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品第二

般若品第二

 

次日,韦使君请益。

次日就是第二天,韦使君就是韦刺史,请就是邀请,益就是继续。就是第二天韦刺史请六祖继续讲。

师升座,告大众曰:

“师升座”,因为这个《六祖坛经》是六祖惠能大师的一个弟子法海整理的,他用的词都比较恭敬。“升座”,“升”,就是升起来,就说太阳升起来,其实就是说可能讲经的时候,他坐的地方会比较高一点。所以六祖惠能大师就走上那个讲经的那个台,那个位置。

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

“总”就是说大家,你们都在心里默念一下“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其实这个意思也跟叫惠明屏息各种念头是一致的,使我们的心达到了一种清净的状态,也就是不思善也不思恶,没有特别地去想什么,以清净的心其实也就是一种自然的心态。

复云: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

“复云”,就是接着这么说,大家先坐好,默念一下“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使这个心安静下来,然后就告诉大家,我们这个般若智慧,每个人都有的。

只缘心迷,不能自悟,

    “只缘”,“缘”就是原因,因为。“只缘心迷”就是只因为心迷,所以不能自悟。那我这么讲,你们听了也就是头晕晕的。如果我告诉大家:你们有没有兴趣知道什么是“般若”?什么是“只缘心迷”,那你们那又变成惠明了。

“般若”,“不思善、不思恶”那个心态就是般若,般若智慧现前的状态。这个不思善不思恶这个心态,为什么叫做般若呢?般若就是智慧,翻译成中国的话叫做智慧,尤其是称为大智慧,那么这个心一清净就变成智慧那太简单了,其实,确实就这么简单。那为什么?清净的心,换做我们现在的话就叫做客观的心态。我们看事情为什么会看错,往往就是有某一些执着,或者是看不全面。如果你的心很清净,哎呀,实事求是去研究,然后又从各方面周边的具体情况去分析,那一般来说事情都会看得比较准。事情看准了就说明你有智慧了,就反过来,你有智慧就能够将事情看准了。所以“般若现前”就这么简单。请大家一定要有大信心!千万不要老是觉得我善根不好,其实我们每个人善根都是很好的。善根不好主要是什么原因?执着!不相信善知识的话;或者只相信不善知识的话;或者相信自己的某些成见,所以妄想执着遮蔽了我们的般若智慧。妄想就是邪知邪见,或者是种种执着。如果我们真的能够以不思善不思恶这种清净心,是实事求是的做事和思考问题,那一般来说就没有太大的错误的,哈,“般若现前”就是这么容易!希望大家永远记住我这句话,而且时时护念这个不思善、不思恶的这个心态,而且用不思善、不思恶的心态去认识自己的一切言行和周边的一切情况,这就是般若寂照,这就是“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

六祖叫大家叫做“善知识”,这里又搞个“大善知识”,这有什么不同呢?六祖称大家为善知识,这个是一种客气、客套的说法,一种礼节。那么“善知识”具体什么意思呢?“善”,就是善良的,好的;“知识”,一个是“知”,一个是“识”。“知”就是知道,“识”就是认识。也就是说,对人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正确理解的人就称为“善知识”。那么“大善知识”,搞个“大”字了,就更不一样了。“大善知识”就必须有大智慧,“善知识”你有点智慧也可以了,大善知识就必须有大智慧。大智慧是什么意思?那就是大彻大悟的人。也就是说他在一切时,一切处,都能够当别人的善知识。普通的善知识可能在这个领域他很内行,在另外一个领域他就不内行了,所以大善知识就必须是大彻大悟的人,有大智慧。所以说我们凡夫没有明心见性,必须依靠大善知识为他开示。

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

就说大家你们记得,我刚才本来说过了,大家的根器都很好,只因为妄想执着遮蔽了自性。所以六祖也说,你们要知道啊,愚蠢的人,愚人,愚人是不是指愚蠢的人?是的,但是不完全是。其实有一些人很聪明,但是他老是出差错,犯错误,那些人叫做聪明反被聪明误。其实那些产生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人,严格来说也是属于愚人。真正有智慧的人甚至外表看起来人家也觉得一般般,那是大智若愚。所以说,愚人和智人不是从表面现象来看,而是从他实际的为人处世来看。所以愚人和智人佛性都是一样的。不仅仅六祖这么说,释迦牟尼佛当年在菩提树下不是说过了“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

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

“迷”者为愚,“悟”者为智。开悟的人就是开始有大智慧了。所以“迷”“悟”其实就在于你是以孤立的观点看问题,还是以整体的观点看问题;你是以有色眼镜看问题,还是以清净心看问题,这可以说是“迷”“悟”的分水岭。

吾今为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

我现在就来跟你们讲摩诃般若波罗蜜法,我这句话就不用解释,因为下面六祖有解释。

使汝等各得智慧。

希望你们就等一下就能够开悟。能够般若智慧现前。

志心谛听,吾为汝说。

“志心”就是《庄子》在“听息法”里面不是说“若一志”,“志心”就是专心致志,“谛听”,就是很专心的听。就是希望你们认认真真专心来听。

善知识,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

对了,就好象当今天下学佛的人很多,但是如果我来问大家,你们学佛你们具体怎么学啊?确实希望在座的同修乃至其他的同修,你们学佛也好,修道也好,你们怎么学啊?怎么修啊?学佛就是向佛学习;修道就是要依道而行,以大道之理而行之。如果只是口头上“我在修道,你是修道呢还是学佛”只是这么嘴巴说说,我问你,你们怎么修怎么学啊,你们说不出个标准,那还是迷迷茫茫的,还叫做没有入门。

犹如说食不饱。

“说食不饱”是个成语,就说“我吃了什么东西,吃了什么东西”,但是嘴巴这么说,其实你没有真正的吃,说了半天,肚子还是空空的,所以叫做“说食不饱”。

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

这个一般我们学佛的人说空,而且将佛门叫做空门,他们就认为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放下,看破红尘等等等等。那具体,如果你没有明心见性,你还不知道真正的空是什么的状态。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

刚才六祖给大家解释了就说,“善知识”就是大家,我们不用翻译了,就是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就是古印度那边的语言,照译过来,好像我们说“Byebye”英语“再见”,读音还是简单读成“拜拜”差不多吧。

此言大智慧到彼岸。

“此言”,这句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大智慧到彼岸。

此须心行,不在口念。

如果天天说“大智慧到彼岸,大智慧到彼岸”,那个你真的念到你真的变成鹦鹉鸟,念到你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意思,那没用。你必须念的时候明白什么意思,明白意思之后你具体落实到行为上,那才叫做真修行。

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

嘴巴上说,具体没有去做。“如幻如化,如露如电”,这是《金刚经》上的话“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就说一切都是没用的,一切都是好像说梦话一样没用的。

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

对,就说你嘴巴上这么说,但是你确实也是这么去做,这就是心口相应,这就是真修行了。当然真修行其实是嘴巴可以不念,但是实际上必须那么做。

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

就说我们的本性,我们的自性,才是真正的佛。欸,你说我的本性,那释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坐在我的面前,我的本性就是那释迦牟尼佛吗?没错!那为什么我的本性又是那坐在面前的释迦牟尼佛?不是的,我是跟大家开个玩笑。世尊不是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吗?哎呀,那如来怎么见啊?“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我们见本性的时候就是于相离相,于空离空,这样就见如来。那我们这个所见的如来和坐在我们面前的释迦牟尼佛有什么联系呢?释迦牟尼佛的清净法身和我们的自性是不二的,坐在面前那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释迦牟尼佛那只是他的肉身,他的清净法身和我们的自性是不二的。譬如大海,东边的波涛和西边的波涛,他们都是同一海水,我和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释迦牟尼佛这两个肉身只是大海的波涛而已,我们的法身就是一大海水啊。当然一大海水还是有相的,我是不得已这么解释。如果以六祖的比喻来说就是虚空相当于我们的自性,相当于释迦牟尼佛的清净法身,东边的山头和西边的山头我们都在同一个虚空里边。

何名摩诃?摩诃是大。

“何名摩诃?”摩诃叫什么呢?摩诃就叫做大。

心量广大,犹如虚空,

“心量广大”,我们的真心啊是很广大的,虚空有多大,我们的真心就有多大,也就是法界有多大,我们的心量就有多大。

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

“无有边畔”,“边”和“畔”是同一个意思。“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那大家可能就说我的心无有边畔,无有大小,那到底是大到多大呢?你说不知道,那不知道也得问你知不知道,是绝对的大到没办法大是不是啊?其实法界是众生唯识所变,它是不断地变化的,所以很难有一个稳定的边界。所以就说,以前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候曾经有说十个问题,释迦牟尼佛没有回答,好像其中一个是“世界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释迦牟尼佛没有回答。有些人就说释迦牟尼佛还有回答不了的问题,为什么还说他“正遍知”?“遍知”的意思就是什么都知道。那为什么这个问题他就不知道啊?“世界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释迦牟尼佛没有回答。其实我就知道释迦牟尼佛非常圆满的给予回答,他没有告诉你有限,也没有告诉你无限,就是非有限非无限,它是变化,不断地变化的,请大家不要傻乎乎地以为那十个问题释迦牟尼佛不懂得回答,那十个问题都是边见,释迦牟尼佛没有回答正好就是不着两边。

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

“亦非青黄赤白”,这个“青”就是青色,“黄”就是黄色,“赤”就是红色,,“白”就是白色,这个容易理解。“亦无上下长短”,欸,上下长短都没有,那就不上不下,不长不短,是不是啊?其实就,上,它没有个极限,下,也没有个极限;长,也没有个极限,短,也没有个极限。如果从立体的角度,那就“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了。“亦无上下长短”这四方面我就搞一个立体的给大家形容,就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了。但是,你们不要说“其大无外”就搞出一个大我来,那又不对。你们去看《波罗蜜多心经》里面“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既然不生,也不灭,那是什么东西啊?就是很抽象的东西,空相无相,实相无相,没有一个实际的具体的可摸的东西。可摸的东西已经是落入到法的范畴,那是属于事相。这个自性是属于理体,好像我说加法原则一样,一加一等于二,你不可能离开了这组数字了,另外抓出一个加法原则给我看了,抓不到的,通过这些数字的变化来体现加法原则的存在啊。

亦无嗔无喜,无是无非,

“无嗔无喜”,哎呀,我们的自性“无嗔无喜”,那我们很多人也有嗔有喜,有是有非,其实这是对境起用。我们的清净心本来真的是“无嗔无喜”、“无是无非”,确实是这样。我还是重复地讲以前那个同修问那个西天竺二十二祖那首偈:“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认得性。无喜亦无忧。”正好是反过来,也就是说自性起用是对境而起用,从而表现出喜怒忧伤悲惊恐等等,这是它的起用了,而不是自性的本来面目。

无善无恶,无有头尾。

“无善无恶,无有头尾”,都是同一个意思的不要解释了,大家都知道了。

诸佛刹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

“诸佛刹土,尽同虚空”,就是请大家看一下二十五圣圆通法里面的虚空藏菩萨所讲的,他大彻大悟之后就说哎呀“十方佛刹尽在一心之中”,我的心啊犹如跟虚空一样的,所以说诸佛刹土都是在虚空里面。在虚空里面就像种种的微尘一样。“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我们的自性就跟虚空一样,虽然虚空里面有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种种刹土,但是虚空还是清净无染的,我们的自性就是这样,自性能含藏万法,但是并不会被万法所染着。

自性真空,亦复如是。

“自性真空”,就是跟虚空一样。

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著空。

六祖又怕我们说,哎呀,你们不要因为我说“自性真空”啊,就犹如虚空,你们要知道啊,虚空是含藏万物,有日月星辰,有山河大地,它不是什么都没有啊,你们不要因为我说空所以就什么都不理啊,闭上眼睛什么念头都不要了,就空在那里,那就不对了,你们要心如虚空而且什么都了了分明,那才是明心见性的境界。

第一莫著空,

首先你们不要排除念头入静,不要厌世,什么事情都不想管。

若空心静坐,即著无记空。

“若空心静坐,即著无记空”,对,对,所以我跟大家说堕入顽空了,“无记空”就是傻乎乎的,像卧轮禅师一样的头脑一片空白,那叫做“无记空”,时间长了,这个大脑会迟钝的。性格会变成很内向、孤僻的,那不好。真正明心见性的人是很自在的,很有信心的,常乐我净的。

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

六祖就给我们继续地讲解,你看我们这个世界的虚空啊,是里面什么都有的,能含藏万象,各种色像。

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

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什么都有,好人也有,坏人也有,做好事的人也有,做坏事的人也有,虚空世界什么都有。

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

虽然佛经上好象讲须弥山不在我们地球上,但是也毕竟是在法界里面,在这个大宇宙里面。那么你说地狱,地狱在哪里?我带你们去找赵州禅师去吧,以前不是有个将军去拜访赵州禅师不是说,“师父啊,什么是天堂啊”,赵州禅师突然就说,“欸,你不配问我这个问题”,那将军就很生气拔出宝剑,说“我一剑就将你宰了”,“欸”,老师父就说“慢、慢、慢,将军息怒,你生气的时候这就是地狱,刚才恭恭敬敬地问我什么是天堂的时候那就是天堂”,他说为什么,心净则国土净嘛,你不是嗔恚心一起来,心情就很不好一样,就像在地狱受苦一样吗?那么你说哎呀,了空居士你这个是饶舌,你给大家随便绕一个弯,那真的有没有天堂地狱啊?我带你们去看《楞严经》了,《楞严经》就说有,《地藏菩萨本愿经》地藏菩萨也说有。那么地狱那些能不能我找一个比喻啊,那也马马虎虎可以,严格来说是属于那些不好的能量场的那种层次吧,大家就这么研究就好,就是不好的能量场的世界都在一心之中,确实是。

世人性空,亦复如是。

这个“性空”是自性真空,不是说自性空掉了,不是。这“性空”应该是自-性-真-空!自性真空又是什么?那就是明心见性的境界。就说一个明心见性的人他就能够知道山河大地、日月星宿、好人坏人、正法邪法、天堂地狱都在他这个广阔的心里边。“世人性空”就是说明心见性,就说自性真空,就是跟这个宇宙的虚空是差不多。

