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空居士讲《论语》【颜渊篇2】

时间:20171217

地点:YY语音-80257频道-一方师特训班

主讲:了空居士蔡衍颛

主持:明双鱼

文字整理:明菂(碧莲)

文字校对:明励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了空居士:子贡向孔子请教政,政是什么?就是治理国家的方法。所以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足食,就是解决温饱问题,就是说老百姓要注重解决温饱问题。还有足兵,要加强国防建设。还有一个是民信,要使老百姓有信心,你们可能说那这个信能不能理解为信仰?那我问你,你们信仰是信仰什么呢?那你说了空居士你说使老百姓有信心,那是对什么有信心?民信就是对国家有信心,也就是爱国。加强这三方面。民信之矣,矣,这个是语气助词。之,也是加强语气,就是说这三方面。

子贡确实是孔门十哲啊,而且他自己个人成就很高,他就说这三方面都做好,那肯定是最好的,那不得已,如果来抓重点,那可以先抓哪两方面呢?就说如果不得已要去掉一条,这三方面如果不得已要先去掉一条,其实去掉就不如说不得已只能先抓两条,就漏掉一条嘛。孔子说去兵,他说国防建设先放下一点。等下回头说那为什么要先去掉国防建设,军队这方面的,为什么要减弱这方面的,我们等下一起来解释。

子贡说,必不得已剩下两条也要去掉一条,要抓哪一条为重要呢,去掉哪一条,孔子就说去食,就是温饱问题还是先去掉。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句话就是孔子对子贡解释,说自古皆有死,就自古到今人都会死的,这句话很直观。民无信不立,假如老百姓对国家,其实对国家也是对当局没信心,那么这个国家是很难建立起来的。我们说到底,譬如说对国王的统治,领导没信心,那这个国家肯定是搞不起来的,是这个意思。民无信不立。他意思是说人都会死的,武器装备太差也没所谓,吃不饱也没所谓,最主要就是要对国家有信心。

主持:民对国家的信也是建立在温饱的基础上嘛,如果无食何谈信矣。

了空居士:对,有奶就是娘,所以现在很多女人,孩子不用叫她做娘了,是不是?要叫老牛做娘了,无奶不是娘,是不是?但是,确实谁都没有去那里说牛啊,你是我的妈妈,因为你给我奶吃。不会吧?天下哪个孩子有说你不是我妈妈,因为我不是吃你奶的,我是吃牛的奶长大的,所以有奶就是娘,你没有奶,所以不是娘,没有吧?

主持:师父您用这一条来反驳,我觉得你有点牵强附会了。

了空居士:那我再找一条,好像以前管仲说“仓禀实而知礼仪(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那么管仲厉害呢还是孔子厉害呢?都厉害,管仲是一个大元帅,出将入相。孔子是万世师表,各有长短,各有千秋,那这两个人说的对不对?我告诉你管仲是属于安天下的,也就是国家已经平定了,要进一步来使国家强盛,那真的要注重仓禀实而知礼仪,一定首先就要解决温饱的问题,假如在国难当头,那个时候打仗啊,可能我今天还活着,明天上战场可能死了,这个时候,你会考虑明天有没有食粮吗?我上次在电视上看到一个长征的故事,说那个时候红军,有一个团,接受了要去飞夺泸定桥的时候,那一幕到底历史上真的是这样呢还是导演想出来的,反正我觉得那一幕非常的合理。那个时候好像说在多少个小时要赶200里路还是200多公里,应该是里吧,那个很急,然后那个指挥官就说了一句话,我很震撼,我觉得太对了,他怎么说,他说兄弟们你们身上所有的行李都扔掉,棉被什么都扔掉,我们轻装上阵赶路,也就说假如我们能够将敌人打败,敌人打败了就扔下很多行李嘛,我们就用敌人的行李也一样啦,假如我们战死了,你背着行李也没用,好像有这句话,我那个时候听得不是很清楚,大概是这样,我很震撼,觉得确实是。所以这个时候真的不是说你背了多少干粮或者背了多少棉被多么暖和的问题,关键是打胜仗和打败仗的问题,是不是?所以我对这一幕我很震撼,确实你攻得过去,敌人打跑了,敌人大把东西,东西都不错的,是不是?所以说在国难当头的时候,其实最重要就是信心,而不是说吃得饱了。有时候真的是在近距离作战的时候,你看以前抗美援朝吧,彭德怀元帅带着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没几下就将十六国联军打过了三八线,据说彭德怀元帅就观察出那些外国人,他们贪生怕死,所以他就用两大战术,一个是夜战,一个是近身的肉博战,那些家伙吓死了,所以往往都是每战必胜,敌人马上就跑掉了。当然我们也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这也是,但是确实我们新中国刚成立,这么一穷二白,我们志愿军那个时候装备很差,你能够将武装到牙齿的这十六国联军迅速打过三八线,这个可以说……以前好像美国哪个将军说他们从来没有打败仗,就是这次打败仗了,所以这个就是信心。我还从书上看,有说志愿军有的鞋都跑丢了,他们是光着脚丫在零下四十度左右还在跑步去追敌人,这个真的是不可思议,这种信心真的是战天斗地。我觉得孔子对人性也看得非常准,跟毛主席,彭德怀这些伟人一样,他们都是将人性研究得很透彻,所以毛主席以前解放新中国,我们小米加步枪,谁能吃得饱,都是有信心,解放全中国嘛,敌人就打跑了。

