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嘱品第十 (一)
师一日唤门人法海、志诚、法达、神会、智常、智通、志彻、志道、法珍、法如等,
“师”就是六祖惠能大师,有一天叫他们,上面这些弟子,这些是有大成就者,来给他们嘱咐一些事情,那些名字里边“法珍、法如”有几个我们在前面“机缘品”里面没有说过,请大家记得,这些“机缘品”只是节选一部分,《六祖坛经》也只是记载了六祖一生的某一些言语的片段,如果一一记载那就不得了了。就像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讲的经论那真的所谓的三藏十二部,那真的是很多很多。就是说我每天晚上来给大家答疑,搞一个小时,几年下来那个录音都多的不得了,所以这个《坛经》只是六祖一生之中的某一些片段,记载的某一些片段而已。
曰:汝等不同余人,吾灭度后,各为一方师。
六祖就告诉他们,你们“不同余人”,不同其他的人,我灭度之后,你们都能够独挡一面,“各为一方师”。也就是他们的境界都是标准的,“灭度”这里就是说他六祖死后。佛家喜欢以“灭度”、圆寂,道家就喜欢以羽化,飞升,其实都是代表同一个意思,都是死了。
吾今教汝说法,不失本宗。
那大家可能会想,六祖居然还留下来一手,最后才放出来?其实不是了,六祖是最后给大家再校对一下。其实以上的弟子,尤其法海、法达、志诚、志彻啊都是“言下大悟”的了,都是六祖认证的了,六祖是临终再给大家校对一下而已,进一步校对。
先须举三科法门,
“三科法门”就是所谓“五蕴”、“十二入”、“十八界”。其实“五蕴”是什么?“色受想行识”,就是我们的身心。“十二入”,内六入,就是六根;外六入,就是六尘。外面的六尘通过六根最后就形成了六识,这六根、六尘、六识就是“十八界”,当然这个六根也要加个“界”字、六尘也要加个“界”字、六识也要加个“界”字。佛经上有没有啊?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里面,“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其实就是无眼界、无耳界、无鼻界,就是说你这个六根的起用到底有没有一个范围?其实法界千差万别,所以六根、六尘、六识的具体内容是没有一个绝对的界限的。所以六祖就说,其实我们自我与法界万法之间的联系就概括在这“三科法门”,“五蕴”、“十二入”、“十八界”。
动用三十六对,
我去查佛学大词典,就这“三十六对”好像佛经其他地方就没有。六祖说是“三十六对”对不对?正确的,他是将法界的一切现象概括,老人家可能是自己总结成这三十六个方面这个大类别。那如果要说得详尽,那就是八万四千,而且八万四千还不是一个确定数,严格来说是无量无边。所以“三十六”只是万法的一个大方面的概括而已。不是绝对的“三十六”,那有没有三十七?也可能有,三十八都有。
出没即离两边,
就是说:一个大彻大悟的人说话他都是不会着两边的。这个就放在后边都有一些地方需要详细讲的。现在我们就先这么简单概括。
说一切法,莫离自性。
六祖就交代弟子们,你们要记得啊,说法的总的要诀就是不离自性。那不离自性是什么意思啊?“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从这两方面就知道,自性包括了一切,说法不离自性,可以说换做我最喜欢说的话就是说法不离整体。
忽有人问汝法,出语尽双,
“忽”就是忽然,这里就是相当说:如果有人问你法,问你正法,问你佛法,“出语尽双”,“尽双”,就是两边都顾得着。如何做才两边都顾得着啊?孔子说“执中以制左右”。如果你符合中道之义,那就两边都顾得着。
皆取对法,来去相因。
“皆取对法”,有点像唱对台戏一样。那天有个同修转问两个问题,具体我就突然想不起来,反正他问我的话都是以肯定的口气就是这样,就是这样,怎么怎么,然后我就故意反过来,就说这个事情就是没有就不可能这样还是什么等等。我打个比方。大家可能很熟悉我平常跟大家说话有一个习惯,我就坦率地告诉大家我是个凡夫。但是我也真诚地告诉大家,我给大家答疑解惑的时候那些内容都是圣贤的话,没有一句是我凡夫的话,我都引经据典,所以请大家不要因为我是凡夫而不听我的话。就是这个意思。就是“出语尽双”。
