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颛评】清俊的修炼体会
记得与师父(了空居士蔡衍颛先生)结缘是在2016年底,当时自己整体的状态很偏激很执着,无论是求学还是处世,人都怨气十足,有着强烈的负面情绪。于是,在清强同修的开导和引荐下,我认识了师父。【颛评】清俊,佛家讲“因-缘-果”,就是说有“因”也需要有“助缘”,才会变成“果”。你因为清强的开导和引荐使我们结下深厚的法缘,真的是因缘不可思议!
起初,我带着半信半疑的心情参加了师父200元的体验班,在听课的过程中,我的手很快就发热了,然后慢慢变得虚无,人不断地打嗝,心也舒服了很多,自己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当时,我便确认了修炼的真实,并报名了大道不二课程。由于这一年我即将毕业,故自己提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处理师生关系,为什么很多事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而总是要听学校和导师的要求。我想师父当时一定听出了我错误的心态,于是“喝道”:“那你为什么不退学?你可以学比尔盖茨那些人嘛!我告诉你,这些都是你的惰性!”我记得自己当时一愣,人有点懵,思考了好几天,在此期间,我每当遇到不开心的事时,都会不自觉地反问自己,我是不是又惰性现前了……【颛评】你真的是善根深厚!我在百度百科上看到,比尔盖茨上大学时觉得大学的知识全懂了,不用再读,毅然辍学,结果他确实成了全球瞩目的软件设计天才。假如我们没有这样超凡的天赋,还是要听取老师等过来人的建议,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吧,一般不会有大错的。
2017年冬,我带着好奇的心来到中堂,记得自己当时还很唐突,拿着行李直接来了练功房。跟师父见面说的第一句话是:“自己刚才吃坏了东西,一路都在吐。”当时,练功房里有很多同修,师父便非常热情和蔼地拉着我的手说:“没事的,我帮你灌顶”。几天的面授,我发现师父总是特别真诚且耐心地给同修们讲解各种问题,并且始终引用圣贤的观点为大家开示,可惜当时自己还特别固执,只在最后一天问了师父几个问题,功感和心态上似乎没有更多变化。【颛评】清俊,你千里迢迢来参加面授,虽然当时功感和心态没有太明显的变化,你过后还是继续报名参加学习,这是最难能可贵的。有些人没有感觉到进步就不学了,那太主观了,因为我了空居士就是这么唯一的一个,跟我学得好是自己真诚所感,跟我学得不好是自己心太乱,但很多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在随后的三、四年里,我开始慢慢报了师父的其他课程,【颛评】清俊,你是一位真诚求道者,你和我的法缘非常殊胜,你刚开始跟我修学进步虽然不大,但你却很快报齐十二门课程,你的真诚我非常感动。但说来惭愧,每次练所有的静态功法,我只是把它当成了一种“理论”,没有体会到它们与生活的联系,修炼与现实似乎是割裂的,所以每次听课,我几乎没有一次不昏沉。【颛评】清俊,古人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所以我常说家庭是道场,工作单位是道场,社会是道场,一切时一切处,做任何事情都是行道,就是处处以“整体观”来考虑来落实,尽力而为,问心无愧。学以致用,为用而学,在听课中寻找工作生活所遇到困难的解决方案,这样听课一般就不昏沉了。当然听课昏沉也可能是初学者长功的一种反应,《入药镜》也说道:离了散乱又昏沉,这时的昏沉状态是修炼长功的正常过程,大脑某些经络在开通的时候,也会产生昏沉。只要坚持下去,渐渐就不会了。
在动功方面,功感会比静坐明显很多,打嗝、流泪、手脚的电麻感等。在生活中,我的思绪多了,好像各种各样的念头都会有,师父说这是进步了,鼓励我不断捋顺,但当时自己似懂非懂,并且没有跟师父进行细致的交流,所以大量积压在自己内心的“邪见”没有得到修正。【颛评】清俊,我从九零年开始浪迹江湖,传授师门这赓续千万年的金丹大道,尔来三十有四年,真可谓是阅人无数,跟我修炼的初学者,有的是静态感应好,有的是动态感应好,等修炼功夫到了一定的深度,无论动态还是静态,功感都会越来越好。
修炼迎来更多变化的是2021年,自己在婚恋方面碰到了一些问题。记得我有一次很失落地打电话给师父,师父耐心的安慰使我的心情很快平复,当时自己便特别感叹师父的功夫和智慧。但过了几天,自己的“悟后迷”又出现,心情烦乱,寝食难安。于是我又给师父留言,又把自己所有的“苦水”倒给了师父,师父慈悲啊,您瞬间就听出弟子心声,便又帮我从更长远的角度去分析,语重心长地开导我,最后师父说:“清俊!大胆地去寻找你的另一半吧,你一定会幸福的,清俊。”哎呀!当时那段时间,师父给我的留言我可能听了几十遍,我感觉它就像救命稻草一样在给我未来和希望。师父的智慧和慈悲真的不可思议……感恩师父!在您的教导下,我现在也家庭幸福了!【颛评】清俊,我在【幸福人生】课堂上讲完春秋晋国重耳之后说道——世有重耳,然后有狐偃赵衰。就是因为重耳能听进狐偃赵衰等忠臣良将的建议,才能成就一方霸业。清俊,是因为你愿意听我建议啊!你听进了,做到了,成功了,你赞叹我有智慧。有些人不愿意听,更不愿意去做,结果一事无成,我了空居士也形同虚设,甚至犹如空气。我非常赞叹我们的缘分啊!
