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空居士讲《论语》【子罕篇2】

时间:2017115

地点:YY语音-80257频道-一方师特训班

主讲:了空居士蔡衍颛

主持:明双鱼

文字整理:明菂(碧莲)

文字校对:明励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了空居士:后生可畏,这是一个成语,是赞叹那些年轻人,你们年轻有为啊,长江后浪推前浪。当然有一个接近的不是那么好的成语,就说初生牛犊不怕虎。这个后生可畏跟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意思是有点相反的,后生可畏就说后来人嘛都是年富力强,都是很厉害啊,是年纪大的人对年轻人的一种赞叹。后生可畏,这里的生就是相当于出生,后来出生的人。可畏,可是可以,畏就是畏惧,是令人敬畏的。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今就是现在,就是以后后边来的人怎么能够知道他就不如我们现在呢。就是说,你不能说以后的人就不如现在的人,不能这么说,本来不就后生可畏嘛,是这个意思。

 

四十、五十而无闻焉,就说假如你的年龄已经是四十岁了五十岁了,四五十岁了,但是你还没有太大的名气,四五十岁你还是默默无闻。斯亦不足畏也已,就是也不值得害怕。这句到底是说,活到四五十岁的人如果他还没有什么名气,默默无闻,这些人,我们是不用怕的,觉得这人没用的,还是对这些四五十岁还默默无闻的人打气,说四五十岁还默默无闻,没关系的,你们自己不用害怕的,只要努力就好,到底是哪个意思呢?从它这句原话“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关键就是在斯亦这两个字,这个斯就是指四五十岁默默无闻这些人,这句话将斯亦两个字加进去,我就认为孔子是在鼓励这些四五十岁还没有成就的人说,你们就算是四五十岁也还默默无闻,就算是这样,你们也不用害怕,意思就是继续努力就好了。那么如果人家说斯亦,就说这些人是不值得你们去敬畏的,孔子说一个人活到四五十岁都默默无闻,这些人都是不值得去敬畏的,就是不中用的。孔子是不是这种世界观呢?不是的!孔子有一句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就等于说,甚至是每一个人都有他的优点长处,值得我们学习,当然“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而改之。”这句话反过来也说人家的缺点都可以作为我们的借鉴,我们发现别人有缺点,我们不是向他学习,而是作为借鉴,我们自己要小心“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我们看前面半句 “择其善者而从之”。那好了,三人行必有一些优点值得我们学习,当然万一他们有缺点我们也要作借鉴。那从这句话来说,孔子不会小看任何一个人的,是不是?还有一句“朝闻道,夕死可矣。”四五十岁,古代人生七十古来稀,你到七十岁才说老了那还可以,从“朝闻道,夕死可矣”就说明孔子也没有小看任何一位年纪大的人,四五十岁还默默无闻也没关系。还有一句,孔子就说他很喜欢学习“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句话也看得出孔子不会小看那些年纪比较大,暂时没有什么名气的人。还有说得最地道一点,孔子真正的大成就还是他晚年,开私塾吧,严格来说他那个时候名气不是很大,所以从孔子的这些言论,包括他个人的行为,看得出孔子绝对不会小看那些四五十岁然后还没什么影响力的人。这句话应该是孔子鼓励他们后生可畏。你们四五十岁,我孔子都五六十了,你们比我年轻,努力吧,是不是?“斯亦不足畏也已”,是不是?所以应该这么解释,才看得出孔子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如果说四五十岁没用了,我们才不怕你呢,那你孔子不是自打嘴巴吗?所以请大家记得,我研究国学,我师父就给我一个总纲,这个总纲是什么?圣贤的世界观就是整体观,圣贤的一切言行都是从整体观起用的。所以任何国学,任何圣贤的言论我都牢记:一定要看整体观。否则你就讲错了,这个可以说是我师父给我的一个秘诀。

