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空居士讲《论语》【雍也篇1】
时间:2017年9月10日
地点:YY语音-80257频道-一方师特训班
主讲:了空居士蔡衍颛
主持:明双鱼
文字整理:明菂(碧莲)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了空居士:子曰,大家都知道,子就是孔子,古代这个子就是先生的意思。子曰:“贤哉回也!”回,就是颜回,他说颜回这个人确实称得上是一个贤人啊。“一箪食,一瓢饮”,箪,就是用竹编的一个小小的盛饭的东西,“一箪食”,差不多是一碗饭啦。“一瓢饮”,就是用那个瓢装了一瓢水,(主持:这个是舀水的工具)“一瓢饮”,就一瓢水或者是其他菜汤之类的,饮就是属于水类的东西。“在陋巷”,陋,就是很破旧,他就住在一个很破旧的胡同里边。“人不堪其忧”,就是说一般的人不堪其忧,忧,我们说忧郁,忧愁,就是环境生活条件这么差,普通人是没办法承受这么差的饮食、环境条件。“回也不改其乐”,颜回不改其乐,那他是不是喜欢住破烂的房子,喜欢吃一点点饭,喝一口水,天生就喜欢吃苦,是不是?不是!孟子有三句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里“回也不改其乐”,乐,就是乐趣,引申来就志趣,也就是颜回他虽然生活条件这么差,但他还是君子固穷。也就说他不会为了去谋取富贵而不择手段,他永远就是安贫乐道,所以“回也不改其乐”。颜回虽然生活条件这么差,但是他不会改变他的君子固穷等等这些志向、志趣。“贤哉,回也!”这句话很重要,这句话跟第一句是一样的,其实是孔子加深语气,进一步赞叹颜回这种“贫贱不能移”这种优良品德。
主持:明满同修请教师父,“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的思想是不是与求上进会有冲突?如何把握好这个度?
了空居士:噢,颜回这种思想不是说他喜欢穷困,儒家的思想其实有一句话说“良士择主而事”,可能颜回当时也没有遇到比较好的君主等等,就好像诸葛亮当年说“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我一看就说不是不求,只是以前那个袁绍袁术曹操啊等等,诸葛亮觉得他们的志向跟自己不那么一致,所以不愿意去投奔他们,我就以诸葛亮最后遇到刘备,他就愿意去帮助刘备这个事情来做比喻,就可以看得出颜回为什么会这么君子固穷。
主持:颜回,查了一下他的生平,他一生也没有做过官,可能就是他贫穷一生的原因吧,因为他没有去外面谋职,而是跟在孔子身边研究这些学问,所以他就比较清贫,可能是这个原因吧。
了空居士:但是我们从《庄子·人间事》那一篇,就是孔子对他讲心斋的时候就看得出他曾经也想去哪个国游说那个国王吧,但是孔子告诉他,那是一个暴君,你一定要达到什么样的思想境界才可以去,不然就肯定一去就没命了,自古有一句话叫伴君如伴虎,跟这些国王在一起,古代杀人不眨眼的,两句话听不进去就给杀了都不一定,所以有时候真的是“良士择主而事,良禽择木而栖”。
主持:师父,我明白了颜回他并不是不出去工作谋职,而是他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平台。
了空居士:是这样的,儒家本来就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绝对不是说贪图安逸,不去谋职,不去为天下人做事,不是的。古代是封建社会,不比现在是法治社会,以前封建社会,君王说杀就杀,说打就打。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了空居士:冉求就是冉有,他三兄弟,冉雍还有冉耕三个人,都是孔子座下“孔门十哲”。
