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空居士讲《论语》【述而篇2】

时间:2017924

地点:YY语音-80257频道-一方师特训班

主讲:了空居士蔡衍颛

主持:明双鱼

文字整理:明菂(碧莲)

校对:明励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了空居士:子曰,孔子说。“不愤不启”,愤,大家千万不要理解这个愤是愤怒的愤,这个跟愤怒的愤是同一个字,但是我们说发愤图强也是这个愤,也就是说下定决心,不愤不启,就说学习态度不好,没有这种求知的欲望,那么我也不会去给他讲的,好像一个人吊儿郎当,爱理不理,那我老是告诉他学习啊学习啊,跟他说也没用。当然这有一个特殊的现象,孔子当年招的学生都是成年人,孔子不是开幼儿园,幼儿园有时候还要说:孩子们听话吧,听话吧,坐端正了。我自己也在从事教学,所以我对这个不愤不启我理解很深,很有同感,也就是说人家都没有信心没有决心来学习,你老是去那里给他讲解,去启发他,有时候真的是隔靴搔痒,所以孔子这种感觉跟现在的我真的是不谋而合,人家都没有下决心学习,你老是去劝他,有用吗?就不愤不启。就是说学习态度不端正的人,你就不要老是去说他,因为说也没用的。接下来就是“不悱不发”,这个悱,就说你想要表达,但是你又表达的没有那么完美,也就说我们一听就知道这个人的意思已经明白了,他已经懂了,但是只是说要措辞来表达没有那么完美,我们面对那些儿童就最清楚了,他有时候想告诉你什么事情,他心里是知道的,只是他有些话不懂得说,然后就比比划划,有时候还连说带笑,这在儿童里面最常见,是不是?然后我们一听就知道,哦哦你是要这个东西,我知道了,我带你去吧。所以这个用在学问方面,就是这个道理他听懂了,但是我们要他表达,他表达不出来,只能是表达的不完整,不完善,然后我们就告诉他这句话这样来说,这就是发。其实一个启,一个发,这都是同一个意思,就说他不懂,你老是去告诉他你要这么说,他也是在那里发愣,他懂了,只是说他表达没那么完善,我们就启发他,要这么来讲。其实这也是观机,这样就最有效果。那第三种情况,就是“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隅是什么?隅就是角落,“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三隅就是三个角落,其实这是比喻,就说将一个事情完整的来描述,就四个边。我们老家的老人有一句话说那个灶台的四个角你都没有摸到位,你懂得什么,这句话往往是在批评一些媳妇嫁过来,就有点盛气凌人,有时候还看不起家公家婆等等,有时候老人说灶台的四个角你还没有摸到位,你就要来说什么啊,意思说你来到我家对我家你了解吗,连那个做饭的灶台你都摸不清楚,你就想来盛气凌人干嘛。所以这“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就这个意思,就说我跟你说一个边,另外三个方面你不懂,那么,我老是再继续跟你说原来这个话题那是没用的,也就说你要换一个角度。“则不复也”,就是说我不会重复的去讲那个点。

你看《二十五圣圆通章》,这二十五个人非常有代表性,有些是从这点悟入,有些人是从那边悟入,这边悟入,那边悟入,是不一样的。所以你从这个点给他讲他听不懂,你就不要死盯着还是照这个老书照读。好像你跟小孩说一加一等于二,他老是想不懂,如果他懂就是懂了,一加一等于二,甚至接下来还跟你说二加二等于四,因为一加一等于二,两个一加一,再加起来不就等于四吗?聪明的孩子一听他可能就会变成这样了,当然我这个可能也是想象。如果他一加一等于二都不懂,或者是竖起两根手指,这个一个,这个一个,那么这两个手指一共多少个?哦懂了懂了,你就不要拚命地说一加一等于多少,一加一等于多少,重复的去那里训,没用。所以这就说明孔子的教学是很智慧的。

