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空居士解读希迁公案—甚么处来(二)

法眼云:不尽师意,不易承嗣得他。

了空居士:不尽师意,就是说他没有完全…有句话叫做不尽人意,那就是好像很不如意,没办法完全使人满意,这里说师父不满意说不通,是不是?不尽师意就是没有使师父满意这个说不通,我为什么敢说说不通,如果我们以俗话讲不尽人意那就是不那么如意吧,这里不尽师意的尽意以如意来注解不妥,因为前面有离师太早是不是?将离师太早连上去,离师太早,不尽师意,这几个字连起来了,等于说他没有完全将师父的学问或者是什么法全部学来,因为离的早嘛,就学的不完整,就好像我感慨地说我在师父身边大概呆了一百天,学艺不精啊,不尽师意可能就相当于我的学艺不精,这样注解应该合理吧?就不是说不能使师父满意,不是,是没有将师父的东西全部学到手,没有将师父的法全部学透彻。离师太早,不尽师意,人家还记载称为他自我反省(“自省过”),那真的学不到,你才27岁就赶快回去学嘛,师父也没有赶你,我相信那个时候他师父肯定还在吧,27岁。那么这个法眼文益大师他就怕后世误解,就说“不尽师意,不易承嗣得他”。这些公案很多真的跟我们口语一样的,哎呀幸得有他,得他。不易承嗣,承嗣,就继承他的法脉,叫做承嗣,历史上也公认文邃大师是承洞山良价的法嗣,也就相当于五祖和六祖的关系。不易,就是没得改变,得他,就是一定是他,这句话就继承洞山良价大师的法嗣一定是文邃。你们可能说我们来钻一下牛角尖,是不是这个文益有点偏爱这个文邃?大家都有一个文字,是不是有点什么关系啊?大彻大悟的人没有这种私心的,而且他说的话在历史上留下来是有一定的因果责任的。“离师太早,不尽师意。”有没有离师这么早的,有没有?在禅宗历史里边无数的人见了大宗师言下大悟,然后就拜辞而去,至少,《六祖坛经》里边有个惠明,六祖告诉他“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哎呀,惠明言下大悟,然后又突然说“上来密语密义外还更有密义否?”六祖说“与汝说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边。”惠明就拜谢而去,后来惠明也成就了,你说惠明的成就我们好像不怎么了解,名气没那么响,我找一位很响的给大家,谁呀?永嘉玄觉大师,他是历史上著名的一宿觉,其实本来就是半刻都觉了,一宿——他去见了六祖,一句问答他就明白了,他就要走了,六祖说哎呀住一个晚上再走吧,结果他住一个晚上。你看他当时就要走,我相信文邃大师离师太早,怎么早可能也不外是惠明、玄觉这么早吧,是不是?其实他这个又是给历史搞出一个公案,就说我当年离师太早,看他弟子们怎么想,这个时候米熟也未——五祖说米熟也未,说你米舂好了没有,六祖说“米熟久矣,犹欠筛在”——文邃大师当众反省,其实就是在筛,那么你们可能会说那会筛出什么?说“离师太早,不尽师意”,你们看《金刚经》,佛祖问须菩提“如来有所说法耶?如来在燃灯佛所有所得否?”等等,就是这个道理,你们不要以为在那里尽师意,其实吧,你开悟了就开悟了。那么你们可能说六祖以前很多弟子在六祖身边住了很久,他们为什么不去,好像六祖叫怀让说不要太早出去,说你以后“有一马驹踏杀天下人”,就说你太早出去还不是时候,恰到好处就好了,是这个意思。并不是说他们开悟之后为什么不去,是不是不尽师意?不是的,有时候是还是有一个机缘的问题,所以未尽师意这个是来考验一下弟子们,看看他们有什么说法,这个时候才看的出哪个是开悟了,哪个是没有开悟,他是在筛呀,看看米熟了没有啊?不要认为他在反省,幸好有文益大师出来说破这个禅机呀。然后我了空居士也以资深的书呆子的本事引经据典来告诉大家,文益大师的印证确实是有理有据,最少有惠明和玄觉这两个例子。谢谢大家!

