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空居士讲《中庸》第五讲

了空居士讲《中庸》第五讲

 

时间:201757 20:00-21:00

地点:YY语音-80257频道-一方师特训班

主讲:了空居士蔡衍颛

文字整理:明菂(碧莲)

   

主持:师父,今晚我们继续请您讲解《中庸》,上一讲,我们是讲到“君子之道费而隐”这一章,那关于道,师父为我们详细讲解了,它的大是“天下莫能载焉”,说到小,是“天下莫能破焉。”当时是讲到这里,今晚我们开始新的一章。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子曰,就是孔子,这里是指孔子,就说孔子曾经这么说:“道不远人”,“道不远人”就是说大道是不会脱离人的。其实说脱离人是什么意思?是不会脱离人的一切行为一切言语。也就说人的一切行为一切言语,如果是好的,完美的,那都是符合道的道理。就像开篇说的“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就大道是放之四海而皆准。“道不远人”就是这个意思。“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这又是另外一个意思了,人之为道,就是有一些人,他们的行为方式,是远人,就是远离了人,也就是不合情理的那些自以为是的道理,那个就不可以为道,那就是不符合大道之理的,那个就根本就不是道。就算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而时中,小人无忌惮,就都是在说这个道理。“道不远人”,就是真正的大道它是不会脱离这个社会现实的,人是指人的一切言行,一切标准。“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如果有某一些人,他自以为是的道理,就歪道理,他们是远人的,就脱离这个人群道理的,那个是不可以为道,就不可认为那是属于大道之理,是不可能的,不对的。

主持:这里孔子讲到为道而远人,可能也是补充说明前面一章,说素隐行怪这些吧

了空居士:对,类似素隐行怪的。就好像孔子也曾经说五种小人,行辟而坚,行为很怪僻,而且屡教不改,就是这样是不行的,也就是行僻就是远人啦,不合人情事理啊。

 

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

这里又进一步来解释,因为大道之理说来也比较抽象,它必须有具体的事物来做例子,才能够说明清楚。他这里举例,说诗云,这里的诗是指《诗经》,我们说四书五经,《诗经》是五经里的一部,经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伐柯,柯,这里是指斧头的柄。就说你去砍一段木头来做斧头的柄,取一段木材来做斧头的柄,这就是伐柯伐柯。“其则不远”,关键词是则,则就是标准,规则,原则,这里就是样板。你手上就是拿着斧头嘛,去砍一段木头来做一个新的斧头的柄,这个木柄,就砍一段木头,如果你看过做木匠的,他经常会做什么工具嘛。“其则不远”,就说拿着斧头去砍一段木头来做一个新斧柄,那这个样子,其则不远,它的样板就在你自己手上啊,你手上握着那把斧头的柄,就是一个样板啦,就说砍出一段木头来做这样的一个斧头的柄,其则不远,就是说它的样板就握在你手上,就在你面前啦。要去砍段木头要砍来做斧柄,要砍的一模一样,意思就说砍的一模一样还是很难的,毕竟是手工的嘛,你不比机器的有个标准。所以“伐柯伐柯,其则不远。后面是孔子就关于这句话就继续给我们注解吧。

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

“执柯以伐柯”,就你握着斧头的柄,用斧头在砍木头,砍出一段。好像我爸爸我哥哥都会做木匠,我们小时候也喜欢在那里摆弄摆弄,锯了一段木头有时候要砍削成某种形状吧,有时候砍着砍着就会拿起来对照一下嘛,“睨而视之”,往往木匠他们要看东西,就是这么端详着,好像瞄一下吧,睨而视之。“犹以为远”,为远,就说还有一定的差距,一定的差别。要砍一段木头,用手工来砍削成斧柄,要砍的跟你原来在用的这个斧柄一模一样,说内心话大概一样是有可能的,毕竟是手工的,但是要做到完全一样,是不可能的,“犹以为远”,我们有一个词语叫相去甚远,这里就犹以为远就是这个意思,就哎呀,还是觉得犹,这里就还是意犹未尽那个感觉,就是觉得还是有一个距离,没办法手工砍出两个一模一样的东西,毕竟是手工的嘛。你机器锯出来的那就不一样了。“犹以为远”,就说哎呀,人工操作的东西嘛,人为的东西嘛,毕竟还是有点差距啊,就是砍一段木头来做斧柄,要砍的跟你手上拿的斧头的柄一模一样,还是有难度的,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这里的意思就是说大道的具体运用,也不是分毫不差的了,毕竟都是人在为之啊,是这个意思。

主持:这一句里面,孔老夫子说了“睨而视之”这四个字,我就感觉他一定是对木匠活…就算他不会做木匠,他也肯定是见过,他对这方面生活实践肯定是有相关的积累。

了空居士:对,所以你一说,我就很熟悉,他说拿起来好像瞄准一样,这么瞄一下,甚至是斜着眼这么瞄过去。

主持:我也小时候见过我爸爸做木工活,也是睨而视之,一下子就在我眼前,这个场景出现了,小时候家里穷,家具都是爸爸自己做的嘛,看着他做这些事情的。现在的孩子可能比较幸福,家里不会有这种事情了。

