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分 威仪寂静分(上)
了空居士讲解《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第二十九分 威仪寂静分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主讲:了空居士蔡衍颛
主持:明树
时间:2017年5月12日 20:00—21:30
地点:YY语音-了空居士国学讲坛(80257频道)-公益大讲堂
文字整理:明菂(碧莲)
文字校对:明励 明树
主持:这一分的标题我就有个疑问,从这个内容看不出为什么要用威仪寂静?
了空居士:我们世俗的所谓威仪就有行、住、坐、卧。走路走的很端正,诸佛菩萨这些大阿罗汉等等,他们走路都很端正的,就是行。住呢?就是站在那里,站在那里不动,叫做住,也会站得端正。以后有机会也讲一些相书的道理,大家就知道了。还有坐,有一定修养的人,坐都很端正。很简单,你们去看电视台,那些大领导、大人物,真的他们坐在那里,都很端正的。卧,你说那睡觉就随便睡啊,怎么睡觉也讲究要睡的端正?确实是的。反正只要你修炼到一定程度,或者修养到了一定程度,真的行、住、坐、卧,都会很得体,很自然,很安祥。所以后世,譬如对佛菩萨的像,尤其是对佛像来说吧,就是有四方面的功德,就是慈悲、智慧、安祥、无诤(就是不会有那些乱七八糟的言语、神情吧)。当然,就会产生这四大方面。那好了,行住坐卧皆具威仪,这个威仪,就是说他外表有那种神态啊,就是有一种摄受力,别人看了自然会从内心升起一种敬,恭敬或者是敬畏。威仪,仪是仪表,威,是这种威德,那种神态。那寂静是怎么回事?寂和静其实是同一个道理,寂就是万籁俱寂,就是很安静,静也就是安静,也就是那种如如不动的那种威仪。威仪寂静分,就行住坐卧皆具威仪,那么我这么一说,如果你们等一下一联想到下边,说:“如来若坐若卧,若来若去”,那就说明这个人不解我所说义。那我刚才恰恰就是在讲行住坐卧是威仪,我告诉大家,那是从外观上,从凡夫着相上。如来其实不是从色来见我,不是以音声来见我,如来者,是指我们这个清净法身,也就是说清净法身其实无论你动还是静,他都是如如不动的。所以这一章就是在说威仪寂静,是指从自性上而讲,而不是讲外观,因此,就以这个永嘉玄觉大师一句话说“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以《六祖坛经》坐禅品来讲,那就是外离相为坐(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心不乱为禅(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所以这里的威仪不是指外表上,而是指自性上的如如不动。就好像六祖说“何期自性,本无生灭,何期自性,本不动摇,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是指这三方面,不是指外表。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
世尊就说须菩提啊,如果有人说如来——很多人觉得如来是指释迦牟尼佛,对不对?有对的这种侧面,也有不够完善的侧面——佛祖说如果有人说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那么对不对啊?下面就继续了。
是人不解我所说义。
这样说的这个人就是不理解我所说的真实义。
何以故?
何以故?就是说哎呀为什么不理解我的真实义啊?是什么原因啊?
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佛祖说如来啊,不是指我这个肉身,是指我的清净法身。清净法身是无相的,没有来也没有去,没有生也没有灭。
故名如来。
这才是真正的如来,才叫做如来。这个肉身其实就是因缘所感召来的现象,因为乘愿来到人间,所以就会感召这个肉身。是这个意思。
1.问:师父,这里可能最难理解的就是这个法身,师父刚才讲解到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是指的清净法身,那对这个法身不太了解,应该怎么理解这个法身?
了空居士:噢,六祖在《坛经》里边说过“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就是我们的清净佛性,也就是那个“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状态,那么这个清净法身就是我们最清净的心,最清净的心起用的时候就变成了平等性智,妙观察智,这个清净的心指挥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去做事的时候,就变成成所作智,是这种关系。
主持:我们经常说到这种法身的时候都会用到这样一个词,叫做如如不动,应该怎么样理解这种如如不动呢?
