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品第一(六)

惠能辞违祖已,发足南行。两月中间,至大庾岭。

我们在解释佛法难(nan二声)起,你们千万不要以为佛法难(nan四声)起,学佛的人有什么灾难,不是的。因为五祖当年在湖北那个寺,东山寺,那里有一千来个人,也说明学佛的风气还是很鼎盛的,很盛的,不是说难(nan四声)起,是困难的难。就是人家比较难以引起兴趣,难以有那个耐心和信心来跟你修行,是这个意思。“辞违祖已”,就是说六祖离别了五祖,然后“发足南行”,就是说往南走啊。“两月中间,至大庾岭”,那就是说明就走了两个月。那你们可能会说,惠能大师当年从家乡去湖北那边才走了三十余日,现在为什么走两个月,还没有走到他原来的故乡呢?我也研究一下,说实在的,书里面也没有讲惠能大师当年去湖北的时候是不是坐船去的,还是骑马去,还是走路去,没有,如果让我来推敲,我相信惠能大师一定没有坐船,也一定没有骑马,因为他是穷家子弟啊,人家给他十两银子是要“令充老母衣粮”,给妈妈买粮食,买点衣服的,他怎么舍得用妈妈的钱啊,我相信他是走路去的。那么为什么以前三十余日,现在走两个月还没到?以前去的一定走大路,现在来的一定走小路,爬山涉岭,怕人家认得出他,所以才有这个大庾岭。就是说他是爬山涉水而回来的,就是隐隐藏藏的,就从后面那个惠明找到他就证明他其实是走那些山路,古代有时候也多少也有些路的,有些大路可走,只是古代的路很少,如果人家要追他,那很多地方只是一条路,所以很危险,所以在这里我也顺便说出我对惠能大师去湖北才三十余日,来的时候走两个月还没走到这个谜的一个研究,那我们今天就先讲到这个大庾岭。

五祖归,数日不上堂,众疑。

请大家记得,五祖并不是说送六祖到大庾岭,前面就说了六祖已经走了两个月才到大庾岭的,“话分两头”,如果要搞以前说评书就“话分两头”:且说六祖已到大庾岭——他是走了两个月到大庾岭——五祖就自己回去了。“五祖归”,就是五祖回去,“数日”就是有几天没有上堂,没有上那个讲堂吧,“五祖堂前”,可能就是在房间里面自己一个人,吃完饭还是什么就自己一个人就在房间里面,就很少出来跟大家说话,给大家讲经什么的,“数日不上堂”。“众疑”,大家觉得奇怪,“疑”就是怀疑,师父这几天老是不出来了,是不是生病了?等等。

诣问曰:和尚少病少恼否?

“诣”,就是前往,去的意思,前往。有些弟子就过去说:师父啊——“和尚”就是对出家师父的一种称呼,我们就说成师父啊——“少病少恼否?”就是说,哎呀师父啊,你是不是有点生病啊?生了一点小病,或者是有点不开心啊?“少”,就是一点点,“少病”,就是一点点病,“少恼”,不是说你没有病,没有恼,不是,是说你有一点点病吗,身体有点不舒服吗,还是有点不开心啊,“否”,就是是不是啊。

曰:病即无,衣法已南矣。

“曰”,就是五祖说,这里省略。“病即无”,就是说没有生病,只不过我的衣钵已经传到南方那边去了。“南矣”我的衣钵已经传到南方那边去了,衣钵传了就算了,我就不再讲了,不再给大家讲开示了。以后就新的接班人,接代的那六祖以后去讲了。

问:谁人传授?曰:能者得之。

那弟子就说,谁是你的衣钵传人啊?五祖就说“能者得之”。能者得之,五祖也很有智慧:能者得之,我们表面上(理解)那些能够配的上得衣钵的人得到了,不过他们可能,我相信那些弟子也是过后要去猜一下才知道是惠能大师得了,因为第一那个舂米的猲獠不见了,第二那个猲獠正好叫惠能,所以“能者得之”,就这句话真的一语双关,那些有能力的人,够格的人,就得了衣钵了;也是那个叫“能”的人得了衣钵了。

众知焉。

大家才明白五祖为什么不上堂了,不出来了,原来是衣钵传给另外一个新的接班人了。而且这个接班人是往南边去了,而且那个人就是那个猲獠惠能,因为他们一想就想出来了嘛,因为不见了猲獠,猲獠又叫做“能”嘛,又是当时来的时候,五祖就说:“哎呀,这猲獠根器大利”。

逐后数百人来,欲夺衣钵。

就从这点看,我真的是还是很赞叹我们的同修,说我们的同修这么多人,其实偶尔会出来啰啰嗦嗦的,自从我上网以来,不管是跟我修行的,还是所谓的踢馆的等等,我算来算去吧,(找我麻烦的)超不过二十人,曾经就是来找我麻烦的,当然也幸好他们也就是根器都很差,都是我一招半式就将他们打败了,找我麻烦的超不过二十人。哎呀你看五祖,一千来个人就几百个人这么不听话!天哪,假如我是五祖,我就真的是觉得哭笑不得了,一千来个人就搞得几百个人这么不听话还出去,我作为师父,将衣钵传给我认为合格的弟子,你们这些做弟子的,还说要出去追去抢衣钵。天哪,哈哈,幸好是五祖的弟子,如果是鲁智深的弟子,那他那个方便铲就要拿出来铲死几个吧,真的几百个人追出去,天哪,就这个意思。我觉得跟我修行的同修天赋素质都非常好,真的非常好,可以说,对比五祖那一千来个人物,我们的同修真的天赋素质殊胜了许多许多许多,我很赞叹啊。

一僧俗姓陈,名惠明。先是四品将军,性行粗糙

其中一个和尚,“僧”就是出家人,叫做惠明,原来是四品将军,不知道什么原因就出家了。“性行粗糙”,其实就是很粗暴,做人有点老大粗,性格就比较粗暴,做事都比较粗鲁。

极意参寻,为众人先,趁及惠能。

他本来是个将军,他拿出打仗的那个勇气和杀气,拼命地去追,“参”就是仔细观察,“寻”就是寻找,“为众人先”,就是跑到大家最前面,他是将军嘛,身强力壮,别的和尚没有他这么厉害嘛,可能武功高强嘛,“为众人先”,就是跑到众人的最前面。“趁”,趁机,其实就是说追赶上了,追到了惠能大师,可能远远被他看到了,将军嘛,武功也好,跑步跑得快,可能爬山,翻山越岭特别有本事,眼力也很好,“趁及惠能”,就被他赶上了六祖。

惠能掷下衣钵于石上,曰:此衣表信,可力争耶。

六祖很有智慧,知道他们来的目的就是要抢衣钵,所以就将衣钵放在石头上。其实,我们从这个细节来看,六祖这个人真的是有勇有谋,又很有恭敬心。你看不是将衣钵随便一丢,如果说“惠能将衣钵随手一抛”,那说六祖不恭敬,因为这毕竟是达摩祖师当年穿的袈裟,当年吃饭的钵啊,碗啊,衣钵这个是祖师的遗物啊。所以他就是很恭敬,他就放在石头上,没有扔在地上,“掷下衣钵于石上”,惠能大师不慌不忙,真的从这点看出他“轮刀上阵,亦得见之”,“繁兴永驻那伽定”,他在慌忙之中他还能够很镇定地将衣钵放在石头上。我们东西放在比较高是表示比较恭敬,扔在地上是表示比较随便扔掉的。就说这衣钵是一种信物,是使陌生人知道我是一代禅宗的传人,这个可以来,这句话怎么说?“可力争耶”。古代那些文字都没有标点符号,但是从这个“耶”这个字就可以知道这是个反问句。从这句话我们可以推断,他随手将衣钵就放在石头上,然后就心里有点感慨:哎呀,这个衣钵是表信,信物,就说师父传给我的,这个不是说你们可以来抢,抢到了也没用的,也就说你“可力争耶”,这是一个反问,就说你们来抢,有什么用啊?就是被你抢去了,我没有衣钵也没有关系的,我最多就告诉别人我的衣钵在什么地方被人家抢了,只要有理有据,大家还是信任啊。衣钵是个信物,真正五祖传给我才有意义啊,你们来从我的手上抢去的或者去五祖那里抢去的都没有意义的。“可力争耶”,这个不是凭着力气来抢夺,这个用力气抢是没有意义的。你要就给你啦,真的要抢我也抢不过你,你要就给你。就从六祖的举动,他就放下衣钵,不是舍死忘生地去保护衣钵。他不是,你要我就放这里给你啊,这个不是可以用武力来争夺的。这句话很容易搞成:以为就是说抢这个衣钵很重要,六祖说这个衣钵不重要的,这个师父是认可我有这个境界才将衣钵给我,其实最主要是我有这个境界,你们要抢你们就抢吧,给你们吧,“可力争耶”,抢这个东西有什么用呢?从他随手放在那里,然后这个感慨就看得出是这个意思哈,我判断一定不会错的。

能隐草莽中,惠明至,

他就放下衣钵,然后躲进草莽之中,就是比较高的草,比较深的草的深处,那惠明来到了就看不到六祖,惠明看到衣钵就很高兴,可能就想拿着走吧。

提掇不动。乃唤云:行者!行者!我为法来,不为衣来。

那惠明来了,提衣钵就提不动,然后他就说,“行者!行者!我为法来,不为衣来”。这句话是真的!原来是假的,现在是真的。他刚开始从五祖那里追出来的时候是想来抢衣钵的,为什么?你要是为法,五祖就坐在庙里面,六祖的法都是五祖传给他的,你怎么不回头去给五祖磕几个头啊?当初五祖叫你们写偈,你们也不写。你还说你是为法而来,你真的是你骗别人好,骗不了我。我为什么说他现在说的话是真的?因为他提这个衣钵提不动。你这个衣服才有几斤重啊,我看那个袈裟怎么搞一两斤重好不好?那个钵有多重,也来个一两斤重好不好?那五六斤,他是个四品将军。按照四品,我记得,按照四品这个职位,按照我们现代人好像差不多有我们市长差不多这么高,如果对照军队来说,可能他是要师长,有做师长这么高,少将级别的,好像是这样。如果我算错了,大家就请以实际去算吧,我只是给大家估一下,毕竟是一个将军嘛,不简单。将军随便拿把刀,拿把枪,很重的啊,几斤重的东西提不动?那么也许我们的同修接受现代科学这些知识的,这从力学方面,一位将军别说提一个5斤之内的东西,真的手无缚鸡之力吗?不可能吧,将军,跑步都跑那么快,是不是啊,怎么会提不动啊?是不是有什么古怪啊?

