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空居士解读阳明心学(序一)

了空居士解读阳明心学(序)

 

时间: 20161225

主讲:了空居士蔡衍颛

文字整理:明菂(碧莲)

 

主持:今天我们要开始请师父为大家讲解阳明心学,说到阳明心学大家脑海中就会跳出“知行合一”四个字。说到“知行合一”,大家都必然会想到王阳明、阳明心学,这之间划了个等号了,所以今天第一堂课想请师父为我们大家详细解读知行合一这四字。

我在《传习录》里面找到一大段文字,就是阳明先生他非常详细地论述了“知与行”的关系这一段文字,我先把这段文字读一下吧。

爱因未会先生知行合一之训,与宗贤惟贤往复辩论,未能决。以问于先生。先生曰:“试举看”。爱曰:“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兄当弟者,却不能孝,不能弟。便是知与行分明是两件”。先生曰:“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复那本体。不是着你只恁的便罢。故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如鼻塞人虽见恶臭在前,鼻中不曾闻得,便亦不甚恶。亦只是不曾知臭。就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弟的话,便可称为知孝弟。又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饥,必已自饥了。知行如何分得开?此便是知行的本体,不曾有私意隔断的。圣人教人,必要是如此,方可谓之知。不然,只是不曾知。此却是何等紧切着实的工夫。如今苦苦定要说知行做两个,是甚么意?某要说做一个,是什么意?若不知立言宗旨。只管说一个两个,亦有甚用”?爱曰:“古人说知行做两个,亦是要人见个分晓一行做知的功夫,一行做行的功夫,即功夫始有下落”。先生曰“此却失了古人宗旨也。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古人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者,只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是。又有一种人,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也只是个揣摸影响。所以必说一个行,方才知得真。此是古人不得已,补偏救弊的说话。若见得这个意时,即一言而足。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今若知得宗旨时,即说两个亦不妨。亦只是一个。若不会宗旨,便说一个,亦济得甚事?只是闲说话”。

 

 

了空居士:非常好,要来讨论王阳明先生这个“知行合一”,我们最好还是大家能够提出一些问题,举一些例子,然后我来给大家分析,那就比较具体了。是不是?鱼鱼,你自己读了之后,你对王先生这个论述或者你觉得哪一句你有什么看法?

主持:我觉得阳明先生说的很有道理,可是我们凡夫知是知道,通常我们确实是知道,但确实是做不到。妙莲师兄也提了一个问题,说:对“知行合一”的理解,就是知道了还应该做到。有时候知道报怨不好,但还是会说,就比如工作忙的时候,还是会计较,虽然真的知道说了也没用,事情还是要你做,但是忍不住就是要去报怨。师父你看这个知和行如何把它合一呢?阳明先生说你若未行就不是真的知道,可是做还是做的,但真的就控制不住还是会去说几句呢。