了空居士:噢,你高兴的时候是你的清净的心,因为见到高兴的事情,所以使你清净的心就变成高兴的心,当我们伤心的时候,是因为我们清净的心面对着不开心的事,所以我们就变成悲哀了,在高兴和悲哀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心态里边,唯一相同的就是他那种本体,那种灵知,所以说起来有点抽象。当然我们有时候不得已说一块黄金打成手镯,它黄金变成手镯了,但是它黄金的本性没有改变,它变成戒指了,但是黄金的本性没有改变,这么比喻是不得已的比喻,这个比喻有一个好处就是使你们觉得变来变去都是那块金,有个坏处就是以为本性就是有个固定的东西。当然,我还有一个更像的,我写了一加一等于二,然后写了二加二等于四,我说明树啊,这两条加法的运算,它不同的是一个是一加一等于二,一个是二加二等于四,但是它们两者有个相同的地方,它们都是遵循了加法原则。我们的自性,这个最清净的心确实是无形无相的。所以永嘉玄觉大师才说了,他大彻大悟之后才感悟到为什么说六祖不说禅定解脱啊,禅定就执著了禅定的相,解脱就执著了解脱的相,真正证得三昧,真正得大自在的人是不除妄想不求真。譬如说我的心很乱,我用不用将我这个很乱的心压住说不用想了?不用,我只要以清净的心来看我为什么心会这么乱,一看,噢 ,这个事情都是多余的,不对的,那刹那间,我心里还记不记得那些事情?记得住 ,那些事情会不会影响我?不影响了。就譬如说我们很生气,如果有一个有智慧的人来说,哎呀,你将事情说给我听,然后就告诉他这个事情这么想这么想,你想是啊,不应该生气,也许生气是没用的,也许我这个生气是误解,事情你还记得,但是你的心是平静的,所以这个时候你说解脱嘛,不是,不解脱嘛,也不是,这真的是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那种空了,要说它没有嘛,它有,要说它有嘛,对你又没影响。这就是六祖对印宗和尚说“唯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就是这个意思。见性就是你的佛性现前,其实也就是你般若智慧现前,是这个意思,不是说这个事情你需要自己一步一步去解开,不是,你当下明白了就好了。那禅定呢?你的心不乱了,本来就是禅定。
主持:这里有个疑问就是——当我们的心很乱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用清净心来观察,我们的心乱在哪里。这里有个疑问,当我们的心很乱的时候,这个清净心暂时好像出不来。
了空居士:对,对,我们一般人就是这么就烦恼,这个是有个奥妙的,如果有个善知识,善知识——在《六祖坛经》般若品里面的善知识有大方便,《维摩诘经》里面就善知识有大势力,其实真正称得上善知识的人,他们都是亲修实证的,他们有很强的愿力,也有很高的智慧,所以你一遇到他,你首先都会觉得心会……好像在江湖上有不少人都会问我说,师父啊,同修给我灌顶,我为什么身体是发热的,你给我灌顶,我反而身体没感觉了,当然这些同修都很真诚,因为他们也怎么想都觉得,不可能说我的功夫比其他同修低嘛,但是为什么明明别人给他灌顶,他会觉得发热,我给灌顶,他们就没感觉呢,这个是不止一个人问我这个问题。