如果让我来说,我也是勉勉强强地懂些大概的科学的道理。我们就从能量场的角度来理解:也许诸佛菩萨祖师大德,他们确实真的有大愿力,也就是说,他们确实有很高的能量场。人与人之间,也许,我们从牛顿发现大海的潮汐与月亮的盈亏有关系这点来看:月亮那么远,它都对大海水有这种引力,说明它有一种什么东西在空中传播。人与人之间,如果确实这个人有很高的能量,一个普通的人他的能量场比较低,他正好跟他这个强的能量场相抗。就譬如两块磁铁,同名的磁极相抗等等,力量大小等等,它会互相干扰。所以那个惠明刹那间会有一种干扰,使他手脚显得有点无力吧。那你会说会不会太玄妙?我再举个例子,譬如一位身强力壮的人在某一些场合下他吓一跳还是什么,突然间手脚都无力了,呼吸都紧张了,也有的。我只能给大家解释到这个样子。就从能量的相抗,这个气场的干扰等等,可能会有这个现象,他提不动。哇,这个惠明性情粗糙,粗人,还有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他刹那间就“诶,古怪,我一个堂堂的将军,这个衣钵提不动,那必然确实是诸佛菩萨祖师大德有不可思议之处。”他就赶快说:哎呀,“行者!行者!我为法而来,不是要来抢你的衣钵”。明明你是要来抢的,这抢不动了,还算是他有悟性,他赶快又哎呀,是这个意思。

惠能遂出,盘坐石上。

惠能大师他不愧是大彻大悟的人。他一看,呵呵,这个四品将军衣钵提不动。为什么六祖敢出来,肯定是听得出来他的声音是不一样的了,行者!行者!我是要来求法的,不是要来抢衣钵的。所以恭敬和不恭敬那个言行是不一样的。六祖一看就知道,可以了,就出来了,就盘坐在一块石头上。也说明六祖他是很有智慧,也很有定力,他用了“盘坐”,就看得出他镇定自若。如果他站在那里,两脚发抖准备要跑,怕惠明抓了,就看不出惠能大师的大智慧。他“盘坐”,稳如泰山。

惠明作礼云:望行者为我说法。

惠明就行礼了,“作礼”就是行礼,就说希望行者为我说法。天哪你现在才佩服了是不是啊?堂堂的五祖在堂上,在身边跟多少年,你都不去问道,现在才问道,这也就是机缘成熟了。也是让他亲身体证到佛法的不可思议。

惠能云: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

惠能大师就说,你既然是为法而来,你就要“屏息诸缘”,就是你不用胡思乱想了,安下心来,然后我再来为你说吧,先入静。其实六祖为什么就反而叫他要入静啊?那你们可能有个疑惑,我为什么叫我们同修不要入静啊?这个有个奥妙,六祖就是要告诉他这个清净心。从静态上,因为他的心很乱,粗糙,让他入静。那么我为什么要告诉大家不入静啊?我们正好是两个背景,现在大家跟我修行,你们有大量的时间,那么我反而要你们将心中的念头理顺,理着理着,你们就没有念头了,就自然清净心就现前了。那为什么六祖就叫惠明要“屏息诸缘”呢?就是因为这个是抢时间,就是大家就是这么背水一战,你安下心来,我跟你说。    

另外六祖也看准这个时机,因为现在这个惠明啊是真真正正折服了!这个惠明绝对恭敬了!因为有这个衣钵提不动啊。如果说内心话,我也有个衣钵放在那里大家提不动的话,那我也告诉你们“屏息诸缘”了。是正好我们是两种不同的背景,两种不同的模式:惠能大师是以顿超,我现在给大家破“诸缘”,还是以历境炼心,还是以慢慢来,因为我没有那个本钱来使大家生起大信心,一下子彻底去掉,不过我们还是异曲同工之妙。

明良久,惠能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六祖就让他在那里入静,就说你在那里入静啊,入静了一会,六祖觉得他的心很安静了就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就说:哎呀,你刚才心很清净,没有特别想恶的,也没有特别想善的,这个清净的心就是你的本来面目,也就是你的自性。

惠明言下大悟。

惠明一听完六祖的话就明白了,就开悟了。

复问云: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有密意否?

“复”就是接下来,接下来又再问六祖。“上来密语密意外”就是刚才你那几句话之外。就是现在他很恭敬了,就是这几句我们平时来说平常阿婆的话:“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我们如果没有恭敬心,觉得这两句话如果让我这么说,有多少个人能相信啊?但惠明这个时候都将这两句话都称为“密语”“密意”,哎呀好像是秘密什么,像珍宝一样的。就是刚才那几句密语密意外,还有什么要说的?“还更有密意否?”另外还有什么补充的?哈哈,哇!不过从这句话来说,就看得出惠明很恭敬。六祖说这两句如果让我来说,我们凡夫贪嗔痴慢疑的时候就觉得这几句阿婆的话,但是他还当做宝,“密语密意外,还更有密意否?”他说,刚才你说的三句话,就是秘诀,你刚才传给我这几句秘诀外,还有没有其他要补充的。其实这个时候“言下大悟”是悟,但是觉得太简单了,就问了这句。

惠能云:与汝说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边。

“与汝说者,即非密也”,六祖也很有智慧,他说我刚才给你说的那几句话并不是什么秘密的,我刚才给你说的那几句是老生常谈,让我来说,我平常喜欢说是阿婆的话,很普通的。那个奥妙是在你“汝若返照,密在汝边”,他说:惠明啊,我跟你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这句话没什么秘密的,这句话就是一句话而已,秘密主要就是你返观自己,你才明白什么是“不思善,不思恶”,一返观成了什么?你们说,可惜可惜他们当时没有对话,接下来等下我帮你们猜一下吧。

明曰:惠明虽在黄梅,实未省自己面目。

哎呀,我们从历史上来看,这个惠明后面是大彻大悟了,那就说明他真的懂。譬如:同修们,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你们的本来面目。你说哎呀还有什么补充的?我说这几句话只是话,最主要是你要按我的话去做!“汝若返照,密在汝边”,一返观怎么返观?以“不思善,不思恶”的心态返观你的起心动念!返观你的一切行为!那就成了“行深般若波罗蜜”!那就是《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以清净的心态去看你的起心动念,看你的言语行为,你们就变惠明了!你们言下就真的大悟了!我看很多大德讲经他们都偷工减料,他们讲到关键的时候就不跟你们讲了,然后让你们回想起来他一部经讲了很久,你们就傻乎乎地跟在他后面,搞得满头雾水,最后什么都没有得到。我就不一样,因为我也是求道过来的,所以我也希望能够明白如来真实义,所以我就给大家全部讲清楚,一返观,“汝若返照,密在汝边”。就是说你从今以后,要以“不思善,不思恶”的清净心去观察你的一切起心动念和言语行为!这个不就是《波罗蜜多心经》的“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吗?这不是就是《金刚经》的“不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吗?请大家今天晚上开始,你们心里想什么事情,你们都以清净心,以最客观的心态,以自他不二的心态,认真研究你们的想法,对在哪里,错在哪里,怎么决定才是最客观的,最完美的,你们就变成惠明了,你们就将会大彻大悟,这就是般若寂照!

