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缘品第七(二)

僧智通,寿州安丰人。

又有一个出家人,出家的男人叫“僧”,“僧”叫做智通,寿州安丰人,据说是安徽那边吧。

初看《楞伽经》,约千余遍,而不会三身四智。礼师求解其义。

“初看”,就是当初,不是说刚刚看,后边有个“约千余遍”。《楞伽经》看一遍也要几个小时啊,“千余遍”可能随便看个二三年吧。“初看”,就是当初看《楞伽经》。“而不会三身四智”,关键词是“不会”,这个“会”是理会,继续引申一点是“理解”,不明白“三身四智”是什么意思。所以就来拜见六祖,请六祖指导。

师曰: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

六祖就告诉他,“三身者”,那清净法身就是你的自性,“汝之性也”。我告诉大家,这个“清净法身”就是惠明那“不思善、不思恶”那个。

圆满报身,汝之智也。

“圆满报身”,就是你的智慧。那为什么说叫“圆满报身是你的智慧”啊?智慧是来用的,用出来的,人家就看得到了,就好像有时候报身就是报得之身,就是得到,人家好像可以看到的一种形象吧。所以智慧,你有智慧,有什么方式你想出一个好办法就化解,哎呀,你真聪明。所以就能使人家看得到的,清净法身是看不到哈,智慧是能够体现出来。所以称为报身。

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

“行”就是行为,行为其实也就是我们说成现代化一点就是角色。你在这里是充当这个角色做这个事情,譬如说我们男人在老婆面前就是丈夫,在儿女面前就是爸爸,在父母面前就是儿子等等,这个身份老是在变化,这称为化身。“汝之行也”,就是这些行为,这些体现形式,这些角色。

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

六祖这么说的意思就是离了本性来谈三身,就说什么法身、报身、化身,“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因为这一段要跟后面的“四智”联系起来的,我们就留到后面继续解释就好。如果人家将我们的肉身叫做报身啊,我们还有什么法身啊,什么化身啊跟这个自性不相应的,等一下那些都叫做世智辨聪,不是圆满智慧,是这个意思,都是属于妄想之类的,我们等下继续讲解哈。

若悟三身无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

这句话很关键,你们听六祖说有法身了、有报身了、有化身了,你们就认为我原来身上也有个法身,也有个报身,也有很多化身,以为它们都有一个固定的东西,那就麻烦了,那又着相了,又堕入到凡夫外道去了。你要知道,这个三身都是假名,都是自性的起用。你如果悟到这个,“即名四智菩提”,就说你知道这个三身都是假名,都是自性的起用,你如果悟到了这一点,没有一个固定的法身、报身、化身,没有一个固定的东西的。没有一个什么身可取的,它都是自性的起用,它们“了无可得”。你能够悟到这里,那你就能够明了什么是四智,“菩提”就是觉悟,就是明白。明白了四智,四种智慧了。

听吾偈曰: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

就说智通,听我说几句偈吧:第一句是“自性具三身”,自性的起用就已经具足了三身,自性具足了法身、报身和化身。反过来你们牢记哈,这个法、报、化三身只是自性的起用,所以“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其实自性的起用好像就能够分三大种类,好像就是法身、报身、化身。但是分是这么分,它具体其实是以四智的形式来体现的。它不是以三身的形式。“发明”,“发”,我们说发展,“明”就是展开出来。是说自性是具足三身,但是“发明”,就是具体在起用的时候体现出来的是四智,是四种智慧。千万不要说“有个三身,三身再变成四智”,不是的。三身是一种分类。但它具体的起用还是以“四智”,发明,起用的时候是四种智慧。

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

这个是最关键的。“不离见闻缘”,我们首先来说“见闻缘”是什么东西,“色声香味触法”,他就告诉我们,这个自性虽然说它具足“三身”,但是它的具体起用的时候是体现为“四智”,四种智慧,那这四种智慧是怎么体现呢?他告诉我们“不离见闻缘”。“见闻”,其实六祖说的简单了些,其实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这个六根,这六根的缘是什么?是“色、声、香、味、触、法”,这句话很关键。说四智的起用,它同样不是离开“见闻”的种种“缘”,也就是六尘,它不会离开六尘的,“不离见闻缘”,不要以为是眼睛闭起来,耳朵也塞住,离开这些见闻的种种现象,不是的。不用离开的。我是以《金刚经》的“应无所住”来给大家讲的。“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所以我用这个《金刚经》的标准给大家注解《六祖坛经》一定没有错的。“不离见闻缘”就是说四智的起用,并不是离开了见闻觉知而独立起用。

“超然登佛地”,“超然”是什么意思?就是说我们没有开悟的时候这个“四智”就变成种种的执着,就变成了六根对六尘的那个六识,当你知道不著相的时候,你就刹那间就“入佛知见”,“登佛地”就是“入佛知见”,也就是说你的世界观就跟诸佛是一样的。

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

他说,“吾今为汝说”,我现在告诉你啊,“谛信永无迷”,“谛”是什么?我们说“谛听”,很专心(的听)。“谛”在这里是表示程度,它主要是在修饰这个“信”。就说你要相信我的话啊。我今天告诉你啊,你要相信我的话啊。你要深信不疑啊。“谛信永无迷”,你相信我的话,按照我说的去做,你以后再也不会迷惑了,也就是永远开悟了。

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

六祖说你不要学那些到处疯疯癫癫的所谓求道者,“驰求”,“驰”就是跑得很快,“求”就是到处去求道。“莫学驰求者”。我曾经听过不少同修,他们听到这里有高人就去拜访拜访,那里有高人就去拜访拜访,然后他们每一次都是无所得。我跟同修们谈到我当年去拜见我的师父的时候,我说我等到后来看了《六祖坛经》,我说我的心情是跟六祖是一样的。我就认定是拜一位师父,师父假如不收我,我赖都赖在那里,我去就是要拜定这位师父的。所以我不“驰求”,我就是一口井打到底。“驰求者”就是,很多人不知道拜访过多少人,拜访之后两手空空,脑袋也空空。“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驰求者”嘴巴就说我希望能够开悟啊,但是当有一天有善知识告诉你开悟就是这么简单,“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就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你说这么简单?他说不是简单,你从今以后要去返照你的一切言语行为,你从此这么做下去,就越来越圆满了,不要老是嘴巴说,人家告诉你就不听。就希望大家也听六祖的话,不是听我的话,我只是六祖的录音机。我给大家转述一下六祖的意思。希望大家以后就牢记:以客观的心态看待一切。

通再启曰:四智之义,可得闻乎?

智通就说:师父啊,这个“四智”的道理能不能再跟我讲一下啊?

师曰:既会三身,便明四智。何更问耶?

他说你如果明白了“三身”,那就会明白“四智”,为什么还要来问啊?

若离三身,别谈四智。此名有智无身。

这些都是比喻哈,你们千万不要在这里打转,打转你们也就又是迷糊了。就是离开了“三身”谈“四智”就是“有智无身”。这些都是比喻,我们等下再一起讲。

即此有智,还成无智。

这是什么意思啊?就是离了“三身”,离了清净法身、圆满报身、百千万亿化身来谈“四智”,那就会落入到外道的见解,那个智慧也是不正确的,所以也是没有智慧了。永嘉玄觉大师《证道歌》里面不是有句话叫“外道聪明无智慧”,你们觉得很奇怪了,聪明但是无智慧,不是,我跟你们加两个字进去,你们就知道了,有小聪明没有大智慧,想事情都是一厢情愿的,自以为是的。所以往往会聪明反被聪明误,所以“外道聪明无智慧”就是指这种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小智慧。

复说偈曰: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

这个六祖“复”就是再,再说了,再说了一首偈。“四智”就是“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四智”就是这四种。六祖就分开跟他说。“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那三身和“四智”怎么对照啊?这个“大圆镜智”就是我们的自性,当然它已经变成“大圆镜”了,也就是自性的起用了,严格来说,“大圆镜智”的起用是怎么起用啊?它是“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来体现的。不是说单独体现一个“大圆镜智”,然后又有个“平等性智”,不是的,它其实这个…你们干脆将这个“大圆镜智”咬紧牙关认为是自性,反而你们容易理解,然后就说它的起用就变成了“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这个“平等性智”就是自他平等,就是看事情,你的心啊非常客观,所以严格来说这个“大圆镜智”和“平等性智”这个是属于平等心、清净心这方面的。“平等性智”也差不多可以合并在“大圆镜智”里面,“大圆镜智”就是它的观察有广度,“平等性智”就是客观平衡,自他不二。

