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讲座——禅宗揭秘(一)

讲座时间:20151010 20:00-21:30

讲座地点:YY语音-80257频道-公益大讲堂

主讲:了空居士蔡衍颛先生

主持:明树

文字整理:明昀

校对:明树

 

明树师兄:师父晚上好,大家都在祝师父生日快乐。

了空师父:非常感谢大家,四十九年前的现在,我妈妈差不多要将我生出来了,我就是在这个时间生出来的,很感谢大家。

明树师兄:师父,孔子说五十知天命,师父一路走过来也是历经坎坷,也是修行三十多年,那您能跟我们说一下今天生日的感言吗?

了空师父:哦,我今天也确实是说到我今年不知不觉五十岁了,五十知天命,不过我告诉大家,你知道我知天命知的什么啊?知道天命是能够改变的!就算命运真的有那个轨迹,但是人的主观努力确实还是能够使我们好的时候更加好,不好的时候没有那么坏。很多同修可能都知道我一生下来,我说四十九年前的现在,因为我是八点多生下来就接近九点了,我们算是农历八月二十八,我们都是算农历的,我出生那一年是(公历)十月十二号吧,今天是十月十号。我生下来我是难产,我妈妈是三天前开始痛啊痛啊痛啊,到四十九年前的现在,就终于将我生出来。生出来时候我是窒息的,我是不会哭的,因为我那个脐带缠在脖子上,所以特别难生。以前都是老一辈,也没有设备,也没有手术,就是这么生下来。生下来就不会哭了,听说阿婆就将我吊起来然后拍拍屁股,然后就会哭了,然后就活起来,就是这样。

不过从我开始懂事以来,我就发现我的眼睛的视力不好,所以我从小很压抑,甚至很痛苦,甚至很绝望。后来我就坚定信念,就是我以前说的生死进退,人生在世不是生就是死,不是进就是退。然后我就咬紧牙关,我要顽强地活下去,所以我做什么事情都很努力。我从第一天走进学校校门开始,我就很努力地学习。我从小也是比较沉默,很谨慎,也是比较理智的人,所以我从小也做事很认真,有这个好习惯。所以我发现在我身上,体现出天命是可以改变的。本来我从小发现很多视力不好的人,都好像命运都不好,都很可怜,但是我现在四十九年过去了,我们十月怀胎嘛,加起来我虚五十岁,四十九加一就五十了。四十九年过去了,我觉得其实我一切都是很顺利的,也真的是,虽然不敢完全说人定胜天,但是确实主观的努力能够改变很多很多。正是哲学那句话,就是外因和内因这种关系,还有我们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所以我发现,天命通过我们正确的努力,还是可以改善的,谢谢大家。

明树师兄:谢谢师父的开示。那您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您来讲这个禅宗揭秘的讲座,这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

了空师父:人类文化如果从哲学的角度,它最圆满的境界就是在道家的复归无极和佛家的大乘经典。那么道家的复归无极的理论其实最著名的就是老子《道德经》。它里面譬如说“致虚极,守静笃”,“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还有“以身托天下”,“圣人无常心”等等,都是阐述了如何复归无极,达到跟天地同体的境界。在佛家吧,其实所有的大乘经典都是围绕了如何使我们成就圆满智慧,也就是所谓的无上正等正觉而讲的,千经万论都是围绕了这个。佛家的圆满境界和道家的复归无极是一致的。

我们继续再来探讨,可以说历史上道家还是偏于有点秘传。它没有大范围地去传授他们的大道之理,可能是条件限制还是什么原因吧。当然如果一定要找出一点人为的原因,就是以前道门很多人都是秀才,不得意,然后他们才去求道。佛家吧,释迦牟尼佛当年是面对大众而演讲,所以佛家大乘经论就很多。但是大乘经论往往都是以种种的譬喻,种种的言语来表达圆满境界。人嘛往往是比较执着,所以往往就会落入文字相。最后释迦牟尼佛又以自己的具体行为,来给大家示现什么是圆满境界,那就是著名的灵山会上拈花微笑。当时释迦牟尼佛说了一句话:“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就留下这句话。据说当时释迦牟尼佛——这个故事出自一本经叫做《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我那本经也没有读完,不知道里面到底有没有。据传说释迦牟尼佛当年有说了一首偈:“法法本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有说这首偈。我在看《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我就还没有完全看完,我就还没有看到经里面有出现这首偈。那么释迦牟尼佛说这么多其实就是告诉我们,修道者为什么能够得道?为什么能够成就圆满智慧?他的因素是什么?那就是找回我们最清净的心,然后以最清净的心来看待万事万物,那样就不会有错误的看法和想法。

我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又正好两个特殊,一个是我的生日,另外一个特殊是正好是我五十岁的生日,五十知天命的,可以说是最标准的那个日子吧,所以我讲给大家就是告诉大家,我们如何成就这个圆满智慧,使我们能够有效地去改善天命,意义就是在这里。当然,我也是,那天也说以此功德回向我的父母,是这个因缘。

