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释义——第一十六章至一十八章

第十六章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释:

我们读老子《道德经》,要明白老子是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观察总结出他的世界观,也就是最完美的世界观,就是万物和自己不二。在第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那章就讲到“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这一段的意思就是将自己的利益和天下的利益和谐了,也就是成为一个整体了。自己的利益得失和天下人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那就不会出现“宠辱若惊”这种现象了,那就坦然了,也就是万物同体的境界。这第十五章就是他讲到,“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那些种种为人处世的方法方式。他现在就告诉我们怎么做才能够达到微妙玄通的境界。一开篇就说,“致虚极,守静笃”,关键词,这六个字很简单,是包含了整个修炼的方法方式。“致虚极”,“虚”就是虚无,“极”就是极点,“致”就是达到、做到。“守静笃”,关键词就是“笃”,“笃”就是非常真诚、非常专一,静就是安静、心平气和。“守静笃”,他怕你“静”了就静到什么都不知道,像睡大觉一样,他搞个“守”,这个“守”就是很专心了,又很专心,你的心又很平静,又很专注。就差不多“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了,就怕你落空了,还有生其心。这个“守静笃”就是告诉我们这个心态,又要很专心又要很安静,又很至诚。“守静笃”就是要他修炼的最正确的方法方式,就是“致虚极,守静笃”。然后他又讲到他的修炼体会,就是他观察到,万事万物的最根本处,所谓的“复命归根”,就是回到了无极的状态。万物你看起来,“夫物芸芸”,就是世间万事万物非常多,生罗万象。其实它的究竟处是无相的,然后从这点体会就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就是整体观。最后终结一句,“没身不殆”,“没”就是没有,“身”就是身体,其实就是我执,“没身”就是破尽我执,“不殆”就是没有什么牵挂忧患了。他里边讲到“公”,讲到“道”等等,这一切都是告诉,要将自己和周边的一切,乃至整个世界融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那就没什么牵挂了。所以这个就是老子的“道”的思想。谢谢大家。

 

第十七章

原文: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释:

太上,不知有之  首先来说,这个“太上”,大家都知道太上老君、《太上感应篇》,都是搞个“太上”。如果我再搞两个词,一个是天空,一个是太空。那大家都知道,从习惯性说,太空所包含的范围是比天空说得就更加高远一点。皇帝他的爸爸就叫做太上皇,皇帝上边的,也就古人这个“太”,好像爷爷啊,好像上面还有个太祖之类的。这个“太上”,古人一般是指有点至高无上,最高的意思。“太上”,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的最后一句就是“没身不殆”。请大家记得,古圣先贤的文章啊,它都是很连贯的,它环环相扣的,不比我们现代人,没有什么才华的人写文章东拼西凑,看了我都一头雾水。有时看现代人一些文章,看了都头晕晕的,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真的问他:你在说什么?中心思想是什么?都说不出来的,乱七八糟。所以这个“没身不殆”,“没身”也就是所谓的“和光同尘”,“功成而不居”啊等等。其实我们联系佛经来看,那就更容易看得出来了,“没身不殆”其实也就是无我相,因为无我相所以就没有功德相,没有功德相了就能够和光同尘,和周边的一切和睦相处、关系融洽。那知道了这种为人处世的标准,老子就进一步给我们划分不同种类为人处世的层次。他就说最高的层次就是“太上”,最高的为人处世的标志,一般是指领导者。“不知有之”,那老百姓好像下属不知道领导的存在,其实这是一种比喻,谁不知道啊?是知道的,只不过就是说不会觉得有这个领导给我们造成了什么压抑,或者是压力。好像有些儿女跟父母关系很好,他们在家里家庭气氛很好,有些儿女跟父母的关系很不好,回到家里就很压抑。父母就是唠唠叨叨,说东说西,或者是怎么,反正就是回到家里,来到门口就害怕了,就是他们太知道父母的存在了。就跟父母关系很好,父母在家里他也一切都是那么融洽,就好像真的父母的存在对他们没有一丝的障碍,甚至有许多的帮助,所以他们不会觉得父母的存在给他们有什么不开心。所以“太上,不知有之”,就是最高境界的领导者,是使下属不会觉得特别的畏惧,特别的压抑。

其次,亲而誉之   “亲”就是亲近,“誉”就是赞美。“亲而誉之”,亲近而发自内心的赞美。那么,我们想一下,那“不知有之”和“亲而誉之”,“亲”就觉得敢去亲近,“誉”也就是自然而然地会去赞叹,那么这严格来说就有些微妙的我相人相了。“不知有之”就是真正的和光同尘,真正的融洽,大家在一起真的不分彼此。所以这“亲而誉之”,这多少还是有一点点我相人相了。

其次,畏之  再其次是“畏之”,看到父母或者看到上级你们会自然很害怕,害怕就是怕他抓你们毛病了,或者怕他们对你们有什么不良的干扰。“畏之”还说明多少是敬而畏之,多少也有点敬,虽然还有点畏。

其次,侮之  但是“侮之”,就是起了逆反心理了,开始有点对领导,对上级有点不服气,甚至有点要造反了,那这个关系就很差了。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信不足焉”,就是领导者信用不好,所以大家对他的话不怎么有信心,就开始疑神疑鬼,关系就很复杂了。