主持:这一句充满了积极的人生观,一个方面说后生可畏,孔子他不轻视年轻的学人,然后又鼓励中年以上的人,鼓励他们不足畏也,就是人到中年依然可以进行二次创业或者再成就自己。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了空居士:法语之言,法,称得上法的都是正确的,法语这两个字其实就是两个意思,一个是法,一个是语,法,就是如理如法,语,就是言语,那合起来就是如理如法的言语。能无从乎,就是说道理的话,就是你如理如法的言语,大家都没办法驳倒,都说,你说的对,说的对。“改之为贵”,我跟你说了很多道理,你们都很认同,但是有没有去做啊?改之为贵,你认为对的你就要去做才行啊。你老是说对对对,好好好,你说的对,然后你还是按照原来的一套去做,那我们也白说了,是这个意思。这句话是孔子叹息他诲人不倦,但是人家听了都倦了。你不倦,但是人家倦,孔子很叹息嘛,你看孔子有没有诲人不倦?“吾与颜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还有说怎么怎么,说到做到那些,只有我和你颜回啊,别人还没做那么好,很叹息,所以说孔子虽然满腔热情,诲人不倦,但是可能别人听着都倦了,所以他说“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我跟你们讲了很多道理,你们确实都觉得对的,“改之为贵”,但是你们有那么做吗?如果有,才是最重要的——可能是对自己乃至历代圣贤的一个感慨。

巽与,说的很好听,很客气的话,能无说乎,会说好听的话,谁都听得很开心,“绎之为贵”,譬如,那个狐狸对乌鸦说,乌鸦你唱的歌多么美妙,我多么喜欢听你唱歌,乌鸦一高兴就唱一下,嘴巴一张那块肉掉下来,狐狸给吃了。乌鸦当时真的,乌鸦是听不懂孔子在说话,如果听得懂那就不会上这个当了,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绎,这个绎字本意是抽丝,将那些蚕丝抽出来理顺怎么搞,其实这个就是相当于,我们说心乱如麻,说你给抽好了,抽丝了,其实就理顺你的思维,绎之为贵,人家跟你说的怎么好听,怎么动听的言语,听了确实是很开心,但是你要去理顺这个思维,要明辨人家这些话是真的是假的,他到底什么目的,不要像乌鸦一样,乌鸦的叫声人家是最讨厌的,但是遇到狐狸说,乌鸦你唱歌多好听啊,我看到你在这里现在就专门跑过来听你唱的,你能不能唱两句给我听,乌鸦一高兴,想不到我到处都被人家骂说我声音不好听,哎呀狐狸兄弟你这么理解欣赏我,知音,一唱嘴巴的肉就给掉下来,狐狸本来就骗他张开嘴巴,如果他懂得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那他就先将肉吞下去,然后说狐狸兄弟,好了,好了,我吃下去了,现在吃饱了,现在唱歌给你听,你看狐狸不是气走了嘛,是不是?绎之为贵,就是说人家跟你说好话,你要好好分析。孔子这两句话是感慨什么,后边有说。

    我们从最后一句话说,吾末如之何也已矣,三个语气助词,也已矣,哎长叹一声,吾末如之何,然后叹了一口气,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去做。吾末如之何其实就是吾末如何,加个之字也就加重语气,吾末如之何,我不知道该怎么去提高啊,说明孔子很叹息。叹息什么?前面有两句,说而不绎,你只是停留在听起来开心,但是你没去分析,用以前的言语来说就是糖衣炮弹,人家说了很多好听的话,你还在那里飘飘然,脑筋也不动,说而不绎,只是飘飘然,但是没有去推敲人家说的对不对。乌鸦被狐狸一说就轻飘飘,以为真的唱歌那么好听啦,说而不绎。然后从而不改,他说好好好,你说的对,对,对,是,没错,没错,但是又不改,随声附和,口是心非,这两种人啊,我不知道该怎么去教他们,只是听好话,不分析,或者是人家讲道理,你说好,对,你说的对,没错,但是就不改,这两种人真的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就是这个意思,一种就是听了道理他觉得对,但是他不会去做;一种就只听好话,不分析,有时候被人家骗了,上当了。孔子说这两种人真的很无奈,我也真的不知道怎么办,怎么去教他们。

主持:那么这两种人师父你有什么办法吗?

了空居士:这两种人唯一的办法,因为我这个人比较理智,我就反正小心防范他们的缺点不要害到我就好,然后最好就等他们撞到墙,这个血喷出来了,问他痛不痛?痛,好,下次不要撞了嘛,下次记得嘛。他肯定说记得记得记得,如果他不碰,你跟他说他还不相信呢,说你这么啰嗦的,所以有时候人也要狠心的让他去碰一下壁,摔一下跤,是不是?有时候也是这样,所以说就算对儿女,有时候你不要整天去唠叨,真的有时候也狠心让他去碰一下壁,那个时候出点血,让他知道什么叫痛,有时候也需要这样的,所以做父母就千万不要老是跟儿女唠叨唠叨,你很小心,他说你太小心了,太啰嗦了,我没事的,没事的,然后每次都是你力挽狂澜给他搞好,他还骂你,搞得你都很郁闷,不理他,应该让他去撞一下墙就知道,不忍心,不忍心拉倒,一辈子人家老是嫌你啰嗦,是不是?

