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慧品第四
定慧品第四
师示众云:善知识,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
因为这本《坛经》是法海整理的,法海就是六祖惠能大师的徒弟,所以他开口闭口就称六祖为“师”,师父。“师”就是师父的意思。“示”就是指示,其实也就是告诉大家。“师示众云”,“我此法门”,我给你们传授的这个法门,是“以定慧为本”,就是说以定慧为根本。就是最重要的就是定慧。
大众勿迷,言定慧别。
“大众”就是大家,你们不要迷惑了,以为定慧是分开的,有定有慧,或者是先定后慧,或者是先慧后定之类的,以为定慧是两种情况。“定慧别”,“别”就是分开,分别。
定慧一体,不是二。
定慧其实是分不开的,“不是二”。
定是慧体,慧是定用。
“定”就是“慧”的本体,“慧”就是“定”的具体运用。下面六祖有解释,我在这里先不做解释。
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
“即慧之时定在慧”, “即定之时慧在定”,这句话就很重要了。就是说“即慧之时”是指什么?你在动脑筋的时候,在启动你智慧的时候。“定”就在这个“慧”里面。也就是说你的心要很平静,想事情才想得周到、全面。如果你的心很乱,我们有个成语叫做“乱了方寸”,欸,那就是“慌不择路”,“饥不择食”,等等,那就“乱了方寸”。所以说,其实一个人做什么事情能够体现出他很有智慧?其实是他的心能够不慌不忙,不慌不乱。“即定之时”,这个人很镇定,一个人真正的镇定是什么意思?他知道面前的事情何去何从,所以他就从容不迫,是这个意思。并不是说,对什么事情都是那么麻木不仁,那不叫做“定”。真正的“定”是从容镇定,是因为对事情他有一定的把握,或者了解。所以说“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是这个意思。一个人真正地有智慧,说明他心如明镜,明察秋毫。一个人真正的镇定、从容不迫,那说明对事态、事情,他能够把控得好,是这个意思。
若识此义,即是定慧等学。
就是你明白了这个事情,就是明白什么?就是明白“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你明白这个道理,那就是“定慧等学”。平时你说你是修“定”,其实怎么修“定”啊?历境炼心。历境炼心其实在搞什么?其实在磨砺你的智慧。当你碰到有事情的时候,嘿,我“胸有成竹”,那么你就从容不迫,“定慧等学”。要学“定”,要从“慧”上来学,要检验你能不能真正得到“定”,那也必须要在智慧那里去。你有智慧了,事情你了解清楚了,你才能从容不迫啊,才有真正的“定”啊。所以就是“定慧等学”。
诸学道人,莫言先定发慧,先慧发定,各别。
“诸学道人”,就是诸位学道的人啊,你们“莫言”,不要这么说啊,“先定发慧”,或者是“先慧发定”,或者是先要有智慧啊,这样才能从容不迫啊。那大家可能会突然想到一个事情说:那佛经上到处不是说的——“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好像就说“因戒得定,因定开慧”吗?这个是对小根人说。说:大家,你们要做到问心无愧,首先就必须遵守纪律,遵守这个戒律啊,杀盗淫妄酒啊这些不要做啊,“做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也不惊”,这就是“定”。当你的心平静之后,看问题就看得比较准确了,这是对小根人说。对上根人说,他其实持戒的时候,他已经是以“智”来持戒了。就是说,哎呀我们为什么要持戒啊,因为做这个事情哪个方面来看是怎么不对怎么不对,因此他这个“戒定慧”是一体的,这个是对上根人说。是这个意思。不是说佛祖讲错了,六祖讲的更对;或者说六祖讲的不对,佛祖才对;不是。是对小根人说,他的悟性比较低,所以我们就勉强拆开,说你们要先看戒律啊,遵守戒律啊,你就做一个问心无愧的人啊,问心无愧了,以后心平静了,看事情就看的比较全面、周到了。那对大根器人,他马上就明白,做人就是“君子坦荡荡”,所以就是“戒定慧”刹那间全部成就。是这个意思。
