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空居士解读阳明心学第四讲-格物与物格

时间: 2017219  20:00-21:00

主讲:了空居士蔡衍颛

文字整理:明菂(碧莲)

 

主持:今晚一方师特训班是我们年后第一次开课,今天想请师父为我们大家继续解读一下阳明心学。在年前我们已经就阳明心学的“心即理”、“知行合一”这些理论请师父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讲解,也探讨了阳明的那则著名公案“岩中花树”,那今天想就王阳明先生非常著名的那首诗“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最后一句“为善去恶是格物”想请师父为我们详细的讲解一下。

了空居士:噢,我以前在一些课堂里面曾经讲过,在儒家有句话很著名,你们去百度上查,我说的就是“格物致知”,百度上千古以来有无数的看法,我当年曾经用《金刚经》和老子《道德经》来印证,以《金刚经》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离一切相则名诸佛”等等,还有《楞严经》“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道德经》我就以“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有观其徼。”来印证,给大家下个结论:格物致知的格物就是不要被现象所迷惑,你才能对事物了解的透彻。致知,其实是知致,致,就是极致,达到了最完美。格物致知,我以佛道两家的观点来印证,那就是不要被现象迷惑,才能对事物了解的透彻,这就是格物致知。那王阳明先生关于格物的论述,以最精妙的言语就是“为善去恶是格物”,那他这个和我了空居士的看法有没有不同?是相同的。只有将事物或者说事情看的透彻,你才能够分出他是善的还是恶的,你才能够为善去恶。要不然你是非都不明,一塌糊涂,你怎么能够为善呢?什么是善都不知道你怎么为呢?你什么是恶都不知道你怎么去呢?当然说到这里,如果有些同修比较细心的,可以钻我一点牛角尖,说师父善恶有没有一个绝对的分界线?我告诉大家,很多人都说善恶是没有绝对的分界线的,不是的,善恶是有分界线的,但是这个分界线也是一个动态的变化。什么是分界线呢?是我了空居士说的吗?不是。请大家永远记得,我多次公开表态,我了空居士是凡夫,没有智慧也没有神通,只不过我是一位见贤思齐的凡夫,我很喜欢学习圣贤的智慧。那好了,善恶的分界线是什么?那就是:自利利他就是善,害人害己就是恶。谁说的?佛家,释迦牟尼佛在很多地方都讲到自利利他。道家,“以身托天下”“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不是吗?都是从整体观来流露。所以一切事情,你只要这个事情来了你想一下这事情对你有害吗?或者是有利吗?这事情对周边的人有害吗?有利吗?你看清楚了,就可以初步来判断它是属于善的还是属于恶的,所以善恶是有标准的,不是说没有标准。那么你要真正做到为善去恶,那你的心必须不要被现象所迷惑,你才能够真正落实这个为善去恶。因此我说王阳明先生对“为善去恶是格物”这种论述跟我了空居士说不要被现象所迷惑,才能够将事情看清楚,看透彻,我们的观点是一致的。那我们现在就不展开了。

主持:师父刚才说格物用《金刚经》那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可以来印证,就是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认清事物的本质,那这是一种格物最究竟的说法,最究竟的一个境界,但是我看王阳明这句 “为善去恶是格物” 从表面上这么一看吧,就感觉他是(阐述)如何去格物的一个下手的方法论,就是要为善去恶这样去做,但是这个方法论用为善去恶这四个字,难免让我感觉有点粗糙,我想说粗糙是在于(后面)如何为善,如何去恶呢。

如果要说到这格物,自从在《大学》里提到格物,“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那么格物这两个字出现后,千百年来争论不休,但它也是成为儒家思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说,“格物”它就成了儒家或者《大学》这本书的一个代名词。

了空居士:似是而非的拿着这个牌子晃来晃去(呵呵)。我告诉你,我还请了一位大宗师来了,你肯定佩服的,《大学》是谁写的?据说是曾参。曾参是孔子的弟子,他和他的父亲曾晳都是孔子的学生,曾参教出了一个千古流芳的弟子,那就是《中庸》的作者子思。子思是谁呀?孔子的孙子。孔子很无奈,他生了个儿子,叫作鲤,没出息,但是他这个孙子就很厉害。我们以子思(来说),子思可以说得到曾参的真传,是儒家的泰山北斗,他有两句话“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是不是?这个格物,你看,从喜怒哀乐未发之前那种平静的心,然后又发而皆中节,发的很准,你必须要有平静的心,然后用平静的心来看,我该怎么做,该何去该何从,从《中庸》的这两句话也可以印证,我对曾参这个格物的理解是正确的,你不要看见什么事情就发脾气吧,你一定要发的很准嘛,该发脾气就发脾气,该喜就喜,该怒就怒,该哀就哀,该乐就乐。是不是?不要乱调了嘛,那不就不被现象所迷惑了,是不是?所以我用儒家印证儒家也是很对呀。王阳明先生他怎么说?你们要看他上面“无善无恶心之体”,就说我们的心本来就…不是说“人之初性本善”还是“人之初性本恶”,我们本来最清净的心就是无善无恶的。“有善有恶意之动”就是起心动念了。然后“知善知恶是良知”,良知就是非常好的这种认识,就是正确的认识。所以上面三句话连起来就“为善去恶是格物”,他已经有良知为基础,然后来谈为善去恶,他是建立在“无善无恶心之体”这个前提上,然后再来起心动念,才来有良知嘛,所以这个也是一致的嘛。

主持:师父,他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那这个良知与佛家的讲的智慧有距离吗?

