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疑品第三

决疑品第三

 

一日,韦刺史为师设大会斋。

我们首先来讲这第三品,“决疑品”。首先来说“疑”,“疑”就是疑惑、疑问;“决”就是判决、决定。这一品是六祖为韦刺史等听众回答问题,回答一些疑惑。那第一句就说,“一日,韦刺史为师设大会斋”,就是设了很多斋供,我们就请吃饭就是了,请六祖啊大家啊等来吃斋菜,然后请六祖给大家答疑。

斋讫,刺史请师升座,

“斋讫”,就是吃完饭。因为六祖他们是吃斋的,所以叫做“斋讫”。“讫”就是完毕。“刺史请师升座”,这个“请”字体现刺史很真诚很恭敬。

同官僚士庶,肃容再拜,

   “肃容”,“肃”是什么?严肃。“容”就是仪表。就是说刺史他们很恭敬很严肃。其实这个“肃”字也有这个衣服穿得很端正,理得很端正,也是表示很恭敬的意思,“肃容再拜”,就是很恭敬的“再拜”,就是跪拜、磕头。

问曰:弟子闻和尚说法,实不可思议。

韦刺史就对六祖说,弟子,韦刺史是做官的人,他还这么恭敬,自称弟子,这很值得我们学习,确实真的是尊师重道。

今有少疑,愿大慈悲,特为解说。

就是说我现在有一些疑惑,“少疑”,少量的疑问疑惑,请师父给我们解释,讲解一下。

师曰:有疑即问,吾当为说。

六祖就说,有疑问就问吧。“即”,就是现在马上就问吧,我一定为你们说清楚。

韦公曰:和尚所说,可不是达摩大师宗旨乎?

“和尚”,我们以前讲过了,六祖也叫五祖弘忍叫做和尚,“惠能启和尚,弟子之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和尚”就是专对出家师父的一种尊称。我们现在随口说“和尚”,好像有点轻蔑的意思,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和尚”是印度语,翻译成中国话就是亲近师,就是指导自己修行的出家的师父,俗家的师父就一般不叫和尚了。

师曰:是。公曰:弟子闻达摩初化梁武帝,

前面就问六祖说:师父啊,你这个流派是不是跟达摩一样的啊?六祖就跟他说是。接下来,韦刺史就请教说:听说以前达摩祖师最初要去度梁武帝。为什么他要去度梁武帝啊?是不是因为他是皇帝有钱啊?不是不是。因为听说梁武帝非常崇信佛教,“造寺度僧”,度人无数。觉得这个人应该是对佛教很虔诚的,所以想去度度他,给他指点指点。达摩祖师来了之后也会听人家传说吧,他说哪个人比较对人比较虔诚,听到梁武帝这么虔诚所以很高兴,想去见见他,想给他讲一些道理吧,度化他吧。

帝问云: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设斋,有何功德?

这个“朕”就是皇帝的自称,那这个“朕”字我也查过字典,这个“朕”字是不是自高自大方面的?不是的,只是古人,不管是真心的还是假意的,那些做皇帝的人都是好像都很谦虚,很谦卑,什么“寡人”了,什么“孤家寡人”之类的,这“朕”也是一个比较谦虚的名称。好像字典里面也有什么夹缝啊(的解释),好像觉得自己都还是一种很低调的一种自称。就跟达摩说,我一生修了很多寺庙,也度了很多人去出家,这个有什么功德啊?他请教一下达摩。

达摩言:实无功德。弟子未达此理,愿和尚为说。

达摩就说:哎呀,你做这些事是没什么功德的。“弟子”是韦刺史自己的一种自称,我韦刺史就“未达此理”,“达”就是通达,就是我不明白这个道理,为什么梁武帝做了这么多好事,达摩祖师说他“实无功德”,说他没有功德,请师父给我们讲解讲解。

师曰:实无功德。勿疑先圣之言。

六祖就说确实是没有功德的,请大家不要怀疑。“先圣”这里是指达摩。为什么叫做“先圣”呢?达摩已经是离六祖相当长的时间了,所以用“先”字。“先”就是过去。“圣”呢,指圣人。达摩是大彻大悟的人,所以堪称圣人。请不要怀疑这位过去的圣人的话吧。

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设斋,

“武帝心邪”,我们首先很重要的一个字就是“邪”,武帝真的心邪吗?如果你们将这个“邪”字当做邪恶的意思,那你们就会为梁武帝抱不平,其实不是。古代这个“邪”字虽然它是个邪恶的邪,但其实它是一个通假字,它相当我们这个歪斜的“斜”,就是不正。不正的意思是不符合正道之理,称为“邪”。因为修了寺庙度了人,布施设斋等等这些,武帝他是内心深处是有所求而为之,也就是还有我相、人相、众生相,还有点功德相。他没办法达到《金刚经》的“净心行善分”,“净心行善分”怎么说啊?“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什么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啊?就是你一切时一切处你都以绝对的平等心,自觉地为之。所以佛祖怕我们不理解,接下来解释:“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这样就是无上正等正觉的标准行为。梁武帝没有,他自己在想:“我做好事是为了积功累德。我在不断地做,希望功德不断地增长”,所以就称为“我”在做,还有功德在增长,这就存了我相、人相、功德相,有我执也有法执,他的帮助众生还是有分别行,他不是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而为之,不是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而为之,所以还跟大道有出入,不相应。