 

主持:师父您认为这篇文章中说文邃大师对大众前自省过,这是后人的误解,是吧?

了空居士:不是。后人是如实的记载,说他自己在那里说哎呀我离师太早不尽师意。

主持:那如果他说这句话是来筛查一下弟子中是否开悟,那如果这个弟子是开悟的,他应该做什么表示?

了空居士:这开悟的,他就出来给师父磕几个头,然后收拾行礼走了。那么你说了空居士你不是说你是凡夫,又敢这么说,有没有历史上的著名的人物做印证?有的,谁呀?百丈怀海禅师,那他什么时候?马祖有没有说未尽师意?没有。是在野鸭子公案之后,有一次马祖不是说要升座说法嘛,百丈禅师很早就拿着坐垫去到讲堂,坐在那里等马祖来升堂说法,等马祖走过来的时候,刚坐上座位,百丈禅师就卷起他的坐垫又走了,有没有?我以前讲过的,你们去查吧,这个时候又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马祖又从台上走下来,也走了,也不说话,应该马祖这个讲堂是离他的方丈室相对可能会近一点还是什么,所以马祖就回他的房间了,没有想到一会儿就看见百丈禅师来了,那你们说这个百丈太没礼貌了,师父要来这里讲经说法,师父刚坐上讲台,你就拿上你的坐垫走了,这不是太没礼貌了嘛,太没礼貌那为什么他要提前拿着坐垫去坐在台下呢?就说没礼貌,他是很有礼貌,很早就先去了,要说有礼貌,师父还没有讲,你就卷着东西走了,天啦,其实百丈禅师是告诉师父,师父啊我明白了“法法本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成法?”如果他卷起坐垫,然后回自己的宿舍,那就不对了,那就说他落空了,那卷起坐垫直接又奔师父的房间,因为他知道师父看到他卷起坐垫走是知道他明白了道理,一定师父也回他的房间去,恰恰就是这个样子,所以这个就是大彻大悟的人他们对同一个事情他们的看法是一致的。所以就是说文邃大师其实就是在筛嘛,你看法眼文益大师有一次要登堂说法,很多弟子都进来,他在门口就挂了一张帘,人家进来要推开那个帘走进来,我们以前老人就用竹帘,现在就用布, 每个人都推着帘进来,等大家都坐好,文益大师坐在坐位上就指着那帘,没有说话,有些人就愣愣的,有两个人就跑上去赶快将帘给卷起来,然后文益大师好像说了“一得一失”,其实文益大师指着那帘是告诉大家“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就像这个帘子,要说它挡住这个门嘛,你推开不挡住,你不推开他就挡住,我指着这个帘其实是要告诉你们这个道理,有些人就发愣,不知道我在说什么,这叫做落空,有些人赶快卷帘子,这叫着有,其实,圆满的境界是不着有也不落空啊。

主持:那么圆满的境界应该做出怎么样的行为呢?

了空居士:就站起来推开帘子出了,就跟百丈禅师卷起坐垫走了,当然我说穿了,你们看见有些大德在讲经说法,你们卷起帘子走了,那怎么办呢?又怎么来勘你们呢?很简单嘛,棒我就不敢,喝也不敢,人家可能就说没礼貌,就说哎呀,你们要去哪里呀?看他们怎么回答呢,那么你们可能说正确的回答又怎么说?正确的回答你可以头也不回的走也可以。如果回头说师父没有去哪里也对,因为你没有着什么相,头也不回会不会落空呢?不会,就有点未在嘛,是不是?回头说没有去哪里,其实也跟师父说我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嘛,那么如果要继续勘呢?那就最好请德山来打一棒了,那你说如果开悟了怎么办?那就接住送一送嘛。

主持:明端请教,洞山良价大师问文邃大师甚么处来? 文邃大师说大慈来,后面说还见大慈吗,这个大慈会不会指的弥勒菩萨?