今蒙指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哎呀感谢行者指示,因为他真的懂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一说我明白了,真的真的真的。啊,这句话就肯定了,他刚开始没有,“言下大悟”,哎呀我明白了,但一想,哎呀天哪还有什么补充的,可能那时候才明白了半边,他现在就真的明白了。

今行者即惠明师也。

哎呀,这句话更加肯定了他开悟了!他这个时候真的就像普贤菩萨一样礼敬诸佛,称赞如来!獦獠,连那个童子都说“尔这獦獠”,你这家伙,你这穷鬼,你懂个屁,人家秀师写无相颂什么,“尔这獦獠”,不要搞个“尔”字还…比如说獦獠,“尔这獦獠”就有点很藐视了。你看现在这个惠明啊,很感慨地说:哎呀,行者啊,你就是我的师父啊!这个时候已经看得出,惠明当下就破了我相,甚至四相都被他破得差不多,“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真的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矣”,没有所谓的高低贵贱之别了,行者啊,你就是我的师父啊。

惠能曰:汝若如是,吾与汝同师黄梅。善自护持。

你看,我以前告诉大家,真的有高境界的修行人,他们不会高高在上的,他们不会道貌岸然的,他们不会城府很深的。六祖也很谦虚地说:你有这个境界我也很高兴,我们都是黄梅——就是五祖,他们为什么不说弘忍和尚呢?其实黄梅是一个地方,古人喜欢用个地方的名字来称呼某一位人,其实这是表示尊敬——我们都是黄梅的弟子。“善自护持”,你不要悟后迷啊,你永远记得以“不思善,不思恶”的心去返观你的一切起心动念和言语行为啊,“善自护持”,从此你要这么去做。

明又问:惠明今后向甚处去?

你看多么恭敬啊,就说:师父啊,我以后要到哪里去比较合适?“向甚处去”,我去哪里,去哪里修行比较合适一点?因为你看,五祖虽然非常伟大,但是那些弟子真的哎呀,一小半就这么不听话,可能一小半不听话,一小半一般般,一部分听话,所以六祖就没有让他回黄梅,怕那里鱼龙混杂,搞来搞去,也影响他的修行吧。

惠能曰:逢袁则止,遇蒙则居。

这个“袁”和“蒙”,“袁”就是袁州,“蒙”就是蒙山,据说也是在江西一带,大庾岭也可能在那附近吧,所以六祖就说这些地方也挺好,就在这里找个地方好好修行吧,可能就是就地取材吧。当然是不是六祖另有什么神通啊,什么智慧,我就不敢说,因为那个大庾岭就在袁州和蒙山附近吧,江西广东交界那里。

明礼辞。

“礼辞”,行礼辞别,你看那前面的性情粗糙,请大家记得,开悟啊,你就算刹那间就开悟了,开悟悟到了什么?开悟,我们以现代的言语来表达,悟到什么?悟到了更圆满的世界观!因此他的行为,他的人生观啊行为观啊就会改变,所以他现在不是粗糙了,他就老是行礼了,“礼辞”,行礼告辞。

明回至岭下,谓趁众曰:

他来到山下,你看,这座山是有点高的,他是四品将军,武功高强,所以翻山越岭健步如飞,那其他人还没有爬上来,他已经在上面开悟了,又下去了。从这点看出他的身体素质是很好的,那衣钵提不动,他才会有那么惊奇,到下面跟大家说:

向陟崔嵬,竟无踪迹,当别道寻之。

就是说过去那些山很高,“崔嵬”形容那个山很高。“向陟”,过去已经到顶了,那个山太高了。“竟无踪迹”,那里的山又很高,也找不到什么,没有发现什么踪影。“当别道寻之”,我们应该到其他方向去找。从这点就印证当年六祖从广东去到湖北,他走了三十多天。我也查过,从南海这里到湖北那里可能有一千二百公里左右,三十多天差不多一天走三十公里。我记得小时候我听我舅舅他们说一天走三四十公里应该可以走的到。那么就说明惠能大师当年去的时候是走大路,他现在来了是翻山越岭,他不敢走大路,他也可能知道,五祖也告诉他赶快走,怕被人害了,五祖也知道手下有些弟子真的也是不听话。所以他就专门翻山越岭,走那些偏僻的地方,所以走两个月都没有走到,以前是一个月多一点就到了,到五祖那里,现在回来是走两个月还没到,是这个意思。

趁众咸以为然。

“趁众”,我们说趁热打铁这个“趁”,那些一大帮人凑热闹的,乱乱哄哄出来追赶六祖的那些人,“趁众”,“咸以为然”,“咸”这里是都的意思,大家都认为惠明说的对,“以为然”,认为他说的是。

惠明后改道明,避师上字。

哎呀,又在一个方面看的出惠明开悟的真实性。你看,他性情粗糙,现在一点都不粗糙了。哎呀开悟之后得到的大智慧嘛,大智慧、大智慧,大智慧就是他的智慧遍一切处,都是有用的,叫做大智慧。所以他连这个名字都改了,就是表示他的心啊不是粗糙了,现在不是性情粗糙了,现在已经是很细致了,很有智慧了,他名字也改了,不要跟六祖大师是同一个字,表示恭敬。

惠能后至曹溪,又被恶人寻逐。

哎呀,你看五祖手下的有些弟子真的是不象话,你看六祖来到曹溪,他们可能打听到六祖是广东人,一直都追到这里来。

乃于四会,避难猎人队中,凡经一十五载,时与猎人随宜说法。

于是他就在四会——四会现在改名叫新会,是我们广东的地方——他就干脆就住在山里面,跟那些猎人在一起,帮他们打点小工还是什么。

我现在顺便说明一下,惠明的惠是哪个惠?贤惠的惠,六祖也是贤惠的惠。我们看有些书把惠能大师,有些人将“惠”写成是智慧的“慧”,有的是写恩惠的“惠”。据我参考后边那个好像后记还是什么,就说有两个神人来给六祖安名的时候就“惠及大众,能行佛法”,那应该是恩惠的惠,我们顺便也看到这个惠明,也是恩惠的惠,就说明他六祖惠能大师他的“惠”字应该就是恩惠的惠。

“时与猎人随宜说法”,就干脆跟猎人在一起生活,帮他们做点事情,有时候随缘就可以跟他们讲讲道理,正法,佛法,怎么正确地去为人处世啊,讲讲这些。

猎人常令守网。每见生命,尽放之。

他跟猎人在一起,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就必须帮他们做点事情啊。猎人就说知道六祖不会去打猎的,所以守网。我们在山林里面捕猎有一些鸟兽,尤其是捕鸟,很多都是将那些网,白色的透明的网搞到树上,果树啊还是什么,有些鸟飞过去不知道就脖子上的毛就被反插在里面跑不了了,所以说网。我们不要以为捕鱼才用网,其实捉鸟也是用网,尤其是捉鸟,其他一些野兽用网来捉可能性就相当比较小。猎人就知道六祖不会打猎了,要他帮他们看网,六祖偷偷看到有些鸟兽都被套住了,拼命地挣扎,有时候也会受伤啊会死,有一些看起还是很有活力的,惠能大师就偷偷将它们给放飞了吧。

每至饭时,以菜寄煮肉锅。

哎呀,这里是值得重点讲一下。惠能大师和他们在一起,可能就帮他们看看网啊,帮他们做做饭。所以做饭的时候就,猎人都是吃肉的,那六祖不可能自己去开小灶啊,开小灶就跟大家合不拢,就说你这个家伙,怎么这么自私自利啊还是什么,不理解的以为是自私自利,理解还好,尤其佛法还没有普及,很多人不理解,还以为你在搞什么鬼。所以六祖就将菜放在他们的肉锅里面一起煮吧,一起煮,就看得出真正地达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现在有些修行人,那个锅啊万一被其他人炒过东西他都要拼命地刷啊刷,我也想问一下,那你在吃素,开始正式吃素之前你也有吃肉啊,你的那个牙齿也咬过肉啊,那肚子也装过肉啊,也不如将那个肚肠给翻出来洗洗,牙齿也不如拔掉,重新装一些哈,那牙齿也可以拔掉啊,那你的嘴巴呢?以前也吃过肉啊,哈,所以我不过是开个玩笑哈。

或问,则对曰:但吃肉边菜。

   “或”就是或者,就是偶尔有人问就说——我相信他是不敢拿衣钵随便给人看的。我为什么这么猜啊?因为他在光孝寺那里,法性寺那里,他也没有说马上提了衣钵说:大家看我的衣钵啊,我是黄梅的传人,没有没有。等那个印宗觉得他,“某甲说法犹如瓦砾,仁者论义犹如真金”,那个时候才断定他是一代传人,说请出来给他看。我相信那猎人队伍里面六祖就只是说他是学佛的,自我介绍可能很简单,很简单的介绍一下,不敢说他是衣钵传人的——“诶,你们学佛的人也这么吃啊”,“诶,没事,吃肉边菜就行了”,大家就这么方便了。

一日思惟,时当弘法,不可终遁。

就是说有一天,六祖就想到了,应该要去弘法,不能老是一辈子就是躲躲藏起来,躲躲藏起来其实这句话,你说要怎么理解啊?严格来说,六祖有大智慧,他可能也是预感到现在可以出去了,可能也是很久很久再也没有恶人来找他麻烦了。“不可终遁”,“遁”,就是隐藏的意思。

遂出至广州法性寺。

“遂”,就是于是,就去到广州法性寺。可能六祖,以前不比现在,上网查查就知道哪里有大寺庙,那个地方的路怎么走,不是的。也许是六祖在新会这一带,和怀吉这一带,跟猎人相处时间长了,可能也慢慢知道这附近的情况,才知道广州有个法性寺。其实从那里到广州还挺远的。可能那个时候法性寺比较出名,他住的时间长,慢慢有人告诉他了,还是怎么聊起来的。