主持:明励请教师父,这里民无信可不可以理解为统治者失去了民心?

了空居士:对,民无信就是统治者不得民心,其实这里反过来就说老百姓能够对领导统治者有信心,其实就是同一个意思,只不过掉一个角色。

主持:孔子在讲这段话,他是这样一个侧重面,但是我内心还是感觉应该是物质文明决定精神文明吧,我觉得食对民来说很重要,而国防建设也很重要。

了空居士:不是,我告诉你,这是太平时代,既然大家凭着信心而平定国家了,然后就要加强国防建设和物质这方面的民生建设,真的在打战的时候,到底你我是今天死还是明天死,都不一定的,哪有先去注意这些,说哎呀这个武器差一点,我不去打仗了,是不是?那肯定打输了,我告诉你。

主持:明端提出来,这里的信是孔子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的信吗?师父刚才在解读信的时候是解读为民对国家单一的信,我觉得这个信不是单方面的,也是君臣之间互相之间的诚信。

了空居士:可以这么理解,所以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就是自古所有打天下的人都是懂得这个道理。当然,就是做生意的人也懂得这个道理,顾客为上帝嘛。凡是要做出一定局面的事情的人都懂得先要得民心嘛,粉丝,我们现在说粉丝。

主持:师父的意思说,当这个国家在动荡的时候还是要先加强一个上层建筑的建设是不是?

了空居士:对,这个思想这个动力很大,我曾经看过《莫斯科保卫战》,哇,很厉害,真的,当然我们中国红军的长征也很厉害,抗美援朝也很厉害。

主持:明奏师兄请教师父说,是不是不管什么事情都要把精神文明给放在第一位。

了空居士:我告诉你,在特殊的历史阶段,精神文明是起绝对的作用,好像国难当头等等,精神力量是放在绝对的高度,有时候真的头可断,血可流,革命意志不可改,确实是绝对的高度。到了相对太平的时期,我们这三方面都要一起搞,这个温饱问题,国防建设,还有意识形态,确实这三方面就同时都要搞了,孔子一开始就说这三方面都要的,孔子没有说这三方面可以不要,不是,是说这三方面都要抓。在非常时期,首要的还是意识形态。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了空居士:齐景公,向孔子问政,也是问国家怎么治理才好啊。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句话什么意思啊?君要做得符合君的标准,臣要做得符合臣的标准,父要做得符合父的标准,子要做得符合子的标准。那么你们说怎么做啊?那么就反过来嘛,在臣心目之中,国君怎么样最受欢迎。反过来,在国君心目中,怎么样的臣子他最喜欢。那倒过来,在做儿子的心目之中做父亲该怎么做比较好。反过来,做父亲的就觉得做儿子的该怎么做才比较好。可以调个位置互相探讨一下嘛,就出来了嘛。