所以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句话这么短其实就讲了三个种类的人,一个就是学习态度不端正,你要等他先端正态度再来学嘛,第二个就说学习掌握的程度看看怎么来引导;另外就是他教学不能死教条,要灵活的去教导,就是这三个方面。你看孔子在历史上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真的也是很厉害。我以前也给大家感慨地说孔子的要求就是要精通六艺嘛,这六艺只是属于技能方面的,尤其他还是要以仁义为基础,这才厉害啊。有时候只是表面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技能有时候还容易学,尤其要达到仁义的高度,那很难啊,你看他这七十二贤人,在历史上影响力有多大啊,不是现在普通的大学生或者硕士、博士所能相提并论的,那么你说历史那么长了,会不会有夸大?这个也许也有啊,不过,再怎么夸,好像也没有人说孔子会在天上飞嘛,再怎么夸大可能也还是有一定的事实。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了空居士:这句话在网络上有不同人的翻译,有些人就说用了就行,不用了就藏起来,好像这么直译,但是你看“惟我与尔有是夫”,我们从后边来看,就只有我和你有是,就是有这个,那我们先这么拗口的翻译,只有我和你有这个,这个“是”是什么?“用之则行,舍之则藏”,那么是不是指他们在使用东西的时候身边的东西很好啊,用的都是好用的,不用了就藏起来,那这不要了也不能用个舍字啊?其实,这句话,我们以现代话来说这个人很敬业,职业道德很好,从这个方面来看,那就是什么?颜回啊,你我的品德就是这样,人家用我们,我们就尽心尽力,尽责敬业,职业道德很好,有一天老板不要我们了,古代是君王,不用我了,我就走了,不会去那里纠缠。你看有一些打工的人,你用他的时候他就吊着尾巴,你用我啊,知道我有用啊,就要跟你讲条件,你不要他的时候,他就啰啰嗦嗦,要跟你纠缠不休,是不是?其实吧,孔子这句话就说明君子坦荡荡,无怨无悔这种品德,人家用我孔子,我孔子会尽心尽力地去做好工作,则行——行的意思就是说我一定做好,舍之则藏——如果人家有一天不用我了,要辞退我了,那我也爽爽快快的走了,一般人就喜欢纠纠缠缠,用了你又做工作不认真,不用你了又纠缠不休,很累,那些做老板的人就有那种感受。我昨天还说到人家招工进来,他就上书万言,要这个改革,那个改革,要撤掉他去的时候,他就要去告什么这个那个,是不是?本来如果真的那么有本事,上书万言,是个大大的人才,你这里不要我,我还不想来你这里,良士择主而事呢,我还跟你纠缠,讨价还价要几百块钱啦,就不搞这个东西了,搞得自己名气也不好,是不是?所以我用昨天你们传说中的那条新闻来对照看就是这个意思,包括我在生活里面观察到有一部分人就是这样,你用了他又不行,你不要他,舍就是辞退他,他又不愿意走,赖在那里啰啰嗦嗦的。是不是?

主持:我觉得还有一类人,不重用他,他就觉得怀才不遇。我觉得舍之,不一定说是辞退他,还有一种是不重用他,他觉得领导不重用我,就在下面有很多的话出来,很难听的话。

了空居士:据说吧,在《三国演义》里边——据说,我也对《三国演义》研究不深——罗贯中笔下描述的其中一个完美的人那就是赵云赵子龙。据说吧,当时刘备要想起兵去伐东吴,是报关羽被杀之仇的时候,好像赵云是劝不要起兵的,然后刘备很不高兴,就不让他去带兵打前锋吧,就让他去后边押运粮草,有这个说法,据说他押运粮草也同样干得非常的漂亮。也就是在《三国演义》里,赵云这个人是属于一个完美的人,你叫他去打仗他也打的非常的好,叫他去干什么他都很认真很尽责。据说刘备赐给他什么好东西他都赏赐给他手下的这些兵将,所以大家对赵云都非常崇敬。就是说你不要我我也没有啰嗦,你要我去干什么,我都会将那个事情干好,所以就是这个意思。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了空居士:子路说老师啊,假如你统领三军去打仗,你喜欢带着什么样的人?