“妙观察智”和“成所作智”这是有所针对性,如果以老子《道德经》第一章的道理来对照,“大圆镜智”和“平等性智”是属于“无欲观妙”,这个“妙观察智”和“成所作智”属于“有欲观徼”。如果以《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来说,“大圆镜智”和“平等性智”是属于“应无所住”,这个“妙观察智”和“成所作智”是属于“而生其心”,当然我言语表达上面就帮你们分出来,其实起用的时候不是这样的。正如老子所说,“此两者同出而异名”,都是同一个清净心的工作。不是有两个心,是同一个心。也就是说我换做现在的话,就是客观的心态去实事求是。“客观的心态”就是“大圆镜智”和“平等性智”,“去实事求是”就是“妙观察智”和“成所作智”。其实是同一个心。老子告诉我们“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看起来是两种心态,其实是同时的,“众妙之门”,一切玄妙的现象,一切微妙的现象,都是通过这种途径,“门”就是途径,观察出来的,或者是去认识的。所以你们要牢记这“四智”是这么的关系。不要以为一个一个的,那麻烦了。脑袋有时候搞个“大圆镜智”灌一下是不是啊,搞个“平等性智”也看一下,然后又搞个“妙观察智”…不是的。就是以最客观的心态去实事求是。也就是定慧。“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可以说可以勉强归类在“定”里面,“妙观察智”、“成所作智”可以勉强归在“慧”里面,但是要知道定慧是不二的,是这样的。

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

“大圆镜智”这个“镜”指很大很大,这是比喻这个视野很开阔,看问题很全面。“平等性智”就是他的心很客观,不会有主观的武断的坏习惯。这个“妙观察智”就说明他的心很细,观察问题观察得很详细。“成所作智”就是他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妙观察智”是寻找问题,发现问题,“成所作智”是解决问题。所以说“妙观察智见非功”,“见非”就是见到错误的东西,“功”就是他的这种功夫。“成所作智同圆镜”,为什么说“同圆镜”啊?真正的“成所作智”他解决问题他是非常全面的。

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

“五八六七果因转”,“五八”是什么?“五”就是第五意识,那你说怪事,我们从来…第六意识有,第七意识有,第八意识有,第五意识没有,不是。第五意识就是“眼、耳、鼻、舌、身”,第六意识就是“意”,那第七意识是什么?末那识,也就是我们一般所谓的下意识或者说潜意识。那个第八意识,我们说第八意识,佛经里面就叫作阿赖耶识。所以“五八六七果因转”,“五八”是果,“六七”是因。但是怎么眼睛看东西都是“果”,“六七”都是因?“六七”会活动的。“五八”是稳定的。眼睛看东西,如果你不要胡思乱想,什么就是什么,如实反映,眼睛就象照相机一样,如实地拍摄下来,是这个意思。所以它没有改变的。能改变的是“六七”,想东想西、想好想坏是“六七”。“六七”会造因,然后就产生了结果。就是使眼睛看起来…如果你很讨厌这个人,你就看起来觉得他很不顺眼,如果你心里不讨厌他,你看着就顺眼,或者看着就若无其事。所以这个“六七”…如果你平时就很恨他,那是属于“七”,潜意识里面你恨他,一看不由自主就讨厌他,问他你为什么讨厌他,你说我也不知道就是讨厌他,反正是第七意识在作怪,所以这个“六七”是属于“因”,造因,“五八”是属于产生那个结果。“五八六七果因转”,勉强来分就将第六意识和第七意识就认为是“因”,“眼、耳、鼻、舌、身”这第五意识和阿赖耶识就认为是“果”,它们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变的。“五八六七果因转”,就是第六意识、第七意识和第五第八意识是这么的分工的。但是它们分工是不是真的能那么分开来吗?不是的。“但用名言无实性”。我说是这么说啊,但是其实啊只是嘴巴上这么说,是没有一个具体的东西可以去转的。为什么这么说?其实它们是一个整体的,它们是连在一起这么工作的。

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

就是说眼睛看到了,会引起我们心里的变化,心里的变化会干扰我们眼睛的判断,包括内心深处的储藏的信息。六祖说“若于转处不留情”,也就是说心里的活动平静了,就不会干扰你的“眼、耳、鼻、舌、身、意”对外界的观察,也不会干扰你以后内心深处的一些信息的储藏,清净了。“转处不留情”就是说,你这个“眼、耳、鼻、舌、身、意”,“五八六七”它们在工作的时候你不要加进你个人的感情色彩,“转处不留情”是这个意思。“繁兴永处那伽定”,“繁”就是繁忙,很忙,“繁兴”这两个字连起来就是说不管你是在比较忙的状态下还是什么。“永处那伽定”,“那伽”在佛经里面据说指龙,“那伽定”那为什么说龙的定呢?其实龙能够飞到天上能够潜到水里面,能大能小,种种变化,速度很快,那它们为什么能够搞得那么快?我们如果做事做得太快就容易出差错嘛,做事做太快你的心有时候就慌起来,才会出差错,如果你做得非常的熟练,那一般不出差错,那好了,龙到天上飞,到水里面潜,变大变小,兴云布雾,这个传说到底有没有,真的我也不知道。好像没有发现有什么龙给出差错给摔下来,出意外了。传说是没有这个事情。就说明龙的心啊定力很好,“那伽定”。所以就是说,你很忙,但是你不会出差错。“繁兴永处那伽定”,就是说比喻你的定力很好。所以他这两句连起来就是说:如果你“眼、耳、鼻、舌、身、意”,包括潜意识,这个末那识,你们都不要带着某一种执着去做事情,你们的心永远就平静了,你们就达到龙的那个定的标准。当然这是个比喻。

如上转识为智也。教中云: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

“如上转识为智也”,上面哪句在说“转识为智”啊?“若于转处不留情”,关键是“不留情”。“不留情”就是不要产生你喜欢或讨厌贪嗔痴慢疑那种情绪,不要加进这些,你就“转识为智”。我们一般人看事情、听事情、想事情都有一些自己的主观成见。所以得出的结论就叫作“识”。如果你是以最客观的心态来实事求是得出的结论叫做“智”。所以六祖说,如果按照上面“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那就是“转识为智”。怎么转啊,那就是“转前五识”,前五识是什么?“眼、耳、鼻、舌、身”,转“眼、耳、鼻、舌、身”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第六识是什么?就是我们平时显意识的起心动念。转第七识,第七识是我们所谓的下意识,也就是潜意识,佛经里面也就叫作末那识,转末那识为平等性智。然后转第八识,第八识也就是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是这个意思,关键就是“若于转处不留情”,“若于转处不留情”其实是什么?以清净的心去观察事情,也就是“不思善、不思恶”,“返照汝边”。是这个意思,就是“转识为智”。

虽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转;

虽然说是这么说啊,“六七”是“因”上转,“五八”是在“果”上转。

但转其名,而不转其体也。

他说五八六七怎么转,其实只是一个名字而已,“不转其体”,其实它们本来就是一个整体,怎么能转?