了空居士:住商品房间也容不得做,你在楼上一敲,楼下要提意见了。

主持:所以8090后,对睨而视之这四个字他们可能就没有这种感性的认识。所以就想到孔子他说吾少也贱,就是他从小的生活实践还是很丰富的。

了空居士:“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以前在青岛你读了这句话,我很有同感,我说我也是啊,你说你爸爸做木匠,我爸爸我哥哥都会,其实我爸爸我哥哥都是铁()()都会的,所以我小时都会打那个木孔。

主持:您从小也是吾少也贱,孔圣人也是这样,就是从小就经历了一个很丰富的生活实践,然后来教育别人就更有感同身受。

了空居士:所以这些我们小时候都…包括以前打铁那个,什么六磅八磅那个锤吧,怎么抡起来砸下去这些我都会。

主持:由此来说,我觉得要成为某一方面的人物,他前面的苦难的经历也是一笔财富。

 

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这句话历史上有不同的说法,“故君子以人治人”,这以人治人,有些人就以为是派着别人去管理别人啦。其实不是,他是推己及人,他自己要去教别人,“以人治人,改而止”就是自己教化别人,就是大方向改了,也就说没有去吹毛求疵,“改而止”,就对方大方向能够改好,也就行了,然后也慢慢来吧,慢慢规范,没有说希望一下子就达到绝对的标准。“以人治人”,就是人去教化别人,治,其实是治理,用这个治字吧,就是它涵盖的含义就更广,治,是带有强制性的,也带有没强制性的,如果是治理什么,往往有强制性的成分,但是有时候没有强制性的也可以说治。所以这个“以人治人”就是人啊去管教别人吧,“改而止”,也就说大方向能够改正了就好了,不要再去吹毛求疵,就是大概有叫人家不要吹毛求疵的意思,下面有继续言语我们可以来印证。

忠恕违道不远,

忠,就忠心耿耿的忠,恕,就宽恕的恕,“忠恕违道不远”,就说哎呀,这个忠心,可以说我们就看他忠不忠,我们自己对人,你是否有宽恕,这种宽恕之心。所以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建立在忠和恕这个前提下,那么就“违道不远”,违,我们就说离开吧,违,就有违背的意思,其实违背,拆出来一个是违一个是背,背就是背离吧,所以从背来推到违,违其实也就是离,有这个意思。所以“忠恕违道不远”,说人啊,如果你有一片的忠心,还有宽恕的心,那你这些言行啊,就离道还是不远的,也就是靠近大道之理了。不然什么是大道,人家就觉得很抽象,孔子非常有智慧,他就用忠恕作一个准绳。也就是这句话就“改而止”嘛,智人就是改而止,人家哪里做不好,去管教他,教化他,对方能够一片真诚,忠心的来做事了,我们也原谅他,恕那就好了,就不要太过苛求了,吹毛求疵了,就这个意思。

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施诸己而不愿”,施就是实施,就是去做。就是说这些事情落在自己身上,自己都不愿意,也就是“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也不要施于人。这些事情如果落在自己身上,自己也不愿意,那么你就不要去落在别人身上,就是不要去施,施,我们说施工吧,就是做在那方面上,就是这些东西给我们,我们也不要,就不要用这些东西去给别人,是这样。

主持:在这里我想暂停一下,因为我觉得刚才讲的“以人治人,改而止”,这七个字有非常深远的现实意义,所以我想在这一句上,希望师父能够展开来讲,因为从现实的角来说吧,无论从家庭的亲子教育方面还是从单位里同事人际方面以及上级与下级的关系处理方面,都可以用“以人治人,改而止”七个字为原则,那样去处理就符合中庸之道嘛。我自己也挺有体会,就说改而止这三个字,就给我感觉非常有智慧,因为我们难免…就说一个单位一个办公室里,人家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有些人你怎么也看不顺眼,但是无论对方是一个品行不良的人还是你看不惯的人,他只要去把这个事情做了,你达到你的目的了,就是可以了,就是说改而止就可以了,也不用非要去用一个道德规范去处理你的这种同事人际关系。

了空居士:不是,你刚才有一句话就很多余的,道德规范是什么呢?不要用道德规范,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我就搞不懂,你这句话表达的是什么?(主持:我就说你不能希望别人从小人成为一个好人,这个是妄想,只要这个小人这个同事他做了他该做的事情就可以了。)我知道,但是他今天改了,明天又出来了,那你明天还要继续让他改而止,你这句话又自己给打回头了,譬如说这个人是个心眼不好的人,他今天做错了这件事情,我们作领导的批评了他,他也改了,那好了,那他明天还是继续做小人的习惯,明天又闹出第二桩事出来,那你明天又叫他改而止,是不是?让我来说,就是这样,那你后天你再闹出事情,你继续改而止,那么如果你有一天真的造成整个局面的破坏性,那我就将你炒了,该怎么处置还要将你整下去,那个时候就不是改而止了,如果会影响到大局的,我就不可能老是再原谅你,因为再原谅你,连我都很危险,是不是?

