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缘品第七(一)

机缘品第七

 

师自黄梅得法,回至韶州曹侯村,人无知者。

“黄梅”就是从五祖那里,应该是湖北黄梅东山寺吧,然后他一直在“韶州”,“韶州”就是韶关这里。六祖也是我们广东人。六祖原来移到南海,新州然后就到南海。得法之后他就听五祖的嘱咐,就不敢出来外面“显露”,所以就躲躲藏藏的,就躲在“韶州”,韶关那一带。

时有儒士刘志略,礼遇甚厚。

“儒士”,“儒”就是读书人,也就是秀才这一类的。“儒”专指儒家这方面的。“士”,严格来说也是代表读书人。“儒士”合起来就是,属于儒家这边有学问的人。“礼遇甚厚”,就是对六祖很好,虽然他不知道这个人是谁,但是他对他还是很恭敬的。

志略有姑为尼,名无尽藏,常诵《大涅槃经》。

这个刘志略有个姑姑、姑妈,“为尼”就是出家为尼。可能虽然出家但是还是在家里有个地方在家里住吧,自己在家里修吧。她的出家的法号叫“无尽藏”,她经常喜欢诵读《大涅槃经》。

师暂听,即知妙义,遂为解说。

因为《六祖坛经》是六祖的弟子法海所编写,所以这个“师”就是指六祖惠能大师,就是师父的意思。“暂”就是暂时,也就是稍微一听,她在读,他一听就明白经里面的意思,然后就为她解释。

尼乃执卷问字。

“尼”就是指这个无尽藏比丘尼,她有些字不懂,就问六祖,他会给她解释,他解释的很有道理,就以为他很有学问,有些字不懂,就去问他这个字怎么读。

师曰:字即不识,义即请问。

六祖就告诉她,字啊我就不懂,不认识,但是这个意思嘛,你就可以问我。也就是说你读到哪里不懂,你读给我听,我就给你解释。

尼曰:字尚不识,焉能会义?

这个比丘尼就问他,你字都不懂、不认识,怎么会理解这个意思啊?

师曰: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六祖就跟她说,“诸佛妙理”,诸佛所讲的微妙的道理。“非关文字”,哎呀这句话就很重要了。很多人将这里搞歪了。很多人说:诸佛的妙理啊并不是写在文字里面啊等等;或者他的意思啊不是在文字里面。天哪,他们都搞混了。我告诉大家,“诸佛妙理,非关文字”的真正含义是诸佛所讲的微妙的道理跟识不识字没关系。也就是说,我六祖惠能不识字没关系,你们要知道,佛经上的字排在一起就组成了一句话,你这句话一读给我听,我就知道这句话在说什么意思。所以我虽然不识字,但是你读给我听,我只是听这句话,我不用去认那个字的形象。譬如老太婆,她不识字,但是她同样会聊家常啊。老太婆的儿子从前很多都是写信回来的,她的儿子写信回来了,老太婆不认识字,她请邻居帮她读一遍,她就知道她儿子说什么话啊,就是这个意思哈。没有很玄妙的意思。

“诸佛妙理,非关文字”就说:我虽然不识字,但是你读给我听,只要我听,只要我理解佛祖的意思,明白佛祖的境界,那佛祖说的话,他说什么我就一听就明白的。所以“诸佛妙理,非关文字”就是跟我认不认识字没关系,你读给我听,就等于是佛祖在说这句话。我一听就明白,因为我知道佛祖的意思啊。千万记得,这个就是心心相印吧。六祖他已经证悟佛的知见。所以佛说什么话,他一听就明白。我们凡夫因为执着于凡夫知见,所以不理解佛祖说的是什么意思。所以说六祖已经是证悟佛经上的一切话。他就是不识字,你们读给他听,就犹如释迦牟尼佛在对他说话一样,他一听就马上就明白的,是这个意思。并不是说佛祖的意思没有写在文字里面。佛祖的话就是写在佛经里面这些文字,这些文字读起来就等于佛祖的话,你能够理解佛祖的意思,你一听就明白。所以说“一经通,一切经通”。请大家一定要牢记我这些话,不然你们看佛经就白看了,以为佛经里面没有写什么意思的,意思都在文字之外。天哪,读佛经犹如倾听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也就是等于你是亲自听佛祖在跟你说话。是这个意思。

尼惊异之,遍告里中耆德云:

这个无尽藏比丘尼确实悟性很高,她听了六祖这段话她听得懂。她很惊讶,就“遍告里中耆德”。“里”就是村里的,村庄里的。“耆”就是年纪比较大的,年纪大、有道德的,其实也就是说有威望的有地位的。

此是有道之士,宜请供养。

就告诉他,我们家这个人是有道之士,也就是说,我们说“得道高人”,按照佛家来说就是开悟之人,请大家要供养他。

有魏武侯玄孙曹叔良及居民,竞来瞻礼。

“魏武侯”是指三国的曹操。三国曹操死后,他的儿子曹丕称帝之后就封他父亲曹操为魏武帝,这里是指曹操。玄孙就是孙子的孙子。曹操的儿子是曹丕,曹丕的儿子的孙子就叫做玄孙,也就是这个曹叔良,就是曹操的玄孙。“竞来瞻礼”,“竞”就是有点争先恐后,大家都…很多人来拜见六祖。“瞻”就是瞻仰,表示很恭敬,“礼”就是礼拜,行礼。曹叔良还有很多人都先后来拜见六祖。

时宝林古寺,自隋末兵火已废。

“隋”就是隋朝,唐朝之前有个很短暂的王朝就叫做隋朝。“自隋末兵火已废”,“兵火”是什么?“兵”就是战争,军队。“火”就是放火。以前打仗的时候放火给烧掉的。

遂于故基,重建梵宇,

“故基”,就是在原来的那个地方。“基”就是基础,就是原来那块土地上。“梵宇”,就是指寺庙重新建造了,在原来的地方上重新建造一座寺庙。

延师居之。俄成宝坊。

“延”,就是延请,就是很客气地请六祖在里面住,“居之”。“俄成宝坊”,“俄”就是很快,其实“俄”常常有两个字“俄顷”,也就是很快,很短时间。“宝坊”,就是成了一个很好的一个丛林,一个寺庙,也就是很多人会去那里跟六祖修行。