最著名的,我在张家界,我们有个叫明琨的小伙子,他闷了一个晚上。他第一天遇到我,很高兴,因为久仰嘛,然后我给他们助功,助完后我给他们灌顶,灌完之后他有很茫然的感觉,然后第二天,他说他憋不住,只能问我,他说师父本来我自己打坐都气感很好,为什么你给我灌顶的时候,我一点气感都没有,是什么原因啊?我告诉他,你们真的没有认真读书,气神虚道嘛,如果同修们给你们灌顶,你们会觉得身体发热,我告诉你,明树,我一说你肯定听得懂,如果人家给你灌顶,你身体发热,好了,你这个时候发热,你不是觉得你身体的存在感很明显吗?感觉也很明显,身体也很明显。我给你们一灌顶,你连发热的感觉都没有,那你说,别人一点功夫都没有来灌顶,那肯定什么感觉都没有,你了空居士不就一样了?不一样,无数的人,我给他灌顶,他们都会觉得很安详,甚至会觉得哎呀我的心一下子安静下来了,其实就是进入一种虚的境界,当然也不是一点感觉都没有,一般可能是手指会发麻,一般反而就是以这种电麻感,或者是整个人会空掉了,会安静了。我也说一个很著名的例子,我们有个同修的女儿,那个时候给那个小孩——那个小孩才读幼儿园吧,好像是还没读小学——我给她灌完顶,我跟她说好了,她睁开眼睛跟她妈妈说,她说妈妈,怎么师父给我一灌顶,我发现我的人就变懒了,她就用变懒了这个词,我说你这个词用的太形象了,她说怎么师父你给我一灌顶,我的人就变懒了,就坐在那里不想动了,我就知道她懒的意思就坐在那里不想动了。这是什么原因?就是她进入一种虚的境界。好像你们有时候自己打坐,打的好的时候,是不是有一种感觉,很想再坐一会儿,是不是?但是以后你们功夫更深了,觉得身体很通透了,你们反而就觉得头脑很清醒。想继续坐下去也好,随时停下来也好,永远就没有界限的。其实禅宗参禅有三个阶段——初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到一定程度,就得个入处,就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到了高深的境界,就得个休歇处,就见山是山,见水是水。那么第一个见山是山,和后边的见山是山有什么区别呢?第一个就山是山,水是水,我是我,到了高层次,山是山,水是水,我是我,同时又觉得天地万物都好像融为一体,但是虽然有融为一体的感觉,但同样又有次第分明的一面。就好像我们功夫深了,你会觉得坐在那里身体很通透很虚无,但是你们想自己的手在哪里你也知道,想自己的脚在哪里都知道,头脑也特别清醒,但是同时又觉得身体好像是通透虚无的,那就进入到第三个层次了。所以修炼是有这种次第变化的,以道家来说就气神虚道,以佛家来说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
2.问:**同修请教师父,如来是否就是每个人的自性呢?
了空居士:是啊。但是你们千万不要将自性当作是一个东西,那么你们永远找不到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若见诸相非相”是什么意思?你看到任何情境,你不会被那个情境所执著,你永远是什么都知道,同时你的心又是平静的,这就是如来。
主持:我想我们现在这个情况是这样的,有时候心静了,有时候心又乱了,很明显的感到清净心来去,那为什么这里说无所从来亦无所从去呢?