这句话关键就信如,如果我要说相信,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虽然有粟,就是说有粮食,你也没办法吃。为什么?因为你老了嘛,如果儿子不像儿子,你的东西都被他抢去了,不给你吃嘛,你打架也打不过他,骂也骂不过他,是不是啊?真的一个人过了六十岁,肯定体力就没有二三十岁的人那么好了,而且天下那些不孝子,儿子打父亲是打得很重的,父亲打儿子是打不下手,我亲眼看见以前我们邻居就是有这种现象,我看了不知道怎么说,这个我也不能说得太清楚了。就是说真的有个规律,这是老人说的,他说父亲打儿子是打不下手的,儿子打父亲是真的往死里打。所以真的齐景公说这句话我很相信,说如果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大家都乱了套,那我就是有很多粮食也没得吃的啦,怎么抢得过人家呢,这句话确实我也相信。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了空居士:子张,他就问从政,就是去外面做官嘛,如果有机会能够有一个职位可以做,怎么做才对,问如何从政。孔子就说“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倦就是厌倦,厌倦是什么?就干一行,厌一行。工作做得开心吗,哎呀很无聊啊,我不喜欢做这个工作,所以就居之有倦,做得很累啊,很无聊。无聊了会出现一个现象是什么?那就是做事不认真啦,敷衍了事啦,他说子张啊,真正一个去从政,真正去做工作的人,就是不能有这种厌烦的心,一定要认真。行之以忠,一切行为一定要忠于职守,忠心耿耿。其实吧,倦就是做事不认真,疲倦吧,敷衍了事啦,忠,就是相对奸,就是搞鬼,倦就是无意之中不小心,糊涂,如果是不忠,那就是有意去搞鬼了。所以孔子说一方面做事一定要认真啊,另外一个就不能玩弄不法的手段啊。他用这个不倦和忠,一纵一横就全部给概括完了,倦就是敷衍了事,糊里糊涂嘛,忠就是不搞鬼,也就是又认真又不搞鬼,那些搞鬼的人,其实他有时候做事很认真的,他能够钻一些缝,那些人其实是精明人,真正会搞鬼的人是很精明的,那些不精明的人反而也不怎么会搞鬼,他是糊里糊涂出差错。所以孔子就说一方面工作要认真,一方面又不能搞鬼,那这才是从政之道,这两方面全部说圆满了。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了空居士:季康子,据说是一个权臣,就是一个很霸权的一个大臣,他曾经也去请教孔子说做官该怎么做啊,孔子就说“政者,正也。”就说做官就要做得端正,公正无私,假如你做得端正,别人敢不端正吗?假如你很公正为官,周边的人敢乱来吗?往往是上梁不正,下梁才歪。所以我就躲在你这棵歪树下边也可以乘凉嘛,是这样。所以孔子他对他们都很了解。

主持:这四个问政,四个人物正好代表了社会的四个阶层,子张可能就属于基层工务员这样一类人,季康子属于高级官僚了,权臣,齐景公是一个君主,这正好是一个行政管理的一个阶梯上的三个等级,那孔子的回答也是不同的,师父你能帮我们概括一下吧,就说这三个等级三个层面,孔子的回答都是分别从什么角度来说的?