“暴虎冯河”,暴虎就是赤手空拳跟老虎打。那你说武松就是这样,赤手空拳,其实不是的,武松是迫不得已,他以前那支哨棒一打,不小心头顶有个树干,就打到树干上去,可能举得比较高吧,那个木棒也打断了,所以他不得已赤手空拳,就不要说暴虎就想到武松,其实不是的。暴虎让我来说,就是完全暴露在老虎面前,也就是说你没有用任何器具,没有用任何技巧,就是赤手空拳,完全暴露在老虎面前,如果你拿把刀,拿条棍,就可以用刀棍遮拦遮拦,招架招架嘛。我认真研究这个暴虎,就是这个意思,就是什么都没带,也没有说挖个陷阱,骗老虎掉进去,没有,什么都没有,就赤手空拳面对着老虎,就是暴虎。这个冯河,冯,查字典说这个跟凭是一个意思,它的意思就说不借助任何工具,就这么涉水过河,那条河如果是很小很浅那没所谓,如果那条河很大,不要说太大,就跟我们门口这条东江一样,看着都够吓人了,水很深,就是这么涉水游水过河。“死而无悔者”,就说我遇到老虎,我不用带任何武器,我敢赤手空拳去跟它打,我要过河,我什么都不用,我就游水过去,就是死了我也不怕,看起来英雄气概,细细想来,其实是匹夫之勇,武松是不得已才赤手空拳,他出门还带条木棍,是不是?那李逵出门还带两把大斧,是不是?

所以就说只是拼这种匹夫之勇。过河也不搞个救生的东西,或者有一叶小舟都好,他什么都不用,就跳下去就想游过去,那有一天肯定会淹死的。但是我告诉你危险,你说我死而无悔,我不怕死,那好了,不怕死,有一天死了,那不就完蛋了吗?这八个字连起来,“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这八个字不连起来还看不出,连起来,他说我什么都不用,死也不怕,那你不就是找死吗?本来可以不死的,如果要去打虎,我带把钢叉或者带把大刀,或者带把宝剑,那杀伤力大多少,是不是?我要过河,我去坐一下渡船,连我了空居士不会游泳的,我要过河,只要有渡船,我还如履平地,是不是?我为什么要去游水?如果我去游水了,下去肯定会死的,我何必呢?是不是?这看得出什么呢?所以说八个字连起来,就是一个绝对的匹夫之勇,没有脑筋的一种形象,不要以为他很勇敢。孔子说这种人我是不要的,“吾不与也”,就是我不会和这些人去的,不会带这种人去打仗的,我不会的。