冉有对孔子说不是我不喜欢先生的大道之理,是力不足,就说我的能力不够,不是我不喜欢,只是说我能力不够,也许是说我听不懂,也许说我听懂也很难做得到,所以我就不敢学,差不多是这样。孔子厉害,他说你都没有去做,真正能力不够的话,有做但是做着做着就半途而废做不下去,你现在还没有做,你就自己说不行,这个是你自己,可以说是你自己思想立场的问题。“今女(汝)画”,今,就是现在的意思,你自己画了一个……这个画字,好像有个成语叫画地为牢,就说你自己现在就将你自己圈在一个范围内,说我做不到的。做都还没去做,就说我做不到,这个是你自己将自己给画在一个范围里面了。就说如果你能力不足,那你肯定有去做,但是做到一定程度做不下去,这才是能力不够,你现在根本都没有做,其实就是说,这是你的思想层面的问题,也就说其实就是你和我的大道之理给划了一个界限,就是不愿意学,不是说你做不到,是你不愿意做。孔子这句话很厉害,一针见血,他就分出了能力不足和不愿意做这个区别,厉害啊,这真的是牛角尖。
主持:千年前的这句对话好像在现在师父讲课中也经常遇到。
了空居士:我们真的以现代的话来说,不是能力的问题,是态度问题,思想问题。很厉害,所以你从孔子这些话看得出一代宗师,真的是有那样的高智慧,不是开玩笑的,很明显看得出他真的是超越他的弟子。
主持:我觉得冉求和孔子之间这段对话,在千年以后的现在,我们也经常遇到类似的对话,有些同修会跟师父说我根器差,要渐修,慢慢来修,师父也有类似孔子这样的回答。
了空居士:是,就说不是能力的问题,是思想的问题。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了空居士:“孟之反”,这是一个人名,“不伐”,他这个人不喜欢自吹自擂,不喜欢好像要表现自己。“奔而殿”,这里的奔是什么意思?就打败仗。就说孟之反是一个带兵打仗的将军,春秋战国那个时候天下很乱,经常会打仗,有时候也会打败仗,打败仗没办法只能撤兵,但是他往往都是跑在最后。殿,就是在后边帮大家断后,防止敌人追过来,“奔而殿”,就是大家都在走,他武艺可能也是比较好,也很会照顾大众,才会跑在后面,“奔而殿”是这个意思。“将入门”,将入城,进了城门之后,拉起吊桥,相对安全一点,将入门,就差不多要进入城门了,差不多大家都进去了,最后一个也要进来了。“策其马”,就是用马鞭打一下马屁股,扬鞭策马,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非敢后也,不是说我那么能干,敢为大家断后,保护大家,是我的马不进也,就是说马跑不动,不进就是不前进,跑得慢。他这种人非常的谦虚,他处处不会给大家留下把柄,那么他事实上确实都是在做后卫,保护大家安全撤退,但是他也故意说不是我那么能干,保护大家,为大家断后,是我的马不好,其实将军的马,肯定可以说将军的马是最好的。所以这个看得出,我们一般的人有时候做一点点事情都到处在领导面前邀功,说怎么怎么,在大家面前吹牛皮,这个有时候人家看着就很反感,你看孟之反就没有。他本来就是保护大家,他也怕人家说,因为有些人也心胸很狭隘的,你真的做了好事,有功劳,人家反而就嫉妒你,所以孟之反这种宽广的心胸真的值得我们学习,他这种行为真的值得我们借鉴。
主持:孟之反这一句,用现代语言来说,充满了职场智慧,像孟之反这样在职场上他肯定是人缘非常好,但是要做到这样确实也挺难的。
了空居士:其实吧,让我来说吧,他的好的地方我先不说,就说他这么做,对大家好,但是你要知道,假如我是一个将军,我为大家断后,从道理上来说,本来也是我的责任范围。古代的将军和现代的将军不一样的,古代的这些将军,《说岳全传》其中有一个镜头,就岳飞曾经跟那个金国金兀术,一个沥泉枪,一个开山大斧,他们两个人本事差不多,战得不可开交,天啦,这两个人都是主帅,两个主帅在那里打,其实在三军中,常常这个主帅武艺是最高强的,而且谋略也最好,所以他们往往是身先士卒。所以说古代的将军,他往往是身先士卒,我们现代部队的将军是不是他也扛把步枪身先士卒呢?