名为求福,不可将福便为功德。

“求福”就是求福报,那么我们首先来说他做的那些好事,有意去做希望求多一点福报,那这个“福”是怎么“求”来的呢?他做了那么多好事严格来说是跟诸佛结善缘,跟大众结善缘,这些善缘不断地积累,那以后人家就对你印象好了,你身边好人就比较多。也许做事就比较顺利啊等等,就能够使你带来种种的方便,这些就叫做属于“福”的内容。那“功德”是什么?“功德”是属于证悟某一种境界。这才是“功德”。“功”就是具体的作为,“德”就是成就某一种境界。一个人如果怎么有意去做什么好事,你的心态永远是没有太大的改变的。如果是发自内心去做,你的心态会不断地升华,所以这个“求福”和“功德”是两码事。“求福”,你只是在外界留下一些好的关系、好的名声,但是你内心的思想境界是没有太大的变化的。如果发自内心而为之,那么你的思想境界会不断地净化,那就成了“功”而成就了“德”。也就是通过你的行为使你的心灵产生改变,那才叫做“功德”。

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

“功德在法身中”,我们首先来说我们的“法身”是什么?从本体上,我们的自性就是我们的清净法身,那从事相上来说,“法身”是什么?“法身”就是法界为身。当你能够破尽我执法执之后,你就能够体证到万物和你是一个整体。如果你有所执着,那么就会跟万物有所脱节,所以叫做“功德在法身中”,也就是说你的心灵有一分的升华,你在法界里面所处的层次就有所变化。

师又曰:见性是功,平等是德。

六祖就怕他们不理解,就继续给他们讲解。“见性是功,平等是德”,你能明心见性,那就是“功”,明心见性的人,他就会有平等心,那就是“德”。

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

也就是说:念念见性而且必须落到实处。你说你明心见性了,那好,你有没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行为标准啊?如果有,那就说明你的明心见性是真实的。如果你说我明心见性了,但是你的行为还是那么的执执着着的,那还不是,所以功德是里表一致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

六祖继续给我们印证:内心真正谦下的人,他的外表就会体现出有礼节、有恭敬心,进一步给我们印证。

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

这再从另外一个侧面给我们讲:这个“功德”它的意思就是一切的行为和它的本心都是符合这个明心见性的标准。那么他的内外:对外,他能够建立万法,对内,又不会着相。好像以前有位老前辈,听说他说他很多年不打妄想了,其实这句话说的好不好,可以说,但是我要想啊:老师父啊,你真的不打妄想了吗?一个不打妄想的人他不用告诉你们“我不打妄想”。但是只要他的言行没有妄言和妄行,那就说明他的心基本是不打妄想。当然反过来,一个人没有妄言,也没有妄行,他也许偶尔心里还是会有点妄想的哈,因为按佛经来说,“等觉菩萨尚有一品无明”,好像是这么说,那么为什么一个外表没有妄言也没有妄行的人,也许内心偶尔还有一丝丝的妄想,那怎么会这么说啊?因为从意业变成口业、身业,有时候刹那间你觉悟了,也就是“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你还能够刹得住车,就不会因为妄想而变成妄言、妄行。那反过来,老人家你告诉我你心里一个妄想都没有了,那么你就更加是百分之百没有妄语和妄行。要反过来,要百分之百,百分之百。那么只要你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妄语,也没有妄行了,你也不用跟我们说的啊,大家有目共睹啊。好像我们一个人,如果从来不去外面偷人东西,我们也不用跟别人说,哎呀,大家好啊,你们知道我从小到大,从不偷东西吗?不用说的,只要大家知道这个人从来没有偷人家东西,没有人说他偷东西,那就没事了,你不用老是告诉别人我从来不偷东西,不用的,不用的,这不成了“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王二不曾偷”,不用说这些。你反而这么一说,就说明你是在妄语,那在妄什么语啊?就是你心里怕人家怀疑你有妄想,你才老是这么去表白。真修行人里表一致,只要你的言语和行为是端正的,你就可以不用特殊地去解释。尤其是言行这方面,天天暴露在大家眼光之下,你是不用特别地去告诉别人,我从此没有妄想。更何况我等也没有他心通,你告诉我你没有妄想有什么意义啊?最关键就是你不要体现出妄语和妄行,就好了。 所以“功德”这个道理是内外一致的,才是真正的“功德”。