“来去相因”就是那个话都是圆满的,也就是圆的,驳不倒的,能进能退。譬如我说我是凡夫,那我有个好处,如果人家有一天来钻我牛角尖,说“了空居士,你日常生活哪些方面做得不好”,我就很真诚地告诉他:我接受你的意见,我好好去改,不过,请你理解我本来是个凡夫,我为人处世有错误还是正常的,不过我愿意改,我愿意学习,所以你就不用狠狠地批判我。如果我说我是个圣贤,那完蛋了,我一有一个差错,你们就可以狠狠地指责我,说你骗人,你根本就不是圣贤。甚至有时候还会冤枉,本来我做得很对的,但是因为你很执着,戴着有色眼镜看我,都说我不对,那我没办法。那么我承认我是凡夫了,那你就是有一天你将我看扁了,我本来做的事情是对的,你故意怎么去夸大,特别去抓我辫子,如果我觉得你有商量的余地,我都可以跟你们说明一下,觉得没有商量的余地,或者根本没有必要跟你商量,那我就告诉你,真的我对不起,我还是做得不好,那不是一下子被我溜过去了嘛?就能够得大自在了,不会那么左右为难。就是这个道理。
究竟二法尽除,更无去处。
“究竟二法尽除”这句话很关键,是什么意思?“究竟”就是究竟处,也就是你做什么事情,你就是寻根问底,我也不怕。因为我还是圆满的。也就是说我不会进退两难,而是能够左右逢源。“二法尽除”,我不会落入边见,我不会著“有”也不会著“空”;我不会落入执着,圣贤一切都要那么的周到,我也不会落入凡夫那么没有价值。所以就能够得大自在。
三科法门者,阴界入也。
我刚才讲了,“阴”就是五阴。“界”就是十八界。“入”就是十二入。
阴是五阴:色受想行识是也。入是十二入,外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内六门:眼耳鼻舌身意是也。界是十八界:六尘、六门、六识是也。
这些大家都清楚,不用解释。
自性能含万法,名含藏识。
“自性能含万法”,那自性怎么能含万法啊?我们很知道一个名词叫做三藏,三藏是什么?三藏就是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自性的本体是无一物可得,是属于空如来藏的范畴。自性具足一切,“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它是不空如来藏。那么最究竟处自性到底是属于了无一物还是具足万法呢?它是属于空不空如来藏。也就是说它虽然具足万法,但是那万法不是永恒不变的,它是永远在不停地变化变化的。所以说“自性能含万法”,这是说自性的不空的性质。自性空的性质就是“诸法空相”。所以六祖这里是跟我们讲它不空的一面称为“含藏识”,也就是如来藏,或者叫做阿赖耶识。这是《楞严经》上有的。
若起思量,即是转识。生六识,出六门,见六尘,如是一十八界,皆从自性起用。
就是自性含藏一切,这是“含藏识”,如果你著相了,那就攀缘,那就所谓的“生六识,出六门,见六尘,如是一十八界”后面这段话了。
自性若邪,起十八邪;自性若正,走十八正。
这句话非常关键,“自性若邪”,“自性若正”。其实自性本无邪正,是自性的起用,前面连那句话“若起思量,即是转识。生六识,出六门,见六尘,如是一十八界,皆从自性起用”,自性是什么?自性就是“不思善不思恶”那个清净心。那个清净心起用的时候,如果你著相了,用你的我执之心去起用或者法执之心来起用,那就是“自性若邪”。如果你的清净心永远保持如如不动,那就是“自性若正”。你著相了,全部都是落入贪嗔痴慢疑的范畴,那就“起十八邪”。这“十八”指哪里啊?那就是“六根”“六尘”“六识”,这全部都著相了,都变成一厢情愿地看问题。自性如果清净,你永远保持清净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切都是以最客观的心态去认识。同样是眼睛,如果你以清净心去看,情况又不一样了;如果你以著相的心去看,又不一样了。
以前有个故事吧,就说有个人在山上砍柴不小心那个斧头掉到山谷里面去,哇,那个山谷很深,想下去找也很不方便,结果很无奈何的就回家了。回家之后他就老是觉得隔壁的一个小孩,一个年纪比较小的人,看他那个神情就好像捡了他的斧头不肯还他。不过有的事情真的是那么的无奈的,老是看,越看越象。直到有一天,这个丢了斧头的人正好有什么原因经过那个很深的山谷,发现自己掉的斧头还在那里就捡回来,很高兴。回来之后看邻居的小孩,欸,看起来真的就像没有偷他斧头一样,废话呵,斧头你都拿回家了,而且亲自在那里捡回来了。所以有时候这些有色眼镜啊心理作用啊还是影响很大的。所以这个自性本无邪正,只是自性起用之后,如果你著相了,那就是“起十八邪”;如果你不著相了,那就是“走十八正”。是这个意思。