“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他说我要带的人,一定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最重要是后边那句,“好谋而成者也”,我要带的人就是那些有智慧的人,有谋略的人,而且他的智慧谋略发挥起来都能成功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要带的就带这种人。那临事而惧呢?你说要打仗他吓得浑身发抖,然后脑袋一片空白,那就不是好谋而成者也了,是不是?那么这个惧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警惕性很高,遇到事情他一看知道这个事情轻重缓急,他很警惕,他有这种警醒的心,不会轻敌。(主持:就如履薄冰的那种。)对,他不会轻敌。惧,不是说害怕然后头脑一片空白,最重要是看后边那句话,我就是要这种人,居安思危,他才能够有备无患,所以这两句话连起来就很厉害——我最喜欢带的那种对事物有警惕性的,懂得居安思危,然后又能够认真去策划,而且成功率很高的人。厉害啊!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了空居士:“执鞭之士”,拿着马鞭的人,就是马夫,帮人家养马的,或者是赶马车的。“富而可求”,一般富就是指富贵。那么为什么说富贵要连在一起呢?古人所谓的士农工商,商人在古代社会地位比较低,就说你要有钱你就要能够做大官,所以说富往往和贵是连在一起的。所以这里说富而可求,也就说你希望能够得到荣华富贵,如果荣华富贵你一厢情愿去追求就追求得到的,如果按照你的意愿通过你某一方面的努力就能得到的,那就好了,就算从最下等的马夫做起,我也愿意去做。那么你说孔子你这个人怎么这么赤裸裸的?怎么说只要能够发财——我们就先连个贵字都不说——只要能发财,就是从马夫这个低等的工作做起,我也愿意。那么我们回头来说,孔子这些《论语》是在什么时候说的呢?就是在他开私塾的时候对学生的教导,他都是对他的学生说的,就说明他在开私塾之前的一些言论就没有特别的记载,当然他以前做大司寇的时候,诛杀少正卯,说五种小人必诛杀之,有这番话,但是其他言论好像记载的相对比较少,说明他现在在说“富而可求也”这句话的时候,是他在开私塾的时候对某些学生说的,那么说这么多干嘛呢?其实孔子他的一生,当他做大司寇的时候,肯定是俸禄比较高,生活条件肯定是非常好了,但是据历史的某些片断的记载,孔子开私塾之后,生活相对比较稳定,好像到后来生活都比较好,以前曾经穷的时候,还叫子路去跟人家借米都有,后来学生越来越多,束脩等等供养他的财物也比较多了,所以孔子晚年生活总体还是比较好,所以说对这样一个圣人来说,他这个时候是不需要再去追求什么富贵,尤其是富这方面是不用去追了,但是他为什么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就说如果赚大钱,可以按照你自己心里的想法去追求,那么就是从最下贱的马夫做起我也愿意去做啊,也就说我也愿意去追求这些富贵啊。其实吧,按照孔子的才能,如果当时愿意不择手段去追求富贵,也是很容易的,孔子的才华也不会比宁武子等等差的,一定不会,但是他不会去追求,因为他知道这些富贵有一些是没用的,也许你追着追着,等一下遇到什么事情全部都毁了,还不如我孔子现在来开开私塾,教教学生,生活也过得去,而且很开心。所以他这个时候他这种富是指那些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富,而不是不择手段的富。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如不可求,那么就要按照我自己的爱好去为人处世吧。这段话有很深刻的含义,我们再来从总体上分析,富能否求啊?现代人你要发财,一条就是正道的去发财,一条就是不择手段甚至是走邪道的去发财。那么好了,走正道,有些人能发财,有些人有种种的原因不发财。走邪道去发财的人,其实同样是有一部分人能发财,有一部分人不能发财。那好了,我们继续推断下去,走正道的人那一部分不能发财的就不要说了,他也知道富不可求也,那么走正道那部分能发财的人不就也告诉天下人富是可求的,是不是?那对,走正道然后能发财的那部分人是可以告诉天下人富是可求的……这方面我先留一个余地。

