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悔品第六

忏悔品第六

 

这一品非常重要,能够帮我们破很多迷惑。现在虽然学佛的人很多,但是我发现:很多人都搞错了,严格来说,他们充其量很多都是在搞像法,或者是末法。搞什么像法呢?他们只是在搞一些形式主义的东西,譬如一天念多少声佛,给佛磕多少个头啊,放生放多少条鱼啊,烧多少什么纸啊之类的。六祖惠能大师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影响力的大德。如果让我来评论,在全世界佛教史上,第一那肯定是释迦牟尼佛,如果让我来评个第二,我一定投票投六祖惠能大师,因为他将非常复杂的佛家的理论总结成非常简单的“直指人心”。那么也许你们会问我,那释迦牟尼佛是不是太啰嗦了?不是,释迦牟尼佛是一代开山祖师,他花了四十九年将法界的一切详细地告诉了我们。让我来评价,历史上,释迦牟尼佛的智慧是圆满的,后世的人真的很难能够和他相比。我读过很多大乘经论,我都真的是非常震撼!我们别的不说,就是一部《楞严经》,从干慧地等等,一直到那个等觉,从欲界天到无色界天,等等,历史上多少个人懂得这些呢?而且释迦牟尼佛所讲的境界,都会被后世真修实证的人某一程度所印证,就是我这个小小的凡夫,也对这些都有所体证,所以我非常赞叹释迦牟尼佛的圆满智慧。那六祖又起什么作用呢?他将浩瀚的万法归纳成“明心见性”,就告诉我们,释迦牟尼佛讲那么多,其实就是围绕这个“明心见性”的顿超法门,“惟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使我们后世在浩如烟海的经典面前,能够有一条清晰的实修之路,所以我非常赞叹六祖惠能大师。那你说,那六祖也是五祖的徒弟,五祖是四祖的徒弟,依次推上去,也一样,不过真的是各有机缘。在禅宗史上,确实是六祖大师将这个“顿超”法门,“明心见性”,大传于天下!所以这个影响力是非常大的。假如不是六祖大师,我们今生要学佛,也真的是没有什么头绪啊,真的是望洋兴叹,一团雾水。

 

时,大师见广韶洎四方士庶骈集山中听法,

就是六祖惠能大师自从韦刺史请他去大梵寺讲这个顿超法门,其实顿超法门就是佛祖在《法华经》第二品“方便品”里面所说的“惟一佛乘”,六祖讲的就是“惟一佛乘”,后来很多人知道了,就慕名而来,所以现在就有很多人来找六祖,“洎”就是是好象水留在那里,聚集在那里,“洎”在那里。“骈”,原意是指两匹马并排,这里是形容很多人来找六祖。

于是升座告众曰:来,诸善知识!

六祖很慈悲,很亲切,看到很多人来寺庙找他了,六祖就出来,“升座”,就坐到他那个座位上,大厅可能是那个上座吧,讲经台上吧,“欸,大家来,来,来”,“来”,很亲切吧,差不多是“来、来、来”,大家坐好哦。“升座”六祖就坐上去,“来、来,坐好”,很亲切地给大家招呼。

此事须从自性中起。于一切时,念念自净其心,

六祖就说“此事”,他知道大家来找他就是来找他“惟传见性法”嘛,所以说,大家你们要跟我学佛啊,就要从自性上来下功夫,“从自性中起”,“于一切时”,就是随时随地要养成个好习惯,“于一切时,念念自净其心”,一切时一切处要养成个好习惯,就是那些不好的念头要去掉,要端正,改正,“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自净其心”嘛。

自修其行,见自己法身,

“自修其行”,是什么意思啊,这个“行”包括什么?包括言语和行为,说话不能乱说,事不能乱做,“自修其行”,要端正言行。“见自己法身”是什么意思?“法身”就是清净法身,就是我们的自性啊。我们的自性是什么?哎,说来说去还是惠明那个“不思善、不思恶”的客观的清净的心态。请大家记得,“不思善、不思恶”不是说善恶都不去想,而是你不要用你原来的看法去看待别人,你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这就是“不思善、不思恶”“返照汝边”。

见自心佛,自度自戒,始得不假到此。

“见自心佛”,请大家记得哈,“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这些就是“自心佛”,就是离种种的贪嗔痴的执着,那种清净心,就是我们“自心佛”,也是我们的清净法身。其实我们的清净法身,也就是十方百千万亿佛的共同法身。

既从远来,一会于此,皆共有缘,

大家从老远来到我这里,“一会于此”,一起在这里,聚会在这里,我们都是很有善缘啊,很有法缘。

今可各各胡跪,

“胡跪”是什么啊?最常见,一般来说就是我们好像这么蹲下去,然后右脚膝盖就好像跪的姿势,左脚就好像有点蹲的这个样子。这就叫做“胡跪”。“各各胡跪”,大家,这个就是说我们多少也要讲究一点礼节,要有恭敬心,不能翘着二郎腿在那里,听六祖讲这些戒定慧啊等等,没有恭敬心你就可能听不进去。

先为传自性五分法身香,

“五分”,那不是说还有个六分七分啊,六祖怎么搞个一半,十分搞五分?不是,“五分”就是五个内容,这个“香”是一种比喻,我们心中是没有装一根香的。

次授无相忏悔。众胡跪。 

就是说六祖要给他们传授“五分法身香”,还有“无相忏悔”,等等。

师曰:一戒香,

第一就是说戒香,就是给大家传戒。什么是戒?