就这样,我在向师父不断地求教下,开始理顺自己的内心。例如如何谋划工作,如何理解父母,如何面对未来,如何确立价值观等等,好像每次跟师父聊完,我的“心”都安了,反复回想师父跟我讲的话,我都感受到了师父踏实、稳健和周全的思维。【颛评】清俊,佛家讲“言下大悟”,俗话也有“闻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为什么能这样呢?因为是真诚请教,悉心聆听,而且能认真践行。你是真正的“知行合一”。
2023年暑假,我第二次来到中堂拜访师父,这次面授之前,我的睡眠一直不太好,多梦多忧。见到师父后,我甚至有些莫名的紧张,手脚出虚汗,师父帮我灌顶时,我的心脏砰砰跳得特别快,更夸张的是在面授前几天,我基本每晚夜里两点多都会因心慌而醒起,这使原本就睡眠不佳的我一度怀疑自己的心脏出现了问题(但自己每年体检的心电图都是正常的)。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再次把自己对工作、对未来、对处世以及自己内心的各种偏见都向师父“倒”了出来,师父非常细致地帮我理顺,指出了我应该改正的地方。那时,我心底固化思维开始松弛、复盘、改变。几天过去,我的睡眠得到了改善,半夜再也没有因心慌而醒起。通过这次面授,我更加真实地感受到师父是如何“修身齐家”的,真的是“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真的是地藏愿、普贤行的具体实修啊!【颛评】清俊,我从小就是一个言行一致的人,我对人恭敬是发自内心,有人想欺负我,我也会好好地跟对方探讨。其实我不觉得我在“难行能行,难忍能忍”,而认为我是“能行而行,能忍而忍”,关键是我清楚地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行”,为什么要这样“忍”,明白了就“行”的自然,“忍”的轻松啊。也因此,无论遭遇什么逆境,无论遇到什么难事,我都能坦然应对,无怨无悔。
在这次面授后的一年里,我感觉与师父的距离更近了,生活中的疑惑我都很希望得到师父的临炉指点,我不会觉着这些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正如师父说,障碍你的就是修行路上的绊脚石。我通过不断向师父问各种小问题,也似乎更能体会到师父传授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我内心不断告诫自己,如果碰到不开心和想不通的事,就一定要问师父。【颛评】清俊,韩愈《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人生在世,总会有烦恼和疑惑的,小烦恼、小疑惑不化解,慢慢沉淀,慢慢积累,越来越多,会搞得心事重重,心烦意乱,甚至会扭曲人格,铸成大错。所以,有疑真的要问啊!
这次我邀请同修们写修炼体会,有些同修说“自己修得不好,等修好了再写”,我常说,修好了要写,那是能流芳千古的,修不好的更要写,一方面能够得到我的临炉指点,有的放矢,另一方面也能帮助其他同修找到自己的疑点。其实,找到疑点而启问的人也不简单啊,很多人虽然练不好,但只是一头雾水,晕头转向,连提问的能力都没有,所以古人有说,启问功德不可思议。
2024年夏,我再次来到中堂拜访师父,非常有幸,这次有大量的时间向师父一对一的求教。于是我把自己当时所有的疑问都提了出来,师父再次帮我一一解答,并说了很多师父亲自处理的各类生活琐事,我对师父的慈悲和智慧又有了新的认识。这次面授,我感觉自己比去年有了进步,在身体上方面,我的胃口和睡眠都变得更好了,同时也很适应中堂的生活。内心上,完全向师父敞开了心扉,感觉与师父更加亲近了,临走时我给师父磕头拜别,泪水不自觉地涌出……【颛评】清俊,你是一个真诚的人,你认识我不久就全款报齐十二门课程,每次来中堂,你都送红包给我,你的虔诚你的恭敬,我非常感动,正因为你的虔诚和恭敬,使你能够将我的话一一听进去并付诸行动。我是一个天生视力残疾人,我在逆境中顺利成长离不开我的耐心和细心,我在尘世里如愿地成家和立业靠得是我师父匡常修道长的真传和悉心指点。清俊,你一定会越来越成功的。
面授结束回沪工作,感觉自己有时还是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不过,由于内心变得敏锐,我马上就能觉察到,然后便回想师父是如何处理烦心事的。师父说:“面对问题,不要烦,清俊,你想想这些事我们能不做吗?不能!它是我们的经济来源,这些工作支撑了我们的生活……”于是,我就会静坐思考念佛,求师力佛力加持,有时人有点疲劳,打坐时会进入 “恍兮惚兮”的状态,似乎练功比睡眠的休息效果更好。有时打坐头脑很清醒,我就思考问题和念佛,时刻反观自己有没有将心比心,有没有惰性现前。每天空时我也会练习动功,近期站桩每次45分钟左右,人站得很舒服,感觉有些像打坐,几乎没有累的感觉。师父鼓励我说,这也是进入了“炼虚合道”的状态,我很欣喜,没想过自己也能偶遇高境界。【颛评】清俊,《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的确是!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无论是社会交往,还是日常生活,都不离“道”啊!这个“道”就是“整体观”,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个“道”具体的落实,就是将心比心,不同人的将心比心是不同的,最标准的将心比心是“自他不二”,彼此位置无论怎么变化都是无懈可击,所以古人说“有理走遍天下”。这个“理”就是整体观,就是“道”。做到这个层面,就是“得道”,就是“得道”高人。清俊,你不是“偶遇高境界”,你是达到了高境界。
最后,还是想感恩师父的教导!同时也希望自己闻道勤而行之,做个坦坦荡荡,无怨无悔的人!【颛评】清俊,我的人生理想就是做一个无怨无悔的人,我不想跟别人结冤仇,我不愿意怨恨别人,凡事尽力而为,不留任何遗憾,“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清俊,我们一起精进吧!
作者:清俊,男,33岁,工作于上海松江,于2024年9月交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