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分 不受不贪分(上)

了空居士讲解《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第二十八分  不受不贪分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主讲:了空居士蔡衍颛

主持:明树

直播时间:2017552000-2130

直播地点:YY语音-了空居士国学讲坛(80257频道)-公益大讲堂

文字整理:明菂(碧莲)

文字校对:明励 明树

 

我们还是老规矩,讲这个小标题“不受不贪分”,分就不用讲,意思就他按照他分这一段,他总结的意思就不受不贪,不受,受就是接受,贪就是去贪著。这个受和贪还有层次的区别,我们受了,哎呀人家给我什么东西,我说好啊好啊,我接受了,然后就收起来,也许你的心情很平静。那贪又不一样,得不到你很想得到,得到了也许还会有其他的想法,这就是贪。贪,这个比受所执著的程度是更深了,他这一段就说菩萨对功德不贪,严格来说也不受。就是做了好事,做了就做了,就没有去特别注意人家对我有什么看法,人家有没有回报我,没有的,就帮助别人就像帮助自己一样,不受不贪,大概就是这个境界。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

须菩提,就是解空第一须菩提,佛祖说须菩提啊,如果有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好像我们一个地球还算不到一个世界,据说就是一个太阳系还是什么就是一个世界,然后多少个太阳系才是一个小千世界,等等。也就说恒河沙世界就表示很大很大的范围,到底多大,我也说不清楚,大家也不用特别去研究多大了,反正是很多很多的七宝去布施——如果有一位菩萨以很多很多的七宝去布施。你们要留意的就是这第一句就有个菩萨了。

 

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

“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我们首先来说,“一切法无我”是什么意思?就一切法都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自我,观法无常吧。这里的法不是单指方法,这里的法严格来说就是法界的法的意思,就是涵盖着一切现象。如果有人知道一切法都是不永恒的,得成于忍。以前人家说忍,忍是心头一把刀,我也没见人家怎么解释,一把刀到底是什么意思,是心里老是很怨恨呢,还是说内心很痛苦,将一把刀插在心上一样那么痛苦,但字是刃加个心字。让我来说,你真正忍得住,那就说明你还不会爆发起来,如果会爆发起来,就说明你没有忍得住。你说你很生气,我说明树你很生气你忍得住吗?你说忍得住,那好,还没达到临界点,达到临界点,就忍不住了,就爆发了。所以得成于忍,恰恰就是,说明这个道理,就是你还能够忍得住,也就是保持相对平静的状态。那好了,这个“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全部连起来就说你知道万事万物都是不永恒的,因此你在任何的状态下你都能够保持心情平静,或者是相对平静。我们不能说绝对平静——平静或者是相对平静,那这个状态,无论顺境逆境,你的心都能够相对平静,那就说明你这个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你还是能够破了一些,就算不敢说彻底破,也能够破一部分,你才能够相对保持平静。那好了,如果有个菩萨用恒河沙世界的七宝去布施,另外有个人,鸠摩罗什大师非常有智慧,他知道愿意去布施的人,总是那些知道因果的人,他一般才愿意去布施,这个是比喻。但是在普通的人里边,有些从来没有闻过正法的人,他也许与生俱来都有那种大善根,在顺境逆境都能够忍得住,都有的。好像五祖当年那么多个弟子,可能二千个人左右,还没有一个比得上砍柴郞的六祖惠能,人家一过去就明白,你们在那里听经闻法搞了多少年都搞不明白,也就是说在普通的人群里边也许也有大根器的人。所以鸠摩罗什大师很巧妙,一般主动去布施的人往往都是对佛经是有所领略的,但是普通人也许他天生有个大心量,遇到什么事情,能够得成于忍,所以他这个翻译是很巧妙的。

 