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

“自性能含万法”,那肯定“大”了,什么都在它里边了,没有的超越它的了。

万法在诸人性中,

那你们觉得很奇怪,譬如说我跟大家说你们现在也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大家的本来面目,那至少来说,刹那间你们也明心见性了,但是好像没有见到什么“万法”啊?世尊告诉你们“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我说即是空”你们不要去注意它,你们注意前面的“因缘所生法”就好了。你们的清净心看到什么事情,你们就想出了最佳的方案,然后去化解那个事情。如果我们遇到什么事情手忙脚乱,哎呀,乱了方寸,什么方法都想不出来,那不就是没有了。所以真的明心见性的人,他在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无论遇到什么事情,他都能够想出一个比较完美的方法去化解,因此能说“自性能生万法”,“自性能含万法”,它里边就有万法,其实就是说对境而产生。

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

这句话很关键。很多人都在研究叫做对境无心,或者是无分别智,而且有些大德他也讲得糊里糊涂,大家也搞不清楚。我说给大家注解一下:对境无心就是对境无私心,也就是对待任何情境你都以最客观的心态去看待它,这就是对境无心,就是无私心,无主观的心,但是有客观的心,有清净的心。对境无心是这个意思。无分别智,就是无私心分别,也就是实事求是,有大公无私的分别。所以看到好人坏人,好事坏事,“不取不舍”,取就是贪取,舍就是厌弃,看到好的东西,你不要很执着,很喜欢。看到不好的东西,很讨厌,不要这么想。好的东西你也是很客观地认识这个好在什么地方,有什么好处,该怎么用;看到不好的东西你也这个不好该怎么处置才是最合适的,也就是永远保持客观的心态去实事求是,这就是“不取不舍”。

亦不染著,

其实“染著”是什么意思,不要引发你的情绪变化,你要保持如如不动的清净心去认识去面对,这就是“不染著”。

心如虚空,名之为大。

“心如虚空”,就是永远保持这个心量广大,一切都是那么的客观,这个境界就叫做“大”。其实“大”的意思就是圆满。大了就是什么地方你都放满了,那不是圆满吗?这个境界就是至高无上的,就是圆满的境界。

故曰摩诃。

这个“大”的梵语,古印度的言语就叫做“摩诃”。

善知识,迷人口说,智者心行。

迷人就说“清净心清净心,不思善不思恶”,智人马上就说哎呀必须掌握这个方法,好了,那我以后就是时时处处以清净的心来看待自己和看待别人,这叫做“心行”,就是专心地去做了,认真这么做了。

又有迷人,空心静坐,

“迷人”就是不开悟,就是不明白道理,不明白这个明心见性道理的人。“空心静坐”,那就是卧轮禅师,将念头排除掉,傻乎乎的天天在那里坐,叫做“空心静坐”。

百无所思,自称为大。

“百无所思”,就是脑袋空荡荡的,一片空白,然后他就说这个境界才是最好的,那就变卧轮禅师了,“菩提日日长”。

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

“不可与语”,就是没办法跟他们沟通了,没办法跟他们说了。因为他们是这么执着了,认为他是对的,我们也真的是没办法。不过,我常常提醒大家,学佛就是学佛的智慧,修道就是悟大道的道理。那有智慧和懂得道理的人能够有什么后效应啊?那肯定是能够破烦恼,也就是人生的成功率会更高。如果学佛啊修道之后,然后傻乎乎地在家里等死,那真的,就是活死人,没用的,社会的累赘。真正悟道和见性的人都有大智慧,他们都能破烦恼,因此人生的成功(率)会越来越高。

善知识,心量广大,遍周法界。

“遍”就是遍及,“周”就是周到。“遍周法界”,就是说跟法界一样大了,一切处一切时你都遍及了。“心量广大,遍周法界”就说我们的真心佛性其实就跟法界一样大的。

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

就是说,六祖就怕我们那个心搞成空荡荡了,所以就变成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他说不对啊,明心见性的人啊,他们胸怀宽广,但是什么事情都了了分明,并不是头脑简单啊,他们是了了分明啊。

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

“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也就是说,大彻大悟的人他们看事情,如果从总体上来说,他也看得清楚;如果他从局部上来看,他也会看得清楚。也就说他们针对性地处理问题,也能够周到地考虑到周边的一切联动关系。如果要做整体的计划,他同样也不会忽略局部的要点、核心。所以就产生了“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不会说顾此失彼。也有点像我们老子所说的“大制不割”,而且都不会矛盾的。有些人就顾此失彼,要重点突出,就忽略了周边的一些连带关系;顾到周边的连带关系,重点又不突出。所以六祖告诉大家,真正大彻大悟的人,他们是很能干的。所以学佛学这些才有用啊,学坐在家里傻乎乎的像一个活死人一样,那没用啊。

善知识,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

“一切般若智”,其实“般若智”就是大智慧,也就是,我们想得到大智慧,必须在明心见性上下功夫。那大家说明心见性怎么办?那就是要养成一个好习惯,以客观的心态,实事求是地看问题,也就是以“不思善、不思恶”的心态“返照汝边”,就是认识自己。所以你们学坛经啊,说内心话,我的心愿是希望大家个个都变成惠明了,个个从此都言下大悟,从此都能够以般若智慧去为人处世。

莫错用意,名为真性自用。

“用意”,眼耳鼻舌身意,“意”这就叫做主观意识,主观猜想。所以六祖说你们记得啊,不要用你们的一厢情愿的想法去猜想啊,一定要以清净心去实事求是啊,就是一定要以“不思善、不思恶”的心态去认识自己和认识周边啊,这才是叫做“真性自用”。“真性”就叫做真正的自性啊,当然自性没有什么假的,他这是强调了一下,“真性自用”,这才是般若智慧的起用。从自性起用,不是用你主观意识去乱猜。

一真一切真。

“一真一切真”,什么叫“一真”呢?自性现前就是真。自性现前,我们这个法界就变成一真法界了。那我们自性不现前那就叫做随业受报的世界了,那为什么啊?我们开悟,譬如刚才大家吃完饭在家里坐着,可能还有执着,现在听我说了,也马上变成惠明,不思善不思恶,欸,那这个世界是一样的啊,山河还是山河,大地还是大地啊?不是的。就不一样了,天哪,有哪里不一样啊?刚开始没有听我说话的时候,你们认为世界是孤立的,现在刹那间明白了,山河大地都在你一心之中。也就是说,天上天下,通过你这个犹如虚空的心,那不都是变成普遍联系了吗?原来是普遍孤立,现在是普遍联系,那不是感受不一样了?“一真一切真”,所以你悟入明心见性的境界,万事万物的真实情况你就知道了,知道什么?知道普遍联系。所以考虑事情一定要周到全面,要实事求是。

心量大事,不行小道。

“心量大事,不行小道”,一开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小道”是什么?就是孤立的观点,看事物就是从局部,坐井观天,这叫做“行小道”。“心量大事”,明心见性的时候,你就“心量广大,犹如虚空”,就是以整体观来看问题。“大”,就是圆满,“事”就是对待、处理。就是以真性自用,“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再也不是以孤立的观点去看问题了,一定要以整体观来看问题。

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

就是说嘴巴上不要说我什么都空掉了,不要嘴巴上说,“心中不修此行”,心里就没有修这个行,这个行指哪里啊?般若寂照,也就是你一定要处处知道万事万物都在你一心之中,你和万事万物是一个整体,从整体观上去为人处世,“修此行”就是以整体观去为人处世。

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

“恰似”,好像。一般人说自己是国王,说的没有用的,人家说他发神经病。其实自古以来也有不少人喜欢说他自己是什么古佛再来,哪个菩萨再来,什么什么都有。其实你怎么说啊,我以前告诉大家,你们如果以后有看到哪一位人说他是佛菩萨再来,你们就告诉我,我帮你们打假。你说了空居士,你也没有火眼金睛。说内心话,看开悟不开悟就请孙悟空来看,他也不懂得来看啦,火眼金睛也没用,还是我才有用。我那么有本事?不是,我是请来世尊,释迦牟尼佛,去哪里请啊?附体是不是?不是。“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如果会附体那就不是释迦牟尼佛。那要去哪里请啊?《金刚经》!我们从他的言行和《金刚经》来对照,就能看得出,如果一个人自称什么菩萨,欸,“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一句话就完了嘛。那么我们继续研究,千古以来那些人为什么要招摇撞骗说他是佛菩萨再来的呢?因为他是想骗人,没有想到这么一骗,就被《金刚经》给对照出来。那么在《楞严经》上,“先佛世尊四种清净明诲”里边,不是世尊也说,佛祖也有让很多佛菩萨罗汉啊来转世,来到人间,从事各行各业,引领大家修行啊,有没有啊?《楞严经》上世尊是说有啊,那你说我们很有兴趣很想知道我们现在世界上有没有佛菩萨来转世的?很简单嘛,我以前给大家说了一个标准,心愿如菩萨,言行如菩萨,你就是菩萨。你有菩萨的心愿,你有菩萨的言行,就对了,还要自称吗?真正的心愿言行都符合菩萨的标准那就叫做货真价实了,不用说,人家都相信了,自己去说,那就是凡夫自称国王,人家只能说他发神经病嘛。

非吾弟子。

六祖就说我们这些佛门弟子,或者“非吾弟子”这里也可以就是说专指六祖,就说我这是真正修无上道的,我们这个无上道这个弟子里面没有这些说谎话的,说谎话的不是我们这些实修亲证人的弟子。“非吾弟子”,不是我六祖惠能的弟子。

善知识,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

“何名般若?”就是般若是什么?“唐言”,就是我们大唐国,六祖是唐朝人,唐言就是唐朝,我们大唐国的话就叫做“智慧”。

一切处所,一切时中,

就是一切处,一切时了,

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

“念念不愚”,其实社会上有一些人很执着做错很多事,他还觉得他很聪明啊,只是说我运气不好,结果做错事,失败了。其实这个愚是指执着,有某一些执着,不开悟,叫做愚。开悟了,明心见性了,叫做智。“常行智慧”其实就是说以智慧来作为行为的标准。请大家记得,六祖所说的智慧就是般若智慧,就是以不思善不思恶这种清净的心来认识自己和认识周边。其实不思善不思恶这种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方法,它一定是包含了实事求是和普遍联系。也就是说,从广度上来讲,他也会认真,从深度上来讲他也会认真,所以说包含了这两大关系吧。“即是般若行”,这就是智慧的行为了。

一念愚即般若绝;

“一念愚”,要知道哈,因为六祖说的这么简单,严格来说也就是可能觉得当时那些人都听不懂。请大家知道,这里的“愚”不是说笨笨的意思。其实我说愚蠢的人一方面是那些很笨的人,一方面是自以为是,聪明反被什么误的人。所以一念愚就是一念执着,那些笨的人就是大脑一片空白的,他们看什么都看不懂。那些聪明反被聪明误的那些愚人,他就真的是一叶障眼,不见泰山,这两者都变成愚了,所以“一念愚”,就是执着,或者是糊涂,这些都是愚,“一念愚”最少来说是指这两大方面。

一念智即般若生。

“一念智即般若生”,那你说般若也是智慧。“一念智”,智,我们还是请来我们的老子来给大家解释。老子《道德经》不是这么讲,“自知者明,知人者智”,“一念智”,也就是说善于客观地去观察,这就是智慧现前了,这就是般若现前了。那你说我们今天刚学会不思善不思恶去返观,和释迦牟尼佛或者是六祖这些人来对比,我们的智慧和他对比有什么不同啊?严格来说,这还是有一个历境炼心的这个后得智的问题,希望大家一定要理解这个。譬如说六祖和我们在一起,他也同样是以不思善不思恶的心态来看问题,我们也是,但是他因为长时间的历境炼心,所以他的经验比我们丰富,考虑会更加周到,我们认为周到的可能还没有六祖的周到,所以请大家一定要明白这个历境炼心的重要性。所以要树立信心,不要明天说一件事情判断错了,“完了完了,哎呀了空居士你说的天花乱坠,原来六祖也在骗我们,我本来是不思善,不思恶的去考虑问题,但是结果都考虑错了,为什么啊?”,也许我们的深度和广度还没有六祖惠能大师那样的厉害,所以希望大家树立信心。譬如走路,虽然方向认对了,但我们先走和在后面跟还是有迟疾的问题,先走必然先到啊,后面跟的必然相对要慢一点,当然如果快马加鞭也许会追得上前面的人,所以大家一定要牢记,只要方向对了,总是会有所成功的。所以这个不思善不思恶的客观心态,是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和看待别人,这种方法论是绝对正确的,这就是般若智慧,请大家牢记。

世人愚迷,不见般若。

哎呀,人世间很多人又是愚蠢又是执着,所以他都不知道什么是大智慧。其实大智慧是一种正确的世界观,然后以这正确的世界观作为指导思想,从而落实到他的方法,具体的方法论方面去,是这个关系。

口说般若,心中常愚,

嘴巴就说哎呀我很喜欢智慧啊,心里老是很执着,没有这个正知正见,没有大公无私、光明磊落的心态。

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说空,不识真空。

哎呀,对的。譬如有时候我们问到一些修行人,“师父啊,你修什么啊”,“我修禅宗的”,那好,没错。但是人家如果称他为禅师,有没错?如果从礼节上来称谓,“这位就是修禅宗的禅师”,那可以。如果从实质上,那些没有开悟的人是禅宗的门外汉,称不起禅师。为什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你是禅师,你必须会指导我正确的修禅,连你都不懂,拿什么指导我啊,所以不能称为师,只能说爱好禅修的人。所以这是有个严格的标准。嘴巴就说,其实一窍不通,那是没用的。

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

六祖就给我们解释了,般若,什么是般若,拿出来给我们看啊,般若,大智慧就是!大智慧其实就是以客观的心态认识自己和认识周边的一切啊!请大家牢记。我翻译成现在这些话,你们一下子就听懂,只最重要的是——从此这么去做好,就是般若行了。

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

就是明白这个道理,就有智慧了,就说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了。就这么简单,观念一改就好,慢慢的一步一步去历境炼心,以后就越来越圆满。

何名波罗蜜?

