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禅品第五
坐禅品第五
我们说到“坐禅品”,就联想到前面那个“定慧品”,就说“又有人教坐,看心观静,不动不起,从此置功。迷人不会,便执成颠”,六祖的本意是:教人家静坐观心,念头不起,那些是不对的;“从此置功”这四个字,不是说他从此涨功了哈,是说他从此就那么去做了;“迷人不会”,迷人不是说不会静坐观心,是迷人不理解这个是错的,所以才搞成执着,变成“便执成颠”等等入魔,那段话是这么理解哈。后面这种现象这么做的人很多啊,那些是错的。我们现在请看“坐禅品”。就是六祖告诉我们:怎么坐才是真正的坐禅!
师示众云:此门坐禅,元不著心,亦不著净,
“师示众云”,“示”就是指示,告诉、教导我们。“此门”,六祖这个门是什么门?禅宗。禅宗其实是什么啊?就是禅的境界。那就是般若行。而不是说禅宗是八万四千法门里边一个独立的法门,不是的。前面说“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惟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禅”,就是佛心,于相离相,佛的境界,佛的知见;“宗”就是祖宗,就是根本。所以说,“禅宗”其实就是佛的境界,不是独立一个法门,而是万法的本体。“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明心见性这个境界不是一般人能懂的,你懂了你就大彻大悟了。或者是最少来说,还是叫做开悟了。“此门坐禅”,你们不要以为是执着什么形象去坐,而是禅的境界。“不著心,亦不著净”,人家以为我心无杂念,那就是“净”。心无杂念,你在执着什么?那执着无杂念,执着空。严格来说,真正的“净”,那就是于念离念,于相离相。哦,那这个很复杂?其实不复杂,也就是永远保持坦荡荡的心态,这就是“不著心,亦不著净”。那怎么才能够标准“不著心,亦不著净”啊?“君子坦荡荡”,就对了。那就是六祖一向所强调的“直心是道场”。
亦不是不动。若言著心,心原是妄。
“心”,有些人以为说我的心如如不动的,其实什么如如不动啊?是不是什么都不知道啊?什么都知道,但是你的心永远是那么平静的。我们的心,念头都是“妄”。那么你说:我在思考问题,这个事情很重要,你说我的这个心是“妄”心?不是,请大家记得,这个“妄”的意思就是虚妄,也就是不永恒。你今天这个事情很重要,你想完了,解决了,那你不用再想了是不是啊?呵,事情解决了,你过后考虑一下说:以后有同样的事情积累点经验,那可以。但你就不用那么跟没有解决之前那么投入了,因为毕竟是过后的总结而已了。所以“心原是妄”这个意思是:心,心念也是因为有什么事情,而产生这种思维,事情过去了,你就不用再执着这个事情了。就好像我们建一栋楼房,建好了,这个图纸就可以放到一边去了。当然也可以留给别人参考,但是对这栋楼来说,这个图纸暂时也告一段落了,除非以后要维修,过后需要看,否则真的是告一段落了。所以说这个“心原是妄”的意思是说:心的这些念头啊思维啊,也是不永恒的,也是没有永恒的作用的。
知心如幻,故无所著也。
“著”的意思,我举个例子给大家听,譬如你们以前遇到一件很不开心的事情,如果你永远停留在不开心的状态里面,那不是在折磨自己吗?你要告诉自己,这个事情已经过去了嘛,最多是积累一点经验,以后遇到这个事情,怎么面对会更加好,那想想就好了嘛,总结一下,就让它过去了。知道这个事情已经成为过去了,不是永恒的存在嘛,“知心如幻”是这个意思,所以就不要老是执着。很执着的人就是有个成语叫“耿耿于怀”,我们不要老是“耿耿于怀”。
若言著净,人性本净。
哦,“著净”,我们一般人“著净”,去哪里“著”啊?你离了念头又“著”了空,一般人不知道这个空也是一个相,所以以为我什么都不想了,像卧轮禅师一样,就说我什么都不执着了,那你还执着个空啊。
那个智常去拜会大通和尚,他也不是说,不见一法叫做正见,不知一法叫真知嘛?【了无一物可见,是名正见。无一物可知,是名真知】六祖说:“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此之知见瞥然兴”,他说“此之知见”是什么啊?就说:你认为“无见就是正见,不知就是真知”这种见解,如果你认为是对的,“错认何曾解方便”,你错认这种境界了,所以你就没办法开悟。“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那是什么意思啊?就说“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然后就“行正即是道”,在前面那个“般若品”里面的颂里面有的哈。“此之知见”,就是执着无知和无见,以为就是正知正见,就是错误的。最正确的做法就是“汝当一念自知非”。你要“一念”“返观”,就像惠明一样,“返照”“汝边”,“汝若返照,密在汝边”,是这个意思哈。所以请大家记得,你们跟我修行很简单,就是返照你们的心,哪个念头,对在哪里,错在哪里,给它一个答复,一答复,那个念头就过去了,就不会说“念念相续”,变成“系缚”,就不会那样了。那就是将烦恼给断了,“念念”都给它一个正确的答案,就将那个妄想给它断掉了嘛,烦恼给破掉了嘛。