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

那你们又说第一个是菩萨,第二个是人,第三个又是菩萨,又将那个人又称为菩萨了,这个很巧妙,就说我们普通的凡夫,假如你不知不觉你的言行合乎大道之理,你其实就是菩萨,就是你从来没有听过人家讲经说法,但是你与生俱来,你的言行符合了大道的标准,当然你说大道不是道家的吗?不是的,佛祖都自称无依道人,佛祖在有些经论也说无上道,所以不要以为这个道字就是道家,或者道教,不是的。道是道理,甚至是大道之理。如果一个普通的人他从来没有听佛经,没有看佛经,但是他的言行也符合佛经的标准,这个人都可以称为菩萨的,这个菩萨所得功德就超过了前面那个了。

 

何以故?须菩提,

佛祖就自己来自问自答,你知道这是什么缘故吗,须菩提。很亲切,佛祖就像跟大家谈心聊家常一样。

 

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

“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佛祖进一步解释,真正的菩萨,你说那菩萨也有假的吗?初发心的菩萨,他还没有证悟,只是发心。像我们这些人,你们发愿“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你们都可以称为是菩萨,但是你们要到一定程度能够证得某一程度的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那个时候你们才是进入到开悟的行列,才是真正有一定的果位的了,否则,还只是或者叫做大心凡夫吧。你们去读《波罗蜜多心经》,里面很巧妙,它后边就“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到那个时候你才能够证得无住的境界,然后说“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天啦,三世诸佛,你们要知道,前边那个“菩提萨埵”,就觉悟的有情,我们愿意去听经闻法,这个都是叫菩提萨埵。但菩提萨埵有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有很多等级,好像我们说学生,小孩六七岁可以九月一号去报名了,进入学校你就是小学生了,当然也可以说你就是学生了,但是你读了十几年之后,都读大学了,就叫大学生,但是也可以叫做学生。虽然这个是大学生,这个是小学生,但他们基本上都是称为学生,所以菩提萨埵也是有级别的。到了究竟涅槃你就是真正觉悟了,觉悟了这个可以就列入佛的行列了,佛就是觉悟的人,只是——佛,严格来说,我们着相来讲,初地菩萨已经是进入佛的行列,只不过你还没有彻底的圆满,所以前面这个三世诸佛,到了究竟涅槃,你已经是真真正正进入到未来佛这个层次了,然后继续圆满,最后就成就了无上正等正觉。真正成就了无上正等正觉就要像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这些叫做无上正等正觉,像弥勒菩萨他就等觉,他还不能说他是真正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他还差一点点,所以是有这个微妙的区别的,所以说菩萨是有不同的级别。

 

须菩提白佛言

“须菩提白佛言”,白就是须菩提对释迦牟尼佛说,后边就须菩提说的话了,就对释迦牟尼佛说的。

 

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

他说世尊啊,云何就是为什么啊,怎么说啊,怎么说菩萨不受福德呢。

 

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

就说菩萨所作的福德,是不应该贪著的。

 

是故说不受福德。

因为他们不贪著,所以他们就不会去受,受就是去接受,去领受这些福德。

 

1.问:*师兄说,他看了这分的内容,就感觉这一分的内容与《道德经》中“功成而不居”的理念基本是一致的。请教师父这两处的内容,有无境界上的细微差异?

了空居士:不是说有点一样,是完全一样的。有一对对联说“天下名山僧占多也该留一二奇峰栖吾道友,世间好话佛说尽谁识得五千妙论出我仙师。”我记得不是很清楚,有这个对联,也就是说道家也有很多经典,其中义理圆满,足以和大乘经论相媲美的,最少就有《道德经》,当然我用最少,最少就有《道德经》,因为《道德经》的义理也是圆满的。

 

2.问:读了这一分,说到菩萨有好几个,从我理解来说,应该是若人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应该更准确,因为菩萨不是应该是有一定的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相。

