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分 无为福胜分(二)
9.问:此布施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我们普通的修者,只能在自己的周围很小的地方做善事,很难达到三千大千世界,我想这个意思是不是修者的意念,超越了自我而达到了三千大千世界。
了空居士:哎呀,佛祖是说无数个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大的空间,都放满了七宝,那么多七宝都拿去布施啊,而不是说你去那么多三千大千世界那里去做好事啊。是不是明树啊,你听懂《金刚经》这段话的意思吧,(对,我听得懂,他的意思就是比喻,他用非常非常多不可计数的东西来布施)。不是说到很多地方去做好事,不是。同修们,每次我讲《金刚经》,你们如果提前去备一下课,多看几遍,甚至也看看其他大德怎么讲这一品,因为《金刚经》很多大德都有讲,对照一下,然后又来听我怎么讲,甚至你们看不懂的地方又来问我,我来给你解释,应该说我的解释你们都听得懂吧,明树,我的解释你听得懂吧?(我听得懂)。哎就好像说理体,六祖这五个何其,我以前用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给大家印证,说,何其自性本自清净,可以将这个清净归空如来藏,一尘不染。何其自性本无动摇。也可以归入到空如来藏。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不生灭严格来说,这个就可以归入到空不空如来藏。何其自性本自具足,这个可以归入不空如来藏。何其自性能生万法,就可以归入到空不空如来藏。当然这个是没有绝对的边缘的,因为有一些是可以归入,也可以偏于空不空,也可以偏于空,也可以偏于不空,没有绝对的标准。因为这五个何其也很难彻底地划出来,只是说这五个何其同时存在,这五条加起来就是圆满的体现。空、不空和空不空,也就是说,让五祖清楚的知道,六祖是真的大彻大悟了,是这个意思。如果从这个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他这首偈可以说主要体现是空如来藏。那么为什么六祖当时全部落到空里边去?他是反衬神秀的着有。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噢,我相人相,就着有,所以六祖给破掉,说出一个本体,也就是神秀执着事相,那你们是不是说六祖执着本体?不是。六祖是给敲正,说其实是要这样,虽然有这种现象,但是他的本体是这样的,和(he4)上去就圆起来了。
主持:就我听师父的讲解这一分的解释,那我理解这个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须菩提说甚多,这也就是说,如果是住相布施的话,即使你布施的再多的东西,那这个福德还是可以计量的。
了空居士:对,很对。也就是说我们法界,何止恒河沙乘以恒河沙那么多的数量,也许多一个就比你多了,也就是说,局部永远没办法比整体多,是不是啊,譬如你任何东西整体都比局部多是不是啊明树(是的)。就是这样,所以我以前就说到,有一位同修叫做明*同修吧,他也是一位讲师,大学的教授还是讲师,他曾经问我一个问题,不知大家有没有听我讲过,这也是世界的一个搞笑的一个难题。他说这个故事,就算假设的也好,就是要体现出一个道理。他说,我们用现代的话说,有一个退休的老律师,这个人一生打官司都很厉害,从来不会打输的,他教出了很多学生,也是打官司特别能干,名气特别大,甚至他号称他教出的学生打官司都打赢的。结果来了个钻牛角尖的人,就跟这个老师说,老师我知道你很有本事,也知道你教学生也很尽心尽力,你教的学生水平都很高,不过我还是不放心啊,老师你能不能和我签一份合同,就是说我来向你学习,你看看我这个人能不能学,如果能,那你就收下我,我来跟你学,你觉得我需要学多少年,需要交多少学费都可以,我们都可以来谈,但是我有一个要求,就是到哪一天,你告诉我你可以回去了,那么我在离开老师您的那个时候,我去打一桩官司,如果我打赢了,我的学费全部交清楚给你,如果我刚走出师门打第一场官司,如果我第一场官司打输了,我就一分钱都不交,行不行老师?老师说行啊,就签了这个合同。不知你们有没有听到我讲过这个笑话?(主持:我没听过)。你听清楚我刚才讲的这个关系吧?(主持:听清楚了)。