了空居士:噢,可以说吧,这三个人是孔子认识他们,一个是国王,一个是大臣,一个是小吏,三个等级,你们就不如问我说师父假如你对这三个人都不认识,或者是三个人坐在一起异口同声问你同一个问题,希望你用同一个办法去回答,那要怎么回答?这样好不好?这样就更有代表性了。那么你们说了空居士你要怎么回答?我平时老是提醒大家,我真正的身份是獦獠一个而已,但是我很懂得模仿,让我来说,三个人一起来问你,不是分开,你怎么回答?我告诉大家,我就选齐景公这一句话,连下面两句话都给概括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说大家假如你有一天是做第一把手,那么你要懂得带好头,关心别人嘛,让天下的人都能够懂得君像君,臣像臣,父像父,子像子嘛;那么假如他是一个大臣,也还是用这句话也是可以的;假如一个小吏,你还用这句话都可以。因为这句话是涵盖了他下边两个层次,是不是?就好像你做国王,你做国王你自己正了,下边哪个奸臣敢乱来,我马上就宰掉你。假如你自己都是乱的,甚至下边的大臣都会来造反,是不是?其实他们三个等级我用最高等级就涵盖下边的等级了,是可以的。那你们可能说师父啊,那你能不能用季康子那句话来回答,就是说“政者,正也。”你自己正了,别人敢不正吗?其实也可以的,我告诉你,也可以的。那么你说孔子为什么不将这句话调过来呢?我告诉你,这是很对景的,因为那个是国王,他就直接提到君,君君、臣臣,这个是大臣,而且他是一个权臣,他就直接说你自己做得正,别人敢不正吗。假如我们都不认识他们,三个人同时回答,用第二种情况同样是可以概括,哎呀国王啊,你自己做得正啊,下边的人敢不正吗?确实是这样,也对。那么你说那就用第三种情况说“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可不可以?可以。就说假如你做国王,你也要认真做啊,做什么事情也不能玩忽职守啊,要带好头啊,也可以的,其实都是可以的。只是说这是因为孔子认识他们,就直接点到点上。其实这三个类型的话,其实都是同一个道理,都是说我们一定要走正道嘛,都一样的,其实这三个范围都是一样的。那么你们可能就反过来问,那子贡问政,孔子说出那三方面,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那么子贡这三个方面跟下边这三个人又是什么的意思呢?其实吧,足食就是要爱民,注重民生建设嘛,那么就是君像君,臣像臣,父像父,子像子。虽然我们没有做官,像我们人到中年,为人之父,那足食,我们也要努力地让儿女们温饱得到解决啊,是不是?那么你说足兵,你们家里用不用兵啊?足兵,因为我们是法治社会,我们是合法公民嘛,得到法律的保护嘛,这点足兵就不是我们老百姓家里所需要的啦,我们有国家保护我们嘛。那么民信之矣,这条对我们普通家庭怎么说?做父母要带好头,让儿女对你有信心,我们不能唠唠叨叨,歪门邪道,搞得儿女看到你都觉得很无奈,是不是?对我们普通老百姓只是足兵,这点我想来想去,觉得在我们普通家庭就没有什么相关的。那么好了,对做国王的,你这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足食,一定要的啦,足信,一定要的啦,那足兵,这“君君,臣臣”里边,国防建设,国王叫你去带兵,你一定要将军队带好嘛,才像个臣,像个带兵的大臣嘛,是不是?如果说到下边那个子张吧,你这个工作要认真,还有说不能玩弄职守,那这个从足食方面来说,你工作认真其实就是给你的单位有个保证嘛,单位让你做这个事情,你要胜任嘛。然后民信就是行之以忠嘛,是不是?反过来使同事使领导相信你。那足兵呢?对一个小职员来说,也好像是没直接挂上钩。那对于那个大臣来说吧,确实你自己做好,也就是对国家才是一个保障,当然从个人来说,这个足兵也真的还是派不上用场。那民信呢?也就是让周边的人,上司下属对你有信心嘛。所以其实孔子回答这四个方面,他的道理都是相通的。

主持:师父,你看这里子贡和子张都是孔子的弟子,两位弟子同样问政,孔子他的回答也是不同的,也是根据两位弟子不同的社会地位,不同的社会背景在回答这个问题,好像感觉回答子贡的更务虚,回答子张的更务实一些。

了空居士:你抬头看了天空就叫做虚空,天空是虚的,你低头看了脚下的路,那就是实地,虚空和实地,确实是一虚一实,一天一地。那么为什么这么说呢?子张求干禄(见《为政篇》“子张学干禄”),他只是找一份工去做而已。子贡好像曾经做两国的宰相,当然他们那时候的国也是很小的,但是再小也是一个国,是不是?子贡我在百度百科上看他曾经是做了两国的宰相,同时做两国的宰相,够厉害吧。所以对子贡的一生来说,他不仅仅是一个杰出的商人——很有钱,据说是孔子弟子里面的首富,而且是历史上传说的儒商的鼻祖,儒商就是从子贡开始的——然后他也是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家、外交家,这么厉害,政治、经济、外交,甚至他很有才华,文学家都有啦,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主持:他成为国相,鲁国和卫国的国相,那他肯定是有非凡的才能,所以孔子回答他的时候就比较高层次的,跟子张说的就比较实在的,就实实际际的这个职位上的。)是啊,你看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五个方面,让我来说五个方面太厉害了。