这里的“波罗蜜”是印度语,是到彼岸的意思,六祖接下来要给我们解释了。

此是西国语,唐言到彼岸。

“唐言”,请大家记得,因为六祖那时候是唐朝人哈,欸,我们唐朝国,好像我们现在说中文,我们中国嘛,以前叫做大唐朝嘛,是这个意思。

解义离生灭。

这个“义”字用的非常好。“解义”就是理解般若真实义。“解义离生灭”,“离生灭”是什么意思啊?一切现象都不知道啊?不是,你很知道,但是你不会受它影响,也就是心如明镜,一切都了了分明,但是不会受外界的情境、内心的念头的干扰。也就是说,你永远保持,不管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境,你的心永远是那么清清净净,这叫做“解义离生灭”,理解了般若真实义,那就是“离生灭”。“离生灭”不是彻底不知道万事万物的生生灭灭变化发展的,不是,都知道,但是不会受它的影响。你们可能不理解,我帮你们找一个著名的人物,那就是《岳阳楼记》的范仲淹。范仲淹在写《岳阳楼记》里面不是说,“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什么等等,“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哎呀天气不好,登上岳阳楼看到那情景不好,所以那心情也不好啊。然后他又说“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哎呀,天气好,登上楼心情也挺好,“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哎呀范仲淹受这环境的影响的这个心变化太大了。当然,应该不是范仲淹,范仲淹是说游客,我是给大家开玩笑的,游客受这个景物的变化影响太大了,是这个意思。这就是住生灭,就是他的心啊被种种事物的变化所干扰。所以真正明白般若真实义的人,般若就是不思善、不思恶的清净心态,这个人,他就不会受环境的变化而情绪产生变化,就是这个意思。

著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于此岸。

就说,你如果面对的事情,你的心会被它扰乱,“如水有波浪”,比喻我们的喜怒忧思悲惊恐,各种情绪的变化,波涛汹涌,什么思绪万千,我们的心会受干扰,这就是在此岸,就是凡夫的境界,就是还是没有解脱的时候。

离境无生灭,如水常通流,

譬如让六祖去登一下岳阳楼,哎呀天气不好,六祖也登上去岳阳楼,欸,今天天气不好,“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六祖也很平静,“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过两天,天气好的时候,我们说六祖啊,我们再去岳阳楼啊,他说好啊,他登上去,“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他也心情很平静,如实的看到了这些情景。但是他的心啊,不会受气候好和气候不好的影响,他的心永远是那么平静,这就是“离境无生灭”。他的心啊就很平静,就象水没有波涛一样,在自然的流淌着,自然的流通着,这就是到彼岸,这就是开悟的人。

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蜜。

这就是说,你的心永远不受干扰,但并不是不知道,这就是觉悟的人,这就是到彼岸了。我们从凡夫的此岸已经去到了开悟者的彼岸了,是这个意思,所以叫做波罗蜜,也就是到彼岸。整个经题合起来就是大智慧到彼岸。就是我们开悟之后,有了大智慧,我们就从凡夫执着,老是会“心为物欲”的此岸,过渡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彼岸了,是这个意思。

善知识,迷人口念,当念之时,有妄有非。

“善知识”,就不用解释了,就是对大家的称呼。“迷人口念”,就是嘴巴上说说,说我也喜欢般若啊,我也是修禅的。“当念之时,有妄有非”。就是嘴巴在念,一边在念,又一边老是在执着是非,搞得自己的心慌慌乱乱的。

念念若行,是名真性。

这段话的关键所在就是“念念若行”,念念若不行呢?就是口念般若,当念之时,还是受是非的影响,心还是慌慌乱乱的,那就叫做不行。不行什么?不行般若行,“念念若行”是什么意思?“念念若行” 般若行。 “念念若行” 般若行关键是什么行才最重要啊。因为我是一个真诚求道者,所以你们没有发问,我会帮你们找出疑点。“念念若行”就是“念念若行” 般若行。那“念念若行” 般若行是什么?就是以不思善不思恶的心态去认识自己和认识一切事物,这就是若行,若行其实就是若行般若行。“是名真性”,这才是真真正正的明心见性,“是名真性”,真真正正的明心见性的状态就是念念若行啊。因为六祖知道他们听懂了,不过我们很可怜,一千多年后我们是听不懂,所以我帮你们抓出这些疑点,以后你们就懂了。

悟此法者,是般若法;

关键就是你要“悟此法者”,悟什么法啊?就是悟惠明的法,惠明的那个以不思善不思恶的心啊返观自己,到一定程度自他不二,不仅仅返观自己也返观别人,这就是般若行。要不然,我看有些大德讲经啊可能是偷工减料,或者是自己都不懂,就赶快拐了跑,趁你们没有来得及发问。以后你们就老搞不懂,般若行,怎么做啊,师父啊,我很想行般若行啊,但是你没有告诉我怎么行啊。我就有,就是不思善,不思恶的心态返照自己,以后乃至返照一切人、一切事,这就是般若行。

修此行者,是般若行;

这么修才是真正的般若行。

不修即凡。

不这么做就是凡夫一个了。就是没有以不思善,不思恶的心态返观自己,返观别人,返观一切,有就是般若行,没有就是凡夫的行为。

一念修行,自身等佛。

哎呀,我们都是修行人,我是念念修行啊。天哪,那你早就变成佛了,我们还是凡夫啊?关键就是“一念修行”,“一念修行”般若行,六祖会不会太夸张了?“一念修行”般若行,你就跟佛一样了?其实这个时候,我们已经是挨入了这个行列,也就是已经是属于三世诸佛的行列。我们虽然还没有圆满成佛,但是我们已经是属于明心见性了。我们已经是达到了,《般若蜜多心经》里面那个三世诸佛,那里面不是说“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般若蜜多心经》够不够有力啊?不够我还有啊,《金刚经》“净心行善分”啊,“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一念清净,返观自己,返观一切,你这个境界跟佛是同一类型的了。只是说也许程度,我刚才说广度和深度还没有达标,但是已经是属于同一类型同一个方向的境界的了,所以“等佛”,是这个意思,也就是说开悟了。所以开悟的人做到最完美最圆满那就是“佛”了嘛,所以我们就开始真正进入了真正的未来佛的行列了。我们凡夫严格来说,我们没有开悟之前还是地地道道的凡夫,为什么说也可以称为未来佛啊?那个是广义的未来佛。也就是说你们有佛性,以后可能会成佛,但是,没有开悟之前,你还没有真正走入正道啊,是这个意思。

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

那这句话我们吓死了,“善知识,凡夫即佛”,那我们都是佛了,那我问你啊,你们能说究竟法理吗?你们能够一经通,一切经通吗?不能,那就六祖说错了吗?不是,凡夫和佛共同之处“都具如来智慧德相”,凡夫是“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诸佛是“离一切相,则名诸佛”,是从佛性上来讲,凡夫等佛。“烦恼即菩提”,烦恼就是种种的障碍,种种不开心的事情,菩提就是觉悟。那为什么我说我心情很烦恼啊,你说哎呀恭喜你,你今天觉悟了。天哪,那不要被他气死,不是。没有烦恼就没有觉悟的智慧的答案。所有答案就是因为你有这个问题,才有这个答案的出现,没有这个问题,这个答案也不需要了。所以说,烦恼对于凡夫来说,是一种障碍,对于有智慧的人来说,是一个智慧答案的问题。因为这个烦恼而引起引出了他这个智慧的方案。所以在智慧的人看来,一切的烦恼都烦不了我,因为我兵来就将挡,水来就土淹。一切烦恼一碰到我就没有了。所以我以前给大家开玩笑说,“有事也无事”嘛,不是说“无事忙中老”,那你在忙什么呢?“烦恼即菩提”就是有事遇到他,他也能够很自然地化解了,烦恼不也是形同虚设吗?所以就“烦恼即菩提”,是这个意思。

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

六祖真的怕我们误解了,欸,拍拍头,“凡夫就是佛,那我是佛了?”不是。六祖说:没有开悟之前你就是凡夫,开悟了,你就是佛。其实这个佛,请大家记得有圆满和不圆满,明心见性的人严格来说就开始已经成为未来的佛了,但是他还没有圆满,还没有达到释迦牟尼佛那种圆满的境界,只是他的方向是对的啦。所以说以前说悟后起修,才是真修,那悟前起修是不是假修啊?连释迦牟尼佛悟前都有修啊,那是不是假的?不是,这个真修的意思就是真真正正的正确修行,也就是最高效的啦。悟前的修行也许会走弯路,当然可能也会有用,是这意思。

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关键词就是“菩提”,“菩提”就是觉悟。不觉悟的凡夫,他处处着相,所以搞得心乱乱的,老是满脑子贪嗔痴,忧谗畏讥,觉悟的人就是随遇而安,尽力而为,问心无愧。所以他就是离相,不会被这些境界所牵引。就是面对现实,承认现实,尽力而为,问心无愧。他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他都是如如不动,头脑清醒,“宠辱皆忘”,但是“宠辱”还是存在的,只不过他是不会受“宠辱”的影响,这就是觉悟。

希望大家牢记,开悟其实就是那么的容易。就是以客观的心态实事求是,也就是以不思善不思恶去返照自己,以后到一定程度就同时也返照周边的一切,这就是般若行,祝大家从今天开始就开悟了。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 

“善知识”,这个大家知道了,六祖喜欢很客气、很恭敬地称大家为“善知识”。那接下来这个“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最尊”,“尊”,就是尊贵。其实这个“尊”、“上”、“第一”都是在形容这个“摩诃般若”智慧的至高无上,也就是在一切智慧里面,“摩诃智”是至高无上的,“最尊最上最第一”。那“摩诃般若”是什么啊?以前我也讲过了,我们一般的智慧可能都可以称为“小智慧”,为什么叫做“小”呢?只是局限性的对什么事情有一定的认识,不是站在最全面最客观的立场上来认识,因此很多事情会出现一个局面叫做“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如果我们都获得了“摩诃般若”智,那么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可以说是一致的。

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

“无住无往亦无来”,这里“来”“往”“住”,“住”就是停留。这个“摩诃般若”智啊,其实是什么啊?就是六祖告诉惠明的“不思善、不思恶”这个心态来返照一切。其实“不思善、不思恶”的心态是什么?就是我们现代人所说的最客观、最全面的心态,也就是说最清净的心态,然后来认识事物。这种清净的心态对任何事物没有特别的执着,也没有特别的下结论,而是真真正正地去实事求是。“三世诸佛从中出”,就是过去、现在、未来的诸佛他们都是依般若智慧也就是依这个最清净的心态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等正觉是怎么成就?就是以这个最清净的心态去认识一切,从而永远没有烦恼和障碍,因此能够历境炼心,处处无所障碍而最后达到了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等正觉就是一切的事相,你都能够了了分明,一切的顺境、一切逆境都不会使你产生烦恼,也就是“无所住处涅槃”。

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

“五蕴”是什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很著名,就是“色受想行识”,就是“五蕴”。“五蕴”其实总结起来就叫做身心。“尘劳”是什么?就是尘世间的种种烦恼,“五蕴烦恼尘劳”就是身心的烦恼与外境的种种障碍烦恼。“当用大智慧”,那么大智慧怎么去打破啊?其实我们无论是自己身心的烦恼,还是客观环境使我们产生的种种不方便,这些事情其实你怨天尤人都没有用的,只能面对现实,以最佳的方案去化解,能化解得怎么样就怎么样吧,真的化解不了需要回避或者是忍受,那你只能理智地去面对。不要埋怨,埋怨那就不对了。这就是“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

如此修行,定成佛道。变三毒为戒定慧。

就是说以这个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诸佛就是修这个东西。“三毒”是什么?“三毒”就是贪嗔痴。我们为什么会贪?我们为什么会嗔?为什么会痴?就是因为对事物的来龙去脉因果相续,你不明了,因此就有抱着种种侥幸的心理,因此就产生了贪嗔痴。如果一切事情你都很理智地看清楚它的因和果的相续,那么你就会选择最佳的方案去面对,因此你也无怨无悔。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

最关键就是说,“一般若”就生“八万四千智慧”。“八万四千智慧”是什么意思?“八万四千”是佛家的一个习惯性用来形容数量很多很多的一个词,并不是说的真的是八万四千,八万五千就不是吗?都是,这个词用来形容无穷无尽的现象。那“八万四千智慧”是什么意思?那就是每一件事物的具体做法,为什么从“一般若”,般若就是大智慧,大智慧是什么意思?那就是最清净最客观的心态,用这个最清净最客观的心态去生八万四千智慧,是怎么生呢?那就是去实事求是,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这样来生的。

何以故?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

八万四千智慧就是因为八万四千尘劳,尘劳就是烦恼。众生有一烦恼,诸佛菩萨就从他的大智慧生起化解烦恼的方法。这大智慧你们千万不要以为是有什么特别,其实就是最客观的心态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去实事求是。我这么一说,你们都马上有大智慧了。马上就有了。那你说我为什么用起来没有那么灵?我告诉你,因为其实虽然你现在一念清净了,但是你还有种种潜意识的一些习惯性的引力,也就是说你还没有真正去历境炼心,将你的业力给破掉,你看起来你的心很清净,但是也许我们来看,你还没那么清净。那怎么办?慢慢来,历境炼心,这个大智慧就越来越圆满了。刚开始还是有点执着的,不要以为马上“不思善、不思恶”,你就有大智慧,不是,这是告诉你一个具体的方法。

若无尘劳,智慧常现,不离自性。

“若无尘劳”,是不是烦恼彻底没有了?不是。我们来看六祖有没有烦恼?有。六祖会不会被烦恼所左右?不会。释迦牟尼佛有没有烦恼?当然你们会发现我这句话说起来有点病句,但是我是无可奈何只能这么表达。释迦牟尼佛也有烦恼,只是他不会被烦恼所牵引。那他有什么烦恼?外有六师外道,内有六群比丘,有个提婆达多很不听话,这些在我们世俗人看起来都是不如意的事情。但是佛祖面对这一切情境,他的心永远是如如不动的,也就是他该怎么化解就怎么化解,该怎么回避就怎么回避,所以大彻大悟的人说若无烦恼,其实他是不是事事顺心?并不是,只是他尽力而为,问心无愧,所以坦荡荡,叫做没有烦恼。烦恼还是有的,只是他不会受烦恼的影响,而且他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悟此法者,即是无念。

“悟”这个般若智慧这个法门就是“无念”。“无念”是不是心中一个念头都没有了?好象是吧,既然说好象是,那为什么六祖后来说卧轮禅师,说“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说他不对呢?确实不对!那么“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是什么意思?那就是无自以为是的念头,无贪嗔痴的念头等等,等等。也就是他的心犹如明镜,他“不思善、不思恶”,但是他又对一切的事情了了分明,是非对错,名利得失都非常清楚。“无念”是无妄念,无贪嗔痴之念等等,并不是说一个念头都没有,那就是在那里昏昏沉沉了。“无念”是无妄念,他的心不会被种种的妄念所牵引,他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就是“无念”的真实含义。

无忆无著,不起诳妄,

“无忆”,回忆的“忆”,是不是他不想事情了?不是。他会回忆,但是不会被回忆的事情所牵引。譬如我们回忆到过去开心的事情,你不会得意忘形,你就像看别人的故事一样;你回想到过去伤心的事情,你不会垂头丧气或者是凄凄凉凉,你同样还是像一个旁观者,在看着别人发生的故事一样。这就是“无忆”的真实含义。并不是说大脑一片空白。那就是叫做老人痴呆症或者是健忘了,不对的。大彻大悟的人他们的记忆力、他们的思维能力非常好。“无忆”就是不会受回忆的事情所干扰。牢记!