主持:我觉得在同事之间,所谓的认为对方是个小人,对方并不是说他的言行会影响到工作大局,而是对方的一种自私的或者怎么样,你看不顺眼的某些人品方面的问题,但如果整个工作上面,业务上面,任务他完成了,我觉得就可以了。

了空居士:让我来说,改而止,就是人家有什么错误能够改正就好了,就不要继续赶尽杀绝,是这个意思。当然也要看他影响的层面怎么样,假如你是祸国殃民,那不将你赶尽杀绝才怪呢,是这个意思。

主持:那我们平时生活中,毕竟看到祸国殃民的这种人还是比较难的。

了空居士:让我来说吧,改而止,就是说大方向他能做好就好了,就不要太过于吹毛求疵了。也有些人,人家改了,他还在那里愤愤不平,继续在骂,我们老家的话就打狗打进了死胡同,还继续往死里打,等下就闹出事情来了,就是这样的,也就是说掌握那个分寸。好像砍斧柄嘛,那大概能够适合用就好了,你就不用追求两个斧柄要绝对一样,就不用了,是这个意思,就抓主要矛盾了,能够大方向搞好就好了,是这样的。

主持:由于最近也有一些同修反馈一些家庭教育问题,所以我就想就“以人治人,改而止”这七个字,师父不妨给我们一方师学员们就展开讲一讲这个亲子教育方面的,怎么去处理?

了空居士:噢 ,其实“以人治人,改而止”,严格来说,你反而要注重推己及人,你自己有没有做好?如果你自己做好了,你要去教化别人,你也比较有底气,然后教化别人,也就是达到了目的了就好了,就是不要老是去变本加厉地去往死里整,大概是这个意思吧。因为有一些修养很差的领导,他就是特别希望抓一些人来出气,那就不对了,那与改而止就有很大的出入了,我们目的就是希望他改,而不是拿他来出气,是不是?

主持:“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这一句,《论语》里也有这样一句话,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相同的吗?

了空居士:是,是,是同一个意思。自己都不愿意了,你就不要逼着别人去那么去做了。当然如果工作有分工,好像你领导,你是总经理,他是清洁工,清洁工肯定是管那个厕所的工作的,那就不能说你总经理为什么不自己去扫厕所呢?这就是分工啦。反过来,也许总经理当年也是扫厕所一步一步升上来的,当然我这也只是这么想,不过现代这个社会,往往是一些有专业知识的,他也许一进单位,就是从事某一些专业的工作了,就不一定从扫厕所开始了,也有这个可能,所以我们一定要按照实际来看,不能一概而论。谢谢大家!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

“君子之道四”,就是说从君子这种大道的标准来说吧,有四类情况,丘,就是孔子的名字叫作丘,就说我一件都没办法做的完美。从君子这个大道之理来说吧,有四方面的事情,我孔丘也一件都没办法真的做到完美。

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

“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现在同修们,成年的同修很多都是人家的母亲或者人家的父亲,你要求儿女那样做,但是你自己有没有那样去对父母呢?我按良心说,现代人很多人可能自己对父母也很孝顺的,但是很多父母对儿女要求也很宽的。那反过来,你孔子反而不如我们这些,你是万世师表,千古圣人,还不如我们这些默默无闻的凡夫呢?这个也是个谜吧 ,鱼鱼,我这么说你觉得对不对?有可能吗?现代很多人对儿女非常的溺爱,很宽,自己又有一定的年龄,也会对父母都比较孝顺,比较好,“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太简单了,那孔子为什么这么说?我们等下继续再分析吧。当然我相信孔子是做得到的,只是他是要告诫我们一个道理。

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

“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这个君臣,是指皇帝和大臣,哎呀我们现代人就没有这种情况,但是现代人肯定也有上司下属吧,当然有些单位很正规,中级管理人员有时候还很厉害的,甚至飞扬跋扈的,很厉害,要求他的部下怎么怎么,他对他的领导怎么怎么,可能就要求别人就很严,自己就尽可能可以偷懒,有的。不过我告诉你,私营的老板,尤其是小老板有时候是很可怜的,当然不要说小老板,以前曾经有人说个笑话,说总经理坐飞机是坐头等舱,董事长自己为了勤俭坐普通的位置(经济舱),都有。因为有些单位效益不好,他没办法,只能高薪聘请人才等等,有时候自己还背着浑身的债,还要给人家高工资,是不是?自己可能去外边连大排档都不敢吃,吃方便面,但是有时候要招待一些人还是要去酒楼,所以有时候也反过来的。所以说“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现代人也有不少人能的,我相信孔子当年也有人能的,包括孔子,他的为人,我相信他以前做大司寇的时候,他也肯定对他的国君是很尊敬的,是很认真的,他也许对人也是很谦卑的,我相信孔子这些都能,刚才第一条和第二条其实是都能做的很好的,但是他为什么说我孔丘一条也做不到?等下下面继续解释。