主持:师父,回到我们身上来说,你看孔子他对每个人说话都是不同的,我们如何也去观机说话,就根据对话对象不同的身份、性格、资历啊,也说不同的话,那这种能力如何去培养?

了空居士:“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孔子说的。其实就说你跟人家说话观机,观什么机呢?就是观这个人是大官是小官还是国王呢?不是,让我来说,说话你就要说到人家听清楚,这是基本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知人是什么?了解别人或者是让自己说话人家能够听懂,了解你嘛。知人,人知。说话说的人家能够听的懂,高雅一点也好,低俗一点也好,目的一个,人家能听懂。

主持:这一点其实很重要的,特别是在现在对话多半是在网络上嘛,多半在网络上用打字的形式。

了空居士:如果让我来说,你们到底是学孔子对四个人是四种表达模式,还是要学不同人不同的表达好呢,一千个人你会不会搞出一千种,其实你们不要看孔子对四个人回答同一个问题用了四种模式,其实孔子就是为了让对方听懂而变换模式,不是为了变换模式而变换模式。孔子绝对不会去追求一个格调,说我回答问题要有不同说法。好像以前有一些写书法的人说在同一幅画里边,有几个相同的字,你要写出不同的风格,他们就好像说《波罗蜜多心经》有好几个地方有个空字,他说每一个地方的空字要写的不一样,我这个人是书法的外行,我搞不懂,从欣赏方面可能就很好看,但是如果你写了给我看,我吓一跳,以为你写错字了,当然我是外行话,你们该笑的可以捧腹大笑。但是我告诉你孔子说四种表达模式,绝对不是为了说每一个人给一个不同的答复,不是,而是为了让对方听懂。所以你们要学说话,一定要记住,说话就是要让对方听懂,所以说话的要诀就是如何让对方听懂,听清楚,听明白,不然你就白说了,叽叽呱呱干嘛,我们不知道你在叫什么呢。

主持:师父,在网络上确实遇到一些同修,他拼命的表达,但是真不知道他在说什么,那是他的小学语文没学好呢还是说他我执严重呢,只顾自己表达。

了空居士:不是,大脑有点乱。让我来说,你不管是口语化呢还是土话呢什么话都好,你不如按照你的习惯,原原本本给说出来就好,也许人家反而听得懂。或者是按照普通话,普通的标准跟你说就好了,可能你反而听得懂。你本来就是不懂,然后刻意的去装那个样子,反而搞得更不像了,是不是?让我来说也就两个字:朴实。你们有没有发现我说话很老土,从来没有那种什么文绉绉的,我都是直指人心的,就是像六祖纯一直心,不动道场。你看《六祖坛经》里,六祖说话也是很直观的,没有转弯抹角的。

主持:其实我觉得师父你那五个字就管用了,就是目的与方法,就是你说这句话目的是什么,你是要问什么,还是你要表达什么,你把这个目的达到,那你这个话,人家自然就听得懂。但是我发现,有的同修是喜欢把他的思维过程写出来,但是谁对你的思维过程会感兴趣呢?