若恶用即众生用,善用即佛用。
那你们如果读过这些佛学的书籍比较多的人可能要说:呵呵,六祖你怎么也搞个边见了?搞个“恶”和“善”了?那又是什么意思啊?讲经说法的过程有一些时候是大家你知道我也知道,所以就不用讲那么细,因为法海等等这些门人是大彻大悟的,所以六祖有时候就没有说得那么细,知道他们也听得懂。所以说“恶用即众生用”,那众生有没有好的时候啊?也有的,但是众生的好常常也是不圆满的,因为不圆满,所以还是被六祖划入到“恶”的范畴。“恶”就是不怎么完善,不怎么好,不是说凶恶、罪恶,不一定那么严重。众生也有好人,六祖也说“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六祖这里有点简单地给大家划分一下。众生著相,所以他的自性起用常常还是属于著相的,属于不完善的“恶”,就是不完善,是不好的意思;这个“善用即佛用”就是说那个完善的只有佛的境界,佛的知见。是这个意思,千万不要直观的就是好和坏,不是那么极端。
用由何等,由自性有对法,
请记得关键词就是“自性有对法”,自性里面就有相对的法吗?不是的,是“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同样一个清净心,你对境而产生的想法,如果你这个清净心被情境所迷惑,那么你的起用就会带着被迷惑之后产生的后效应;如果你的心很清净,无论是在顺境还是逆境,你都是那么客观地去认识,是这个意思。不是说自性本来一定“有对法”,是自性含藏万法,自性能生万法。就看你是以清净心来决策方法,还是以主观的染污的心来决策方法,是这个意思。
外境无情五对:天与地对,日与月对,明与暗对,阴与阳对,水与火对,此是五对也。
六祖就继续给我们讲“何期自性能生万法”,那你说“能生万法”,怎么连日月也搞进去了,天地也来了,“心量广大,犹如虚空”,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好人坏人、花草树木,尽在一心之中。所以六祖是给我们简单举例,就无情众生方面,有天与地、日与月、明与暗、阴与阳、水与火,有这些,说其实宇宙万象尽在自性之中。
法相语言十二对:语与法对,有与无对,有色与无色对,有相与无相对,有漏与无漏对,色与空对,动与静对,清与浊对,凡与圣对,僧与俗对,老与少对,大与小对,此是十二对也。
六祖说法相语言有这么多种类,其实细说还有更多啦,六祖是大方面帮我们总结。
自性起用十九对:长与短对,邪与正对,痴与慧对,愚与智对,乱与定对,慈与毒对,戒与非对,直与曲对,实与虚对,险与平对,烦恼与菩提对,常与无常对,悲与害对,喜与嗔对,舍与悭对,进与退对,生与灭对,法身与色身对,化身与报身对,此是十九对也。
六祖就给我们总结就说这个种种现象都有一种相对的一面,就是说人家说这个事情肯定是这样的,那么它的反面就肯定不是这样的。那么它的最正确的方法就是它有大方面是从哪里到哪里是可能存在,但是它还是有某一些不确定性的,也就是不可能非常的绝对,就像前天讲《道德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就是事物虽然有好坏的转变的可能性,或者是有坏好转变的可能性,但是很难有一个绝对确定的时空点。
师言:此三十六对法,若解用,即道贯一切经法,出入即离两边。
这就是六祖告诉我们,就说一切经论都是以相对法来显中道之理。六祖是将这个浩瀚的佛法概括成都是阐述中道之理,也就是我们刚才说的三藏里面的空不空如来藏这个境界。也就是事物不是绝对有,也不是绝对无,不是绝对生,也不是绝对的灭,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它没有一个绝对稳定的时空点。
自性动用,共人言语,外于相离相,内于空离空。
“自性动用”这句话就好像说有个自性可以来用的,其实我跟你们换一句话,就说:明心见性的人他的一切言语行为都是不著有也不落空的。所以从这点,你们去网络上看,那些人说他自己是什么菩萨什么佛再来,这些都著有,这些都不是开悟的人,跟自性不相应,也就是说这些人没有开悟。从六祖这句话,你们就知道啦。
若全著相,即长邪见。