了空居士:不,这就说不通了,你从弥勒菩萨那里来就说不通了。

主持:明端继续请教还见大慈就是问你见性了吗,就像还见如来吗,就是按照这个套路在问。

了空居士:噢,这个就说不通了,大慈其实就是一个地名,从大慈来嘛,就不能说从弥勒菩萨那里来,那弥勒菩萨在哪里?你带我去看看,就变成说妄语了,就没有。

主持:就说确实是日常会话,我们也不用把它想的很复杂,是不是这个道理?把大慈想成弥勒菩萨就有点复杂了。

了空居士:对,其实大宗师他们是明心见性的,他们一切做事一切说话都不离自性,六祖说的说法不离自性,离了自性而说叫做相说,《坛经》里有的。

主持:明端说还有一个公案是赵州见南泉普愿大师,南泉大师也是问赵州哪里来?那赵州就答瑞相院来,然后南泉大师就问还见瑞相吗?赵州禅师是这样回答的——当时南泉普愿是躺着——就说赵州就回答“不见瑞相,只见卧如来” ,是这样回答的,那师父您来点评一下。(瑞相院就是指瑞相禅林院,一个地方,一个寺院)

了空居士:普愿大师问他你从哪里来,他就说从瑞相院来,南泉问还见瑞相吗?就是说那个地方还存在吗?见,其实就是存在不存的意思,他说“不见瑞相,只见卧如来”,这句话你觉得是拍马屁,从一般人觉得是拍马屁,但是其实不是,他这句话就很巧妙地答出了他的境界,就说那个瑞相院我是看不见的,其实瑞相院存在吗?存在,但是我看不见,这句话就表示出说我不着相,我不着有。但是呢,不着有往往就是落空,那你瑞相院不见了,但见卧如来,这个卧如来当然就是表示将南泉普愿大师捧的很高,就当他是一尊佛,那么如果说我说三种情况:卧如来,这个就将南泉普愿大师捧的很高;那我说卧和尚,那就是中等;如果说句很不好的话说卧秃驴,秃驴骂和尚的,那么这有什么不通呢?如果你说“不见瑞相,只见卧和尚” ,那么我告诉你是什么境界呢?他就是落入了世俗,就说我来到了这里,瑞相院那么远我就看不见了,我就看见面前的师父你躺在这里,卧和尚。你看这个希迁大师等等都叫出家师父做和尚,五祖叫弘忍-弘忍大师叫忍和尚,所以如果“不见瑞相,只见卧和尚”,那么这就没开悟,因为他只是一个凡夫,就那里看不见,那么远怎么看的见,但是师父你躺在我面前我就看的见,就是说他还是着相,还是着有。不见瑞相院不能说他落空,因为他真的不见,其实他虽然不见,但是还承认瑞相院真的在那里存在,就像师父你躺在我面前存在一样,他如果答“不见瑞相,只见卧和尚” ,那他两句话全部是着有,我们从只见卧和尚就明白他对瑞相院也是着有,如果他说“不见瑞相,只见卧秃驴”,骂一下这位师父,那么他同样是着有,而且这个人人品不好,你千里迢迢来拜师,你怎么能够将师父当作畜生来看待呢,那么你们可能继续联想,你看以前义玄大师就说“谁知吾正法眼藏向这瞎驴边灭却” ,他就将那个斧头三圣说成瞎眼驴,你说那个义玄大师你这个样子是不是骂人?其实不是,按照古人,因为他是师父,他故意骂一下弟子,他不是说粗口没礼节,恶口骂人,不是,他是考验一下弟子被他这样骂一下会不会生气?如果他会生气就说明他还有我相。那么南泉普愿大师如果赵州禅师也说他是卧秃驴,骂他一下,南泉普愿会不会生气,也考验一下南泉普愿有没有开悟?好不好?不好,那么假如赵州大师说“不见瑞相,只见卧秃驴”,那么你们说南泉普愿该怎么做呢?让我来说,他可以起来拿一把柱杖将他打几下,或者上去打他几个耳光,那怎么能这么打呢?你为什么要来见我,你说我来见你是要来勘你一下看你有没有本事?那你从哪里看的出我有本事没本事?如果说我是来看你有本事我就跟你学,没本事我就走,那好了,你骂我一句,我起来打你几个耳光,那恰恰就扯个平,那你继续跟我打架,那我就继续打下去,那么继续打架你不是着有吗?