悠兮,其贵言  老子他转一个方向,就说最好的领导者,就是“悠兮,其贵言”。“悠兮”是悠然自在的意思,也就是说创造一个宽松的气氛,不要随便去指责、干预别人。那听到这里,也许所有的同修都:是啊,我们的领导也太过分了,老是在管我们,领导如果像老子所说的“悠兮,其贵言”,什么事都不要说我们就好了,领导你就去喝茶去吧。说也是,但是最关键就是你们做事能不能达到后边这个境界啊。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关键就是“功成事遂”,手下的人做事情都井井有条,一切都做得那么圆满,而且他们做事做得那么认真、负责、圆满,而且他们会觉得这是自己心甘情愿,自然而然去形成的一种风气。那这其实也就是,站在老子的立场上他就去告诉统治者,你如何去调动大家积极性,使大家自觉地去将自己份内的事情给做好。这个是老子是告诉领导者,你们要往这方面去设想。谢谢大家。

 

第十八章:

原文: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释:

我们先说第一句吧,“大道废”,“大道”没有了、荒废了、废掉了。“有仁义”,嘿,奇怪,大道没有了反而有仁义,有大道的时候就没有仁义是不是啊?大道在的时候大家反而就不仁不义是不是啊?那接下来,我们继续来看。“智慧出,有大伪”,有智慧了,就有弄虚作假。“六亲不和,有孝慈”,那六亲不和就有孝慈。慈一般是长辈,人很慈悲,孝是晚辈。“国家昏乱,有忠臣”,国家不昏乱的时候就没有忠臣。那我们就回头看一下。请大家记得一个总的标准,古圣先贤之所以能成为古圣先贤者,是因为他们有大智慧也。这句话从哪里出?是我说的。那么你说,了空居士你喜欢说什么都有依据。有的,这是从韩愈的《师说》里边模仿出来的。韩愈说,“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就说古圣先贤因为他懂得大道之理,所以他处处就展示出智慧。所以说古圣先贤如果他们没有智慧,后代的人是没有人敬仰他的。谁去敬仰一个傻瓜呢?那好,那我们首先肯定,历史上大家公认老子也算是古圣先贤,而且是一个响当当的古圣先贤。儒释道,老子还是道的代表人物。那好了,我们回头来看,第十七章最后有一句话,‘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做领导者也悠闲自在,做老百姓也一切都那么自然,他觉得生活各方面都很有条理。自自然然的,没有人去逼着他,一切都叫做有条不紊。这就是“大道”存在的时候的那些社会现状。领导者他也不用特别去指责啊、规范别人,大家也那么自自然然地安分守己。那就是“大道”存在的时候的那种社会现状。那好了,那接下来我们就知道了。哦,原来老子上边那个理想的境界,“大道”的境界就是‘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这就是“大道”存在的时候的那种社会状态。那接下来,“大道”渐渐地不存在了,不存在了就是人心叵测,是非人我。所以这个时候,局面就不怎么好了,所以不得已就开始来告诉大家,要注意“仁义”。“仁义”,孟子曾经解释过“仁义”,“仁”是人心,“义”是道路。“仁义”两个字以孟子的解释,我用老土的话来给大家翻译,就是做人要按良心,做事要讲规矩。“仁”就是人心,要将心比心,做事情要将心比心,这叫做“仁”。做什么事情,要讲道理、讲规矩,这就是“义”。就好像走路,按照路来走嘛,不要有个坑你也一脚给踩下去,那不是踩空了么。所以“仁义”,就是按良心、将心比心,讲规矩、讲道理。“大道”失去了,大家都不安分守己了,所以就需要来划分一些规矩,应该这么来说。所以说如果大家都是安分守己,自我管好自己,那就不用去怎么提倡将心比心。因为个个都将心比心,个个都按良心做事,个个都讲道理,个个都规规矩矩。那就不需要提倡啦,是这个意思。“智慧出,有大伪”,“智慧出”是什么意思?就是用种种的方法来制约人们的行为,那就出现了所谓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你出了这招,我就另外有一招来对付你,所以“有大伪”。所以说这个时候来,你用种种的标新立异的,所谓智慧的方法来治理。你有一个方案出来,人家就会想出来与你对立的某一种方法。那接下来就“六亲不和,有孝慈”。“六亲”据说就是父子、兄弟、夫妻。家庭不和睦了,就是因为里边有很多矛盾了,不是父母不慈就是儿女不孝。所以这个时候就开始,就有提倡说人应该怎么做,做长辈的该怎么仁慈,做晚辈的该怎么孝悌,就需要怎么规范。如果大家都很自然地,发自内心,真诚地去面对周边的人,也不用特别来提倡了。接下来就“国家昏乱,有忠臣”。如果你们按书呆子的规矩就吓一跳,那国家不昏乱就没有忠臣是不是?不是不是,国家不昏乱的时候,个个差不多是标准的忠臣。没有人去干坏事啊,就是有人干坏事才昏乱啊,没有人干坏事哪有昏乱呢?没有人干坏事,其实就是国家里边的人基本上都是基本达标的忠臣吧。就是有几个出来闹事,变成奸贼了,才需要人家挺身而出去平这个叛乱,是这个意思。所以就说,有一些研究《道德经》的人就说这辩证法,有这个因为有智慧了,智慧它就有两面性,一面是用做好的,一面可能有一些有智慧的人专门去搞坏事,等等。老子的辩证法,关于辩证法这一点,严格来说是在《道德经》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严格来说辩证法是在这个章里提到的。现在他这一章,严格来说是指这种种的提倡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也就是治标,没办法达到真正的治本。当然,这个老子他的本意也并不是说这么做是没用的,而是告诉我们,在这种条件下也只能这么做了。因为联想这个第十九章,改天就知道了,就是说因为这个现象而引发的这种弥补的行为。或者是这种现象是因为这个现象而产生的产物,它是一种不究竟的,不是尽善尽美的境界。谢谢大家。

 

      [了空居士(无忧道人蔡衍颛)QQ:519702412]        免费打通大小周天,了空居士蔡衍颛先生的微信:13715860608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