了空居士:噢,其实是你们着相了才有来去,如果是功夫更深了,清净的时候那个清净也不是清净心,是知道清净的那个心才是清净心,知道乱的那个心才是自性。六祖在定慧品里面不是说嘛,如果说到净,你们就以为要空心静坐了,那就着了净妄,净的这个妄境。你们清净的时候,那个心不是清净心,是知道清净的那个心才是最清净的心,是这样的。所以这个佛性它永远没有独立存在的,没有的,因为它永远在一切相里面,你着了那个相,它就彻底给没有了,你在那个相里,好像你高兴的时候,你知道自己高兴,但是你的心不会得意忘形,这个时候才是佛性显现的状态。佛性显现的时候,它不是单独存在,以六祖对惠明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惠明一听言下大悟,他以为我知道了,其实这个言下大悟是一个笑话,其实他还不知道,又问“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有密意否?”问,什么都不想,那个就是本来面目吗?什么都不想,好像又觉得不对,六祖也很厉害,“与汝说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边。”我跟你说的那个不是密,不是本来面目,真正的本来面目在哪里呢?你用你这个清净心去返照你的一切,那个时候你就明白了,他一返照,原来就是以最清净的心看问题,这种状态才是本来面目显现的时候,当显现的时候是没有一个具体显现的东西。楞严会上观音菩萨说“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寂灭现前,你们以为小乘人那种空啊,不对啦,然后接下来是什么?“十方圆明”。你们以为十方圆明,就坐在那里觉得到处都是一片光明的?不对,如果你一片光明,你还执著光明,还被光明的相所执著。“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怎么同一慈力?你永远有这种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这种大慈悲心,然后“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你永远有大慈悲心去救度众生,你永远有那种虔诚的心去见贤思齐,这两个心同时存在,那才是寂灭现前。这个寂灭是寂灭了我们的一切妄想,一切妄言,一切妄行啊。你们看这个,以后我有机会也会讲《维摩诘经》,里边那个释迦牟尼佛对众香国的菩萨说的 “不尽有为,不住无为”,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说如来这个威仪寂静,这个法身的威仪寂静,不是说坐在那里闭着眼睛什么都不干,不是,而是在一切时一切处,你都保持最客观最清净的心态,也就是说自性如如不动,然后它起用就遍一切处,遇到顺境,他不贪著,他也知道是顺境,遇到逆境,他也不嗔恚,他也知道这是逆境,他的头脑永远是清净的,但是对事对人他永远是那么的理智。
主持:我刚才听了很有感悟,就师父刚才提到佛性的体现,不是说有一个单独的东西显现出来的。
了空居士:没有的,而且说那些大彻大悟的人,他的大脑永远是理智的,但是他理智又不失去感情,而且反而是他的感情是最完美的,他不会像凡夫的感情用事,他的感情是完美的。所以我们世俗的人在说智商、情商、美商,让我来说,最正确就是一个智商就够了,你真正有圆满的智慧,你的情商也是圆满的,你的美商也是圆满的,而不是说将智商、情商、美商给平行的,不是,这个情商就是智商在感情方面的具体运用,美商就智商在审美方面的具体运用吧。
主持:其实它是同一个东西。
了空居士:对,不是平行的几个东西。
3.问:**师兄请教师父,清净心和妄想是对立的还是并行的呢?
了空居士:噢,妄想就有尺度啊,清净心,你没有跟我说个标准,你首先跟我说,你心目中的清净心是怎么的样子?是不是啊,明树?我是钻牛角尖的,你一说我就知道,妄想就可以,胡思乱想,不切实际的都叫做妄想。但是你的清净心呢?(主持:假设他指的清净心是一种客观的认识事物的这样一种心态。)噢,就是说很理智的很客观的,那么这两者严格来说是对立的,你妄心起来,清净心就消失了,清净心一起来,妄心就消失了。当然,我告诉你,你这个清净心离自性还有一段距离,当然我这个回答,我了空居士有个本事,就书呆子,我刚才这么解释,其实是六祖解释的,在哪里?《坛经》,“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是不是?这个世间就称为邪,出世间就称为正。你们在《无相颂》里边可以找到原话的,“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就说你不要执著邪也不要执著正,你这个时候的心才是明心见性的状态。那么你说正都不要执著,那不就搞错了。我告诉你们,如果一个人做事,有一个正让你执著的时候,你往往就会落入教条主义,因为世上的事情是千变万化的,只有一个大方向,在具体运用的时候是很难说一刀切的。
主持:我想起《楞严经》里有一首偈,“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犹非真非真,云何见所见。”这里就有个比较费解的,就是——妄真同二妄。
了空居士:我告诉你,其实吧,这里的真就说有一个具体形象的东西,你以为是真,跟妄能够摆在台面上的,这其实就是说小乘人嘛,小阿罗汉,他就是执著了一个空,所以以为空和有,我只要执著空就对了,其实不对的,你连空都不能执著,你悟入到空有不二的境界才行,所以大菩萨是积极入世的,小阿罗汉是避世的,是这样的。
主持:那刚才**师兄这个问题,他说清净心和妄想是对立的,刚才师父说可以理解为对立的,那这种对立,这种的清净心是不是就落到有个真呢?