了空居士:对,而且真的越搞越乱。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了空居士:“君子成人之美”,我们首先来说什么是美?美就是好事,其实也就是所谓的随喜功德嘛,别人有什么好事,我们尽量去帮助他成功,帮助别人成功,这就是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别人有什么坏事,要去害人,杀人放火,就尽可能阻止啦,不能去那里幸灾乐祸,甚至去添油加醋的,就不搞这个。但是小人反是,小人就喜欢反过来,你们有什么好事,他就巴不得嫉妒你,阻止你,害你,破坏你,有什么坏事,他就幸灾乐祸,好啊,好啊,就是在那里起哄,结果搞得人家晕头转向,说不定就做错事了,然后他就在那里幸灾乐祸嘛。

主持:君子成人之美,其实也就是随喜赞叹吧。

了空居士:不仅仅是赞叹,甚至会去帮助。成人之美,就是帮助人家事情能够成功,赞叹还是说动口不动手啦,成人之美,就口也动,手也动。

主持:往往有这样一个现象吧,有的人他就觉得要实事求是嘛,他就觉得我说的是实话,可能话不中听,但说的是实话,但这个实话,可能在当时情景下,感觉是一种泼冷水的感觉吧,也非成人之美也。师父你觉得呢?

了空居士:你能不能举一个例子。譬如说你要做一件事情,好像智叟一样,愚公要去移山,智叟说怎么移得成呢,是不是这样说实话,那愚公说我子子孙孙他也觉得有点道理,但是智叟就没有跟着去挖山啦,是不是?成人之美就人家要做一件好事,你很高兴还去帮忙,希望他早点成功,这就是成人之美。说实话,其实吧,有些人说的实话其实是他自己的内心话,这个实话只能说是他内心的实话,但是不是事实的话,因为有些东西你看不准嘛。是不是?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了空居士:问友,其实就问和朋友如何相处才是最正确的,孔子就说对朋友,遇到事情我们一定要真诚相告。忠告,其实是忠心耿耿而告,就是不能骗朋友,哪里对,哪里错,他问你,你就真心的告诉他。而善道之,“忠告而善道之”,这里就是一个转折,就是说你要真诚的告诉他,而且要尽可能帮他引导到好的方向,善就是善于,尽最大的努力引导他到好的方向。不可则止,不可,就是你觉得没办法,对方又不接受,那你则止,只能停下来,就是只能说算了,我真心的告诉你,而且我也为你考虑,说这么做才是最正确的,如果不可,就是说你的意见没办法得到对方的认可,不可则止,那就算了,就告诉他,我真的是这么想的,但是你接受不了,我也只能随你便吧。毋自辱焉,关键就是自辱,自辱是什么?自取其辱。就不要说你一片真心告诉朋友说要这么做,然后他就听不进去,不听你的,你就不要拼命地在那里跟他吵架,甚至拼命地说你一定要听我的,不然等下朋友也很生气,甚至会骂你,会跟你绝交,就是自取其辱,那就麻烦了。就说和朋友就是这样,有什么事情都是一片真诚心告诉他,而且就是尽可能去帮助到他,如果他不接受就算了,不要闹僵了。

主持:我们在“止”这个上面,常常是欠缺一些功夫的。

了空居士:是,好像有些人好心,然后就拼命在那里说什么,搞到最后甚至绝交了。你们说孔子是不是有点冷血,其实不是,是留下余地。我告诉朋友我真的是觉得你这个做法是不对的,你最好是这么做,如果他说我还是想这么去做吧。那就说还是以你为主吧,我只是给你提意见,算了,如果你觉得可行,你就按照你的计划做啊,如果不可行,你就试试我的看法吧,然后就这么点到为止。其实这么做不是冷血,是留下一个余地,改天朋友发现了,自己的想法错误了,他还有回头的余地,知不知道?如果跟他说绝了,你绝对错的,你没过几天肯定失败的,我才不理你呢。那个时候那个朋友反而就死撑着,就不愿意回头,就被你逼的他豁出去往死胡同钻了,知不知道?如果说朋友,看看吧,也许你想的也对的,也许我也是我个人的看法,不过我们还是实践检验一下,假如行,就按照你的计划,假如不行,就试试我的计划,反而他有一个回头的余地。孔子非常有智慧,不是冷血,绝对不会冷血的。

主持:明镜请教师父说,这里忠告而善道之,“善道”是否可以理解为“善巧方便”呢?