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

“不离自性”,六祖在前面“行由品”(即自序品)里面也有“惠能启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这“不离自性”,自性在哪里啊?谁在离啊?“不离自性”就是最彻底的整体观。为什么?因为我们的自性啊,“心量广大,犹如虚空”,万物尽在其中。其实也就是万物通过自性和我是不二的,那么自性是什么样?其实无相的,无形象的,也就是:“不离自性”的人就是万物同体,能够彻底地悟入这个境界,“万物同体”的境界。

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

六祖就说:你们要真正地求功德,那么你必须遵循这个“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前面说了那么多,其实就是《金刚经》的“净心行善分”。

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

六祖又怕我们搞不清楚,又继续说:“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轻”就是骄傲自满,轻慢。“常行普敬”,“普敬”是什么意思?“普”就是普遍,“敬”就是恭敬。其实这跟普贤菩萨的“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这些是一致的。就是恭敬一切人。那么坏人怎么恭敬啊?其实坏人也是在给我们示现真理啊,什么真理?“恶有恶报”,示现我们不要学习他们那些,所以恶人也可以为我之师,那是叫做反面教材。

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

   “心常轻人”,就是心里常常轻视别人,看不起别人。“吾我不断”,就是是非人我,没有间断,就是老是在搞这些、闹矛盾啊。

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

关键就是“自性虚妄不实”,那么自性实有吗?自性非空非有,自性是什么啊?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里的“诸法空相”,《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不是这么说吗,“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就是所谓的实相无相。“自性虚妄不实”就是你没有证悟明心见性的境界,叫做“自性虚妄不实”。

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

   “吾我自大”,就是自高自大了,“常轻一切故”就是老是看不起别人。当然也许你们也可能会突然想到,欸,你了空居士昨天晚上正好在批判一个老奶奶的一些观点?不是的,那不是我在批判,那是释迦牟尼佛在批判。因为我了空居士一介凡夫,我哪有什么智慧,我是从《金刚经》的角度来给大家对应,不怕我们不识货,只怕我们认真来货比货,我个人没有智慧的哈,假如没有释迦牟尼佛乃至祖师大德,古圣先贤的理论来给我比较,我也不懂得看的哈,所以你们不要以为我在批判,我是给你们创造一个货比货的机会而已。希望大家理解我。

善知识,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

   “念念无间”是什么意思?就是有什么问题,你们尽管想吧。但是“心行平直”,“平直”是什么意思?就是看什么事情,一定要保持客观的心。“平直”:“平”,平而不倾斜;“直”,直而不弯。那就是以自他不二的心态,别人的事情吧你也当做自己的事情来看待,自己的事情你也当做别人的事情来看待,换个位置来看问题。如果都看得觉得很标准,那就接近了“平直”。

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

“自修性是功”,那“性”怎么修啊?明心见性。再说具体一点,“不思善、不思恶”那种心态啊。用“不思善、不思恶”的心态来看待自己,来主宰自己的言行,就是德,能够明白了这个明心见性,这个就是一个标准,以“不思善、不思恶”那个心态就是明心见性的状态。

善知识,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

“功德须自性内见”,你们不要说“自性内见”,那在哪里啊?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要修功德,一定要从明心见性这方面来修。那怎么修啊?那就是六祖告诉惠明的“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然后又接下来“汝若返照,密在汝边”。“返照”什么?你用“不思善、不思恶”的心态来返照自己的一切言行举止,这就是“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那你们可能想一下,六祖讲这句话和佛祖讲的话有什么矛盾啊?欸,矛盾在哪里啊?不是很著名的“六波罗蜜”吗?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佛祖不是要去布施,持戒啊,而且在摄受众生的“四摄法”里面分明也这么讲:“布施、爱语、利行,同事”。释迦牟尼佛厉害还是你六祖惠能厉害啊?都厉害。那六祖就说:我们布施供养求功德是求不到的。佛祖就说“六波罗蜜”,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里面的任何一个方面,还号称“六波罗蜜”。“六波罗蜜”是什么?首先明白什么叫做波罗蜜?波罗蜜就是到彼岸。也就是说,这六种途径都可以使我们大彻大悟。欸,那佛祖你就这么讲啊,那谁厉害?都厉害。那他们共同点在哪里?就在《金刚经》!《金刚经》哪一句?“应无所住而行布施”。梁武帝是“有所住而行布施”,帮助别人就像帮助自己一样,布施供养别人,我们是大慈悲心的流露,那就一致了,同样是成就波罗蜜的境界。梁武帝如果是修建寺庙啊,布施供养啊,他是发自内心,将这个布施供养的对象真的当做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无怨无悔地去做,那他就有“功德”,那他那个时候来问达摩,达摩还会不会说他没功德啊?他一问就没有了,他不问就有。为什么说他一开口问了就没有了呢?因为他着相了。如果他不着相,他不会问,他就会很自然地去做。如果人家赞叹他“哎呀梁武帝啊,你太伟大了,天天都在做好事”。梁武帝说“哎呀,这是我自己乐意做的,没什么的,我是随缘而做”。那达摩就说你真名菩萨。《金刚经》“究竟无我分”里面“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梁武帝不用问,他也不用担忧人家知不知道他,不用担忧,他就像帮助自己一样地去布施供养,那他的功德就无量无边了,就符合《金刚经》的“应无所住而行布施”,所以这个很奥妙的哈。