“全著相”是什么?就是执着,什么东西都很执着,都是认为一定是这个样子的,不会改变的。这就是邪见,因为事物他看得不全面,不正确,因此就是邪。
若全离空,即长无明。
哎呀这句话有点难度。前面就是著相,“若全著相”,后面就“若全离空”,这句话如果版本原来是“离空”的,如果法海真的是这么记录的,我们也可以解释,因为我了解六祖的境界,所以我就可以方便善巧的给大家解释。如果是以前这文字有搞错的,如果跟前面的模式一样的“若全著空”,那大家可能一眼就能看得出来,前面是“著相”,后面就是“若全著空”,那我们就很容易理解,这边就是著有,那边就是著空,很好理解。
如果一定是说这个“离”字是正确的,也可以解释。那是什么意思啊?那就是前面所说的“著相”,后面离什么?就离相,离相著空。这句话我可以理解为“若全离空”,离什么空?是离相著空。因为文言文有些是讲简略,为了凑那个字整齐。如果这个“离空”这句话是对的,原来坛经的版本是“若全离空”,请大家一定要记住我这句话,这句话就是要理解为“若全离相著空”。如果它直接的说“若全著空”,那就不用解释了,本来就是离相才能够著空。如果是“离空”,那离空就是著有了,那就跟前面那个“著相”是一样的了。那就一定要记得是“离相著空”。就跟前面那个做法是相反的。
请大家牢记,因为六祖的境界是中观,是不著有也不落空。在“坐禅品”里面,六祖大师分明这么说“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你们可以参考前面的,就知道我的解释是绝对正确的,符合六祖真实义。
“即长无明”,我平常告诉大家你们坐得很舒服的时候你们一定要念佛或者要思考问题,不然时间长了,你们越来越舒服,大脑就变得笨笨的了,头脑就迟钝了,人也消极了,做事也不耐烦了,就变成什么都不喜欢,只喜欢静坐。
执空之人有谤经,
你们要记得,这个古文尤其每一句的字数一样的,它有很多省略的地方,你必须了解这个主人的本意。“执空之人有谤经”,就是执空的人他们就有这种诽谤佛经的不自觉的行为习惯,那这个不自觉诽谤佛经的行为习惯具体表现在哪里呢?就是下面要说的。
直言不用文字。
就是他们都是说不用文字的,“不立文字,教外别传”。那你说这句话不是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会上说:“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是不是啊?确实是。现在那些执空的人,他们也说“不立文字”,那我问你啊,你这个执空的境界是不是跟释迦牟尼佛的境界一致啊?看到释迦牟尼佛的名字,你们都知道不一致了。释迦牟尼佛这四个字的本意就是寂默、能仁,寂灭之中有大慈悲,大慈悲之中没有功德相,内心是寂默的,所以你看他是“不尽有为,不住无为”。那些执空的人是“尽了有为,住了无为”。所以说这个他们著空的“不用文字”跟释迦牟尼佛的“不立文字”是不一致的。
既云不用文字,人亦不合语言。
六祖很厉害,他说你们这些著空的人说“不立文字”,那你们也不用说话啦,以后要指导别人修行也什么话都不用说啦。是不是啊?既然有语言,文字就是语言的符号嘛。
只此语言,便是文字之相。又云直道不立文字,即此不立两字,亦是文字。
六祖就教我们怎么辩论了。“不立文字”,你说出口说不立文字这句话都是废话,不用说废话,真正不立文字,嘴巴都不用动,甚至连“不立”这两个字都不用说。
见人所说,便即谤他言著文字。
人家在跟别人答疑的时候就说,你这么太执着了,看破放下就好,那你真的不执着,人家做什么,你也不会去理人家嘛,“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汝等须知,自迷犹可,又谤佛经。
六祖就告诉大家,不懂不能装懂啊,自己不懂没所谓了,但是不要诽谤佛经,也就是说你不懂的就不要乱讲经,另外你不懂的也不能乱指责佛经说“不立文字”,这里主要偏重于指责执着佛经这个文字相。六祖的本意主要是侧重这方面。
不要谤经。罪障无数。
这两句话连起来你们会觉得怪怪的。如果我帮你们加几个字进去,你们就明白了,请大家千万不能诽谤佛经啊,如果诽谤了佛经,罪孽障碍是无数的,是很多的,就是业障很大的。
若著相于外,而作法求真,或广立道场,