了空居士:不是。我们现在发愿去“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我们都是属于菩萨的行列了,但是我们不一定能够明心见性。我告诉你,普通的人哪有那种大心量以恒河沙世界的七宝去布施啊,普通人往往是做一件好事,等一下可能甚至都会后悔一下,等下想通了再去做,是不是?普通人心量比较小吧,做了一下,等下心里就嘀嘀咕咕的,等下想做不想做,等下还要人家鼓励鼓励。只有那些有一定信仰的人,他可能用一种,就算他是迷信,你去社会上看,义工里边的少数人,我不是说所有义工,少数人,有些人也是听说人家做义工有功德,然后他们就拼命去做,甚至会坚持一段时间,是不是?但是普通人就没有啦,如果他内心没有一种正信也好,迷信也好,很多人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或者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屋上霜”的嘛。所以这个鸠摩大师,鸠摩大师据说是舍利弗再来,据说啊,我也是在网络上看到的,所以他的智慧非常高。

主持:很多人修福报,实际上还是有受功德,就是贪功德,但是我觉得,其实有受功德的话,对于初发心的菩萨来说,反而能促使他去做,如果一开始我就不受这福德的话,会不会就堕落到顽空的这个境界里?

了空居士:对,甚至他也不做,就是因为他想受,然后他去做,然后他做到一定程度,这种善良的心也许成为了一种习惯了吧。如果遇到哪一位善知识,跟他讲解说,你最高的境界就是说自自然然地去做,而不要去讲究到底有多少功德。那可能就能做的持久,否则他们做着做着就会看功德在哪里呀?有没有啊?就好像我曾经遇到深圳一位义工,这个人是北方人,好像黑龙江还是哪里,一位男子,他比我小差不多十岁左右,他很叹惜的问我:师父啊,我做了差不多八年义工,穷的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我说你做什么义工?他说我经常在马路上捡垃圾,类似这些做了八年。我说按照你这个思路再做八年,你就完蛋了,你再做八年就五十岁了,是不是?那就完蛋了。我说你们要知道,捡垃圾和福报是两码事,你为什么不先听孟子的话“贫者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呢?你为什么不回家好好去耕田呢?为什么只是停留在马路边捡垃圾呢?我说严格来说,我们这个社会是一个社会主义社会,马路是有专门的清洁工人去扫的,就算他不一定扫得非常到位,但总是大方向还是有专业的人去扫,多你一个人捡垃圾和少你一个人捡垃圾影响也不是绝对的大,影响是有影响,但不是绝对的。现在你捡垃圾,你不可能让你家里长出庄稼来的嘛,你为什么不以“贫者独善其身”先回家将你的田给耕种好,家庭照顾好,然后以后你有能力了,慢慢来为社会做点贡献,那不就更好吗?你现在就只是帮清洁工人捡点垃圾,然后你差不多都堕落了,你不是给社会增加了一个包袱吗?你的功德不是很明显,但是你的业障反而就来的更明显,你不仅仅成了自己的包袱,也成了家庭的包袱,乃至成了社会的包袱,是不是?所以说这个功德相这些,他看起来做了八年义工,但是做完之后就觉得很后悔,觉得人家在骗他的,所以这个就是执著功德的坏处。假如让我来讲,我说年轻人,真正的修行,你要记得家庭是道场,工作单位是道场,乃至社会是道场。你回家,照顾好家庭,然后你去找份工作,好好的工作,认真的工作,为工作负责,然后你走到社会,也处处带好头,你不就一切就非常好了。然后你也很快会觉得家庭很幸福,工作也很顺利,那不就你的这些正确的行为带来的这种功德效应不就很直观了嘛。你就倒过来,直接去捡垃圾,天啦,天下没有你捡,也有清洁工人在捡,是不是?我们作为一个公民,你不要乱丢垃圾,但是我们不一定需要全民的去捡垃圾,是不是?我们老百姓就不要乱丢垃圾,指定丢在哪里,我就很文明的丢在哪里,但是我不一定要天天去马路上捡垃圾,是不是?我们的基本责任就是讲文明,讲卫生,不乱丢垃圾。但是收拾垃圾是有专门的清洁工吧,是不是?你不要将这个职责给倒了,你将清洁工的工作你代做了,那清洁工也照样上班的,是不是?那不就乱了套了吗?是不是?然后自己又叫苦连天,说我穷的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甚至骂天下的人没有来给你买车票,是不是?那不就全部给乱起来了。就好像明树,你们上班不好好上班,然后就躲着出来外边捡垃圾,那领导不骂你才怪,这个职责给搞错了。我们双手好好的,不用手来写字吃饭,你偏偏要学着别人用脚来吃饭,那干嘛呢?是不是?人家用脚来吃饭是没有手的,不得已,所以一定要以智慧来看待一切。所以讲功德不能讲歪了,是不是?这个一定要以智慧来看待,所以我们去外边做好事也是力所能及,而不是为做好事而做好事,然后就希望做好事产生一种后效应,捡垃圾然后使你家富有起来,这不对呀,收破烂就有可能会富有,但是你外边捡垃圾,这个是做点好事,跟你家里富有不富有,没办法直接联系的吧。如果你用这种做义工的心态去工作,哇,那老板,领导就很赞叹你了,不一样的。