接下来,走邪道有一部分人也不能发财,甚至还吃官司,有一部分人也确实发财了。那好了,走邪道的人发财了,他也可以说富是可求的,就看你有没有这个本事,那走邪道的人发财,有一些人他也许提心吊胆的过一生,也确实没什么问题,就觉得还好啊,有一部分人终于东窗事发,一下子抄没家产,富不可求也,是不是?那么这四种情况里边,走正道没有富的人,不用说,走邪道没有富的人也不要说,剩下两种就是走正道富的和走邪道富的,走邪道富的也分两种,一种他最后会失去,那也等于是求到了最后也没有了,也等于是不可求,有一种走邪道得到了,但是他不会失去,他有点高兴,说走邪道也得到富了,不过他总是会提心吊胆,所以这种走邪道而富的人其实以君子来说是不可取的。那接下来,剩下一种,我觉得孔子也会认同的,就是走正道富的人,他们说,夫子,富可求也,就好像子贡一样,子贡很有钱嘛,他会做生意也会做官,子贡是历史上著名的儒商,儒商鼻祖,所以他是走正道而富的。那好了,孔子他开私塾,诲人不倦,因材施教,最后他生活也不错啊,其实孔子本人也是属于走正道而富的人。所以他这里说富而可求也,执鞭之士我也愿意去做,也就是说不择手段去发财的是不可取的,走正道而去发财的,其实你也必须有那个机会和那个本事。所以孔子这句话是告诉天下人,你不要看到人家发财了,就以为发财是可以随心所欲去追求的,其实没那么容易啊,我知道发财是不容易的,所以我还是要按照我的爱好去做。其实这句话恰恰是告诉我们成功的一条捷径,你知不知道?按照我的爱好,其实你的爱好如果是符合现实,也就是对现实有良好作用的,你的爱好可能会变成你的特长,就好像前边说过的好而知之嘛,就说你真的很有爱好,然后你去学习这方面的学问可能会学的最好。所以孔子是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成功,最好就是爱好和现实能够联系在一起,这样你就会发挥的非常好,而有所成就,而不是说为发财而不择手段的去追求,那哪有这种可能。

主持:我本来对这一句的理解是人要有自知之明,如果你具备了能够从一个司机成为局长,那么你就去做,如果你没有这种能力,你一辈子只能打一份工,做一个司机,那你就还是根据自己的特长去另外谋生吧,我是这样理解这句话的。

了空居士:对,如不可求,从吾所好,你要发现自己的爱好,自己的特长,然后一步一步地去经营,我们说发财不是直接等着发财,而是说我有什么特长能够为社会做贡献,你才可能会发财,所以孔子这句话非常有智慧,就好像孔子的特长,其实孔子在他那个年代,他是天下最博学的人之一,所以他这个时候来开馆授徒,很多人喜欢来跟他学嘛,反而比他去做官产生的效应还更大,做官还有上级下属互相挤压,你做老师,做到万世师表这样一个高度。孔子这句话是告诉我们,你如何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如何能够显示出你的社会价值,是这个意思,不能说你想发财就发财,你要知道人家发财的人是从哪个角度去发财,不是说不择手段就能发财,不是的,你要有什么本事能够赢得天下人的认可,天下人愿意拿钱来给你,这才是真的。

主持:不过这一句,从吾所好这个好,如果解释为兴趣点或者特长,我觉得还是有点狭隘了,因为从现实来说,我们很少有人谋生正好是兴趣点。

了空居士:我恰恰就是这样,我跟大家说我一生下来就视力不好,所以我除了读书修炼还是读书修炼,所以我现在坐在电脑前给大家讲国学,恰恰就是从吾所好,是不是?

主持:但是师父像您这样的是凤毛麟角,我觉得从我的角度去理解从吾所好,就是说我们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去找工作,而是要把现实的工作怎么样转换角度成为我一份感兴趣的事业。