明树师兄:我们大家都非常期待师父今晚的精彩讲座,请师父为我们开示。

了空师父:那我现在开始来给大家讲。我的今天晚上的专题叫做《禅宗揭秘》。我以前曾经也讲过专题《金丹大道阐秘》。那我今天为什么不叫禅宗阐秘呢,而是叫做禅宗揭秘呢?两个秘是一样的,一个是阐,一个是揭。

    严格来说,我们中国道家传统的金丹大道,确实很多还是能够从文字上,让大家可以有路可找,有层次可求,不过我说实在的,因为这是一种历史的原因,使大家有这种错觉。其实金丹大道的最高境界,复归无极,虚空粉碎,那是跟禅宗的无相境界是一致的,只不过很可惜,历代的很多求道者他们不知道,所以严格来说,历史上从金丹大道的角度,真正证得复归无极的求道者还是比较少,往往是修得初级阶段和中级阶段,要达到彻底的圆满境界,还是很少很少。所以你们去看很多道家的著作就知道。严格来说,老子《道德经》是五千年来写的最完美的,其他的很难真正和《道德经》媲美。所以我还是沿用阐秘,也就是说,将没有最彻底之前的那些方法给大家说清楚。

    揭秘呢,历史上很多宗派,严格来说,最神秘的,应该是禅宗。它的神秘体现在哪里呢?体现在高效而且圆满。你们去读历代的传法偈的那些故事,就发现,往往一个修行人遇到哪一位大宗师,很简单的给他开示之后他就言下大悟,就能够成就很高的境界。当然惠能大师得道的故事大家就很清楚了,其实包括慧可,包括僧璨,包括道信,包括弘忍等等,他们都同样的非常的传奇。继续推溯上去,其实包括达摩祖师本身,当年接受他师父璎珞童子的教导等等,一直推上去,到上面马鸣、龙树啊等等,都是有很浓厚的传奇色彩。他们都非常高效地,就是很迅速地大成就。严格来说道家的顿超的这些传说吧,很多还没有像禅宗传承那么的传奇。那么佛家其他宗派呢?也没有。所以,佛家禅宗传承的这种神秘色彩确实特别的浓厚,所以我才用的这个揭秘这个词。

     那么我们在座的同修可能会想一个问题:禅宗和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其实,如果将禅宗这两个字分开,就一个是禅,一个是宗。

假如单独来说禅,那以《楞伽经》里面释迦牟尼佛所说的,就是从大方向来分,禅呢就有四大种类,第一就是愚夫所行禅。我们简单来说愚夫所行禅是什么啊?就是一般人坐在那里患得患失,想东想西这种相对的这种状态。还是所谓的进入一种禅定状态,但是往往他们的内容是属于那些患得患失的。那第二种就是观察义禅,这是说对某一些道理的思维这方面的。那第三种呢叫攀缘如禅,这往往就是对于空,所谓的空的境界的种种追求的那些思维。那第四种呢就是如来禅,如来禅是什么呢,就是释迦牟尼佛等十方诸佛,他们的那种圆满境界。

那么你们可能会想,愚夫所行禅这种患得患失的这些思维过程,严格来说,它是属于欲界定这方面的。那这种大家知道不圆满,一听就知道。那么第二种这个观察义禅,对种种事情、种种道理的思维,这种也不圆满吗?那你们可能回头说:了空居士,你平时不是老是叫我们有问题要想问题吗?没错。那么你说:了空居士,你教我们的就是叫做观察义禅了,也是属于不正宗啊。不是的,正宗和不正宗差一点点。观察义禅,往往就是自己在那里一厢情愿地思考,想不通了他就愣在那里。我教大家去思维事情的时候,往往提醒你们,你们想不通了,驳得倒了,你们就来问我,就使你们不会钻在死胡同里面。

那么说攀缘如禅呢?其实攀缘如禅是属于小乘人沉空守寂的做法,严格来说是有点。刚才说观察义禅吧,我们一定从四禅八定来对照,严格来说是属于色界定这方面的禅定,攀缘如禅是属于无色界定这方面的。那么如来禅是什么?那就是三昧。它永远是以清净的心去思维,它于相而离相,真的就是《金刚经》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那么大家就知道了,这个禅,释迦牟尼佛分成四种。前面那三种还是属于外道,外道的禅定功夫,只有第四种,叫做如来禅,才是圆满的境界。如来禅其实是什么?又叫做三昧,就是般若寂照,是这样。那好了,我们平时所讲的,跟这个如来禅的区别最主要就是说,你到底是着相呢,还是能够于相离相。如果你着相了,你就属于观察义禅,甚至是愚夫所行禅。如果你觉得一切都看破放下,沉空守寂,那就属于攀缘如禅,属于无色界定这些的。你只有又能够面对现实,你的心又能够保持平静,不受境界所转,那你就属于如来禅。