主持:这跟义工的一种微妙心理可能有关系,他就觉得我去做义工,我没有拿报酬,那么这不正是这一分的标题吗?我不受不贪。

了空居士:好啊,但是你不要给家庭和社会又带来另外一面的负担就好了,是不是?你就不要埋怨说我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你应该拍拍屁股说:师父啊,我什么都有。要像雷锋叔叔一样,他做好本职工作,然后业余时间去做好事,那就对了。你就不用跟我埋怨说师父啊,我做了八年义工,你看我穷的叮当响,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更不要说娶老婆了,谁会嫁给我。好像我有一次在北京一个地方,听他们告诉我:明天我们这里一个义工要结婚了。我很好奇的问他那个义工是男的还是女的?他们说是女的,我说哦,知道我为什么会问那个义工是男的还是女的呢?我觉得如果是男的义工也能够娶到老婆,那我也要研究一下这个义工,他是专职的义工,我觉得那他们的日子怎么过呢?我也要研究一下,女的就没所谓,人家娶回去…… 如果男的,人家娶了,哪个伟大的姑娘嫁给一个义工呢?然后来养这个义工呢,我也要思考,所以他们说是女的,我就没有问了,我就觉得这是正常的。因为毕竟我们中国人还有一种男人是家庭的顶梁柱(的观念),很多是这样,当然妇女也半边天啦,有时候女人顶起家庭也有的,只是说相对习惯性就好像主要是说男的。

主持:那我想,这可能是对于贪的一种理解,比如说我们来听课,我们交学费,然后我们去上班,我们拿工资,拿工资拿报酬,该怎么理解什么是贪?这个度在哪里?

了空居士:噢,确实就是这个度的问题,这个度在哪里?譬如说不受,譬如说你去外边做好事,然后你要受这个功德,那怎么受呢?或者你希望人家表扬你,或者是希望人家回报你啦。你有这个受的心态,那万一人家回报的不到位,或者是人家表扬的不及时,你不就生烦恼了嘛。那贪就更麻烦了,人家表扬一句,怎么表扬得这么少?人家回报你一些,你还觉得还不够,那不就好事做完,就结了一个恶缘了吗?所以我们去单位工作,做了工作,领了工资,那从不受不贪的角度,就说你也自己心中要有一个客观的看法,我这个工资我乐意做吗?当然社会是文明社会,如果你觉得人家太刻薄我们了,我们甚至也可以提出异议,甚至可以辞工吧,来赢得这个公平吧。

 

3.问: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这个法刚才师父说到应该是所有的事项都包括在里面,是吧?