那么你说,能不能他骂他卧秃驴然后南泉普愿假如不起来打他几个耳光,那有没有什么办法?也有办法,那他也可以呵呵大笑,但是作为弟子要来求道的人他就下不了台,他不用打他耳光呵呵大笑,那么你怎么下这个台呢?你说了空居士你今天晚点吃饱饭撑着讲这么长,自说自答,没有的,我哪有那么闲工夫,其实历史上有个著名的公案是谁呀?那就是神会与六祖,神会一进来就问六祖见不见?六祖就拿个拄杖打他几下问他痛不痛?结果你说这个时候神会下不了台,不会,他很真诚,磕头拜一个,你们去《坛经》里看。假如赵州禅师说这个时候说“不见瑞相,只见卧秃驴” ,无论是南泉大师起来打他几个耳光,还是呵呵大笑,如果你是一个有智慧的弟子,你就赶快磕头认罪,当然退一万步,有智慧的弟子他是懂得尊师重教不敢说卧秃驴的,所以刚才说无论是卧和尚还是卧秃驴都说明他着有,不开悟。那回头说“不见瑞相,只见卧如来”,这个卧如来就不简单,不是拍马屁的问题,他重点不在拍马屁,而是他的境界,你说了空居士你又帮…赵州禅师拍南泉普愿大师的马屁,你就拍赵州禅师的马屁,不是的,也有公案印证的,想不想知道?那就是苏东坡与佛印还有苏小妹。有一天苏东坡跟佛印一起坐禅,坐到一定程度,停下来,佛印就问苏东坡你看我怎么样?苏东坡平时老是说话都说不过佛印,他们是好朋友,所以乘机挖苦下佛印 ,就说看你就像一堆牛粪,因为佛印又胖又黑,肚子大大的——鱼鱼,你在上海有没有看到牛粪?我们小时候就有,我们在棉城镇,这个镇很小,外面走不远就有农村了嘛,牛粪就是这么一大堆黑黑发亮的,像一堆牛粪这句话是真的,他没有说像一堆大便,大便就不像,因为人大便是黄色的,牛大便接近黑色,黑的发亮,而且比较大——哎呀你像一堆牛粪。是苏东坡先问佛印说你觉得我怎么样?佛印说你像一尊佛,苏东坡很高兴,佛印就问苏东坡说你看我像什么?苏东坡就说你像一堆牛粪,然后佛印也是微微的笑了,然后他们老朋友就告辞就回去了。苏东坡他的妹妹也非常有智慧,苏东坡也跟他妹妹关系很好,回家就跟他妹妹说小妹——他妹妹正好叫苏小妹也在家里最小,他们两兄弟一个妹妹——“以前我老说不过佛印,今天他终于输了我了,小妹我实在太高兴了。” 小妹说哥今天怎么赢的?他(苏东坡)说我们刚打完坐,我也坐的很舒服,心情好,我就问佛印说你看我怎么样?佛印说“你像一尊佛”,我可高兴了,今天终于看得起我了,对我评价这么高,接下来,佛印就问我说我看他像什么?我乘机挖苦一下他,我说你像一堆牛粪,今天太开心了,这次终于说不过我。苏小妹说哥不是,你今天彻底输了。什么?他说我像一尊佛,我说他像一堆牛粪,不就他说不过我了,被我挖苦了一下嘛。她说哥佛经不是说“心净则国土净”,佛印心净看谁都像佛,普贤菩萨不是说“一切众生皆是未来诸佛”嘛,在他心目之中“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这看的出佛印的心很清净,你的心不清净啊,看谁都像牛粪,至少你看佛印像牛粪,因为你的心还是不清净。所以以苏东坡和佛印、苏小妹这个公案来反衬赵州禅师“不见瑞相,只见卧如来”,这两句话第一体现出赵州禅师这个时候不着有也不落空,而且他的心就跟普贤菩萨一样“一切众生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那南泉大师一听,就知道法嗣来了,不是拍马屁,人家真正求道者还有马屁不马屁呀,都是说法不离自性。我这么解释你觉得怎么样?(主持:我觉得师父解释的非常精彩)我不是靠我这个凡夫的话来说,我都是有理有据,引经据典,也就是真的又不着有又不落空又是心净则国土净,这简单这两句话就包含了这三方面的含义,不简单,难怪赵州禅师人家后来称他赵州活佛啊,是这样的。