那历史上又有所谓的祖师禅和如来禅。其实祖师禅和如来禅这两个概念的正面提出是属于唐代的一位高僧,就是仰山大师。我们知道禅宗后来有个沩仰宗。沩仰宗他们是以灵佑大师为开山祖师,灵佑大师的弟子应该是叫做慧寂吧,慧寂大师作为沩仰宗的第二代传人。据说他当年有一个师弟叫做香严童子(编者按:应为香严智闲禅师)吧。就跟他的一些对话,他觉得这个香严童子,就是说,去年穷,无插锥之地,今年穷,锥也无。就是我彻底的什么都没有了,所以他仰山大师慧寂吧,他这个时候就觉得这个香严童子会不会堕入顽空了?就告诉他,如来禅你能够证得,但是祖师禅你还没有证得。最后再继续跟他交谈,终于发现,这个香严童子其实境界还是挺圆满的,所以他就很高兴地告诉他:你证得祖师禅了。

那么大家可能会说,那如来禅在《楞伽经》里面不是说最圆满的吗?为什么在仰山慧寂大师心目中,如来禅还是不究竟的?其实这是当年的一种习惯性称谓。当年很多人修炼都是按照佛经啊有所着相的,就是属于堕入顽空。严格来说当年所说的那个如来禅,应该就是属于《楞伽经》所说的攀缘如禅,就是偏于沉空守寂,而偏离了中道。而祖师禅嘛,祖师禅这个名词从哪里来啊?严格来说,就是从六祖惠能大师而来。大家都知道,惠能大师是第六代,禅宗第六代祖师,如果从大迦叶算起就是第三十三位祖师。当年大家就是习惯性地认为:那些比较着相的,堕入顽空的那种修法,就称为如来禅。六祖传的直指人心的顿超法门叫做祖师禅。

那么可能大家会觉得,为什么会有这种错误的称谓呢?让我对历史的研究来评论一下,以前吧,要得到一部佛经啊真的不容易。不比现在,不要说得一部佛经,电脑上,互联网上,大把佛经的这种资料,你要看哪部经,真的,在电脑上都可能会找到。可能当年连《楞伽经》大家都可能也很难找到。以前好像说,我会不会记错了,说智者大师为了求一部《楞严经》,听说还建了个拜经台,天天虔诚地祈祷,据说祈祷了十八年,后来终于遇到了一个人,有这本经的人。

那么你们说,这不就是吸引力法则,心想事成了?其实智者大师他天天都是在祈祷诸佛菩萨加持,能够使他早日得到这部经。那他这种真诚的心,其实他还有没有做啊?他肯定是遇到人就打听:你们有没有这部经啊?最后才有人说:啊呀,我正好有这部经。不可能说那部经是从天上掉下来,当年,应该是智者大师吧,那部经是一个人,正好带了那部经,他问到了,那个人将那部经送给智者大师吧,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这吸引力法则其实就是发愿,但是你还要落到实处。你要去问别人,要去寻找,也就是行愿相应才能实现。西方的吸引力法则它往往是停留在只是想,而不一定落在实处去做。所以跟佛家来说,佛家的这种发愿它是必须行愿相应,吸引力法则也可能只是一种想法,不一定能够落实地去做。我顺便说一下。

所以按照古代吧,应该就是这些佛经很难得到,所以大家真的就可能,仰山大师可能真的是没有看过《楞伽经》,才会有这种误解。其实《楞伽经》里边的如来禅,正好就是六祖惠能大师所传的顿超法门,也就是如来禅其实就是祖师禅。

我们搞清楚历史的悬案之后,我们继续来谈,禅宗他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这个传承呢?我刚才在一开头就讲到,一本经叫《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的时候就说道,释迦牟尼佛说:“吾有正法眼藏,付嘱摩诃迦叶”这个公案。

这个公案从何而起呢?就是当年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会上,有一个人,当然我喜欢说是有一个人,按照佛经来说,就是说那个是天王,我怕大家觉得太神秘了,所以我还是讲当时有一个人,他叫做大梵天王。他就说:世尊啊,你大彻大悟五十年了,书里面就说五十年吧,你讲经说法这么多年来有没有未说最上大法?就说世尊啊,你以前讲了那么多了,有没有那个最高级的,最高境界的法门没有讲呢?如果有就请你讲给我们听。那个时候他还送给释迦牟尼佛一朵非常宝贵的花。按照经文里面说:“三千大千世界成就之根,妙法莲金光明大婆罗华”。哇,说这朵花以三千大千世界成就之根,很厉害很漂亮,一朵很稀有的金色的花供养释迦牟尼佛,而且用他的身体变作一个座位,请释迦牟尼佛坐上去讲。但这些是有比较浓厚的神秘色彩,我们就不要去争论这些,这个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我们是讲这个传承。

所以释迦牟尼佛就坐在这个座位上,坐在这大梵天王所变化出来的座位上,手里拿了这朵花。但是拿了之后,他就坐在那里闭着眼睛也没有说话。过了一定的时间,大会里边很多人都在期待着释迦牟尼佛有没有什么绝招啊,最高的法门,未说最上大法,就等。等很久,释迦牟尼佛就拿着那朵花,闭着眼睛没有说话。到一定程度,大家都等的没什么,大家就愣愣地在那里等。只有那个头陀第一大迦叶,他就突然间心领神会就笑了。释迦牟尼佛看到了,就知道大迦叶有所理解。而且看到大迦叶,应该来说,佛经来说释迦牟尼佛有大神通,他应该知道大迦叶心里面在想什么,当然我这是从佛经的角度来猜的。释迦牟尼佛就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说这句话。