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

对,对,“真如性”就是我们的清净佛性,就是惠明的那个“不思善、不思恶”的心态哈,“真如性”就这么简单,你们千万不要以为高深莫测哈。好像那天有个同修告诉我,说有些人在怀疑,“金丹大道”在了空居士的心目之中怎么那么容易啊?其实早就定论了,“隔行如隔山”嘛,所以说般若智慧在我来说也这么简单嘛,你们就以这个清净的心来返照就对了。

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

    首先我们来解释关键词就是“法”。“法”是什么?“法”,从六尘的角度就是“色、声、香、味、触、法”,意根对法尘。那么这六尘里面的“法”是属于思维啊等等念头啊概念啊等等这叫“法”。如果更广义一点的“法”,就是我们说“法界”, “法界”那就是指宇宙空间一切宏观和一切微观的所有现象,那就叫做“法”,就叫做“法界”。“不取不舍”,其实就是对一切的事情,一切的现象,你都不要贪着,也不要厌弃,该怎么样,我们就怎么样吧,这就是“不取不舍”。

“即是见性成佛道”,一个修行人,你们今天晚上听我说,说你们从今以后,无论自己内心的起心动念,还是言语举止,乃至周边一切现象,你都以绝对的客观清净的心态去看待它的对错和该怎么做,你就开始进入了觉悟的(境界),长此以往,你就会有大成就。其实这个就跟《金刚经》的“净心行善分”的“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一致的),那么什么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也就是用清净心去看待一切,去分析一切,不要以自己的喜欢和讨厌的心态去看待。那佛祖怕我们听不清楚,继续解释,“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你永远这么做就是“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们不要以为说你马上以无四相而修一切善法就是达到了圆满成佛,不是,你要时时处处都保持这样,从一分、二分,最后到一百分,这样就圆满了。从不圆满到圆满,所以希望大家听六祖的话吧。

善知识,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须修般若行,持诵《金刚般若经》,即得见性。

就说大家要深入法界,深入法界是什么意思啊,法界在哪里啊?其实我们很多人就搞不清楚,为什么佛祖有时候说“四禅八定”,“九次第定犹如泡影”,那六祖在这里又说深入法界,那深入法界是什么?那就是深入包括四禅八定,九次第定等等,乃至所谓的十行,十回向,十地,等等,也就是我们说些老土的话就是,你要进入高功夫的境界,那就要行“般若行”,你们要记得,你们今天掌握了像惠明一样“不思善、不思恶”去“返观汝边”,返观你自己,当然其实功夫深了,是自他不二,观察别人,也是以“不思善、不思恶”去观,一切事情该怎么做,你都以最客观的心态去分析,去执行,这就是般若行。般若行其实就是六祖后面所讲的“一行三昧”,“一相三昧”。般若行其实就是《金刚经》的“应无所住而行布施”,般若行其实就是“如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般若行其实就是“净心行善分”,“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等等,这是般若行。这个般若行的过程会引发“五蕴皆空”的越来越圆满。你刚开始,你们大家都“不思善、不思恶”,返观自己,如果功夫浅,你们觉得“我的肉身的存在很明显”,慢慢地变成“行深般若波罗蜜”,到一定程度就会“照见五蕴皆空”,觉得“哎呀,我的身体动一动还有,我不动的时候觉得身体和外面都没有界限了”,欸,不是“五蕴皆空”吗?所以你们懂得,这个般若行其实就是老子《道德经》的“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这就是曾参写《大学》里面的“格物致知”。“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这个般若行就是“无为法”,寂照之后该怎么做就怎么做,那就是“差别”,般若行的寂照过程就是“无为法”,寂照之后觉得该怎么做就必须怎么做,那就是“而有差别”。请大家记得!

当知此经功德,无量无边。经中分明赞叹,莫能具说。

对了,我刚才还减漏掉一半。就是为什么要读《金刚经》啊?《金刚经》是专门帮我们讲破四相。譬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使你们巩固你对般若行的理解和应用。般若行,我现在说你掌握了,等下你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又着相了,那个般若行又不见了,所以要多读《金刚经》,护念你这个般若行。长期护念,那就变成“行深般若波罗蜜”了,你就越来越“五蕴皆空”了,那就是深入法界了。其实“五蕴皆空”的过程,它同样会产生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等等的次第变化,只不过外道修四禅八定,他们是执着了禅定的次第境界,因此他们的进步很慢很慢。佛家正道以般若行而成就九次第定的境界,那是非常快的,也就是涨功会非常非常的快。“当知此经功德,无量无边。经中分明赞叹,莫能具说”。为什么说此经功德这么大啊?你们要知道,如果对《金刚经》这个“应无所住”的境界能够明了,那你当下就破四相,当下你就和诸佛菩萨同愿同行了,你就从凡夫马上变成开悟的人了,开悟的人就是菩萨,诸佛菩萨有多少功德,你开悟之后就跟他们有某一程度的相应,因此你就有诸佛菩萨百分之多少的功德了,就这么容易啊。

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

“此法门是最上乘”,也就是说在一切修行法门里面,这个般若行是最圆满的心法。依此而修,就能够进步非常非常快,而且境界是最正确的。这句话里面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大智人”,一个是“上根人”,那“大智人”和“上根人”有什么区别?“大智人”是指那些已经开悟的人,那你说开悟的人还需要说吗?请看六祖,六祖其实天生就是懂得这个般若行的这种境界的,像我们这些就是天生就不是那么懂的,需要善知识来给我们开示,“哎呀,原来是这样”。“上根人”就是根器很好的人,他不是天生就大彻大悟。“大智人”,不管他是天生已经大彻大悟,还是说他已经得到善知识的指点而大彻大悟。“上根人”就还没有大彻大悟,“大智人”是指他现在已经大彻大悟的了。所以说大彻大悟还需要听六祖说吗?还需要听说,这就是印证!譬如《六祖坛经》里面有很多弟子他应该来说只是属于“上根人”,他原来还不是很懂,听了六祖所讲,他才懂得。好像有个叫做什么“因守无常心,佛说有常性,不知方便者,犹春池拾磔,我今不施功,佛性而现前,非师相授与,我亦无所得”,那个叫行昌,他就是原来是不懂的,听六祖指点了,才豁然开朗。但是另外有一个人,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永嘉玄觉大师,他自己读《维摩诘经》自己开悟了,他明白了,只是说还是稳重一点,就请六祖给他印证。他过去本来就是大彻大悟的了哈。这就是叫做“大智人”,永嘉玄觉大师就属于“大智人”,行昌是属于“上根人”。

小根小智人闻,心生不信。

“小根”,哎呀就是“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你跟他讲,他也在那里,要说对也不对,就是听了也不怎么懂那种糊糊涂涂的,“下士闻道,大笑之”,那就是小根人。“小智人”,“小智”那就是小聪明,那就是那些自以为是的,所以小根小智这就是这样的了,他们听了也是听不懂的。

何以故?譬如天龙下雨于阎浮提,

“何以故?”那为什么呢?打个比方,譬如天龙,古人还是认为下雨是天龙在搞,不过科学怎么解释,那个还是等待科学家进一步去探索,我这里只是按照字面来解释。譬如天龙下了一场大雨在阎浮提。阎浮提一般也是指我们这个世界吧。

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枣叶。

“城”就是城市。“邑”就是相对比较小一点的乡镇。“聚落”,那个小村庄。“悉皆漂流”,下大雨。“如漂枣叶”, 我关键词就是要跟大家讲清楚, “枣叶” 这个词会不会搞错?不会搞错。我看有一些大德讲“枣叶”应该叫做草叶。我们好像从来没有人家说飘草叶的,我小时候在外面玩,好象那草枯黄的就是枯黄的,很少说有特别的落叶。那么为什么六祖要说枣叶呢?我特别去查,哦,原来枣,我们吃的红枣的枣,那个叶子比较小,六祖不会说树叶,因为有些树叶很大嘛,枣叶就很小。我在字典里面查,有些枣叶它的宽可能是二三厘米,长就可能四五厘米,所以枣叶就是树叶里面这个种类里面是比较小的一种叶子,所以六祖用“枣叶”这个词。

若雨大海,不增不减。

如果这场大大的雨下在大海里面,对于大海来说是不增不减。那你们何以故啊?我们小时候读书不是说“三山六海一分地”吗?就说地球里面,海占的面积可能是有百分之六十,山可能是百分之三十,大概不准的哈,平原吧可能是百分之十。好像宇航员上了太空,看到我们地球好像整个都是有点蓝色,他们说地球应该称为水球,因为这个表面很多是被水所覆盖。那好了,如果一个地方淹水淹了六十厘米,那么大海那么宽广,相当土地的六倍,那六十厘米,它就变成十厘米,那一点问题都没有。所以六祖这些人不愧是大智慧,那个时候他就知道大海就有那么大,比陆地大很多。所以一场大雨下在地面上,可能这些房屋都被搞坏了,“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枣叶”。但是下在大海里面,大海那么大,那就“不增不减”,这是一个比喻,不过他这个比喻很科学的。

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

    这里关键词就是“大乘人”和“最上乘人”。六祖他有在《坛经》里面有这么分。他说对佛法这方面来说,“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那么为什么常常将“大乘人”与“最上乘人”相提并论呢?“大乘人”得善知识开示,他可能能够大彻大悟,而成了“最上乘人”。“最上乘人”其实他也许是从“大乘人”开悟而来的。因为中乘小乘,以老子来说,“中士闻道,若存若亡”,所以你跟他说也许是隔靴搔痒,他们很难开悟。他也要锲而不舍去修,当然有一天他也可能会开悟,最著名就是周利盘陀伽,二十五圣圆通法里面的一个人。所以这里顺便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个大根器啊,上根之人啊等等这些都是属于还没有开悟的状态,只要有善知识对他们开示,他们可能很快就会大彻大悟。最上乘人是指大彻大悟的人。六祖当年和神秀的弟子对话也说,你的师父是接引大乘人,我就接引好像是叫做上上根之人,最上乘人还是什么,就是有这个意思。那些“最上乘人”往往都是可以说他们天生就是属于有点开悟了,只是还是没有遇到善知识印证哈,差不多是这样哈。

“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像六祖一样,他一听人家一读《金刚经》,他就明白,其实他不知不觉天生就属于这种“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这种状态的,所以六祖是叫作是上上根之人。

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

    你们要知道哈,这个“般若之智”,并不是说对什么事情的一种具体认识,而是一种天生的一种世界观,或者是引发他的人生观,行为观啊价值观,也就是他有一种最客观的心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非常非常高层次的客观心态和高层次的实事求是的精神,这就是般若智。

“自用智”,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那个最客观的心态,以刘备以前所说的,“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就说人往往在某一些特殊的条件下,他的心会在一种特别的状态。譬如特别慈悲,特别善良,甚至特别凶恶,特别客观。那个特别客观的心态就是般若智,“自用”就是说,我们每个人本来就有这个最客观的心态可以给我们用的。

常观照,故不假文字。

那我给你们讲什么叫做“假文字”啊?“假”就是利用。六祖告诉我们这个般若智慧的生起,你们千万不要执着什么文字相,语言相啊,譬如六祖和惠明的对话说,“不思善、不思恶”,“那个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那惠明当下就知道:我马上就将种种的猜想去掉,使我的心处于最清澈的那个状态,那对了。如果六祖跟他说,他老是在那里背诵说:“哦、哦,是不是: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如果他不停地背诵这句话,那完蛋了,那就是“假文字”了。就是执着于这个文字了哈,所以般若智就是善知识给你开示说,怎样做那就是般若行,那就是般若智显现了,你们就那么做就对了,千万不要执着善知识的那些话,而是将善知识告诉你的那个目标给找到了。当然我用“目标给找到”又变成我执、法执了哈,我是不得已这么形容哈。一听你们就明白了,我说你们大家现在专心地听我说话的时候,你们这个时候就是自性显现的时候,这个就是般若现前的时候。你们以后看什么事情都是以这个最清净的心态来看待,来听,来分析,来处理,那就是般若行。

譬如雨水,不从天有,元是龙能兴致,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悉皆蒙润,

六祖又继续比喻,就说这个雨水不是天上自己有的,而是因为这个龙去搞来的,下了这些雨啊,就使这些万物能够得到滋润。

百川众流,却入大海,合为一体。

“百川”,就是种种的河流啊、大小的河流啊它们就流到大海里面,和大海就成为一个整体,合在一起了。

众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复如是。

这就是告诉我们:我们的清净心,然后以清净心去面对现实,去处理种种的事情,种种的事情处理完了,你的心不是也还是很清净吗?其实严格来说,就是在处理事情的过程,在分析事情的过程,在做事的过程,你永远还是要保持“不思善、不思恶”的心态。看起来你的心在不断地对境起用,但是其实还是那么清净。就是大海和江河湖泊的水和天上的雨,大海的水就是因为龙而搞起来,又下了雨,又从河流流回来。这个是比喻般若智慧,清净心的生起,然后就对境起用,想出种种的方法,等等,但是在搞整个过程,其实搞来搞去,一切万法都是清净心这个般若对境而产生的,其实到一定程度,“法法本无法”,或者“诸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就好像那个雨啊,江河的水啊都是龙从大海搞到天上,天上又下雨哈,这是六祖的一种比喻,科学家怎么认识,我还不知道,我只是将这个话给你们给圆起来。就是一切万法都是我们的清净心对境而想出种种最客观的方法去解决,事情解决了,我那个方法也消失了,就犹如雨一下来又通过江河流到大海,我的大海还是那么平静,就说我们的清净心对境而想出种种办法去处理事情,我在处理的过程,我的心情是平静的,处理完了,也是平静的,就犹如大海不增不减。

善知识,小根之人,闻此顿教,犹如草木。

六祖还是在反复的在感慨:哎呀,小根的人,听了我这个顿法,原来大彻大悟就这么容易,他们吓死了,不敢相信。就好像前两天,同修有些人在说“金丹大道”不会那么容易吧。就好像我们穷人的家里一百元都没有,你有空上网去看那些上市公司,他们开口闭口都是多少个亿,或者几十个亿,你们会不会说错了,怎么你们那么有钱啊?确实不是我们现代人有这种现象,古人早就有了,有诗两句为证,“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长。

是啊,他们就听到这个大彻大悟就这么容易,他们都吓死了。所以我有时候只能说慢慢来吧,你们慢慢去诵诵经啊,吃吃素啊,放放生啊,先搞一个“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慢慢来吧,去搞点形式主义慢慢去做吧,当你有一天大彻大悟,原来“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身去身来本三昧。”

小根之人,亦复如是。

“小根之人”,就是听了听不懂了。

元有般若之智,与大智人更无差别,因何闻法,不自开悟?