了空居士:良知,其实有智慧才有良知。良知,让我来说,就是按照良心有良心去认识事物才叫做良知,而不是昧着良心。是不是?所以这良知和智慧可以说是一回事。有智慧的人——你们以为智慧很特别,不是的——其实有智慧的人永远有良知,没智慧的人有时候有良知,有时候没有。怎么来印证?以《道德经》里一句话很著名,“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你能够将心比心嘛,所以就叫作有良心,有良心的去知道,那就是良知。

主持:师父,他最后一句“为善去恶”,如果从着相的来说,他这个方法是不是还是属于渐修次第的方法?

了空居士:不是,他这个时候的“为善去恶”已经不是在修良知了,而是良知的起用了,他已经超越了修的过程了,已经是在用的了,是良知的起用了。你不要以为“为善去恶”的过程是在修,不是,当然,我们所谓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义。”看起来是一个渐修的过程,但是你到一定程度在起用的过程,你都是要从清净心流露,“诸恶莫作”。这个“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乱自性定,心地无痴自性慧。”这是属于学习和起用同时进行了,没有分学和用了。对于根器差的人,就听话啊,这个事情可以做,你去做吧,那个事情不能做你不要做,当你懂了,就好像说戒定慧,根器浅的人,就先持戒,(再)得定开慧,根器好的人有智慧,然后他就知道什么事情该做,就反过来,就有智慧了你自然会遵循戒,自然心里很安定,问心无愧,是这样的。

主持:从“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句本身去分析,感觉他确实还是符合王阳明说的“知行合一”这四个字,就是他要立民本心,为善去恶,就是说他要正心修身,既有内省又有实践,都包含在七个字里。

了空居士:是,也就说你真正的知,你就必须落到行。如果说一套做一套,那还说明你不是真正的知,也就是你对你所知没信心,你才会那么做,如果对你所知有信心,就会知行合一,就是我说的也这么说,我做的也这么做,就是里表一致。人家说说一套做一套,其实就是他觉得这个知对自己可能还是没有那么有用,所以他说是那么说,但是没有那么做,是不是?有个私心嘛。如果他知道他掌握的这个道理是正确的,那他一定要这么去做,就是知行合一,里表一致。所以说你真正有良知了,那你就知行会合一了,所以他反过来就以“为善去恶是格物”。当然如果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人家会误解为善去恶,如果直接从这句话来说“为善去恶是格物”的话,那就是格物又变成将事物分门别类了。如果将曾参的格物理解为事物的分门别类,那么我们以现代的言语来说,认识事物你有深度,但是没有广度。那你说深度不是很好吗?但是你研究到一定程度就会钻入死胡同,因为你失去了周边的联系,就会产生老子在《道德经》说的“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就没办法达到这个水平了,就以为分门别类,其实一个事物很孤立地深入去研究的时候,等一下可能会得出不那么正确的结论。因为万事万物都是有一定的联系的,所以格物,真正的格物不是说将事物分门别类地来研究,而是说不要被现象所迷惑,然后才能透过表面看本质。那我这么解释,在认识论方面的落实就不仅要有深度而且要有广度,不仅要具体的研究而且要横向联系,这样我们就能得出全面周道的结论了,也就是正确了。所以这才是真正曾参的本意嘛。

主持:师父您刚才提到的这一点(分门别类),就是其他人对格物的理解,确实是千百年来对格物这个词的注解的其中一个,我查了一下,还有很多的注解,我挑几个代表性的,师父您来点评一下:有一个说法,就不知道出处了,是个现代人,他就说格物,最直接的解释就是把""放置在一定的框框里。那这个在佛教里就叫受戒,在社会上就叫守法,在生活中就叫学规矩。这样的理解好像有失偏颇。

了空居士:哎呀,你要说格物,你到底是自己独立的词叫做格物还是我们在讲格物是在讲曾参《大学》里的那个格物呢?这个人真的,你以为炸油条,将油条放在油里面炸。(主持:这里就纯粹把格物的格当成一个框框就是格子的格来理解了。)就是七窍已通了六窍,一窍不通。我们到底要谈哪里的格物?要谈曾参《大学》的格物,你必须回到《大学》文章里去看它前后的联系,是不是?他这样就成了炸油条了,不对。

主持:这样荒唐的言论,在网络上也会出现,也真的会耽误后生。下面一个大名鼎鼎的司马光,他有一篇文章叫《致知在格物》,他阐释"格物"之义时,他对格的理解,他认为格就是御,他认为人只有捍御外物之扰,然后才能认识大道。这就是格物致知的道理。

了空居士:哎呀,我跟你点出曾参原文两个词,你马上会觉得司马光这里也是打了点擦边球而已,我不是说我了空居士很厉害,我一点都不厉害,曾参厉害,你看他里边先诚其意,然后正其心,怎么诚啊?你真正有诚意的人不会搞贪嗔痴嘛,正其心的人不会胡思乱想嘛。那你的心能诚,你的意能正,那不就不会被现象所迷惑嘛,看来司马光这个理解也是有点没那么完美吧。我们继续吧,我不是用我的话来驳倒,我算什么,人家还编了《资治通鉴》,我了空居士只有点《我的经历》,是不是?