师住九月余日,又为恶党寻逐。

“师”就是六祖,“师”六祖在里面住了九个多月,“又为恶党寻逐”,天哪,你看五祖手下那些不听话的和尚真的…有些甚至是罪大恶极啊,那些人还继续来找六祖的麻烦。

师乃遁于前山。被其纵火焚草木。

有些大德就说六祖用大神通“遁”…呵呵,这个“遁”的意思就是跑掉了的意思,六祖他知道人家要来害他,他就赶快跑了,“遁于前山”。“遁”就是跑的意思,偷偷地跑掉了。

师隐身挨入石中得免。

“隐”就是隐蔽,就是躲到一个可能是一个山洞里面的,挨到石头堆里面,就不会被火烧到。

石今有师趺坐膝痕及衣布之纹,因名避难石。

这个传说就厉害了。从这方面就看得出六祖真的好像有大神通,他“挨入石中”,那石头都被他挤进去了,印出一个痕迹在那里。所以后人就说那块石头叫“避难石”。其实这种传说很多。譬如在我们家乡,唐大颠祖师,他就曾经在我们家乡不远的一座山上,那个东山东岩,听说他常常在一个洞里面打坐,时间长了,在这个洞的上方,也就是在房顶都能印出他一个人形的模样,据说是祖师常常在那里坐禅,印出那个形象。据说在嵩山少林寺一个山洞里面也有达摩祖师在那里面壁,印出一个形象吧,好像都有这个说法。这真的很神奇。人家就将当时六祖避难挨进石头,在石头上印出一个痕迹来,那个石头叫做“避难石”。

师忆五祖怀会止藏之嘱,遂行隐于二邑焉。

可能这个恶人也太猖狂了,也太凶恶了,所以六祖都不敢再回那个宝林寺去。想起五祖要他在怀会这里隐藏。“怀”是指哪里?是指我们广东的怀吉,会就是新会,那边比较偏远。韶州可能就比较繁华一点。怀吉和新会那个时候比较偏远一点,没有那么热闹。所以就在那一带隐居吧。

 

僧法海,韶州曲江人也。初参祖师,

有个和尚,“僧”就是出家人,叫做法海。“僧法海,韶州曲江人也”,也是在我们广东这里,韶州也是韶关这里,六祖宝林寺也是在韶州吧。可能他听人家说就来找六祖。

问曰:即心即佛,愿垂指谕。

他很恭敬,“愿垂指谕”,就希望师父能够指点一二,“垂”就是表示很恭敬地请六祖教。“指谕”,“指”就是指点,“谕”就是晓谕,就是很恭敬地,“师父啊,你能不能给我指点一下?”

师曰: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

请大家记得哈,这两句话我们先不要解释,你们先留着,六祖是故意这么…法海就请教六祖“即心即佛”是什么意思。六祖就告诉他“前念不生”就是心,“后念不灭”就是佛。其实“不生”、“不灭”这个怎么分啊?我相信法海听到都愣住了。“前念不生”就是心,那“前念生了”呢?我们什么时候能够“前念不生”啊?“后念不灭”就是佛,所以六祖扔出这句话,我相信法海听了也愣住了。

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

“成一切相即心”,什么叫“成一切相”啊?你看到什么东西,想到什么东西,这个工作过程里面就是这个“心”在起作用。“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那你又看到了,又要离开,那是怎么办啊?那不要看是不是啊?开悟的境界就是在这个关节眼上,就一般人着相了,你就永远搞不懂了,这就是金刚经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成一切相”,你又要看到,又要看清楚哈,“成”“相”就是看清楚。你又要“离一切相”,我们就觉得很难搞。其实不难搞,你们永远记得惠明“不思善、不思恶”,“返照汝边”。你看“成一切相”的时候,你不要看到好看的你就跟着就喜欢了,就看呆了,看到不好看的你要讨厌了,甚至生闷气了,你不要生起喜欢,也不要生起讨厌。你看见好看的,你说:“欸,好看!哪个方面很好看”;看到不好看的:“欸,不好看!哪个原因不好看”。你喜欢吗?“欸,这个…我心如明镜”,这个就对了,就是“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凡夫就是“成一切相”之后,然后就执着“一切相”,喜欢的你就贪取,不喜欢的就厌烦,就被这个境界给拉动你的情绪波动了。如果你看到,“哎,对,这个事情很好”,“这个事情很不好”,你好像一个裁判一样,那么你这个“心”就跟“佛”是一样的,就是“即心即佛”。就是“成相”的同时你不着相,于相而离相,知而不生起情绪变化。

吾若具说,穷劫不尽,

他说这种关系啊,如果我要跟你一一的说,那“穷劫不尽”。这个“穷劫”就是用一“劫”的时间,“穷”一“劫”时间。

听吾偈曰:即心名慧,即佛乃定。

这两句话很关键。六祖就说,听我给你说一首偈吧:“即心名慧,即佛乃定”。那六祖为什么不倒过来呢?我以前跟明入聊天,“明入,六祖为什么不倒过来?为什么是这么排的?”“即心名慧,即佛乃定”,能不能倒过来?“即心名定,即佛乃慧”?那就不对了!心啊,它是会有种种的想法的,所以叫做“心”。种种的想法如果你是“不思善、不思恶”的状态下,如实地反映出事物的种种现象,那就叫做般若。“即佛乃定”,“佛”是什么?“佛”是觉悟。觉悟的就是如如不动。所以这两句话不能倒过来的。“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前面六祖不是说“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佛”就是觉悟,觉悟就不着相,就如如不动。

定慧等持,意中清净。

“定慧等持”,六祖真的是太伟大了。他怕我们“即心名慧”,那这个心啊等一下就胡思乱想了。六祖就告诉我们:你这个慧啊、这个心啊、种种的起心动念是属于“慧”的范畴;你于相离相,那是属于“定”的范畴。那么这个“定”和“慧”要怎么把握它的分寸啊?怎么才叫做“即心即佛”,很平衡啊?你又要将事情看清楚,你又不要被眼前的情景搞得心猿意马,要掌握一个平衡点,那这个平衡点要怎么掌握啊?“定慧等持,意中清净”,“定慧等持”的时候你的心啊就很清净,虽然什么事情你都看得清楚,但是你的心不动摇,这就是“定慧等持”。怎么才是“定慧等持”啊?你就是“意中清净”,“意中清净”你还必须“成一切相”,然后“成一切相”的时候保持“意中清净”,你就必须“离一切相”,这样就能够达到“即心即佛”的圆满境界!