作此见者,法有二相,
“作此见者,法有二相”,作什么见啊?就是认为“先定后慧”,或者“先慧后定”,“作此见者”,就是作此两种见解的人。这个说法是错误的,错误在哪里?就以为“法”,这个“法”就是正法,就是佛家究竟之不二之法。这么说就变成“有二相”了,那就不究竟了。
口说善语,心中不善,
对、对,六祖这个是比喻哈。就说一个人口上老是说好话,要做好事什么,其实他实际上就是没有那么做,所以其实就是说也没用,做也老是做错,所以定慧也是这样。定慧是不能拆成两部分,我先来定一定,然后再来想问题,看起来也很合道理,但是其实如果那么修只是一个入门,当修到圆满的地方,其实是不二的。也就是说小根器人和大根器人,他的领会是不一样的。如果你们要迅速地掌握最上层,要发起信愿,你们马上就要听我惠能这么说,这么就刹那间就进入正道之门了。不然你们老是在外面绕、绕、绕,是这个意思。
空有定慧,定慧不等。
“定慧不等”,就老是有个我执,或者是法执,所以就反而就很难有成就,是这个意思。为什么六祖要那么强调要“定慧等学”?你定慧拆成两边,就更加有我执和法执产生障碍。
若心口俱善,内外一如,定慧即等。
这个“心口俱善”还是比喻哈。“心口俱善”,就是不用嘴巴说一套,行为做一套,这个自己有时候心里都很慌乱的。正如所说的“君子坦荡荡”,那内外就一致了,就不会说话说漏嘴。好像我跟大家说,我天天在跟大家答疑解惑,我都没有什么漏嘴的。因为我完全是发自内心听佛祖的话,佛祖怎么说,我也怎么努力去做,“君子坦荡荡”。所以就是说我说这个事情错了,就是那个人坐在旁边听到了,我也觉得我跟你说的是实话啊,因为我不是故意去挖苦别人啊,我是按照佛家大道之理,或者古圣先贤这个标准来讲的。所以六祖是强调:这就是他一贯的思想,“一行三昧,一相三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是这个意思。也就是:当下从凡夫地马上进到菩萨的境界,是这个意思。这就是“顿超”。那么“迷人渐契,悟人顿修”,你说六祖啊,那我们业障深重的“迷人”,怎么慢慢去“渐契”呢?不是说你慢慢去想,不是!你要马上去接受这种理念,然后平时忘记了,你再提起精神不能忘记,再忘记了,你再提醒自己,就是永远提醒自己马上要以“顿超”的方法来修。“渐契”的过程就是你悟后迷,迷了之后又悟,悟后迷,迷了之后又悟。那些上根之人他是一悟,甚至是永远就是那样做了。“迷人渐修”啊是这么修的,而不是在那里慢慢想,然后哎呀先定后慧,先慧后定,不是不是,你也必须…就是你再迷,只要你愿意来听我讲,你都马上要接受六祖这个理念,只是说:根器好的人,他接受之后不会忘记,根器差的人他容易忘记,是这个意思哈。千万不要以为你还在那里想,那你就永远没有入门的时候。
自悟修行,不在于诤。
“自悟修行”,就是自己明白了,就要这么去做。“不在于诤”,那个“诤”就是争论的意思,狡辩啊,就说你自己明白了就要这么去做,也不用跟别人再去辩论了,说别人对啊错啊,不用,自己知道这个是正道了,你就努力地去这么去做就好了。
若诤先后,即同迷人。
如果老是在跟人家争论,定先慧先,老是还在这么争的人,这些人其实还没有听懂,就是还没有悟,没有开悟,就跟没有开悟的人,那些“迷人”是一样的,迷惑的人是一样的,“即同迷人”,你老是跟人家争,你也是一般见识了,不用争,你去做好就好了。
不断胜负,却增我法,不离四相。
“不断胜负”,是什么意思?是指前面老是在跟人家争论,人家不听,不听就算了,不然你老是去争,心里本来就不是那么安稳,越争越乱,是这个意思。
善知识,定慧犹如何等?
六祖又怕我们听不懂,就说“善知识”,哎呀大家,你们觉得定慧像什么呢?他要给你们找一个比喻嘛。“犹如何等”,就是像什么呢?“何”,就是什么。“等”,就是相同。“定慧”像什么呢?