你觉得我这个人好教就收我吧,不好教的就不要,也不是说找个傻乎乎的人赖在那里,也不好教嘛,是不是明树。老师就跟他签了这个合约,到一定时候老师说:可以了,你可以出师了,可以回去了。他说好,老师那我先去找一桩官司打一下,如果我打赢了,钱全部一分不少,反正老师你刚开始是收多少,人家收一万你要五万都可以,反正我们两个人谈妥就好,就是这种关系。所以老师也很有信心嘛,老师就说,好啊你赶快去找一桩啊,打吧,如果有什么疑惑,我可以帮助你指点你,肯定不会输,结果就过几天,法官就来通知这个老师说,老师有人告你啊。老师就奇怪,原来就是那个学生去法庭告他,说这个老师教学不认真啊,他几年过去了,都是虚度光阴,希望法院判个公道,让他不用交学费。这老师一看,啊,也就是说这个学生搞这个机关,就是说假如这个老师上法庭跟这个学生打官司,这个老师如果打赢了这个学生,那么法院就公开判断,学生应该将学费交还老师,是不是明树(主持:对)。那么学生就私底下跟老师说,老师那合同有签啊,我走出师门,第一场官司如果打输了,就不用给钱的,我今天输了你啊老师,私了啊,不用交钱啊。你跟我说好啊,第一次打输了,就不用交学费啊,我走了老师,再见了老师。他是这么想。如果他打赢了,那法庭公开裁决,不用给老师学费,是不是啊,所以说从公了也是老师得不到学费,私了老师也得不到学费是不是啊,明树你听懂我这个故事了吧(听懂了)。这个明从老师当时不知道开玩笑还是说真的,他说这是个世界难题啊,他那个时候他就私底下问我,师父,如果人家问你,会怎么面对这个情况。我听了呵呵大笑。假如我是老师,我去打官司我马上就赢了,而且我赢了之后还要让学生还我钱。他说那是怎么回事?我说我只要问这个学生,说一件东西是整件的多呢,还是这件东西里面的一部分多?你听懂了这个故事嘛,也就是说我老师一生的才华,你在我身边学几年,只是学百分之多少是不是啊。那么反过来因为我够厉害啊,我的学生跟我学一点出去就够厉害了。你们看过射雕英雄传吧,那个郭靖曾经得到那个洪七公指点,那个亢龙有悔一招,就能将那个人逼退了,一招就够了——后来他学的降龙十八掌拳全学齐了,那就厉害了,而且他又学了九阴真经,至刚至柔,当时就比洪七公更厉害了——学一招都这么厉害是不是啊。
所以我说,任何事物的整体一定比这个事物的局部多是不是啊,好像我拿一桶水,我说明树你随便在里边装一些出来,整桶水肯定比你装出来的那一点多。我拿一块饼,明树你要切成四块或是八块,切完之后,我问你,里边这小块多呢,还是整块饼多呢?是不是啊,那好了,那老师就说,哎法官啊,我是很厉害的,我的学生随便跟我学一点出去,跟别人打官司,别人都打不过我的学生,不相信你叫他跟别人打了,打不过我指导下肯定赢得的。但是他回头来跟我打,天呐。你才学一点点,来跟我比什么呢?我是全部啊,你是我里边的一点啊,是不是啊。如果你在世上能够找到局部比整体多的,我不要他钱,找不到乖乖的将钱拿来。要不然我收拾你,是不是啊,那就是在法庭上不管是公了,还是私了,你这个学生必须将钱交给我。你不能跟我打嘛,你跟别人打。如果你跟别人打不过你来找我嘛,我指点你一打就赢,所以我这么回答,那个明从老师很感慨啊。我说能不能驳得倒啊,他说真的驳不倒。其实历史上都有这些矛盾的问题。据说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曾经遇到一位很有才华的老秀才,就出了一道题问他,去敲他的门,一只脚迈进去,一只脚在外边,就问那个老先生,就说哎呀老先生,你看看我是要进去呢,还是要出来,明树如果乾隆皇帝问你,你怎么回答?在座的同修哪位想的出来?那个先生就哈哈大笑——他不知道他是皇帝——他说客官,那你是知道我是要来迎你呢,还是要来送你呢?是不是明树,皇帝听了之后也哈哈大笑,所以说老先生很有智慧。所以说很多事物就是类似这种现象吧。
10.问:如果福德不可计量,那么一个人无相布施,他的运气应该立刻变好才对啊,以后就可以坐享其成了。
了空居士:哎呀你有坐享其成这一念,就使你没有福德。坐享其成又是我相人相。你为什么不彻底一点,将我将倒嘛,了空居士那你平时这么做,能不能达到这种无相布施呢?哈哈,*同修,那我告诉你,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那你有没有坐享其成啊?我没有这个想法,但是往往很多事情都能够顺利的做好。*同修你这么问我就行了嘛,彻底一点。哈哈你怕将我问倒是不是。
11.问:这一分说到,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对我们一般凡夫来说受持那四句偈比较好呢?