悟此法门,由汝习性。

“悟此法门,由汝习性”,这句话非常关键。前面六祖已经讲好这个“定慧等持,意中清净”,然后他接下来告诉我们怎么在历境炼心中达到“定慧等持”,“悟此法门,由汝习性”。“习性”,我们听起来觉得这个“习性”是不好的。那么有没有好的?“习”,就是习惯。“性”,就是心性。六祖这句话就是说:不管什么人啊,他们的天赋习性怎么样都没所谓,只要他把握好这个度。譬如一个很喜欢喝酒的人,他听了六祖这么讲解,那他是不是从此就不能喝酒了?不是。你平时如果你自己想喝酒,那你告诉自己,你为什么想喝酒,我这是贪着,那你一想,告诉自己这“意中”不清净。那要做到清净,那你就平时不要喝酒了,但是偶尔有什么好事情,朋友聚会等等,有一些民风民俗吧,逢年过节会喝点酒什么等等,一些或者是喝喜酒啊等等,请你去,你不得不要喝一点,那么人家看起来你又在喝酒,但是你告诉自己:我的心是平静的,我是不得已,在这种气氛下,我不得已随喜跟大家喝一点,我本来可以喝半斤,但是我现在可能就喝半两,只是恒顺一下大家,也不用将这些习惯全部给断掉。“悟此法门,由汝习性”。你喜欢抽烟的人,你平时就不要抽了,在特殊的情况下,真的人家有什么特殊的情况下,一定要让你抽一下,那没办法,那你也就随缘吧。好像六祖“但食肉边菜”这个道理一致。“悟此法门,由汝习性”,就是从种种的习性里边,你知道刹车,那你就悟入到这个“定慧等持”了。不是说专门在那里盘起腿打坐才能够悟入。在日常生活的一切时、一切处你时时警醒自己“定慧等持,意中清净”,你就能够“悟此法门”。“悟此法门,由汝习性”就是这个意思,就从种种的习性里面知道刹车,你都能够悟入这种“定慧等持”的境界。

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用本无生,双修是正”,在一切处、一切时中掌握这个平衡点,你就达到了“无生无灭”的境地。“用本无生”,就不会因为我做了这个事情就造了什么恶业,不会的。就上次我所讲的“十大自在”里面的“业自在”,虽然同样是待人接物,但是因为你没有贪着,因此就不会堕落,就不会生起种种的业障啊等等。“用本无生,双修是正”,六祖进一步给我们肯定:一定要“定慧等持”,“定慧等持”才是正道啊!

法海言下大悟,以偈赞曰:

法海一听“言下大悟”,也真的是出口成章,“以偈赞曰”,也是出口颂出一首偈,很厉害。

即心元是佛,不悟而自屈。

哎呀,我这个心啊原来跟佛是不二的,我不明白,没有开悟,“不悟而自屈”,自己很冤枉啊。

我知定慧因,双修离诸物。

“我知定慧因”,我知道了定慧的原因所在。“定慧因”,得定开慧的方法,或者是这个要点、要领。“双修离诸物”,“物”原来是指事情,物体,就是离开种种的执着。我明白了“定慧等持”,怎么做才能够“定慧等持”啊?于相离相,所以我知道了于相离相之后,我对一切现象就不会执着。反过来,就是因为我不执着一切现象了,所以我就达到了“定慧等持”的标准,就达到了“双修”的标准,“双修”是指“定”和“慧”“双修”,“定慧等持”。

僧法达,洪州人。

法达是洪州人。“僧”,一个出家的男人。

七岁出家,常诵《法华经》。

厉害,“七岁出家”,就跟我们的儿童七岁去读小学一样,七岁就出家,“常诵《法华经》”,很厉害,《法华经》很长的。

来礼祖师,头不至地。

“来礼”就是来礼拜,来拜见六祖,给他磕头的时候,那个头就没有磕到接触地面,“头不至地”,稍微磕一下,有一点马马虎虎的意思。

祖诃曰:礼不投地,何如不礼。

“诃”就是责备,“诃,你怎么这么没礼貌,给我磕头,头也不着地”,你既然磕头没有诚意就干脆不磕嘛,是不是?

汝心中必有一物,蕴习何事耶?

“汝心中必有一物”,就说你心中肯定藏着一个什么事情,“蕴习何事耶”,古人这个词没有我们现在丰富,所以他们有时候就有很多含义,“蕴”就是蕴藏了,“蕴习”,“习”就是学习,“蕴”就是积累,你平时最主要是搞什么事啊?

曰:念《法华经》已及三千部。

“已及”就是达到,我念《法华经》已经念了三千遍了。一部就是一遍。三千遍随便可能要念十年哈。整部的《法华经》可能要念好几个小时才能念得完。

祖曰:汝若念至万部,得其经意,不以为胜,则与吾偕行。

六祖就告诉他,如果你念到一万遍——三千遍差不多就要念接近十年,差不多一天念几个小时才能念完一整部——如果念一万部,那要念三十年了。所以六祖这个是比喻吧,欸,你就是念到一万部,“得其经意”,也就是明白《法华经》的道理,“与吾偕行”,“偕行”就是并排地走。“念至万部,得其经意”,明白《法华经》的道理,你才跟我差不多。“偕行”就是并肩而行,其实就是比喻“跟我差不多”。

汝今负此事业,都不知过。

“负此事业”,“事”就是事情,“业”就是造业的业,你现在背的这个“业”,你自己还不知道这是过错。你执着的就是功德相,以为自己很了不起。你背着这个“我读了三千遍《法华经》觉得很了不起”这个执着这个业障,你还自己不知道这是过错。

听吾偈曰:礼本折慢幢,头奚不至地。

六祖说欸,听我给你说首偈。六祖真的很厉害哈,出口成章,我太羡慕了,我什么时候才能跟大家说“听吾偈曰”。所以六祖就说“礼本折慢幢”,“礼”就是礼节,为什么自古以来的圣贤常常教导我们众生要懂得礼节?因为你对人家有礼节,有恭敬心,这本来就是“折慢幢”,“幢”其中一个是指旗杆,竖起来的旗杆,也就是说这是个比喻,也就是说将那个我慢骄傲的那个杆子给折断,就不骄傲了,是这个比喻。也就是礼节啊本来就是折断我们骄傲的那个杆子,也就是去掉骄傲心。“头奚不至地”,这个“奚”是古文,为什么的意思,为何,你的头为什么不磕到地上去,“不至地”。

有我罪即生,忘功福无比。

就是有这个“我慢”之相这个罪业就生起来了,“忘功福无比”,“忘功”就是忘掉种种功德相,那福报才是很大很大的,无与伦比的。

师又曰:汝名什么?曰:法达。

师父又问他,六祖又问他:你叫什么名字。他说:我叫法达。

师曰:汝名法达,何曾达法?