现代不用,因为是属于远距离的,往往这些将军他最主要是来指挥。(主持:冷兵器时代在战场上是有一个规矩,就是将对将,兵对兵,他们有那个规则在里面)所以说本来孟之反是将军,为大家断后甚至也是他的职责,我加个甚至,当然本来就有前锋中军后卫,本来也是有的,但是他能够主动这么做,看得出他真的是很勇敢,身先士卒。如果他将这个事情给说出来,说哎呀兄弟们每一次打败仗,都是我在后边帮你们断后,你们知不知道?那人家说知道啊,将军,你很勇敢,本事很好,希望你永远断后。那么万一强敌追过来,他一个人顶不住了,那别人都跑光了,你不就死定了吗,是不是?他反而就说不是说我要断后,我也能力没那么好的,只是马跑得慢,希望大家一起齐心协力来抵挡敌人。是不是?如果你话给说绝了,就是说都是靠我一个人,那好了,我们都走了,孟之反,我们都走了,你一个人去顶就行了,那不就自己给吊死在半空了吗?让我来说,上阵也要父子兵嘛,我们要一起来打嘛,不能靠我一个人,所以他其实这句话,让我来说,一方面,他不会居功自傲,一方面他非常有智慧,也给自己留下一条退路,你知不知道?很多人自己给逼死自己的,什么事情都是我做的,那好,你这么能干,下次你一个人去吧,我们这些人都是废物,那你一个人去吧,那不就被逼死了吗?不是我能干,是我的马跑得慢啊,要说断后也要我们大家齐心协力,不是靠我一个人。所以说这个职场的智慧,确实是,让我来说,我看出这条。说他心胸开阔,没错,如果让我来继续来给你们再往深处,其实这个也是一种职场智慧,不会将自己给孤立出来,自己给憋死自己了,自古说好汉也怕人多嘛,敌人厉害,很多人攻过来,我一个人孟之反一个人能顶多少个人呢?是不是?还要兄弟们一起上才行啊。
主持:但是军功不去争取,会影响到今后的升迁。
了空居士:我告诉你,其实吧,你真正做得突出,人家是很难抢去你的功劳的,打个比方,你孟之反带了一支军队去打仗,打胜仗了,国王也会算一下,你打死了多少敌人,你牺牲了多少士兵,你夺了多少城池,也有数的。如果你打败了,大家撤兵,你丢了多少城池,死了多少将士,也是有数的。也不是家抢能抢去你的功或者赞叹抹去你的过,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那些能抢的往往都是似是而非的事情,才有争,才能抢,是不是?所以这一点,往往是那些心胸很狭隘的人老是自我保护心理太强了,反而老是抢抢抢,结果也没抢到,反而搞的很多啰嗦话。
主持:从现代职场这个环境来说,作为员工,确实他会有这样一个心理,做了事情如果不在上级领导或者老板面前展现出来,那不是亏了嘛,怕亏了这种心理如何去克服掉?
了空居士:其实吧,你在单位工作,做这些工作本来是你分内之事,如果你将这功劳夸大了,那么下次人家真的给你做其他比较高难度的事情,你一下子做不成了,那你又如何去面对呢?你要记住这一点,因为这个泡沫是很容易破灭的嘛。
主持:那是能力不及的状况,那如果他是个能力很强的,他只是在为自己创造一个机会,就是能够不断地接到新的case,然后不断地去超越之前的工作,不断做得更好,也是一种进取吧?只是说他是踩着别人,这是肯定的,这是会引起嫉妒的。
了空居士:我告诉你,我几十年的人生经验,那些真正能力好的人,他们很少需要去夸,去夸的人往往就是他碰巧做了一件事情,然后拼命的去夸,真正有能力的人,差不多都能做好,还需要夸吗?一次领导不知道,两次领导也不知道,三次领导也许就知道,而且是一贯的,你有事找到我,我都能搞好,我还需要夸吗?夸的人往往就是他很少做得好,搞了一次,他高兴得不得了,才老是在那里夸,这是正常的心理。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了空居士:这句话我们先来划清楚,第一个关键字就是知之,第二个是好之,第三个就是乐之。知之就是知道这个事情,对哪方面你了解了,这是知之。好之,就是你对这方面是非常爱好的。乐之,你是对这方面的事情乐在其中。