通顿悟性智,遂呈偈曰:

“通”就是智通,就是前面那个和尚,那个出家人,“性智”是什么?自性之智,也就是顿悟了自性的“三身”“四智”,尤其是自性的“四智”,四种智慧的道理。

三身元我体,四智本心明。身智融无碍,应物任随形。

这四句连起来你们才知道“三身元我体”。“三身”是什么?就是法身、报身、化身,三身原来是我体,这个“我体”如果我们说到最完满处,就是我的身心,身和心,不是我的肉身。那麻烦了,肉身,六祖在前面那个定慧品还是什么品说过“肉身是宅舍”,严格来说,在我们活着的人,心不是能够离开我们的肉身的,所以“三身元我体”就是这个法身、报身、化身原来就是我的身心,就具备这个“三身”。那要说的狭义一点,那就是我的自性。如果说的广义一点,也可以理解成“我”这个人,拍拍头,具有“三身”。

“四智本心明”,那四种智慧在哪里啊?当我的心不迷惑的时候,也就是说我开悟之后就具足了“四智”。

“身智融无碍”,这里的“身”是三身,“三身”和“四智”是一个整体,是不二的,分不出彼此的。它们其实是不二的。没什么障碍的。

“应物任随形”,“应物”就是在为人处世的时候,待人接物,“任随形”,“任”,就是任意,“随”就是随心所欲,“任随形”就是说我这个智慧的起用在待人接物的过程中,该怎么我就怎么,没有什么障碍的。“任随形”,也就是得大自在。就是我这个“三身”“四智”的起用在待人接物的时候是那么的自在,随着现实的情况而变化、起用。

起修皆妄动,守住匪真精。

这就是给我们感慨了,这两句很像以前那个《证道歌》,张拙那个说“断除烦恼重增病,趣向真如亦是邪”是一个道理。他就说“起修皆妄动”我具体要来怎么修了,这些都是妄念,就是“纯一直心,不动道场”,“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不用特别去修,你的心很客观,很自然就对了。你要有意说我要怎么去修了,都是错误的行为,“妄动”。那你说我们平时打坐的行为是不是属于“妄动”?你有空了就自然在那里打坐在那里念佛,没空就不要急急忙忙说哎呀怎么办,那有时间了也不会浪费,静坐思考问题,这就不是“妄”。

“守住匪真精”,这个“匪”你们就不要以为是土匪,古代这个“匪”是通那个“非”,也就是不是的意思。也就是守住,特别去守什么东西,执着什么东西,都不是“真精”。“真精”是什么意思?“真”,真而不假;“精”,精而不杂。怎么称得上是“真精”啊?也就是一切法门的究竟处,其他没得比的。那是什么,就是般若行,所以说你特别去意守特别去执着什么东西,你那个最好的境界就消失了。

妙旨因师晓,终亡染污名。

“妙旨”,“妙”就是非常玄妙,微妙,妙不可言;“旨”,宗旨。这种殊胜的境界,当然境界还是有相的,这个“妙旨”就是形容说得到六祖的开示,他悟入佛的知见——因为六祖大师的指点,我才证得这个境界。你们也许觉得奇怪,六祖另外一个弟子不是说,“非师相授与,我亦无所得”吗?那这两个人是不是说话就矛盾的?不是的,不会矛盾的。那个“非师相授与”就说这个境界不是师父给我的,其实我也没有得到什么境界,这个就跟《楞严经》的“圆满菩提,归无所得”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这个是同一种说法,你们就很容易理解。智通这个“妙旨因师晓”,他就告诉我们:我之所以能够悟入这个境界,是多亏六祖大师对我的指导,但是他并不是告诉你,知道了永远守住这句话,不是,没有啊。他最后一句就表明了“非师相授与,我亦无所得”。

“终亡染污名”是什么意思啊?就说六祖指导我什么是“三身”“四智”,我刹那间明白了,证悟了“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我连“三身四智”,“五八六七果因转”等等,我都不执着了。“终亡染污名”是这个意思,那么你们就豁然开朗。他最后这句话“终亡染污名”一句就相当于另外一个弟子那个“非师相授与,我亦无所得”。

僧智常,信州贵溪人。

“僧”就是出家男人,叫做智常,信州贵溪人。

髫年出家,志求见性。一日参礼。

“髫年出家”,“髫”是指小孩梳的那个发型。“髫年出家”是指他很小,儿童的时候就去出家了。因为唐朝那个时候好像是很喜欢出家的,出家是一种风气,都觉得出家是一种很殊胜的行为,所以他很小就去出家了,“髫年出家”。“志”就是他的志向,也就是他的心愿,就说希望就是能够明心见性。

师问曰:汝从何来?欲求何事?

“师”就是六祖,六祖问他:你从哪里来啊?来这里找我想要什么?想来求我什么事啊?

曰:学人近往洪州白峰山礼大通和尚,蒙示见性成佛之义。

“学人”就是我,我这个求道者,正在学习的人,我去洪州白峰山, “礼”就是去礼拜,去拜见大通和尚,那个和尚的法号叫做大通。我去拜见大通和尚,感谢他能够给我指导这个见性成佛的道理。

未决狐疑,远来投礼,伏望和尚指示。

但是我还是搞不懂。“未决狐疑”,“狐”就是狐狸,传说中狐狸是最多疑的动物,就说感谢大通和尚给我指导这个见性成佛的道理,但是我还是有一些疑惑,我现在从老远来拜见师父你,也就是六祖。“伏望”就是说我诚心诚意地盼望希望和尚,希望师父“指示”,指点,开示。

师曰:彼有何言句,汝试举看。

“师”就是六祖大师,六祖惠能大师就说,他跟你说什么啊,你试试说给我听啊,这个意思。

曰:智常到彼,凡经三月,未蒙示诲。

我去到大通和尚那里三个月,他都没有让我去见他,“未蒙示诲”,我去到那里三个月,他都没有怎么指导我。

为法切故,一夕独入丈室,请问如何是某甲本心本性?

“为法”,我为求正法,“切故”就是我的心啊很“切”,“切”就是紧迫。我为了求法,我的心是很紧迫的。“一夕”,一天晚上,我单独一个人就去大通和尚那个方丈室,大通和尚是方丈,我就去他那个方丈室。为什么叫方丈室啊?据说以前住持和尚他住的房间是一丈乘一丈,好像我们现代人一丈是三米是不是啊?九平方米吧,它是个正方形的房间,所以称为方丈室,“丈室”是这个意思。“独入丈室”,然后就请问大通和尚,师父啊,“如何”,就是什么,“某甲”是古人自称“我”,“某甲”就是“我”的意思,什么才是我的本心本性,本来的心啊,我的本来的自性啊,也就是我的真心佛性。

大通乃曰:汝见虚空否?对曰:见。

大通和尚就问智常,你有看到虚空吗?他说有啊。

彼曰:汝见虚空有相貌否?

“彼”就是指大通和尚,大通和尚就问智常说:你看虚空有没有相貌啊?

对曰:虚空无形,有何相貌。

智常就回答说:虚空没有形象的,哪有什么相貌啊?

彼曰:汝之本性,犹如虚空,了无一物可见,是名正见。

大通和尚就对智常说,你要知道啊,“汝之本性”,就象虚空一样,没有什么形象的,你明白了这个就叫做“正见”。

无一物可知,是名真知。

虚空什么都没有,不过他忘记了天空有云的了,所以说没有什么可以知道的,所以叫做“真知”。

无有青黄长短,但见本源清净,觉体圆明,即名见性成佛,亦名如来知见。

“无有青黄长短”,“青黄”就省略了“青黄赤白”,没有长没有短,“但见本源清净,觉体圆明”,就叫做“见性成佛”,也叫做“如来知见”。

学人虽闻此说,犹未决了,乞和尚开示

“学人”就是我,我这个求学的人,虽然听大通和尚这么说,但是我还是搞不明白,还是来请六祖指教指教。

他前面就说“了无一物可见”,“无一物可知”,后面又“但见本源清净,觉体圆明”,怪事,前面就“无一物可见”,“无一物可知”,后面就能“见”,你怎么“见”啊?我读到这里,我就说完蛋了,这个大通和尚这么傻,前后说话是矛盾的。前面就说“了无一物可见”,“无一法可知”,后面就“但见本源清净,觉体圆明”,那个“本源清净”长得怎么样呢?那“觉体圆明”又是什么样呢?是不是啊?是不是这是矛盾的?智常那个时候,假如我是智常我去问他,大通师父啊,到底见还是不见?他前面就说“了无一物可见”,“无一物可知”,后面又“但见本源清净,觉体圆明”,那是“无一物可见”多长时间后才见到“本源清净”呢?还是“无一物可见”的刹那间就见到“本源清净”呢?如果你刹那间“无一物可见”的时候我马上就见到“本源清净”,那你为什么前面要告诉我“了无一物可见”呢?你为什么不直接告诉我,哎呀你就见到“本源清净,觉体圆明”了?是不是?都被他搞晕了,我相信大通和尚也见不到了。

师曰:彼师所说,犹存见知,故令汝未了。

“师曰”,这里的“师”指六祖。六祖就说那个大通和尚他的见解里面“犹存见知”,就是还有执着,所以你就听不懂。你要执着“没有”,你又不能搞到“本源清净,觉体圆明”;要说有,那前面又说没有。所以他搞不懂。所以你就老是听不懂。所以请大家记得,我多次告诉大家,如果哪个人给你讲的道理你听不懂,也许我们没有水平,也许是他讲得不到位使我们搞不懂。我说只要我懂的,我一定给大家说到清楚,说到你们听懂。

吾今示汝一偈:

他说,我现在就“示汝一偈”,就是说我说一首偈给你,我说几句话给你。

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

第一句“不见一法存无见”,他说:你说“不见一法”可见存“无见”,你以为就什么都没有了,那就存了个“无见”,执着在那个糊里糊涂里面,那糊里糊涂怎么有个“本源清净”呢?这就好像这个糊里糊涂的“无见”就遮住了你的智慧,使你老是想不通,就好像天上的乌云遮住了太阳一样,使太阳的光辉没办法照射出来。

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

“不知一法”,那什么都不知道,还有个“知道什么都没有”,也就是你的心还不是那么的清净,就好像“太虚”,就是天空,打雷的时候还是有闪电,“太虚”中还是有闪电的种种形象存在啊,它还不是清净啊。

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方便。

“此之知见”是指什么?这是最关键的,“此之知见”就是指不见一法为正见,不知一法为真知,就是堕入到空里边去。“此之知见瞥然兴”,他说你这种错误的见解,“瞥然”,就是刹那间,“兴”就是起来,也就是执着。如果你执着了这个顽空的境界,“错认何曾解方便”,你觉得执着这个空的现象是对的,那你永远不能开悟的。“解方便”,“方便”就是方便善巧,就是使我们开悟的那些方便善巧。“错认何曾解方便”,就是说你执着了这些空的境界,你永远是不能开悟的。如果认为那样是对的,你永远是不能开悟的。

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

这首偈最难解的就是“汝当一念自知非”。我看一些大德,他们解释成:你应该知道那个大通和尚不见一法和不知一法那个是错误的,这句话对不对啊?肯定是对的,如果他不错误,智常早就开悟了,所以这么解释对,但是不圆满。关键是我来拜见你六祖惠能大师,我是知道大通和尚那个是错误的啊,如果他是对的,我早就开悟了,都不用来你曹溪了嘛,我就本来就知道他错,你现在再来告诉我大通和尚是错的,那是叫做多此一举,我来是求你六祖指导我怎么做才是对的。那么我认为是怎么样呢?我自己哪懂,“解铃还需系铃人”,我还是请六祖来给大家讲就好了,六祖有没有给我们讲解这个“汝当一念自知非”是什么意思啊?有的,在前面那首“无相颂”里面那个“说通及心通”里面不是有吗?“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还有一句更重要的更贴近的就是“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相当”是什么?就是一致啦,“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我说了两句,第一句是靠近,第二句是一样。“汝当一念自知非”,自知自己的不对的地方。那还有没有?有,六祖不是告诉惠明吗?“汝若返照,密在汝边”,我是请六祖来给你们讲的。

这个“汝当一念自知非”,《六祖坛经》里面的正确解释就是:你必须自己返照自己,哪些地方是错误的,将它改正,“行正即是道”。“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灵光”,“灵”就是灵知,“光”就是光明,这两者合起来就是大智慧,你就大彻大悟了。你要开悟就是返观你自己,哪里是错误的,那返观之后你将错误的给去掉,搞成正确的就对了,“行正即是道”。所以请大家永远牢记,“汝当一念自知非”,就是你必须念念返观自己,将错误给去掉,你就能开悟。那么这是六祖的观点,那释迦牟尼佛有没有啊?有,在《金刚经》里面,最著名的就是我常常说的“净心行善分”,“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修善就不会错啊,再加上又是“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一点功德相都没有,那不是最彻底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吗?所以我以释迦牟尼佛《金刚经》的“净心行善分”来印证六祖的《坛经》,再来给大家解释这句“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大家就应该深信不疑了吧。

常闻偈己,心意豁然。乃述偈曰:

智常听了六祖这首偈他听得懂了,“自知非”,他肯定是理解对了,“行正即是道”,他“心意豁然”,就是豁然间明白了,所以他也说了一首偈。

无端起知见,著相求菩提。

他这是很感慨,哎呀,其实啊,我们众生为什么不开悟啊,就是因为没事找事做,“无端起知见”,执着这个,执着那个,还说我一定要去求什么菩提,“著相”,“著相求菩提”,不知道“菩提”就是觉悟,就是将贪嗔痴种种法执给放下,坦坦荡荡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就是“菩提”了。也就是我告诉大家,心愿如地藏菩萨,言行如普贤菩萨,落到实处你就开悟了,就这么简单,以为还需要怎么去苦苦寻觅“菩提”在哪里吗?世尊在《金刚经》也说了,“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无上菩提啊。“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是什么意思?帮助别人就像帮助自己一样。那说具体一点就是地藏愿,普贤行,就标准了嘛。所以“无端起知见,著相求菩提”。

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

我们这两句从后面那句来讲,反过来印证前面一句,“宁越昔时迷”,“宁越”是什么意思?我相信你们一看就知道了,“宁”就是宁静,安静下来;“越”就超过,越过去,翻山越岭,“宁越”。“昔时迷”就是从前的种种迷惑,因为有迷惑了,所以有颠倒妄想,颠倒妄想停下来,“狂性顿歇,歇即菩提”,这个“歇”就是“宁”了。“越”是什么?以前迷惑是个凡夫,现在超过了凡夫变成了菩萨,就是开悟了。“宁越昔时迷”,也就是说开悟了。那怎么做才能开悟啊?“情存一念悟”,那“情”是什么?“情”就是种种的感情啊,种种的想法啦,“存”是什么?存在。“一念悟”是什么?开悟的人到底是一开悟之后所有的感情就没有了是不是啊?不是。智常说了他开悟之后境界,我智常还是我智常,只是我以前的感情,种种的东西存不存在?还存在,我还是个有血有肉的智常,我不是一开悟就马上变成木头了,不是。“情存”,一切的感情还是存在的,但是我“一念悟”了,是什么?我们凡夫是受感情所转,失去理智,开悟的人是以理智驾驭感情,开悟的人有没有感情?“无缘大慈,同体大悲”,那感情是更加圆满,更加丰富,只不过他不会感情用事,他是以理智来驾驭感情。佛家不是说“悲智双运”吗?又有智慧又有感情,不是说开悟的人就变成木头变成石头了,就没有感情了,不会的。

“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开悟的人,开悟之后感情还存在,只不过我开悟之后就超越了以前那些迷惑,我什么都了了分明了,不会说开悟之后就没有感情,只是我对我的感情都了了分明,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是这个意思。不是说因为有感情使我不能开悟。天哪,释迦牟尼佛他的父亲净饭大王死了,他还跟阿难、罗睺罗和难陀,他自己和儿子和两个兄弟都一起去给他父亲抬棺材呢,你说他没感情啊?感情还很丰富呢。

自性觉源体,随照枉迁流。

他回头又来告诉我们“自性觉源体”,“自性”就是我们的自性,我们的佛性,我们的自性到底在哪里呢?“觉源体”,它的根源,它的源头在哪里呢?它的本体在哪里啊?“自性觉源体”,不要以为我们凡夫就没有佛性了,没有自性了,不是,他是告诉我们“随照枉迁流”,“随照”,你们要知道他这里是说“随照”,他不是说“寂照”。“寂照”就是如如不动的,“随照”,跟随,就是随着起心动念,不断地在迁流。我们的清净自性啊,就是随着我们的起心动念在流转着,这是很感慨。他前面已经开悟了,就是说他明白了“无端起知见,著相求菩提”,然后又告诉大家“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他整首偈哪里看得出他开悟了?就是第三句和第四句。“情存一念悟”,那你说我的感情一切记忆都很清楚,一样的,但是我开悟了,那开悟了有什么表现?“宁越昔时迷”,我现在什么都了了分明了,我不会被我的感情所转,不会被外面的现象所吸引、所掌控,我现在是如如不动的,但是我一切都了了分明。所以接下来就告诉大家,你们不要以为自性本来就没有,“自性觉源体”,是以前你是“随照枉迁流”,随着你的起心动念,“照”就是你起心动念在看别的,很冤枉地在那里流来流去。“枉迁流”,“迁”就是转移地方,“流”就是流动。