师父就说,你叫做法达,“何曾达法”,就说你什么时候能够通达佛法呢?你就从来没有通达佛法过。

复说偈曰:汝今名法达,勤诵未休歇。

六祖又出口成章了,太厉害了。就说你叫做法达,很努力地、勤快地,“未休歇”,就是天天不停地诵经,没有休息。

空诵但循声,明心号菩萨。

“循声”就说顺着那个声音,你不懂道理,天天拼命地在那里念,真的像录音机一样,只是那个声音一个接一个过去,一个字一个字的声音发出去连起来而已。“明心”这里就是指要明心见性。明心见性就是“菩萨”。明什么心?见什么性?问上面那个法海,“即心即佛”嘛。你能够跟法海后来悟了那样,那就叫做“菩萨”,“菩萨”就是觉悟的人。“菩萨”就是菩提萨埵的简称。菩提萨埵就是觉悟的有情。所以你明心见性了,才称得上是“菩萨”。

汝今有缘故,吾今为汝说,

六祖就说,你还是跟我有缘啊,因为他虽然是骄傲,但是还是愿意来拜见六祖,只是来拜见的时候又有点不甘心说六祖你有什么了不起啊,我都诵了《法华经》诵了三千部,拜见还是想拜见,但是心里还是有点疙瘩。不过这种人我也见过。好像偶尔我们聊天室也有。他也有时候愿意来问问一些道理,但是有时候也觉得自己也放不下那个架子,怕被我占了便宜。其实我们真修行人确实是“礼敬诸佛”,“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你怕被我占便宜,其实我都没有占便宜的想法啊。法达就是这种心,所以六祖说你还是有点缘,我现在就告诉你吧。

但信佛无言,莲花从口发

你要相信啊,佛是没有说话的,但是莲花又从口里生出来,这句话就很玄妙。

“但信佛无言,莲花从口发”。“佛”,你说佛没有说话啊,那他四十九年在讲什么啊?是众生有疑,佛祖给众生破疑。佛祖给众生破疑所说的话,是因为众生所感而说的,并不是说佛祖故意玄妙来给大家说。

那你说:我还抓住一个点,不是还有些说是不问自说经吗?没有人问,世尊自己说啊,而且佛经上还分类啊,凡是前面写“佛说什么什么”,那些就是不问自说。请大家记得,这是对我们凡夫而方便分别,加了“佛说”,而且告诉大家这个不问自说。其实没有人问,但是有种种的因缘使佛随这个缘而说啊。譬如《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答经》,没有人问,但是是两堆骨头引发世尊讲“父母恩重难报答经”,很多都是有因缘的。可以说,没有人问就有一定的因缘,使佛油然而说。所以说“佛说”就是将这些因缘都算进去,就是一切都是有感,无论是有情众生还是无情众生所感,佛就有所应。所以没有什么事情是佛自己去搞的,所以说“但信佛无言,莲花从口发”。

达闻偈,悔谢曰:而今而后,当谦恭一切。

哎呀,这法达还是善根很好,马上就忏悔,说“而今而后”,就是从现在乃至未来,我都是要谦虚谨慎,恭敬一切。

弟子诵《法华经》,未解经义,心常有疑。

他很恭敬,就说,我虽然诵了三千遍这个《法华经》,但是这个经义很多我搞不懂。

和尚智慧广大,愿略说经中义理。

“和尚”就是对出家人的一个尊称。我们现在搞不懂就以为“和尚”随口说说的,就好像不尊敬一样。古代“和尚”是相当“师父”的意思,是对出家的师父的一种尊称。所以说,师父啊你智慧广大,能不能给我讲一下《法华经》。

师曰:法达,法即甚达,汝心不达。

法达,经义本来是通达的,是你自己的心不明了。

经本无疑,汝心自疑。

佛经本来里面是没有疑问的,是你自己不懂,才有很多疑问。确实是,大彻大悟的人,没有读过的佛经人家诵一遍,经义他都基本上都懂的。这是千真万确,我为什么说的这么大声音?因为我这个凡夫,还有时候开悟有时候不开悟,人家搞什么佛经搞给我看,我都基本上能搞得懂哈,除了一些古怪的名词。如果是经义,经的含义的话,我虽然有时候开悟有时候不开悟,也能够听一遍就知道的,那些古怪的名词、古怪的字真的是“字即不识,义即请问”,所以我相信六祖这句话。

汝念此经,以何为宗?

就说你念这本经是以什么“为宗”?以什么为宗旨的,宗趣吧?

达曰:学人根性暗钝,从来但依文诵念,岂知宗趣?

现在法达就很谦虚了,就说:我这个人很笨,只是天天照着字读,怎么知道它这个“宗趣”啊?

 师曰:吾不识文字,汝试取经诵一遍,吾当为汝解说。

这真的厉害,六祖就说,我就不识字啊,你就拿出《法华经》来诵读一下了,然后我听听,然后来给你解释。

法达即高声念经,至譬喻品,师曰:止!

法达很恭敬,取出《法华经》,就很大声的诵读,“高声”表现出他很专注,很庄严,很认真。如果小声,反而有点扭扭捏捏,读到“譬喻品”,六祖说可以了,“止”,停下来。

此经元来以因缘出世为宗。纵说多种譬喻,亦无越于此。

“因缘出世”,这本经“以因缘出世为宗”,里边是用种种的世俗的故事,什么一个富翁的儿子怎么离开他父亲等等,就是释迦牟尼佛用种种这个人世间的常见的现象来作为比喻因缘,种种的因缘,“出世”,种种的因缘来给我们做比喻,说明这个于相离相的道理。

何者因缘?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法华经》最著名的一句话就是“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就在讲明这个众生即佛的道理。于相着相这是凡夫见解,于相离相这是佛之知见。就是用种种的比喻来给我们讲如何从凡夫知见转为佛之知见

一大事者,佛之知见也。

因为佛就是来告诉众生如何转识成智,如何于相离相而成就“佛之知见”。“一大事因缘”就是在讲这个事情。

世人外迷著相,内迷著空。

“外迷著相”,其实是“著相”“外迷”,就是因为执着外面的现象。对外就执着种种现象,对内就有时候很无聊,“沉空守寂”。

若能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即是内外不迷。

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迷”?执着就是“迷”。譬如说哎呀我坐得很舒服,你执着舒服,这个有点着空,也就是迷;你外面东西很好听,你很喜欢听,执着,听得忘记了也是迷;声音很不好听,听到你恼火了,也是迷。所以我常常告诉大家,功夫高深了,是头脑很清醒的,我们不管功态了,而是管心态,你的心有什么牵挂,你的心有什么执着,要将它破掉,那才能够成就高境界,成就高功夫。