主持:师父你这是说的非常理智,但是现实上让儿女去吃一个大亏,得一个大的人生教训,但是有时候这个教训就会给他的人生造成很大的挫折嘛,那作为父母来说,保护好子女,做他们的保护神,是为人父母的责任。

了空居士:不是,你说的太严重了,好像就说要吃个大亏,不是有吃个中亏小亏也好嘛,总是要逮住他,以后你说他才有用啊。我记得以前,小学课本还是中学课本里面有个故事,就说有个人拉着个驴还是个牛啊,装着两箩筐碗,然后那个筐有点斜,有个人就说兄弟啊碗有点斜,要摆好,不要等下摔下来就没有了。他还瞪了他一眼,乌鸦嘴,等下他一路走走走,那个货斜得更厉害了,有个人也说兄弟啊,不行啊,要掉了,他回头看一下,也没掉,瞪他一眼,多管闲事,我都差不多要到家了,斜一点怕什么。等下要上坡的时候不小心哗啦,好家伙全摔下来了,摔了很多,他真的愣住了,所以赶快整理那个箩筐,在那里捡,有一个人就走过来,帮他捡,他说兄弟感谢感谢,感谢感谢,这个帮他捡的人反而他就最感谢了,那另外两个提醒他的还被他骂,瞪白眼。所以人嘛有时候就观机,所以包括儿女,有时候适当让他撞撞墙嘛,也是使他有一种经验,不然他老是觉得你父母很啰嗦的。

主持:这一句就看出孔子对人性的观察,他观察得很细,确实说而不绎、从而不改这是我们人性中很顽固的两大习气。    

了空居士:对,说而不绎,从而不改,确实是。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了空居士:主忠信,孔子一生传播的思想就是忠信。主忠信,孔子说他一辈子教导学生都是强调要忠和信。毋友不如己者,毋,有无的无和毋其实都差不多的意思。毋友不如己者,百度上有不少释义,将这句话解释为不要将那些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也就是做朋友要高攀,不要低就。毋友不如己者,就是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孔子这样说起来很势利嘛,天啦,你孔老夫子这么势利,是不是?那孔子你一生交的朋友个个都比你厉害了,是不是?那你这句话又教你的学生,天啦,那人家知道,那你的朋友不是跑光了,说我们也不要跟孔老夫子做朋友,因为他不如我,是不是?那我告诉你,如果我们交朋友的标准,就是一定要交那些比自己能干的,比自己成就高的,比自己差的就不要交,那全世界都是这种观念,那全世界的人都没有朋友,是不是?我比你高,我就说我不跟你做朋友,你比我高,你就说你不跟我做朋友,那全世界还有朋友吗?那孔老夫子不是将全世界都给搞乱了嘛,毋友不如己者,天啦。(主持:不过,是有一篇鸡汤文是这样说,交朋友要尽量交比你更强的,更能干的人去交往,能够学习到更多的东西。)我知道啊,那如果别人也这种思想,那你还有命吗?而且孔子是面对天下人讲的,不是开玩笑的,我们中华民族这个儒家思想影响很大的,从此大家眼睛往上看,比我差的就不要了,那我问你,你怎么来衡量呢?是觉得人家钱比你多就比你厉害呢?还是官比你大就比你厉害呢?还是技术比你精通就比你厉害呢?那好了,你从哪方面来比呢,是不是?真的找不到标准。那好了,我们又回头搞个整体观,还是用我师父的整体观拿出来对照一下,毋友不如己者,你为什么不直观的说你身边的朋友肯定个个有超过你的地方,哇,那厉害了,因为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有他的优点嘛,那好了,从这点,你身边的朋友没有一个绝对不如你的,那这句话就成立了,回头再去搬出一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那不就一样了嘛!那回头在旁边“主忠信”,忠,忠心耿耿,信,讲信用,一个真诚的人,对人一片忠诚的人,讲信用的人,他会去看不起自己的朋友吗?不会的,主忠信的人还这么势利吗?不对吧,是不是?那就我了空居士解释就对了,其实不是我解释,是我师父教我的一个标准:整体观。毋友不如己者,就是你们一定要记得做人要忠诚,要讲信用,另外我提醒你们,你身边的所有人都有长处的。毋友不如己者,没有哪个人绝对不如你的,是不是?你们要虚心,要三人行,必有我师,那就对了嘛。“毋友不如己者”,就是你身边任何一个朋友都没有一个绝对不如你的。这句话我就很震憾,我身边的朋友同学亲人啊邻居啊,我都会发现他们有超过我的地方,不是说他全部所有方面都超过我,他必有某个方面超过我,是不是?这就解释得通,这就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就是一个意思了,那孔子这是何等的谦虚啊!