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

“所求乎弟”,就要求弟弟这么做,然后自己对兄长那么做,未能也,我敢保证孔子,他是非常注重忠义孝悌的,我相信孔子是做的很好的。当然孔子他的家庭是比较特殊,他妈妈是一个小妾等等,他跟他的亲哥哥,他的大娘都应该是有儿女的,好像是没什么来往,孔子自己好像也没有弟弟,他只是他一个人一样,好像是没有,我记得不是很清楚,你们去查历史吧。我相信假如有的话,孔子一定能够做的很好的,但是他自己还是自我批评说我也做不到。

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

是啊,我们人世间很多人都在骂朋友这个不好,那个不好,所以我们老人有一句话“说人是非者,便是是非人。”鱼鱼,你们上海有没有?就是那些在骂他们亲人朋友不好的那些人,其实他自己就是不好的人,那么多人都是在他心中就是不好,所以这句话就说“说人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就说要求朋友对你怎么样,但是你自己就根本也没有做到那个样子去对别人,这个现实中很多。但是像孔子这样的人,我敢认为他是绝对做得到的,是绝对的。这四方面,让我对孔子历史上的了解,他是绝对做的到的,不然哪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哪那么简单,是不是?万世师表,哪那么简单?我们继续吧,等下后边会解开这个谜的。

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

这两句话(的解释),在百度上有很多,我又跟大家通常的注解又不一样,他们将“庸”就理解成平平庸庸,也就是普通,平常的。假如是平常,“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我们要将这两句话连起来,可以破解这个“庸德”“庸言”到底是普通的德行?普通的言语呢?还是中庸那个标准的德行?中庸那个标准的言语呢?我们从最后一句倒过来看,“有余不敢尽”,就说你为人处世就算做得非常完美,做到一般人看起来,你已经是做的有余了,不敢尽,你还不敢这么认为啊,这么认为我做的不错了,非常好了,有余不敢尽。那继续,如果“有所不足,不敢不勉”,假如做的不到位的,你还是一定要勉励自己继续努力,就算做的到位了,认为做过头了,也不敢尽,尽,这里甚至我认为是停止的意思,你也不要认为说我做到头了,尽头了,哎,我做到头了,不敢这么说。那么倒过来,继续反推,就知道,庸德,就是以中庸为标准的德,所规范的行为,庸德之行,中庸之德所规范的行为。庸言之谨,中庸这种圆满境界的言语就算在细小的环节上,其实这个行和谨是指同一个类型的范围,就是指言行,以那个《鸿门宴》里边那个樊哙对刘邦说的话“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你看这里有个行,有个谨,《中庸》这里有个行,有个谨,也就是说这两话合起来,就是以中庸这种圆满境界为标准的一切行为一切言语,就是我们的言语行为如果是以中庸这种圆满境界为标准的话,那么这些君子们,他们就是“有所不足,不敢不勉”,稍微有点没有达标,他们就会努力地去做,勉励自己,以前毛主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是这个意思。“有余不敢尽”,就是做到非常到位了,人家觉得你做得太到位了,做的超过了,不敢尽,都不敢认为到位了不用再努力了,这里的尽,就是尽头,停止。也就是还是做不到位也要勉,做到位,同样还要勉,勉励自己。那么从这个看起来,就知道前面孔丘说这四方面我孔丘一方面都做不到,如果你就是觉得已经尽力做到了,有人也说你已经做到位了,那么你就认为我做到位了,那么如果有人特别要来找毛病的,有时候也是莫须有的罪名也可以搞出来的嘛,所以说“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所以孔丘虽然四方面都做好了,都说哎呀我都没做好啊。

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

这就进一步给我们解释,“言顾行”,语言一定要顾及到你的行为。“行顾言”,行为一定要顾及到语言,就是要很谨慎,说话要注意,你说到了能做到吗?做到了,你表达出来又怎么样啦?所以说一定要谨慎。“君子胡不慥慥尔!” 慥慥就小心谨慎,忠厚踏实,君子都是很实在的,不敢有一些夸夸其谈的,不敢有夸夸其谈的,是这个意思。那么,我自己钻我一句牛角尖,我也多次说:同修们,我哪句话说错了?说错了就帮我指出来。其实这句话并不表示我说的话全部是对的,为什么呢?我常常说请大家记得我了空居士是个凡夫啊,我说的话可能有很多是不对的,如果你们发现不对的,都可以提出来,不过,我给大家回答问题,我常常是引经据典,不是用我的话来回答的,我是请这圣贤的经典里面帮你们找答案的,不过,找答案之后,你们还要小心说会不会找的不对路啊?那好了,大家认真推敲吧,看有哪句话引用的错了?所以这个也是“君子胡不慥慥尔”。所以我的言行同样是“言顾行,行顾言”,所以希望大家一定要全面的联想起来。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君子素其位而行”,素其位,素,白色的,干干净净的。吃素,不沾荤。“素其位而行”,让我换成现代的话,就是忠于职守。那你们觉得对不对啊?后边还有一句话,“不愿乎其外”,不愿意搞到外面去,也就是不愿意节外生枝。那反过来,他能够忠于职守吧,没有去玩弄他的某些手段吧,不会节外生枝。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