若悟此法,一念心开,是为开佛知见。

“若悟此法”,“法”就是方法,就是明白这个方法,明白这个道理。“一念心开”,就说你不要执着了,就变成超然了。虽然看到一切事情,可是你的心不会贪着也不会厌弃,你的心永远是平平静静的,坦坦荡荡的,清清醒醒的,这就是“心开”。

佛,犹觉也。分为四门:开觉知见,示觉知见,悟觉知见,入觉知见。

六祖就怕我们执着,《法华经》本来是“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也是“开”“示”“悟”“入”,所以六祖怕我们执着“佛”,变成执着一个人的形象,所以就告诉我们:“开佛知见”就是开觉悟这种知见。“佛,犹觉也”,佛就是觉悟。六祖真的很厉害。

若闻开示,便能悟入。

就是听善知识开示,你就掌握了,那就好了,“悟入”。好像惠明,惠明啊,什么是般若啊? “不思善、不思恶”那种状态,然后你用这种状态来返观一切,叫做般若行,这就是“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就这么简单。请大家牢记,我在这里讲《六祖坛经》主要是扮演六祖这个角色,你们有什么疑惑都可以问我,只要我懂的,跟你们说清楚。你们要知道,六祖所讲的就是用客观的心态来看待自己和看待一切,这就是般若行。讲来讲去,“入佛知见”也就是这个状态,别无其他状态了。

即觉知见,本来真性而得出现。

就是这种觉性,这种觉知,这种般若,我们本来每个人都有的。

汝慎勿错解经意,见他道开示悟入,

六祖讲这个话就是说,诸佛是给我们凡夫开示,使我们悟入的,他们不是讲给佛,佛和佛之间不用讲的,都懂的。我现在在这里扮演六祖的角色给大家讲这个佛的知见,也就是般若行。你们听了马上就掌握了就好了,不用慢慢搞了,你们一听马上就会了。那么成就就这么容易吗?对的。最难的是什么?就是悟后迷。你等一下又忘记了,不过忘记也没关系,你老是牢记,一忘记了你就提醒自己:“哦,还是要以不思善不思恶的心态来看自己和看一切”。

自是佛之知见,我辈无分。若作此解,乃是谤经毁佛也。

我有时候听到同修们喜欢说:哎呀我悟性太差,我根性太差,我可能没办法一步到位。天哪,你们这么想多长时间,就多长时间不可能开悟。六祖就说你们如果这么想,就是“谤经毁佛”。本来就是一说你们就懂的,只要你们持之以恒去历境炼心就好了。就是从现在开始,同修们,你们不管是谁都不要再跟我说“哎呀我悟性差啊”什么,你悟性差你问我就好,我马上让你明白,你明天又忘记了,我又让你明白就好。树立信心吧。

彼既是佛,已具知见,何用更开?

六祖就怕大家以为这是佛对佛在说,佛对佛说什么呢?他们都懂的。诸佛是对我们说的,是对我们这些没有开悟的人说的,而且一说,你们只要认真一听就会明白,都能“言下大悟”,那过后历境炼心往往就会迷了,迷了你又提起精神,“不思善、不思恶”,“返照汝边”,同时也返照一切就好了嘛。

汝今当信佛知见者,只汝自心,更无别佛。

你要相信佛这个知见,你本来就具有的。你的心中就蕴藏着这种般若智慧。当然用“这种”也是勉强说的,就是你这个自性本具般若智慧,一说就有的。

盖为一切众生,自蔽光明,贪爱尘境,外缘内扰,甘受驱驰。

“自蔽光明”,这“光明”是指智慧,大智慧,“自蔽”你的大智慧,是怎么“自蔽”的?是后面说的什么“贪爱”啊,执着啊等等,因为那样,所以才“自蔽”了这个般若智慧,这个犹如“光明”的般若智慧。

便劳他世尊,从三昧起,种种苦口,劝令寝息,

六祖感慨一下说如果我们个个一下子觉悟了,以后世尊都不用“乘愿再来”,有劳世尊“从三昧起”,其实这句话六祖是对我们凡夫而讲,“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乘愿再来”其实是众生所感,如来所应。叫做“无作妙力”,没有劳不劳的,这是六祖一个客气话。

莫向外求,与佛无二。故云开佛知见。

就说只要大家从今开始,看待自己和看待一切,你们都以“不思善、不思恶”这个最客观的心态,你们这个就是证得佛的知见了,也就是开悟了。就这么简单。那么是不是一步到位啊?不是,你还要历境炼心,慢慢去磨砺、慢慢去磨砺,就越来越达到标准的“不思善、不思恶”,也就是越来越客观。要历境炼心去磨练。

吾亦劝一切人,于自心中,常开佛之知见。

六祖说:我也常常跟世尊一样,劝一切人要“开佛之知见”。因为六祖是大彻大悟的人嘛。

世人心邪,愚迷造罪。口善心恶,贪嗔嫉妒,谄佞我慢,侵人害物,自开众生知见。

凡夫啊就是坏习惯,老是搞那些胡作非为,刚才六祖那一段都是,就不用解释,所以就是老是在开众生知见,就蒙蔽了“佛之知见”。

若能正心,常生智慧,观照自心,止恶行善,是自开佛之知见。

六祖就告诉我们,“若能正心”,怎么能“正”啊?我们往往是自己对周边嘛,自他嘛,“正”是什么?那就要站在自他的中间点看问题嘛,那就是客观的心态。“常生智慧”,最关键点“常生智慧”,六祖啊,你也没有告诉我们“智慧”怎么“生”?怎么生啊,六祖有没有讲啊?有,在前面“般若品”所讲的般若行嘛,其实就是常常要以“不思善、不思恶”的客观心态来看待一切,这就是“常生智慧”,这么做了就是“开佛知见”。

汝须念念开佛知见,勿开众生知见。

六祖这个要求就很严格了,要“念念”都是要以佛的知见来看待一切。请大家牢记,常常提醒自己,要大公无私,光明磊落,要以最客观的心态去实事求是,那就是“开佛知见”。

开佛知见,即是出世;开众生知见,即是世间。

这个说“出世”和“世间”,六祖就怕我们以为要死了去了一个地方才是 “出世”。好像我们很多人说求生极乐啊,快点往生,快点死。六祖说你“开佛知见”了你就是“出世”,“开众生知见”,就是“世间”。同样是一个人,你坐在这里,你们刚才还在搞是非人我,就是“开众生知见”,你就是属于在“世间”。你听了我讲《坛经》,啊,哎呀,一笑了之,你就是“出世”了,出世间。

汝若但劳劳执念,以为功课者,何异嫠牛爱尾?