这段话它最关键的是正法眼藏。这四个字连起来,我们大家把前面一个字去掉,后面一个字去掉,正法眼藏,那就是法眼。你们读《金刚经》就知道,释迦牟尼佛曾经问须菩提说:如来有肉眼啊,天眼啊,慧眼啊,法眼啊,佛眼啊等等,所谓的五眼。我们平时说五眼六神通。五眼,里面就有个法眼。

那这个法眼是什么意思啊?就是对一切法,一切现象的观察和分别的智慧。那么慧眼是什么啊?慧眼就是对诸法空相的体证,证得万法皆空。法眼是证得一切法的差别相,那么佛眼是什么?佛眼其实就是慧眼和法眼这两者同时具备而且达到最圆满的境界的时候就是佛眼。慧眼所证得叫做一切智,法眼所证得叫做道种智,佛眼它叫做一切种智,就是一切智和道种智的两方面都圆满了,这两方面的圆满境界。

那么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会上为什么不对大迦叶说:吾有佛眼藏付托你呢?其实严格来说,大迦叶当年他也不是达到绝对的圆满,所以不能说佛眼藏付托给他,只能说“正法眼藏”。他用这个“正”字来修饰法眼的标准性。这个“藏”嘛就是含藏了一切法。“正法眼藏”连起来可以说是接近圆满的智慧,也就是说已经是接近了,是这个意思。

那么大会的人都会很奇怪说,世尊确实有未说最上大法,大家就有这个疑问。大迦叶当时也有给大家解释,说其实不是的,释迦牟尼佛刚才付嘱给我的,这叫做道相,就是得道之人他们所证得的是什么,那个状态。

其实那个状态是什么呢?就是最清净的心。那我为什么敢这么说呢?其实《金刚经》里面本来就说的很清楚。那么你说从灵山会上,我为什么会扯到《金刚经》呢?你们读《金刚经》就知道,《金刚经》里面释迦牟尼佛有说:“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那么此经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啊?就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就是“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离一切相,则名诸佛”。在净心行善分里面也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们这么一结合起来就知道了,大彻大悟的人,他就是成就最清净的心,而且以最清净的心态,去面对一切。《楞严经》也说:“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般若蜜多心经》也说:“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就讲到这些。所以我们真的要研究佛学,尤其是研究佛学之中最著名的禅宗。我们必须通达很多经论,然后结合起来。在《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里面,大迦叶也告诉大家,其实释迦牟尼佛一生所讲,都是围绕着这个道相,也就是这个无相,这个最清净的心。

那我们说到这里,就明白了,为什么历史上就是单单传禅宗这个流派。释迦牟尼佛当年为什么没有传其他其他什么宗?其实不是,禅宗这个圆满境界,就是万法的共同境界。历史上无论有多少佛家的流派,有多少传承,它们都是围绕着“正法眼藏”这个圆满境界而传承的。就算净土宗以信愿行具足。其实信什么?信佛的教导。愿什么?愿生极乐。行呢?念佛求生极乐。这三者一结合起来,其实就是使你进入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的这种绝对清净的境界。这就是如来禅的境界。这就是六祖传承的,后世称为的祖师禅的境界。那么我们明白了这一点之后,就会知道任何传承,从究竟处来说,是不二的。我们从《楞严经》二十五圣所证的圆通境界,从《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里面的那三十六位大菩萨所讲的不二境界都是一致的,都是成就这种无相。无相就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的境界。

那回头,我们再来看社会上,很多人都在说禅。还有说什么管理禅啦,什么茶禅啊,什么生活禅啊,什么安详禅啊,很多禅。其实严格来说,他们连什么是禅也没说清楚,以为禅是有很多种的。如果从外道这种不圆满境界来说,确实正如佛祖所说的:愚夫所行禅,观察义禅,攀缘如禅。是啊,这个人这么执着,那个人那么执着,那确实五花八门,但是严格来说他们成就的不是禅宗的圆满境界。

那么成就圆满境界和境界不圆满,到底有什么作用和意义呢?境界不圆满,修行人他心中就会落入某些执着。落入某些执着,你在日常的为人处世过程中,你就会产生一些偏见,对事物的看法就会不正确。这就是《楞严经》所说的:“知见立知,即无明本”。假如你的心能够达到了最清净的境界,那么你这个时候来看待一切事情,你就能够看得非常的全面,非常的周到,因此判断就会非常的准确,这就是所谓的大智慧。

那么大智慧一成就了,你的人生路不就走得很顺利吗?就算前面的路比较坎坷,因为你能看得清楚,那么你可能就不会遇到太大的障碍,你能够回避。前面假如有很多条路,你也能够辨明方向,寻找到最好的捷径。因此人生就会更加幸福。