了空居士:如果以能言善道这个词里边的善道来对照,这里的善道,这位同修说认为是善巧方便的来跟他说话,也是很有道理的。忠告而善道,就说真诚的告诉,而且他又以种种方便来讲解,也可以的。

主持:关于朋友的相处,《论语》里面,孔子讲了很多,对人际关系的处理,孔子在这方面才是真正的心理专家。

了空居士:对,其实现在那些什么心灵导师,我不敢说,他们以为心灵是心理学的一派,不是的,圣贤才是真正的心理学家,他是真的对人、事、物研究的很透彻,所以孔子、老子、释迦牟尼佛,这些才是真正的心灵导师啊,其实他们是对人、事、物都是通达了,不是只是研究心灵,那不就只是一个角落嘛。然后你不知道心灵从哪里来啊?是不是?自性通过六根看到六尘,然后产生了六识,心灵是这么来的,你以为心灵是脱离现实而独立存在,那笑话。

主持:师父你对人性如此通达通透,对我们来说,如何去做到这一点?

了空居士:噢,说内心话吧,我们从儒家的角度,我们要从忠曾参说夫子的学问就是以两个字来概括,就是忠恕嘛。忠,就是有真诚心,而且真诚心真正落实到一切言行。恕,就是懂得将心比心,有时候可能你的真诚心和我的真诚心程度上还有点不同,并不是说天下所有人都说自己很真诚,他们的心态都是一样,不是的,还是有区别的。然后再加一个恕,将心比心,宽容别人。忠而能恕,恕而能忠,忠恕两方面结合,那就更加完美了。我们对人性要真正了解,我们必须首先要在忠恕方面下功夫。其实忠恕是根本,对人性的了解就是这个起用。忠恕可以说,曾子认为是夫子之道的根本,然后其他的都是在忠恕基础上的具体运用。

主持:是不是我们都秉持了忠恕,就能在人生里面游刃有余呢?

了空居士:对啊。我这里先就地取材给你表演一下吧,你看,从治国的角度,从子贡那里说吧,忠恕,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这三方面来说吧,一个国君,如果对老百姓也是一片忠心,爱民如子,对老百姓也是非常宽恕,将心比心,你肯定会去认真做好这三方面的建设的,是不是?如果是齐景公,你做一个国王,刚才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其实这关系都是离不开忠恕。然后子张,你去做官,你真的有忠恕了,那么你做事不会乱来的,一定也忠于职守。对那个季康子,你做一个大臣,你懂得忠恕,那也会上忠于国王,下恕民,全部都会搞好,是不是?所以忠恕厉害啊。

主持:师父被你这样一解读,确实觉得无论在家庭里还是在工作单位还是在社会上,这个忠恕二字是我们做人的一个原则。

了空居士:再来举例。如果你说我做人很忠恕,有一个人老是要来欺侮我,我就告诉他——我真诚地告诉你,如果我哪个地方做不好的,我都接受你批评指点,或者哪个地方对你不起的,我都跟你赔礼道歉,你以前欺侮我的,我全部原谅你,希望我们今天就全部谈好,从此你就不要来找我麻烦了。如果你说不行,你做的百分之一百好,我都要来欺侮你。我这个人很忠恕怎么办?那我豁出去,你敢来欺侮我,我甚至将你干掉,因为我没路了嘛。(主持:孔子说过这个问题,就说以直报怨嘛)老子也说慈则勇嘛,我对你已经是尽心尽力了,然后你还要逼着我去死,那我就死在你面前嘛,我本来就必须去死,与其自己去死,不如就死在你面前,那也是忠恕嘛。你们以后遇到人家真的要欺侮你,你也可以这么一条条跟他去聊,是不是?当然法治社会一般是没有这种现象的,因为我从小就懂得忠恕嘛,小孩欺侮我,我也跟他忠恕一下嘛。(主持:我明白师父您后面这一段补充是怕我们误解了,以为持忠恕之道,是做一个小绵羊,其实不是的,是该如何则如何)慈则勇,忠恕用老子的慈则勇来注解就好。

明菂根据讲课录音整理,未经了空居士蔡衍颛先生本人校对,请以当日录音为准。                                                        免费打通大小周天,了空居士蔡衍颛先生的微信:13715860608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