不入祖师室,茫然趣两头

然后接下来就是“不入祖师室”,我今天如果没有来到六祖你这里。

智常一日问师曰:佛说三乘法,又言最上乘,弟子未解,愿为教授。

这句话应该大家都听得懂吧,这句话应该很好理解,是很普通的一句话,就不用解释了。“愿为教授”就是请师父指导指导,为什么又说三乘,又说一乘。

师曰:汝观自本心,莫著外法相。

这句话又是跟上边“汝当一念自知非”,你自己观你的心,怎么观啊?你们千万不要有意去“观”,而是要以大公无私的心态,看自己的为人处世,为人处世哪些地方有点贪嗔痴,要控制住,不用特别去“观”的。他用“观”,其实就是知道,你要知道自己的言行,不用特别地去观,我坐在那里老是“观”“我在想什么”。天哪,哪用这么笨的去做,那叫做头上安头。能观与所观其实是不二的,也就是你要“纯一直心”,这个“观”是这样的“观”,不是仅仅坐在那里,也就是说你心里有什么念头起来,你就分析一下对在哪里,错在哪里,可不可行,为什么可行,为什么不可行,这就是“观”,千万不要说老是傻乎乎地坐在那里认真地看“我在想什么”,不用的,它一起来,你就给它一个答案,分析,前后左右过去未来地分析一下,就是“观”,真正的“观”是能观与所观不二,也就是般若智慧是这么去做的,当然我用个“做”字,又是很多余的执着,不过没办法。

法无四乘,人心自有等差。

也就是说,法没有四乘的,“人心自有等差”,那“人心自有”什么“等差”啊?以前六祖说“法无顿渐,人有利钝”,“迷人渐契,悟人顿修”,是这个意思,是说悟性的高低,“等差”是指这个。

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

“见闻转诵”,好像同修们,“我一天诵多少部经”,好不好?很好。不过六祖就告诉你们“见闻转诵是小乘”,你天天读读读,就像法达当年被法华转,“空诵但循声”,就变成一个录音机一样,天天在那里播放着。当然那你说:“欸,很多经书不是说诵读有无量功德吗?”,是的,这是先跟它结个缘,你没有结个缘以后就更加没有机会明白,先结个缘,这个也很好。那无量功德等到什么时候有啊?《金刚经》有说啊,“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就不如你“知一切法得成于忍”。有一天你诵读了豁然开朗了,那你的功德就无量无边了。你刚刚在诵的时候,严格来说只是开始在结缘,功德好像还没那么大,当你有一天这个缘深了,豁然开朗,哎呀,那个所得福德就“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悟法解义是中乘”,好像我给大家讲解我们都是属于中乘,那是不是以后就不讲了?不是不是,我们讲是为了第三步,“依法修行是大乘”,依什么法?心愿如菩萨,言行如菩萨。你们千万记得,读佛经最后是悟入了行菩萨道这个境界,心愿如菩萨,言行如菩萨,这就变成大乘了,那以后什么才是大彻大悟啊?那就是后面了。

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

“最上乘”就是说,你到了大乘,然后你又真真正正达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也就是“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那就开始要进入了最上一层,“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什么叫做“万法尽通”啊?你有圆满的智慧,什么道理你一看就明白。“万法俱备”,是什么烦恼你都有办法将它化解理顺,众生问你什么,你都能够如理如法地给大家解说,那就是“万法俱备”。那么“一切不染”…本来修行就是历境炼心,看看你能不能“一切不染”。 “一无所得”是什么意思?没有功德相,没有法执,有功德相还是有所得;功德相是对外的,法执是对自己的。其实这个也就是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也就是你真真正正做到心愿如菩萨,言行如菩萨,“一无所得”就是这个境界,不是说什么都没有了,其实就是说不会著相。真真正正达到了“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是“一无所得”,千万要知道是这个意思,不是说两手空空就叫做“一无所得”,不是的。

乘是行义,不在口争。

大乘小乘“是行义”,就说你到底你修的境界属于是哪一种的,不是嘴巴上说的,说了没用的。人家一眼就看得出你到底是属于小乘、中乘、大乘、还是最上一乘,内行人一看就知道。不用嘴巴上吹牛皮说你达到什么程度的,吹也没用的。

汝须自修,莫问吾也。

你们不要来问我,你自己修。你们不要来问我,这不是说不要问,是说:你现在明白了,你从此就这么去做了,不要天天执着问东问西了,你知道,我现在跟你讲了,你现在就“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你现在就真正开悟了,你从此就去好好去历境炼心就好,其他没有什么的啦,也就是跟我学学到这里,然后你就自己去历境炼心就够啦。不是说以后你问我,我不愿理你,不是这个意思,就不用老是执着那些其它的东西。我已经将这个明心见性的境界和具体的行为都告诉你了。

一切时中,自性自如。

“一切时中”,就是从今以后,“自性自如”,就是你的心啊永远就是“自性自如”,自性自然地如如不动,也就是你永远是以清净的心看待一切,也是以“不思善、不思恶”这个清净的心返观一切,“自性自如”就是这个意思。

常礼谢执侍,终师之世。

智常很恭敬地给六祖行礼,“终师之世”就是他一直在六祖身边,到六祖去世之后才离开曹溪。

僧志道,广州南海人也。

“僧”是指男的出家人,叫志道,是我们广州南海人,就是我们这里。广州过去有个南海市(今属广东佛山市)。

请益曰:学人自出家,览《涅槃经》十载有余

“请益”,我们在前面“般若品”里面“次日,韦刺史请益”,那时候“请益”是请师父继续给大家讲解,“益”就是有接下去的意思,这里也是“请益”,那其实这个意思也有点类似,当然略有点不同,这里好像有请教六祖,请他多多赐教,使我受益。他说我自出家读那个《涅槃经》,“十载有余”,读了超过了十年,但是有很多还是搞不懂。

未明大意。愿和尚垂诲。

“大”字在佛家是什么意思啊?往往是指圆满的境界,“大”,什么叫做“大”啊?没有比它再大了,“没有比它再大了”是说什么意思?它“遍一切处”,“遍一切处”是什么意思啊?圆满。也就是说我读《涅槃经》,读了十多年,还不懂得这个圆满的境界。也就是说我读了没有开悟,请教师父。

师曰:汝何处未明?

六祖就问他,你读了哪里不清楚呢?因为一部经里面有一些是讲故事,讲一些事相的事情,有一些是讲理体的事情。“大意”是属于理体这方面的。

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于此疑惑。

他就说我就读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这一段就是搞不懂。这一首偈我们现在不用特别解释,后面内容我们搞清楚就明白这一首偈了。

曰:一切众生皆有二身,谓色身法身也。

志道就说,经书里面好像是说一切众生都有两个身体,一个是色身一个是法身。

色身无常,有生有灭。

这个“色身”是不永恒的,“无常”就是不永恒。有出生有死亡,有生有灭。

法身有常,无知无觉。

他说“法身”好象是永恒的,但是又无知无觉,“法身有常”,“常”就是永恒的意思。但是“法身”好象有点很抽象,看不到摸不着,无知无觉。

经云: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者,不审何身寂灭?何身受乐?

他说佛经里面说“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他说生生灭灭这些全部都没有了,身亡了也灭尽了,就变成“寂灭”了,那“为乐”,就是不知道哪个身体在受乐,“不审”就是不知道。“审”就是审问判断。就是不知道是哪个身“寂灭”了,是哪个身在“受乐”?到底是色身寂灭了,还是法身寂灭了?那色身寂灭了,法身受乐?还是法身寂灭了,色身受乐?搞不懂,到底是哪个身哪个灭,哪个受乐。

若色身者,色身灭时,四大分散,全然是苦。

他就说,色身灭的时候,四大分散,全部是苦。据说临终的时候有一些人会觉得比较辛苦等等,当然,就我知道,有些人临终都是很安详的,大家不要以为临终都是那么苦,“临死蹬破九张草席”,那肯定他的身体是有问题的,一般我听说很多老人都是安详地闭上眼睛。

苦,不可言乐。

他说如果真的是这个色身临死四大分离都是苦啊,怎么可以说它是乐呢?“不可言乐”,不能说它是快乐啊。

若法身寂灭,即同草木瓦石,谁当受乐?