了空居士:对,小乘人,所以说避世,他们往往会避世,懒得麻烦,避世。
主持:那这样的话,我们在生活中,我们看见事情,总是觉得这是对的,或者这是错的,或者我们的行为是对的,是错的,总是有这样的一个见解吧。如果这样也不对吗?
了空居士:噢,对的,你要知道,假如你能够达到每一件事情都判断很正确,你要知道,这就是你已经有般若智慧呀,也就是自性显现了。般若智慧其实就是明心见性的状态,而不是说那个东西本来是真的,只是说因为你有大智慧,所以来来往往的事情你能够判断的很准,是这个意思,所以这个般若智慧它是无形无相,般若智慧其实跟诸法空相都是一类的现象,“不垢不净,不生不灭,不增不减。”
主持:法身是不是就是这样一种般若智慧?
了空居士:对,这个是从理体上,但是从着相上来说,大彻大悟的人是证得整个法界和自己不二的,所以从相上来说,是法界为身。六祖里边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是从相上来说,是有这种现象。从理体上来说,“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是这个意思,从理体上。所以说,法身,我们一般人说证法身就法界为身,但从究竟处来说,就是他的清净佛性。
主持:所以说从法身,这边说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也就是遍一切处。
了空居士:对,遍一切处,但是它又没有一个东西能够让你拿的起来,是无相的。
4.问:明*师兄请教师父,他说感觉如来或说如来法身,如同道的微妙玄虚,看不见却又无处不在。请问师父,这样理解对吗?
了空居士:噢,可以这么理解。
主持:我觉得他这样的说法的话,好像把法身当作了有一样东西存在了。
了空居士:噢,不是,他这个是从事相上来证的。假如你一个人能够认为你的法身是遍一切处,你就会引发你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种心了。这种心真的生起来,就会使你进入到“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进入到这个修一切善法这个状态,你的心就是清净至无余,你的心永远就是明心见性的状态,他是这么可以绕过来的,所以叫做理事圆融,理和事它是圆融的。所以真的能够达到佛家大彻大悟这个境界,哎呀,真的人生就知道什么“从心所欲不逾矩”。
主持:这让我们非常的神往。
了空居士:你们一定要在工作生活具体的去用,哪里卡住了,就是说明这里做不好,不断地…好像太极拳那个推手一样,不丢不顶,不偏不倚。
5.问:**师兄请教师父,他说要如何历境炼心和修行才能最快地达到真正的清净心的境界呢?
了空居士:我们一定要悲智双运,拆开来就悲智双运,如果合起来,就是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悲,就是同情心,就是感情,智,就是智慧,理智,我们做什么事情,一定要以理智为主干道,以感情作为一个加减,这是不得已拆开的。真正完美的就是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处处都是以整体观,将心比心,那么你就可以说一言一语,一举一动,可能都会很得体,真的就是在纷繁复杂的生活里边你都能够游刃有余嘛。
6.问:“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世人不解我所说义”,那么我们光从这句里来说,好像我们这些行住坐卧的威仪好像是说不重要的,可以不管它。
了空居士:噢,不是的。你们要知道,譬如说如果你们去看普贤菩萨的画像,普贤菩萨好像是坐在六牙大象上,而且他是侧身坐在上边,好像一条腿盘坐的,一条腿还垂在下边的,他是这样坐的。如果我们粗粗看起来,我们就觉得他这个坐相是很随意的,也谈不上庄严,但是假如你仔细去观察普贤菩萨的神情,当然你说这是后世画的,那个画家能够画得多么庄严就肯定画得多么庄严。没错,确实是,但是按照佛经来看,从《法华经》啊,从《华严经》啊,普贤菩萨都是属于在菩萨里面修为非常高的,在《华严经》就直接说,普贤是如来的长子,长子肯定大哥了,我们就算发发心,明树,我们也算是初发心的菩萨,遇到普贤菩萨,他还是大哥,最大了,长子,但是他那个坐,看起来他也坐的那么自然,那么威仪。就是说真正威仪,主要就是他的心态,他的神情,当然他肯定就不可能有那种轻佻的行为了,也许一个普通的动作,在菩萨的那种举动里边,还是同样会显得那么的庄严,好像你们去寺庙观察,释迦牟尼佛的塑像,他有很多种姿势,但是每一种姿势,你看起来都是那么的得体,那么的庄严的,就没有说一定要合掌,还是要结印啊,没有,不用的,有很多种姿势,但是你看起来都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庄严,是这个意思。
主持:香严禅师的一首偈,“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曾有师兄说,声色外哪还有威仪呢,声色外是无相的,我们看到的威仪通常是有相的,威是威风八面,仪是仪表堂堂,佛之三十二相,当然具足威仪。声色外威仪确实是看不到的,该如何体会和理解?