主持:下面就是大名鼎鼎程朱理学的程颐,程颐他的原文是这样说“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用大白话来说,他认为格这个字就是穷究,探究道理的意思,用现代文来解释,程颐认为格物就是,你今天要格一件,明天要格一件,要逐渐积累然后达到豁然贯通的境界。穷究每个事物的道理,就一件一件的事物你去探究它的道理。

了空居士:我这个人喜欢胡思乱想猜一猜,这个程颐应该也是一个喜欢喝酒的人吧,可能他喝完酒之后酒杯一放,就发了一通高论,因为他这句话很分明的就是没有将曾参前面那几句话给联在一起,是不是?真的,他只是看到格物就论格物,没有想到曾参前面那段话,“欲正其心,先诚其意”等等一大串,一步一步地往上推,他就忽略了曾参在想什么。那我们继续吧。

主持:朱熹其实跟程颐这个说法也是一脉相承的,他也是认为""字就是推究、穷尽的意思。也是(认为)格一物、理一事都要穷尽,由近及远,由浅而深,由粗到精。通过这样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才能达到对理的深刻体认。这样感觉太累了,就是这样每一个学子都这样一个一个的事情,一个一个物品去格它,去穷究它的道理,那真的是穷尽一生,也可能只是格那么几件事物。

了空居士:还有王阳明还去那里格竹子,有些人说三天三夜,有些人说七天七夜。鱼鱼,假如你去那就冻死了,当然,假如你说那师父你呢?我才不去格竹子呢,我只要在家里举起你几个手指当作竹子格就行了,哪会去那里被风刮的后来还生病,天啦,是不是?(主持:他在那里守了三天三夜)不用守,你竖起两个手,这边5个手指,当作5根竹子,那边5个手指,那也10个,不够两个脚也抬起来,20个也行,为什么要去那里被风吹的都感冒发烧了,我觉得王阳明这个人也很耿直的,假如我打死都不去那里山林被风刮,在那里坐三天三夜,吓死了。

主持:但是不得不佩服古代这些文人对先师的这些言论非常虔诚,就真的会这样去做,真的会去格,这份学习精神还是挺值得佩服的。

了空居士:天啦,那我就介绍你去学一下嘛,人家夸父追日,跑到渴死,那你也去追一下嘛,看看最后的结果怎么样,是不是?不是古人怎么做,你一定要怎么做嘛,改进一下嘛,要不,竖几个筷子放在家里也可以嘛,怎么会跑到山林里格竹子。当然,我说的有点骄傲,但是确实是,我说的是实话,我真的我是不骄傲的,我觉得怎么要去那里格竹子,而且还历史记载他格了几天几夜,在那里累的,又受了风寒,又生了大病,真的不就很傻嘛。

主持:也还好,也不傻,他就是格竹之后,他就推翻了朱熹的那个学说,他就否定了朱熹的关于格物的学说,他就自己自立了一个王学嘛。

了空居士:如果让我又回头来钻一下王阳明的台,他这个“为善去恶是格物”,他也是在分门别类,都有分门别类的嫌疑,还是朱熹的痕迹。当然我往前推,就说,哎,你的心清静了,事情看清楚了,不会被现象所迷惑了,你才能去选择善恶,然后去为善去恶,我就将他往深处转一下也通了。但是如果我回头反弹一下,他同样这句话也倒的。“为善去恶是格物”,从表面来看也是分门别类嘛,他还是跳不出朱熹的圈圈,是不是?那也许后世的人如果听到我这句话,就说了空居士你口口声声说你是个凡夫,没有智慧,也没有神通,为什么你敢来评价千古以来这个大名鼎鼎的王阳明呢?不是,我是请来圣贤来评的。我告诉你,刚才你说司马光也好,程颐也好,王阳明也好,朱熹也好,他们一辈子只走一条路,就是儒家的著作,他们对其他尤其是大名鼎鼎的佛家和道家,他们没有太多的机缘去认识,我了空居士虽然也是凡夫一个,名不见经传,但是我很幸运,我遇到我的师父---崂山道长匡常修,我师父是崂山派第21代传人,崂山来源于龙门派,龙门派来源于全真派,全真派属于北派的源流,北派就继续追溯上去,就是北五祖,东华帝君王玄甫,第二就钟离权,第三就吕洞宾,第四是刘海蟾,第五就是王重阳,那北派再追溯上去,可以一直追溯到三皇五帝,也就是说我们中华文明的主干道其实就是道家的北派,当然我们中华文明可以说就是归纳为道家文化,道家的文明,道家文化的主干道,就是北派,我们一直都是遵循三教合一,其实严格来说如果让我继续来找一个更恰当的名词,那就是“圣贤不二”,“大道不二”,不是简单的三教,是天下之正教都是一家的,也就是圣贤是一家,正如《金刚经》所说的“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所以我们流派的思想传承就是“大道不二”,“圣贤不二”,所以我一眼就看得出历史上这几位儒家的大宗师,他们执著于所谓的儒家,我来个望文生义,这个儒字怎么写?单人旁加上一个需,我们望文生义就是人所需要的。那么道呢?道就是道路啦,继续引申就道理啦。佛,就是觉悟啦。人需要什么?需要懂得道理,要懂得道理,就是觉悟,觉悟就是明白道理啦。所以儒释道这三个名词它的含义都是一致的。所以自古以来这个坐井观天的人妄自为大,自以为自己就很了不起,其实不是的,所以如果我们将曾参这个格物致知和其他这些佛家道家这些道理摆在一起就马上明白,格物致知就是不被现象所迷惑,格,就是格开,不被现象所迷惑,不要陷进去,致知,其实是知致,知致在格物,原文是知至,你要知道到极点,到极致,你就不要被现象所迷惑,才有可能,是不是?那不就通了嘛。我看了百度也傻了眼,千古以来那么多傻瓜,他们之所以傻,其实也不傻,只不过就是落入了“管中窥豹,只见一斑”,所以说贻笑大方嘛。