值印宗法师讲涅槃经。

我们说“值”就是值班,就是碰到,就是那个时候,“值”就是正好那个时间印宗法师在讲涅槃经。就是遇到,也就是说正好这段时间,印宗法师在讲涅槃经。

时有风吹幡动。

我们要说明一下,这个时候是应该是印宗法师在讲涅槃经,讲了一个段落,然后大家休息,然后大家没事就在寺庙门口散散步。正好那个时候刮风,门口有那个,我们那个寺庙门口有时候有那个高高的旗杆,挂的那个就叫做幡,正好有风吹动那个幡在飘,好像旗一样的东西。也好像就是说古代,凡是寺庙有讲经的时候,都会挂起那个幡,使大家知道什么时候讲经,好像做个广告一样,一个记号,一个标识,哎呀要讲经了。古代也有很多老百姓很虔诚,会走很远的路来听经的。是不是六祖也是听到这个消息而来?我也不敢判断,因为他里面没有说。

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

   “一僧”就是一个和尚。一个和尚就说这是风在动,一个和尚就说是幡在动,这是那旗帜在动,一个就说风在动,风动了吹动了那个旗。那个就说不是,是幡自己在动的。大家就在那里讨论。议论,争论,应该还不是争,“议”字,大家还是说比较有礼貌的,比较有条理的。“议”,他不是争,“议论不已”,就是大家就在那里讨论,在那里聊。大家都在那里说来说去,“不已”,就是没有停止。我在说风在动,他就说旗在动,幡在动,可能有些人在说我也觉得是风在动,可能有些人也觉得是幡在动,大家老是说得停不下来。我们说争论不休,这个“已”就是休,停止的意思。当然这争字没有啊,只是说讨论。

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进曰”,“进”就是走上前。惠能大师确实有智慧,他懂得这个。我以前说,毛遂不自荐,天下无毛遂。确实是,惠能大师也懂得这个毛遂自荐。他就站在人群里面,就看到那两个和尚在那里老是争论不休,他就过去,走上前去,“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我不知道其他大德讲到这里的时候他们怎么解释这个事情。六祖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那如果我们冷静一点,假如我当时在旁边的话,我就会问六祖,那我们大家都闭上眼睛吧,不要看这个幡在动,我们不要看,大家现在就听我说,闭上眼睛,不要看,也不要想这个事情,你们干脆想其他的事情好不好,“大家一、二、三、开始----”,然后来看这个风还刮不刮?不用睁开眼睛啊,风有刮我们就知道有风啊,然后感觉风还在刮。那我告诉你,我们闭上眼睛,我们不动心了,风还在刮。那么再睁开眼睛,马上看一下上面那个幡,看还动不动,我敢保证你闭着眼睛,不要想风,也不要想幡,你还会觉得那个风在吹到我们身上,就说明我没有想,我们仁者心都不动,那风还在动啊,那风在动,那肯定那旗也在飘啊,不相信你们睁开眼睛来看,那六祖当下就傻了眼吧。哈哈,我告诉你们继续,就是讲到这里就最精彩!最重要的一个地方!那六祖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天哪六祖,有不少现代或者近代的人在批判六祖这是主观唯心主义,我听了都笑了,那我们继续,等下我再补充哈。那我们来猜印宗怎么评论这件事情。

一众骇然。

就是哎呀,吓一跳。怎么会说这种话啊?“骇”就是害怕,惊奇。“一众”就是一大帮人。全部围观的人都觉得怎么这么说啊,因为大家还不明白。“骇然”就是吓一跳。不是风在动,不是幡在动,是仁者心动,天哪,因为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心不要动,但那个风还在吹啊,或者是我们有时在刮台风,我们晚上都睡着了,有时候也是夜晚有台风的,大家都睡着,没有人在想有风,照样在刮。如果心一想,就有风在动,那我们以后就不用买风扇了,更不要买空调了,我们夏天热的时候想一下就有风在吹,不是什么都行了嘛,哈哈。

印宗延至上席,征诘奥义。

这个印宗和尚他是饱读经书,他虽然没有大彻大悟,可能多少有点理论基础。他就觉得哎呀,这个人能够说不是风在动,不是幡在动,仁者心动,而且他说的这么肯定。其实大彻大悟的人,他们往往气质都会也许是与众不同的。我们一般人都有点,说句不好听,多多少少都带有一点执着,这执着有一些就比较精明刻薄,有些就有点傻,大彻大悟的人,他们这个智慧是圆满的,他们的精神又饱满又看不出什么执着,当然这是我自己从道理上来猜的,这是我个人的见解。印宗一看,诶,不得了,这个人可能是高人,请他到里面去坐,要跟他聊一下,探讨一下。“征诘奥义”,“征”,我们说征求意见,就是要去给他问一下,“诘”,说句不好听,也有点来考察一下的。“征诘奥义”,也有点来切磋切磋的意思,切磋切磋,这个人还有点厉害啊,印宗也不是完全能相信他,所以要请他去里面,也觉得这个人有点来头,请他到里面,单独跟他过过招,切磋切磋。“征诘奥义”,“征”是征询,“诘”就是有点要来跟他诘,诘问,就是有点要跟他辩一下的意思。“征诘奥义”,翻译成切磋就好了,切磋就有善意的哦,有不善意的。这两种情况都有。

见惠能言简理当,不由文字。

就跟他聊了几句,就觉得他说话“言简理当”,说话非常简洁,而且非常恰当,“不由文字”,就是不会有书呆子的那种婆婆妈妈的文字相。就是说话非常直指人心。简洁不啰嗦。

宗云:行者定非常人。

哇,这印宗也厉害啊,这个人非常厉害。行者是什么意思?严格来说,行者就是在寺庙里面,住在寺庙里面干活,但是还没有真正出家,就是那些人。那么行者有时候也泛指我们俗家的修行人,大概也有这些说法。标准来说,只是住在寺庙里面还没有真出家,准备要出家的那些人。啊呀行者——因为他还不是出家相嘛,还没有剃度——行者一定不是普通的人,“定非常人”,“常”就是平常。你一定是不平常的人。

久闻黄梅衣法南来,莫是行者否?

哎呀,五祖传衣钵给六祖,说句实在话,如果不要有那几百个不听话的徒弟出来乱哄哄的,可能反而这个事情就比较少人知道。那帮家伙出来外面东奔西跑,乱叫乱找,无意之间反而使五祖传衣钵给獦獠惠能这件事情反而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大家都知道有这回事,连印宗在广州也知道了,真的是歪打正着。哎呀“黄梅衣法南来”,是不是你啊?因为印宗和尚是一个大寺庙的方丈,他也饱读经书,就算还没有大彻大悟,最少来说,也是很有见识,而且他经书读到什么程度,懂不懂,如果他搞几句自己疑惑的问题问一下六祖,他一听就能够言下大悟,那就知道这个人就了不起,这个人就超过他,一猜就觉得我印宗都有点半个开悟了,我还搞不过你,就说明你是整个开悟的了,当然我这些都是老土的话。

惠能曰:不敢。

不敢这是客气话,不敢,不敢当,他并不是说不是啊。是说哎呀,不敢当,不敢当。不敢当其实就是“是”的意思。

宗于是作礼,

印宗和尚这个人真的也是很恭敬,他马上就给他行礼,为什么?因为他衣钵传人,就是一代宗师了,大彻大悟了,我印宗是不管是年龄多大,做了多长时间的方丈,我还没有开悟,在这个正法里面,我还是只能以弟子的身份来见你,就说你是开悟的人,我是拜你为师啊,“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所以马上给他行礼。

告请传来衣钵,出示大众。

就很恭敬,“告请”,就请六祖将衣钵给拿出来,给大家看看。从这点也说明,印宗和尚是一位根器很好的人。他一生出家,确实是为求正法,他不是像一些人为了沽名钓誉。因为这衣钵“告请”,“出示大众”是什么意思啊?他是叫他们徒弟们都来看,这个人就是禅宗第六代传人。他不是怕六祖的光啊遮了他,而是要为六祖护法。大家来看,你们拜师就要来拜这个惠能大师,我印宗还是…我一起和你们拜他为师,叫大家来看啊,这印宗境界就不一样了,不是要来抢衣钵,害六祖,不会的。“出示大众”就是大家一起来,给大家说一下了,介绍一下了。

 