犹如灯光。有灯即光,无灯即暗。
“犹如”就是就像,就像“灯光”。其实灯是灯,光是光,犹如灯和光。“有灯即光”,有灯就有光,无灯就没有光。有些人钻牛角尖说,六祖啊,我那个灯还没有点亮,呵呵,不要钻这个牛角尖。六祖指的是点亮的那个灯。有灯就有光,无灯就没有光,是这个意思,不要钻那个我有灯,但是不点亮,不要说这些。
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
这“光”从哪里来啊?就是从灯出来的。那就是有灯就能够有光。“灯是光之体”,我们物理学叫做光源。那么灯有什么作用啊?就是用来照明的嘛,“灯是光之体”,光之本体。“光是灯之用”,灯就是用来照明的,有灯才有光,这么的来比喻。
名虽有二,体本同一。
虽然说有灯有光,但是其实,灯和光,这是一体的,没有单独离开灯的光,也没有单独离开光的灯,当然那个灯不点亮,就有离开光的灯啊。他这里给大家强调一下的就是指点亮的灯啊,才能够体现出这个用处哈。
此定慧法,亦复如是。
“此定慧法”,这个定慧这种现象、这种方法就跟灯和光一样的,“亦复如是”,也跟灯和光这个道理是一样的。
师示众云:善知识,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
这里六祖又给我们解释了,因为六祖一贯是跟我们说这个“一行三昧”,就是一切时一切处,“常行一直心是也”,就是永远保持“一直心”。
《净名经》云: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
六祖也是跟我一样,引经据典。《净名经》这么说: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等下关于直心下面也有解释,我再给大家详细解释哈。
莫心行谄曲,
关键词就是“谄曲”。我们平时说谗言,谗言就是那些小人啊奸臣啊喜欢搬弄是非,添油加醋啊,改头换面啊,那些言语叫做“谄曲”,“曲”就是弯曲,“谄”就是那些歪门邪道的话。“谄曲”,就是说那些歪门邪道的话,害人啊,等等。这就叫做“谄曲”。
口但说直,口说一行三昧,不行直心。
口头上老是说我喜欢说“一行三昧”,但是你“不行直心”,那也没用的。口头说是没用的。
但行直心,于一切法,勿有执著。
六祖开始给我们解释,什么叫做“但行直心”啊?就是“于一切法”,没有执著。
迷人著法相,执一行三昧,直言常坐不动,妄不起心,
迷人以为“一行三昧”,就是“常坐不动,妄不起心”,就是心中没有念头,念头全部给去掉,那就变卧轮禅师了。那么跟老人痴呆症也差不多。六祖就下面有解释的。
即是一行三昧。
就是说那些愚痴的人就以为坐在那里,心中不要有念头就是“一行三昧”。不对的,不对的。
作此解者,即同无情,却是障道因缘。
这么理解,然后这么去做的,就跟路边的石头一样。路边那个石头一个妄想都没有,这么就没办法证悟,“障道因缘”,你这么修,修到一定程度,那麻烦,变成一个傻乎乎的、脱离现实的一个废物。“障道因缘”。
善知识,道须通流,何以却滞?
“善知识”,六祖对大众的一种称呼,一种很恭敬的一种称呼。“道须通流”,就是悟道之人,他的心灵啊是非常的圆明的。就象流水没有停止,流水不腐,不会说那个思想停滞在某个点上在那里执着的。
心不住法,道即通流。
关键词就是“心不住法”,什么叫做“心不住法”的住法?就是对一种方法的执着。你执着了,你这个道就不通流了。也就是说你变成一种执着的状态,就没办法跟大道融通了。那你们可能最关心地说,欸,了空居士,你不是也大力推崇念佛法门吗?那我们天天说要真信切愿,求生极乐,那不是执着 “求生极乐”吗?这个就执着一个法了,对不对?对啊,我叫大家一定要这么执着。但是你们执着的时候一定要记住哈,要“三资粮”都执着,不要执着一点。那执着哪一点啊?如果你执着天天念多少句佛,一万遍还是两万遍,天天不断地搞个念珠在那里数着说:“哎呀,九千九百九十九了,还差一句就一万句,今天任务完成了”,啪啦,睡觉了,那完蛋了。那叫做法执。念佛是怎么念啊?念佛就是忆佛念佛,念佛就是见贤思齐,念佛就是学佛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因此,念佛必须有真信切愿,真信什么?信佛的教导。切愿什么?求生极乐。如果你没有向佛祖学习的这种心愿和行为,你就是天天念十万声佛,只是跟佛结个善缘,确实有点很可怜的“喊破喉咙也枉然”,如果你真的能够依照佛的教导,“信受奉行”,那其实你这“信受奉行”干什么?那其实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你这么一做事,起的什么作用?就破了你的“我相、人相、众生相”,破了你的贪嗔痴。所以你这个我执一破,谁在执着法啊?而且有什么法给你执着啊?你执着念佛,你就是念念记得佛祖就在你面前,你要以佛祖为榜样去为人处世,你执着什么?你执着以佛祖为榜样是不是啊?没错!那这是不是执着?不是!这是一个动态的平衡,你不断地返观自己,我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就要改掉,改到最后你彻底完美了,你不是跟阿弥陀佛德行一致了吗?那不是“佛我不二”了吗?“佛我不二”了,还有谁执着谁呢?所以那个时候就是没有执着,只要你认识到见贤思齐而念佛,你就是没有执着了,因为你不断地在破你的执着哈。