他说你什么都不懂,就天天像录音机一样,天天诵经,天天诵经,就好像那个“嫠牛爱尾”。嫠牛可能是一种牛吧,可能很喜欢玩自己的尾巴,有空就老是想咬自己的尾巴,然后咬不到就转、转、转,这个是一个比喻,比喻说很执着,天天就是那么去做,是这个比喻。

达曰:若然者,但得解义,不劳诵经耶?

法达就说:那这样就不用诵经了,只要明白了就好了,是不是啊?明白经义了就不用诵了,是不是啊?

师曰:经有何过,岂障汝念?

六祖就说:经也没什么过错,怎么会障碍你去念啊?你继续可以念啊。懂了经义也可以继续念啊,不过就是说的不好听,不懂的时候念到死作用也不是很大。

只为迷悟在人,损益由己。口诵心行,即是转经;口诵心不行,即是被经转。

“迷悟在人,损益由己”,就说同样是读佛经,有些人读了就能够开悟。《法华经》你看,天台宗智者大师可能不知道读到多少遍,反正他读到“药王菩萨本事品”,诶呀,很感动,刹那间就证得三昧,法华三昧,很厉害。那法达读三千遍都搞不懂,搞成录音机了,所以说“迷悟在人,损益由己”。如果你读了能够明白,你就是“转经”;读了不明白,你就是“被经转”,天天拼命地读,读了也不懂。

听吾偈曰: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

六祖真的很厉害,又是一首偈了。听我说一首偈吧,“心迷法华转”,你的心啊迷惑,你天天诵经就等于是被《法华经》拉着鼻子走,“心悟转法华”,你开悟之后来诵《法华经》那才是一切经义都了了分明,“转法华”你就能够应用《法华经》的道理了。

诵经久不明,与义作仇家。

诵经诵了很久,“诵经久不明”,诵了很久但是不明白佛经里面在说什么。“与义作仇家”,这个是比喻,你跟这道理做仇家了,不懂道理了。觉得你是你,经是经了。读是读,声音就有,道理就不懂。读了也是隔靴搔痒,就象仇家一样没有来往。这本佛经合上去之后,你就不知道里面说什么,不了解哈。“仇家”就是不往来的意思。“与义作仇家”,就是跟佛经的经义一点都不明白。

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

“无念”,这个大家很多修行人都搞不懂,什么是“无念”。我告诉大家,“无念”就是无妄念,那么有妄念的时候能够达到“无念”吗?有妄念但是你能够觉醒不会被妄想拉进去,同样是属于“无念”。“无念”并不是像卧轮禅师一样一个念头都没有,那是老人痴呆症。大智慧的人他念念分明,是非对错了了无差,这“了了无差”“念念分明”这就是六祖所说的“无念”,也就是以“不思善、不思恶”的心来返照一切,如果“不思善、不思恶”的心,然后什么都不知道,一片茫然,就是卧轮禅师了。“不思善、不思恶”就是最客观的心态,最清净的心态,同时要用这个清净的心态来认识自己和认识别人,那就是无念。就是无妄念、无私念,无贪念,无边见之念,就是这个意思。有念就是反过来,有贪嗔痴、有执着、有贡高我慢的那些念头。“无念念即正”,你这个清净的心才称得上是正念。那个染着偏见的心那叫做邪念,是这个意思。千万不要搞错,搞错以后就修成一个傻瓜了。

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

“有无俱不计”,六祖太厉害了,他怕我们老是在问自己有没有念头,有没有念头。当你悟入这个境界的时候,你的心啊是很坦荡的,是没有执着的,也没有执着有念,也没有执着无念。也就是有念的时候你不会陷进去,无念的时候你也不会落空。这个是“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白牛车”是比喻。在佛家里面常常以“白牛车”代表最上一乘,菩萨乘。就说你达到不执着有念,不执着无念,这个时候才是最清净的心,这个时候你就悟得了最上一乘。“长御白牛车”,好像坐在“白牛车”里面,也就是说这个是比喻,也就是你就悟入了最上一乘法。

达闻偈,不觉悲泣。言下大悟,

法达听六祖这么解释他听得懂。他很激动,眼泪都掉下来了。“悲泣”就是很悲伤的哭了,很感动,就说幸好来拜见了六祖。

而告师曰:法达从昔已来,实未曾转法华,乃被法华转。

法达很感慨,我从来都是糊里糊涂诵经的,真的是“被法华转”,从来没有明白过经义,“转法华”。

再启曰:经云:诸大声闻乃至菩萨,皆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

里边就说佛的智慧深广无边,一切“大声闻乃至菩萨”,他们都是在心里想佛的智慧怎么样,永远是猜不出来的。请大家记得哈,这里的菩萨严格来说连那些大菩萨也算在里面的。从等觉菩萨到佛的境界还有一段距离,所以他们怎么猜想,你们怎么猜都猜不到佛的智慧到底是什么样。用这个猜就是执着了,一执着了就没办法悟入佛的知见,当然真正的大菩萨,他也已经是悟佛之知见了,他们不会用这个猜了,不会用这个度量。只要你用这个心去度量,着了法执,你就不能证悟佛的境界。也就是你一执着,你就变成一个小局部了,永远没办法和大整体成为一个整体而明白他们的境界。

今令凡夫但悟自心,便名佛之知见,

“但悟自心”是什么意思啊?那就是不要着相。“外不着相,内不着空”,这个就能够悟入佛的境界。就说菩萨啊罗汉啊,如果他们还是以执着的心,那他们同样是不能证得佛的境界。反过来,如果我们凡夫能够放下执着,那也同样刹那间悟入佛的知见,是这个意思。一个是正说,一个是反说。

自非上根,未免疑谤。

佛经里面“诸大声闻乃至菩萨,皆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为什么我们凡夫只要“但悟自心,便名佛之知见”,也就是众生只要听六祖这么讲就能够悟“佛之知见”?哎呀,那不是比那些罗汉和菩萨还更厉害?就说我法达不是“上根”之人,师父,我还是有点迷惑有点怀疑,请您指点指点。

又经说三车,羊鹿之车与白牛之车,如何区别?愿和尚再垂开示

就是请问六祖说羊鹿牛三车又是怎么回事?