主持:刚才我介绍的这几个说法,司马光,程颐、朱熹,这些都是宋朝的大儒,那么我还看到明末清初还有另外的两种说法,我也介绍给大家听一下吧,就是对格物的说法。明末清初有这样一种说法,认为格就是格杀的格,所以格物就是主体对客体的有目的、有意识的实践改造活动。(了空居士:那致知呢?顾了头顾不了尾)还有一种说法接近于师父你刚才提到过的,他认为格就是要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认为这是格物的理论基础,这是王夫之、熊十力(提出的),这些都是近代的大儒。

了空居士:我告诉你,其实我用一句不被现象所迷惑,你才能够了解到极致,这句话不仅仅包含了认识事物要注重深度,还要注重广度,也是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是你还要考虑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他们那些进行分门别类就忘记了它的联系性。

主持:前面那个格杀,我当时都笑出来了,我一看到这个解释(呵呵),师父你看,宋朝时期他们对格物的理解还沾点边,到了明末清初的这些大儒的解释,就感觉是不是儒家也一代不如一代了,能不能这样去说?

了空居士:不是,其实一切文化或者学问的传承是有两个因素组成的,一个是明师,一个是高徒,有明师没高徒,你看堂堂的那个神会,不是神秀,神会据说他后来也找不到一个传人,是不是?所以你天赋很好的人,也需要有名师来教导,否则也很难,玉不琢不成器,所以其实说这个传承由这两块组成的,明师和高徒。

主持:刚才介绍了对格物的格字,历代儒家不同的注解,那如果后人说请了空居士蔡衍颛先生您对格物这个格字作个注解流传后世,请问师父您选择怎样的注解?

了空居士:噢,我告诉你,同样读音格的,我可以举出两个,一个就是格,就是方格的格,一个就是隔,隔开的隔。格物,假如你换成隔,那就是彻底给分开了,方格的格,事物你又有隔开,又还是有所联系,也就是不即不离,也就说你不要离开事物,但是你也不要陷进里边,这就是格。所以说格物致知,如果就一个格字我就是说不即不离,又是隔开了,但是又不是彻底断绝。所以让我单独注解这里的这个格字,就是这个说法。那全部连起来就是不要被现象所迷惑,从而才能够达到对事物了解的透彻,达到极致。

主持:能否我这样理解,您认为这个格字,格外的是他的表面现象,格里面的是他的实质内容。

了空居士:天啦,你又变成坐井观天了,不对的,不是说格内和格外,本来就没有彻底的格内格外。

主持:刚才是师父您的注解,那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位禅宗大德对格物的理解,我前几天在《五灯会元》这本书里找到一则公案,南宋一位禅宗大德的一则公案,我就将这则公案一句一句的读一下,师父您就给大家解释一下。这则公案出自南宋张九成。

 

(张九成)与冯给事诸公议格物。

了空居士:冯给事,就一个人嘛,还有几个朋友吧,以前称男子尊称都叫作公,议格物,就在讨论格物,他们以前也这么有趣的,在讨论格物到底是说什么。(主持:这个公案的背景正好是南宋宋高宗时期,可能就是理学在当时宋朝的意识形态确实占了主导,你看这些士大夫在一起也在讨论这个事情。)

慧曰:“公祇知有格物,而不知有物格。”(慧,就是大慧宗杲禅师。)

了空居士:这个厉害,他这句话就是这么绕个圈,他就说哎呀,你们都知道格物,但是你们不知道物格。

公茫然,慧大笑。

了空居士:大家都被他搞的很茫然,就是很迷茫,从来没有听到物格这个词。格物就有,很著名,《大学》里就有说,物格是谁说的?茫然,就是很迷茫,很茫然,哎怎么会这样。

公曰:“师能开谕乎?