心若住法,名为自缚。
如果你天天的就是要念多少声佛,但是就没有听佛祖的话,没有去破贪嗔痴,那么你不是一学佛就搞得很累啊?我告诉大家,我一天有空就念念佛啊,想一下我在极乐,想一下自己还有什么事情没有做好,但是我从来没有去算我一天念多少声佛的。如果你说我一天要念一万声佛,要念两万声,那完了。那你不是忙的时候搞得焦头烂额的,说今天我才念到九百九十九,还差一句,是不是啊?那不是又搞得很多事情碍手碍脚吗?这就叫做“自缚”。
若言常坐不动是,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却被维摩诘诃。
关键就是“维摩诘诃”,“诃”,就是批判、批评,维摩诘批评过舍利弗在那里坐,“宴坐”是什么?“宴”是坐得很安稳,很安详,坐那里。舍利弗傻乎乎地在那里坐,就跟马祖道一当年一样,如果认为就是整天在那里坐,就能够修出高境界,那是不对的,因为你根本都不知道我们真正的历境炼心是在动态的环境下。静态也是一种辅助啊,辅助。
善知识,又有人教坐,看心观静,不动不起,从此置功。
这段话很关键,六祖是批判又有什么人怎么怎么,这段话是说这个做法是错的哈。从第三品决疑品,“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也知道,就是在那里静坐观心,这个是不对的哈。“从此置功”,就说:他从此就以为这样去做就对了。
迷人不会,便执成颠。
“不会”就是不理会,就是不明白,不懂得那个静坐观心是错误的。所以他天天就在那里观,执着这个静坐观心的方法,结果就搞成入魔了,就“便执成颠”。
如此者众。如是相教,故知大错。
从这段话还能够印证出,前面教人家怎么静坐观心,老是你教我这么坐,我教你那么坐,那是错误的。
师示众云:善知识,本来正教,无有顿渐,人性自有利钝。
就是“本来正教”,“正教”,就是最究竟的大法,其实就是佛陀证悟的“缘生性空”之理。“正教”是指这个不二法门。不二法门,不二境界就是万物不二、万法不二这个圆满的境界,也就是明心见性的境界。这个不是佛门所独有。我跟大家说,儒家曾参他也提到,“格物致知”,老子《道德经》也提到,“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些都是同一种境界。跟《金刚经》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都是不二境界。释迦牟尼佛在《金刚经》第七品也这么告诉我们:“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我们有个成语叫“英雄所见略同”,也是赞叹这个事情、道理。所以说究竟圆满的道理是不二的。
迷人渐修,悟人顿契。
请大家记得哈,“迷人渐修”,不是你们老是在那里想:啊,我要怎么“渐修”。“渐修”是“迷人”有很多悟后迷的时候;那个“悟人”,他可能一悟永悟,好像六祖“言下大悟”。好像惠明“言下大悟”,能够一悟永悟。我们的同修可能今天听了,“哎呀,了空居士你今天讲得对啊”,可能明天不小心碰到一些具体的事情你又忘记了。那没事,后天我们继续。这就是“渐修”。
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即无差别。
你们明白的时候其实你们跟圣贤没什么差别的,你们明心见性的境界跟释迦牟尼佛,跟六祖是一样的,但是你们等一下忘记了就不一样了。是这个意思。
所以立顿渐之假名。
因为怕大家掌握的不好嘛,所以没办法,就说慢慢来啊,树立信心啊。主要就是怕人家没有信心,“所以立顿渐之假名”。顿悟的,他一听就明白了。没有顿悟的,我们就天天长期熏修,如染香人,日久身有香味。是这个意思哈,大家树立信心吧。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这些都是假名哈,“先立无念为宗”,然后就是“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我告诉大家哈,“无念”,“无相”,“无住”,“宗”,“体”,“本”其实都是不二的。
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住者,人之本性。