哦,我刚才欠了大家一个问题,就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我跟大家说,假如我去那里,遇到六祖说这句话,如果当年我有机会去那里,我就去六祖那里钻一下牛角尖,说行者啊,我们好不好,大家都闭上眼睛,大家都“不思善,不思恶”,不要想什么东西,看看这风还吹不吹?那么这个大家不用我说了,肯定那个风还在刮。那既然风在刮,那个幡肯定也在动。那我就说,行者啊,你说“仁者心动”,既然我们大家心都不动了,这风不是还在刮啊?这幡不也还是在动啊?六祖就被我问倒了。哈哈,我相信,虽然我当年没在那里钻牛角尖,但是旁边还有个印宗啊,印宗一定知道六祖说这句话是对的,还说他不是凡人,请他到里面继续探讨。那么很可惜,印宗也没有告诉你们:我印宗当时为什么觉得行者这句话是有道理的,我相信在座的各位被我这么一提醒,你们也很有兴趣知道,“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句话到底是,像后代有些研究哲学的人就说,好象我听一位哲学硕士吧,说,他们在书本上叫做主观唯心主义,就说六祖惠能大师说的这句话是错的。我说,那些哲学家是研究文字的,他们不懂。你们回头来看五祖为什么将衣钵传给六祖,我们还继续研究六祖当年在三更之时去五祖房间,五祖用袈裟遮住他,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我相信五祖怎么讲《金刚经》啊,是不是像我现在解释《坛经》这么啰啰嗦嗦说一大堆?没有的!我看五祖是很简单给他从头到尾这么按顺序这么给他念一遍吧。六祖就“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一个就是本自清净,一个就是本不生灭,一个就是本自具足,一个就是本无动摇,一个就是能生万法。五个何期,那五祖就连后面的金刚经都没有跟他说了,衣钵就拿给他了,是不是太轻率了?不会的!第一,六祖在那里八个月的苦行,真的是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他的言行达到了,他的境界达到了,说明他身口意都标准达到了“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五祖将衣钵给他没错。那么六祖为什么会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五个何期里面就有一个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我们也搞不懂,以后接下来我们在第二品般若品里面就讲,“心量广大,犹如虚空”,那好了,就明白了——就是法界的一切变化都是众生的业力所感。刚才我叫大家闭着眼睛“不思善,不思恶”,风还在吹,幡还在动,其实这个风不是我们这几个众生所主宰的,它是整个法界的有情众生的共业所感。那你说怎么不见一个风吹遍整个地球啊?最多也是这个方向。其实共业之中有别业,别业之中有共业,也就是六祖说了这句“仁者心动”,那些小和尚可能就不怎么理解,印宗读过大乘经论,就知道“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法界和自己是一个整体,破无明,证法身,不是一个众生在心动啊,是无数个众生有同类的心动,所以就产生了各种共业的现象,包括山河大地。你们读了老子《道德经》“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你们就明白,天地万物,都是受这个“有物混成”的影响。这“有物混成”,我以前开玩笑说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那我开玩笑说那自然法什么呢?其实这个大道本来就是无形无相,大道的变化其实已经是属于众生业力和菩萨愿力的范畴。当然也许老子当年觉得关官尹喜是听得懂,就不用讲那么多,当然我也觉老子也应该会懂,在后面那个“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这点,从大慈悲心、万物同体的角度也看得出,老子应该也是明白这个道理。这个道的变化,这个道所产生的这个变化现象还是有一部分来自人的力量,所以说“域中有四大,人居其一焉”,这句话也看得出,所以我们也不能小看老子的境界。所以印宗一看,哎呀,“仁者心动”,这仁者,你们不要以为就是前面这两个人的动,是法界一切有情众生的心动而产生了风和幡这两种现象。众生如果没有做这个幡,做这把旗,这里也没有旗啊,众生没有这种行为去做这一把旗挂在这里,这里就根本没有旗。众生没有这个业力,天地间也不会刮起这个旋风啊。请大家记得,不是指眼前这两个小和尚,而是指一切有情众生的共业和别业。“仁者心动”,是指一切有情众生的共业和别业,这样就不会主观唯心主义了哈。

黄梅付嘱,如何指授?

就是说黄梅,他们不说弘忍,就已经很恭敬,说哎呀黄梅“付嘱”,传衣钵给你,“如何指授”,怎么指点你的啊,指点你怎么修行啊?“授”就是教授,教你什么方法啊。

惠能曰:指授即无,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

你们听了前面两句话就有点矛盾,“指授即无”,没什么指点。这句话就说,其实五祖弘忍和尚也没有教给我什么套路,一个方法。“惟论见性”,只是跟我讲明心见性,怎么做才是明心见性,“惟论见性”,就没有一个具体的套路的,只是指导我们怎么做才能够明心见性。“不论”,就没有告诉我们怎么去入定啊,怎么去解脱啊。那你们就说——假如你们对我讲的话比较了解了,或者对佛学有点知识的同修——嘿,“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那么释迦牟尼佛有没有讲禅定啊?讲是讲,但是告诉你们,九次第定犹如泡影,请看《楞严经》。说不能执着于禅定,一执着了,就变成外道。那解脱呢?那“四圣谛,八正道”不是说,“苦因集有”,要灭苦就要修正道嘛,那不是教我们怎么解脱啊?不是不是。你们如果这么理解,就错解如来真实义了。佛祖就告诉你们,你们以前有多少业障也好,多少错误也好,你们都不理它了,你们从现在开始,我给你一个标准的方法,就是八正道,过去的事情让它过去,从现在开始走正道就好。就不要说我原来做错什么事情,就哎呀哎呀哎呀呀,不要了,做错就让它过去,你们以后不要错就好了,从这点,请大家牢记。现在社会上很多人都在叫你们怎么去忏悔啊,怎么怎么,怎么一定要放多少生啊,磕多少个头啊,那些都是外道!那些都是教你们怎么解脱,你们欠了什么债,要怎么还。不用还,欠了什么债,都不理它,你们从现在开始走正道,不要错了就好了。这是世尊的“四圣谛,八正道”。普贤菩萨在十大愿王里面第四忏悔业障里说,“业障有形体,虚空都装不完”,从现在开始走正道就好,不要老是执着以前的业障。以前的事情只能当做一种经验,一种借鉴。从现在开始尽量不要错了就好,万一错了怎么办,下次继续努力尽量调整就好,能够做到无错,那就是最好的了。不要老是沉溺在对过去的后悔之中,那不是忏悔,那是堕落!真正的忏悔是自新!真正改过的人就是必须看到你有自新!如果你老是在那里老调重弹,那就说明你没有改过,改过的人必然有自新这个现象。所以“不论禅定解脱”,就是不要你们执着,好像网络上有些人,什么定慧之路啊调呼吸啊,这些都是执着。六祖告诉你们这些都是没用的,外道定。解脱,好像过去有一些女同修因为种种的原因堕胎,哎呀哎呀什么婴灵啊,不用啊,以后不要错了就好了。有一些说也因为是种种的原因计划外怀孕的,那我们遵纪守法,怀孕,要打掉就要打掉,遵纪守法,以戒为师嘛,没有什么太大的过错的。所以不用解脱,你不要执着就没有,以后永远走正道就好。

宗曰:何不论禅定解脱?能曰: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

    印宗和尚就问,为什么不论禅定解脱呢?六祖说“为是二法,不是佛法”。这个关键词牛角尖我也钻过,这“二法”是不是指前面禅定和解脱这两个法门?不是!“为是”这个“是”字就是指禅定和解脱这两个法门了。“为”就是因为,“是”字我换个“那”字给你们就理解了,因为那些是二法,“二缘法”,我们现代人有个名词叫“二缘法”,我在禅定,我在解脱。你们要知道佛家的大定是无入无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哪来的禅定相啊,也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也就是大公无私,光明磊落,这就是大定的境界。不用我在入定,只要“心地无乱”那就自然是“自性定”了,这就是三昧。请大家(记得)你们要入定,就是要将你们内心的是非人我理顺,做一个坦坦荡荡的人。那行也是大定,住也是大定,是这样。“为是二法”,是我在入定,我在解脱,有我和我所对的境界,这叫做二法。大彻大悟的人是万法不二,能所不二,束缚和解脱不二,当下照见五蕴皆空,是这个意思。“为是二法”,因为那些是二法,就是对立的法门,二缘法,不是佛法。“为是二法,不是佛法”,那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为止。

请大家记住,凡是你们听不清楚的,一定问我,只要我懂得一定跟你们讲清楚,我一定不会学的有些大德那么糊里糊涂的讲个外壳,搞得你们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我们真正修行人不必,不要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我们要了了分明,我们要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谢谢大家。