他说如果法身寂灭——法身在灭,那法身本来就是无知无觉的,好像是瓦片和石头一样,谁在受乐呢?它自己都不知道。

又,法性是生灭之体,五蕴是生灭之用。

“又”,就是说还有啊师父。“法性”,就说法身这个东西是生灭的本体,“五蕴是生灭之用”,就是用“五蕴”这个现象来体现“生灭”的现象。

一体五用,

志道就是分几种情况,假如只是谈色身的生灭还是色身的受乐,这是一种现象;一个是指法身的生灭和法身的受乐,一种现象;第三种就是认为色身在生灭,法身是本体,就合在一起,两种东西分出三种情况。这个志道学习也是很认真,他分类也是分得井井有条。

生灭是常。生则从体起用,灭则摄用归体。

他就认为说我们生的时候是从这个法身里面生出来的,灭的时候就收缩到法身里面去了,就认为我们好像是以法身作为一个躯壳一样,装在里面的。永远就是要生的时候就从法身里面生起来,要灭的时候就收到法身里面去。永远就是“是常”,就是说人就是人,动物就是动物,好像永远不会改变,只是一个进去和出来的变化,“生灭是常”的意思就是这个意思。

若听更生,即有情之类,不断不灭。

“若听更生”,就是刚才我说的就收进法身里面,改天要生了就从法身里产出来,“若听更生”就是第二次从法身里面冒出来,好像乌龟的头收进去壳里面,改天又伸出来,将法身认为一个乌龟壳,将我们的色身当做乌龟头,乌龟脚,“若听更生”是这个意思,

若不听更生,则永归寂灭,同于无情之物。

改天会长出来了是一种情况,如果一收进法身就永远出不来了又是一种情况,“永归寂灭”,这个志道很有研究精神。他分了单独色身的生灭和受乐,单独法身的寂灭和受乐,这是一种;然后就是从法身和色身分成两家来说就是,色身在生灭,收进法身,以后还能生出来;还有一种就是收进法身,以后就永远不出来,分出四种了。

如是,则一切诸法被涅槃之所禁伏,尚不得生,何乐之有?

第四种就是说,假如这个色身一灭了就收到法身里面去,就变成跟法身一样无知无觉了,以后生都生不起来了,彻底灭亡了,什么都没有了,那谁在受乐呢?哎呀,很认真。

师曰:汝是释子,何习外道断常邪见,而议最上乘法?

“师”就是六祖,六祖就说,你是释子。“释子”是什么意思?“释”是指释迦牟尼佛。佛门弟子就称为“释子”,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你是释子,为什么学“外道断常邪见”。这个“邪见”请大家记得,“邪”不是邪恶的意思,古代这个“邪”跟歪歪斜斜的“斜”是一个意思。也就是不正确。你是佛门弟子,你为什么还在学“外道”?“外道”是什么意思?不是正道就叫做“外道”,就是心外求法。“邪见”就是不正确的见解。“断常”,“外道”他没有智慧,就认为事物不是“一灭了就是永远不见了”,要不然就是说它以后永远是那个模式,不会改变了,好像人死了以后还是变成人,这个就叫做“常”,一种是人死了以后永远没有,一死,一了百了,什么没有了,那就叫做“断”,那其实什么意思啊?人死了之后,他的神识还会随业受报,它会变化,也许从六道轮回的角度,人死了他会转生天道啊等等更好的道;也许有些人,人死了他会堕落到其它的三恶道里面去,它不是一个永远不变的样子,所以这个叫做随业受报。这个叫做“非常非无常”,要说它不存在嘛,它存在;要说它存在嘛,它可能会变了另外一个形状。变了另外一个形状叫做“无常”,就是属于“无常”的范畴;它还以某一种形式存在,那是属于“常”。如果说它是“常”嘛它又可变;要说它不在了,它只是变了一个形状而存在,所以就是说“非常非无常”。外道不懂,没有智慧,他以为要不然就永远存在,永不改变;要不然就一下子消失,永远不存在。要不然是“有”,要不然是“空”,所以这叫做“断常二见”。

据汝所说,即色身外别有法身,离生灭求于寂灭;

六祖就是说,按照你刚才表达的就是说,色身外面还有另外一个法身,离了生灭另外就有个寂灭,你没有想到“有个、有个”,“有个”那还是形象嘛,那个“有个”可能改天也会灭嘛或者还会生嘛。那怎么可以说是“寂灭”呢?“有个”就不是真正的彻底的“寂灭”。

又推涅槃常乐,言有身受用。

你以为这个“寂灭为乐”,这个涅槃的常乐,永恒的快乐以为有个身体有个我在那里,享受这种快乐,那“有”毕竟不是常了,“有”到一定程度也会坏掉的嘛,你怎么没有想通呢?

斯乃执吝生死,耽著世乐。

“执吝生死,耽著世乐”,就是你执着了生死这种现象,以为不是生就是死,好像是分开来的,而且将这个“寂灭为乐”这种永恒的乐以为是跟我们人世间种种的所谓的享乐是一致的,你搞错了,那些是不永恒的。

汝今当知佛为一切迷人,认五蕴和合为自体相,分别一切法为外尘相。

“汝今当知”就说你现在必须明白知道,我们这些没有开悟的凡夫就是将“五蕴”,就是我们的身心,认为是自体,然后就外面的一切就认为是身外的一个东西,“外尘相”,我们凡夫是这么认为的,身体就是我,外面的就是我身外的东西。

好生恶死,念念迁流,

就喜欢生不喜欢死,“念念迁流”其实就是说我们的心老是患得患失,想东想西这一类的,也是“观心无常”,“四念住”里面的“观心无常”,那个“观心无常”严格来说是心无常。

不知梦幻虚假,枉受轮回,

不知道一切的现象,这些“五蕴”,这些“外尘”等等都是如梦如幻,“梦幻虚假”,犹如梦幻那样的虚假,“枉受轮回”,因为他著相了,不知道那是虚假的,著相了,所以他就“念念迁流”患得患失,所以就很冤枉的老是在轮回中流转。

以常乐涅槃,翻为苦相,终日驰求。

“以常乐涅槃,翻为苦相”,那关键就是“以常乐涅槃”是什么东西啊?“常乐涅槃”就是无所住之心,也就是你能够明白“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了,你就知道一切现象都是如梦如幻,你就不会被种种的现象牵引着你的心在不断地著这个著那个而被牵引着轮回。

佛愍此故,乃示涅槃真乐,

佛明白众生就是著了这些相,所以直接给大家讲什么才是真正的“涅槃真乐”,“涅槃真乐”是什么意思?“涅槃”是“涅而不生,槃而不灭”,“涅槃真乐”的意思就是永恒的快乐。佛祖直接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永恒的快乐。

刹那无有生相,刹那无有灭相,

    “刹那无有生相,刹那无有灭相”,这个“刹那”是什么意思?“刹那”是形容最短最短的时间,应该是说是形容没办法再短的时间。也就是一切的事情你如果能够说到绝对的地方,因为它不断地生,不断地灭,那你说不可能吧,那山河大地好像几千年来差不多都是那个样子,其实不是,它里面已经很微妙地在变化。好像科学来说我们的身体那个细胞不是哎呀又有生又有灭,我在这里讲了这么一个半小时,可能很多细胞死去了,又有很多细胞又生出来了,我刚才来这里跟现在的我已经身上很多成分都产生改变了,也就是说我的身体永远没有一个不变的绝对的停留的点,它就像流水一样不断的变化。所以这么看起来,你要说什么时候在“刹那”。“刹那无有生相,刹那无有灭相”,也就是说当你真真正正知道一切生灭相都不可执着的时候,你就知道任何一个点都没有一个绝对停止的生相,或者是绝对停止的灭相,它都是不断的、没有停止过的,因此你就不应该去执着它的生和执着它的灭,就必须“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当你能够悟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境界的时候,一切的生、一切的灭都干扰不了你的心,那么你的心就如如不动。这如如不动离一切苦乐之相,这离一切苦乐之相那就是“涅槃真乐”,也就是永恒的“乐”,没有苦也没有乐。那你说“没有苦也没有乐”那怎么叫做“乐”啊?其实我们只要没有苦,心里就是很安详的,这种安详才是最究竟的“乐”。你所谓的乐等一下那个快乐过去了你不是又有个落差吗?不是说乐极生悲吗?快乐过去了你没有快乐了,那不是又不快乐了吗?那反过来,最基本的“乐”就是没有苦,你永远没有苦,你的心永远是安详的,虽然没有特别的兴奋的快乐,但是你没有苦,你的心啊永远就是那么的安详,这就是“常乐”。“常乐”就是永恒的乐。

更无生灭可灭,是则寂灭现前,

前一句是:刹那无有生相,刹那无有灭相。这个刹那是指极小极小的一点点时间,那是相当于形容绝对小的时间,也就是在那瞬间,没有生相也没有灭相。因为生灭在不断地变化,在极短处的时间,好像这个时间有点暂停啊,所以这个时候你要说它生还是说它灭啊?是这个意思啊。更无生灭可灭,就是没有生和灭可以执着,已经是时间短到极短极短了,这个现象就是寂灭。其实这个寂灭,你们从文字来搞,永远搞不懂的;我帮你们搞一下,你们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来看待万物,它生你也不执着,它灭你也不执着,天啊,那什么东西有生灭啊?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你们明天有空站在河边看看流水,然后你们眼睛要瞪着面前这个点,不要转动,这个点的那个水,不是不断地流过去嘛?你哪个点的水是停留的呢?哪个点的水是流动的呢?就是说在最刹那的那个瞬间,你能够定它是生还是灭啊?就是这个意思。就是要我们悟入寂灭这个境界,寂灭的境界,就是于相离相,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当现前时,亦无现前之量,乃谓常乐。

对了,当现前时,你前边生也不可捉摸,灭也不可捉摸,那寂灭现前,其实就是离了生灭就是寂灭,那寂灭怎么现前呢,它不能独立而现前,而是不着生、不着灭,这就是寂灭现前。请大家记得,不要以为离了生灭有个寂灭,那个还是顽空的啊。

此乐无有受者,亦无不受者,岂有一体五用之名?