主持:赵州去见南泉,一上来一问一答就如此精彩,就说赵州到南泉普愿那里也是求一个印证,就像希迁大师到行思大师那里也是得一个印证。

了空居士:对,他们本来就是已经达到了大彻大悟的水平,所以从这点来说,“离师太早不尽师意”怎么会呢。

主持:我们现在周日晚上很殊胜,大家在一个房间里听师父讲解禅宗公案,那我们学习禅宗公案最根本的还是要把它运用到我们日常生活工作里面去,请师父跟我们讲一讲石头希迁这个公案我们要学习什么?我们如何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工作中去?

了空居士:噢,其实你这个问题是问了我后半段,你忘记问我前半段了,你说石头希迁大师我很羡慕,大彻大悟,大彻大悟之后你才运用到工作生活里面去呀,你前半段没有问,你没有米怎么做饭,你没有大彻大悟怎么问我运用到工作生活里面去,其实历史上这些有大成就的人,他们都有真诚求道之心,那么可能很多同修说我也有啊,我知道是有的,但是有时候老是会被一些情绪所遮蔽,佛家说贪嗔痴慢疑,称为五盖,盖是什么?盖覆真如。五盖化解了,正如《华严经》说的“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皆可现前”,那如何将贪嗔痴慢疑五盖给去掉呢?很简单,时时处处都是以理智来看待。贪,为什么要贪?贪什么?嗔,为什么要嗔?痴,为什么痴?慢,为什么要慢?处处都以理性思维想通,以后你们就会发现我们处处都是真诚的心,处处都是清净的心,清净的心和真诚心有什么区别呢?其实清净心的起用就是真诚心,真诚心的本体就是清净心,是这样。那你说了空居士你又自己在自说自道了,有没有依据?真诚真诚就是一切是实实在在的,如果你的心很清净,你事情看的很清楚,想的很客观,你就没有这种虚假的必要和可能,因此我说清净心是本体,真诚心是起用,这其实就是“一行三昧,一相三昧” ,这一行一相本来就是同一三昧,也就是“纯一直心,不动道场”,所以希望大家学会客观的清净的心去为人处世。你怀疑可以,你要明白你为什么要怀疑,好像我还是真诚地说一句嗡同修已经有两次说做不到,那你说你为什么做不到?为什么?你将这个参透了,能做到的自然就会勇猛精进,真的做不到的,你自然就问心无愧,你说那什么是能做到,什么是不能做到?我喜欢用孟子那个比喻“挟泰山而跨(以超)北海”,还有与(为)长者折枝,根据你自己的情况嘛。谢谢大家!

【附: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主持:师父,这些大德说的话他们不着有也不落空,那么你看我们在生活中具体怎么去运用?