是以福德与功德别,武帝不识真理,非我祖师有过。

就是说,他是求福,如果是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应无所住而行布施”,那就是成就功德。求福,他的心态没有改变。成就功德,他的心灵会升华,所以就有区别了。

刺史又问曰:弟子常见僧俗念阿弥陀佛,愿生西方。

“刺史”就是韦刺史,他就问,“弟子”就是我啊,我常见“僧俗”,出家的也有,在家的也有,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请和尚说,得生彼否?愿为破疑。

就说,请师父给我们解释一下,这些人能不能往生啊?这个提问很现实。

师言:使君善听,惠能与说。

“善听”,就是好好的听吧,我来给你们讲。

世尊在舍卫城中,说西方引化经文,分明去此不远。若论相说里数,有十万八千,

六祖就说,当年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城中,说西方往生极乐有关的事情吧,“分明去此不远”这句话就说西方极乐世界离我们是很近的。如果真的论距离,“十万八千”。“十万八千”和“八万四千”这些都是随口说的,习惯性,好像我们说很多啊,习惯性的一些口头语,我们不要去执着。

即身中十恶八邪,便是说远。

这下面六祖有解释,六祖打了很多比方,其实都是随口就是给你们打个比喻而已,什么比喻什么,什么比喻什么,这些大家不用太过执着。不要说:哎呀,六祖讲的和释迦牟尼佛有点不一样?不是。因为六祖深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以这么打比喻也好,那么打比喻也好,不是很重要。

说远,为其下根;说近,为其上智。

这句话才是最重要的。“说远”,就是对下根,就是很着相的人,天赋比较差的人;“说近”,就是为那些上根之人而讲的。那个讲真实了。一个是权,一个是实。

人有两种,法无两般。

也就是说西方极乐世界嘛,其实佛经上讲就是一回事,就是那么一个极乐世界,为什么又说近又说远嘛?因为是不同的人,根器不同。

迷悟有殊,见有迟疾。

“迷悟有殊”,“殊”就是悬殊,就是不一样。根器好的人属于“悟”,根器不好的人属于“迷”,迷的比较深。“见有迟疾”,就是明白这个道理,有一些接受的比较快,有一些接受的比较慢。

迷人念佛,求生于彼;悟人自净其心。

“迷人”,他们境界比较低,所以理解能力不好,所以让他慢慢来修吧,其实修到什么程度啊?修到“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欸,哦,原来极乐也在我一心之中”。

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即佛土净。

其实西方极乐世界从着相上来说,《弥陀经》说“过十万亿佛国土”,其实,极乐世界它的本体也是遍一切处的,只要我们的心清净,当下就相应了。是这个意思。

使君东方人,但心净即无罪。

就说,像使君你们都是心地很善良很清净的,因此也没有太多的罪过啊什么,根本就没什么罪。

虽西方人,心不净亦有愆。

关键就是这个“愆”,“愆”就是过错。六祖这是故意来给我们比喻。我们在东方,心地清净,没有罪。如果他们在西方,心地不清净也有过错的。当然,如果你们对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会理解的,这个《弥陀经》比较了解的,就会说:六祖信口开河,你不知道四十八大愿里面有个“国无恶道愿”吗?还有就是说“乐如漏尽愿”吗?也不知道我们极乐世界是“无有众苦”吗?还是说什么西方人有罪?六祖这里是比喻,六祖并不是说极乐世界的人可能会有罪,不是。他是故意让我们这个执着给打破。

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

他这个主要是要打破我们对事相的执着,什么东方人造罪求生哪里,求生东方琉璃世界也可以嘛,这不要扯,这是六祖一个比喻。

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

    这个事情很关键。有些人还说:六祖惠能大师不信净土,他是修禅宗的。所以自古就有一些人搞得,好像禅宗的人就跟净土的人合不拢,净土的人就跟禅宗的人合不拢,尤其又请出永明延寿大师的《四料简》。永明大师的《四料简》,如果让我来说,应该是永明大师确实会这么写,因为永明大师是修禅宗大彻大悟,后来又转修净土。他的《四料简》是这样:“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今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然后就“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然后就是“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最后就“无禅无净土,铜床并铁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反正我是背诵的,有些字如果读错了,就以历史的原版为准,请大家体谅我,因为我是背诵来的。