就说确实根器大小是不同的,大根器的人一听就“哎呀,原来这么容易”,其实本来就这么容易,六祖不是在搞给我们看吗?好像我在给大家助功什么,哎呀,你们根器好啊,确实是啊,假如你们根器不好,我怎么搞你们就是大开顶了,你们说就是幻觉吧,那一点办法都没有。

缘邪见障重,烦恼根深。

他们为什么会那样啊?就是他们这个业障太重了,太执着了,他们邪知邪见,甚至思想不好。

犹如大云覆盖于日,不得风吹,日光不现。

就是他们的业障太深了,犹如乌云遮住了天空,日光就不现了,就好像盲人摸象那些家伙,你们不想你这个象你有没有从头到脚、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全部摸完了没有,摸一点就说大象像什么,真的哭笑不得。

般若之智亦无大小。为一切众生,自心迷悟不同。

“迷”就是执迷,“悟”就是开悟,执迷就不悟,不悟就执迷。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自性是一样的。“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皆可现前”,说是这么容易,“若离妄想”,但是确实,也不是说一离永离,那是不是说是我的看法?不是,《楞严经》分明这么说,“理则顿悟,乘悟并消。事须渐除,因次第尽”,虽然大家都跟惠明一样,那么“根器大利”,我一说,你们也“不思善、不思恶”,返观自己的一切言语行为,但是偶尔还是会被一些习惯性所干扰,那你们就,欸,一干扰,“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这么慢慢就是“乘悟并消”,慢慢来。

迷心外见,修行觅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

“迷心外见,修行觅佛”,他们老是在找佛在哪里?哎呀,想当年释迦牟尼佛坐在大家面前,释迦牟尼佛又告诉我们,“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那我们是不是气死啊?那能够坐在释迦牟尼佛座下,释迦牟尼佛又告诉我们,“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那怎么要见如来啊?“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所以说真修道人,不要到外面老是去找哪个是佛哪个是什么,你要认识到,对一切情境不取不舍,做一切事情都是正道而行,你这就是明心见性,你就是证得你的清净法身,也就是“破无明,证法身”了,这个时候你就进入了三世诸佛的行列。

若开悟顿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

这是告诉我们怎么修才是最正确的,就不是说,哎呀,我要去怎么特别去调呼吸啊,我要特别地去采气啊等等,不是,不用的。“常起正见”,行住坐卧,“永驻那伽定”,也就是遇到什么事情,遇到高兴的,你不执着,遇到不高兴的,也不执着,永远是那么心如明镜,这样就正确了。这样下去就会涨功很快很快。那你说涨功又是执着,不是,这就是不断深入“五蕴皆空”的过程。其实深入“五蕴皆空”的过程就是跟法界不断融通的过程,最后达到圆满的“证法身”嘛。正如观音菩萨在楞严会上不是说过吗?“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吗?“获二殊胜”,彻底圆满了 “获二殊胜”,那就是圆满地“证法身”嘛,那个时候证,不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嘛?确实是,那个时候,修炼者就感觉到能证的我与法界是不二的。

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

“烦恼尘劳,常不能染”是什么意思?譬如你今天遇到一个不开心的事情,你知道这个事情不怎么好,那不怎么好,既来之,则安之,请好好面对之嘛,这就是“常不能染”。

善知识,内外不住,去来自由,能除执心,

就是说大彻大悟的人,他的心啊,不是犹如一潭死水,他是活活泼泼的,他永远就是那么的纯真。看到什么事情,他都会客观地去想,正如六祖当时对卧轮禅师的那首偈所说的,“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还有,刚见五祖的时候说“惠能启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你们千万不要说老是要排除念头入静,那就变卧轮禅师了,真正般若行的人,他一切时,一切处都是头脑清醒,对一切事情都了了分明,是非对错,来龙去脉,他都清清楚楚的,不是说不想事情,而是以最客观的心态去实事求是,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啊。所以说,他没有住内,也没有住外,他一切事情都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自在啊。

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本无差别。

“通达无碍”,“《般若经》本无差别”,因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如果外行人一读,就遗憾遗憾,为什么遗憾,遗憾在哪里?遗憾在经里面没有告诉我们如何去“行深般若波罗蜜”,因为整个过程,“照见五蕴皆空”,然后“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等等的一切果地上的成就都是因“行深般若波罗蜜”而成就的,但是很可惜,《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里面就没有讲“观自在菩萨”如何去“行深般若波罗蜜”,所以这个地方,六祖就告诉我们,这般若行也就是以清净心去观照一切,这就是“行深般若波罗蜜”,也就是般若行。六祖就给我们解释一下。其实以前我给大家解释过很多次,这就是“行深般若波罗蜜”,那个也就是《金刚经》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说具体一点,就是“应无所住而行布施”等等等等。

善知识,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

这段话我重点研究过“修多罗”。“修多罗”是印度语,翻译做中国话叫做契经。其实这个契经说穿了,也是属于十二部经的一部分。那么六祖为什么又说契经?又说“大小二乘、十二部经”?“十二部经”是什么意思?不是说佛祖一生所讲的经论就是十二部,不是。这十二部经是包括所谓的叫作长行、重颂、孤起、譬喻、因缘、无问自说、本生、本事、未曾有、方广、论议、授记。就说一部佛经里面,甚至一部佛经里面就包含了这十二种特色的内容。譬如我们看这个《楞严经》,它后面里面通常就有一首偈,就叫做“颂”,有些地方它重复的讲,或者是讲完之后就颂一首偈,或者一开始就颂一首偈,这就属于重颂、单颂。长行就属于长阿行,好像每一句话都很长。大家去百度上研究一下吧。然后有譬喻,譬喻品。佛祖讲了一些故事,打一个比方等等,这是譬喻哈,所以每一部经本来就有这十二部这种体裁在里面,并不是说佛经那么多,才合成十二本,不是的。十二部的意思是十二种这种属于文学的体裁这方面。六祖是为了详细告诉我们所有的佛经啊,包括大小二乘的、也包括了十二种种种的这种体裁等等是这个意思。“一切修多罗”,修多罗本来就是属于佛经的一部分了,甚至再广义一点,甚至是指所有的佛经之类的。契经,契就是符合诸佛的本愿。还有就是能够引导我们众生正确的修行。

因智慧性,方能建立。

也就是说,佛祖讲了那么多,包括历代祖师大德所讲的,都是不离这个智慧性,都是从这个最客观的心态流露出来对事物的看法而已。

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

就是说,不是有人有烦恼来问这些善知识,包括没有众生来问佛祖,佛祖就没有说出那些话,那些话写下来就是经。没有那些人来问,就没有流传这么多佛祖讲过的这些话。

故知万法本自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

关键词,“一切经书,因人说有”。那会不会“一切经书,因人说无”呢?说有说无,不对。这句话是说,一切经书啊,是因为有人问佛祖,佛祖讲出来写出来就变成有这部经了。譬如《金刚经》有须菩提问,因此佛祖才有讲《金刚经》这个内容,结集起来就成了《金刚经》,“因人说有”,因为有人来问,佛祖来说,才形成了这部经,那部经。

缘其人中,有愚有智。愚为小人,智为大人。

关键词就是“小人”,我们平时,君子主要是儒家的一个定义,君子就对小人,小人往往是指那些心胸狭隘歪门邪道那些家伙叫做小人。六祖这个不是说这个意思。“大人”“小人”是以懂事和不懂事,“小人”就类似小孩的意思,小孩就多少有点不懂事,也做一些愚蠢的事情,这里关键是这个比喻哈。这个理解了,那这段话就容易理解了。

愚者问于智人,智者为愚人说法。

“愚者”就是那些不开悟的人,就请教那些开悟的人,开悟的人为不开悟的人说法。好像六祖对惠明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惠明说“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有密意否?”六祖说:“与汝说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边”,他说你不要以为执着那句话,你要按我那句话去做啊,那才是有奥妙,是这个意思。所以请大家记得这个六祖对惠明这么一说,惠明就懂了。六祖是智者,惠明当时还是愚人。一说了,哎呀,惠明也懂了,他也明白六祖这种般若行怎么做了。那也变成智者了。

愚人忽然悟解心开,即与智人无别。

惠明一明白了,他的这种般若行和六祖的这种般若行就是一致的了。

善知识,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

请大家记得哈,读这些古文啊,你们要知道他们的言语很精练,有时候也常常为了凑那些字数相等。“不悟即佛是众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佛祖在没有开悟之前,他也是跟我们一样是个普通的众生,是这个意思。你们要牢记,譬如我们现在我们没有开悟就是众生了,大家有一天大彻大悟了,你们就“一悟即至佛地”,佛祖那个境界你们也有了,你们就变成佛了。就好像韦刺史和那些官僚等等,哎呀,“何期岭南有佛出世”,他们将六祖也当做佛那么的来看待的,其实还是有点道理的。因为就算六祖没有佛的那么高的神通和那些微妙的对更深层次的法界的一些了解,但是六祖所讲已经是符合如来真实义的了。所以他的根本智这方面是跟佛是一致的了。

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

“万法尽在自心”,我们吓一跳,若万法就在我们的心里,那我心里空荡荡啊,那确实是空荡荡啊。但是假如你的心啊很客观,我说张三你去看看这个事情该怎么做,如果你的心很坦荡,真的是般若行,那么你去到哪里,你都会将这个事情观察的比较周到,就能够想出个好办法。其实当然如果你通过这番针对性的学习,那么你解决针对性问题的能力就会提高。如果你刚开始接手,还是刚入门,虽然你的心很清净,但是你还不内行,但是你以清净心去学习,你很快就变成内行人了。万法都是清净心对境而产生的。也就是说我们以最客观的心态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或者去实事求是,你将会找出一个比较完美的方法。当然这个也跟你的后得智也有一定的关系。这就是菩萨所谓要历境炼心,断尘沙烦恼的原因所在,这也是自古以来,为什么会赞叹“大隐隐于世”的原因所在。不过你的心清净与否,对比你原来,你的心不清净,也许想的办法就不周到;你的心清净了,想的办法就周到了。对比你自己同一个人,那么开悟之前和开悟之后,你的智力水平一定会大大地提高。

《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

“我本元”,“元”这个字在古代是跟我们原来的“原”一样,“我本元自性清净”,就是菩萨开悟了,就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无动摇”,就是说他开悟之后就觉得他的心啊,就那么的如如不动。

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

“若识自心见性”,如果你能够明白你的真心,你的本性,那就是开悟了。就像我上次说西天竺第二十二祖那首偈说:“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识得性,无喜复无忧”,也就是顺境、逆境,你的心都是那么的安然,那么的从容不迫。就是这个道理。

《净名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

这就是那个上根人,或者大根器人,得到善知识的开示,“非师相授与,我亦无所得。”《六祖坛经》里面很多人是这样啊。

善知识,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

这是他举例,善知识,大家,其实我也是这样啊,开悟并不难啊,我在忍和尚那里一听就明白了,希望你们现在一听也明白呵,其实惠明也是一听就明白,我也更希望大家今天晚上一听也明白,从此就以最客观、最清净的心态去认识自己,去认识别人,乃至去认识一切事物和处理一切事情。

顿见真如本性。

哎呀,我一下子就明心见性了。

是以将此教法流行,令学道者,顿悟菩提,

所以五祖就将衣钵给了六祖了,希望他以后就去发扬光大了。

各自观心,自见本性。

“观心”,怎么观啊?就要以“不思善、不思恶”的心态来返观自己的种种念头。其实吕祖也挺厉害的,他在《百字碑》里面不是“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下手就是:闭着眼睛啊,不要说废话,也不要特别去意守,心里有什么念头生生灭灭,你也是以平静的心态去看待它吧,到一定程度就“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就是到一定程度,你心里有念头你也知道,没有念头你也知道,外边动也知道,静也知道,这个知道一切的那个清净的心就是“宗祖”,那就是自性现前。知道了这个“宗祖”,知道了这个最清净的心,这个最清净的心能够知道一切动,一切静。那知道了这个,你永远就这么做,“无事更寻谁”, 你知道了这个永远这么做就好了,不用再搞其他的啦。接下来就是“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这些都是自然而产生的了。所以六祖就是在告诉这个方法,跟吕祖也是一致的了。

