
主持:×× 同修继续请教师父,这个定,可不可以理解为恒心和毅力呢?上士闻道勤而修之的恒心呢?
了空居士:其实,如果单纯写个定字,朱熹说定向也可以,但是如果你联想到最后“知所先后,则近道矣,”那这个定,就不是定向了,可以说这里曾参的本意,从这个知所先后这么来具体体现他虑而后得这种结果,那么这里的定,我就一定要认为是一种心理的一种状态,而不是人生的某一些目标,从定到静到安到虑到得,得到什么东西?就是得到知所先后。是不是?所以说朱熹那么解释,就没有将他整段话给联起来,目标啦,定向啦,我了空居士治学很严谨,我会全部给贯通起来,所以我看事物都喜欢一纵一横,整体的来看。
主持:师父您对这个定的注解可以说推翻了几百年来的儒家的注解,因为从朱熹到王阳明到近代的大儒,他们的注解我看了,他们对定的注解全部是志有定向。
了空居士:我真诚地说一句话,孔子可以说是集儒家之大成者,孔子他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书生,也就说他绝对不是饱读诗书,孔子他有绝对的亲修实证,我有什么依据?最少有两个,一个就是著名的孔子对颜回讲心斋,“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孔子这种禅定功夫是很深的。你说会不会口头抄几句,骗一骗颜回,他的这种深入大定的功夫的具体体现在哪里?跟师襄子学弹琴,师襄子教他弹这首曲子,学几天孔子就弹的比较熟练了,师襄子就说可以啦,学别的,他说不不不,我才得其曲。再学几天,更加不一样了,师襄子说可以啦,他说我才得其数。再过几天,师襄子说差不多了,很熟练了,抑扬顿挫都有了,孔子说我还没有得其志呀。过几天,师襄子说不错了,孔子说我还没有得其为人啦。为人是什么意思?作曲者的那个思想境界,学到最后,能够得其为人,感慨的说出作曲者他的心态是怎么样,大概那个人长的怎样,孔子从学弹琴这几个层次,曲、数、志、为人,这四个层次,充分体现孔子当年这种定功之深,达到道家感而遂通这种很高很高的境界。你们以为曾参没有的?曾参也很厉害,你看曾参从止、定、静、安、虑、得,最后概括“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他是一个层次上升到另外一个层次,所以曾参这个人才堪称得到孔子的真传,当然得到孔子真传的人很多,我们以后这个讲完之后再讲《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喜怒哀乐之未发是什么?你们知道吗?发而皆中节是什么?喜怒哀乐之未发就相当于佛家的三昧,发而皆中节,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不会搞错的,你看子思就得到曾参的真传,曾参是得到孔子的真传。朱熹、王阳明他们还是按照书自学的吧。其实一切圣贤,像孔子,曾参,子思,孟子,你看孟子,“吾善养浩然正气以充塞天地”(出自《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王阳明有没有?朱熹有没有?朱熹天天在读书,观书啊,他很感慨,“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他以为不断的学习就能够提高境界,也是,但是,他没有实证的功夫,所以真的是很微妙。因为我正好很侥幸得到我师父的真传,我们不仅讲理论而且讲实修,我师父说圣贤的世界观都是整体观,他的言行都是从整体观流露出来的,但是你要真正稳住这个整体观,你必须修到“有物混成”(出自《道德经》),浑然一体,你才知道“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为恍为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出自《道德经》)等等,必须这样的,你才知道孔德之容。你看世俗,孔子的《论语》,曾参的《大学》,子思的《中庸》,孟子的《孟子》,你看这四大圣贤,他们都是有实证的功夫,我刚才说孔子两条,一条是跟师襄子学弹琴,一个是跟颜回讲心斋。然后曾参呢?曾参说的”止、定、静、安、虑、得“这些层次,子思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孟子的“吾善养浩然正气以充塞天地”,都是实证的功夫,不是开玩笑的。
(明菂根据录音整理,未经了空居士本人校对,请以当日录音为准。) 免费打通大小周天,了空居士蔡衍颛先生的微信:1371586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