那么这个六祖说“愿东愿西”,开悟的人就“在处一般”,那我们首先来推敲一下:《弥陀经》就说“过十万亿佛国土,有世界名极乐”是不是啊?那个世界为什么叫极乐啊?“无有众苦”。而且释迦牟尼佛还告诉我们:在太阳下山的那个方向,就叫做西方。那现代科学就发现,地球是绕着太阳转啊。如果站在地球上看着太阳日落的方向,确实这个方向是在不断地改变的,因为绕着太阳转嘛。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恰恰冬天你看太阳下山的地方和夏天你看太阳下山的地方,从宇宙的定位来说,确实有点相反的方向,所以那个极乐那世界,因为老是跟着地球在转是不是啊,那我又来问一下,佛经里面我就不知道释迦牟尼佛是说真的还是吹牛皮,你不是说,如来十号就是十个德号,就是如来、应供、正遍知……这个“正遍知”就很厉害,就是什么都知道。那什么都知道,你为什么不知道地球绕着太阳转啊?你还指定一个方向是太阳下山,你以为地球是不动的啊?那就叫做地心说了,那这个怎么说啊?哎呀我们现代科学发现地球绕着太阳转,然后再来读《弥陀经》,我们更加感慨释迦牟尼佛的大智慧。那这个就从六祖的同愿同行来说明,最有代表性。极乐世界同样是分“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我们就从这个《观无量寿经》里边“九品莲花”就可以看得出,同样是有这些差别。那么我们就从“常寂光土”的理念来说,十方诸佛的常寂光土是不二的,因为常寂光土就是诸佛的清净法身,是一切有情众生的佛性,有何为证?《华严经》为证,《华严经》好像在第十品里面“一切诸佛身,唯是一法身”就看得出了,所以十方诸佛和一切六道众生是同一自性,菩萨是同一法身,从这一点来看就知道了:如果我们真正具足信愿行,那么我们的“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刹那间就破尽了。这刹那间,就与“常寂光土”相应。你真有信愿,从事相上来说,又和西方极乐世界相应。从破事相来说,你又和“常寂光土”相应,那不是当下就跟极乐相应了吗?从这点来说,六祖才是最透彻认识“心净则国土净”,认识“上品上生”的大德啊!所以请不要以为六祖否认净土,他是最透彻地了解净土真实义!六祖这一方法其实就是永明大师的“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所以六祖是最了解净土法门,最了解万法不二这个真相的人。

所以佛言:随所住处恒安乐。

   “随所住处恒安乐”,关键就是“恒安乐”。“恒”就是永恒,“安乐”就是得大自在,无有众苦。“随所住处”,无论天堂地狱还是人间,只要你“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你就“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一切世界都可以认为是凡圣同居,所以请大家因此也理解一个事情:就是说地藏菩萨所谓的“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其实他并不是会感受到地狱之苦,他在地狱也是犹如净土。

使君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

就说:只要使君你的心地没有什么恶念,西方就离你不远了。那为什么说离你不远?不要说当下就是呢?我们凡夫表层意识没有不善,有时候内心深处,末那识包括阿赖识里边还有一些不良的想法,偶尔还可能会起来,所以要慢慢历境炼心,到一定程度,你才是达到标准的“随所住处恒安乐”,要不然只能说“去此不遥”。

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

“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那你反过来说,六祖,那你不是说极乐就在我们面前了吗?为什么又说“若怀不善之心”? “若怀不善之心”,则你有我相、人相,你跟阿弥陀佛不能彻底融为一体,频率不一样。

今劝善知识,先除十恶,即行十万;

这下面全部都是比喻,大家如果有什么不懂,过后再来问我。不用详细解释,这些都是比喻。

后除八邪,乃过八千。

我重点给大家讲解什么是“八邪”。 “八邪”是对“八正”, “八正”是什么?就是“八正道”, “四圣谛、八正道”: 正见、正思维等等。那“八邪”就是反过来,就是不正见、不正言语、不正思维等等。是这个意思。

念念见性,常行平直,到如弹指,便睹弥陀。

   “常行平直”,“平直”,就是清净平等心。“到如弹指”,我们用手弹一下,可能半秒钟都不够,那是什么意思啊?其实就是你的心清净了,就跟诸佛的心是一样的,你当下就跟诸佛的法身融为一体了。我们以现代人调频道,好像收音机,我们的收音机放在这里,我一调好北京电台,马上听到声音,这个道理有点类似。