由妄念故,盖覆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
“妄念”,你执着“妄念”,我刚才用个成语说“耿耿于怀”,“耿耿于怀”开心的事情,你就得意忘形;“耿耿于怀”不开心的事情,你就满腹牢骚。这些都不清净。真正的清净就是坦坦荡荡地面对现实。想到开心的事情你也那么坦坦荡荡,想到不开心的事情你也坦坦荡荡,这坦坦荡荡的心就是惠明那“不思善、不思恶”的“本来面目”啊,请大家记得,我讲《坛经》,我是在尽力地扮演六祖的角色,希望大家个个变成惠明了,能够“言下大悟”。
起心著净,却生净妄。
其实不管是你想象的什么东西是“净”的,只要你执着了,都叫做着相,都不是“净”。六祖前面不是有说过嘛,那个“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是这个意思。“打却”是什么意思啊,就是你不要执着了。你一切都知道,但是你的心就像明镜一样,不会受“邪正”的干扰,而且你对“邪正”了了分明,这就是“菩提性宛然”。
妄无处所,著者是妄。
六祖就怕我们问他:哎呀,师父啊,和尚啊,“妄”,妄想在哪里啊?他说你的心啊,有所执着的那个事情,那就是“妄”,你不执着了,“妄”也没有什么处所。不过大家一定要牢记,你们不要以为无念就是没有执着,有意去排除念头,那就是执着在空里边。真正不执着的人就是“纯一直心,不动道场”,或者我说“君子坦荡荡”。
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工夫。
“净无形相”,“净”,那最干净的是什么情境啊?那就是无相。那“无相”又是什么情境啊?那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请大家牢记哈。就不要以为我在排除念头入静。“言是工夫”,这句话是说,自己立一个什么排除念头入静啊,以为这就是“净”的境界啊,干净啊,真正的净,没有念头了,然后说这是功夫。这是错的哈,这不是功夫。那真正的功夫是什么?“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那么你达标吗?“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这个标准哈。
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缚。
就说:以为是排除念头入静,怎么都不执着,其实这个就反而就“障自本性”,障碍了本性。我们的本性其实就是那“不思善、不思恶”或者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那就是我们的自性。你们不要以为要另外去排除念头。你在顺境里面东看看西看看,没所谓的。逆境也是东看看西看看,也没所谓的。只要你的心永远是保持平静的,是非对错,了了分明,那就是真正的“净”,也就是不着相。
善知识,若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
这句话很重要哈!请大家记得,你们千万不要理解成:不见别人的是非对错过患。“不见”,人家做错事,你也不知道;小偷在偷东西,你学着在拿人家口袋的东西,不对的。这个“见”的意思是见怪。
那你说,以后别人在做坏事,我就不要去见怪他吗?不是的。圣贤的世界观是整体观。老子说“抱一为天下式”嘛。佛家就说“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小偷在偷别人东西,你也当做偷你的东西,那就对了。小偷等一下被警察抓到了,可能要被处理,你也认为小偷被处理也是好象我们被处理一样,那要提醒小偷说,你不要偷东西了,偷了,人家损失;被抓了,你也损失,好好去干活去吧。这就是“抱一为天下式”。就说:不要说老是去责怪别人嘛,被偷了,就责怪你太笨了,怎么不小心被人家偷了;等一下自己被偷了,就说小偷你太狡猾了。不要老是在怨天尤人嘛,一定要做实事,以整体观去做实事,不是停留在见怪,在责怪这个、责怪那个,再怨怨天、再尤尤人,不是这个意思。都是“纯一直心”,以整体观去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责怪来责怪去。
即是自性不动。
我刚刚讲的那番话就是六祖说的真正“自性不动”哈,你们要牢记,我不会讲错的。
善知识,迷人身虽不动,开口便说他人是非长短好恶,与道违背。
这“迷人”就是…好像以前有个同修说要打坐七八个小时还是什么,我说天哪,门口的石头还坐得稳呵,不要这么想哈。以前我小时候看见我姑妈家养猪,那猪一吃完后就呼呼大睡,一天我们小孩去踢它,它都不动。没用的。真正的修炼是境界上,而不是在身体上到底动不动的问题。如果你坐在那里,闭着眼睛,然后那个心还是心乱如麻,要不然就是整天打瞌睡,那这个不是坐禅。
若著心著净,即障道也。
六祖就告诉我们,这些执着的那些做法都是“障道”的,没办法真正成就功夫。功夫是什么?就是定慧。定慧是一还是二啊?定慧是不二的。定中有慧,慧中有定。那定慧的最标准的境界是什么?那是般若行嘛。
师示众云:善知识,何名坐禅?
六祖很慈悲,给我们解释了,怎么才是真正的坐禅啊。“何名坐禅”?