说到这里,可能有些同修也说:“人生幸福,不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吗?幸福又怎么样?不幸福又怎么样?不都是虚妄吗?”我也曾经在百度上查过《金刚经》的这句话,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百度上有人怎么解释啊?他说这是佛家消极的世界观。我听了都笑了,说真的是不懂装懂。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佛经里面有没有解释?《金刚经》有:“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释迦牟尼佛是不是说一切都是梦幻泡影,那不要干了?不会的。净心行善分不是说的很清楚吗:“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世尊还要劝我们去修一切善法呢!如果一切都是假的,一切都是不真实的,释迦牟尼佛为什么在净心行善分里面要劝我们去修一切善法呢?就告诉我们善法也不要修啦。而且还告诉我们:“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金刚经》里面大家去读,很清楚的。净心行善分。那就说明,释迦牟尼佛并不是叫我们什么事情都不要做,而是叫要我们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这个心态去做,而且是修一切善法,而不是说恶法也可以去修,不是,是修善法。

那好啦,那结合起来,继续来推敲。为什么释迦牟尼佛说:“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露是什么?露是露水。电是什么?电是闪电。那露水有没有?冬天早晨起来很多花草树木上都有露水,太阳一出来一晒,露水就没有了。下雷阵雨有闪电,有打雷,雨停了,闪电也没有了,雷也不打了。哦,刚才本来是有的,现在就没有了。“皆是虚妄”就是说它是有条件的存在的,它是不永恒的。那好了,无论它多么不永恒,总是还有相对存在的时候。

因此人生幸福和不幸福还是有作用的。所以请大家记得,我们成就大智慧之后,我们就能够回避坎坷,选择捷径,化解痛苦,成就安乐。就有这些作用的。

那么我们继续来说,那禅宗这种圆满智慧的成就,它要从哪里来成就呢?

在这方面,我觉得最集中反映这个事情的就是《六祖坛经》。六祖,他是历史上影响力,可以说在禅宗这方面,如果让我来说,在中国的禅宗历史上来说,六祖的影响力是最大的。而且六祖这个人特别传奇。你说他影响力特别大,确实你看达摩祖师,慧可大师,僧璨大师,道信,弘忍等等这几位禅宗大师,他们的影响力,确实都没有六祖惠能大师那么大。他是真正将禅宗文化弘扬得最广泛的一代宗师。而且他这个传奇传奇在哪里啊?他不识字,他是一个砍柴的小伙子。你们可能说,那六祖那后来有没有去读书啊?我们从坛经里面,从那个行昌(编者按:应为法达)问《法华经》的时候,六祖还告诉他,我不识字,你读给我听吧。你们可能说,六祖会不会太懒惰啦,其实这个大彻大悟的人是不会懒惰的。可能他觉得有更多的时间去讲经说法,而没有特别花很多时间再去认识这些字。只要大家读给他听,他就能够清楚了,就好了吧。也许是这样吧。他最传奇的地方就是他不识字,但是又能大彻大悟。其实六祖就是抓住大彻大悟的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如何使我们的心恢复到最清净的状态。

那我为什么肯定地这么说呢?六祖在《六祖坛经》的第一品,叫行由品里面,就有六祖和慧明的一个对话,慧明说:“行者行者,我是为法而来,不是为抢衣钵。” 其实他本来是抢衣钵。只是他那个时候,衣钵放在地上他提不动。他真的有所感触,从而使他想到,夺这衣钵确实不是说这么夺了就有用的,也要自己开悟才有用。六祖就看得出他很真诚,所以叫他说:“你要屏息诸缘,这个心不要那么乱的。你安静一下,我再来跟你说。”  然后慧明就坐在那里,安静地坐在那里,很真诚地在听六祖说。六祖就告诉他:“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 本来面目,我们说自性啦,其实也就是最清净的心啦。所以慧明一听,原来我们梦寐以求的明心见性,要寻找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啊,清净佛性啊,原来就是这样。只要我的心不要胡思乱想,就找到了。所以一听很激动,言下大悟。但是他又一回头说:“就这么简单吗?以后这个心什么都不想,这种状态就是明心见性吗?” 他可能很奇怪,人老是不想,那人怎么过日子?所以他言下大悟之后就突然间又问六祖说:“上来密意外,更有密意否?” 就说:“你刚才这么说,还有没有其他需要教我的,再补充的有没有?” 六祖一听就明白,因为他是内行人嘛,就知道这个慧明搞错了,以为以后从此什么事情都不想,那就是大彻大悟了。他就说:“与汝说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边。” 他说我刚才叫你不思善不思恶,不是说老是这样样子,不是。你是要用这种不思善不思恶的清净心来返照一切,返照自己的一切。所以那慧明一听,他就明白了。哦,原来是这样。以后看什么事情,我们不要带自己的成见,不要带着自己的情绪,我们一定要处处保持这个心很清净,然后来认真地看待一切,包括看待自己。所以他一听就明白了。

那么可能大家说,哇,大彻大悟这么容易。其实不是说这么容易的!那道理懂了之后,像我现在跟大家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大家的本来面目。” 然后你们也同时就以清净的心去看待问题,行不行?行。真的能做到吗?做不到。

我听过很多同修都有跟我说过,他说啊呀,譬如说平时他心情都能够很好,但是今天突然遇到一件特别不好的事情,他真的这个心情就安静不下了。这就是历境炼心的重要性。假如你在家里,没有跟外界太多的接触,你的心基本上都能够保持平静,这个有可能。如果你去到外边,遇到某一些不平等的事情啊等等,你的心马上就会波动起来。