使君但行十善,何须更愿往生。

这句话就最关键了。假如你们比较细心一点,就会来问:欸,了空居士,那我们从此不用发愿了?不是。你们要知道,我们一个人的行为可以大方面分为有心和无心。那么有心做事的人,你心里是有一个行为标准的。譬如使君,我们说“使君啊,你但行十善,你能够一切时一切处都行十善,能吗?”他说能!那“你有时候会不会忘记”,他说“我不会”,那“你为什么不会?”“因为我下定决心要这么做。所以我时时关照自己”。欸,这个决心就是愿!如果一个人有时偶尔做做好事,有时候又不小心做坏事了,那我问你,“你为什么有时做好事,有时候做坏事,有时候又不做好事又不坏事呢?”你说“不知道啊,因为我心里也没有底”,那没有底就是没有愿!那好了,六祖这句话很微妙。使君啊,你能够一切时一切处都以做好事为标准,那就说明你要向菩萨学习的嘛,就有这个愿了,发自内心有这个愿了,既然有这个愿你就不用再发愿了,从此就是这么去“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那就好啦,发自内心,这本来就是一个具有强大愿力了,还需要发愿吗?是这个意思,并不是说我们不要发愿。六祖怕我们只是口头的发愿,没有落实到具体的言行。如果你能落实到具体的言行,嘴巴就不用说了。正如古人有一句话,“有志之人立常志,无志之人常立志”啊,天天说我要怎么怎么,但是天天又没有做好,那没用的哈。这个就不用再发愿这句话的意思,是指有志之人立常“愿”,不要去学无志之人常立志,是这个意思。

不断十恶之心,何佛即来迎请?

这些都是比喻哈。你的行愿跟诸佛不相应,你就真的是远离了佛菩萨。是这个意思。

若悟无生顿法,见西方只在刹那。

就说你能够“悟到无生顿法,见西方只在刹那”,那关键就是什么是“无生顿法”呢?其实“无生”就是无灭。也就是不生不灭。你当下能够悟入不生不灭的境界,这个顿超法门。不生不灭是什么?其实就是不着生也不着灭,也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究竟涅槃”就是悟不生不灭。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从观念上,那你就是以“不思善、不思恶”的最清净最客观的心态看待自己和看待别人。在行为上,你是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行为标准, 这就是“无生顿法”的内容。

不悟,念佛求生,路遥如何得达?

就是不开悟,你天天在那里喊破喉咙也枉然。

惠能与诸人移西方如刹那间,目前便见。

六祖讲了那么多,怕大家听了愣了,就故意继续给大家说,我跟大家说我将极乐世界给你们带过来,移到面前,你们当下就会看见的。

各愿见否?众皆顶礼云:

大家想不想见啊,大家都顶礼说,要啊要啊。

若此处见,何须更愿往生。

他们听了还是有点糊涂:现在见得到,我们就不用再往生了。当下就看见了,当下就是极乐了。

愿和尚慈悲,便现西方,普令得见。

就希望师父啊让我们当下就看得到啊,看到西方极乐世界。

师言:大众,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门。

我读到这里,有两个字非常显眼,就是“大众”。六祖本来就开口闭口都是“善知识”,好像我们看到这里第一个“大众”,你们大家听了很高兴,场面有点动荡吧,“哎呀师父啊,太高兴了,我们愿意看”,场面有点乱一点,六祖就“大众”:啊,大家,听我说吧。“善知识”,那就相对来说,可能那个声音会比较安详一点,柔和一点,“大众”:大家,可能大家很高兴吧,可能场面有点混乱一点,所以就改成“大众”。应该会提高点声调。提醒大家安静下来。

外有五门,内有意门。

这些都是比喻,都不用特别去研究。我们继续读下去,六祖自己给我们解释的很清楚。

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无。

这些全部都是比喻,如果你们个别有不懂的,你们过后再问我。

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

这些都听得懂的。

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就是告诉我们要见佛,就是要从明心见性这方面来下功夫。为什么?其实佛,《金刚经》不是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那怎么能见得如来呢?“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那么阿弥陀佛在哪里啊?我们一定要“不思善、不思恶”的心态,这样就跟诸佛的清净法身相应了。那么,我们从此是不是就是傻乎乎的“不思善、不思恶”?不是。是以“不思善、不思恶”的清净心去待人接物。也就是一切时一切处,你就保持最理智最客观,那就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了,是要这么做才能跟诸佛的清净法身相应。

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

“自性迷”,“自性”本来就是不会“迷”的。那为什么会“迷”啊?这是因为我们的妄想执着,就象《华严经》上佛祖说的“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皆可现前。”因为执着,心乱了嘛,就变成老是戴有色眼镜看问题,那就看错了。是这个意思。