了空居士: “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他就说刚才那个石头碰到竹竿咚的一声,我以前的一切所知都被我忘掉了,其实这里的忘,就是说放下了,我现在就是悟入了明心见性的境界,而不是假借、借助哪一种修炼法门来修的,我就是听着咚的一声,我就开悟了。“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倒过来,堕悄然机是什么?就沉空守寂。动容,其实就是面部表情产生了改变,叫动容。也就说我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我不用去沉空守寂,我开悟了我知道一切还是那么自然,但是我不用去坐在那里闭着眼睛,沉空守寂才以为是开悟,不用的,一切都是那么自自然然的。那么你说,那这样开悟和不开悟,又有什么区别呢?“处处无踪迹”,一个开悟的人,你们找不到一个开悟的东西,但是有一点微妙的变化,“声色外威仪”。声色,《金刚经》“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但是他这里就反过,一个声一个色,一个开悟的人,他说话的声音都可能有所不同,一个开悟的人,他外表的举止都有所不同,就威仪,声音举止都会显得威仪。不是说声色之外还有威仪,不是,就是所谓的内具定慧,外现威仪。是这样的。
主持:外表,声色,外面显露出威仪出来。
了空居士:好像你们跟我修到一定程度,明树,你听从前的你主持的录音,和你现在是不一样的,其实我们很多主持人,主持一段时间后,他们的声音都会很明显的变得圆润了,更加洪亮了,他的洪亮不是说我们拼命的大声叫喊,不是的,他是自然的,我从科学的言语来说,就是频谱会比较宽了,声音显得圆润了,是这样的。
主持: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如果看有些人他的外表也显现出行住坐卧都很威仪,但这个不一定是如来,那我反过来,如来一定行住坐卧,他是具有威仪的。
了空居士:如果从这点上,反过来说是成立的,当然也不是绝对,我为什么说反过来说,又说不是绝对的?你看观音菩萨三十二应入国土身,当然,如果你们一定要反过来说,观音菩萨不管是显现出老太婆呢还是青少年呢,我也还是可以说她还是有一定的威仪。只是说可能世俗的眼光,譬如说观音菩萨她在示现讨饭的老阿婆,那么你说讨饭的老阿婆没什么威仪吧,当然,其实讨饭的老阿婆如果她的心态很好,讨饭的我还不敢说,因为很多讨饭的人就唉声叹气的。我们去看村庄的一些老爷爷老奶奶,有时候他们拄着的拄杖,走路都走的不是很稳了,但是他们有时那种慈祥的状态,那个相貌,那个慈祥的笑容,确实我也认为是超越一般人的威仪,明树,我这样讲,相信你从小到大这个真的是会看得到的。
主持:也就说他这种威仪,是他的清净心自然而然地在外表上表现出来的。
了空居士:对。
主持:那有一种,也就说我们目前,我们清净心还没达到这样的一种层次,我们需不需要我们在行住坐卧上,我们去向这个标准去靠拢,去做到这样的威仪。
了空居士:哇,那是对的,其实这是修嘛。你有意地去端正自己的言行,这其实也是属于修行的范畴,我们修行也是从身口意三方面,你从内心深处,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来思维,来端正,也是有作用,你强制自己从走路,从说话的节奏等等来改善,也是修啊。
主持:这种强制的话,会不会有些着相呢?