了空居士:我打个比方,刹车不灵。虽然想刹,但是还没有刹得住,虽然在刹车了,但是车没停下来,刹车不灵,其实也就是刹车出问题了,那为什么会这样呢?你知道报怨也不好,但是你还是要报怨,报怨没有效果但是你还是要报怨,其实以王先生的理念,你心中对报怨你还是觉得有效果的,你才会报怨。如果你一报怨马上罚款1000元,你肯定不会报怨了,不相信,你们以后报怨,然后我就告诉你,报怨你就交1000元钱,打5个红包过来,那你们谁会报怨?不过当然你们有一个好办法,师父我们报怨了,然后不跟你说,红包也不用打,那就没事了,你有这个办法就还会报怨。现在我们闯红灯罚200元,以前罚5元钱,现在很少人撞红灯了,真的很少,会闯都是不小心的了,真的是不小心,要不然就不会的,也减少了很多交通事故嘛。当然,货车超载虽然罚款也罚的很厉害,但是还很多人在超载,就是大家抱着侥幸心理,我走这么一趟,如果我不超载吧,这个装货的量还是有点小等等,所以他敢去超载,他就觉得我还可以侥幸,而且我司机技术也好,可能能控制得好等等,等到出了事就吓一跳,所以就说刹不住车,“知而不行”其实你还是没有知。(主持:师父为什么说还是未知呢?那我知道报怨了没用啦,我心里很清楚呀。)你改天报怨我就提醒你,你为什么报怨?你说我出一口气,我说没用,得罪人。你说我不怕得罪人。其实就是潜意识里面还是觉得不行,所以说“知行合一”这四个字,我帮你们加一个字,你们就可能就豁然开朗了,真知,这个知必须是真知,才会和行合一,你不真知,不会合一的。你路上看到那有个坑,我说鱼鱼这里有个坑,看到了吗?你说看到了,我说敢不敢踩过去?你说不敢,踩过去就摔下去了,真知。如果说鱼鱼那个怎么有点深浅色,那个是不是下水道?你说没事可以踩过去,我说为什么?你说上面有个盖嘛,那个盖很牢固的,没事,踩过去,真知。所以我研究过王阳明的这种“知行合一”,关键就说你是否真的知道了。应该是在《聊斋故事》还是《笑林》,说有两个勇士有一天遇到了,相见恨晚,一起去酒店喝酒,然后就说我们都是勇士,我们要搞出勇士的行为,我们要割自己身上的肉来下酒,看谁忍得住,两个傻瓜勇士就在那里割肉,没割几下,流血都流干了,人就死了。搞得那个酒店都很晦气吧。古代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店老板和店小二都有点傻,可能看到他们是勇士也不敢去说他们,现代人在那里割肉就赶快报警了。不要等下人死在我这里,我都有责任,或者是割断了动脉,血喷出来几米高,屋顶都被你搞脏了,那不就很难看嘛,等下还要重新去装修,所以赶快报警。我说鱼鱼现在问一下同修们哪些勇士割肉自己下酒?肯定没有的,人家肯定说师父你今天喝醉酒了,怎么叫人家割肉自己下酒?没有人去做的,因为真知,不能割肉。是不是?所以真知了就不会做。所以这个“知行合一”,王先生的论述,就是你真的知道了吗?真的知道你就能做到,那么跟我们俗话有一句话说“三岁的小孩都懂,八十岁的老翁都做不好。”其实,他们严格来说也不是真知。譬如有些人喝酒,喝到酒精中毒了去住院,一出来他还喝酒,他可能觉得反正中毒了进医院还有得救嘛,喝酒我也喝的很舒服,不喝白不喝嘛,反正中毒了再去住院就好了,所以可能是这样,所以就说潜意识和显意识没有彻底地对的上号。千古以来都是这个问题很麻烦,就如何达到真知?

主持:就顺着这个提问请教师父: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所不知道的是言或行的最究竟的后果,对吧?就是没有把这个最厉害处看清楚,所以就会这样去做。

了空居士:还是有点侥幸心理。

主持:有很多事情来了,往往是刹那间的,那么就说我们大部分的人就像刚才那段文字里说的茫茫荡荡或者懵懵懂懂的,这个刹那间,他来不及去想那最究竟的厉害处。那怎么办?

了空居士:其实吧,王阳明先生他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被历代的研究者给忽略了,那就是静坐。千古以来多少圣贤都提到这一点,你看孔子给颜回讲到“心斋”,老子讲到“谷神不死。”释迦牟尼佛在《大般若经》“先以定动,后以智拔”。是不是?旬子也谈到“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惠能大师“外不着相,内不着空。”是最后成就“纯一直心,不动道场。”那“一行三昧,一相三昧。”离开了这个功夫你都叫做一知半解,佛家有“信解行证”,王先生有“知行合一”,当你一知半解的时候怎么去行呢?是不是?所以千古以来的圣贤都强调这种叫做日省。所以这个儒家还说到“正心修身,格物致知”嘛,王先生也有“为善去恶是格物”,所以这个环节是很重要的,你们会发现我讲儒家,讲道家,讲佛家,其实他们都有这种内省的功夫,其实吧,老子说的更清楚,“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譬如我说鱼鱼你明天早晨去广场那里跑步,然后我们在旁边,你绕一个圈跑吧,然后我拼命的问你问题,而且我又叫你加油加油快点跑,你能够答的出来吗?是不是?你答不出来的,除非问你一加一等于多少你就会,如果说搞三位数相加,四位数相加你就算不出来了,跑的快的时候累都累死了,哪会算数呢?是不是?那你坐在那里就会了,所以就是说一定要有内省的功夫,所以王先生他好像在哪个地方也特别提到静坐内省。(主持:所以还是要下功夫从修炼着手。)