了空居士:我们现在的大学生一走出校门很难从吾所好,我怀疑是他们无所好,我告诉你,如果你真的有所好,那么你刚开始没办法去创业,这是正确的,一走出校门去创业很危险,因为你真的是不懂,下海须识水性,那么你就要知道我最爱好的是什么,当然,爱好,你真的爱好吗?如果你爱好,你必须在这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个特长,如果喜欢玩游戏,那好了,你能不能玩了几个游戏,然后总结出这些游戏如果让你来整改,如何能够取长补短,再创出一个超越前面游戏的游戏,你有这个本事吗?如果有,我才说你真的爱好游戏,要不然只能说你是爱好玩游戏,你不是爱好游戏。你看比尔盖茨他爱好电脑,那才叫做爱好,是不是?好像我爱好国学,我真的去钻研,甚至有些话还想到天亮,甚至打坐念着圣贤一直在思考,这才叫做爱好,所以说从吾所好。你看孔子啊,他对大道之理非常爱好,走很远的路去拜见老子,他请教过很多人,他读过很多书,你看韦编三绝读《周易》,你们哪个人读到这本书,读书破万卷?你们真的爱好了吗?其实很多人都是有点懒惰,不思进取,然后就说我爱好这个爱好那个,其实都是在自欺欺人的。(主持:其实是逃避现实,躲在所谓的爱好里,但是那个不产生社会价值,也不会给你带来成就感。)对呀,其实都在逃避,我举例孔子爱好《周易》,韦编三绝,比尔盖茨爱好电脑,你们去百度百科上看,他有时候坐在电脑前几十个小时不吃不喝不睡觉不用洗澡,一直在研究,你看牛顿研究科学研究到真的是出神入化,要煮鸡蛋还将怀表拿去煮。你看王献之,他爸爸告诉他十八个水缸的水写完了,你来跟我学习,我教你怎么写,当这十八缸水磨墨磨完了,你就成功了,是不是?当年我师父也告诉我十年磨一剑,不容易啊,真的不容易!所以爱好,真的爱好吗?真的爱好就废寝忘食,真的爱好就能够总结提高,所以自古很多出类拔萃的人才,他师父这么教他,他可能在他师父教他的基础上就更胜一筹,真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这样的,很厉害的,这才叫做爱好,混日子不叫爱好,爱好混日子。

主持:师父刚才说了一句很现实的话,就是现在很多人是无所好,那他们如果知道自己无所好,他们如何找到自己的所好呢?

了空居士:这个我说就是人生观,你来到这个世间到底要来干嘛呢?史蒂夫·乔布斯,他去世了,公司给他一句评语“世界因为你而更加美好”,这就厉害了。也就是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我们要为家庭挣光,要为祖国挣光,要为天下挣光,这才好啊。如果我来到地球上,就为地球留下一大堆大小便,那完蛋了,是不是?只懂吃喝拉撒,其他就不懂,那有用吗?说句不好听的话,比一条狗还不如,狗活着的时候还会帮主人看门,死了人家还可以吃狗肉,是不是?这个家伙活着有用吗?活着就吃喝拉撒,死了人家还要帮他烧了还要去埋,搞得麻烦得要死,不如你不来这个地球,是不是?

 

主持: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这一句,和下面这句,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我觉得这两句对打工者这个人群来说很有现实意义,我也说一下我的体会,我觉得“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这是从领导的层面,就说他要用怎样的人才,就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那么对这种暴虎冯河这种人他是弃用的;还有,你打工的虽然你哪怕做一个马夫,做一个司机,你也要有进取心,要想办法往上走,你不能一辈子做一个司机,那这一生也是很徒劳的,我从这两句认识到对打工者的现实意义。请师父再拓展一下。

了空居士:对,就是说你这句话的意思,我翻译成现代话,就平凡的工作要做出不平凡的贡献,也就说劳动人民是最聪明的,劳动人民是创造历史,这才是真正的劳动人民。如果你说好吃懒做,那连劳动人民这个标准都算不上,根本就不是劳动人民,是懒虫,是不是?我们刚才讲这些不是看不起平凡工作的人,不是,许多平凡岗位的人是发挥不平凡的贡献,是要有这样的做法,然后你发挥了,你不知不觉你就往上升了嘛。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了空居士:孔子有一次在齐国听到人家在演奏传说中的《韶乐》——据说是舜帝所作——孔子听到那个《韶乐》,他觉得非常的好听,以前有一句话说“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这里是“三月不知肉味”,一坐下来就会听到那个很美妙的乐曲。当然可能有些人也有这种同感,其实我从小就有这感觉,我以前跟大家说我以前听那个有线广播吧,我能记住很多歌曲的曲,只是那个字有时候听不清楚就记不住,好像有很多歌曲我听一遍那个旋律就被我记住了,而且我也能够一坐下来——我从小到现在都一样——我坐下来想听哪一首歌曲,就耳畔会反复的响起,会自然的听到的,所以我对孔子说三月不知肉味,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我也有这样的,我也常常会进入这种状态的,所以我很理解孔子,他说没有想到音乐竟然也能达到这种境界,也就说人家听了就真的是能够进入了那种境界。其实吧,相反来说吧,据说师旷当年也是听到人家在奏一个乐曲,靡靡之音,他一听就说这个不行,人啊常常听这种靡靡之音,就会消磨意志,以后就会堕落,我觉得是对的,有道理。我从小对革命歌曲很感兴趣,因为唱起来非常的豪迈,使我们也真的是精神抖擞,豪情满怀,其实有这个现象。孔子一听这么好听,一坐下来不知不觉就在那个音乐的旋律之中,他感慨没想到音乐也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主持:因为自己没有三月不知肉味的经历,所以对这句话出现在《论语》里面不太能理解,不知道它是想要表达孔子哪一种精神思想。