了空居士:其实吧,你不要以为我们讲起来就有个不着有和不落空,好像有个东西一样,其实不是,都是以整体观,坦坦荡荡的,实实在在地去为人处世,就基本上正确了。不是真的有个有可以着,有个空可以离,不是的,其实就是这么客客观观地去做事情就对了。就好像六祖说的“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六祖也怕别人搞不清楚,自己必须落实“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还有没其它补充, “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 ,还有没有?“欲得觅真道,行正即是道”你说法门太多了,“说及虽万般,合理还归一。” “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六祖真的太伟大了。

主持: 仔细地去读这个公案,比如行思大师就说了两次你从哪里来?希迁大师每次都不带任何情绪的说曹溪,每次都这样回答,不带任何情绪,仔细去想一想自己好像还真的做不到,有时候被人多问了几次心里就会生起一种不耐烦的情绪,就说感觉自己和大师们的差距在这里,他们时时处处都不带情绪。

了空居士:我告诉你们准备一个答案,如果以后人家批评你,为什么没有像希迁那样不带情绪,你说我不是希迁就好了,是不是?那我就告诉你不是希迁你就不是希迁了,也就说很难有开悟之日了,你想开悟,你就要学开悟人的言行和思想,这很简单的见贤思齐之理呀。

主持: 还比如希迁这个公案里六祖说寻思去,他就在那里每于静处端坐,这些行为仔细地去想一想,都觉得如果是我,我可能真的是做不到。

了空居士:那你就不是希迁了。也许大家内心深处或明显或不明显的会不会有一个念头,我们也跟了空居士学了很多年了,我们到底开悟了没有?你了空居士到底有没有筛呀?米熟了有没有?你有没有筛呀?鱼鱼你觉得大家内心会不会依稀有这个念头?(主持应该有。)哎呀很可惜,我没有筛,那怎么办?那以后大家开悟没开悟自己都不知道了,我告诉你我处无有筛,人生处处皆是筛,到处都有筛,筛在哪里?家庭是筛,工作单位是筛,社会是筛,说的这么泛泛之谈,什么意思? 假如你们开悟了,你们一切角落你都能够圆融过去,今天我在微信班还是哪里听到有同修问我说烦恼无主人,谁认了就是谁的,我说天啦,又是一个《笑林故事》,在《笑林故事》里不是有个故事说有一个老头他的脚很痛,痛的哇哇叫,他就赶快喊他儿子,说儿子快来快来,他说你赶快将我们院子隔墙打个洞,他儿子说打个洞干什么,他说快点快点,我的脚痛得不得了受不了了,你快点打个洞,打通到隔壁去,他儿子看他爸那么急,古代的儿子也很孝顺,二话不说就赶快拿个锥子去敲敲,将那堵墙给敲通了,敲了一个洞,他爸爸赶快将痛的脚伸到隔壁去,然后就哈哈大笑说好了,让它到隔壁去痛吧,我们家里没有痛的了。哇,烦恼没主人,谁认了就谁的,那好了,大家以后家里有麻烦事,你就不理它,单位有什么事,你就不理它,自己身体如果有什么毛病,你也不理它,哇,那这个跟《笑林故事》将痛脚伸到隔壁哈哈大笑家里没有痛的脚了,痛的脚跑到隔壁去了,别人家里才有痛的脚,我们家里脚都不痛,那不是同一个道理吗?有可能吗?所以说这个我们一定要懂得有智慧的人是处处都能够化解的好,有些真的彻底能化解,有些只能化解一部分,有些真的你尽力去化解,化解不了你就承认现实了,不是说将脚扔到别人家,你的脚痛了该看医生就看医生,该怎么治疗就怎么治疗嘛,是不是?能治好就最好,治不好,有所改善也好,真的治不好,那也就是面对现实。不是说伸到隔壁就好,你还是痛啊,只是傻,所以烦恼肯定有主人,这个事情是谁的责任就是谁的责任,责无旁贷吧,这个是大家的责任就大家的责任,是你个人的责任就你个人的责任,一定要以理智去面对,尽力去化解吧。如果你真的开悟你就能够度一切苦厄,能化解你就化解,也就说你的人生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当然有些真的没办法化解,你也能够问心无愧,不是说什么事情都不理就叫问心无愧,那叫堕落顽空了。开悟的人都正精进,不是不负责任、堕落顽空,所以大家要知道自己开悟了,我了空居士虽然没有筛,但是人生处处皆是筛。

(明菂根据录音整理,未经了空居士本人校对,请以当日录音为准。)          免费打通大小周天,了空居士蔡衍颛先生的微信:13715860608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