了空居士:他很恭敬,叫他作师。能开谕乎,就能不能讲给我们听啊。

慧曰:“不见小说载唐人有与安禄山谋叛者,其人先为阆守,有画像在焉。明皇幸蜀,见之怒,令侍臣以剑击其像首。时阆守居陕西,首忽堕地。”

了空居士:这个故事就说在一本小说里说,当时有一个和安禄山一起造反的人,在四川阆中做过太守的。唐明皇就带着人逃到四川,那个地方还挂着他的一张画像,所以唐明皇一看就恨他——唐明皇就李隆基吧,唐明皇可能不怎么出名,但是他那个杨贵妃天下人都认识,就是娶了杨贵妃的叫作李隆基——他一看就很生气,哇,他就叫手下的人用剑去刺他画像的喉咙,就好像出出气吧,据说吧,小说里就说这个太守当时是在陕西那边,突然间那个头就掉到地上去了,就说刺到他的像,他真正的人的头也掉下来了。他就讲了这个故事,而且说小说里面说的。

公闻顿领深旨。

了空居士:张九成一听,哇就明白了什么是物格了。也很厉害,鱼鱼,你读完之后能不能有所启发?(主持:没有,我这个公案找到后一直到现在都没明白,我就觉得好像难以想象这个故事跟格物、物格有什么关系。)

题不动轩壁曰:“子韶格物,妙喜物格。欲识一贯,两个五百。”

了空居士:不动轩是冯给事住的地方。好像以前刘禹锡说陋室铭那个房子差不多。(主持:这个公案发生的场景是在不动轩那里。)看看同修们有没有什么高见?子韶是一个人的名字,子韶就是张九成的字,古人有名有字,甚至号。大家最认识的苏东坡,他的名就轼,苏轼,然后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说唐》里边就秦叔宝,姓秦,名琼,字叔宝,号就不知道了,好像没说到号。关公,就姓关,名羽,字云长,号也好像没有。张九成的字就叫作子韶,这首诗就是张九成自己题的,就说子韶格物,妙喜,就是刚才大慧宗杲禅师,他的号叫做妙喜,所以子韶和妙喜是两个人的名字,“子韶格物,妙喜物格。欲识一贯,两个五百”一贯,你们上海不知有没有,小时候我们潮汕就有,一个很出名的电影叫做《十五贯》,娄阿鼠偷了十五贯钱那个电影。一贯就是一千个铜钱,中间有个四方孔的那个,一贯就一千,也就两个五百。那同修们有没有什么高见?千里取首级啊,很厉害。鱼鱼,你也是饱读诗书,我称你为才女,那你这才女也在这里猜一下嘛。(主持:猜不出)。到底那个太守的头有没有掉下来?你看这个很巧妙,说小说里说的,我们读书的时候,老师说小说是允许虚构的,它是小说,小说里说了唐明皇叫人用剑去刺那个人的脖颈,就是脖子喉咙那里,然后那个人忽然就在遥远的,也就四川和陕西还是有一定距离,然后他的头部就掉到地上,是不是?所以你看到底是有没有掉下来?

主持:我没太明白这个公案,同修们目前也在恍惚之中,要不师父还是你来讲解吧?

了空居士:可以说吧,因为唐明皇是叫他手下的大臣用剑去击那人的画像,然后那张画像的人的头就会掉下来,是不是?就说那个真的人在陕西,那个头就突然掉下来了,这些都是狗屁,都是笑话,其实这个小说严格来说是有点在笑唐明皇还是有一点浅薄,你用这个来出一点胸中的恶气有用吗?那张像你将他砍来砍去有用吗?如果是我,我一定不会叫人家砍,最多是看了一笑而已,或者是觉得在那里占着个位置不好,让他们将那张像收了放在旁边去吧,拿把剑砍来砍去,这个就跟小孩一样骂来骂去,写了名字用脚踩一样,小时候我们也有这个东西,很生气写了个名字用脚在那里踩,自己还在那里骂,等下你踩的太重脚都搞伤了,是不是?那有用吗?这其实是异曲同工之妙,所以那个人的头忽然在陕西就掉下来,笑话,这个大宗师--宗杲禅师很有智慧,小说里面说的,是不是?所以你看唐明皇,他就真的有点浅薄,当然你们说了空居士你不要看到一点小事就说人家浅薄,让我来说,唐明皇,你那个杨贵妃还是他儿子的老婆,你还搞来做老婆,天下当年你做皇帝可以说神州大地天下美女都是你李家的,想要谁就要谁,为什么要去夺儿子的老婆呢?天啦,很恶心的,最多你画个版本说找一个跟我媳妇一样的,是不是?所以不要搞这个东西,很掉价的,这真的是很掉价的,我就以他娶杨贵妃再来印证,叫他手下的人用剑去砍那张画像,真的是就看得出他是一个很浅薄的人。当然唐明皇有一个人家不怎么知道的一个杰作,就是他对音乐很精通,据说他曾经亲自谱写了一曲,不过可惜好像是失传了,就是《霓裳羽衣曲》,据说他当年谱写这个非常美妙,不过是不是因为失传了(所以)人家说的厉害,我也不敢说,我看过一些故事是有这么记载。(主持:唐明皇确实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帝王,他也曾经创造了开元盛世,但后来安史之乱,确实他是逃不开他自身的责任的。)这个唐明皇是武则天的孙子,可以说也是前边李世民等等积累一点家底的嘛,是不是?如果你唐明皇真的有本事,你安禄山算老几呀?是不是?那怎么会搞不过他呢?有点傻,是不是?我们也不评论这个,这个头掉下来其实就是在有点讽刺唐明皇的浅薄,那个人的头肯定没有掉下来的,如果能掉下来,找几张安禄山、史思明的画像砍几下,那不就也不用那个郭子仪、李光弼那么辛苦地去搞,还搞的什么张巡、徐远,还在那里守关,不用搞的那么累吧,两剑就砍完了,都是笑话。那么,这个张九成写了这首诗,他真的明白了吗?他就说“子韶格物”,就说我啊就在谈论格物,妙喜就在谈物格,我刚开始是不懂妙喜说物格是什么意思,他讲了这个故事,我就知道了,就说画像和人还是两码事,事物和事物之间它还有独立存在的这一面,画像不等于人,砍了画像的头不等于砍了真人的头。“欲识一贯”,你要知道一贯的钱是多少?那就是两个五百,也就说你要将事物认识的清楚,你就要知道事物有联系的一面,也有独立的一面,我原来认识的格物和你说的物格其实如果按照原来他们将东西一件一件的分出来去认识,那么画像是画像,真人是真人,确实是这样,你就必须知道它们还是有区别的,就是要认识到这一点,不要泛泛地老是谈什么格物格物,但是不管怎么区别它们也有某一些联系。所以让我来说,张九成就悟到了认识事物一定要知道它又是独立存在的,它也有联系的一面,让我来说,他这首诗就是两个五百加起来就是一千啦,你给我两个五百也可以,你一次性给我一个一千也可以,也就是事物它有联系的一面,也有独立的一面。是不是?所以让我来说,这个张九成确实听到说物格之后就对格物致知这种理解其实就是跟我一样,不要被现象所迷惑才能够认识的透彻,迷惑了你可能就会撞进去,撞进死胡同里面去,如果你不迷惑了,你又会知道它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又会想到它和周边一定的联系,所以我觉得张九成他在写这首诗他所表达的对格物的认识就提醒大家你还必须认识到另外一个层面就是物格,将我们世俗的格物和物格这两方面都联系起来,你才能够真正的理解曾参的格物致知。