了空居士:我从另外一个侧面给你讲,也就是孔子的一切时一切处他都很认真,人家奏音乐他也很认真听,才能够进入到那个境界。白居易说“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他也有这个感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还有什么“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很有同感。所以说孔子其实在另外一个侧面,他跟师襄子学弹琴,他能够在学习的过程总结出曲、数、志、为人,曲就是有个大概的曲调。数,大概就是节奏非常的合拍,就达到数这个标准了。志,这首曲它要表达的是热情奔放呢还是比较幽静的轻柔的,这是志。为人那就从这首曲感受到主人公当年做这首曲的时候的情操嘛,他表达的意思叫做志,他个人的那种思想情操,那叫做为人。你看孔子学习是多么的认真,正因为他有这种认真,所以他来听这首曲,一听哎呀不错不错,厉害厉害,就跟师旷在听到那个靡靡之音时说不对不对,君王不能听这首乐曲,听了以后都会消磨意志的,可以说这是同一种道理。

主持:明濬提出来“于相离相”是清净心的体现,这里孔子三月不知肉味,是不是孔子还不具备清净心?

了空居士:这个问题问的太好了,我们“于相离相”,相反就是着相,那么孔子因为沉浸在音乐的享受里边而不知肉味,那么是不是他着了音乐之相呢?其实着相不着相关键就是说你的心乱了没有?明濬你吃肉是不是每一口都在品尝一下第一口是什么味?第二口是什么味?一边牙齿在咬了一边老是在考虑什么味?鱼鱼,你有没有?根本是没有的,其实我们平时吃饭的时候也不是特别去注意这个味的,当然好吃不好吃大方向我们会知道,也没有特别去注意。我们说着相的人,往往就是沉迷在那个目标里边,然后忘乎所以,你说孔子沉迷在《韶乐》里边忘记了吃肉的品味,其实孔子平时也没有特别去品味这些肉的,你说你了空居士怎么知道,你问过孔子吗?没有,但是孔子告诉过我的,他在后边就有告诉,就说饭疏食,就粗茶淡饭吧,还有在说颜回嘛,一箪食,一瓢饮,住在破烂的那个巷道里边吧,他也不改他的志向嘛,就说明孔子他平时也没有特别去执著这种饭菜的味道的,他只是对这些大道之理特别喜欢,那你说他执著大道之理嘛,执著大道之理,那他的一切言行就合乎大道的标准,不就好了吗?《韶乐》他之所以这么喜欢,其实以曲数志为人来说,他不是喜欢音乐的美妙而是欣赏舜帝的高尚品德,他在欣赏韶乐的时候肯定是在跟师襄子学弹琴之后,他当年在师襄子那里都会感受到曲数志为人嘛,你以为孔子在欣赏音乐的美妙,其实他是在感悟舜帝的品德高尚。             免费打通大小周天,了空居士蔡衍颛先生的微信:13715860608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