那你说,那以后我们要大彻大悟,那就一切都是要逆来顺受啊,或者是到哪里都是卑躬屈膝,那就行了嘛。不是的。这个也不是。那么最正确是什么?最正确就是要以最清净的心来分析,面前的事情到底是进好还是退好,到底是掌握什么分寸,才能够达到最佳的状态。而不是全部都是说,什么都害怕,什么都是退让,不是这个意思。

《金刚经》有一句话说:“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其实啊并不是说什么事情你都是去退让,不是。而是说,你该忍的时候要忍,也就是说这个忍的正确含义就是退一步海阔天空,而不是盲目地去,默默地去忍受。这点在佛家有没有一些历史呢?你们去看《楞严经》啊,释迦牟尼佛头顶大放光明啊,说头顶上有一朵千叶莲华,千叶莲华上有一尊化佛,然后那个化佛身上大放十二道光,还是什么,我记得不是很清楚。然后在光明中现出很多金刚力士,他们都很厉害。另外你们还去看,这个这些护法的菩萨,他们不是什么都是退让的,也就是说,该退让就退让,不应该退让还是不应该退让的。所以在六波罗密里面也提到: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其实忍辱和精进正好是相对的——禅定,般若。所以说,最清净的心,就是判断我们在这个事实面前到底是进好还是退好,到底是进多少最恰当,或者是退多少最恰当,这就是历境炼心的重要意义。所以六祖在培养求道者如何成就圆满智慧的时候,他就是直接直指人心,就直接告诉我们,你们处处要以最清净的心来看待问题。

那么很多同修可能对禅宗的另外一个事情也会很迷惑,就是参禅。你们读过《六祖坛经》的人就知道,六祖当年,没有教人家去参禅。这个参禅据说好像是到宋朝前后,才慢慢开始有参禅的这种传授形式。往往他是说,念佛者是谁啊等等,参禅。其实,严格来说,参禅这种做法,往往都是对那些根器相对比较低的人合适。就是对那些,往往他就天天问东问西,都是不着边际的人,他的心很乱,所以就那些师父们不得已,就说,你就这么去参吧。那么参禅到底有用吗?从历史上的传说来看,也确实有很多人,通过认真地参禅而获得开悟。

那参禅其实是什么呢?譬如念佛者是谁,而且不是说让你回答:念佛者就是我。不是的,他不要你回答的,他要你有一切时一切处都在想:念佛者是谁。当然我用个想字是不恰当,叫参。这个参和想还不一样,想就会胡思乱想,参就是停留在那里,老是说:念佛者是谁,念佛者是谁。这样,永远不要给答案,就是参到大彻大悟为止。那其实这个参,老是让你不要给出答案的,不要有个终极。还有传说有些人会参到“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其实“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是什么啊?就是他想这句话头啊想到出神了,想到人愣愣的,甚至茶饭不思,走路也是很机械的,他对外界的一切没有特别去欣赏的。这就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那参到这个程度,其实目的是什么?目的是使求道者的心啊,不要老是去胡思乱想,让你老是在想这个没有结论的问题,使你心里面的很多事情被你放下了,外边的很多情景你也不执着了,也就是使你类似地达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那么参到“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这个时候的求道者的心,是不是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呢?不是。他还是偏于空。他必须有某一些机缘使他明白,哦,开悟的人,就是用这种不着相的清净心去认识一切,那就是所谓的进入了休歇处,又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一切都了了分明。但是你又没有带着个人的情绪或者成见去看问题了,那就是进入了开悟的境界,那就是真正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参到“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时候,严格来说是叫做“应无所住”,他还没有“而生其心”。他什么都不执着,什么都不在意,大脑空空的,那还没有开悟,那还处于空的境界,属于小乘人,小阿罗汉啊那些人的层次,还没有达到大彻大悟。

大彻大悟的人是心很清净,没有成见,但是对事物的认识又很清楚。正如古人所说的“心如明镜,鸟来影现,鸟去影空”。就是一个镜子挂在墙壁上面,有个鸟从镜子前面飞过去,镜子里面就能够映出它的像,那个形象。那个鸟飞走了,明镜还是一片空白,里面没东西了。大彻大悟的人的心就是这样,遇到事情,他了了分明,但是他不会去那里带着成见啊,没有这种贪嗔痴慢疑,都是那么的清清楚楚,头脑很清醒。这就是参禅的道理。

那么历史上很多禅宗公案是不是都是需要你去参?其实不是的。我刚才说到禅茶,或者是茶禅。严格来说,禅茶、茶禅这个名词,如果在禅宗历史上来寻找它到底从哪里来的,我敢保证,一定是从赵州禅师的故事那里来的。赵州禅师有一句很著名的话,就是说人家问他什么——往往都是来求赵州禅师开示嘛——以前往往都是说:祖师西来意?