此乐,这个寂灭为乐,就是离了生,离了灭,离了苦,离了乐,这种最原本,最平常的状态,这叫做寂灭为乐之乐。它不是世间和出世间那种什么的乐,法乐啊,世间乐啊,不是!离一切相那种安详的状态啊。

何况更言涅槃禁伏诸法,令永不生,斯乃谤佛毁法。

斯就是这,斯乃就是这个说法是谤佛毁法,为什么说是谤佛毁法,其实它是用边见来论正道。正道是不着有也不着空,不着生也不着灭,这才是应无所住,这才是中观啊。我给大家重点注解前边一个字,就是“汝今当知佛为一切迷人,认五蕴和合为自体相”,那个“为”,后面说了什么五蕴啊什么,那是凡夫的邪见,外道的执着,那里的“为”,应该理解成,佛因为众生有这些不正确的见解,千万不要理解成后面那个五蕴啊那些东西,以为佛祖认为是对的啊;那些都是不对的啊。

听吾偈曰:无上大涅槃,圆明常寂照,

六祖就说了一首偈,我真的很羡慕六祖,能够随口说出一首偈。无上大涅盘,无上就是至高无上,达到最圆满,最究竟的大涅槃,用这个大字来形容究竟,不是涅槃有大有小,当然如果勉强来说涅槃有大有小,我们也可以帮人家找个小涅槃,那就是小乘人所证的有余涅槃,也就是沉空守寂,他还执着于空,所以他不能亲证这个无四相,他还有一些法执,法执在哪里,就是执着空。大涅槃就是指《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的究竟涅槃,也就是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就是这个境界,这个境界其实跟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跟三昧,跟三摩地全部是一样的,同一个境界啊。这句话就是赞叹这个究竟圆满,无与伦比的这个境界啊,这个涅槃,涅槃就是生死的意思,但是往往指这些不着生,不着死的这个中观境界,中观境界就是圆满的境界啊。“无上大涅槃,圆明常寂照”,圆明,圆就是圆满,明就是一切都了了分明,也就是智慧圆满。圆明常寂照,常就是永恒,寂照就是如如不动,但是又了了分明,其实圆明和照,以圆明来形容照的遍一切处啊,寂又是来形容这个照的如如不动。圆明常寂照,它是那么的究竟圆满,明彻一切,永恒的如如不动,了了分明,这个无上大涅槃是这个样子啊。

凡愚谓之死,外道执为断。

凡就是凡夫,愚就是没有智慧的人,凡愚谓之死,你跟那些凡夫啊跟愚蠢的人啊,他们认为人死了就是入涅槃,谓之谓什么啊?就是谓大涅槃,叫做死,就是说人死了就涅槃啊。外道执为断,执什么断啊?就是他以为沉空守寂,断一切外缘,叫做涅盘。这个断就是像卧轮禅师一样啊,那个样子叫作断,断灭一切外缘,执为断啊,就是他们认为那就是大涅槃。

诸求二乘人,自以为无作,

这个诸求二乘人,二乘人是指谁啊,是小乘阿罗汉和辟支佛,无作就是沉空守寂。

这个外道,他的断,他就以为从此他这个样子一直到死就永远是在那个境界里边,而且以为人死了——这个断其实另外一个意思就是以为一死了就永远在那个状态里面就没有了;常就是认为人死了还是变成人,动物死了还是变成动物;这个断就是人死了一了百了,永远就是在那个空,虚无缥缈的状态里面,叫作断了一切的缘啊,而且就是永远不会恢复的——人死就是永远都回不来的,没有什么的,再没有什么六道轮回了。

这个二乘人,他就认为证得那个虚无的境界,无作,无作就是什么事情都不做了,永远就是以沉空守寂为大成就了,是这个意思啊。

尽属情所计,六十二见本。

尽属情所计,情是感情,计就是某一种执着,计就是计算,就是想法,前边那个凡夫和愚蠢的人,就认为“谓之死”,就认为死就是入涅槃了,或者是涅槃就是死,就人死去了啊;那个外道,就认为断,就断了一切缘,其实也就是一了百了,一死了就什么都没有;那个小乘人嘛,他们就以为我整天排除念头坐在那里,恍恍惚惚的,空空荡荡的,无作,那就是涅槃。六祖说:上边这些都是某一种执着,都是各人各人有自己的执着啊,尽属情所计。六十二见本,这个见本两个字,不能连在一起,是六十二见为本,我加个为字你们知道了,六十二见是什么啊,这个在见惑里面的执着,我们从五蕴引发了——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五蕴,五蕴在外道的看法里边,他有时候以为五蕴是有个本体,叫作蕴,然后里面才分为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以为五蕴各自各自有个蕴,还有个色受想行识,它们是两家,他们就这么想:也许就色在蕴里边,色是色,蕴是蕴,有些就觉得蕴在色里边啊,有些就认为蕴和色是两个的,是分开的,有些就认为蕴和色是合在一起的,那么对于色,他就有这四种猜想,对于受也有同样的四种猜想,想行识都个个有四种这样的猜想,然后这样算起来就五乘四就等二十,二十还有个过去现在未来,过去的色也是这样吧,现在的色也是这样吧,将来的色也是这样,那么二十乘以过去现在未来三种情况,就等于六十,六十种他们在总体上又认为这个色和蕴的关系,有些人认为是永恒的,那叫作常,有些人认为是一次性的,过去就没有了,就叫作断。所以六十二见就是刚才这六十种再加断常两种看法,加起来就是六十二见,这六十二见也就是对身心现象的六十种不正确看法。所以六祖就说尽属情所计,哎呀,那些都是感情用事,是执着了,他们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执着啊,这执着都来源于这六十二种错误的见解,六十二见本,就是因为这个六十二种错误的见解这个根本,这个源头引发出来的。

妄立虚假名,何为真实义?

妄立虚假名,这句话是说众生的种种妄想,从而就设立种种这些假名啊。何为真实义,六祖就反问一下,什么才是真实义,怎么才是真理啊,真实义,义——义理,真实的义理啊——真理,才是正确的啊,刚才说尽属情所计,六十二见本,就是凡愚谓之死,外道执为断,诸求二乘人,自以为无作,这种种的不正确的见解,它的根本原因就是来源于六十二见。那下面六祖就要告诉我们那个真实义了。

惟有过量人,通达无取舍。以知五蕴法,及以蕴中我。

关键词,通达无取舍先不说,过量人是什么啊,我们在般若品里面,不是有心量广大,犹如虚空,那知道了,六祖的过量人就是那些心量广大的人啊,惟有过量人,超越一般人那种心量,也就是那种智慧水平,通达无取舍,通达就是有无你都通达,断常你都通达,也就是一切都圆通了,那圆通有什么标志呢?对一切法不取不舍,对一切相不取不舍,通达无取舍。无取舍说得这么高深,其实也是那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也就是不思善不思恶,返观一切吧。就是说那些过量人,心量广大的人,他们通达了一切法不取不舍这种中道义,然后他们对五蕴啊,五蕴法,就是五蕴的种种现象…五蕴,其实我们不要以为五蕴就是我们的身和心,身心。那么我问你啊,身有多大?你说知道了。那心有多大呢?那就不知道了。(笑)五蕴和蕴中我,其实就是整个法界和你自己。过量人,他就明白,我们的身心和整个法界和我们自己到底是什么关系,我们自己到底是谁啊,这后面,六祖会慢慢地解释。