人之本性,“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我们的佛性也是这样,我们的佛性是什么?“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大家的本来面目”,那就是佛性。佛性本自清净,所以佛性是无所执着的。那么我们关键就来讲这个“无念”和“无相”。“无相”就是于相而离相,“无念”就是在一切境界上你不染着。你们读到这里的时候,可能老是会搞不清楚,我帮你们划成两边,你们就明白了。“无相”,外界的一切情境引发你思想的波动,这就是叫做着相,反过来就叫做“无相”。“无念”反过来就是你内心的经验、内心的习惯引发你对外界事物的错误判断。其实有相,这是属于这个外界环境引起你思想的波动。这个有念这是属于内在的世界观或者是人生观、价值观,引发你对外界事物的错误认识。我这么跟你们解释你们会看得清楚。不然,你们会觉得怎么“无相”和“无念”,有点很类似,怪怪的,其实这个最微妙的差别是一个从“外”干扰到“内”,一个因为“内”干扰到“外”,“无住”就不用解释了,人之本性。
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并将为空,不思酬害。
这段话非常重要。很多人就说外边好人坏人,好事坏事,我们都认为是空的,不要去理它,“不思酬害”,都认为是空的,“酬”就是你对我不好,我就对你不好,就是“酬”。“酬”就是报酬,就是互相你来我往。那么他们都认为是空的,关键是:那他知道外边人的对和错吗?知不知道啊?他是知道的。但是只是说,都认为是一家人,都是一个整体。“酬”就是“酬达”,就是你对我不好,我就对你不好;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就是对着干,相对,礼尚往来也好,对着干也好,是这个意思,就是说:外边的一切好也好,不好也好,我都不要理它,那么是不是彻底的不理它啊?那彻底的不理它,不是变成顽空了吗?不是。就说你一切就会知道的。如果你一切都不知道,那是傻瓜境界最高了,白痴啊、老人痴呆症啊,境界就很高了,外边什么都不知道了。是不是这个意思?那我们不用修了?不是不是。就是外边的一切情境,他都了了分明,但是他会从整体观上来认识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是这个意思。并不是说以你个人的恩怨情仇去面对那些,而是以大局,这点是最重要的!很多解释的人都搞不懂。请大家牢记我一句话:圣贤与众不同之处就是有智慧。凡夫往往就是小聪明,要不然就是傻乎乎。圣贤他是有大智慧。你们千万不要将圣贤推到傻乎乎的行列里面去,虽然他“若愚”,但其实他心里是“大智”。
念念之中,不思前境。
这句话我们就很吓一跳说,是不是就变成健忘了?过去的事情就忘掉了?这个“不思前境”就是不要耿耿于怀。不要人家瞪你一眼,你就老是想“我改天打他一巴掌再说”,算了吧,瞪一眼,也许是我做的不好,也许是他有什么误解。反正他也对我也没什么影响,那就算了。不要跟他们计较,就说对什么事情,不要老是一厢情愿地耿耿于怀,你要像研究历史一样去面对过去的一切。千万不要说,全部给忘掉了,那越修,记忆力越不好。你看,祖师大德没有一个记忆力不好的。
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
这句话也非常重要。你们在座的各位也知道我了空居士历来强调你们坐下来,心中有念头你们就认真给想好,给它一个客观的答案。那你们要说,了空居士,你能干还是六祖能干?六祖不是说“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那你了空居士正好天天在教我们“系缚”,哈哈,矛不矛盾?一点都不矛盾!关键在哪里?关键在于我教你们要找出一个客观的答案,而且常常叮咛:你们想不出来的就带来问我。答案找出来不是恍然大悟、豁然开朗吗?而且我还提醒你们,那些鸡毛蒜皮真的没价值的东西,譬如天上有多少个星星啊,没意思的,想不通的,河边的沙粒一共有多少颗啊,没用的,刚才下雨有几滴水啊,没用的,我们不要去钻这个牛角尖。我们一定要思考那些有意义的事情。那个事情想完了,那个念头就消失了。如果那个事情老是没有想通,那你不是被那个事情给牵挂住了?所以这个“念念相续不断”是指那些人整天在那里胡思乱想,永远绕不出一个出口。我是教你们如何破掉“系缚”啊!我是对六祖这个破“系缚”非常了解的人哈,所以你们不要以为我跟六祖有矛盾,不会的,我们两个是一样的。
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