能曰: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

“为是二法,不是佛法”,这里关键词就是“为是二法”。到底是说禅定和解脱这两种法门不是佛法,还是说禅定和解脱…等等。据我研究,这句话的正确理解应该是:“为”就是因为,“是”就是指禅定、解脱这两个法门是二法,也就是有我入禅定,有我出禅定;有我有烦恼,有我得解脱。“为是二法”,就是说禅定和解脱这两种有为法,是二法,能所不能归一,所以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这句话,有些大德就是跟你们说,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就这么给你们说过去,你们听了就一头雾水。因为我本身也是喜欢深入研究的。我们回头来看《金刚经》,我为什么很喜欢《金刚经》啊?不是我喜欢,世尊教我喜欢的,世尊怎么教啊?“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释迦牟尼佛这句话就肯定了《金刚经》的重要性。那么我们也来《金刚经》里面找一些印证。在“究竟无我分”里面不是说“一切法皆是佛法”吗?那么惠能大师为什么又说禅定和解脱不是佛法?他是针对于世俗所谓的“我在入定、我在出定,我有烦恼求师父解脱”。那么你们回想那慧可不也是求达摩祖师安心吗?僧璨当年去拜慧可为师的时候,僧璨好像三四十岁了,身体不好有病,他就说“师父啊帮我忏悔忏悔业障”,慧可就说“好啊,你将业障拿来吧”,僧璨说“哎呀师父,找来找去找不到”,他说“我已经帮你忏悔完了”,其实就是“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我们讲到这里,我们又回头来看社会上无数的法师,无数的修行人,都喜欢教你们去忏悔。其实他们所教的忏悔法门都是外道法,为什么?你们天天说佛祖啊我有这个罪孽,哎呀求佛祖,忏悔忏悔。这其实在见思二惑里面就是戒取见,这是外道邪说。真正的忏悔就是下不为例,我以后不要做错事了,尽量地去走正道,尽心尽力去做。万一又做错了怎么办?我下次再更加小心,也就是不二过!所以忏悔不是老是停留在往事的痛苦的回忆,而是将过去的事情当做一个借鉴,当做一种经验,说我下次小心,不要再重蹈覆辙,这才是真忏悔。所以一切法皆是佛法,如果解脱之道以正道而言就是:君子坦荡荡,凡事如理如法而为之,而不是老是停留在对过去错误事情的痛苦回忆之中,而是要走出痛苦的回忆,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这样就是于解脱而不执着解脱。那怎么是真正的禅定?外不着相为禅,内心不乱为定!而不是老是说我要排除念头。念头让它来吧,我不执着念头,“离一切相即名诸佛”。我该怎么做我就坦坦荡荡去做。而不是说,我老是很害怕,这个念头不要,那个念头要去掉,不是!有念头我就理顺它,这就是般若寂照!这就是以“不思善,不思恶”的心态去返照自己的起心动念。那为什么六祖也曾经教导我们“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这其实有两大原因。其中一个原因孔子给我们回答了。那你说你了空居士歪来拐去的,孔子是比六祖还早,孔子是春秋年代的,六祖是唐朝的,怎么说孔子帮六祖回答了?我是给大家开个玩笑。其实我开这个玩笑是告诉大家,释迦牟尼佛在这个“无得无说分”里面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我是给大家印证世尊这句话。孔子当年就说我们看见别人有过错,我们马上返观自己,看我们自己有没有这种过错,有就赶快改。说实在,我改自己的错误还来不及,我哪有心思再去指责别人呢,大概也有这个意思。所以六祖就告诉我们初学者,其实每一个初学者我们有很多错误,有很多烦恼,所以“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先管好自己。那么管好自己之后,当你正知正见已经建立起来之后,那是不是对外面的一切错误你都不知道啊?不会的。我们请看六祖,他知不知道别人的是非对错啊?从大方向来说,如果他不知道,他怎么能给我们答疑解惑讲经说法呢?这个大方向一看就看的出来。从小方向,我举两个例子。一个是法达给六祖磕头,六祖一看,嘿,磕头,你的头也不着地,所以就告诉他,“礼本折慢幢,头奚不至地,有我罪即生,忘功福无比”。另外,那个神会有点自以为是,跟六祖绕来绕去,被六祖还用柱杖将他屁股给打了几下,问他痛不痛(师以柱打三下云:吾打汝是痛不痛),所以六祖是会知道别人的是非对错。当然“不见世间过”,这个“见”字其中就是见怪、埋怨、怨恨(的意思),好像我们说“哎呀,请不要见怪,请不要见怪”,其实就是不要生我的气了,都有这个意思。所以请大家读佛经,你们要认真读。如果你们读了不懂,包括读坛经,你们读了不懂,应该要将那个不懂的段落给划起来,有时间就带到这里来问我。如果我懂,我一定给你们讲清楚。讲清楚,你们就小疑小悟,大疑大悟。如果你读了糊里糊涂的,犹如流水般的去读,一头雾水的去读,读完还是一头雾水,那天天读,那就是“心迷法华转”。如果你读着读着,就好像我以前说那个小沙弥,他的师父跟他读《波罗蜜多心经》,读到“无眼耳鼻舌身意”,那小沙弥说“师父等等等等,哎呀,这句话有问题”——据说,这个小沙弥后来是大彻大悟——如果你们读了之后就像小沙弥的师父,“哎呀,你问我,我问谁啊,当年我的师父就这么读,我这么听嘛,我现在就按照我的师父怎么读,我也怎么读给你听嘛”,那真的就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永远没有明白,那就是永远没有开悟。所以请大家读到这个“禅定解脱”,“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就是“禅定解脱”,你们千万不要执着“禅定”而特别去调呼吸排除念头去入静。怎么是真正的禅定?那就是“心地无乱自性定”,做一个问心无愧,坦坦荡荡的人,这就是大定!那么“解脱”,以六祖的话来说“心地无痴自性慧”,如果真的达到这样了,那禅定和解脱都是佛法。惠能当时是指社会上大家习惯性地去怎么调呼吸啊怎么去入静啊,然后老是怎么求解脱求忏悔啊。

宗又问: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

这个印宗和尚很了不起。他真的很真诚,他不懂就请问,他也不在乎六祖到底是位行者还是什么,真的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矣”,不耻下问。本来他是个堂堂的方丈,六祖是一个连剃度都没有的一个普通的,好像看起来一个很普通的人,他是真诚心。当然他是真真正正识得六祖的大智慧,因此才问他“你是不是黄梅的传人”,而不是看到衣钵才说“可以啊,你有这个衣钵”,他是真真正正听到六祖论义,啊,觉得不可思议,他是真正一个识得真货的人。他就请教六祖了:“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

惠能曰:法师讲涅槃经,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

哎呀,法师,你不是在讲《涅槃经》吗,《涅槃经》里面主要就是告诉我们如何明心见性。我们依万法而修,最终的目的是不二的,就是要“明佛性”,明白,“明佛性”就是明心见性。八万四千法门都是围绕着这个不二的境界而讲的,所以说“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要不然就变成外道了。

如高贵德王菩萨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阐提等,当断善根佛性否?

    高贵德王就是《涅槃经》里面一个请问世尊的一个人,他叫做高贵德王菩萨。其实就像《金刚经》里面的须菩提,《楞严经》里面的阿难、富楼那等等启问的,是启问释迦牟尼佛的,高贵德王就是一个启问的一个人。高贵德王在涅槃会上讲《涅槃经》的那个时候——我们一般说楞严会啊,涅槃会,法华会啊就是讲那个经的场合——涅槃会上就是请问世尊,就是犯五逆罪,五逆罪是指什么?五逆是指杀父,杀死父亲;杀母,杀死母亲;杀阿罗汉;出佛身血,释迦牟尼佛这种佛,去怎么想尽办法去害他,使他身上流点血出来,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团,这五种罪叫做五逆罪。那么我们同修也许会在想,杀父、杀母、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团,这四方面我们可能是似懂非懂,也觉得很有罪。但是就是这个杀阿罗汉为什么不说杀菩萨呢?杀阿罗汉就有罪,就是五逆罪,那杀菩萨呢?请大家记得,菩萨这个名字它没有代表确切的、确查的果位。当然你说初地菩萨,八地菩萨,这就有个确查的果位。就是有个对号,对的很标准的一个位置了。那么如果你只是泛泛的说菩萨,正如《波罗蜜多心经》里面的“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这里的“菩提萨埵”严格来说是包括我等初发心修正道的人,都可以称为菩萨哈。我们都可以称为是初发心的菩萨,因为不一定证果,初发心哈。那你们可能会说:哎呀了空居士,你凭着《波罗蜜多心经》里面的一句话,有没有其他的依据啊?有。《楞严经》阿难亲口说的,“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就告诉我们“自未得度”,自己还没有得度,其实“得度”就是严格来说是属于比较标准的开悟了。能够“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就是“得度”了嘛。“自未得度”,自己还没有开悟,“先度人者,菩萨发心”,也就是说自己还没有开悟,然后就先发愿说我要度众生,这就是菩萨的发心,发愿。并不是说你真的能够做到,是指你有这个良好的心愿。所以从阿难这个话也看得出,没有证果的初发心的修行人都是属于菩萨的行列。那罗汉就不一样了,杀阿罗汉。阿罗汉,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才叫作阿罗汉。阿罗汉是标准的一个证果的层次了,所以杀阿罗汉就不说杀菩萨。阿罗汉是一个绝对的一个果位的一个名称了。譬如我们说学生,我们连小学生,今天第一天9月1号刚上学都可以说这是一个小学生。如果将这个小字去掉,这是一个学生,没有错。但是你说一个博士研究生那就一定要读完硕士继续深造读博士才称的上是博士研究生,否则就不能叫一个小孩,刚刚入学就说是个博士研究生,不可能的。所以阿罗汉是一个标准的证果的一个层次的名称。所以五逆罪就是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团。

    “四重禁”是什么?四重禁就是杀、盗、淫、妄。也就是五戒里面的前四戒,那个酒,其实酒它只是会引发一些不理智的行为,酒本身就没有什么对错的。这四重禁就是杀、盗、淫、妄。

“一阐提”是印度语,翻译成中国话,“一阐”就是信心,信愿。这个“提”我记得应该是没有,也就是“一阐提”合起来就是说没有信愿,也就是善根不怎么好。当然“一阐提”一方面是指不好的,没有信愿,一方面是大悲阐提。譬如地藏菩萨他要度尽众生,就好像因为他这个大悲愿,使他生生世世都没有圆满成佛,一直要到法界的众生都度尽才圆满成佛,这个也称为大悲阐提。也有这个说法。也就是说他暂时没有圆满成佛的那种信愿。不过成等觉菩萨也是很了不起的。