外现众色像,一一音声相。

外现众色像。谁在现众色像啊?法界六道种种现象,都属于五蕴法的范畴。你说我怎么知道啊?六祖般若品不是说:“心量广大,犹如虚空”,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好人坏人,都是在这里面吗?《楞严经》不也是说,自性之中,地水火风空,见大识大,都在里面吧,都有的。所以六祖也是告诉我们,我们的五蕴和整个法界是不二的。“外现众色像”,天地万物就是众色像。“一一音声相”,色一般是指有形状的东西,音声是指没有形状的东西,种种声音吧。也就是大千世界的种种现象。

平等如梦幻,不起凡圣见。

平等怎么理解啊?我们先解释“如梦幻”---就好像做梦,好像幻象。平等,就是无论是山河大地,还是花草树木,你都全部一视同仁,认为是如梦如幻。这是谁教的?释迦牟尼佛《金刚经》嘛。“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平等的意思就是全部是同一种看法,一视同仁。“不起凡圣见”,在你心中,你不要特别有圣人的见解和凡夫的见解,这就是凡圣见。那么我们不是学佛吗?佛不是圣人吗?那么我们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那么我们真的证悟了佛的知见,不是圣见了吗?那这里六祖又说,不起凡圣见,那就不要入佛知见啦?当你入佛知见之后,你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圣人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请了老子给你们注解下。也就是你将一切现象,都看做是如梦如幻。用这种平等清净的心来看待一切,这种心,当有这种见解的时候,你是没有认为你是开悟了,没有认为你比别人高出一等。如果有,那就又执着了,有我相人相。所以真正大彻大悟的人,他并没有觉得自己比别人高出一等。他看事情,没有觉得自己很厉害。而是觉得我本来就是这么如实地看得清楚啊,就是这样,就是这样。没有说我很厉害,能够看得出是这样。不是。他一看就知道是这样。所以没有能干和愚笨的想法,他的心是那么的清清澈澈,一尘不染。这就是不起凡圣见,是这个意思。所以有些人,觉得他很高高在上,觉得他很厉害啊,那是起了凡圣见,不行。有些同修们会说,了空居士,你在聊天室说了几遍,说“我注解《道德经》,历史上是我注解的最好。”我这不是骄傲,我是如实地告诉你们。我并没有超过古圣先贤,而是我感慨地说,我站在古圣先贤的臂膀上而已。我是如实的说,我不是骄傲的说。大家不要过后批判我起了凡圣见,我没有的。你们可以去对比吧,确实是那样的。因为谦虚的太过头,也是虚伪。如实的说,还是清净心,不起凡圣见。

不作涅槃解,二边三际断。

不作涅槃解,真正证得究竟涅盘的人,他知道没有一个涅槃可以执着。游戏三昧,自在神通。所以他们真的没有觉得有一个涅槃可证的。这句话就是这个意思。他没有认为他得到个涅槃,其实是无所得。一切无所执着,无所住,无所离,无所入,无所出,是这个意思。你千万不要认为有个涅槃,那就成了小乘人了。又是执着了那个空境,就是有余涅槃了。二边三际断,二边是什么?空有两边、断常两边。从时间上来说就是断常两边,从空间上来说,就是空有两边。不着空,也不着有;不着常也不着断。这就是两边。三际是什么?过去现在未来,不执着——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就是二边三际断。断就是不执着,执着就断一边,一边有,一边没有,都断了,就是你不执着这些了。

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

诸根是什么?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常应,该看东西就睁开眼睛,该听耳朵自然听,该吃东西嘴巴就在吃,该动的,身体就去动,该想的就去想。常应诸根用,应就是对机起用,你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嘛,开悟的人和没有开悟的人看起来,外表是一样的,同样是肚子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一样的。“而不起用想”,看东西,有些人会特别去瞪瞪瞪,斜着眼竖起耳朵什么什么都有。真正大彻大悟的人是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他们是那么的自自然然坦坦荡荡的,所以他们不用特别地执着什么用不用的,很自然的。

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

很多修行的傻瓜或者说很多傻瓜的修行,以为修行人是什么都不知道啊。他是什么都了了分明的,是很自然的都看得出来的,不用特别地去苦思冥想,一眼都看出来,心如明镜。“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他不用在那里怎么特别的什么,很自然的,一眼就看得清楚,问他为什么,他也了了分明的,真的心如明镜。

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

这两句是形容一下,劫火这就是佛家传说里的坏劫…一个世界有成住坏空,我们现在这个时期是属于住劫。以后就到坏劫,空劫。坏就是据说天地要毁坏了,有大灾难。坏劫的时候有那种种的非常厉害的灾难,一般是三大灾难。劫火就是火,水火风。劫火烧海底,劫火在海底烧起来。大家说我知道啦,就是海底地震嘛。按照我来看,劫火烧海底,是劫火将大海都烧干了,烧到海底去了。风鼓山相击,就是大风大到山都吹倒了,两座山撞在一起,那真的可能是几十级啊。这两句是形容如果环境有恶劣到这个程度,大火将大海都烧干了,烧到海底,风大到连两座山都吹到倒在一起,撞在一起了,这个厉害了。形容假如在这个情景下,证大涅槃的人怎么样,就在下面说了。

真常寂灭乐,涅槃相如是

真常寂灭乐,就是常乐我净,那些真正证得常乐我净的人,这种寂灭乐,证得的这种人,就是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他还是心那么平静的,真常寂灭乐。真常就是说真正的永恒的,寂灭乐就是常乐我净的那个境界,证得那个境界的人啊,就是在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的时候,他还是一样的,心还是那么平静。涅槃相就是真正证得究竟涅槃的人,就是真常寂灭乐,就是这样,就是劫火烧海底他也如如不动,就是风鼓山相击他也如如不动,不是说吓一跳,抱着头跑了。他们也不是说不躲,而是他们不会害怕的,该怎么走就怎么走,不会慌不择路的。

吾今强言说,令汝舍邪见

我现在勉勉强强地用言语来跟你说说吧。令汝,就是使你,舍邪见,就是去掉那些不正确的见解。我现在告诉你这些正确的,希望能够使你去掉那些不正确的看法、见解。

汝勿随言解,许汝知少分

他说你千万不要执着我这些文字相,我告诉你其实就是告诉你这些境界,而不是一个字一个字在那里琢磨,是这个意思。如果你能够不要执着我的文字,你最主要是听懂我的意思,好像我用手指指着月亮,你不要瞪着我的手指,你要知道我告诉你这是我的手指指的方向看过去,那里有个月亮。我现在说的那么多,主要是要你明白真常寂灭乐是什么,就是于相离相,于空离空,这就是真常寂灭乐。我现在说的话你听懂了,听懂了我的意思。许汝知少分,这句话我们听起来可能很失望,师父啊,怎么这么说啊,你说完了,而且我明白了,也只能允许我知道一点,天哪,怎么办啊,怎么不给我多一点知道啊?不是!许汝知少分是什么意思,就说,你现在听懂了,也就是懂了而已,你这就是解悟啊,你是理解了,你以后还要继续护念此心,历境练心啊。不是说你现在就证悟了,你还要历境练心,像惠明一样,汝若返照,密在汝边。慧明以后还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去历练。好像大家今天听了我这么讲,你们也都豁然开朗了,那明天遇到一些麻烦事,你的心会不会被麻烦事搞得烦得要死啊?如果你说我遇到麻烦事,我知道这个事情很麻烦,然后我冷静下来,我看看要从哪个角度来理顺它。那就说明你于麻烦而离麻烦,那你这个时候就还是寂灭乐。如果你以后遇到一切的事情,你都能够于相离相,精进正道,那你就大彻大悟了嘛。如果你今天遇到了能够不着相,明天遇到又着相了,后天遇到又着相了,那真的是许汝知少分。

志道闻偈大悟,踊跃作礼而退

志道一听就明白了。这很难得,不知道大家听了明白了没有。可能大家问我明白什么?明白顺境不贪着,逆境不嗔恚,凡事尽力而为,做人问心无愧,这就是悟道了。踊跃就是高兴得跳起来。做礼,行礼磕头啊等等。而去,就走了。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