“于诸法上,念念不住”,那我今天不是拼命地给你们讲《坛经》吗?那不是执着《坛经》吗?不是。我是以六祖所讲的道理来帮助你们破工作生活的烦恼。我并不是教你们:你们要将《坛经》全部背诵起来,然后碰到事情就将《坛经》诵一遍,不是啊。我了空居士也不是在这里给你们诵《六祖坛经》啊。我是以六祖所讲的道理来破你们那些不正确的观念啊。破完之后,你们《六祖坛经》忘记了没事,你们能够掌握了这个“一行三昧,一相三昧”就好了。掌握了又是执着?不是。其实“一行三昧”,没有一法可执着的。说穿了,“一行三昧”,就是行为上的三昧。“一相三昧”那是观念上的三昧,那三昧是什么?正受!那一行一相的正受是什么?那就是以整体观去实事求是地去为人处世。那就没有一个定法了嘛。你到哪里,哎呀这个必须这么地来做,哎呀那个必须那么地来做,都是实事求是啊。就告诉你们这种世界观就是从整体观出发去实事求是。是这个意思,虽然好像听起来有一法可执着,其实具体运用的时候,还是时时处处是不一样的。
此是以无住为本。
这是“以无住为本”,就是不能执着。真的好像以前《吕氏春秋》里面“刻舟求剑“。那个船刻个记号,那个船已经走很远了,那人还下去求剑。就是一种执着。
善知识,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
“外离一切相”,怎么离呢?不要因为外面那个情景好,你就很喜欢,“流连忘返”,该“返”的时候你还是就是“流连”也必须“返”。那外界的情景不好,你该是在那里的时候,还是必须在那里坚持啊,所以你就不要因为你对外界的情境的好和坏而影响你整个计划。
能离于相,则法体清净。
“法体清净”,这法体是什么?就是我们的清净心。
此是以无相为体。
“无相为体”就是说,我们这个“一行三昧”,“一相三昧”其实就是般若行,般若行其实就是般若现前的状态,般若是“以无相为体”的,如果你有相了,那就变成“成见”了,“成见”了就不是般若了。
善知识,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
这是给我们解释“无念”。“心不染”就是,其实你刚才说有相无相,有念无念,刚才就说,于相离相叫做无相,那么现在就是“于诸境上,心不染”,“心不染”是什么意思啊?这句话六祖的表达好像情境影响了你的心。严格来说,这两种是很微妙的,这个无相和无念其实,我刚才分成两边来讲,“无相”就是不要因为外界的事情影响你心的变化,“无念”就是不要你的心中有什么经验、成见影响对外边事物的观察,其实这两者严格来说也是不二的,刹那间是同时产生的。
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
这个“生心”其实就是…好像我们两个人,他看同一个情境,也许他有不同的感触,那不同的感触其实就是说他们内心深处每个人的执着、每个人的观念不一样,所以“无念”主要是指内心深处每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一样,是这样。所以“无相”,严格来说,有相无相,就是对外边事物的有执着还是没有执着。有念无念,这是内心深处你是否带着有什么成见。这就是这两方面的。
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是为大错。
哦,千万不要将 “无念”认为就是心中一个念头都没有哈。然后“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不要以为修炼就是修、修、修,修到有一天没有念头了,然后就是叫做进入涅槃了,就到其他地方去投胎了,没有的,卧轮禅师搞那么久都死不了哈。不是这个关系。
学道者思之。
就是大家要动脑筋啊,不要被那些邪知邪见给骗了,是这个意思。
若不识法意,自错犹可,更劝他人。
六祖很叹息:哎呀,很多人他自己是不懂,不懂装懂,真的是不懂装懂。哎呀,你自己不懂,你去乱修,这事还无可厚非,你还要去教别人…
自迷不见,又谤佛经。所以立无念为宗。
对,对,“自迷不见”,不见什么?没有明心见性。自己迷惑,“不能见如来”,他们没有见如来,也就没有明心见性。“又谤佛经”,他们是不是有意谤?不是,他们是无意的,不懂,糊里糊涂的。好像有时候极少数同修问我,让我给他鉴别一下他明心见性了没有,自古以来有没有?有,好像永嘉玄觉大师啊,那个智隍啊都是请六祖给他印证。有,但是真正明心见性的人心里也知道他是明心见性的。明心见性有个标准,真正明心见性的人,严格来说就是,佛经上有个名字叫陀罗尼吧,陀罗尼翻译成中国话就是“总持”。“总持”含有四方面的含义,就是法陀罗尼;义陀罗尼,就是他能够通达万法,他能够通达诸佛妙理;还有一个就是咒陀罗尼,严格来说,这个是跟他的大愿力相关的;一个是忍陀罗尼,他能够非常深、彻底地无我相无人相无寿者相,也就是“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真正明心见性、大彻大悟的人就是能够有这方面的本事也好,智慧也好,所以他能够通达这个一切佛经之理,通达的,所以不用问,自己找几本佛经去读读就知道了。
善知识,云何立无念为宗?
“善知识”,就是大家,“善知识”就是对大家的恭敬吧。“云何”,“云”就是说,我们谁云谁云,就是谁说,就怎么说要“立无念为宗”?