了空居士:最著名的就在里面找那两首偈啦。“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另外就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个就很出名了,其实古印度这个偈其实就是一句话,四句偈就是四句话,如果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也蛮好,是这意思,所以请大家记得,无相布施,其实是你的心性,与诸法空相相应,也就是与整个法界相应,也就是要说你得到整体,这个词我都不能这么说,就是与整体不二,不能说得到,世尊强调的是这一点,整体不二,所以刚才说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啊,恒河沙乘以恒河沙数量的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啊,其实这都是法界的一部分,不是整体,不是整体。所以我刚才讲的那个老先生故事,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整体是什么?就是破无明证法身嘛。前边第八品那个讲到,说是福德非福德性,也就是说你跟福德性相应,你就是跟整体不二啦,是这样的,再多的着相布施都是局部。
主持:说到受持,那什么才是受持呢?
了空居士:受,就是接受;持,就是坚持。或者是,持,我们说手上持了一把什么东西。持就是抓住,就是按照那么去做。受持就接受,然后坚持去做。
主持:同修们在提问题时都提到一点:我们凡夫。我们这一念,说我们是凡夫。这一念是不是就住相呢?
了空居士:这句话我也常常这么说,请记住我了空居士是个凡夫啊,那么你们也学我说,我们这些凡夫,你们才不是凡夫呢,你们刹那间就变成菩萨了,只要你们愿意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去修一切善法哈,你们就变成菩萨啦,以后你们不要老是说凡夫了,那你说你了空居士自己就说自己是凡夫,为什么叫我们就不能说我们是凡夫呢?说内心话,我也算是谦虚啊,我是谦虚啊。其实我为什么不敢说我是菩萨呢?我告诉大家,我们所有的人,说真实的,都可以称为菩萨,为什么?其实菩萨就是觉有情嘛。菩萨最低的级别就是凡夫一念生起精进正道的心,初发心的菩萨啦。说内心话我以前说我了空居士,最少是这个法界里边最后最后一名的初发心的菩萨,都有啊,只是我怕大家不懂初发心的菩萨,以为跟这个地藏菩萨、文殊菩萨那些菩萨相提并论,不是。好像我说学生,最低级别的学生,就是小学一年级刚刚入学的,最高级别的就是博士吧,他们还没有毕业之前都是学生之类吧,是不是明树,你也读到硕士,应该也觉得读硕士的时候,在老师面前也是学生嘛,在学校里边学习,在小学一年级刚刚入学,九月一号刚进入学校也是学生嘛,所以这个菩萨跟阿罗汉还是不一样,阿罗汉是一个标准,是一个级别。好像大学生跟学生就不一样了,菩萨就是有很多等级,希望大家我们知道自己是凡夫,但是我们要见贤思齐,我们要升起大慈悲、大精进的心,使我们成为初发心的菩萨,然后一步一步地走向圆满。
主持:师父,其实我还有一个体会,像我也经常说,我们凡夫,其实我现在想起来,我说我们凡夫的时候,就是给自己一个借口,就不敢以菩萨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给自己一个偷懒的借口。所以说我们读了《金刚经》以后,我们觉得我们以后可下个决心,从现在开始,就要用菩萨这样一个标准来要求自己,让自己去努力做到这一点。
了空居士:对!所以我常常给大家推荐地藏愿、普贤行、念佛法门,就是这一片苦心啊。人家说那地藏愿太大了,今生完成不了,我告诉你那地藏菩萨无始劫都已经证等觉啦,都没完成,是不是啊,你们像地藏菩萨学习就好,你们去看《地藏经》嘛,释迦牟尼佛不是说地藏菩萨久远劫前就证等觉了嘛,《地藏经》有类似这句话,