了空居士:噢 ,刚开始是会着相的,到一定程度,慢慢变成自然了,就不着相了。
主持:明*师兄说,在禅宗公案里会看到天然禅师坐在佛头上玩耍,马祖夸他,我子天然,后来还有天然禅师烧木佛取暖。还有一僧在佛殿里小便,人问为何对佛祖不恭敬,他回答,“佛的法身遍一切处,我要向何处小便,才是恭敬佛?”还有开悟的禅师在内裤上写着八十八佛的名字,他自己没事,学他的人烂裤裆,贪官在自家修佛像,金碧辉煌,也不能保他一生平安。师父曾说自己去寺庙,是抱着去见老师的心去的,我有次去寺庙,礼敬诸佛菩萨,旁边的人说绕佛应该右绕,你怎么左绕,我对我妈说,关键是恭敬心,形式不重要,我觉得我说的也不对,应该理事圆融,恒顺众生,一般情况下还是要按一定的规矩办,我又联想元圭禅师所说,若无心于万物,应该是有心奉持,无心拘执,恭请师父开示。
了空居士:太好了,我抓里面其中一个镜头,就说去绕佛,我们不懂得是右绕,我们就搞成左绕,往往是右绕三匝,善财童子是绕无量匝,我们如果是给忘记了,给绕错了,如果旁边有人说,应该右绕你不应该左绕,我们这个时候一定要生起惭愧的心,马上就要右绕,就千万不要说,算了吧,不要着相吧,左和右又怎么样呢?噢,这个就是我慢,我慢其实是什么?就是没有做到恒顺众生。那么正确就是我们生起忏悔心,马上改成右绕。假如是我们去那里绕了,但是没有人说,我们也不懂,还绕得很恭敬的,改天遇到一个人,说哎呀绕佛要右绕啊,而且挥挥手说这么绕,你一想,我那天绕错了,心里老是不知道怎么办?这就是执著。如果人家说要右绕,哎呀那天我绕错了,我不懂,改天,我懂了,下次去就右绕,这就是没有执著。当然,像孔子说什么三季人啊,那个子路赌冠啊,那个也是叫大智慧,他就是觉得子路输一个帽子不重要,那个人的头真的砍下来那就麻烦了,这个就不能说恒顺众生了,这叫做方便善巧,也是智慧的起用。
主持:我看恒顺众生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比如说我做这个事,我左绕或者是右绕,其实并不是太重要,但是大家都这么认为,那我们就按照他这样一种礼仪去做。
了空居士:对,而且他这么认为又不会引起什么不好的东西,是不是?其实这个说扩大一点,就集体主义精神,就不要在集体里面老是闹特殊,大方向对了,大家就齐心协力去做吧,不要搞什么个人英雄主义嘛。
主持:我们中国是一个很讲究礼仪的国家,特别是儒家的传统上,对于一些礼仪有非常严格的规定,那么我们现代人是否还要去遵循这样的一些礼仪来做?