就是说,犯了“五逆罪”,“四重禁”,“一阐提”的人,他的善根佛性会不会断?我以前说,哎呀你讲经说法没有人听,你抱几块石头讲给石头听吧,我说这个以前有个公案,就是“生公说法,顽石点头”。就是跟这个《涅槃经》有关。据说《涅槃经》这部经很长,我也还没去看。我以后找时间去看。我那天只是查了高贵德王问世尊的这段话。以前据说上半部传到我们中国,也就是可能讲到,犯五逆罪,四重禁,一阐提的人,会不会断善根佛性,关于会不会的答案的下半部分还没有传到中国,所以以前道生公还有其他的同参道友有在一起探讨,道生公可能修证的境界比较高,他以自己的境界说不可能断的,不会断的,别人觉得一定会断,做了这么大的罪孽不断才怪呢,所以就谈不拢,最后就道生公自己离开了,因为大家跟他合不拢就攻击他还是怎么回事,所以他就自己好像去到福建那边是不是啊,所以他自己就到山中隐居,有空就真的对着石头讲经说法。据说他就坚信犯了五逆罪、四重禁、一阐提的人也不会断善根佛性。据说他讲经说法感动了天地,连石头都会摇动,所谓的“生公说法,顽石点头”。那么我们顺便说一下,那是不是石头也有灵性?从《楞严经》的角度,《楞严经》不知道卷八还是卷几,就说有些有情众生也会附在无情众生那里吧,在《楞严经》里面,你们去查就好了。应该来说,严格来说,也许是真的是有什么有情众生附在石头上还是怎么回事等等,或者他的愿力真的会影响到这些无情众生产生了种种动相,震动的现象,这个就我只能讲到这里。所以就是在围绕着这个讲。

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

“善根有二”就是善根可以分两方面,一种是“常”,一种是“无常”,这些都是属于事相,事情的现象。我们中国古代的圣贤也不是在讨论“人之初,性本善”,还是说“人之初,性本恶”。其实我们从社会上大方面来看就是:人啊,大多数时候还是比较善良的,有些时候因为什么原因会比较恶毒。所以这个根性,也是有时候分一种是属于普遍性,一种属于特殊性。这里的“常”和“无常”,“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我们还是换一下名词,这个“常”就称为普遍性吧,那个“无常”就称为特殊性吧,所以“佛性非常非无常”,所以“不断”。那佛性为什么会“非常非无常”,那佛性到底是存在什么地方?其实“常”的本体也是佛性,“无常”的本体也是佛性,因为这清净佛性对境而产生了种种执着,因此就变成“常”和“无常”。

是故不断,名为不二。

就是一个人他高兴的时候,因为他的清净心,清净佛性执着了高兴的情境使他产生了高兴的神情和心态。一个人生气的时候,也就是他的清净佛性,他的清净自性,清净佛性和自性是一样的,执着于眼前这个不愉快的事情而使他产生了嗔恨心,所以那个高兴的心态和嗔恨的心态其实都是清净佛性与外界的情境产生执着而变现而来的,是这样的。所以在高兴的时候,佛性也在,在不高兴的时候,佛性也存在。所以释迦牟尼佛当年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之后就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唯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皆可现前。”好像高兴也是一种妄想,因为你被眼前的情境所执着了,不高兴也是一种妄想。如果你平心静气来看高兴不高兴,高兴也有高兴的原因,不高兴也有不高兴的原因,所以你就会觉得坦坦荡荡,心无挂碍,那就是究竟涅槃,那就是明心见性。

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

你们前面说“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马上又说“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我以前读到这里也觉得怪怪的,怎么突然间就“一者善,二者不善”到底是说“常”是“善”还是恶是“不善”?是不是?我为了这个悬念,我特别去叫明入去查《涅槃经》,高贵德王的问,我才明白,我也曾看过其他大德讲经,他们都在这里偷偷的溜过去,他们不跟你们说详细,可能他们自己也搞不懂,还是怎么回事,我也不懂。我就希望我给大家讲过,都没有留下疑惑,所以我去查了《涅槃经》。原来世尊就给高贵德王分析了很多情况,善根啊,有内有外,有什么有什么,说了很多方面。其实六祖只是简单地抽出两个方面,一个是常,一个是无常;一个是善,一个是不善。其实还有内外啊等等,还有很多种,其实这些都是叫做事相,就是具体的表现形式。释迦牟尼佛的世界观就是“缘生性空”,后世也有称为“缘起法”。其实严格来说,缘起,缘起性空。也就是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它的本体是空寂的,也就是没有什么绝对的永恒,是这个意思。所以这个善与不善都是种种的执着而产生的。甚至是各有不同的立场,因此就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善与不善,这些只是现象,它不是自性的本体。善的本体也是不永恒,没有一个固定的善的东西。不善的现象也没有一个永恒的因素使它不善。因此,这些都是属于生灭相。佛性是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佛性是空相,对我们有情众生来说,是一种绝对的清净心。我们的清净心对境而产生善与不善这些分别,但是他的内心深处的清净心,是不会改变的。其实我们道教的吕祖在《百字碑》里面就说到,“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嘿,这个也很厉害。其实吕祖凭他“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我也肯定他已经证悟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般若智慧。所以这个知动、知静,知善、知恶的这个清净心,也就是宗祖,这就是我们的佛性啊。这个不会因为你生起善念或者生起恶念而失去了清净心的本体。不会的,这就是我们的自性,这就是不思善、不思恶去“返照汝边”,返照自己的起心动念。所以不断。

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

“蕴”是什么?啊,“五蕴”,《波罗蜜多心经》,就是色受想行识。我们每一个有情众生都是“五蕴”的假合。那“蕴”就是色受想行识,也就是我们的身心。那么“界”是什么?世界的界。这个“界”在佛经里面主要是指十八界,十八界是什么?就是眼界,耳界……眼、耳、鼻、舌、身、意后面加个界字;那接下来就是色、声、香、味、触、法后面再加个界字;再接下来就是眼识,耳识……眼、耳、鼻、舌、身、意后面都加个识字,再加个界字。其实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每一方面都是六,三六就是十八,就叫做十八界。眼根有自己的界限,你的眼睛在哪里。眼识你有自己的界限,好像心中想看多远,还是有个界限。那个六尘它都有某一方面的相对的范围,所以这个眼、耳、鼻、舌、身、意对色、声、香、味、触、法又引发了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就叫做十八界。“蕴之与界”也就是我们的身心与我们的身心产生的包括和外界六尘,我们的身心就分化出六根,六根又对六尘产生了六识。凡夫就以为我是我,外边的是外边的,看到的是看到的,想到是想到了,以为是各自独立的。开悟的人有智慧的人就知道,其实是不二的。“凡夫见二”,这个“见二”的意思就是以为我是我,其他的东西是其他的东西,有个对立,我、眼识和眼界,还有六尘的界,六识的界,以为是这么对立的哈。其实“心量广大,犹如虚空”,六根、六尘、六识和自己是不二的,都是同一如来藏,也就是“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法界的一切和自己其实是一个整体,证法身。

无二之性,即是佛性。

也就是说,我们的清净心和整个法界其实是一个整体。也就是我们接下来第二品般若品就知道,“心量广大,犹如虚空”,山河大地,好人坏人,日月星辰都在我们一心之中。也就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不相信你们就去想一下太阳、月亮、星星,随便想,好像如果你们修炼到一定深度吧,就好像刹那间想到什么就好像跟那个东西刹那间有点感应,甚至觉得很明显融为一体。这个时候你们就明白了,万物和我们都是通过这个自性是一个整体。但是这个自性有没有具体的形体?没有,也就是清净心对境而产生的感应,感而遂通。能够明白这个清净心遍一切处和自己都能够感而遂通,这就是明心见性。

印宗闻说,欢喜合掌,

印宗和尚一听,很高兴。印宗和尚严格来说,他也饱读经书,有一定的阅历,只是他还没有搞明白,多少还是到门边了,一听,嗨,茅塞顿开,欢喜合掌,在佛门一般是以合掌表示一种礼节。

言某甲讲经,犹如瓦砾;仁者论义,犹如真金

他很赞叹。某甲就是我的意思,就是指印宗和尚自己说哎呀我讲经,犹如瓦砾,就说我讲其实都是讲的不好的,没有什么价值。瓦砾就是我们以前旧房子上的瓦片吧,砾就是一般指小石头啊,或者是我们碗摔破了,摔烂了那些东西,我讲东西都像瓦砾一样很差劲的,没什么价值的。“仁者”,我们去读《地藏菩萨本愿经》里面,地藏菩萨叫普贤菩萨也叫仁者,仁者也是对人的一种尊称吧,仁义的人,“仁者论义,犹如真金”,哎呀你啊讲的太好了,太好了,真的,我是瓦砾啊,你是真金啊。

于是为惠能剃发,愿事为师。

惠能大师当年在五祖弘忍和尚门下得衣钵那个时候他还没有做形式上的皈依啊,剃度啊等等都没有的,都没有的。所以从这点上,我们要知道,很多修行人,他们开口闭口都是皈依啊,受戒啊,那个好不好?也好,但是如果你的心啊还没有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皈依,什么是真正的受戒,糊里糊涂的,有时候还搞了一个反作用说,哎呀,我好象压力很大啊什么,其实会起反作用的。你看,五祖真真正正的是直指人心,真真正正的是究竟无我,他没有特别强调形式主义,没有皈依,没有受戒,只要他境界达到了,同样将衣钵传给他。那么惠能在这个时候,印宗和尚为什么要给他剃度啊?你们说是不是搞形式主义,不是,入乡随俗嘛。就是说,要请他在庙里主持讲经说法,那也必须入乡随俗,所以就给惠能大师剃度。剃度完后反而是拜他为师。其实我们平时说剃度师,印宗帮惠能大师剃度,印宗和尚就是惠能大师的剃度师,就是相对来说就是度他出家了。剃度之后他反过来是拜惠能大师为师。哎呀,这真的是绝对的真诚,绝对的“复归于朴”,像老子所说的“复归于朴”,真的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很真诚。本来在剃度的时候,印宗是师父,剃度完后印宗反而是拜他为师,师父反而拜他为师,这真的是高尚品格。