这四方面:富贵,贫贱,夷狄,患难,我们这里这四个词,只有夷狄这个词可能陌生一点,鱼鱼你说夷就是指我们东方的少数民族,狄指北边的游牧民族,是这样,所以他这个素什么素什么,就说假如你是一个富贵的人,那你也会按照富贵人的一些言行标准去为人处世。譬如说做什么好事啊,你有钱嘛你就多捐一点,就不会说你有钱就当作穷鬼一样不愿意捐,类似这样。那“素贫贱”,当然富贵其实是指两方面,富是指有钱人,贵是指贵族,或者是做大官的。那贫贱呢?贫是指贫民百姓,不怎么有钱,贱是指社会地位比较低,古代同样是士农工商之类的,有些穷秀才他比较穷,但是毕竟他还是一个秀才,在乡村有时候还是比较受人尊敬的,这个贫和贱,在古代还是有微妙的区别的,贱是指社会地位比较低的人。所以这个就说你是属于什么地位的人,你就履行那方面的责任和义务。那“素夷狄”,你是少数民族的人,我们也安分守己,不要想去扰乱其他人嘛,是这个意思。“素患难,行乎患难”,这个患难,你觉得怎么理解?鱼鱼?(主持:觉得就是人生的困境吧。)就遇到什么坎坷,遇到什么挫折,你也要面对现实。就是君子他们都是安分守己的,遵纪守法的,可以这么说,这么理解。我们继续吧,等下大家有什么疑惑或者异议,就是不同的见解,我们再来讨论。

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无入,很多人就说无所不入,就在什么地方他都能够安然自得,看起来好像对,如果按照上面四个素,也是啊,富贵也安然,贫贱也安然,夷狭也安然,患难也安然,这好像对,但是我们等下看到下边,就会证实我的看法是正确的,我这里就认为,“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我这里无入,就是说没有进入,不能进入,他就不要去越过这种权限,越过这种范围,而特别去那里,也就说君子是安分守纪的,遵纪守法的,能够入就入,不能入就不入,无入而不自得焉,不能进去就不能一厢情愿地想进去。

主持:师父您讲到这里,因为这两句,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歧义,所以就几个点请教下师父,请师父展开深入地帮我们解释一下。就刚才讲到“素贫贱,行乎贫贱”,因为这几句话都是子思写的,子思先生他这样的记录,也是他认为君子的一个规范,但事实上,在现实中,确实出生于贫的刘邦,出生于贱的朱元璋,才是我们所向往的一个人物,所以用刘邦和朱元璋这个出生和日后的成就来看,他们完全就违背了“素贫贱,行乎贫贱”。

了空居士:对呀,那你看到刘邦,你为什么没有看到陈胜、吴广呢?陈胜、吴广如果能够打下天下,刘邦算老几啊,是不是?后边等一下子思有说啊,陈胜、吴广也想起来,想打天下啊,他打不过啊,是不是?人家刘邦打的过啊,本来项羽就觉得他有万夫不当之勇啊,你刘邦算什么,他还要跟刘邦单挑,刘邦说不用不用,他曾经约定,好像在哪里要跟刘邦约定两个人一对一来单挑,刘邦说不用不用,不搞这东西,那如果刘邦要,不要说一个刘邦,十个刘邦都不是项羽的对手,人家项羽以前在哪里背水一战,巨鹿之战吧,九进九出,威震华夏,你刘邦一进都难出,我告诉你,他是一个人啊。

主持:所以就说不能“素贫贱,行乎贫贱”嘛,这句话我觉得对现代人来说,是不应该这样去做的。

了空居士:不是,哎呀,你就有点小人铤而走险了,你右边也要君子居其易,然后等待天命,等待天时啊,等待时机呀。好像诸葛亮,躬耕南阳,真的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吗?笑话,被我看出来,隆中对,他说“常(每)自比于管仲、乐毅”,虽然时人不知许也,他还常常这么说,是不是?君子他会观察时机呀,是不是?素其位,其实就是说不要轻举妄动,那个时机没到,你在那里轻举妄动,反而就招来麻烦。陈胜、吴广,他可能就是机会看得不准,能力不够,被秦始皇给灭了,是不是?你以为秦始皇那么傻,不会的。