主持:那就说他写的这四句话在表示他张九成他悟到了,他开悟了。

了空居士:不能这么说,他对曾参这种格物致知的认识(是悟了)。也不知道张九成后来在历史上到底是怎么样,我真的就没怎么了解。

主持:那大慧宗杲禅师他说“公祇知有格物,而不知有物格。”然后还大笑。是不是在这位禅宗大德眼里儒家这个格物致知学说像小学文化,这个层次有点低?

了空居士:哎呀,你这么评价其实就不对,让我来说,大笑就说是我才真正理解格物的含义,你们这帮书呆子还不懂。所以我也回过来,我从我师门的传承来看格物致知,我一看就懂,就是这样,就好像历史上道家也有一个问题争了多少年,就是太极图,你们去网络上查,也有人争,到底是太极图上边有没有一个无极图?这个问题争了也是多少年,但是我一看就知道,说内心话,我也算是得到我师父的传承嘛,其实太极图的本体就是无极,无极的具体体现就是太极,所以无极是体,太极是用,无极是本体,太极是事相。其实无极和太极以佛家的理论来印证是什么?缘起性空。太极的表现形式就是缘起,无极就是性空,混沌未开嘛。圣贤,真的这些大智慧的人,他的境界是一致的,是这样的。所以我们没有开悟的人就是像盲人摸象一样,譬如说我们两个人,我说鱼鱼我面对着你站,如果我的背正好对着东方,有个人在旁边说了空师父啊太阳从哪里升起来?我说从我背后升起来。那个人又问你双鱼师兄太阳从哪里升起来?你就说从我前面升起来。如果他着了你我之相,他就说天啦为什么一个人说太阳从背后升起来,一个说太阳从面前升起来,这两个人说的相反,他就忘记了我们两个人站的方向正好是相反,是不是?所以就是这个道理,他们就是因为着相了,被一种现象所迷惑了。

主持:今天我们讨论了格物这个词,然后我刚才也很感慨,如果是程颐的弟子或者是朱熹的弟子就按照他们老师说的一个一个去格,那最终会不会就培养出一个个书呆子?

了空居士:会呀,所以历史上无数的书呆子,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让我来评,千古以来书呆子谁最出名?我就首先推荐孔乙己。

主持:那回到我们现实中来,我们怎么样避免成为书呆子呢?就今天所讲的,包括这个公案对我们来说有什么现实意义?

了空居士:其实吧,我给大家分享我高中一个同学的一句话,虽然他也不是在天下很出名,但是他当时一句话我印象很深,我觉得很有哲理,他说我们要好好学习,但是不要成为书呆子。这句话我一直记忆犹新,我们两个以前是高一的同桌,这句话我觉得很有哲理,所以我一直记住,刚才一想我耳畔又想起他这句话,那么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就不要陷入教条主义,就是说我要去学习掌握很多知识,但是当我真的要去处理某一件事情的时候,我还必须首先去看一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看这个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然后再来大脑里面搜索有关相应的知识来应对,看看能不能配得上,而不是说一定是这样的。据说吧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人家说伟大的亚里士多德也闹了一个笑话,人家曾经问他男人的牙齿多还是女人的牙齿多?他就毫不犹豫的说男人的牙齿多。据说他内心深处的依据就是男人往往嘴巴比较大嘛,牙齿就比较多。但是你也不想想,那个大象才四条腿,那个蜈蚣就很多条腿,大象那么大,也不过就四条腿,也不见得大象就几十条腿,没有。大归大嘛,但是腿还是只有四条,当然这个我也没有确查的依据的。他也不去问下他老婆有多少颗牙齿,问一下也许就噢我们一般人大多数是28个嘛,很多人就28个,问一下就知道了。也不想想男人的手也是5个手指,女人的手也是5个手指,手指确实各有大小。所以有时候确实就是我们不要变成书呆子,就说遇到事情,一定要永远记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的一切知识只是做参考,而不能照搬硬套,否则就叫作教条主义啦,就是书呆子了。