惠能遂于菩提树下,开东山法门。

“惠能”,就是惠能自己说自己,我惠能于是在菩提树下开东山法门。“菩提树下”,据说是一百七十多年前有个高僧吧,具体你们去看一些说明就好,就在那里种了棵菩提树嘛。还有一个外国来的也是西域的高僧在那里筑了个坛,说以后有肉身菩萨在这里讲经说法。这两个人都很厉害。惠能大师就在那个菩提树下那个坛那里给大家讲东山法门。东山是什么?东山法门,据说五祖弘忍和尚当年跟道信——四祖,是住在东山寺那里修行。应该来说东山寺就是《六祖坛经》里面的东禅寺。应该正好在那个双峰山在湖北蕲州黄梅县东禅寺,让我来说,应叫东山禅寺,所以简称东山寺吧。东山法门也就是讲他在五祖那里所学到的正法。

惠能于东山得法,辛苦受尽,命似悬丝。

六祖很感慨,哎呀我在“东山得法”,更加印证了东禅寺就是东山寺,哎呀,我惠能在东山忍和尚那里得法,“辛苦受尽”,你看我“踏碓破柴”,还要“腰石”,人太轻踩不动,腰上绑块石头。后面十多年又老是有恶人要来害我,我躲躲闪闪,“命似悬丝”,“悬丝”是什么意思,那就是蜘蛛的丝,一般说“丝”,大多指蜘蛛(丝),墙角有些结网,蜘蛛的丝,“命似悬丝”,真的我的命啊就象悬在蜘蛛丝上那么随时都有断的可能,是这个意思。

今日得与使君官僚僧尼道俗同此一会,莫非累劫之缘,

我们关键是“使君”,“使君”是谁啊?是指韦刺史。韦刺史就是姓韦,他做的官叫做刺史。刺史按照唐朝那个时候往往是皇帝派他们来当地调查的一些民风民情,调查一些事情的。所以刺史也常常叫做使君,使君就是皇帝派他出来的这个意思。就说今日能够和使君和大家在一起,真的是累世之缘啊。确实是,真的是这样,所以我觉得我们能够在一起探讨《六祖坛经》,也是累世之缘啊。

亦是过去生中,供养诸佛,同种善根,

也是过去生我们都是喜欢供养诸佛,喜欢听佛菩萨讲经说法,礼敬诸佛啊,供养佛菩萨像啊,有这些缘吧。要不然我们大家怎么能够又在一起,同时又在一起修学正法呢。必然过去生中有个共同的善因吧。

方始得闻如上顿教,得法之因。

就说因为我们都有殊胜的因缘,我惠能也能够同弘忍和尚得闻无上正法的因缘,因为六祖还没有真正开始讲如上顿教,只是讲得法之因,有些地方也叫行由品第一,这两句话就是我们就是因为累世之善缘,或者也是一起供养诸佛所种善根,我们才能够坐在一起听我讲得无上顿教的因缘啊。

教是先圣所传,不是惠能自智。

惠能大师真的不愧是大宗师,他彻底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教”就是这些如上顿教,这些道理不是我自己的智慧,这些都是先圣所传,一代一代传下来的。

愿闻先圣教者,各令净心。

你们真的要来听这个无上顿法,你们各自就要净心,不要胡思乱想,要净心。净心是干净的净。就是这个意思。

闻了,各自除疑,如先代圣人无别。

“闻了,各自除疑”,关键就是“闻了,各自除疑”,你们有什么疑惑就来问我惠能,我就帮你们破疑。如果没有破掉的,你们就继续问,问到全部破掉了为止。所以有些同修说有疑问,不好意思问我,不是的,你们要问,如果我不懂,我就告诉大家我真的不懂,如果我懂我一定帮大家破疑,否则就没什么成就啊,如果迷惑能破了,就跟先圣无异啊,也其实就明心见性了,也就大彻大悟了。

一众闻法欢喜,作礼而退。

哎呀,你看古人啊都很真诚,“作礼”就是行礼,都很恭敬地行礼而退。所以从这点我也很感动,我自己说实在的,我从来都是很真诚地给大家答疑。大家有什么疑惑,我说我会不厌其烦地给大家解释,而且我是引经据典。如果有哪些话是我自己猜想的,我会提醒大家,这是我猜想的话,我毕竟是个凡夫,或者会猜错。如果是经典里面就有类似的答案的,我就告诉大家,这是哪部经,是哪一位圣贤说的,没有错的。而且我从不同侧面给你们研究对照,我是一片诚心。

    我给大家总结一下:自序品有些地方又叫行由品,自序就是六祖自己述说他得法的经历,行由品,行,由,也是讲他得法的过程,就是行由。其实这差不多,两个意思都好。这一品让我来说,我们必须掌握几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就是惠能大师听到《金刚经》言下大悟就生起大信心,要去求五祖“惟求作佛”,就是他有大信心。就是我们不管是学佛修道做任何工作我们都要有信心。

    第二个就是做什么都要持之以恒,不要拈轻怕重,不要斤斤计较,他去到那里本来就是说“惟求作佛,不求余物”,但是五祖叫他去后院干活,而且那行者还叫他破柴踏碓,天啦这两种是最辛苦的,六祖也真的是无怨无悔。可能也有同修说六祖这八个月是在历境炼心。不是,六祖是心甘情愿这么做的,他这个心甘情愿其实是标准地达到了《金刚经》的“净心行善分”,也就是“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他没有一点怨言,如果稍微有点怨言,还是在炼心,他是彻底地经得起考验,他没有一丝怨言,根本就不用说到炼了,他本来就是自然而然的,“以无我无人无寿者修一切善法”,所以他本身就是没有什么需要炼的啦,这就很标准了。这是一个方面。

    接下来一个要点,就是关于惠明。在座各位,很多人都大开顶了,严格来说,大开顶那刹那间就是大势至菩萨所说的“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啊!也许很多同修曾经会阅读过很多禅宗的故事,说到眼前,六祖坛经里面也不是很多人“言下大悟”吗?包括我以前喜欢讲的那个药山禅师和那个太守的对答——太守去请教药山禅师,怎么才开悟?药山禅师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然后就说了“云在青天水在瓶”,可能药山禅师身边放了一瓶水吧,那太守刹那间就开悟了。他悟到什么?悟到我们以后要讲的般若品“心量广大,犹如虚空”,也就是法界和自己不二。悟到这点,这太守当下就说了一首偈:“炼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他刹那间就知道天地万物和自己不二。所以我们很多同修大开顶,那刹那间都会觉得整个人空掉了,其实也是“心量广大,犹如虚空”啊,或者是“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啊,都是属于开悟的境界。所以我以前跟大家说,明藕同修曾经问过我,师父啊,大开顶属于差不多什么层次?我说至少是《楞严经》里面“四加行”的“顶加行”。我后来又说,其实让我来说,其实严格来说可以进到二地,那个离垢地的层次。那么你说哎呀登地菩萨那么多,我说悟后迷更容易,开悟容易,悟后迷更容易。我为什么说能够达到离垢地,我为什么这么说?你们刹那间就觉得身心虚无,那刹那间不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那不是离垢吗?所以我怕将大家给吓住了,所以我以前不敢说。那么大家都能够进入开悟的行列,为什么没有真真正正证悟呢?关键就是“汝若返照,密在汝边”,六祖跟惠明说的。刚开始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那惠明真的太虔诚了,刹那间就言下大悟了,悟后又迷糊了,又说“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有密意否”但是马上又悟后迷:就这么简单吗,还有没有其他补充。六祖就知道他肯定觉得“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觉得太简单了,哈哈,他肯定吓一跳。六祖就说 “与汝说者,即非密也”,他说,我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这句话没有什么奥妙的,奥妙在哪里,奥妙在 “汝若返照,密在汝边”,你要知道啊,你要永远保持以“不思善,不思恶”的心啊去返观你的一切起心动念啊,永远护念此心,你就从初步的开悟到最后的大彻大悟!同修们,你们听我讲这个《坛经》第一品,你们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惠明的“不思善,不思恶”去返观自己的起心动念,永远保持这种客观的心态来认识自己乃至认识身边的一切,那你就是“纯一直心,不动道场”,那你就“但以此心,直了成佛”,那你就是“一行三昧,一相三昧”啊,同修们,其实就这么简单。其实这也就是《百字碑》吕祖所说的“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你只要知道这个“不思善,不思恶”的心态,然后用这个心态来返观自己,返观别人,还有什么需要去求的呢,那就是能够深入法界了。这是第一品的最核心的最核心的地方!

    另外一个重要的地方就是印宗和尚给我们示现的形象。印宗和尚的言行是地地道道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矣”,所以请大家各个净心,各个返观,“汝若返照,密在汝边”。

    谢谢大家。第一品就讲到这里。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