了空居士:其实我们也叫做入乡随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譬如说有一些场合,说你们一定不要这样,那我们就不要去冲人家这个码头,是这个意思。所以就是说要不然我们就不去参加,要不然就不要去坏人家那个局面,是不是?你坏这个局面,人家也不高兴,我们也没得到好处,甚至会被人家骂。这个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就说一个富翁生了个小孩,满月请人家喝酒,抱个小孩给大家看,很多人就恭维小孩以后很聪明,以后会做大官,发大财。有个人就说小孩以后老了也会死的,哇,这人家是小孩到老还远,也知道都会死。鲁迅先生评价,全部的话确实就这句话是实话,一定会有的,其他都不一定,但是这个说实话的人就被人家赶出去了,大概就说这个人真的是不懂得这种场面,入乡随俗这个东西嘛。小孩才满月,高兴的不得了,说他以后老了一定会死的,天啦,这不是屁话嘛,虽然说这句话一定是的,但是在这个场合就文不对题嘛。
主持:那我想我们对待礼仪,还是师父前面说的,如果没什么坏处的话,那我们就是恒顺众生,大家都这样做,我们就按照这样去做。
了空居士:对。
主持:明*师兄继续请教师父,他说这一章就是怀让对马祖说的,打坐岂能成佛,若学做佛,佛不在坐卧。看了这一章,有人会这么想,既然不着相,我只要一直打坐,找那不思善不思恶的法身如来。
了空居士:那个你找不到的,六祖概括了外离相为坐,内心不乱为禅(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这个禅定也大概是这么来解释,外不着相为禅,内心不乱为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嘛,其实反而就是一切时一切处,你坐的时候不执著静,动的时候不执著动,你永远在一切时一切处保持清净的心,这才是自性显现。人家骂你,你知道他骂你什么,你不要生气,反而就理智的看要怎么去化解,而不是说骂了就生气,生气你这个清净佛性就变成一股怒火了嘛。
主持:明*师兄说,是不是香严禅师要“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就是要在行住坐卧中去心愿如佛,言行如佛,行菩萨道?就是借假修真的如幻三昧,就是般若行。
了空居士:对,对的。我们在任何时候,一切时一切处,我们都心愿如佛,言行如佛,去为人处世就对了,就是净心行善分嘛。
主持:借假修真的如幻三昧,我觉得这个有点疑问。
了空居士:不是,这句话,你们跟我学了,你们很快就能够达到一定的程度,就希望你们以后看什么东西,一定要知道来龙去脉。借假修真,那看它里面到底说的借什么假,修什么真。这句话,我钻牛角尖,两头钻,如果让我来肯定这句话,以对的角度来讲,借假修真,那就是借我们的假,假肉身,世上一切的假象,就是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工作都是如梦如幻,都是假,我们的肉身不是如梦如幻嘛,都是假。借假修真,其实就是从事上,事情上,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就是借假修真。修的什么真?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除了这种解释,其他的借假修真都是隔靴搔痒。为什么?如果你说我借哪一种功法,哪一种佛咒来修,达到圆满,肯定不对的。《金刚经》第十七分究竟无我分,不是说一切法皆是佛法,但是你们要知道,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譬如说你念阿弥陀佛,如果你天天一日万念,两万念啦,你念死可能都没用,念佛你一定要知道是见贤思齐,为什么说净土三资粮——信愿行呢?真信,切愿,实行。你念佛其实是唤起你见贤思齐的真诚心,然后落实到行为上去,那不就是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了。不是说念多少句佛成佛的。让我来说,你们早上念一句,晚上睡觉之前念一句就够了,然后你们整天就记得心愿如佛菩萨,言行如佛菩萨,这种行为是落实的,将念佛落到实处,不是口念,你要口念心行,真心的去做,那才行,是这个意思。所以你们要知道,如果借假修真,以为是用一个什么法,修修修以后就能够成就,那不可能的,永远老是隔了一层,因为有个我执法执,最后要修到能所不二,念佛就要念到佛我不二。真的佛我不二嘛就是心愿如佛,言行如佛。如果你只是天天阿弥陀佛,只是为念佛而念佛,念到死可能都没用,是这样的。所以一切法皆是佛法,就是最后证得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然后,真的达到无四相的人,他就能够达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他是一环扣一环,自然的。 免费打通大小周天,了空居士蔡衍颛先生的微信:1371586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