主持:师父,是否知而不行就容易落入教条主义,如果知行合一了,用实践去验证你所学的知识就不会了。

了空居士:你这个又有点误解阳明真实义,知行合一是指你真的理解了你必须那么去做,就是说的和做的一样。你那个知行合一不是说你去做才去知,不是,那变成陆游对他儿子说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是,这是两码事,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就说如果你真的知道,你就真的那么做,如果你真的认为对的,认为是的,你就会真的那么做。

主持:*师兄说我发现好多行业知识都是有一定规律,都可以触类旁通的。

了空居士:确实是,当然很多事情它也有一些例外的,就是说我们不要盲目地认为一定是这样,我们可以说我知道有这个规律,但是真的要去做的时候,我们还是要小心一点,认真的去探索,看看是不是真的是一样,否则就要小心。就好像明奏同修喜欢炒股,你们炒股的人喜欢看什么线什么线,如果突然有个利好的消息线也会乱,突然有个利空的消息线也会乱的,你那个线体现的规律一般是在没有特别利好没有特别利空,就有这种参考的价值,突然一个利空或者突然一个利好,那个线都会突然间改变的,是这样的。

主持:回到格物致知上面,师父您认为格物以致知,致知在格物,这是需要事上磨这样一个过程吗?

了空居士:噢,确实是,也需要的,当然,人的根器有深浅,这个从佛家来说吧,像六祖这样的人,他一开悟就一悟永悟,他不会退转,有些人会退转,当然从究竟处来讲,无论是大根器人还是小根器人都必须经历事上磨这个过程,只是说大根器人他事上磨根本就没有什么磨,他一路都是很通畅的过去的,譬如说六祖,五祖他们叫他去破柴舂米累的要死他也没所谓的,为法忘躯,一般人可能就会说怎么怎么,会有一些退转,所以说事上磨,无论是大根器人还是小根器人都最好都是要经历这个过程,小根器人他可能会进进退退,大根器人他就乘风破浪了,就过去了。

主持:如何我们在磨的过程中不是磨去岁月而是要磨出智慧来,如何避免这个磨空打转,只是磨去我们的岁月。如何去避免这个情况?

了空居士:那就是知而不行,那就是岁月蹉跎了,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了,是不是?

主持:很多人也是任劳任怨做了一辈子呀,也是在行啊,并不是他知而不行,只是他总是在原来的轨道上转圈嘛,没有找到自己更好的一个发展出路,我觉得这样的磨就是在空打转。

了空居士:哎呀,确实是这样的,这样的磨,严格来说,是磨的钝化了,麻木了,这个是已经不是在磨的了,已经是在混的了,混日子了,真的,真正的磨是要不断的提高,不断的进步,才称得上是磨吧。当然对大根器的人,他就没有这个不断的提高,好像一磨就能够悟到很高的境界,有点一步到位这种味道了。

主持:师父,我刚才想到如果磨,反复的磨没有磨出智慧,是否是缺乏内省呢,就(缺乏)反观内省那个功夫呢?

了空居士:对,真的是这样。我们就说现在的剩男剩女吧,当然这个词要改也不知道怎么改,所以我没办法也跟着这么说,请大家理解,就剩男剩女来说,他们叫做缺乏自知之明,我关于剩男剩女如何能找到对象,我就提出高不成则低就。那你说了空居士你有点封建思想或落后思想,好像人就一定要结婚,不是,可以不结婚,我是围绕着如何找到对象而讲,其实吧往往这个低就的意思是对当事人而讲,他会感觉自己是低就了,但是对旁观者来说,我就觉得很多还是其实差不多的,是因为你的眼光太高了,我就说你要找白马王子,你要想你是不是白雪公主,是不是?你要找白雪公主,你要想想你是不是白马王子,要不然也很难配得上了,你一看就非常喜欢的那个目标,那我告诉你,人家一看你就要吐了,因为反差太大了,是不是?所以你怎么追,就很难追了,所以就老是谈不成,就高不成低不就,其实是他不愿意客观一点,降低一点点,是不是?所以这个就是很多事情,在实践中就一定要有自知之明吧。

主持:*同修请教师父,她说如果好多事情都不是真知该怎么办?是勉强去做还是怎么办?恭请师父开示!

了空居士:噢,有一句俗话说摸着石头过河,万一前面一脚踩空,你还有个石头可以抱住,还有一个成语叫如履薄冰,我们要小心地去走,就是看的不准但是又不得不去做,那你就是要小心翼翼的慢慢去探索,就避免一头撞进去就失败了,一失足成千古恨,一步一步的去观察。