主持:还有前面一句“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那我就想到现实中,如果你是科长要升到副处或者中级要评高级职称,那就肯定要愿乎其外才行啊,不能素其位啊。

了空居士:你要知道啊,后边还有解释啊,你不要这么就砍着一边,你要看“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这是孔子很喜欢的话,孔子也对子贡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多么有气势,我觉得留到下边再展开更加好。这样展开,你被子思在天笑了。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

“在上位”,就是你官居上位,或者是你的职位高的。“不陵下”,这里的陵,我们查字典,是通假字,跟凌空飞起的凌是通假字。“在上位,不陵下”,你职位高你就不要欺侮、欺压下级。“在下位不援上”,处于下位的人,你不要老是特别地去攀龙附凤,因为攀的好就好,攀的不好又是惹来很多麻烦事,甚至搞出很多误解。这个援,就是有点攀缘,当然这个援是支援的援,攀缘的缘是缘份的缘,这里我就告诉大家就是攀缘,就是特别有意地去攀龙附凤,有所奢求,就说下位啊,也不要特别去奢求什么,然后就搞不好就求不得,就变成一种苦难苦闷了。

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

“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求于人什么意思?要求别人。正己什么意思?自己做好,端正自己,但是不要去强求别人也一定跟你一样,其实这就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则无怨,就不会结怨,你自己努力做好,人家真的上梁正了,下梁想歪也不敢歪到哪里去,你自己带头做好了,但是我不绝对地要求别人,别人也不得不要跟着我了,他这时候很顺,很自然,这样人家就不会积怨、埋怨,则无怨。

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上不怨天,下不尤人”,对上不要埋怨老天,老天,好像《三国演义》说的那句笑话,周瑜说哎呀“老天,老天,既生瑜,何生亮?”当然这是小说家笔下的事。有些人说老天啊,这么不公平啊,我怎么这么可怜啊。所以你们请记得叫天常常确实天不应的,叫地地也不灵,不然你们去叫一下。所以孔子他说自强不息嘛,所以说“上不怨天”,怨天嘛,让我来说,就是不要老是去发牢骚嘛。“下不尤人”,就是不要老是去指责别人嘛。有些人老是说什么社会不公平啊,什么制度不好啊,什么什么。我说天啦,你有本事,你的家就是那么几个人,又治理得怎么样呢?不要老是埋怨别人,是不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天下的人如果都这样了,那天下就很和谐了嘛。所以说天,这里是指客观因素,就是上不要老是去埋怨客观环境条件怎么不好,下不尤人,下嘛,就不要老是去埋怨周边的人嘛。

主持:但是客观它也是确实是存在。

了空居士:是啊,你埋怨了有用吗?你为什么不“下学而上达”,以后很厉害了,“知我者其天乎”,是不是?客观条件也不是因你一个人而有的嘛。

 

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这个就进一步让你们理解什么是素位,这里就说“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关键词就俟,俟就是等待。命,就是命运。我们算命先生就说哎呀你生下来这个八字怎么样,走运怎么样,八字叫做命,走运叫做运,有些时候好,有些时候不好,哎呀,命运真的那样吗?我们大自然就有春夏秋冬嘛,春暖花开啊等等,冬天就草木都很多凋零,大自然也有这种季节的节奏啊,也就是人也会有穷通变化吧,也许,我用的是也许。俟命就等待命运。等待命运如果让我来理解,那就是等待一切主观客观条件。是不是?因为等啊,有时候也不是说你想怎么搞就怎么搞的,也要有个机会,也要有个条件啊。“君子居易”——白居易,据说白居易的弟弟叫做白行简,不知道真的还是假的,一个居易就说他生活很简朴,行简,就出门也不用带太多的东西。是不是?也就是生活很简朴——“故君子居易,”居易就是说他生活很简朴,没有什么苛求,也就是随遇而安。以俟命,以等待机会。等待机会,真的等待的人,他不是像守株待兔一样,他肯定是理智地去观察,去寻找,去发现,那好了,这个就知道素其位是什么意思?没有那个机遇,你不要节外生枝。后边就有说小人行险以侥幸,行险,就冒险,也就铤而走险;以侥幸,就希望侥幸能够搏一搏,那搏不到,不就雪上加霜了吗?所以这个“素其位,不愿乎外”,就是说你要安分守纪,等待时机。那具体怎么等待呢?你看《中庸》上边不是有说到舜好问好察啊等等,你必须也要加强自己,你看前面还很微妙的,“君子居易以俟命”,那君子要怎么做啊?“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你只有做到这样,才是属于君子的范畴啊,你一边这样做一边来俟命,这就是真正的“素其位,不愿乎外”,现在明白了,不会说很消极了吧?你想要做科长,你必须也要有做科长的条件,水平,不要说命,命也不一定知道,是不是?你也要有所准备啊,如果你没那个条件,德不配位,你上去做了,做不好,又被掉下来,那可能永远没机会了。所以“素其位,不愿乎外”就是这样了,一定要以这个“庸德之行,庸言之谨”,而且还“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这种正精进的态度和做法,然后来“居易以俟命”,千万不要以“走险以侥幸”,走险,冒险,一脚踩空,不就没有了嘛,圣人确实是圣人。

主持:师父讲到俟命这里,我想请教一下,可能有点远离话题了,就是师父曾经讲到惠能大师在猎人队伍呆十五年嘛,是他有三个运不好,对吧?

