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分 如理实见分(二)
3.问:对这个“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不是说“身相”不是“身相”吗?
了空居士:那我问你那“身相”又是什么呢?我只要这么问,你就被我卡死了,“身相”不是“身相”,那是什么呢?明树我告诉你们,我看过无数的人讲经说法,他们都是没有结论的,他们说话都是以概念解释概念,以名词解释名词,好像“明树是谁?”,“明树就是明树”,那“明树就是明树”是谁啊?就是明树。“了空居士住在哪里”,“了空居士就住在他家里”,“了空居士的家在哪里?”“就在他家里”。那你永远找不到的,是不是啊?“身相”不是“身相”,那我问你那“身相”又是什么呢? “不是身相”那是什么呢?是不是啊?论辩如果遇到我,我两招就打败,我不用三招的,是不是啊?你说“身相”不是“身相”,那我问你那是什么呢?你说“不是什么”,那“不是什么”是什么呢?是不是啊?
主持:XX师兄说是虚妄啊。
了空居士:那“虚妄”是什么?
主持:“虚妄”,如果按他的意思,应该就是说这个“身相”也是不真实的。
了空居士:嗯,那不真实,也存在啊,那不然你拍拍头,谁是XX呢,是不是啊?好像我说“明树,你好啊”,你说“师父,你好”噢,你会答啊,你不是说:“你这问谁?谁是明树啊,是不是?”没有这么说。反正我了空居士讲的,你们驳不倒的,不然...哈哈。
主持:师父,那我可以这样理解这些话:“不可以身相见如来”,就是说我们应该不要以表面现象来判断,我们应该透过这个现象用清净的心看到这个事物的这个本质,是不是这样来理解?
了空居士:“不可以身相见如来”,他后面就解释,“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也就是说...世尊当年有一个故事,就是说他曾经用他的神通力使他身边一千二百五十罗汉个个都变成跟释迦牟尼佛长的一模一样,应该是在《释迦牟尼佛传》哪一个版本里面有的,有讲了这个。那么你们说那个个都是释迦牟尼佛了,是不是啊?所以不能从这么来算。而且这个“身相”表面的现象也不代表他...这也是说表面的现象不代表他是不是如来,那么你要真正“见如来”怎么见呢?就是“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就是说,你自己明心见性了,你在任何时候都是跟诸佛的清净法身相应,哈哈,跟诸佛的清净法身相应,这就是“见如来”,你自己都变成“如来”了,是这个意思,但是自己不是你自己这个肉身变成如来,而是你能够明白了你的清净佛性,是这个意思。
主持:如果这句话我变一下,“不可以身相见如来”,那同样的,我是不是也可以这么说:“不可以身相见我明树”或者“不可以身相见了空居士”这样说正确吗?
了空居士:这是正确的,正确的。因为有时候双胞胎两个人长得一模一样,你们去看。我们以前读书的时候,当然我和我弟弟是其实还是有点区别的,但是以前读书的时候年纪比较小,我弟弟的同学也曾经在后边叫我,叫成我弟弟,都有,他们说好像背影有点像,是这个意思啊。所以说我们演戏的时候,不是也有演员长得很像啊,好像那天不是网络上也有说有一个年纪比较大一点的长得很像马云吗?也有这个说法。
那么你就说,唉呀,那以后在路上怎么打招呼啊?从最精确处来说,确实是需要有种种的信物吧等等,譬如说真的有一天找到一个人跟我长得一模一样的,去福州找你,那么也许你就会认错了嘛,哈哈。假如我们是一个团队,有几个人出去,你们就相对就一眼就知道了,几个人长得一模一样同时出现的可能性就不大了,哈哈。
主持:那我明白了,师父,那我这样去理解“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这意思,比如说,我开始我不认识一个人的时候,你就跟我介绍一下他长的是什么样子的,那么我就按照这种介绍,我就初步地认识他,但是我更认识他了,以后我就知道,也不是说长这个样子的就是这个人,我还根据他的这种长相啊性格他的一些我了解他具体真实的形象...