主持:师父,明*同修说他感觉自己做的特别好。

了空居士:你还是要想一下,假如你觉得自己做的特别好,你会冒出这句话——我往往觉得自己做的特别好,其实让我来说潜台词就是为什么人家还觉得我做不好,是不是?如果你觉得自己做的很好,别人也觉得你做的很好,你就没有这种疑惑,鱼鱼是不是?我得到我师父的真传,对这种显意识、潜意识我很敏感,你一说我就知道你心中藏着半句话,我自己觉得做的很好,为什么人家还觉得我做不好?如果你觉得你做的很好,人家也觉得你做的很好,你就很自然了,你就没有这个疑惑了,你今天也就不会提这个问题了。就是别人为什么觉得我做不好?我们还是用现代的言语,以事实说话,以数据说话,你觉得你做的好,那么体现在哪里呢?那人家觉得你做的不好,他能指出你哪里不足呢?你说哎呀,吹毛求疵,我用一个成语来对,你吹毛求疵,我就白玉无瑕,你也没办法,再吹毛也求不到疵啊,鱼鱼是不是?你说人无完人,做什么事情哪能做的那么完美,那你还必须承认现实,人家吹毛之后帮你求到疵了,你还不得不承认这就是疵,你真的无瑕了,白玉一块无瑕,任你看吧,那么鸡蛋谁能挑出骨头呢?人家说鸡蛋挑骨头,那我拿个鸡蛋你挑啦,你真的能挑出骨头吗?不可能。所以严格来说,就是说还是有点骄傲自满,或者是骄傲自满的深处,让我来找就是惰性,就是没办法克服这一层。不要停留在骄傲自满,其实让我将骄傲自满都给挖掉,那就是克服惰性,我们是以骄傲自满来掩盖我们的惰性,就是这样。

主持:*同修说我知道懒惰不好,但现在发现自己越来越懒惰了,那请教师父如何知行合一克服懒惰呢?

了空居士:哎,其实吧,我说的最理智的说法,就是你要想我这个懒惰如果蔓延了,以后我可能就会越来越糟糕,也就说你认识到它的坏处,你说有些事情马虎一点也没关系啦,但是我告诉你,你一定要记得马虎的习惯一养成了,可能你任何事情都尽可能马虎了,也就是人要学勤快难,学懒惰容易啊,所以我希望你一定要知道,这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你有一天这习惯养成了,可能你时时处处都会以坏习惯去做,那人生就会被你搞坏了。

主持:***同修请教师父说人有时做事情都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去做的,那当根据自己的喜好去做的事情做的不大对了又怎么办呢?如何做到知行合一呢?

了空居士:我告诉你,如果可以选择,那肯定是前途与兴趣合一,那是最好的,我了空居士也是很幸运,我很喜好这个国学,然后我一直都是从事这方面的工作,这个是好的,但是如果你的喜好和社会的需求不一致,那么你一定要考虑,人是社会的人,如果你继续这么喜好下去,那你不就和社会脱节了吗?你的前途不就很渺茫吗?所以你一定要记得,我们有一些喜好是贪嗔痴在左右着我们。有一个成语说出来,你们马上就要笑了,好逸恶劳,那你说师父我这个人就是好逸嘛,就是恶劳,这个喜好好不好?我说好啊,你日子好过就行了,是不是?我不会跟你说不好,但是我会告诉你,保证日子好过,如果日子不好过,你不得不去勤劳了,怎么可以恶劳呢?是不是?所以这个喜好往往都是跟贪嗔痴慢疑有关的,一定要告诫自己,“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主持:非常感谢是师父的开示,现在又不知不觉到了下课的时间了,关于阳明心学,通过五堂课,我感觉阳明心学的主要理论师父都解答过了,那大家在读阳明心学时有什么疑惑可以留言给我,我们再安排时间就阳明心学的解读再开课,下堂课我们开始请师父为我们讲解儒家的经典《大学》、《中庸》这两本书,那大家花点时间先去预习一下。

了空居士:到时是先讲《大学》,因为正好阳明心学的核心也说到格物,为了使大家加深认识,加深理解,我们接下来就来探讨《大学》。

主持:《大学》有几个版本,大家可以找出来对照一下,预习一下,然后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可以事先把问题拟出来,可以留言给我,我们在课堂上互动会更好。

了空居士:而且很有历史意义,虽然我了空居士虽然名不见经传,但是我进的这个师门,是中华文明的主干道,所以我以师承的理念来解读圣贤的著作,可能会比较全面,你看大名鼎鼎的王阳明,什么程颐,朱熹等等他们往往都比较偏于儒家,他们当时的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都没办法像现在这么发达,我现在要什么书都有,网络上一点就出来了,以前怎么有呢。据说吧,天台宗的开山祖师智者大师据说要求一部《楞严经》,他还搞了个拜经台,拜了十八年,看起来有点迷信,但也看的出他很虔诚,那么你说去拜真的有用吗?真的有用没用我不敢说,就凭着这虔诚心,他肯定逢人就打听,哎呀,善知识你们有没有见过《楞严经》?肯定每一个人都不会漏过的去问,据说十八年后他终于得到一部《楞严经》,你看我们现在,我说《楞严经》,你们马上网络一点,《楞严经》就出来了,现代太殊胜了,所以我又是得到我师父的指点,我又是生在这个年代,所以我们这个时候来解读圣贤的经典,那就更加殊胜了。希望大家先去看《大学》,不同版本都去看,某一个角落不一样,大家都可以提出来,我了空居士以我师父所传和圣贤的智慧来给大家勘察勘察,不是我在勘察,是以我师父的传承和圣贤的智慧来勘察,我了空居士不懂得的,凡夫一个。

(明菂根据录音整理,未经了空居士本人校对,请以当日录音为准。)            免费打通大小周天,了空居士蔡衍颛先生的微信:13715860608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