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分 正信希有分(一)

第六分 正信希有分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主讲:了空居士蔡衍颛

主持:明树

时间:20161007 20:00-21:30

地点:YY语音-了空居士 国学讲坛(80257频道)-公益大讲堂

文字整理:明碧

文字校对:明树


     “正信希有”,就是两个词,一个是“正信”,一个是“希有”。这里的“希有”可能你会觉得,这个“希有”为什么用希望的“希”,请记得这就是通假字,它跟那个禾字旁的“稀”是通假字,其实这里的“希”就是相当于那个有禾字旁的“稀”,“希有”就是很少有。那“正信”呢?这个词其实也是有两部分组成,一个是“正”,一个是“信”, “信”这里就是相信的意思,“正信”,是正确的相信啊,他不是有其他一厢情愿的成分,是真真正正理解而相信,这个经题就是说真真正正理解《金刚经》的经义而自然而然地相信,这个是非常稀有,非常少,非常少。

 

须菩提白佛言:

“须菩提白佛言”,“白”也就是说,须菩提对佛祖说,用这个“白”字,往往是有一种恭敬的意思。

 

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世尊”是对释迦牟尼佛的尊称,“世尊”就是世出世间一切众生都尊敬的人,就是指释迦牟尼佛“人天师”。“颇有众生”,这个“颇有”的意思就是有这样的一些人,这个“颇有”就是类似是说有这么一个群体一些人,“颇有众生”。

“得闻如是”,就是听到世尊前边的这些话,“如是言说章句”就是刚才说的那些。

“生实信不”,这里关键词就是“实信”,那么“实信”又是由两部分组成,一个“信”就相信,“实”就是真实,就是真真正正的理解、真真正正的相信。譬如说我说明树,一加一等于二,你相信嘛?你说相信,因为我们个个都知道了,这是正确的,是真真实实的相信,没有说“我猜一下,好像是”,不是!我是清清楚楚的知道,因此我们是很自然而然,实实在在地相信。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

佛祖就对须菩提说:不要这样讲。其实这句也是一种口语化翻译过来,如实的翻译过来,莫作是说”,不要这么说啊。

 

如来灭后后五百岁,

嗯,这里“如来灭后”,“如来”,这是释迦牟尼佛的自称,称自己为“如来”,也就是说释迦牟尼佛是破尽四相,释迦牟尼佛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说,像《金刚经》后面“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他没有我相没有人相没有众生相没有寿者相,所以来而不来,不来而来,他没有生灭的执着,所以称为“如来”。

“如来灭后”,那你说,唉呀,那前后不就矛盾了吗?你说“如来”,其实这个“如来”就是表示释迦牟尼佛他无四相的这种圆满境界,“灭后”就从世俗的角度,就是释迦牟尼佛在双树下示现涅槃嘛,我们凡夫从着相的角度说“唉呀佛祖那个时候也示现涅槃了,灭度了”,这叫“灭后”,在这里就相当说,我圆寂之后,入灭之后。

“后五百岁”。 我查过一些大德关于讲这个“后五百岁”,他们就说,怎么正法多少年,像法多少年,末法多少年,多少个年多少个年里边的最后一个五百年。让我来说,我反而很直观地这么说,就是释迦牟尼佛入涅槃之后的五百年。人家说了多少个五百年,好像是相当几千年之后,让我来说释迦牟尼佛下边这段话就是在说“正信希有”。唉呀,不要说过几千年,我灭后后边过五百年,有人相信都不得了了,是不是啊明树,你支不支持我这种说法?就不用说正法多少年、像法多少年、末法多少年,然后多少个年然后后边还有多少个五百年。我就很直观了,“如来灭后”,就是去世之后,再往后推五百年。

 

持戒修福者,

“持戒”就是严持净戒,守戒。“修福”其实就是做好事啦,做好事,就是行善积德嘛,“修福”就是这么修,“诸恶莫作”可以说是属于“持戒”的范畴,“众善奉行”是属于“修福”的范畴,那“自净其意”呢?严格来说,两种都包含在里边。

 

于此章句能生信心

就是看到前面讲了这些道理,能够生起信心,就是相信佛祖的话。

 

以此为实

“以此为实”就相信佛祖说的是真实的,没有骗我们的。

 

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

“当知是人”,佛祖就说:我以后去世之后吧,过五百年,这个如果有人听到前面讲的这些话,能够生起信心,相信我们说的是真的,这个人啊你看多么不得了啊,“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啊。你从释迦牟尼佛说的这么稀有,这么的不可思议,你就知道,入灭五百年就够了,不要再说多少个五百年,多少个五百年,最后一个五百年就不要想得这么长了吧。

 

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

他过去生已经是在多少个无量无边的佛那里,也就是说这第一从时间的角度,就是这个人呀,已经是很多很多世以前,已经在学佛,学佛法了。而且他从广度来说吧,从空间来说,无量无边诸佛就不仅仅包含过去现在,还有包含说东南西北等等,有很多都有佛吧,你们去看《二十五圣圆通法》里边啊很多,好像观音菩萨、舍利弗啊等等,都有久远劫前已经在修行了,就是类似这个道理。

 

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

刚才说“以此为实”,“能生信心”,这个人就是在无量无边的佛所那里“种诸善根”,后面又再继续说,就算听了这些话,能“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就是听了我们前面这些《金刚经》的道理,就算是“一念”,就是一听“啊,有道理有道理”,“一念生净信”。