师曰:经意分明,汝自迷背。

“经意”,佛经本来说的经的意思很分明啊,你自己“迷背”,“迷”就是迷惑,“背”就是背离,就说其实你自己搞错了。

诸三乘人,不能测佛智者,患在度量也。

“患”,就是他的错误就是在用自己的心在那里妄想。这里说“三乘人”,其实“三乘”最标准的说法就是人天乘、小乘、大乘。当然有时候六祖这里的“三乘”一般是指那个声闻、缘觉、菩萨这三类人。说他们之所以不能“测佛智”,就是他们在那里妄想,在那里想,我们要“入佛知见”,关键就是“纯一直心”,“不思善、不思恶”。

饶伊尽思共推,转加悬远。

“尽思”,拼命在那里想,尽心尽力在那里思考,“共推”,“尽”和“共”都是形容全力以赴,拼命在那里想啊,推敲啊,越搞越离这个佛的境界越远。

佛本为凡夫说,不为佛说。

六祖就告诉我们,诸佛是来为我们没有开悟的凡夫讲的,佛,他们如果是圆满成佛的,他们已经明白了,佛是不是对佛讲的,是来给我们凡夫开示的,所以你们不要怀疑嘛。佛祖一开示,我们一明白就入了那个境界了。其实本来就是这样的。你们不要怀疑。

此理若不肯信者,从他退席。

如果你们不相信佛是来告诉我们凡夫,只要凡夫一明白了就能够悟入佛的境界,佛的知见,你们如果怀疑这句话,就“从他退席”,你要走就走啊,拍拍屁股走吧,“从”就是听从,任由;“退席”就是离开我们这里,“席”就是我们说在那里,其实就是离开座位啦,也就是离开这个现场。我们在这里讲经,你觉得没道理,没道理就算了,你要走就走啦,是这个意思。

殊不知坐却白牛车,更于门外觅三车。

就是不知道,只要你“不思善、不思恶”,这个就是你本来面目了,以这个清净的心来返照一切,这就是佛的知见了,就说你本来就是一听就言下开悟就具足佛之知见,这里用这个“白牛车”来比喻这个言下开悟这个境界,你说你都开悟了还要去寻找开悟,也就是你坐在白牛车上还要另外去门外找三车,什么三车啊,羊鹿牛,羊车、鹿车、牛车,也就是说大乘、中乘、小乘吧,本来你得到了,你还在找“哎呀,在哪里还能够得到”,这个是六祖一个比喻吧。

况经文明向汝道,唯一佛乘,无有余乘,

六祖说,欸,何况经文里面也说,释迦牟尼佛自己说“唯一佛乘”嘛,没有其他乘的,这是在《妙法莲华经》的第二品方便品里面就在讲这个事情。

若二若三乃至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词,

如果说有二乘三乘或者还有很多八万四千法门种种方便,这些都是“譬喻言词”,就是打比方的话。

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汝何不省?

“是法”,佛祖所讲的一切法,其实都是“一佛乘”,有时候是设种种方便,但是归根到底还是“一佛乘”。

三车是假,为昔时故。一乘是实,为今时故。

他说,佛祖说“三车”,这是比喻,是假名,这是对没有开悟的人的一种善巧方便,一乘是真实的,开悟之后你就明白,八万四千法门“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其实八万四千法门都围绕“一佛乘”。那“一佛乘”是什么啊?就是般若行。那般若行是什么?那就是金刚经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那“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什么?那就是三摩地。那三摩地是什么?大定。大定是什么?三昧。其实这是全部是一样的。你们千万不要搞混了。那三昧是什么?“不思善、不思恶”,“返照汝边”。都是一样的。那“不思善、不思恶”“返照汝边”是什么?“行正即是道”,“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这全部都是一个意思。

只教汝去假归实,归实之后,实亦无名。

六祖确实是大彻大悟的人。他说,没有开悟就以为你有很多种种法门,一开悟之后,原来八万四千法门是不二的。“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这是《金刚经》里面的话。那么“去假归实”,那么是不是有个“实”啊,“实亦无名”,这句话怎么理解啊?那个真实是没有名字是不是啊?那还有个真实是不是啊?那没有名字叫做真实是不是啊?这个就请老子来解释,“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个无名的东西实际就是无形无相的,那佛经里面有没有什么著名的地方讲无名的东西啊?那就是《波罗蜜多心经》的“诸法空相”,经文分明这么说,“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天哪,“不生不灭”是不是永恒啊?你们千万不要将“不生不灭”以为是永恒哈,“不灭”才是永恒,那“不生”是什么?根本就是没有嘛,所以这个“实”也是“了无可得”。“了无可得”之后,我们修炼者觉得怎么样?觉得刹那间,天地万物和我们都是融为一体,而且没有一体可以执着,详细你们可以看虚空藏菩萨,看月光童子他们证圆通的境界。当然整个二十五圣圆通你们可以去看,那就是“了无可得”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们就明白了。

应知所有珍财,尽属于汝,由汝受用。

这个“珍财”是什么意思,天哪,是不是一开悟就发财了?不是的,一开悟了你就有大智慧,有大定力,当然我一般就怕人家误解,严格来说应该是大神通力,大神力,大智慧哈。这个在十地菩萨里面就是所谓的“善慧地”和“法云地”,所以大彻大悟的人很快就会悟入那个境界,在他身上就可以体现出不可思议的智慧和神力。这个就能够你就可以有所谓的游戏三昧,无作妙力,就能够广度有缘。这里这个“珍财”主要是指这些。不是说突然就发财了,不是这个意思。“由汝受用”。

更不作父想,亦不作子想,亦无用想。

这里的“父想”“子想”是指什么?这是《法华经》里面世尊的比喻,就说有个富人的儿子,假如他离家出走,他父亲原来在他身上就藏了一个宝珠…这个“父”和“子”是指《法华经》里面的讲的这个比喻这个故事。就说当你大彻大悟之后,你就破无明证法身,你就觉得刹那间法界和你融为一体,这个时候你就具备相当高的智慧和神力,这个时候你的智慧也能够辩才无碍,能够帮众生破一切烦恼,你的神力也能够广度有缘,使人家产生种种瑞相。你以后怎么用,你都不用想——这个是我的还是师父的,他那个“父”“子”,我们不如改成师徒吧,这个“父”“子”是《法华经》里面一个故事的比喻。如果在这里来说,一个开悟的人,他获得了大智慧和大神力之后,他这个时候不用想这个智慧和神力是师父给我的还是我自己有的。这个时候其实就是师徒不二。“不作师想,亦不作徒想”,你尽管可以随愿运作,所谓的无作妙力,游戏三昧,你这个时候就不用分别到底是师父的还是你的还是十方诸佛的,不用分别的,你怎么用也不是你在妄想在用,你是随缘而用,所以就有这个“亦无用想”,你用而不用,是随缘而用,真的跟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是一致的,“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那就爽了。