就是现在很多人都在搞什么法事啊,法会啊等等,或者到处去修建很多庙宇啊,当然古迹恢复,政府也是很支持的,也很有意义。如果到处拼命地去重新修建很多庙宇,真的是…甚至劳民伤财,那真的是多余的。而且到处不懂装懂,到处去讲经,拼命地去印书发光碟,结果将佛经都给搞歪了,那不仅仅自己不可能有成就,明心见性,而且会造无量的罪孽。
说有无之过患,如是之人,累劫不可见性。
就是说那些搞嘴巴功夫的,不然就说“不立文字”,不然就佛经如来真实义不懂装懂,乱解释…都从来没有认真地去反思自己,认真地认识自己的言论,这些人累劫都不可能明心见性的,因为堕入到邪知邪见里边去了。在《楞严经》上“先佛世尊四种清净明诲”里边,那妄语的业报就是永断善根,当然那个永断善根只是相对的,只是很长很长时间不能明心见性,但是这个“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不是说从今以后一定断尽的,不会的,也是相对而言。
但听依法修行,又莫百物不思,而于道性窒碍。
六祖又继续告诫他的弟子,希望大家按照我讲的去做,千万不要“百物不思”,变成卧轮禅师了,假如你们搞那个“百物不思”卧轮禅师的那个做法了,那就“而于道性窒碍”,那就跟这个大道相违背的,会搞得你不能明心见性,好像跟窒息障碍闷死在里面一样的,“道性窒碍”。这句话我这么补充起来你们就听懂了。
若听说不修,令人反生邪念。
我给你们举一个例子,永嘉玄觉大师是六祖认证的大彻大悟的人,他写的《证道歌》也非常出名,他一开篇就这么写:“君不见,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这是最究竟境界的真实写照,但是你们也许会认为“绝学无为闲道人”,欸,《四十二章经》里面有“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者,饭五戒者万不如饭一须陀洹,饭百万须陀洹不如饭一斯陀含,饭千万斯陀含不如饭一阿那含,饭一亿阿那含不如饭一阿罗汉,饭十亿阿罗汉不如饭一辟支佛,饭百亿辟支佛不如饭一三世诸佛,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无念无住”先不理它,“无修无证”又是怎么的一种人呢?他没有修也没有证,那我们所有没有修行的人都是叫做没有修也没有证啊,那供养他们的功德就比供养诸佛还厉害,那他们功德何在?福田何在呢?
请大家记得,“无修无证”的人是什么人?那就是《金刚经》“净心行善分”所说的那种人,也就是“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他们不是在修一切善法嘛?你说“无修”,他们“有修”啊,一句俗话,帮助别人就像帮助自己一样。那种人,他并不认为他有特别地有意去帮助别人,他是一种自然的流露,真的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就是“无修”。
那大彻大悟的修行人,他们证得什么?他们证得自己和万物不二。这到底是万物得到他,还是他得到万物呢?就好像一滴水扔进大海,是大海得到一滴水还是一滴水得到大海?如果争论起来都可以这么说。那你说从股份大小来分,谁是主谁是副也好说,这是我们执着大小来说。如果从有无来说,真的是我得到大海,大海得到我也是说得过去的。所以谁都不能说绝对的得到谁,是两家合在一起。所以证悟之人是证得“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万事万物之中“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龙树菩萨那首偈“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就充分说明这种关系。所以这个“证”——假如说你证悟了,那我问你你悟到什么?如果说我悟到什么说明你这个我执还没有破,你就没有证悟。所以大彻大悟的人是无所得,但是他又分明知道万物和自己是不二的。也就是说,大彻大悟的人,他没有功德相,但是他处处能够落实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行为中去,他没有功德相,但是他处处行善积德,千万记得这个关系,所以这个关系一般没有解释清楚老是搞不懂,所以就是这种关系。
但依法修行,无住相法施。