我们这里说明一下,祖师西来意,这句话就有分成两段,一个是“祖师”,一个是“西来意”。祖师是谁啊,从西来意来看,就知道,祖师是指达摩祖师,西来意就是指达摩祖师从西天竺而来,古印度,应该就在我们中国的西边那边吧。我们这边是东土,就是西来东土。祖师西来意就是说达摩祖师他来我们东土的时候,他的心到底是怎么样,他想什么,他想干什么,或者是他平时那个心态是什么样?因为大家都知道,达摩祖师是大彻大悟的人,他来我们东土,是要来寻找接班人。

我们这里顺便再说一下,说九年面壁这个词,其实也是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就是来源于达摩祖师西来东土。他当年从古印度来我们中国,他第一个地方,据说他是从我们广州这里第一个站,然后他后来才到应该是到南京吧,见梁武帝。因为梁武帝以前影响力很大,建了很多寺庙,度了很多人出家,就觉得影响力很大,可以说是一个佛学爱好者吧,虔诚的佛教徒。达摩祖师就觉得他这个人很有诚心,就想去度他,接引他来学习,更好地学习。没有想到梁武帝那个人,还是功德相很大的,很执着的。他就问达摩祖师说:我一生做了那么多好事,有多大功德?达摩祖师说:实无功德。其实就是说他着相了。做再多的好事,可能反而使他产生了这种执着啊,增上慢啊等等,梁武帝确实是这样。他听了就不高兴,所以就不理达摩。达摩只能自己就走了。当时很多人不认识他,所以他就在这个嵩山上面的少室山那里一个地方先住下来,天天在那里面壁打坐。据说坐了整整九年。那他坐九年干嘛?其实也是一种广告作用吧,使很多人知道那里有个人怪怪的,天天在那里打坐。据说他整整坐了九年,后来才引来很多人跟他学习,其中一个就是二祖慧可大师。九年面壁就是从这里来的。

有一些修行人不懂,他以为一个人要有大成就一定要经过九年面壁这个过程,其实不是的。达摩祖师来少室山面壁九年,他不是来修炼,他是在等待机会。所以真正大彻大悟的人,你看历史上从释迦牟尼佛算起,释迦牟尼佛没有面壁九年,大迦叶没有面壁九年,阿难没有面壁九年,接下来还有很多二十八位祖师吧,一直到璎珞童子,也没有面壁九年,达摩祖师也没有,慧可大师也没有,僧璨大师啊、道信大师、弘忍大师、六祖惠能大师都没有面壁九年。乃至后面怀让、行思、石头希迁、马祖道一等等,其实都没有一个大彻大悟的人需要去面壁九年。所以很多传说,你们一定要寻找它的来龙去脉。所以我们这个面壁九年这个公案一说清楚,大家就知道,其实达摩祖师当年是有类似是在那里做广告,在那里等待人家来跟他问道。

所以有些人不懂,就以为,需要这个过程,其实不是。六祖惠能大师其实他当年在五祖那里,他很快就被五祖印证好了。其实严格来说,一入门五祖就发现惠能大师,当年不叫惠能大师,叫惠能行者,他的天赋特别好。因为他一下子就明白了,人虽然有南北相,但是佛性没有南北。虽然五祖他是穿着袈裟,是一位和尚的模样,惠能大师是一位砍柴郎,就是叫做獦獠,但是佛性是没有两样的。一开始弘忍大师就发现,这个人根器大利。

那为什么不马上就给他传法呢?他其实就是在考验他,再让他去历境炼心,看看他这种境界是不是真正的圆满,也就是说他的心是不是那么的坚定不移。所以就让他去槽厂,去干那个最累最重的活,就是破柴踏碓。踏碓干嘛?就是舂米,就是稻谷在碓里面捣捣捣,捣成稻米。这两个活是最累的。再加上六祖惠能大师,他的身材比较矮小。他踏碓,那个碓可能是很大,凭着他的体重可能踩起来还有点艰难。所以惠能大师还要背一块石头来增加身体的重量,所谓的“腰石舂米”。那么干这个累的活能够看得出一个人的哪个方面呢?当时五祖弘忍和尚所住持的黄梅东禅寺,据说里边有一千多个常住的人,当然我不敢说是出家的人,寺庙往往有出家人,也有一些居士在里面住,学习,也有,所以经常住在里面的就有一千多个人。那么要供应一千多个人每天要吃的大米和烧水啊做饭的柴,你看要多少?按照《六祖坛经》看,这个好像就是六祖惠能大师一个人干这个活,你看这是多么累啊。那么一个人能够默默无闻地在干整个寺庙最辛苦的活,而且一日复一日,无怨无悔,那他的心胸是多么的宽广。所以五祖让他去干苦的活,看看他也没有怨言,如果他没有,就说明这个人心胸是很宽广的,不会跟别人计较,也就是贪嗔痴慢疑,这几方面吧应该是非常的淡薄,没有这些坏的习惯或者是情绪。

但是人又回头来说,有一些很任劳任怨的人,其实你看黄牛啊驴啊马啊很多也是能够天天干那些很苦很累的活,当然动物也不懂得抱怨,不过从它们的状态上来说,它们也都是很听话啦,天天那么任劳任怨地干苦活啊。其实现实上也有一些很老实很善良的人,他天天任劳任怨,但是他并不一定有智慧。所以五祖就是在进一步观察。