了空居士:我们以算命来说,十五年正好是三个运嘛,我们就说可能是三个运嘛,这是我们在妄语。

主持:我的问题就是为什么一个运是五年?

了空居士:那我问你为什么十二个月一年啊?

主持:那就是老祖宗定下来的。

了空居士:是啊,五年一个运,也是古老的人怎么算出来的吧。

主持:那我们怎么知道这个命到了没到呢?

了空居士:“见瓶水之冰则知天下之寒”,是不是?你的运到了没有?你自己要先做好准备啊,然后有一天有机会了,你就去争取啊,是不是?争取不到啦,可能运还没到啊,有一天你又准备好了,又争取到了,那就运就到了吧。是不是?其实吧,让我来说,人生没有好运也有坏运,没有大运也有小运,其实无论是平坦的大道还是崎岖的小路,只要你小心的看好,走好,总是能够一步一步的往前走,只不过快慢而已,所以人生其实最关键就是你能够“庸德之行,庸言之谨”,你看孔子虽然周游列国也没有人聘用他,但是他后来开了私塾,也名垂千古,同样生活也还是能够过的去的,当然他有时候也很穷,曾经叫子路跟别人借米都有,但是大方向来说,还是可以的,是不是?五十知天命,所以说一个人嘛,我们首先不要去追求那个所谓的最好最好的命运,让我来说,我就做好每一件事情,过好每一天,这就是自强不息吧。

主持:关于刚才讲的素富贵,素贫贱,素夷狄,素患难这四句,晓影请教师父,这几个素,是不是君子在其位,谋其政?有没有这个意思呢?

了空居士:在其位,谋其政,这句话很熟悉,这句话是不是就说君子在那个位置就要忠于职守,将那件事情给做好,是不是?这个词我不是很懂,你能不能百度上马上搜索一下?我这个人治学很严谨,我们不要小看我们现在在这里讲课,流传下去,不知千年万年,可能这个录音还在。(主持:这个出自《论语》,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大概是什么意思?(主持:就是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去考虑那个职位上的事。)这个如果从积极的方面,我用一个成语,大家就可能会理解了,不要越俎代庖,有些人自己的工作就不做,老是要去管别人,好像你们说八卦,是不是?我们这边好像有些人叫八婆,家里的事就不管,天天去外面搬弄是非,这个是不对的。当然这个跟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别人瓦上霜又不一样,这个就是太小气了,那个就说你自己的事情还没做好,你老是去多管闲事。那个各人自扫门前雪就说哎呀如果你有能力帮助别人也是好事啊,是这个意思,所以圣贤这个言语这个真的是很圆满。

主持:那么就说这句话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和前面的四个素什么素什么,相近吗?

了空居士:对,就是不要去干预别人。

主持:明静请教师父,君子素其位而“行”,之后又有“行乎富贵、“行乎贫贱、“行乎夷狄、“行乎患难。这两个 “行”,请师父再深入的开示一下。

了空居士:噢 ,行,素富贵,行乎富贵,就说如果你是属于富贵这个行列的人,你的行为就可以按照你们那个规格,那个标准去做。如果你是少数民族,大家各守边界,你就不要老是来骚扰,好像西汉那个时候老是,好像以前霍去病等等,都在边关打仗,他们老是来骚扰,就不要来搞这些啦,大家各守边界,安居乐业不是很好吗?这个行就是行为,去做,是这个意思。

主持:这一章在这里就结束了,今天的内容就讲完了,师父您还有什么需要更深入地给我们总结一下?