是名持《法华经》。

这个就是说你要达到——悟到这个境界,你才称得上你是在修持《法华经》,也就是依《法华经》而修持,是这个意思,而不是说手上拿本《法华经》,是依经而修持,按照《法华经》里面的义理而修持,要悟入这个境界,然后你就一切都自在了,才叫做你明白《法华经》的经义,你是按《法华经》的经义而做,这就是“持《法华经》”,不是手上拿了一本《法华经》。

从劫至劫,手不释卷,从昼至夜,无不念时也。

“从劫至劫”,也就是说你达到这个水平就是大彻大悟了,“从劫至劫”是什么意思,也就是生生世世你都在这个大彻大悟的状态里面,也就是你从此以后生生世世你都能够保持这个大彻大悟的境界,你的一切行为都跟《法华经》所讲的经义是一致的,所以这个“从劫至劫,手不释卷”,其实这是比喻,六祖这个人有点幽默,他前面在开法达的玩笑,也是“汝名法达,何曾达法?”…六祖其实他还是个很幽默比较开朗的人,不是那个道貌岸然的人,不是,他很自在。哎呀,这样“从劫至劫,手不释卷”, 其实“手不释卷”是比喻,是永远都符合《法华经》的经义,千万不要以为老是拿本书干什么。“从昼至夜,无不念时也”,你们不要以为拼命地在那里念哈,傻乎乎地在那里念,不是的,什么才是真念啊?念念相应,你的一切言行都跟《法华经》一致,跟《法华经》的哪里一致啊?佛的知见。也就是说你已经大彻大悟,亲证佛之知见,“无不念时也”不是真的去念。真正明了《法华经》的经义,在这里他最主要强调入佛知见,不是天天在念,而是你念念都与《法华经》的佛的知见相应了,六祖是一种比喻。“手不释卷”“无不念时也”都是比喻。

达蒙启发,踊跃欢喜,以偈赞曰:

法达得到六祖这个开示,他就明白了,“踊跃”是什么?高兴地跳起来,“以偈赞曰”,哎呀也能出口成章了。

经诵三千部,曹溪一句亡。

“经诵三千部”,我法达诵了三千部《法华经》,请大家记得,你们也许会说我也诵了几十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天哪,那就是不一样的,《法华经》上下卷两本很厚的,我从前也耗了几个月,不过我看经书很慢,但是我是看一次就行了,不懂看懂为止,两本很厚的。他说诵一部《法华经》上下两卷,据说要好几个小时,差不多一天诵一遍,差不多吃饭睡觉做点其他的事情一天就过去了,据说是这样。三千部差不多相当要诵十年了,“部”就是遍,我诵了三千遍《法华经》,来到曹溪,来到六祖这里,“曹溪一句亡”,六祖给我说一句话,我三千遍《法华经》全都不见了,那怎么六祖这么厉害?嘴巴比《西游记》那铁扇公主那个芭蕉扇还厉害,一扇就将三千部经扇走了是不是?不是的,是说六祖的开示使我放下了诵经功德的执着。我以前以为诵三千部很了不起,磕头还不到地,现在一想其实“空诵但循声”,以前是说这句话吧,六祖说就跟录音机一样,说句不好听,甚至是制造噪音,搞了三千遍干什么是不是啊,六祖一句话,就将我三千遍《法华经》都搞不见了,“搞不见了”的意思就是说使我再也没有执着诵经的功德了。

禾明出世旨,宁歇累生狂。

就是法达表达了他对这个“出世旨”的明了,就象对禾苗的明了那么绝对没有错误,今天我法达终于真真正正开悟了,绝对不会搞错的了。“宁歇累生狂”,就说我累生的狂乱的心现在彻底安静下来了。

羊鹿牛权设,初中后善扬。

原来羊车、鹿车、牛车,也就是大乘、小乘、人天乘,这都是佛祖的一片苦心,都是权设的种种方便。“初中后善扬”,其实这个“初中后”就是牛、鹿、羊这个内容,也就是人天乘、小乘、大乘,种种方便,种种言说,佛祖用种种的言语“善扬”,就是非常方便善巧地来给我们讲解,是这个意思。

谁知火宅内,元是法中王。

这个“火宅”是指哪里啊?《法华经》里有句著名的话,叫“三界火宅”,“谁知火宅内,元是法中王”,这个“元”虽然是写成一元钱的元,但是在古代这个“元”是跟原来的“原”是相通的。就说在三界里面,只要你开悟了,你同样能够成为“法王”,也就是大彻大悟,从而可以说是大乘菩萨,“元是法中王”,也就是说这些法王,法王子其实他们大彻大悟之后也没有离开这个三界,只不过他不会被三界所转。不要以为开悟之后就飞到天上去,不是。“谁知火宅内,元是法中王”,就说大彻大悟的人你没有开悟的时候就是活在这个三界火宅里面,你开悟之后看起来还是在三界里面,但是有个天渊之别,一个是被三界的现象所转,一个是不为所转。这个在《楞严经》上也有一句话,“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身心圆明,不动道场,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楞严经》上就有这段话,就证实法达的证悟是非常正确的,当然我这个“非常”两个字都是多余的,就直接说正确就对了,我只是提起大家注意一点。

师曰:汝今后方可名念经僧也。

六祖一听心里很开心,知道法达开悟了,说你以后才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念经僧。他前面讲“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法达前面也说,“法达从昔已来,实未曾转法华,乃被法华转”。为什么现在才真正称的上是念经僧,以前不是啊,以前不解经义,“空诵但循声”,都在那里制造噪音的,读了自己也一片茫然,真的是叫做浪费表情。

达从此领玄旨,亦不辍诵经。

“达从此领玄旨”,“领玄旨”是什么意思?“玄”是玄妙,“旨”是意思,也就是他已经明白《法华经》的经义了,但是他还是认真读经。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