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
“此法门”,请大家记得:“此法门”就是“唯传见性法”,是明心见性,也就是佛祖所讲八万四千法门,或者是高,就是说上中下也好,就是“惟一佛乘”——这个是《妙法莲华经》第二品方便品里面说的“权设三乘”,实际上是“一佛乘”,这“一佛乘”是什么?“唯传见性法”。所以六祖说,我此法门,也就是这“惟一佛乘”,也就是见性之法门。也就是那个《维摩诘经》里面的那个不二法门。所以六祖告诉我们,什么叫做“坐”啊?就是在一切情境里面心念不动。心念不动是什么意思?就相当于我们说从容镇定。我看到什么事情,我知道它好在哪里、它坏在哪里,它对在哪里、它错在哪里,但是我的心啊,就是那么的平静。我一切都知道:该怎么进、该怎么退,该怎么去、该怎么留,我都很清楚,但是我没有一丝个人的感情色彩。这就是“坐”,“心念不起”。
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
“内见自性不动”,那“自性不动”是什么样子的?也就是心很平静,但是又了了分明。其实严格来说,内外是不二的。六祖是怕我们有时候难理解,搞个内外,其实是内外是不二的。
善知识,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
那你们说:六祖啊,我问你啊,你上面刚刚说坐禅,“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那现在又“外离相为禅”,天哪,这说明我刚刚没有骗你们,六祖就这个意思:这个心态内外是一致的,“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那一共四个字:前面是“坐”和“禅”,后面是“禅”和“定”。“坐”和“定”,我不敢跟你说,那两个“禅”字,坐禅的“禅”和禅定的“禅”是一回事还是两回事?一回事,六祖倒过来,其实他是告诉你们,这个心啊是内外一致的。
外若著相,内心即乱;
这句话是进一步告诉我们,这个心啊,在内在外,是同一个心哈,你外面一着相了,譬如看到好看的,哎呀,伸长脖子,目瞪口呆,眼光都看直了;看到不好看的,你就“呸—,哎呀—”什么。那为什么眼睛会瞪直了,脖子会伸长了?这是你内心动心了。你为什么会“呸—”,就是你内心也动心了。一个是贪着,一个是反感。所以外边一着相,内心就会波动嘛。
外若离相,心即不乱。
那我们“外若离相”,怎么“离相”啊?我常常说《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你们觉得有时候也有点抽象。那我还是帮你们找个成语吧,那就是“司空见惯”。如果你对很多事情你都司空见惯了,你对某个事情你很了解,很熟悉了,你的心就很平静了。这个时候你又知道事情,一切都很知道,一切都很了解,但是你的心又很平静。这就是“外若离相”。
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
六祖进一步告诉我们,他怕我们老是去排除念头,不好掌握吧。六祖就说,我们的自性啊,本来就是平静的,为什么会波动啊?就是因为看到外面善恶境界引起。哎呀,好像我们平时在家里,这颗心比较平静,突然人家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就欣喜若狂;告诉你一个坏消息,哎呀,你就脸色大变。在没有喜和没有悲之前,你的心是平静的。六祖就告诉我们,我们的心本来是平静的,但是你要知道,人世间的一切都是如梦如幻,高兴的时候也不要太过得意忘形,不高兴的时候也不要那么特别地垂头丧气。那怎么办啊?是不是学着人没有感情了?不是。他是要我们学着面对现实。
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
就是说,你看到什么情境你的心都不乱。当然,你们牢记啊,你们看到什么情境,心不乱,如果那个情境你都不知道,那没用啊,那是堕落顽空或者是愚痴嘛。好像你找一个老人痴呆症那种人,他看什么东西他都是愣愣的,真的是视而不见。如果你看得很清楚,你的心还能够很平静,那才对啊。
善知识,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
这个六祖继续给我们解释哈,“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其实六祖为什么那么麻烦地老是讲内讲外?那我告诉大家,其实六祖是很慈悲,也是大智慧,所以他每个环节帮我们说清楚了。我们平时在外面看到什么善恶情境,你就会情绪会波动,那没有看到会波动吗?有时候想到也会波动啊。不是说往事不堪回首啊等等,有时候回首起来,也会波动啊,不一定看。所以六祖就将“有事情发生在面前”和“对过去的执着”这两方面都帮我们说清楚,就是“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我们譬如有些人躲到深山里面去做猴子去了,但是不一定他能够断烦恼。他在深山有时也会想东想西的嘛,有时不知不觉想到一些真的是比较印象太深的东西,他同样会情绪会有剧烈的变化,都会的。是这个意思。
《菩萨戒经》云:我本性元自清净。
六祖就怕我们不相信,就跟我一样,喜欢引经据典,说我们自性本来就是清净的,《菩萨戒经》都这么说,希望你们相信我惠能的话。六祖大概是这个意思。
善知识,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这个怎么做呢?就是说,你一切时一切处,你都保持平静的心态来看待自己心中的想法,或者是面对周边一切现象。这其实就是历境炼心。这其实就是六祖后来老是讲到的“一行三昧,一相三昧”。也就是前边所说的般若行,很简单,就是保持客观的心态,对自己的过去未来的一些想法,你也是以客观的心态来看待,来分析。对遇到的事情,你也是以客观的心态面对现实。所以就能够达到一切时一切处,你的心都是那么平静、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