了空居士:噢,我是真诚地告诉大家,圣贤的世界观就是整体观。你们掌握了这个要诀,以后读圣贤的书可能一读就会明白,圣贤所传授的其实也是跟佛家所强调的信解行证这四大层次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圣贤的教导,你们看孔子,你们可能对释迦牟尼佛,对老子,你们会觉得他们不仅仅是有智慧的高度,而且是有修炼功夫的深度。你们对孔子,可能只是…孔子,曾参,子思,孟子等这些圣贤,你们可能只是觉得他们理论水平很高,也许你们内心深处是没有一丝他们修行这方面的印象,恰恰相反,我师父告诉我,古今中外,一切圣贤,他们都有实证的功夫,否则就没有悟到那么圆满。我这里就举两头,一个是孔子,一个是孟子,孟子他有一句很著名的话“吾善养浩然正气以充塞天地。”孔子最著名的,在修炼方法上就有仲尼心斋,心斋在《论语》里好像就没有直接的记载,我有空去查一下,心斋最著名的就庄子的《人间世》,好像是内篇,你们有空去查一下,颜回是要辞别孔子去魏国,劝那个国王一些政治方面的事情,孔子跟他说了一番道理,然后又讲了这个心斋这种道理,颜回一听,啊,一听他就明白,而且就证悟到那个境界。看到这里,我很激动,这个真的,你们去看《六祖坛经》,在机缘品里边,很多个人来拜见六祖,听了六祖一番话,他们就言下大悟。你看《人间世》,庄子《人间世》,内篇,孔子对颜回讲心斋的时候,哇,一讲完,颜回就马上悟入那个境界,所以孔子赞叹他尽矣,你这样对这个境界你就彻底的明白了。那么你说哎呀这个就跟禅宗一样,你们听我讲禅宗公案都知道,禅宗大宗师个个都是大智慧,高功夫,他们都是这种心心相印,刹那间悟入那个圆满境界的。那孔子有没有功夫呢?你们去看孔子的百度百科,据说孔子的武功很高,他的力气很大,能够搬动那个国门那个大石头吧,据说那个石头是很大的,力气很大。另外孔子他教学生六艺,里边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礼就是礼节,当然,这不是简单的打打拱的礼节,它还包括了各种祭祀,什么红事白事啊等等,很多事情的主持,搞这些东西吧,就懂得这种具体的一些仪礼,不是简单的打拱,打拱谁都会了。乐就是音乐,懂得各种音乐方面的技能,知识。你看孔子最著名的是跟师襄子学弹琴,你看他悟到那么高,所谓的曲数志为人,你们去百度上查,孔子跟师襄子学弹琴,你们就觉得很厉害,哇他境界太高了,也就是能够进入到道家说感而遂通的那种境界,差不多属于佛家进入那种无我相无人相等等那种境界。射是指射箭,当然它是以射箭来作代表,其实是包括剑术等等各种武艺都是会的,你看包括李白等等,出门都背着一把剑,虽然说从文善武,但其实他们也是有相当高的武功的。御,就是驾车,驾车也是需要一定技术的,驾的好不好,你们看东周列国,他们那些大将打仗的时候都是驾着马车,应该是到了汉朝,应该到西汉吧,我看周勃他们还是驾着战车一样,后来就慢慢学着胡人就骑马了,到了东汉,三国啊,赵子龙,关公都是骑着马,就不搞战车了,所以御就是驾车。书,一方面是指书法,一方面是指文学,你会写字,但是你不懂得作文章有用吗?书,不仅仅字要写的漂亮,而且也要有文学功底。数,你()算术吗?一加一等于二,是不是?它是涵盖着数学,包括其他的技术。所以你看它们这个涵盖的是这么多,我们从孔子在学习的过程,他都能够悟到那个,真的是出神入化那种境界,就说明他们是非常重视这种实修的功夫的,他一讲完心斋,颜回就悟入那个境界,就从这个孔子他平时学习这方面的广泛和精深,就简单从师襄子学弹琴,他悟入到那个境界,甚至从那个“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还有“三月不知肉味”等等,就知道孔子那个境界是很高,以佛家来说,那个禅定功夫很深很深。所以请大家记得,学圣贤之学,你们千万不要简单落在文字上,这一点的道理的推敲,一定要学会悟入到那种心斋的境界,唯道集虚,然后来读圣贤的书,你们可能一读就明白,也许很多字不懂,但是它的含义,可能你们一读就明白了,不能停留只在那里读啊诵啊,那只叫做信解,你还要去行证。无数的这种圣贤的一些传说,好像你们去看《人间世》,颜回一听就哇,就好像说以前就实实在在觉得有个颜回,现在好像觉得这个颜回很虚幻了,其实就是他一念相应,就进入到这种虚无的境界,也说明颜回悟性很高,孔子功夫也非常高,这种相应,你们去看《人间世》这一段,然后你们去看《六祖坛经》机缘品,那些弟子跟六祖一对话,哎,你们就觉得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希望大家好好修炼,好好学习,以后真正的达到信解行证,那么圣贤真实义,你们就了然于心,这是千古绝学,不是靠你们去看啊,听啊,慢慢一句一句去那里书呆子一样的学习方式,它是不对。它是叫做相应,心心相应,是这样来学的,所以在《楞伽经》释迦牟尼佛讲到两种神力嘛,我师父也讲到师承,明师的传承,就是这种功力的传承,能量的加持,还有世界观的传承。谢谢大家!

(明菂根据录音整理,未经了空居士本人校对,请以当日录音为准。)      免费打通大小周天,了空居士蔡衍颛先生的微信:13715860608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