主持:明满师兄他有个问题,就请教师父,他有一个困惑就是:王阳明,书上说他年幼多病,然后他中年以后四处征战,操劳过度,那么他既然知行合一的境界这么高,为什么他的道行不能促进他身心健康呢?闻道近20年却没把身体搞好。那他所宣扬的这个道对我们现代人合适吗?对我们又有什么意义呢?

了空居士:其实吧,严格来说,王先生的一生确实是操劳过度,他好像57岁就病故,好像是57吧,我在百度上看的,这样看起来,真的是寿命有点低。如果我作为一个旁观者来评论一下王先生,我就告诉大家他非常有智慧,但是就是因为操劳过度了,所以这一点我们必须借鉴,就说我们一定要尽可能的劳逸结合。但是我告诉你,在封建社会真的你有时候是身不由己呀,好像最后派他去哪里去广西那里平乱,他已经生重病了,但是皇帝一定要他去,不得不去呀,尤其这个就是像救火一样,不得不去,你想当年孔明,也是去征战,在五丈原都吐血了,真的呕心沥血,有时候国家大事…我曾经看到有关周总理的一些回忆吧,据说周总理忙到什么程度,忙到坐在马桶上,他的秘书都要读文件给他听,他做了多少手术,在病床那里还要审批文件,哎呀,真的我看到真的都很激动,日理万机,真的是日理万机。以前人家说长寿村那里非常好,我说我知道了,那个地方是非常好,好山好水好风光,再加上好老人,因为他们没事干,我说你们真的跑到长寿村去,我告诉你你们不要后悔,因为你们必须学着像那些老头一样“悠然见南山”嘛。我说,其实吧,人生最有价值的就是又能够健康长寿,又能够为社会做贡献。你们不知道海里的乌龟还长寿呢,深山里的蛇都长寿呢,是不是?那让我们做个乌龟做条蛇,你觉得好吗?我们门口的石头更长寿呢。所以一定要跟总体的人生价值观来看。

主持:师父您刚才也提到王阳明那句名言,“为善去恶是格物”,这是第四句,我就把这四句念一下吧,非常著名的四句话: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那最后这句“为善去恶是格物”,现代有一位研究阳明心学的学者,他就提出学习阳明心说从修炼心性这个角度来说,能够提高“为善去恶”的效率,而在生活工作中能够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他对“知行合一”这个思想给予高度的评价,那师父您对这点认同吗?