主持:所以我们说受持四句偈等,就是要以受持这个标准来要求自己,做到这些。
了空居士:接受行持。就是接受了,然后又落到实处,其实你们可能说发愿大好还是小好?其实从长远来说发一个大愿最好,然后就一步一步地去实现嘛,而不是说马上就实现,不是。那么你说发一个小愿容易完成,不是不是。大愿是由无数的阶段来完成的,如果你发的愿太小,有时候也得少为足,等一下就变成胸无大志了。你说愿太大了,我压力太大。不是,千里之行你不是跳一下。荀子在《劝学》里边:骐骥一跃,不下十步是不是啊,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原文: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就是说那个马很差劲,但是很耐心,走走走也能走很远,那个非常好的马它一跳,一跃也不可能说很远很远嘛,是不是啊。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这是老子的话,《道德经》里边的。希望大家要知道大愿和脚踏实地的关系。
12.问:学习《金刚经》可以明心见性吗?什么是明心见性呢?
了空居士:可以啊,可以啊,五祖特别强调《金刚经》。明心见性,明白你的真心,见到你的本性,这么解释对不对?有点对,只是很着相,很着相。其实明心见性是什么?第一是明白万事万物是因缘和合而生,它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自我。见性就是使你永远保持最清净的心去为人处世。
13.问:师父,我可不可以这样理解,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尔此福德胜前福德,那之所以说胜前福德,就是因为我们受持这四句偈等,以后达到明心见性这样的程度。
了空居士:受持就是要落到实处,其实你们不要以为什么时候明心见性了,什么时候没有明心见性,不是!我们所有的同修你们现在很真诚地听我讲《金刚经》的时候,你们这个时候就是明心见性。等一下有什么烦恼起来了,有所执着了,就又没有明心见性。是这种关系,不是说什么时候彻底明心见性,什么时候不彻底明心见性,不是不是。如果你永远没有悟后迷,你就彻底了。那怎么做才永远没有悟后迷?你要在工作生活里去历境炼心嘛。所以说悟后迷没事,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就好了,当然偶尔说信心有点动摇,没事没事,你说哎呀不行不行要这样做才对,就改过来,就好了嘛,它都是一个动态平衡,不是绝对的,只是说历境炼心功夫深了,他这个大脑反应速度就越快,应该从佛经的角度来看等觉嘛,那就一切都觉悟,那就一看就明白,一看就明白。就没有这种先看一看,愣一愣,然后又想一想,要这样。就不是,要这种间隔,从遇到事情到悟,这个之间的时间啊越来越短,越来越短,一接触就明白,一接触就明白。刚开始可能要想一想,有些事情一接触明白,有些事情一接触不明白,等下慢慢就明白,是有这个过程。
主持:我们常常会处于明心见性这种状态,只是我们不能保持而已。
了空居士:对对,就像六祖说的: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还有对惠明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本来这个明上座平时调皮捣蛋,但是哎呀他突然这个真诚心升起了,就是抢那个衣钵,结果提不动嘛,所以他很感慨嘛,这个就激发出他最真诚的心,他真的是吓了一跳嘛。啊!这个不可思议。
主持:受持受持,这个持还有保持这个意思。
了空居士:哎,对对。
14.问:《金刚经》开头,须菩提提了一个问题,“稀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咐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那么这整篇《金刚经》里,世尊和须菩提的接下来的问答都是在回答这个问题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答案,为什么世尊要用这么多的篇幅来回答呢?恭请师父开示。