若自不悟,须觅大善知识,

一般人是不懂得这个道理的,就必须要有“大善知识”。那么六祖就叫他们同修叫做善知识,这里就搞个“大善知识”。善知识还是普通人都可以这么称谓的,“大善知识”就不简单了:你必须要有大智慧。真正开悟的人才称的上“大善知识”,你自己不开悟,怎么能使别人开悟呢?那你们如果想到《六祖坛经》前面神秀的偈,你们就说“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还有“尽诵此偈,即得见性”。其实你真正做到彻底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的时候,那个时候虽然有一点点的法执,其实已经达到了开悟的最边缘啦,也许刹那间就会开悟,所以五祖就给我们一个信心,给那弟子们一点信心。严格来说,不开悟的人是很难使别人开悟的。但是有一些情况下,不开悟的人偶尔说了什么话能够触动到那个行者,他也许会豁然开朗。譬如历史上有一个人,他在给他师父扫墓的时候,他本来还没开悟,但是他在清理那些泥沙的时候,扔出一块小石头,碰到一棵竹,“咚——”的一声,他刹那间就开悟了。其实他开悟到什么啊?“心量广大,犹如虚空”,因为“咚——”的一声,那个声音好像是刹那间似乎有点充满,所以有时候万物皆可为师。严格来说,开悟的人来给不开悟的人开示,效果最好,不开悟的人偶尔某些事情能够使一个修行人豁然开朗,有时候也有的,只不过就是成功率比较低。

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

“大善知识”就是后面这个“解最上乘法者”,也是大彻大悟的人来指导我们怎么做,好像六祖告诉我们,“不思善,不思恶”,“返观自己”,这就是正路,正确的做法。

是善知识,有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性。

“因”就是前因,“缘”就是助缘。“是善知识,有大因缘”,就是其实他就是有种种的善缘,譬如大成就的人有些形象非常好,人家一看自然就会很恭敬,很向往等等,所以他说话,人家容易听,乐意听,所以这些都是属于大因缘。

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

“发起”,就好像种子生芽,萌芽一样,“一切善法”,就是善知识他有大智慧,他会观机,他会从不同侧面给予开示。

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

这段话最关键就是“十二部经”,在我们自性里面,本来就有吗?你说有,如果我们叫六祖来诵出《涅槃经》,他肯定诵不出来的。如果他诵的出来,那无尽藏比丘尼问他这个字怎么读,他就知道啦,六祖不是说,这个义理就可以问我,字就不要问我,因为我不识字。无尽藏比丘尼就很惊讶,六祖说“诸佛妙理,非关文字”,说了这个话。其实“十二部经”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在我们自性里面有?不是。佛祖讲的千经万论,都是以一般若清净心而对境起用,他有这个清净的心,所以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人家问他,世尊,这个事情该怎么办?世尊就说这样这样。那个事情怎么办?就那样那样。说得很正确。是对境而起用,不是我们每个人脑海里面都录下了十二部经,不是的。是有一个绝对的正确的世界观,因此人家问什么,他都从这个正确的方法去分别起用。

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

就说,譬如小根器、中根器、大根器的人,他们一般是没有能力自己开悟的。往往是上上根之人,往往也需要有善知识印证一下,像六祖,他砍柴的时候,严格来说,他本来就处于“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状态,但他不懂,所以要善知识来开示一下,好像五祖诵了一遍《金刚经》,他就明白了。客人诵了一遍《金刚经》,“哎呀,我知道了,知道,哎呀,我的心本来就是这样的”,是这个意思。

若自悟者,不假外求。

我们要举个例子,因为这两句话很重要。历史上大彻大悟的人有没有自悟的啊?是有的。那么他们是怎么自悟的啊?往往一定要有某些事情使他很有感触,豁然开朗。否则就必须有善知识指导。譬如我们第一品,行由品,那个时候就讲到那个惠明吧。六祖就告诉他:“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他就言下大悟。言下大悟接下来就说“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有密意否?”你们知道惠明言下大悟之后为什么还要问“还有其他要补充的”,其实他就马上就悟后迷了,“欸,这么简单,哦,我知道了,啊,那其实,哦,真的这么简单嘛?”六祖说,“与汝说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边。”他说,哎呀,惠明啊,其实不是说“不思善,不思恶”这六个字这么简单,不是,是要你去做,如果你老是记得“不思善,不思恶”那就不对了,你要真的以“不思善,不思恶”的清净心,从今以后,你就以这种清净心来返观自己的一切言语行为,如果哪方面做的不好,你马上改正它,做的好就继续做下去,是这个意思。也就是重在心行,而不是在口说。如果六祖这句话对别人说,那可能比如:“不思善,不思恶,哦,这个太简单了,不理它”,那么就不开悟。惠明一听,哎,我知道了,就是这样,哦,突然间就明白了,接下来又有点怀疑,说“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有密意否?”还有什么其他,就这么简单吗?他吓一跳嘛。六祖说:这句话不是什么秘密,最重要的是你按照我这句话真的去做了,从今以后,你都以这个坦坦荡荡的心啊去为人处世,那你就是般若行,就是开始进入了开悟的行列了。所以你们千万不要说,都要自悟,不假外求,不是的。就说,如果你老是想别人帮你开悟,那就变阿难了,以为世尊是他的哥哥,他一定会特别关照我,特别关照,你也要自己去做啊,那六祖第二句就开始讲了。

若一向执谓须他善知识,望得解脱者,无有是处。

六祖这句话就告诉我们,开悟是自己的事。善知识告诉我们怎么做,我们必须认真去做,并不是说善知识能够顶替你去大彻大悟。这句话就跟辩证唯物主义说,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的道理是一致的。六祖再能干,我们也要愿意听啊。我这次讲《六祖坛经》,我就是尽我所能,扮演六祖的角色,希望在座各位,你们一定要向惠明学习。我跟你们讲怎么做就是开悟的状态,你们就认真去做。不是说我一辈子,我就是怎么发什么大愿啊,我怎么不厌其烦啊,你们都必须听了,和我同愿同行!愿意听我的话,愿意按照我讲的道理去做!你们才一辈子就是这么去认真去做,你们一定会有大成就!一定会有!如果你们听了又忘了,当然,听了又忘了没事,我又提醒你们去做,就好了。我无论信愿行多么好,都不能顶替大家。也许你们看了一些佛菩萨发愿,他说能够代众生苦,其实是代不了的。菩萨没有恶因,哪来恶果呢?那他们为什么要发这个代众生苦这种愿呢?其实他去帮助众生,众生再怎么苦的环境,菩萨不辞辛苦地去那里教化众生,这就是代众生苦,本来菩萨是不用到那个地方去的,他们是在极乐,悠闲自在的,为什么要到五浊恶世呢?这就是发了愿,众生有苦,他不舍离众生,不过,菩萨因为“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所以五浊恶世的一切苦难对菩萨来说是没有什么影响的,他们是“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菩萨和我们众生在娑婆世界,在五浊恶世,但他们的心,永远都是那么的安详的,是“究竟涅槃”的。

何以故?自心内有知识自悟。

“自心内有知识”,这个“知识”是指什么?指我们“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善知识用他的大智慧帮我们破迷,使我们当下就明心见性,佛性现前,佛性现前的时候就是那不思善不思恶的心态,没有什么奥妙的,就这么简单。

若起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虽有教授,救不可得。

就是自己执迷不悟,善知识怎么苦口婆心,他都不听,那就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只有等待以后的时机啊。

若起真正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

这里关键词就是“妄念俱灭”,是不是一切念头都没有啦?不是。念头还有,只是你不会受你的妄念所牵引。譬如你很喜欢什么东西,你生起“不思善,不思恶”的这个正知正见,你就会明白,欸,我喜欢什么东西,这个不是说我喜欢就能得到的,我讨厌什么事情,也不是说我讨厌就能够厌离,那么最好的办法那就是正精进吧,“因上精进,果上随缘”,我们想得到什么东西,我们可以从正道去努力,如果真的得不到,也只能随缘。我们遇到什么逆境,我们能够怎么化解就尽量去化解吧,真的没办法回避,那也只能承认现实,就这样我们的心啊永远是如如不动。并不是说妄念全部灭掉了,而是我们能够面对现实了,我们的心啊就没有怨天也没有尤人了,是这个意思。

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这个我们可能就吓一跳。哦,惠明听了六祖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他一明白了,哦,“汝若返照,密在汝边”。他从此这个境界就跟佛一样了吗?没错,这个一样是指般若智慧,也就是对事物的正确看法,也就是说,其实诸佛菩萨他们的智慧是什么呢?那就是般若。般若是什么呢?就是最客观的心态。那么惠明当时一下子言下大悟,他就跟释迦牟尼佛一样的厉害了?没有没有。他是掌握了释迦牟尼佛的这种世界观的这种标准,那么释迦牟尼佛的其他种种后得智啊,种种不可思议的神通啊,惠明当时还没有的,他当时只是掌握了这种正确的世界观,他从此就历境炼心,不断地将自己的种种烦恼破尽,使他不断深入五蕴皆空,那个时候就是他,我们打个比方说,我们认定了一个方向,进了高速公路的路口,惠明是刚刚进,释迦牟尼佛是早就顺着这条路走到尽头了,走到目的地了。也就是我们用现代的言语来说,惠明当下一开悟,他就是明白了这个正确的世界观,也就是整体观。那么他以后去运用,同一件事情,他去看,准不准?也不一定很准,那释迦牟尼佛呢?他就看得很准,因为他已经达到了最圆满的境界,也就是他达到最熟练最完美的境界。惠明是刚刚懂得,那在具体运用的时候他可能还不那么完美,同样是般若智,那还要去通过历境炼心,不断去磨砺,使你的心达到深层次的如如不动。

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

“智慧观照”就是般若智慧,就是以“不思善、不思恶”的心态去观照自己,观照周围的一切,这个时候,你就不会有一些主观的猜想而造成了一些偏差。“内外明澈”,就能够看得很清楚,这个现象我们以一个成语来印证,就是“英雄所见略同”,就看得出,其实那些有智慧的人在一起,他们对同一件事情,往往他们的见解是一致的。

若识本心,即本解脱。

就说我们的心啊,其实是因为妄想执着才会产生烦恼束缚。如果你对一切都能以客观的心态面对现实,得,我也安然,失,我也安然,那还有什么挂碍呢?那你说那么人就没有进取心了?不是,你做什么事情都要尽心尽力去正精进,正精进之后,得才会得真正的安然,失也才坦坦荡荡。是这样,这样心就没什么牵挂了。你们会发现,同修们有时候有一些烦恼,我都是要大家从自己身上研究一下,为什么?因为客观条件就是那个样子了,我能争取的我尽量去争取,争取不到的,也没办法。那么其它的就只能回观自己了:欸,我怎么这个事情这么做会不成功啊?客观条件就是这个样子了,我为什么,是在哪方面做得不好啊?一想明白,真的就问心无愧了啊。解脱就是无怨无悔,解脱就是问心无愧。

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

这种面对现实,这种尽力而为,问心无愧的心态就是般若智慧哈。你们一定要牢记我的话。我不会说错的。而且我一说,你们都能做得到,只是你们到底是不是能够持之以恒啊?还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啊?只是这个区别而已,不过我这一说,你们一定能认同,一定当下就明白,就是这么做!请大家树立信心。

般若三昧,即是无念。

“无念”,你们不要以为一个念头都没有哈。“无念”是无妄念。“无念”是“不思善、不思恶”的清净心。

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

哎呀,六祖真的是帮我说话,我刚才说的跟他说的一样。无念就是在一切境界里面心无“染著”。那你说,我的心在哪里?“染著”什么啊?欸,贪嗔痴,就是“染著”,你看到一个美好的东西,你很想要,那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很想要,对啊,但是我问你啊,你要得到,你要明白,要有什么条件才能心安理得的得到啊?要不然你去抢也抢不到的,所以这种贪嗔痴就是“染著”,我们以清净的心以客观的心态去看待,我该怎么才能得到,我什么情况下可能会失去,你都以理智以清净的心去看待,这就是“不染著”。

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

最关键就是“不著一切处”,譬如你们有一个问题问我,我就想,就尽心尽力去思考,从不同侧面来思考,然后找出一个我认为最完美的答案,然后告诉你们了,我也没有说你看我怎么沾沾自喜,没有没有,我以很恭敬的心将这个答案说出来,这个就是用即遍一切处,但是又不着一切处,也就是心如明镜,照什么就照什么,没有照的就算了。

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

“但净本心”,怎么净啊?那就是客观的心态,也就是不要戴着有色眼镜来看问题,也就是以“不思善、不思恶”,没有自己的主观猜想,最实事求是的态度、心态就是了,然后就是“使六识,出六门”。“使六识”是什么意思啊?其实是我们清净的心态和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合起来,然后去观察外面得出的结论,那就是“使六识”,我们以清净的心去观察,那就不会产生这妄想执着。六祖告诉我们开悟的人也离不开眼睛看东西,耳朵听东西的,只不过开悟的人,他是以清净的心去看,以清净心去听,没有以自己的妄想执着去看去听。

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

     这就我刚才说过了,“六尘”是什么?“色、声、香、味、触、法”。“色”就是有形状的东西,“声”就是种种的声音,“香”就是种种的香味,“味”就是舌头,我们嘴巴吃东西那个味道,“触”就是身体接触到什么东西的感受,冷热啊等等,“法”,就是种种的概念啊思维啊。就说,我们要以清净的心,去面对一切,也就是去面对去观察“色、声、香、味、触、法”,那就以“眼、耳、鼻、舌、身、意”去分别观察“色、声、香、味、触、法”,处处都是以清净的心,也就是实事求是这种态度。

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

这样做就叫做“无念行”,“无念行”不是一个念头都没有,而是没有妄想,没有执着,以清净心去观察一切事物,这就是“般若三昧”。这就是般若行。

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

   “即名边见”,什么“边见”呢?着空。“边”就是两边,“空有两边”,这个空心静坐,念头都灭尽,这个就是卧轮禅师,堕入到顽空里面去了,他为什么叫做“法缚”?就是法执。“缚”就是束缚,就是捆绑起来,就被这个法、这个方法捆绑起来,那是什么意思啊?就是执着于空而住于空。对其它事情都不起这个敏感的观察这个作用了,所以以后就变成一个傻瓜了,这种空心静坐的人,时间长了就头脑迟钝,记忆力减退,人也懒惰,又怕麻烦,那就变成一个活死人了哈。