这“净信”和“正信”,我也去研究过。

“正信”,“实信”,这个“正信”和“实信”严格来说,就让我来说就是差不多是同一个意思,也就是心里清清楚楚,他非常相信,觉得对的,是这么一回事。

这个“净信”,“一念生净信”是什么意思啊?就是哎,有一个念头,“唉呀,对啊,佛祖说的也对”,等一下,一转念,他又忘记了,也不知道对不对啊,也没有去在乎这个事情了。“一念生净信”,在听的刹那间觉得有共鸣,“净信”也就是说他也没有什么依据的,干干净净的,他没有什么依据的。

这个“实信”和“正信”,他们是觉得发自内心觉得是很对的,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让我来研究这个“正信”和“实信”,它比“净信”的程度还要高,尤其是“一念生净信”,就是稍微说“唉呀,对呀对呀,是啊,你说的对”,就好像我们听别人在说话,有时候不经意地听了,也觉得“对啊对啊”,等下一转身,我们又去忙其他事了,这是属于“一念生净信”。

 

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

“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唉呀,这句话,唉,佛祖你怎么这么厉害啊?

我们今天在这里讲《金刚经》,佛祖知道吗?佛祖也“悉知悉见”。我们以后讲到后边,《金刚经》的后边就知道了,众生的一切念头“如来悉知悉见”,其实这就是不二的境界,也就是佛祖的心啊已经是和万物不二了,所以只要你的心态达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就算“一念”达到这样,也是跟诸佛刹那间就同步了。而不是佛祖特别用眼睛去看了,用耳朵去听你,不是!是刹那间,你就和我同一个层次啦,也就是你和佛祖的境界是不二的,佛祖和你是不二的,你和佛祖是不二的,是这样不二。这种“见”就不是我们“眼、耳、鼻、舌、身、意”那种去“见”了,那其实还有我相人相,那种“见”也不正确的。这种就是说刹那间就相应了,就不二了。所以我们平时说“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我们念佛念到一定程度就知道,你们真诚心生起的时候,刹那间就觉得空中这种能量啊就不一样了,也就跟佛的本愿相应了。这就是佛祖也会“悉知悉见”,这就是相应的道理。

 

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噢,“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如是无量福德”其实就是跟佛不二,刹那间就不二了,那佛祖有圆满的福德,那我们刹那间那一念的状态也是有圆满的福德,我们等一下着相了又退下来了。

 

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对,世尊这些话就是解释,我前面解释了那么多话,是什么原因啊,为什么“如来悉知悉见”啦?为什么有“如是无量福德”啊?就是因为诸众生刹那间,不再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他过后又执着,又有了,又是另外一码事。刹那间那“一念生净信”,那就是“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了吧。

 

无法相,

“无法相”,“法相”是什么啊?诸法之相,也就是执着什么法。那么你们说:了空居士,那你教我们信愿念佛求生极乐,那不是执着念佛之法吗?唉呀,我常常告诉大家,你们真的具足信愿行的话,就是佛我不二,能念的我和所念的佛都不二了,谁在执着谁呀?

 

亦无非法相

“非法相”就是一切法都是假的,我们不用去学,那不用去学,其实就是落空了嘛,“非法相”是着空了嘛,也不对。六祖说“外离相为禅,内心不乱为定”,就不能空心静坐啊,那个着了这个“无记空”之类。“非法相”是说一切都是没有的,一切都是空的,因此我整天空心静坐就好,那就又执着了空。

 

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

嗯,对对,“若心取相”就是执着了一些相,我在执着了这个相,是落入了“我、人、众生、寿者”,就执着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

佛怕我们听不清楚,说得很详细,首先来说不要着相啊,不管是空的相还是有的相,然后就继续在说,怕我们听不清楚,“若取法相”也同样是。他第一句是总体来说,第二句是分开来说,“若取法相”也是着了“我、人、众生、寿者”。

 

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

“何以故?”,你们觉得这是什么原因啊?就是反过来,“取非法相”,就是说一切都排空的, 也同样是执着,就是我在排,排掉万法,我在认为万法是空的,是同样是执着“我、人、众生、寿者”。

 

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啊,就是这个原因,所以你们不能执着法之相,也不能执著一切法都是空的,因此什么都不干,那落空也不对。

 

以是义故,如来常说

这个“义”就是含义,就是这个道理,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这个道理,所以“如来常说”,这个“如来”严格来说是指佛祖自己,因此“如来”,他就不能说“我常说”,人家就说:唉呀,你是不是着了我相?所以用个“如来”,不来相而来嘛,“如来”就是指佛祖自己,因此“如来常说”,经常这么说。

 

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汝等比丘”,因为那个时候在听佛祖讲法的很多都是就是“千二百五十罗汉”了,所以称他们为“比丘”。“比丘”是印度语,翻译成中国话就是“乞士”,“乞”是乞丐的“乞”。“乞士”是什么意思?“上求佛法,下化众生”,“比丘”就是这个意思。“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就是说:我告诉你们种种修炼的方法,就像那个竹筏或者是木筏,你们遇到什么烦恼,我告诉你们什么方法,就是用这个方法将那个烦恼化掉了就好。就好像我们要过河就要利用这个竹排啊船啊渡我们载我们过去,过了河,就不能背着这个船继续赶路,这个船就留在河边给别人用了吧,就是这种意思。就是这个“法”是用来对治那个烦恼的,烦恼化解了,这个“法”也用不着了。

“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就是说这是正确的方法,只要事情解决了,这些都可以不要了。如果是错误的方法,那更是不要啦,是这个意思。所以说正确的“法”用完了,用不着了,也要“舍”,更何况那些不正确的,那就更加不要它了,是不是?                             v免费打通大小周天,了空居士蔡衍颛先生的微信:13715860608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