了空居士:哎呀我给大家找,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那好了,蓝太阳,如果人家突然将这句话给你,你能理解吗?后边那么多的章节都是围绕着这些来讲解,好像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去布施啊,如果你着相,你就没有达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如果不着相,就有了。如果一句话说了大家都能听懂,那好了,不要说一句话,俱祇禅师竖一指呢,哈哈更爽。但是天下不一定很多人都竖一指人家能懂,要能就好了。
15.问:地藏愿我们实行不了,我们没有能力救度地狱的众生啊。
了空居士:哎呀,傻的要死呀。我刚才还说地藏菩萨到现在他的愿还没有圆满嘛。如果圆满,我们也不要在这里讲《金刚经》啊是不是明树,我们到极乐去了,来这里八功德水洗洗澡啊,蛮好啊。怎么有呢?是不是啊,你没有能力,肯定没有啦,慢慢来嘛,你以为地藏菩萨当年就马上有吗?也没有啊,慢慢学嘛。地狱众生你救不了,你为什么不帮助人道的人呢?是不是?地狱众生肯定目前度不了啊,你先帮你父母啊,从家庭做起吧,不要让父母牵挂,孝顺父母啊。
主持:地藏愿我们可以从身边的事一步一步的来做起。
了空居士:是啊,我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嘛,一步一步的来做。地狱做不到,是啊,你以后功夫高深了,你就知道什么叫五眼,什么叫六通,什么叫三界,什么叫六道,是不是啊,你现在还不懂呢,你从身边做起了,做一个好儿女啦,自己管好自己,不要让父母担忧啊,是不是。
主持:就像师父以前经常说的,要我们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事业成功,先从这一步开始。
了空居士:嗯,对,对。
16.问:师父说心念的状态就是能量场的状态,假如他人有烦恼,我们能帮人消除烦恼,其实就是在度众生了,并不是真要跑到地狱去度众生,我的理解对吗?所以我认为不是我们就没有能力度众生。
了空居士:对的对的。然后我们也不要得到的事情不去做,老是搞那个做不到的。我叫你好好工作,你所到之处工作都认真做好,出去被人评论优秀啊、先进啊,那就好啦。地狱的事情先不理它,那么多菩萨,排到我们还远啊是不是啊。首先先自己搞好,然后让父母安心这就最重要啦。地狱没所谓,地藏菩萨去吧,观音菩萨等等他们都会搞呀。
17.问:众生轮回的意义是什么呢?是宇宙为了造出更精密的工具吗?
了空居士:众生轮回没什么意义啊,那就是随业受报,自作自受。就好像那个梦中人,戏说乾隆里边有个插曲,轮回中谁在宿命安排啊?没有啊,是自己在宿命安排啊,你一念清净嘛对应人天道,一念无明火嗔恚啊就是地狱畜牲道啦,就是这样啦,活着还有个肉身拉住你的神识,如果死了就对号入座了。这就是轮回吧。它的意义就是公平公正公开。
18.问:地藏愿普贤行,可不可以理解为发一个大愿,从身边的小事一步一步做起呢?
了空居士:是啊,我们一定要一步一步的做起,不要好高骛远,愿你可以发很大,按照《地藏菩萨本愿经》,地藏菩萨的这个愿也还没有圆满啊,如果圆满了有个标志,我们都被度了,如果有一天我们都被地藏菩萨度了,地藏菩萨的愿也真的还不圆满,因为你身边还看到苍蝇老鼠,这些都是众生啊,真的度了,整个法界犹如极乐一样了。
(明浮云根据讲课录音整理,明树校对,未经了空居士本人校对,请以当日录音为准。) 免费打通大小周天,了空居士蔡衍颛先生的微信:1371586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