了空居士:对,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也就是一切现象都是不永恒的,所以你的心能够永远保持平衡。那么如果你老是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你的心也能保持平衡,那你不就有点麻木了?也是的。如果是不公平的待遇,你一定要思考,我该争取的去争取,争取不了的,我没有退路,那我就只能坚持下去吧,如果有退路,我们可以另找其他的出路吧,但是就不要在那里老是抱怨,自暴自弃呀,那不就搞的自己也很难受啊,这就是得成于忍。

主持:*师兄请教师父说,他看了有一些大德的解释,对“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的“忍“认为是无生法忍的境界,因为证到了法无我,就证到了这个境界,那么和师父解释的普通的忍不一样。恭请师父开示!

了空居士:哎呀,我叫做自知之明,你以为无生法忍那么容易吗?多少个人能够证得无生法忍啦?那么我这么一讲,你们以后谁都不干了,是不是?知一切法无我,然后你马上就能得成无生法忍了,我看没那么厉害吧,是不是?我们能够面对现实,处处保持良好的心态,也都足以安生立命了,是不是?马上能无生法忍,无生法忍,那就是佛家的圆满境界,哪那么容易,你得成无生法忍,其实也就是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可以说是划等号的了,无生法忍是最高的境界。

主持:那和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划等号的话,那他这边就不能用得成,应该也无所得。

了空居士:对,让我来说,我还是说面对现实,能够保持平静的心态,那你天天拿七宝去布施,然后老是希望别人来报答你,那你不就活得很累吗?是不是啊,明树?

主持:那这个忍也不舒服啊。

了空居士:噢,不是,这个忍,你们不要以为是忍受的忍,这个忍,是你能够安得住心,你说忍得住,忍住气,忍住气,也就说你的心相对还能够可控,能够保持相对平静。譬如说我们在单位受了委屈,回到家里就很生气,很纳闷,其实严格来说,你说你忍得住吗?你已经达到了忍不住的临界点了,差一点就爆发出来了,在单位不敢爆,回到家里已经爆发了,是不是?这严格来说,你说他忍得住吗?看起来他在单位忍住了,不敢发作,但是回到家里他忍不住了,如果他真的在单位忍得住,回到家里也叹了口气,哎算了,不理它吧,只能这样吧,那如果一个人遇到事情都能哎算了,就这样吧,相对来说,他内心还没有太大的痛苦,是不是啊,明树?

主持:那还有一种情况,我在单位也忍得住,在家也忍得住,但是我心里不舒服,那这个也算是忍吗?

了空居士:这个也可以说算是忍,但是也已经是有点接近要忍不住了,因为你心里很痛苦,只要有机会你可能会爆发出来。严格来说,已经到边界了。真正忍得住就是,哦,行吗?行!能不能忍受得住?你说还可以。也就你知道这个事情,但是你还是能够平静,这才叫做忍。

主持:那这个会不会堕落到师父以前师父反复叫我们要避免的所谓的看破放下这种极端,就是顽空的那边去?

了空居士:对,极端的顽空他就是什么都不管,其实也不是忍了,那个是一塌糊涂了。就好像那些精神病的人,在路上甚至吃什么烂东西,破破烂烂的什么都有,他已经是自己连忍这种概念都没有了,他自己其实不知道的,失控了,所以这个也不能说忍,不是忍,是失控了。

主持:那还有很多这种情况,就说这个事情我看一下就可能做不了,或者说我做下去也不一定成功,那我就不做了,或者挨批评,挨批评就挨批评吧,那就算了,我忍,那这样的话是属于一种什么样的情况?