“无住相——法施”,还是“无住相法——施”?告诉大家,应该是“无住相法——施”,佛经上也有另外一个名词,叫做“无生法忍”。到底是“无生——法忍”还是“无生法——忍”?我们知道强调的是“忍”,所以前面那几个字“无生法”要连在一起。这里“无住相法”连在一起,就是说:你的一切布施都是“无住相”,遵循“无住相法”,也就是“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不仅仅是法布施,还有无畏布施,乃至财布施,所以是强调在一个“——施”字。
汝等若悟,依此说,依此用,依此行,依此作,即不失本宗。
“本宗”就是“传佛心印”,就是“见性法”,也就是明了法界和自己不二。请大家记得,一个大彻大悟的人,不是从他口头上来认定,而是从他行为上来判断的。很多人以为说几句话哎呀,可以了,六祖说“争合取次语”,你去搬几句大彻大悟的话来问六祖,六祖说可以啊,等一下六祖去考察你一下,你马上露出马脚,那也没用的。譬如在《坛经》里面一首偈,六祖一开篇就说,“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好像从前有些修禅的人,疯疯癫癫的也喜欢类似这个样子说“无修无证”,天哪,你看六祖下面,“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还有“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都有这些规范的,不是嘴巴上说的,一定要从他的具体的行为上来鉴定,好像六祖当年,一见五祖什么“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还有说“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说得很标准。弘忍和尚也厉害,叫他槽厂去,找个最辛苦的活,看看你有没有我相。欸,没有想到惠能大师“腰石舂米”,这么苦这么累的活,他也自自然然的,无怨无悔的去干,那真的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也就是他言语和行为是一致的,他不会落入口头禅,请大家记得。
若有人问汝义,问有,将无对;问无,将有对;问凡,以圣对;问圣,以凡对。
你们看到这里,可能有些同修心里会说,六祖都有点走后门呵,留下这两手偷偷地教这几个“各为一方师”的弟子。请大家记得,圣贤是没有私心的,他召集这些弟子是给大家进一步的强调,不相信你们哪一位同修有兴趣你们学着“问有,将无对;问无,将有对;问凡,以圣对;问圣,以凡对”,去跟人家辩论,看看怎么样,或者跟我辩论也可以嘛。这个不是说掌握这个方法就能大彻大悟,不可能的。明*(注:主持),像你们这些读书人,你们知道书本里面读到的知识到实践里面去不可能全部都是一一对得上号的。往往都有个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不是书本上学到的全部都对的上号,没有的。
二道相因,生中道义。
这才是最关键的,其实做到这点,本身你是明白“中道义”,然后以两边对应来给我们说。那为什么说中观呢?是以不着两边来阐明中道之义理。
如一问一对,余问一依此作,即不失理也。
六祖就是说,其实啊,每一个论辩的过程都是差不多这种模式的。当然说起来是很简单,好像我跟大家说起来我说过的话我全部记得,后来我告诉大家我的谜底:我不是说我记忆力那么好,说过的话我全部记得,不是,是我说过的话我全部是按一个标准来说的,那就是“中道义”。不管是跟别人论辩啊还是回答问题,我都不离中观。所以所有的内容都是同一个中观的标准。
设有人问:何名为暗?
“设”是假设,假如有人问你什么是暗?
答云:明是因,暗是缘,
“明是因,暗是缘”,其实说的很简单就是:没有明那里就是暗了,就是差不多等于是这个意思。没有光明的地方就是黑暗的地方。
明没则暗,以明显暗,以暗显明,
这些不用解释,大家都会知道。
来去相因,成中道义。
就是互相对应,这样就“成中道义”。
余问悉皆如此。
“余问”,其他问题,其他问题都是这样,
汝等于后传法,依此转相教授,勿失宗旨。
就是说,说法都不能着两边,而不是说将这个套路控制起来,不是,而是告诉我们事实的真相就是:不是永恒有,也不是永恒空,这种动态变化。也就是佛家的理论的奠基石——“缘起性空”。
师于太极元年壬子,延和七月,