就是说这个主人公和他所处的事情的关系,一个叫做了解,一个是非常喜欢,一个是乐在其中。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现在很多人都在写毛笔字,知之,你知道写毛笔字吗?知道知道,我们知道毛笔字,用毛笔来写字,知道,但是我们不一定写。然后你说你是一个书法爱好者,爱好者有时候在学练字的时候也学的很累,哎呀不学,又觉得不好,学嘛有时候也累。乐之者,乐在其中,你对书法的爱好你是乐在其中,乐在其中,有一定的造诣才谈得上乐,是不是?自己已经从这方面找到乐趣,乐在其中。你是爱好,爱好有时候是因为什么原因,譬如不得不去附庸风雅;知之,就普通的,平常的,知道啊,知道毛笔字。所以说对这件事情有所了解的人就不如爱好的人他有一天了解得会更深,爱好的人比不上已经乐在其中的人,那种了解得更深。所以就是说对事物,我喜欢以爱因斯坦对科学——好像是爱因斯坦——他说一种是为了衣食,我研究科学也是为了打份工嘛,我读了这个专业研究这个项目,打份工;第二种是高峰体验,能够出名,能够成就,所以我努力地去研究我这个课题;第三种人称为皈依,我就是最喜欢这个东西了,不管从中能得到名还是利,还是得不到,反正我就是乐此不疲,乐在其中。我记得是爱因斯坦说的。这三个层次和知之、乐之、好之,对上去,可以说就是差不多了。
主持:知之、乐之、好之这三个层次,如果用现代的语境来讲就是一种对工作的态度,师父您是不是认为每个人对工作都要有乐之这样一种高度?
了空居士:噢,自古就有说干一行厌一行,很多人是这样的,如果说你能干一行爱一行,也许最后就能够达到精一行,就能够有所成就了。只是知之不够,好之好一点,能够乐之,可能就能够学得更好,掌握得更好。
主持:明窗请教师父,爱好如何转为乐之?
了空居士:噢,让我来说,你这个爱好,一定要有它的实用价值,如果没有实用价值,你再爱好,也是爱好的不那么长久。我那天在了空居士国学课程解读里面说,我与生俱来就是视力残疾,任何工作都没法做,有幸拜到崂山道长匡常修门下,感谢我师父对我的栽培,我的爱好和我的实用价值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我是以研究国学、讲国学、教大家修炼为生,我没有第二条路,我来到这个世间就是干这个事情,前后左右再也没有其他退路了,再加上我与生俱来对国学也特别喜欢,所以我的爱好和我的现状,还有它的实用价值紧密结合起来。在备课的时候,我会坐在那里闭着眼睛,深入禅定去感受古人当年的想法——当然这是我一厢情愿的做法——所以我在讲这些经典的时候,常常有跟前人不一致的看法,但是回头来说,我理解的你们也驳不倒,觉得我理解的也很正确啊,是不是?所以说爱好要和它的实用价值,现实意义紧密结合在一起,否则就叫做空中楼阁。
主持:师父您这样说是很理智的,就说要看实际价值,但是对我们现实来说又是比较残酷,难道说有的喜欢十字绣,有的喜欢钓鱼,在我们生活中,确实它没有什么实用的经济价值,确实没有,那就不要去做了吗?
了空居士:当然我知道,每一个人都有许多兴趣爱好,甚至人与人之间的兴趣爱好是不一样,但是我告诉你们一个要注意的,有时候有些兴趣和爱好是一种惰性的借口,这句话如果你们问我圣贤在这方面有没有开示?你们去读《父母恩重难报经》,好像在接近比较末尾的时候,释迦牟尼佛说,那些众生很多喜欢常学无益,就学那些没有什么好处的事情。这个我一下子也举不出例子。
主持:我明白了,其实是给自己找一个借口。
了空居士:找个好像合理的借口。
主持:使自己看上去好像是在做事情,看上去很忙碌,其实无所事事。
了空居士:譬如说钓鱼,人家说钓鱼能陶冶性情,是不是?也是。那反过来,不钓鱼就不能陶冶性情吗?是不是?如果从大自然的角度,我们希望你不要去钓了,不要破坏生态平衡了,是不是?
免费打通大小周天,了空居士蔡衍颛先生的微信:1371586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