了空居士:就跟翘翘板一样,你们觉得挨批评就挨批评,就忍,但是那边不坚持,其实那边又不忍了,这边忍了,那边又翘起来又没忍,那你说正确怎么做?我觉得那个事很困难的,但是都是没办法逃避的,如果不做,那领导会批评,那我不如努力去做吧,如果我真的尽力了也做不好,领导批评我也问心无愧,那这就是忍了。

主持:这两边平衡,我做的时候很难做,我忍,咬着牙我做下去,然后领导批评了,我也忍。

了空居士:做事没忍,批评又忍,那真正的忍,确实我认真去做,万一做不好了,批评我也问心无愧,我也相信领导批评也没有批评那么重的,人家会看事实啊。

主持:**师兄请教师父说,本品有知一切法无我这一句,我看过现代唯心识学,这样解释这一切法是由意识本身被无穷阿赖耶识投影后组合的相,即和后《金刚经》三十品“一合相”有些类似,就好像一个人站在无数镜子的房间看到无数自己投影的合成,而所谓自己只是一个三维自转的特征矢量,意识是六维自转末那识的三维投影,这是我执之源,意识有妙观察智,末那识转为平等性智,阿赖耶识有大圆镜智。我们要的法无我,就是要转识成智,把妙观察智转为平等性智再转为大圆镜智,这样的解释有合理性吗?恭请师父开示!

了空居士:明树,你们跟我相处了很久,也知道我的大脑还算清晰的,他们这番话我都听不懂,我跟这位同修告一下密,这个唯识宗的祖师爷是谁啊?他们是奉弥勒菩萨为唯识宗的祖师,请这位同修你们一定要去看二十五圣圆通章里有弥勒菩萨阿逸多的那一番话。他自己搞的那么复杂。其实阿逸多在楞严会上说的就说他发现整个法界处处都是和我们的心是有联系的。没有说从哪里投影到哪里,加上他一切法无我又给搞错了,这个法是指法界,是涵盖了一切宏观和微观,乃至思维上的一切推理,一切概念等等,就是涵盖了一切,不是简单的指思维。一切法无我,你说一块石头是不是属于法?对,它也是法界里面的一个东西,一个大海是不是?一棵树,对不对?一个鸟,对不对?一个人,对不对?一个思想,对不对?一个念头,对不对?都是。所以这个法是涵盖了一切宏观、微观的现象。真的唯识宗是这么推,当然我了空居士没有看过多少唯识宗的书,但是我告诉你,一切法皆是佛法,何以故?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你看到一切现象,你都可能会悟入这种无生法忍的境界,都有可能的,所以就称一切法皆是佛法,是这样的。我觉得你们今生希望大彻大悟的,我还是建议去看《六祖坛经》比较直接一点。尤其是很多大德,他自己可能都不懂,他给你绕了一大圈,然后你们就凭着你们一片至诚之心,没有想到跟错人了。绕了一辈子,也搞不懂。不相信,我也讲《金刚经》,很多大德也讲《金刚经》,你们去对照,他们讲的话,你们老是不理解的。然后你们一片真诚的心,就说哎呀天啦可能我太笨了,师父太有智慧了,所以他说的话我听不懂。还是毛主席说的我觉得很有代表性,就对牛弹琴,假如站在琴师的角度,那就说明你这个弹琴的人不会看对象,牛就不会听你歌曲的,是不是?你站在牛的角度,你就说牛太笨了,不懂得听我弹琴,所以希望有时也换一个角度。我从小就有一种或者是叫逆反心理也好,或者是钻牛角尖的精神也好,人家跟我说的话,我听不懂,我有时候也会怀疑一下,到底是他讲的不到位呢,还是我真的那么笨?所以我当年在我师父那里,就什么牛角尖都问完了,差不就这样,所以我也欢迎大家来钻我牛角尖。这样的书不要读了,搞得很复杂。

主持:是呀,我们学习佛经,最重要的就是能够跟我们生活工作学习联系起来,能够指导我们去怎么做。

了空居士:不然以后学傻了,我告诉你,你们不要以为看大德开示不会搞出书呆子的,也同样会的。

  免费打通大小周天,了空居士蔡衍颛先生的微信:13715860608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