“太极”是年号。按照历史记载,就是当年这一年就改了三次年号,“太极”是年号。“壬子”是那一年,排到那一年,好像我们今年2014叫甲午年,他那一年正好是壬子年。“延和”又是那一年的一个年号,听说那一年原来叫做“太极”,据历史记载,五月份又改成“延和”,所以后面有个“延和七月”。
命门人,往新州国恩寺建塔。
六祖就叫他的弟子们就去新州国恩寺建塔。
仍令促工。次年夏末落成。
就是叫门人去国恩寺建塔,而且还催促他们一定要搞快一点。
七月一日 ,集徒众曰:
就在七月一日,“集徒众曰”,就召集身边的弟子们,对大家说:
吾至八月,欲离世间。
按照排下来就是癸丑年了。就是壬子年就是叫门人去新洲国恩寺建塔,而且叫大家工程要搞快一点,然后那个塔“次年夏末落成”,“夏末”按照推敲就是六月底,一般这个“夏末”是农历的六月底,“七月”就是要立秋了,六月就是小暑,“夏末”就指农历六月底。“七月”这些一般都是指农历的。“七月”初就召集门人,给大家说话,说六祖他八月就要圆寂了。
汝等有疑,早须相问,
“汝等”,你们如果有什么疑惑,就要快快地来问我。
为汝破疑,令汝迷尽。
你们如果有什么疑惑,就要来问我,我一定给你们讲清楚,使你们的疑惑全部扫干净。
吾若去后,无人教汝。
六祖很慈悲,说我八月就要圆寂了,我圆寂之后,你们不懂就问不到我了,就不知道问谁了,“无人教汝”。这个就是很慈悲,要大家有疑问赶快来问吧。
法海等闻,悉皆涕泣。
法海在众弟子里面应该算是跟六祖时间最长的,以前六祖在猎人队伍里面,法海就来问道了。法海等人听到六祖这么说都哭了。
惟有神会,神情不动,亦无涕泣。
其中就只有神会,“神情不动”,就是他很平静,也没有哭。
师云:神会小师,却得善不善等,毁誉不动,哀乐不生,余者不得。
“师云”,六祖就说。“神会小师”——根据一些资料说,受戒,一年到十年是一个阶段,十年到二十年是一个阶段,二十年以上是一个阶段,所以“神会小师”,称为“小师”,应该就是属于受戒一年到十年的——六祖就说,“神会小师”,“小师”其实是代表受戒的时间比较短,就说神会虽然受戒的时间比较短,也就是说跟我六祖惠能的时间虽然比较短,但是却证得“善不善等,毁誉不动,哀乐不生,余者不得”,六祖说神会虽然跟我修行的时间短,但是却是证得这个“善不善等,毁誉不动,哀乐不生”这个境界,其他人没有。
也许同修们会记住我以前讲的一个事情,就说释迦牟尼佛当年,当魔王波旬说末法时代,他要令他的魔子魔孙披上袈裟与诽谤正法的时候,释迦牟尼佛也掉下眼泪。那法海等人听到六祖八月份就要圆寂了,也流下眼泪,那六祖说只有神会证得“善不善等,毁誉不动,哀乐不生”,那严格来说,释迦牟尼佛应该比神会厉害啊,为什么听到波旬说末法时代叫他的魔子魔孙披上袈裟扮成僧侣的形象来诽谤正法,为什么释迦牟尼佛也流泪了?那有没有证得这个“善不善等,毁誉不动,哀乐不生”啊?有没有啊?不用说,肯定释迦牟尼佛一定比神会厉害。既然厉害,为什么释迦牟尼佛会流泪啊?而神会没有啊?
释迦牟尼佛的流泪那是大慈悲,那慈悲什么?末法时期,很多假和尚假尼姑来扰乱视听,释迦牟尼佛流下眼泪是说:成就正道确实很难,众生喜欢执着邪知邪见,也真的根深蒂固,假如众生的心都很清净,那魔王子孙再多,你也不会受干扰,为什么?“心净则国土净”嘛。也就是众生确实是难度啊。他是为众生而落泪,而不是为自己而落泪。那法海等等的悲伤“涕泣”,这是觉得师父就要死了,真的很伤心。这是说明他们还是以凡情俗念来看待生死涅槃,所以六祖有点叹息说:哎呀,你们怎么会这样啊?那下面继续解释。
数年山中,竟修何道?
这么多年来,你们在我这里,“山中”,以前寺庙都是建在山里面,你们这么多年来在我这山中到底在修什么道啊?
汝今悲泣,为忧阿谁?
就问法海他们:你们在哭,是在担忧什么,担忧谁啊?“为忧阿谁”,这个“阿”字在这里是一个地方的习惯,就是你们在“为忧阿谁”,你们在担忧谁啊,或者是担忧什么啊。
若忧吾不知去处,吾自知去处。
那六祖为什么搞个“忧吾不知去处”,就说你们这种哭,就是生离死别,就觉得:可能我一圆寂,你们就见不到我了,如果大家真的深信有个极乐啊等等,以后到极乐,还是六祖也在那里,那就不会那么忧伤了。当然其实他们就是这种感情的牵挂使他们一下子又落入了我们凡夫的这种凡情俗念,是这样。所以说,如果你担忧我不知去处,但是我自己知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