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

这些都是比喻,大家一看就看懂得,这个不懂就另外提出来。

能净即释迦。平直即弥陀。人我是须弥。邪心是海水。烦恼是波浪。毒害是恶龙。虚妄是鬼神。尘劳是鱼鳖。贪嗔是地狱。愚痴是畜生。

这些都是比喻,你们不要当真哈。

善知识,常行十善,天堂便至。

“常行十善”,就使你永远有一个安详的心态,这就跟天堂的境界相应了。是这个意思。

除人我,须弥到。去邪心,海水竭。烦恼无,波浪灭。毒害忘,鱼龙绝。

这些都是比喻。

自心地上觉性如来,放大光明。

你们可能就是说,那惠明他当时言下大悟,是不是有看到一尊佛大放光明?这是比喻,一个开悟的人,他的精神啊,是那么的爽爽朗朗,也就是他的智慧是非常明达的。你们说真的有这样吗?如果你们能够从现在开始就打起精神,做什么事情都以大公无私、光明磊落的心态去做,你们会刹那间就觉得精神非常饱满,确实是有点大放光明的感觉。大家,只要你们真的有那个大信愿,从此做个“君子坦荡荡”的人,做什么事情,我们就尽心尽力去做到大公无私,光明磊落,问心无愧,你们整个精神面貌会刹那间改变的,不是开玩笑的。

外照六门清净,能破六欲诸天。

这些都是比喻。不用解释,大家不清楚再问我哈。

自性内照,三毒即除。地狱等罪,一时消灭。

我们关键就解释什么是“三毒”。“三毒”就是贪、嗔、痴。

内外明彻,不异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

是,如果你没有生起正念,你永远还是个贪嗔痴的性格,永远都是一种是非人我的执着,也就是永远活在这些矛盾的漩涡里面,哪能够有净土?心一片黑暗混乱。

大众闻说,了然见性,悉皆礼拜,俱叹善哉!

是啊是啊,我希望大家今天晚上也能够跟“大众”一样。

唱言:普愿法界众生,闻者一时悟解。

就是祝愿法界的一切众生今天都和我们一起都能够开悟啦。

师言:善知识,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

真修行,不用出家也可以的。家里同样也是可以修的。

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

这些都是比喻。大家一听都会懂的。

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

就是心清净,我们真的是发自内心地将那些贪嗔痴等等去掉,这才是真修行,才能够跟诸佛的清净法身相应。啊,“自性西方”。

韦公又问:在家如何修行,愿为教授。

   “韦公”就是韦刺史。韦刺史就说师父啊,我们在家之人在家怎么修啊,请师父“教授”,教导教导我们。

师言:吾与大众说无相颂,但依此修,常与吾同处无别。

我为大家说一首“无相颂”。那我们说“无相颂”,“无相颂”,不是随口、不是随便都能称为“无相颂”的。“无相颂”,它必须是能够说出明心见性的境界。如果不明心见性那是有相颂。就是大家如果按照等一下说的那个偈颂的方法去做啊,“常与吾同处无别”,就好像永远跟我身边跟我修行一样。其实他这句话就主要就是:如果说那我不如天天跟在六祖身边行不行?不是的。你要按照六祖的教导去做。你就等于是和他同愿同行。如果没有的话,就真的跟在六祖身边,也是远在天边的,是有这个区别的哈。

若不作此修,剃发出家,于道何益!

如果你不按照我等一下说的无相颂的道理去做,你就是“剃发出家,于道何益!”“于道”是什么?就是说你剃发出家来求道来求开悟,和不剃发出家来求开悟,关键就是说你有没有发自内心,按照我说的去做。如果没有,剃光头也没用,跟我出家也没用。是这个意思。

颂曰:心平何劳持戒 行直何用修禅

    “颂曰”,六祖就开始说了。“心平何劳持戒”,关键,我们倒过来,“持戒”,“持戒”一般是持什么戒?根本五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持戒”是持五戒。他说你真的做到了心平气和,那就不用特别再去持戒了。那么你说怪事。真的是这么?是的。一个真正心平气和的人,他肯定就不会去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饮酒一般是指饮比较多的酒,饮到醉了。当然严格来说,应该是不要喝酒。你说我喝了没有醉。那好了,那你为什么喜欢喝啊?你说,哎呀,我正好有什么热闹的事情,民风民俗,不得不喝一点酒,那这个无可厚非,如果你平时没事干都要喝酒,那我问你,你为什么喜欢喝酒啊?为什么不戒酒呢?喜欢酒是什么意思啊?都是一定的执着,也就是说你心还有一定的执着,一定的执着就是不是标准的心平气和了。心就有点不平了,有点执着了。“心平何劳持戒”,一个真正达到“心平”气和的人,他的行为就跟“持戒”是一致的。所以就不用特别再说:我在持什么戒,不用了。他的一切言行就符合戒的标准。

   “行直何用修禅”,“行直”,“直”就是正直、端正。行为很端正了,也就是一切时一切处,你的心啊,你的言行都是很端正的。“何用修禅”,修禅定,这是修真正的禅也好,那禅是什么?外不着相,内不落空。我的心永远就是那么的端正,其实就是大定了。所以还用另外去修禅吗?不用,我“行直”之心就是禅定啊。