了空居士:我告诉你这个人说了半句话,那我也想为善去恶呀,最关键是你要有分辨善恶的本事嘛,是不是?“知善知恶是良知”,你说我知道啊就是良知,我告诉你良知又从哪里来呢?所以这个人说了半句话,你们听了兴致勃勃,很对,但是要去做,哎傻了眼,怎么做呢?我告诉你,你们就叹息太高深了,因此我做不到,然后拉倒不学。所以天下多少文人学者,我教你们去捅一下他的薄弱点,他们都是说半句话,他们为什么会说半句话?是自己不懂,是不是?然后又批上一个专家学者这种外衣骗你们,然后告诉你学问是很高深的,不是一下子能学的懂。那你说哎呀那你了空居士钻牛角尖,自古以来圣贤怎么说?我刚才说到阳明先生也说到要静坐,你要静下心来才能够将是非对错给分的更细,释迦牟尼佛在《楞严经》里边就举个例子,说水放在净器,放在一个水缸里面安静在那里,然后泥沙就会沉下去,我们人的心很慌乱的时候,有时老是好-不好--不好,你永远想不出来,你应该坐下来,认真想,好,好在哪方面,不好,又有哪些,然后你对照一下嘛。我举一个例子,我在家乡有一个朋友,他是一个卖玉的老板,我20多年前认识他,我就问他,他排行第四,我说四哥,玉怎么看?我说你们这个东西有没有什么标准啊?等下要去买货会不会搞错?他说讲一个笑话给我听,他说有一次人家邀请他去看一批货,看完之后打了一个价钱,原来这个老板也叫另外一个人去看过了,也打了一个价钱,然后两个人不约而同打了同一个价钱,那个老板还有点不高兴,说你们是不是两个人约定的?四哥说不可能的,因为他要来之前也没有看到你的货,我要来之前也没有看到你的货,我们不可能约定两个人打一个价钱。那他说你们怎么会不约而同打一个价钱呢?他说其实我们内行人的人看东西都有一个标准的,他说看这个玉吧,就看几方面,第一他们叫水度,就是这个玉这通透的程度,他们叫做水度,好像水清浊一样;第二就看它绿色的程度,好的玉又是通透的,又是很绿色,很漂亮;第三就是看它里面有没有裂痕;第四就是看它里面有没有黑点,我们说白玉无瑕,那黑点就是瑕。他说主要围绕这四个方面,当然,其中一个也要看它这个产地,不同地方这个价钱差很远,他说这几个点总结来就看的出这个价钱了,我说哎呀原来是这样。所以说我们首先就要解决你的心能不能达到了良知那个境界,那么你们可能说阳明先生达不达到?老先生去世那么多年,问谁呀?在座的同修们,你们有看到在历史上有没有人评价阳明先生怎么样呢?有没有?有就提一下吧,我也是喜欢钻牛角尖的,那么我先来说说吧,我认为王阳明应该是能够悟到这个致良知这种层次的,从哪里看?就是从这句“无善无恶心之体”,这句话吧,我再请出一位圣贤,六祖惠能大师他对惠明不是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哎,他们这两句话不约而同嘛,你说天啦,我们搞一点叛逆一点的说,六祖是不是真懂?六祖是属于佛门的大宗师,能不能直接请教佛祖,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印证一下?有没有这个兴趣?请唐僧到西天去,到西天也只是遇到戒贤,根本也没遇到释迦牟尼佛吧,那好了,怎么办?我们到佛经里去找,《楞严经》释迦牟尼佛说,你们去查关键词“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你看我们现在“无善无恶心之体”和“不思善、不思恶”和“知见无见”摆在一起不是一样的吗?搞一个着相来说,那释迦牟尼佛是印度人,我们中国人其他人有没有?我们也来追寻一下吧,老子,老子在哪里?在“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你看“知其荣守其辱。”这一段就有说到“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他就常德乃足嘛,复归于朴。“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你看他也说到复归于朴,朴就是朴素,就像原始的木头一样没有半点修饰,原原本本,所以我们从释迦牟尼佛,从六祖,从老子这些来印证,就说明王阳明先生“无善无恶心之体。”如果一个人能够以最清净的心来看问题,那就能够达到致良知,你才分的出来(善恶),分的也来你才能够落到实处,让我来说,我也非常赞叹王阳明,他这个学问研究的很深很深。谢谢大家!

主持:嗡同修提出来,他也静坐了,但是还没有知行合一和分辨善恶的能力,那这是什么缘故呢?

了空居士:噢,马祖当年都在那里静坐,怀让去那里磨砖,是不是?那他也在那里静坐,舍利弗也在树林里边静坐,然后被维摩诘居士批评了,都有吧,那你怎么静坐?你告诉我,你说一下你静坐的体会吧,好不好?然后我也引经据典给你印证一下,看你能不能达到那个水平?

主持:蓝太阳也请教您,您常常说的佛家的整体观,这个是不是就是知行合一呢?这个跟儒家的知行合一是划等号的吗?

了空居士:噢,整体观,其实整体观是帮助我们致良知,然后致良知之后,真正的致良知之后才能够落到知行合一,是这种程序的,好像我们要去一个地方,你知道这条路这么走是对的,你才能够大步流星的去走,否则你不就莽撞了吗?谢谢大家!                            免费打通大小周天,了空居士蔡衍颛先生的微信:13715860608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