过则勿惮改。过,就是过错,勿惮改,惮就是忌惮,就害怕,有过错就不要害怕去改,要面对现实,错就是错了,该改就要改,不要做错了就很害怕,改了又怕别人说你不对。

主持:明窗提问,他说世界上人这么多,当然要选择优点明显的朋友交朋友,那样才能进步更快,效率更高,这种观点对吗?

了空居士:这是见贤思齐,其实朋友严格来说,人家说要择友,其实这句话我觉得不是那么认同,好像在天底下,我了空居士可以说朋友是很多的,所以我有时候我也说我是以受人欢迎的丑八怪为楷模,有时候又说到小草,我以小草自居,小草就说我虽然没有花香没有树高,但是我的朋友遍天下,是这样。那以我自己来说吧,只要人家乐意和我交朋友,不管他是贫富,还是贵贱,还是男女,还是老少,我都很高兴,那么接下来,你说交到不好的人怎么办?没事的,不好的人也许他跟我相处的时候他会现出好的一面,那么如果他有一天心怀叵测,想怎么利用我,或者是害我,没事的,我头脑很清醒,我就告诉他不行不行,不要搞这些就好了嘛。同时也还可以继续做朋友嘛,反正他那些错的事情我不要跟他做就好,甚至我还可以告诉他说不要啊,不要搞这些,没用的,会出麻烦的,所以那个坏人有我这个好朋友,他也可能会变得没那么坏吧,是不是?所以我从来没有选择朋友,我真诚的喜欢跟天下的人做朋友。谢谢大家!

主持:师父能不能说一说什么样的人比较容易交到朋友?

了空居士:真诚,可以说我真的我从小到大,我自我评价我很真诚,我从来不喜欢损人利己,去搬什么是非,我不搞这些东西的。还有,我发现在社会上有一个流派,他们说话都会变声的,甚至会眉飞色舞,那我就不会,我在哪里说话,差不多都是这种声调吧,我不会变来变去,不然你们去看,在任何场合,不管是私聊还是公聊,不管是男女老少还是贫富贵贱,我都是有这种,我自己概括我的性格特征就是有点返朴归真,我没有什么变来变去的,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没有的,我只是说我有什么歌就唱什么歌吧,然后你们觉得喜欢我唱什么歌,我就唱什么歌吧。

主持:刚才师父说了交友的第一要点是真诚,对此,我是不怎么苟同,我觉得第一点是宽容而不是真诚吧。

了空居士:我告诉你,其实吧,你们宽容有时候也会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说内心话,我了空居士心中也没有宽容不宽容这个观念的,我是一片真诚,如果有人害我,我甚至也宽容他,你不要害我吧,你为什么老是要故意来害我?如果我真的跟你干起来,我也是真诚的跟你干到底,我告诉你,我心里也没有特别宽容不宽容这种观念的,我觉得这个时候需要跟你干,我就认真的跟你干,我一片真诚的跟你干到底,我告诉你,所以我对朋友也很真诚,对所谓的敌对面也很真诚的,我觉得需要陪你干到底的话,我是真诚的陪你干到底。所以我心中,真的,如果让我来概括我的人生就是真诚,我没有宽容和不宽容,没有什么慈悲和不慈悲,我说实在话,我内心深处是这个样子,我很真诚,人家对我好,我很感动,一辈子记得…好像我现在说有人对我好,长这么大有很多人对我好,我现在跟你说,我后背都会发热。