了空居士:严格来说,我们以人道来谈,这个还很难谈得到位,因为佛祖是贯穿六道,其中有诸天人,包括种种的这些魔啊等等,按照佛经的说法,他们是完全有神通力,能够变得一模一样的,这才是严格。我们人道的怎么装都还是很难装的...就是双胞胎吧,也都还是有点不一样,如果是魔王波旬,凭他的神通力来变,那就可以变得一模一样啊。最主要是世尊说法,他不是单单对我们人道而讲,他是贯穿了六道,这才是严格,是这样的。
主持:我的理解“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就是说他这个一开始说的“身相”,它并不是一个放之皆准的标准,它实际上在不同的场景下....
了空居士:就好像观音菩萨标准的样子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大菩萨。但是按照传说吧,观音菩萨有时候会示现成一个老太婆啊,有时候示现一个小姑娘啊,有时候是示现一个小伙子啊等等,那你就不能说,这个不是观音菩萨,那个才是,不能这么说了。
主持:就是不能绝对地这么认为。
了空居士:不要认为这个相貌这个长相就是佛祖,不能这么...你们要知道啊,你们个个都知道弥勒菩萨吧,弥勒菩萨就肚子大大的啊,但是在古印度那边,弥勒菩萨的长相是高高瘦瘦的哈。
4.问:“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那很多的人在引用这句话的时候,他就认为一切都是假的。唉,都是虚妄了,那么这一部分人呢,可能也是落空的.....
了空居士:以后你们帮我有空就说一下,就是说以后有人直接读到这个,说是空的,就要他马上拍拍头,他的头在不在? 因为拍的有个头,那就说明,不是说一切都是假的嘛,那个头还很“真”嘛!是不是明树,哈哈。这个“虚妄”的意思就是说不稳定的,不永恒的,“若见诸相非相”,就不要产生了这种执着,你在任何环境下,你的心都保持清醒,清净。保持清净不等于是要脱离一切现象,不是!在一切现象里边,你的心都不乱,“繁兴永处那伽定”,六祖说的,这就是“即见如来”。其实所有的如来,他的心都是不会乱的,都不会对任何现象产生执著,这就是如来的共同特征,如果你能够这样了,你也是“见如来”了,而不是说三十二相还是三十一相的问题。
主持:还有一部分人他就认为:既然你这一切都是在发展变化的,那么这部分人呢,他就倡导及时行乐,“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那师父对于这样的一种态度是怎么理解?
了空居士:噢,这样好啊,但是你要想到“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你看,及时行乐,你想行,好啊,有时候是行不得啊,或者“行路难行路难”是不是啊?那好了,那你就可能就引发一个想法:就是到底人是要及时行乐好呢,还是要居安思危好呢?这就是因果了。你要研究:我现在就及时行乐,接下来到底是能够使我更加乐呢,还是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是不是啊?这就是因果了。我的豆到底是煮了全部给吃掉呢,还是要留下一些去做种子去种田呢?是不是啊?哈哈。
主持: 那师父认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句话对我们现实人生有怎样的一种积极的指导意义呢?
了空居士:嗯,我曾经在百度上看见说:这是佛家消极的人生观的体现。我看了都笑了,不是!这是最积极的!就是说一切事物都是在发展变化,只要我们积极地去努力,未来会更加好。你说未来会更加好,它也是“虚妄”的,怎么办?没事,你就未来继续努力下去,那未来的未来那不就更好吗?这个“虚妄”就是它不稳定,它在变化,然后我们有良好的助缘,就是使它不断地往更好的方向变化嘛,所以让我来说是这是一个好消息,能够使我们正精进。
5.问:地藏菩萨在过去世因向往世尊的美好容貌而发愿行菩萨道,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每个人最执着的东西都可以转化为入道的因缘呢?