那么他当时写的那个“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首偈的时候,五祖为什么也没有马上给他传衣钵呢?其实这首偈,严格来说,如果单纯来看这首偈,好像是有点落空,觉得什么都没有。当然这首偈如果是和神秀的那个“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首偈摆在一起,就是和着这首偈,确实是针对神秀着相而讲。说你这些现象其实它都是空的,你不应该着相。从这点来说,两首偈摆在一起就能够看得出六祖的境界是比较圆满。当然还是很怕他着空。那着空和他破柴舂米这种辛苦活,无怨无悔放在一起来考验六祖,往往就看得不清楚,就很担心他是不是堕入顽空。就是任劳任怨啦,一天挨一天,头脑一片空白了,会不会?所以五祖他就特别去看他,而且就问他:“米熟也未?” 六祖就说:“米熟久矣,尤欠筛在。” 其实六祖说这句话,很有智慧。就是他天天舂米哪没有筛啊。他那里一定有筛米,一定有的。但是他就说:米是熟很久了,只是这里没有筛。五祖一听也觉得这个行者很有智慧,应该是明白他在问什么。所以他用那个拄杖——为什么不用拐杖呢?其实就是拿在手上拄的那个东西,五祖的身体还很好,拐杖一般是指那些身体不好的人拄的东西才叫拐杖,那个年纪比较大的,拿在手上辅助辅助那叫拄杖——拄杖在那个碓上敲了三下然后就走了。他也不说什么。其实在考验一个人的智慧。如果他的心真的是那么有智慧,一定能够明白对方的一些意思。

没有想到,当天晚上三更的时候,六祖就偷偷地去找五祖。发现五祖的门也没有关。五祖看到六祖来了也很开心,用袈裟遮着六祖,为他说《金刚经》。严格来说,五祖当时是为他读诵《金刚经》。当读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时候,六祖就真的一下子全部明白了,就说出五个何期:“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这五个何期,其实是包含了:空、有和空有不二。譬如说“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我喜欢以《楞严经》里面“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来对照。“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是属于如来藏的范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严格来说也是属于如来藏这方面的认识。“何期自性,本无动摇” 严格来说也是属于空如来藏这方面的,因为“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嘛。“何期自性,本不生灭”这个是属于空不空的境界,是中观的境界。那我五个都讲完了吧。

所以五祖就彻底放心了,就知道六祖惠能大师他对空、有、非空非有这个境界完全明白了。原来他还有点不知道他是不是堕入顽空了,天天很机械地去破柴舂米,是这个意思。所以他就将衣钵传给他。

所以我常常提醒大家:大彻大悟的人他不是说什么都不要,什么都不在乎,那是堕入顽空。我常常说,我们俗家人的修行榜样就是维摩诘居士。而且以前我还特别在《维摩诘经》里面节选出“方便品”,说维摩诘居士怎么样怎么样,给大家看。真修行人不是说什么事情都一塌糊涂,什么事情都不干,而是什么事情都能够以最佳的方法去处理好。六祖得到五祖的传承这整个过程,也是看得出这一点。所以说你们说到禅啊,说到禅宗啊,绝对不是说什么都不要了那才是进入了高境界,其实不是,而是对一切事情你要有最正确的认识。处理任何事情,你一定要有最佳的方案,这才是属于高境界的人,大智慧的人。

以前也有一些人在说,四圣谛八正道这些叫做小乘法。天呐,释迦牟尼佛一生所讲,唯一佛乘,没有说小乘的。这个在《法华经》里面释迦牟尼佛说的:“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就是“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开示悟入。也就是释迦牟尼佛的一生都是在帮助成道者来成就圆满境界,不是堕入顽空啊等等。啊呀现在九点半了,那今天晚上就暂时讲到这里,我们下次继续找个时间来《禅宗揭秘》第二集吧。

明树师兄:师父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给我们作了这么精彩绝伦的讲解。

了空师父:可能以后要讲到完整可能要再讲个两三节课吧,以后我们再找时间继续。

明树师兄:一个半小时的信息量已经包含了非常大了,课后我们还需要下载录音来反复地学习。因为时间关系,可能这个大家有什么问题的话,可以在大道不二课程来提问。

了空师父:我们下次继续搞公益课堂来讲这个禅宗揭秘。

明树师兄:那师父辛苦了,房间里面三百四十多名同修以及所有跟随师父修行的同修,再次祝师父生日快乐,

了空师父:谢谢大家。因为我觉得这个圆满智慧真的太重要了。请大家记得,其实一切修行法门,它的最圆满境界就是禅宗的这个“正法眼藏”。当然道家的“复归无极”也是一样的,只是道家这方面没有说的这样详细,往往都是代代师父口传心授。我今生的心愿就是将这些历史上的悬案给大家解释清楚。以后大家如果对哪些历史上的疑惑,重要的也可以大家提出来,我一个一个给大家解释,谢谢大家。那今天先讲到这里,我们下次再继续。

明树师兄:谢谢师父,师父晚安,生日快乐。

了空师父:大家晚安。

(明昀根据 20151010日 公益课堂录音整理,未经了空居士本人校对,请以当日录音为准。)

 免费打通大小周天,了空居士蔡衍颛先生的微信:13715860608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