主持:明白了,真诚,是要明辨是非的那样去真诚。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了空居士:三军是什么?古代的三军是前军、后军和中军。“三军可夺帅也”,那是不是三军可以去夺元帅,是不是?不是。我记得以前关羽跟曹操在聊天的时候,曹操在打听刘备这边的这些大将本事怎么样,关羽就说到张飞嘛,关羽说我弟弟比我更厉害啊,是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探囊取物是在口袋里边拿东西啦。哇,三军可夺帅也,这句话让我来理解,就说三军坐在中军那个元帅,如果外边的大将真的有本事,也有可能会杀到你中军帐上来,将元帅给抓走或者杀死,有可能。“匹夫不可夺志也。”匹夫是什么?普通老百姓,也就是一个没有社会地位的普通人,他的志向也许是不能夺的。我以一首革命诗来说“头可断,血可流,革命意志不可改。”我就很理解,确实是这样。也就说一个人的理想一个人的心愿或者是一个人的习惯,这是在他心中,外力是不一定能改变的。一个元帅虽然身边有那么多兵将在保护着,但是外力足够厉害,同样是可以将那个元帅给杀死或者给抓走,但是这个意志在你心中,就算是一个普通的人,也不可能将他改变,不要说匹夫啊,五六岁六七岁的小孩,有时候他不听话的时候,你怎么骂怎么打他都不怕你的,是不是?这就看得出来了,孔子对人性的研究很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时候也不能逼的嘛。我不要说一个匹夫,也就是一个普通的成年人,就是一个五六岁的小孩,有时候他任性,不听话的时候,你怎么打怎么骂他都不服气的,甚至他表面上好好好,他怕你打,他内心那个固执他不改,你没办法的,是这个意思。

主持:那么这句话,孔老夫子是在强调人性中执著的这一面,是吗?

了空居士:对,对,对。

主持:并不是强调志向要坚定,不是说这个意思?

了空居士:不是。匹夫之志不可夺也,也就说一个人的真正志向是不那么容易被动摇的。当然他这句话用个志字,可以说都是指那些好的,志向啊理想啊,当然我刚才是扩而广知,就说一个人的心愿或者是习惯啊,好像那些玩游戏的小孩,有时候骂死他都不改,有些喜欢喝洒的人喝到酒精中毒他都还要喝,哎呀,赌钱赌得倾家荡产他都要赌,有时候真的很无奈啊,就跟上边说这个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听了都说对对对,但是又说我做不到啊,我做不到啊,好像个别同修也跟我说,师父,你讲的很对,但是我做不到啊,问我怎么办,撞墙,知道痛了你不改也得改了,是不是?你说痛了不改,那继续再撞痛撞死为止。有办法吗?没办法!孔子都说我也没办法,不知道怎么办,那我更加说我一点办法都没有。

主持:不可夺志也,还是在强调人性执著的这一面,而并不是说人的意志怎么坚定,其实大把人的意志不怎么坚定的,设的目标总是在摇摆的。

了空居士:对,就是有志之人立常志,无志之人常立志。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了空居士:可与共学,共学,就一起学习,可以共学。这句话其实是省略句,就说,很多人是可以坐在一起共同来学习。“未可与适道”,这关键就适道,道就是道理,就说大家可以一起学习,但是大家不一定有共同的见解,也就说大家的志向,大家的观念就不一定能够完全统一。

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就是进一步在说,就算一起学习的人,其中有一部分的人有共同的观点,共同的志向,但是未必大家都能够按照大家认同的观点志向去坚持到底,立,就是去建立,去做,落实到底,贯彻到底。

可与立,未可与权,这句话关键就权,权就是权衡,权变,其实就是运用,就是说假如几个人都有共同的见解,同样的理想,但是他们在真实的情况下,他们也许还是各有自己的想法和具体的做法。

所以你看孔子对人性研究的很深,大家可以一起学习,但是见解不一定一样,就算见解都是一样的,他们不一定都能坚持到底,就算都能坚持到底,他们在具体运用的时候也可能各不相同。所以这句话,你们说孔子啰啰嗦嗦说这么多,有没有别的看法?儒家不是说君子和而不同嘛,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可以在一起学习,但是可以保留不同的见解。小人呢?就是勉强押在一起,一帮小偷一起去偷东西,看起来是同,东西偷完了,等下分赃物的时候就开始吵架,内乱了,同而不和,君子嘛,就正好是相反,大家都可以保留意见,和睦相处,那些小人可能说信誓旦旦的,我们的步调一致,但是到头来说,其实是没有的,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

主持:那么,这一句的学习,对我们现实中有什么积极的意义呢?

了空居士:就是说人要心胸宽广,要容得不同的见解,要善于和大家搞好关系,保持这种和谐的气氛,也不是说你什么都是对的嘛,就好像刚才某同修说看到那些人不喜欢,你为什么不喜欢呢?人家跟你不一样,是不是?大家在一起,和在一起,可以保持不同啊,是不是?所以从这点来说,意义就是不要老是觉得别人的观点不一样,别人的做法不一样,好像吃饭,就不要说我就要吃这个,你就要吃那个,然后争执。好像我吃饭,大家喜欢吃什么,我就跟你们试试吧,什么都可以,就好相处嘛。

 免费打通大小周天,了空居士蔡衍颛先生的微信:13715860608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