了空居士:确实是。所以在这个《金刚经》第十七品“究竟无我分”里面有 “一切法皆是佛法”,所以说一切的烦恼,“一切烦恼为如来种”,这是出自《维摩诘经》嘛,维摩诘居士和文殊菩萨的对话,你们要找这句话,只要打“大迦叶”,大迦叶就说,那我们这些“沉空守寂”的人那不就很惨嘛,好像维摩诘居士是说比无间地狱的众生还惨,因为人家有烦恼,所以会有觉悟的时候,你们一切都给放空了,以为是无烦无恼,什么都不要了,那反而就永无觉悟的时候。哈哈,你们去看《维摩诘经》哈,“一切烦恼为如来种”。
6.问:师父,在《金刚经》,到目前为止,在第二分须菩提提了一个问题,在三四五分呢世尊从三个方面他都进行了一种解答。那对于这个问题,就是说“发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那我想请教一下师父,如果倒过来,我如果按世尊说的“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的话,那么是不是就“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呢?
了空居士:噢,对的,对的,你们可能吓一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么容易得嘛?真的!你说谁说的?我还是请世尊给你们说,在后边“净心行善分”不是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嗯,好像禅宗有一句话叫“狂性顿歇,歇即菩提”嘛,你说这事有没有例子啊?有啊,人家香严不是“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
那你们觉得很惊讶,那天下大彻大悟的人就很多了。我告诉你,我常常说开悟很容易啊,悟后迷也同样的容易!那我相信明树你现在心里就有点神往,说唉呀,那我能够“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啊,是不是,明树,有没有想?我告诉你,你刚才很真诚地在听我说话的时候,你那个状态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状态,等一下你开始有一些执着啊疑惑啊,它又出来了。你看六祖当年不是一听经语,“言下大悟”,那个张日用,江州别驾张日用说“你也会做偈,此事稀有”哈,他(六祖)就说“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说求道之人不能轻视,看不起这些“末学”,“轻慢末学”,哈哈,是这意思。
我告诉你们,你们以最清净的心去面对一切的时候,那个状态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等一下,有一些种种执着起来了,它又消失了,是这样。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的第一句话,大彻大悟也说了“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皆可现前”,都在说这个道理。着相的时候,我们就是凡夫,能够“离相”——“离相”是什么意思啊?不会被任何现象所迷惑、所执着——你的心就是那么大公无私,你的心就是那么清清净净,这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7.问:我看师父在回答离相,世尊他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从三个方面都提到了这个,第一个是“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第二个是“无住相布施”,第三个也提到这个“若见诸相非相”,那看来就是说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要怎样才能做到“离相”呢?
了空居士: 我告诉你,就是以最清净最客观的心去看待一切,包括是看待自己,这就是“离相”。“离相”,你们不要以为这个相怎么“离”,“离相”,反过来就是着相,着相就是被现象所迷惑,打个比方一个人骂你,你就生气,为什么?因为你认为他在骂你。如果你是一个旁观者,人家在骂另外一个人,然后说,你以最客观的心来评论一下,那么你这个时候就是“离相”。我们读历史,往往就能够心平气和,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哇,那你就情绪波动了是不是?所以这就是不会被现象所干扰,这就是“离相”。
我举个例子,司马光小时候跟几个小孩在花园里面玩,有个小孩爬在树上,不小心掉到一个很大很大的金鱼缸,掉到一个金鱼缸里面去。哇,司马光很聪明,他赶快抱起旁边一个石头将这个金鱼缸给砸烂,这一砸烂,水流出来,小孩就不会被淹死,这种做法让我来说,它就是“离相”。如果换做其他小孩子说,砸烂这个金鱼缸等一下会不会被大人骂?这个金鱼缸是我家的,很漂亮啊,砸烂了不就浪费了嘛?如果他多想几下,那小孩淹死了。这个时候他就是以最客观的心,“救人要紧”,赶快拿块石头将金鱼缸砸烂啊,水流出来就没事了,所以这个最清净的心,他就充满智慧,他就能够将事情看得详细周到。
那当然有一些具体的事情,比如说,这个人造地球卫星啊等等,让我们去研究,我们没有那个经验,就想不出来了,因为砸烂这个金鱼缸,就是比较常见的东西,一般人都会懂得:砸烂,水流出来,小孩就不死;不砸烂,小孩掉在水里面就会淹死。嗯,这个就很直观。所以说大彻大悟之后就像六祖一样,大彻大悟之后,他不识字,他没有认真去学那些字,他可能很多字还不懂。当然有人告诉他了,大彻大悟的人,他往往记忆力啊思维啊反应速度都很快,所以他学起来会比一般人更快,有些没学到的那个字不懂,还是不懂,有这种现象的。
8.问:怎么才能永远平静地做事呢?