只缘口说见性迷人,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
为什么要无念啊?无念就是清净心。也就是说你的心永远像明镜一样,这点很多没有真正开悟的人,他很难理解。要说你无念吧,你又是非对错分明,要说你有念吧,你又说无念。其实就是大公无私,光明磊落。一切事情你都是客观的心态去实事求是。请大家牢记,你们听了我这个话,你们马上就能做得到。只是有时候会忘记了。牢记,不会错的。
自性本无一法可得。
“自性”就是我们的清净心。他没有特别留了一个方法等待去做什么事情。那你说那工作经验就没用了?我问你啊,一定有用吗?百分之百是不是?六祖这里的意思是没有一个经验可以百分之百可以用的,是这个意思。你经验丰富也要到那里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千万不要照搬硬套,那就变成教条主义了。是这个意思。就说你可以有无数的经验,但是你真的要去那里用的时候,你还是要去观察一下具体的情况,然后在心里寻找,我有哪一种经验能够配得上面前这个事情,是这个意思。在配上去的时候,有时候还是需要要怎么去修改还是怎么,是这个意思。那你说机器坏了换零件,不是照搬硬套吗?欸,你针对一个点,好像汽车轮胎走得磨平了,那也是一个同样的轮胎啊?但是那我问你,你有时也要考虑一下那轮胎的磨损是否正常啊,如果不正常,好像有时候偏了一边,那你还要去修一下其他的拉杆之类的东西吧。不是说只要磨损就换,天哪,等一下你天天吃了单边,那不是麻烦吗?有些东西,虽然看起来好像是照搬硬套,但是永远是离不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若有所得,妄说祸福,即是尘劳邪见。
“若有所得”这句话是六祖在批评那些认为他是有所得的。“若有所得”,然后就信口开河,他自以为自己有功夫了,有境界了,有智慧了,然后去外边随口说,说这说那,“妄说祸福”,这不对的。这个“若有所得”这句话,也是六祖在批评那些“若有所得”的人。那我有没有依据?我了空居士本身也没本事去批判别人,我只是去请六祖和释迦牟尼佛来,那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不是说“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大彻大悟的人是无所得。《楞严经》也有一句著名的话:“圆满菩提,归无所得”,真的是大彻大悟的人,他是没有觉得有一法可取,一法可舍。那个行昌,应该是行昌吧,“因守无常心, 佛说有常性。不知方便者,犹春池拾砾。我今不施功,佛性而见前。非师相授与,我亦无所得”。嗨,个个都说无所得,那我就说这句“有所得”是错的哈。
故此法门立无念为宗。
六祖口口声声说此法门,此法门就是指“说通及心通 如日处虚空,唯传见性法 出世破邪宗”,六祖的法门就是直指人心,明心见性哈,那么六祖是不是有这么特别?不是。释迦牟尼佛在法华会上,《法华经》上第二品方便品也是说,“权设”,“上中下三乘,牛鹿羊权设”,释迦牟尼佛说只是“一佛乘而已”。“一佛乘”就是见性法。请大家牢记哈,八万四千法门都是围绕这个核心来讲的。
善知识,无者无何事?念者念何物?
这是跟我们解释了,这个无念,这个“无者”就是没有什么可以执着,没事啊。我顺便跟大家讲,我了空居士虽然也设种种方便,什么吕祖文化啊,包括大小周天啊等等,我都是用种种的方便引导大家到这个“惟传见性法 出世破邪宗”的哈,不是说我在搞什么渐修,全部是围绕着不二的境界而设方便的哈,请大家“善思惟之”。
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
关键就是“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什么叫做二相?我在看这个东西,有我和我所看的东西。如果你认为,我和一切是一个整体,那你的世界观就不一样了。很多同修来过我家,都会听到我说一句话,你们在这里静坐啊,我的门口有很多汽车的声音,很吵,希望你们以认同的心态,也就是说,你们认为他们的汽车声音不是来吵我的,他们是忙他的,他也根本不知道我在里面打坐,所以你们用这个好的心态,那变成观音菩萨在海边,“初于闻中,入流亡所”了,因为人很奇怪,你这个心以对立的心态,那么很多事情就看得不顺眼,如果你认同,那好了,是这个意思。
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之用。
“真如本性”是什么?就是那个“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那么“真如”怎么念啊?其实“于相离相”,“于念离念”,就不要引起你内心的情绪波动。并不是真的“真如”有能够念啊,“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是这么着才是“念”哈,不是真的是念“真如、真如”,你念到一定程度,刹那间,能念的我,和所念的真如,你都不执着了,那不是不二了吗?所以有一些言语的表达,如果你执着了,那真的是“言语道断”,你不执着了,真的叫做“文字般若”。
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