善知识,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

    这句话就很厉害了。“善知识”,这是六祖对大家的称呼。“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欸,这很奥妙。大家我们还是来研究一下惠明吧。

欸,惠明,你听了我六祖说的,“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就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你言下大悟,然后又吓一跳,这么简单?六祖说,欸,不是说背诵这几个字,而是要真的去做。“汝若返照,密在汝边”。那么悟了“无念法”的人真的能够“万法尽通”吗?譬如惠明悟了这个“无念法”,惠明算是悟了“无念法”了。那么也许你们说:哎呀,惠明师父,那我们修净土,你又怎么解释啊?你懂吗?那他肯定懂的啦。悟“无念法”者,就是不要以痴心妄想来看待一切嘛,悟“无念法”的时候没有痴心妄想了,他看一切都会很自然的,觉得一切和自己都是一个整体。那你是说:哎呀,惠明师父,那“信愿行”,这个净土怎么解释啊?他就会说:真“信”的人,就是佛祖说什么,他都会认同,就不用去猜疑嘛。那么发“愿”呢?他说:佛祖的一切我都照做了,我当下就能够感悟到“佛我不二”了,佛祖说什么我都做什么啦,佛祖叫不要做的,我就不做啦,那我不是变成佛的化身了,“佛我不二”了。那“行“呢?我一切时一切处都是将自己的得失利害和别人都是等量齐观,我害别人,我就感受到好像害自己一样,因此我就“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我真的是一切时一切处都是菩萨行,我还需要再怎么去发愿啊,怎么再去那里叫喊说怎么怎么,不用啦,因为我当下就是一切言行跟诸佛是一致的,也就是我当下就是真真正正进入“佛我不二”了,我还需要那些“信愿行”吗?所以他就算是修禅的,他对净土也能够了如指掌。所以说“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

而且别人怎么修,他都会懂得你们哪里修对了,哪里修错了,为什么?只要符合“能所不二”,那就是对啦,不符合“能所不二”,就是外道啦。那举个例子,我就来充当一下惠明,那怎么叫做“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啊?譬如你们是一个气功爱好者就说:哎呀,惠明师父,我意守丹田对不对?我就说:如果你意念太重,就不对;如果你意念太轻,有时候常常忘记了,也不对。你要非轻非重,不可用心守,不可无意求。这个时候你就觉得能守的我啊和所守的丹田好像不即不离,浑然不二,那这就是正道。如果你守得太紧啊或者守得太松,那就是:要不然着相,要不然就是落空,都是边见!都是“法缚”!所以我们懂得这个“无念法”,你们问我什么修炼的法门,问我怎么为人处世,我都能懂,所以说“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同修们有兴趣也可以提一些问题,我也以惠明来表演一下。

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

    这两句话很厉害。“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首先来说,我们要明白诸佛境界是怎么样的呀?最简单的就是我常常跟大家讲的二十五圣的境界——圆通。那“悟无念法者”,他确实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那就符合圆通的标准。那么你说这还是有点抽象,那我就请你到《金刚经》里面来,“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就是这个意思,那你说,释迦牟尼佛能够看到种种他方世界的情景。六祖后面又说,只要你一辈子这么做,你就能够深入境界,到一定程度,也许你会真的会看到,但是看到也不能执着,一执着就变成有念的啦。你不执着就是“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接下来第二句,“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那这个不简单。请大家记得哈,大彻大悟之后,以佛经的广义的说法,都叫做佛。那你说了空居士,你有没有参照?有啊,参照《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后面有两段话,第一段“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那么“菩提萨埵”是什么啊?一切发愿修正法,行菩萨道的人,都是“菩提萨埵”。那我们今天在座的同修说我发愿要行正道,那么和观音菩萨有什么区别?不外就是初发心的菩萨和等觉菩萨的差别,就好像小学一年级的也叫做学生,大学里的也叫做学生,甚至博士研究生也叫做学生,只不过是一个是小学刚刚入学,一个已经是成了博士了,都叫做学生。所以说初发心的人也叫做“菩提萨埵”,等觉菩萨也叫做“菩提萨埵”,“菩提萨埵”可以泛指这么多。那么如果你一定要来钻牛角尖,说《波罗蜜多心经》里面的“菩提萨埵”能不能比较标准一点来缩小一个范围,那他们处于哪一种?那他们严格来说是属于初发心的菩萨,何以故?后面继续,“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三世诸佛”就是过去现在未来。这句话就是说:过去的已经圆满的佛当年也是“依般若波罗蜜多故”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现在的佛,譬如释迦牟尼佛,也是,未来的佛,如弥勒菩萨,也是。包括一切众生,都是这么修的。那么这个“究竟涅槃”到底是什么意思?是悟的“无念法”。为什么我敢这么说啊?“涅槃”,“涅而不生,槃而不涅”,“究竟涅槃”就是悟得无念无住无相,也就是真正悟得“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了。悟得这个境界的人,就是开始归入了“三世诸佛”的范畴。其实从初发心的菩萨,比如《华严经》所谓的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等,严格来说,到初地以上,都是真正开悟的人,这种人,这种修行人,都是属于“三世诸佛”里边的范畴了。真正开悟了,开悟悟到什么?就是悟到佛的知见。这是《法华经》所讲。就是“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亲证了究竟涅槃,也就是明了了“无念法”,那就是叫做“入佛知见”。那佛的知见是什么呢?那就是“缘生性空”。那就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你们能够对一切有为法都能够分分明明地觉得“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了,你们就是“入佛知见”了。所以就是说“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这个境界是一致的,只是那个后得智啊其他什么道种智啊等等,那些详细的还赶不上,但是大方向就掌握了这种世界观了。

善知识,后代得吾法者,将此顿教法门,于同见同行,

六祖就交代大家,你们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你们就要去传授给别人,那些跟我们有缘的,愿意接受我们道理的,我们就传授给他。

发愿受持,如事佛故,终身而不退者,定入圣位。

六祖说这句话就是说能够悟得这个“无念法”,也就是真正大彻大悟的人,我们必须对他的尊敬就像对释迦牟尼佛那么的尊敬,“如事佛故”,“事”就是伺候,跟随,大概是这个意思,就是要对佛祖那么恭敬的心态来恭敬这些大彻大悟的大德。

然须传授,从上以来,默传分付,不得匿其正法。

“然须传授”,那么就跟上句,我刚上句也讲了,就说上边六祖就有一句就说,“若自悟者,不假外求”,然后又说,如果“若一向执谓须他善知识,望得解脱者,无有是处”,那么这下面又说一定要有的传授,那是什么意思啊?我们还是从惠明这个故事里面来看。惠明,是不是六祖也告诉他“不思善,不思恶”,然后去返观,返照汝边,是不是六祖也跟他说?是。那么惠明是否有成就,关键就看他愿不愿意听六祖的话和愿不愿意按六祖的话去做。如果他不愿意听,六祖再说千百遍也没用,他听了不去做,也没用。那么如果惠明什么都不管,就说六祖啊,你那么能干你就帮我开悟吧,那也不对,不行。其实六祖就是反反复复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必须要有善知识给我们讲解,然后我们听懂之后认真去做。而且说懂得这种般若智慧的方法要看有缘的人,要传授给大家,不能说使它失传了。所以我今天也是仗了六祖这个坛经,也是尽我所知给大家讲这个“无念法”。

若不同见同行,在别法中,不得传付。

那这是什么意思啊?其实这就是说,有些人很执着,他老是觉得他们原来修的那个是对的等等,那就不要再跟他争论,就随缘了。并不是说修其他法门的人,我们都不能告诉他,不是的,你看很多人,一辈子参访很多善知识嘛,然后就遇到一个境界高的人。你看善财童子都五十三参,并不是说他们学其他流派的人就不能告诉他,关键就是看那些人他们是否有真诚求道的心。

损彼前人,究竟无益。

如果人家不认可,你拼命去说,那么他们必然就会反感,就会诽谤啦,甚至他们去跟他们的师父说,他们的师父也诽谤啊,就会造口业,“损彼前人”,就是这个意思。

恐愚人不解,谤此法门,百劫千生,断佛种性。

这几句话,我刚才已经说过了,也就是说,他们诽谤了就对他们是不好了。那么关键词就是“断佛种性”,“佛种性”真的会断吗?六祖在第一品里面,“佛性非善非不善,是故不断”,这种“断佛种性”也是相对而言,而不是说彻底给断完了,不会的。

善知识,吾有一无相颂,各须诵取。

六祖就是告诉大家,我来给大家总结一下,说一首无相颂。六祖的颂都叫作无相颂,连神秀的颂,童子都说无相颂。其实无相颂的意思就是说这首偈颂啊,境界是圆满的,已经是不着相了。那么那个当时,六祖在舂米的时候,那个童子在诵神秀的颂,也说,“神秀上座,于南廊壁上,书无相偈”,这个是一种赞叹啊,好像我们看到一些人物都叫他叫做大德,其实他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大德、中德还是小德、甚至无德还是什么,也不一定的,我们都闭着眼睛都称为大德就对了。所以说无相颂严格来说是明心见性的颂才叫作无相颂。那其他的没有明心见性的那不能叫无相颂的。

在家出家,但依此修。若不自修,惟记吾言,亦无有益。

六祖就告诉大家,等一下,告诉你们这首偈颂,你们按照我这偈里面的去做啊,如果只是背诵起来,没事念念,那没什么作用的。

听吾颂曰:说通及心通 如日处虚空 

    这六祖也挺厉害的,我们历史上说曹植七步成诗,哎呀真的被那个南北朝的谢灵运吹两下够厉害了,哎呀我老谢觉得天下的才华就定为一石,那个陈王曹植他就有八斗,我谢某也有一斗,天下其他人充其量加起来就是一斗,不过这个话挺厉害,真的有点牛皮吹得挺厉害。那当我们来到佛经里面来看的时候,就是出口成章的人太多了!佛菩萨动不动就出口成章,还包括楞严会上,那个文殊菩萨最后诵出那首偈,长得真的不得了,太厉害了。你看六祖这首偈,他并不是说在曹溪那里先做好,然后背诵的,不是的。他是随口而说,我真的是太羡慕了。

“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我们关键就是说什么是“说通”?什么是“心通”?在《楞伽经》上这个“心通”也叫做中通,心通和中通是一回事。那“说通”是什么?那就是诸佛菩萨乃至善知识为我们讲说道理,使我们悟入了明心见性的境界,这叫做“说通”。那“心通”就是修炼者从某一些事物、事情啊,他有所感悟,而悟入了明心见性的境界,叫做心通,也叫中通。可以说,“说通”是属于有点“渐”,渐修的“渐”,“中通”是属于“顿”。所以说“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日”就是太阳。太阳当空是什么意思?那就是一片光明。这两首(句)偈,六祖就是告诉我们,哎呀,无论你是听诸佛菩萨祖师大德讲经说法而开悟,还是你自己顿悟,哎呀那都很爽啊,那个时候你的心啊,就犹如太阳当空,那么明明朗朗。

唯传见性法 出世破邪宗

他说大家,你们要明白,无论是“说通”还是“心通”,我们不外就是围绕着一个核心,就是明心见性。离开了明心见性去说法都是外道。我们无论是怎么做,都是围绕着使大家明心见性。“唯传见性法”,就是无论是“说通”还是“中通”,都是一个目标,就是使人明心见性。那么就是“出世破邪宗”,这个“邪”字是邪恶的邪。请大家记得,这个是一个通假字。在古代里面,这个“邪”字的意思就跟我们歪歪斜斜的那个“斜”是一样的。“邪宗”的意思并不是说歪门邪道,而是指一切偏离了明心见性的法门。一切诸佛菩萨祖师大德,都是引导我们明心见性,而去除那些旁门左道。

法即无顿渐 迷悟有迟疾 

六祖又怕我们以为哎呀怎么又“说通”又“心通”呢?那你又说“说通”和“心通”都是“唯传见性法”,那怎么回事啊?六祖说,其实不是说我们有意特别去分什么“说通”和“心通”的,我们是按照具体实际情况来看的,本来我们都是设种种方便使你们能够明心见性,但是因为有些人,迷惑比较深,也就是我们说根器比较浅,有些人根器比较深。所以根器浅的人,我们就要“说通”,天天给你说。从种种比喻说到你们豁然开朗,豁然开朗等下又迷了,那明天又继续再说。不是说为什么说他们明心见性那么慢,只是说他们心迷嘛,所以我们只能天天跟他说。那个悟性好的人,一说他就明白了。所以“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是这个意思。 

只此见性门 愚人不可悉

“悉”就是知道,理解,了解。“愚人不可悉”,这个明心见性啊,这个法门很奥妙,一般人是不可能自己明白的。这个就比较深,其他就叫你们执着有为法啊,什么意念注意导引呼吸,但是要你们一下子相信我们说“不思善、不思恶”然后返观汝心,这么去修,涨功最快,成就最大,有些人还觉得太简单了。

说即虽万般 合理还归一 

这就是以前有人说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为什么要讲那么多事情,为什么不直接告诉我们一个法门,不是的,不是,就是知道说了大家也不信,所以只能从不同侧面来引导引导。其实种种的方法,最后都是要你们明白这个明心见性的境界,“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归一归什么?归到明心见性,使你们明白“缘生性空”的这个真理。

烦恼暗宅中 常须生慧日

“烦恼暗宅”,这是指我们的心,我们的心啊种种执着,所以这个人啊也就是糊里糊涂的。“常须生慧日”,“慧日”是什么?这是比喻智慧如日,如太阳,如太阳干什么?照破一切黑暗。那么这个“慧日”怎么生起来,就是以最客观的心态“不思善、不思恶”来看待自己的一些想法,不是老是在一厢情愿,老是在埋怨别人,老是在那里想贪嗔痴的事情。“生慧日”怎么生啊,就是以“不思善、不思恶”的这种客观心态来面对现实,来面对自己。