恩则孝养父母 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  忍则众恶无喧

六祖就怕我们这些凡夫自高自大,说我“心平”了,我“行直”了。那好,“心平”和“行直”是有标准的。有什么标准?下面就告诉我们。“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这个就是说:一个“心平”“行直”的人,他懂得孝养父母,他懂得上下相怜,就说有慈悲心,然后就有忍让心。有谦让之心,所以对上对下,都能够和睦相处。有容忍的心。就是说跟一些恶人,就是那个修养不怎么好的人,也能够和睦相处。

若能钻木出火 淤泥定生红莲

“钻木出火”,这是古代燧人氏所谓的钻木出火,就是木头用什么东西一搞,它可能会发热,会产生火。其实这个“钻木出火”和“淤泥定生红莲”,淤泥生莲花是同一个道理。木头本来是冷的嘛,为什么能够产生火这个热的呢?淤泥本来臭的要死,为什么能长出那个美好的莲花呢?这个就是“烦恼即菩提”的原理。就是说,一个人真的能够做到“心平”“行直”了,那么你在一切的环境里面,你都能够增长智慧。因为一切顺境逆境,都是你历境炼心的道场,因此能生智慧。我也是一个钻牛角尖的人。我曾经就想,六祖为什么要搞个“红莲”?“淤泥定生红莲”,他为什么不说白莲呢?白莲不是更加洁白无瑕吗?搞个“红莲”,多少还有点颜色。我知道了,你们认真来看,前面是韦刺史在问在家如何修行。按照传统的一些习惯性,一般白莲指出家这方面的人;“红莲”是指俗家这方面的人,我们一般是处于红尘里边吧,所以这个用“红莲”,就不说白莲。这个是我按照传统的习惯,给大家钻出了一点牛角尖。

苦口的是良药 逆耳必是忠言

这两句大家都知道的。你们在为人处世的时候,“苦口的是良药”是用来比喻后面的“逆耳必是忠言”,比喻这个的。有些人说话你听不进去,你千万不要反感。你还是认真听吧,总的再去认真思考吧。也许就是“忠言”,就是对我们来说,都是一种真诚的忠告啊之类的。

改过必生智慧 护短心内非贤

我们倒过来讲,“护短心内非贤”。“非贤”,就是对圣贤的道理或者是对贤明的人的一些观点,你不认同,你才会护短。否则你自己做了错事,人家告诉你,你肯定会很恭敬的。你反而就是护短,保护那个不正确的,那个短处,就是知错不改。那就说明你是认同错误的。不认同正确的。

日用常行饶益 成道非由施钱

“日用常行饶益”,“饶”是什么意思?“饶”就是富饶,“益”就是利益。“饶益”的意思就是:做一些利人济物的事情,也就是说在日常生活,要自觉地去做利益众生的事情。“成道非由施钱”,并不是说,你要布施多少钱,才能够成道。不对的。这句话就跟《金刚经》里面说,用什么三千大千世界的珠宝去布施啊,还不如说你给人家讲四句偈啊等等,去教化众生啊等等。就是说,一切时一切处,你都不要忘记去自觉地做好事,达到这个标准,其实就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其实就是“净心行善分”。这么做就是最正确的行为。而不是觉得梁武帝要特别要怎么建了多少寺庙啊等等,不是这个意思。那反而还落入了我执。那我来回头想,我们一个修行人,如果一开始就是听佛祖的话,有时候就是勉强自己去做好事,这个方法好不好?好!严格来说,这个虽然没有彻底地跟大道之理相应,但是严格来说,还是一种好的起点。从着相去做好事,慢慢地过渡到“应无所住而行布施“。所以我们不能否认人家为了某一些或者造作的去做好事,总的来说,愿意做好事,总比不愿做的好。

菩提只向心觅 何劳向外求玄

“只向心觅”,“向外求玄”,其实就是说发自内心地去做,不是去搞什么形式主义的东西。

听说依此修行 天堂只在目前

当然有些版本是说“西方只在目前”,严格来说,我还是认为以“西方”比较好。

师复曰:善知识,总须依偈修行,

   “善知识”就是大家,“总须”,就说希望大家统统都按我这首偈说的去做吧,去修吧。

见取自性,直成佛道。

就希望大家能够明心见性。“直成”,走直线,成就大道。

法不相待,众人且散。

就说这个正法,也就是说:你们必须自己好好去修啊,并不是说有个好方法来等着你们,你们突然间就能成功,不是这样,关键就是说你们要自己按照我说的去做。“众人且散”就是大家今天暂时就讲到这里啊,大家可以散会了。

吾归曹溪,众若有疑,却来相问。

就说我今天就讲到这里了,我就回曹溪宝林寺去了,大家如果有什么疑惑再来问我啊。

时刺史官僚,在会善男信女,各得开悟,信受奉行。

就说韦刺史啊,包括那些他的同事啊,“善男信女”啊,听了都明白了这个怎么去修啊,很高兴。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