就说我们的清净本性,我们的“真如”,是通过“眼耳鼻舌”来跟外界产生联系的,如果你的心有一点执着,那“眼耳鼻舌身意”看起来很多事情就变样了,是这个意思。
真如有性,所以起念。
关键是说这个“性”字,这个“真如”这个“性”,就是有这种能力、功能,“真如”有什么“性”啊?就是寂照,寂照之“性”,就是般若寂照,“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这个寂照。那寂照如果带着你的成见去看,那就变成“知见立知,即无明本”;如果以清净的心态去看,那就“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这些都是《楞严经》上的佛祖的话。
真如若无,眼耳色声,当时即坏。
就是说,自性离开了我们的身体的人就死了,是这个意思。就说死人就跟无情众生一样了,就没有这个佛性了。
善知识,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
你们永远牢记哈,这个“真如自性”就是惠明那个“不思善不思恶”那个心哈,他用这个清净心来看事情,来听事情,来感受事情,那就是叫做实事求是,是这个意思。六祖一直就是在强调这一点。你们永远牢记,“真如”就这么简单,就是那“不思善不思恶”的清净心。那么你现在马上“不思善不思恶”,你们在座各位你们个个都说我们“不思善不思恶”,那么如果我来问你们一个事情,你们可能还是有见解还是有点不同,那为什么?其实你们这个“不思善不思恶”,还没有达到百分之百,有些可能是百分之二十,有些是百分之三十,有些是百分之四十,那其它那个百分之八十、百分之七十,那是什么东西?那还是你们内心深处的一些执着,因为这个不可能马上彻底破完了,所以还是要“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那佛祖在这方面有没有看法?有啊,那就是《楞严经》上很著名的一句话,那就是“理可顿悟,乘悟并消,事非顿除,因次第尽”。就说:道理可以马上明白,但是真的内心深处的一些习惯干扰啊,还是要慢慢地来历境炼心。所以自古说,“大隐隐于市”,“隐”在“市”上干什么?才有机会历境炼心啊。
故经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对了,这句话我去查过,出自《维摩诘经》。我们关键就是第一句“能善分别诸法相”,明白了:大智慧的人他是非对错是了了分明的,明白了《维摩诘经》上这句话了。但是“第一义”是什么?“第一”就是没有再超过了,也就是最客观的了。真正大彻大悟的人,他们的心啊,就是非常的清净,他们不受“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干扰。当然,我们刚刚开始能够开悟的人,他还有很多干扰,所以你们还是要“时时勤拂拭”。从这一点反过来继续印证五祖对神秀那首偈的评价说,“依此偈修,可以见性”,我们觉得这首偈本来就不见性,但是这首偈是强调了我们要时时去掉邪知邪见,当你去掉了百分之九十九啊什么,那有时候刹那间你就变成了百分之百了嘛。那就是大彻大悟了,真正的明心见性了。
我讲《六祖坛经》,我不是简单地给你们做一个古文翻译,我更是注重我扮演六祖的角色,将你们当做惠明乃至韦刺史等等等等,希望你们也真的能够“言下大悟”。虽然我没什么大智慧,但是六祖有智慧,我是借六祖的智慧来希望帮助大家开悟。以后大家真的就像六祖在“付嘱品”里面对他的弟子们说:你们都是“各为一方师”。那我以后真的不知道多开心。希望大家一定要生起大精进心!如果对这个明心见性的道理不理解,那还是有点可惜。虽然说,永明大师说“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啊?你们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搞错了。其实永明大师这句话的意思是“无禅有净土”,是他没有真信切愿,其实这些人都已经是标准的解悟,那这个“禅”是代表什么?是代表真正的证悟。他第一段是“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今世为人师,来生做佛祖”,那“为人师”这个就不是做“邪师”了,这个真的就是“大善知识”,六祖前面讲的“大善知识”,就是说没有开悟的人遇到“大善知识”,他帮他开示,也就是大彻大悟的人啊。“有禅有净土”,他是用世俗的名词,“有禅”是什么?证悟,“有净土”是什么?大彻大悟的人没有一个是不信净土的哈,包括六祖他都信啊。他那个“惟其心净则国土净”,这个是对信愿行彻底理解地流露,这个就是说,你们没有真信切愿心怎么能净啊?你们心要净就要真信切愿,是这个意思。千万不要以为六祖他不相信净土法门,他非常相信,为什么“十方佛刹,尽在一心之中”?为什么普贤菩萨他一毛孔世界,法界都验在里面?他怎么不知道十万亿佛国土之外的极乐,也在六祖“一心之中”呢?那么你说六祖的心有多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十方佛刹,尽在其中”,十万亿佛国土算什么?一百万亿佛国土都在心中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