邪来烦恼至 正来烦恼除 

那关键词就是“邪”和“正”。什么叫做“邪”,不正就叫做“邪”。不正确,就是种种的妄想执着,这就是“邪”,一个人有妄想,老是埋怨别人,怨天又尤人,搞到最后就天天心情不好。“正来烦恼除”,那就是要有正知正见。那一切事情你都有一个客观的评论,那就不怨天也不尤人,那就是烦恼除了,烦恼也不存在了,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承认现实吧,面对现实吧,不用埋怨了。没有牢骚了,那不是烦恼就没有了嘛。

邪正俱不用 清净至无余

这句话最奥妙了,一般人听不懂的。六祖啊,你说“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那又回头告诉我们“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是什么意思啊?这句话是最高深最奥妙的。六祖怕我们照搬硬套,六祖怕我们再搞教条主义,他说你原来认为“邪”的,认为用某个标准来参照,原来用“正”的,你肯定也要某一些标准来参照的。六祖提醒我们,你的一切的标准啊,你也要小心,是不是达到最客观了啊,你在用这个做标准的时候还要认真思考,是不是有某些教条主义的成分?如果有,你还要进一步改善啊。最高的境界就是真真正正的最客观的心态。虽然用种种的参照作为标准,但是你还是要继续地实事求是,所以“邪正俱不用”,就是要你们抛弃教条主义,抛弃原有的框框架架,要更进一步地去实事求是。而不是反过来又不要了,不是。他怕你们老是用老经验老办法,有时候事物是会发展的。

菩提本自性 起心即是妄

他就告诉我们,“菩提”,“菩提”是什么?“菩提”就是觉悟。觉悟是什么?我们能觉悟的本来就是我们的自性。那我们的自性是什么?我们的自性就是惠明那个“不思善、不思恶”那个本来面目。这个“不思善、不思恶”的心态观察事物是最客观的。以老子《道德经》里面的“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百姓刍狗,刍狗是什么?就是以前古代拜神用的那个用草做的一种东西,每一个都是一样的。这里“为刍狗”是一视同仁,所以六祖就告诉我们,“菩提本自性”,就说这种正知正见,本来就是我们的自性的一种本能。那我们的自性是什么?那就是“不思善、不思恶”的清净心。所以请大家一定理顺这关系,你们就当下变惠明,就言下大悟了。

净心在妄中 但正无三障

刚才说“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净心在妄中”,“起心”,那你说不敢想问题了?不是,不是。可以起心,但是你不要造作地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去故弄玄虚,如果用这个方法,你这个清净的心态就会改变了。那么你又特别说我要去掉念头,不要那么想,你这么一去掉了,我问你,你为什么要去掉那个念头啊?你说我不喜欢那个念头,我不敢面对那个念头。那不对,不要去,你要认真地想这个念头错在哪里,对在哪里。所以说,净心不是说将念头给抛掉,而是将念头认真理顺,以“不思善、不思恶”的心态来面对自己的一切念头,不要特别造作地去起心,也不要特别造作地去去掉念头。你要坦坦荡荡,犹如明镜,有什么就照什么,一切都是按照真实的面目来分析来处置。

世人若修道 一切尽不妨

六祖就告诉我们,真正修道的人,一切时,一切处都不妨碍,正如永嘉玄觉大师所说的“行也禅,坐也禅”,五祖也说“轮刀上阵,亦得见之”,六祖也说“繁兴永驻那伽定”。不是说,我最近工作比较忙啊,所以我没时间修行啊,或者说哎呀最近心情不好啊,我没时间坐啊这些都是不对,真正无论你忙还是不忙,无论你在何时何地,都不会妨碍你修道。

常自见己过 与道即相当

六祖就是告诉我们,真正修道是怎么修?“常自见己过”,就是以清净心返照自己的一切言行举止,如果有哪方面做得不好,那就马上就改掉它,这就是修道!那你说这个能练出什么功夫吗?能的!你们要知道,这样就不知不觉会深入禅定,有什么道理啊?我喜欢从科学的角度说,心理场和生理场良好的叠加,你“常自见己过”那就说明你的心啊很客观,对自己的一切你都是那么的认真,那么的实事求是,你的心啊就“何期自性本不动摇”了,所以就心理场和生理场就良好叠加,就能够和宇宙能量良好沟通,因此就能够迅速涨功!

色类自有道 各不相妨恼

这个“色类自有道”,我们从三界来说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从《波罗蜜多心经》来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然后就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也有个“色”。那这么多个“色”,是指什么呢?就是指一切众生,当然是偏于有这种身体形象存在的众生。譬如佛经里面所说的无色界天的众生,他们的身体是非常虚幻的,那就是无色界。应该六祖讲的主要是欲界、色界的众生,没有特别讲无色界的众生。因为无色界的众生可能很多都会堕入顽空,进入到不回心钝阿罗汉的范畴啦,所以他们已经是证得“色不异空”,所以他们一般来说这种互相干扰的可能性是不存在了,所以就不用“各不相妨恼”了,那本来就是“各不相妨恼”。六祖是说这些欲界色界的众生各有道,“色类自有道,各不相妨恼”。

离道别觅道 终身不见道

我们又连起来讲,“色类自有道,各不相妨恼”。其实严格来说,也就是说,这些众生,他们各有道,所以理解从两方面来讲:一个就是他们各行其道吧,各有自己的天地吧,他们都互相其实也没有特别的矛盾的,其实那些矛盾都是因为种种执着,自己去惹来的,否则大家都是你行你素,我走我道,反正没有什么可以互相干扰的。那么,从更深层次来说,一切众生他们皆有佛性,大家都能够自证自修。你成道了,你开悟了,也不能帮我开悟,代替我开悟。你迷惑了,我也不会受你直接的影响,“各不相妨恼”。就犹如神会当时问六祖见不见,被六祖用柱杖打了几下屁股,说我见也不能代替你见,你迷也不会影响到我。那接下来两句,“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就是离开了“明心见性”这个大道,也就是忽略了我们的佛性,一切众生皆具佛性,如果忘掉了这一点,没有从这一点上来下功夫,那么就终身都不可能有大成就的。

波波度一生 到头还自懊

“波波度一生”,“波”,水波啦,就形容坎坎坷坷,就是没有走到一条正道,糊里糊涂地度了一生。“到头还自懊”,“懊”,就是后悔了。到老了,欸呀,“东西走得脚皮穿”【东西走得脚皮穿。教外何曾有别传。任你一华开五叶。好儿终不使爷钱。(愚庵盂)】,是这个意思。

欲得见真道 行正即是道

六祖就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道,“行正”就是真道。也就是说,你要修道,怎么修道啊?“行正即是道”,怎么修啊?“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嘛,“行正”嘛。

若真修道人 不见世间过

哦,这句话很出名,也很关键。“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这句话是谁对谁说啊?这是六祖对我们说的,是不是六祖对五祖说啊?不用说啊,他们都明白啊。这里的“真修道人”就是真正发愿修正道的人哈,“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这“不见世间过”是什么意思啊?是不是世间人的过错他都不知道啊?不是。就是不要老是去责备别人,也就说你要先自己做好,“行正即是道”,你自己先做好,不要自己没做好就老是去责怪别人。“见世间过”是见怪的意思,责怪别人,老是在说别人,就是不说自己。自己一塌糊涂,但是老是在指责别人。那真的是就不对了。“若真修道人”,首先严于律己,自己先做好。“行正即是道”嘛,不要老是去责备别人,责怪别人。“不见世间过”是不要去责备别人。

若见他人非 自非却是左

“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是什么意思啊?如果你看到别人做得不好,你不要过去非议诽谤别人。如果你看到别人做的不好,你就马上去指责别人,那这就是你错了。“左”就是低了,就是说你如果看到别人有什么做的不好,你就马上去诽谤别人,去指责别人,你这么做就错了。

他非我不非 我非自有过

“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那接下来一句呢?“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其实这几个“非“严格来说是不同含义的。“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上面就说人家做错事了,不要去诽谤别人,不要去太过非议别人,有这个意思。但是到这一句来说,如果让我来看,我就认为是他做错事,我没有做错,如果我自己去做了,就自然有这个过错了。这样就比较好,不要以为自己老是什么是对的。反正人家做错了,我们第一不要去非议别人,第二我们不要跟他那么做,如果我老是去指责别人,或者是我也跟着他那么歪门邪道,那我就有过错了。

但自却非心 打除烦恼破

这个“但”就是有点转折,就说,你自己要去掉这些议论是非啊,或者自己也喜欢做坏事啊这些坏习惯,将自己脑子里那些不好的想法啊,不好的习惯啊这些给去掉,你的人就平静下来了,“打除烦恼破”,就没什么烦恼了。烦恼就被打破了。

憎爱不关心 长伸两脚卧

六祖这个人是不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别人瓦上霜”,是不是啊?不是的,不是。“憎爱不关心”,这个“关心”不是说你关心别人不关心别人?不是。“憎爱不关心”,我们以《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来印证就说到啦,“心无挂碍,无挂碍处,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憎爱不关心”,以《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来印证是:喜欢也不要执着,不要挂在心里,不喜欢也不要挂在心里。“憎爱不关心”就是永远保持“不思善、不思恶”的清净心来看待一切,看到喜欢的,你不要贪着,看到不喜欢的,你也不要厌倦,这就是“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那有些人喜欢这个腿弯曲一点那不行吗?不是,这个是开个玩笑。哎呀,睡得那么舒舒服服的,你们一个脚伸直,一个脚不伸直,也没关系的,只有真的能够达到这个客观的心态去看问题,客观的心态看问题就是“憎爱不关心”,然后你“长伸一脚卧”也没关系。

欲拟化他人 自须有方便

“欲拟化他人”,“拟”就是计划,你想要去教化众生,那你必须有方便。“方便”是什么?方便善巧。就说你要有好的方法哈。不要去度众生,等下人家跟你吵架了。

勿令彼有疑 即是自性现

   “勿令彼有疑”,就是你必须有那种智慧,能够说到他们觉得很有道理,言下大悟。“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现”,他们能够明白了,言下大悟,这个时候言下大悟的清净心就是“自性现”了,就是“不思善、不思恶”,“那个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了,“自性现”就是这个意思。

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觉

“佛法在世间”就是佛祖在我们这个人世间讲经说法,他都是不会脱离这个现实情况的。是告诉我们,我们在人世间为人处世,如何以正知正见来破烦恼。“不离世间觉”,也就是说佛法是实用的,有实用价值。我们学佛是能够使我们在日常生活的工作学习里面产生良好的作用的。有时候烦恼通过正知正见是能够化解的,是实用价值。佛法是一种实用的学问,而不是空洞的理论,“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 恰如求兔角

“离世”就是离开这个世间。如果你堕入到顽空里面,所谓的出世间,那看起来真的是没有烦恼了。那没有烦恼了,你还需要觉悟吗?就不需要觉悟了。那么没有烦恼,不需要觉悟,那他们是不是大彻大悟?不是,他们是堕落顽空,变成一个脱离现实的消极的活死人。所以说,离开了这个世间的种种烦恼的现象,你就不可能有觉悟。白兔、黑兔、灰兔,它们头上都是没有角的,兔子是没有角的。所以“恰如求兔角”,“求”就是寻找的意思,就是找到兔子哪一个有角?没有的。

正见名出世 邪见名世间

这关键词就是“正见”为什么“名出世”。“出世”就是离开世间,离开世间就是堕落空境。堕落空境是什么人?那就是小乘阿罗汉,小乘人。那为什么小乘阿罗汉他们的见解就是正见呢?因为他已经证得我空。他看事情想问题就不会有一些私心杂念,所以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就比较正确,所以叫做正见。所以小乘阿罗汉所证的空境那个境界就称为正觉,大菩萨就叫做等正觉,释迦牟尼佛这种圆满的佛叫做无上正等正觉,是有这个区别的。也就他们没有私心啊,看问题做事就比较公正无私,所以叫做正见。那“邪见名世间”,世间的众生都是贪嗔痴,所以说话做事往往都是没有公正无私,都有一些偏执,所以叫做“邪”。

邪正尽打却 菩提性宛然 

这个就跟上面说这个正念邪念那些,“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的道理是一样的。就说我们不要贪着“有”,也不要执着“空”,这样能够真正成就了“中观”。这种“中观”的状态就是明心见性的状态。“菩提性宛然”,“宛然”就是很清楚的意思。一个人不着世间也不着出世间,他能够时时处处处于“中观“状态,那就是真真正正明心见性,“菩提性宛然”就是这个自性显现得很圆满,也就是属于证悟了,甚至是大彻大悟的人。

此颂是顿教 亦名大法船

我六祖说这些话,讲的都是顿超的道理。你们一听懂了就做得到,做得到就马上达标,是“顿教”。“亦名大法船”,“法船”这是比喻,从这个苦难的此岸带到解脱的彼岸,这是比喻。“大法船”,就是至高无上的了,没有比我这个更厉害的了。一切法门就是我这个见性法是最圆满的了。

迷闻经累劫 悟则刹那间

   “迷闻经累劫”,是不是迷惑的时候听经听了很多劫,很多很多的年吧,是不是啊?不是。“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就是说迷惑的时候,这个也可以这么理解,就说一个比较执着的人,就是去听经闻法,听了多少劫,可能还没有开悟,“悟则刹那间”,就是那些根器好的人能够也许一听,他马上就明白,就像那个惠明一样。

师复曰:今于大梵寺,说此顿教,普愿法界众生,言下见性成佛。

“复”就是再的意思。六祖又说,今天在这个大梵寺里面就跟你们讲这个顿超法门,“普”,就是我们说普遍。我真的希望所有的人啊能够言下见性成佛。

时韦使君与官僚道俗,闻师所说,无不省悟。

就是这个韦刺史和那些“官僚道俗“,他们听了都“省悟”,“省”就是反省,“悟”就是开悟。就是说当时他们听了都会觉得明白了,也是言下大悟。

一时作礼,皆欢喜哉,何期岭南有佛出世。

   “一时作礼”,就是行礼。儒家的人很多都是鞠躬啊,作揖啊,都很欢喜赞叹。“何期岭南有佛出世”,就说,他们真的是将六祖当做佛一样的来看待。哎呀有六祖这个大彻大悟的人啊,真的就是佛啊,是这个意思。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