了空居士:你只要掌握一个要诀,当你不平静的时候,你问自己,我为什么要不平静,我这样的不平静正确吗?是不是啊?好像我们在忍无可忍的时候会挺身而出等等,关键就看你这个时候挺身而出是对的还是错的,对整个大局来说是好的还是坏的。
你看韩信胯下之辱,我相信他那个时候心里也不平静,但是他想一想:不平静有用吗?还是爬过去算了啊,也许他以不平静的心爬过去,也许他想通了。其实他的心虽然不平静,但是已经没有那么不平静了。
你看“嗟来之食”,他就被人家“欸,过来吃吧”,就觉得侮辱了他,他的心太不平静了,一直安静不下来,就气得就在那里哆嗦,最后都饿死了。如果他很平静,“唉呀,人家不礼貌,算了算了,人家还算是个好人,愿意出来救灾,有的吃,吃了,身体保重好,我们也好好地去帮助别人”,那也就没事啦。所以保持平静的要诀就是保持理智地去看待一切。
9.问:我想起来师父有一次在做这个“禅文化与身心健康”的讲座(汕头市图书馆)的时候。在现场有一位同修,他就提了一个这样的一个问题。他说,在他繁忙了一整天以后,然后在夜深人静里他展开一卷《金刚经》诵读的时候,就觉得身心非常放松,非常的宁静。但是到第二天一上班,一面对各种各样的纷繁复杂的事情的时候,他这种放松宁静的心态就丢失了,那如何做到保持我们受持读诵《金刚经》时这种心态。
了空居士:我告诉你,他就是“空诵但循声”,六祖对法达说的“空诵但循声”。其实吧,《金刚经》里边就告诉我们,修炼的最高的心法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你将这个掌握了,你明天再繁忙,你都是以平静的心去面对,就好了嘛,是不是啊?你看五祖不是说,“轮刀上阵,亦得见之”,你工作忙,你不平静,我知道的,你内心抱怨嘛,带着情绪去工作的时候,“这个工作这么累,老是叫我什么”,你觉得:我就是来这个单位打工,再苦再累也要做啊,不过反过来,我也没有三头六臂,再苦再累也是做这几个小时下班了,该下班还是要下班,当然该加班还是要加班啊,我也不可能一个人变成三头六臂,太吃亏了也不会,想通了就没事啦。就好像那以前“华山论剑”,有同修说:师父,你紧张吗?我说我不紧张,嗯,第一,我身经万仗,第二我知道不是胜就是败,要不然就是不胜不败啊,就是这三个结局吧,嗯,所以我不紧张,哈哈。
10.问:贪嗔痴没有看破,享乐是否也是执着?
了空居士:噢,这个“享乐”和“改善生活环境”是两种概念,享乐是有点过分过度的才称得上享乐,如果按照自己的条件,合理的安排或者是合理的改善,这是正确的。从这个标准来看,享乐是有点贪心;改善生活,这是智慧。
11.问: “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我理解的是说所说的“真我真身”,不是外表的自我化身,是这个意思吗?每个人的“真身”都是一样的,“色相”是不一样的,是不是这样?
了空居士:唉呀,那你的“真身”长的怎么样,是不是啊,如果连你自己的“真身”长的怎么样都不知道,你还在谈“真身”?是不是,明树?你说是不是啊,就变成说空话了是不是啊,明树?(主持:他说的是不是指法身的意思?)你法身长的怎么样,也要告诉我,给我们看一看啊,那个你都没有,你说我都有的话,那不是变成“皇帝的新装”了吗?是不是?
(明碧根据讲课录音整理,明树校对,未经了空居士本人校对,请以当日录音为准。)
免费打通大小周天,了空居士蔡衍颛先生的微信:1371586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