即自心中,无非、无恶、

就是说什么叫做戒啊?就是心中不要有这些邪恶的念头。

无嫉妒、无贪嗔、

不要有嫉妒的心,人家比我们好,我们要见贤思齐,不要去嫉妒别人嘛,我们也要迎头赶上。你嫉妒也没用的,只气死自己。贪嗔这个也没用的,我们喜欢什么,我们可以正道而去争取。人家做的不好,我们生闷气也没用。我们可以方便善巧去化解。不要停留在老是对自己的贪嗔这方面。

无劫害,名戒香。

“劫害”,“劫”就是抢劫,“害”就是谋害别人。就说人不要老是想去害别人,那没用的。能够做到这样就是真正的持戒。要发自内心去做。当然,如果暂时没那么理解,你能够看在佛祖的面子上,你能够去遵守也可以。一个是从“事”上而持,一个是从“理”上而持。

二定香,即睹诸善恶境相,

第二就是说“定”。什么是“定”?后面那个“香”字,你们就不用去执着。前面那个“自性五分法身香”,是这个比喻而已。所以什么叫做定啊?在一切境界里面,能够睹一切境界,你的心不会乱。

自心不乱,名定香。

无论碰到什么,喜欢的还是不喜欢的,喜欢的你不贪着,不喜欢的你不会厌弃,突然的事情你不会乱了方寸。你在任何情境下,你的心都能够保持平静镇定,那就是“定”。

三慧香,自心无碍

这里是什么是慧啊?“自心无碍”,没什么障碍。

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

“常以智慧观照自性”,那你说这个怎么怪怪的?其实六祖在讲,是为我们还不明白的人来讲,明白之后你就觉得“能观”和“所观”是不二的,也就是说你的心清净了,你这清净就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就“能观”和“所观”是不二的。

虽修众善,心不执著,

就是虽然在做一切好事,但是心里没有功德相,就像《金刚经》的“净心行善分”——“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就是做好事,他认为做好事是自然的,觉得自己应该这么做,或者是很自然地乐意去这么做。没有人勉强也没有特别想的去图什么报答。这样就是“慧”。

敬上念下,矜恤孤贫,名慧香。

“敬上念下”,就是恭敬上一辈,恭敬上级。“念下”,就是眷念下属,就是怜悯关心下边的比自己小的,“矜恤孤贫”,关心照顾孤寡之人,贫贱之人。就是有一种慈悲的心。

四解脱香,即自心无所攀缘,

“自心无所攀缘”是什么的状态?有些同修就搞不懂。请大家记得,这“戒定慧”,它不是可以独立砍成一个一个的,其实它都是一个整体的。“无所攀缘”其实就是说:你在一切境界里面不贪不嗔,你永远保持一个平静的心态。

不思善,不思恶,

请大家记得,你们一定要记得“不思善,不思恶”,不是大脑一片空白哈!而是看到一个人,他面前的情境怎么样,你就很客观地去研究,而不会老是很主观地认为他一定是怎么样、一定是怎么样。老是主观地认为他一定怎么样、一定怎么样,那就是属于六祖所说的“思善,思恶”。你就很客观地去实事求是,那种态度就是“不思善,不思恶”。

自在无碍,名解脱香。

就是在任何情境,譬如一个真正解脱的人,他到哪里,一般都跟周边的人能够相处的好。领导安排我做什么,我就认真去做,不会拈轻怕重。下属有什么事情,你也不会叱叱喝喝,你都认真地去调查去看,为大家着想。这种心态就叫做解脱。

五解脱知见香,

“解脱知见”,这个就最重要了,大家很容易搞错。

自心既无所攀缘善恶,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

“解脱知见”是什么?“知见”:“知”,知道;“见”,见解。就是你不要老是认为自己的见解是正确的。你认为自己的见解是正确的你就容不得别人。好像我在讲《道德经》也好,讲《六祖坛经》也好,我有时候会特别提出,从前某一位大德,他在某一章句的解释上犯了严重的错误,那么你们会发现,回头想:欸,你了空居士,这个是不是属于你的知见啊?我告诉大家,这不是我了空居士的见解,我是以六祖啊,释迦牟尼佛啊,或者老子他其它章句里面的意思来印证,就发现这个大德他讲的就违背了…,譬如《道德经》的,就违背了老子的本意,那老子的本意在其它章里都有的嘛,圣贤的世界观,他不会摇摆的,不会今天这种世界观,明天那种,不会的。包括释迦牟尼佛,他的世界观也是一个的,他不会有时候这样,有时候那个。所以我从来没有说:“我认为他错的”,而是说:“欸,六祖在其他地方是这么讲啊,这句话应该是这个意思啊,或者老子在前面这么讲啊,这句话应该是这样,才跟老子的本意一致啊”,所以从这点上来说,我真诚地告诉大家,我就没有自我知见的执着。所以我这么解释,是希望大家更好的理解“解脱知见”是什么意思。

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脱知见香。

就说我们这个心得到解脱,常常清净之后,千万不要“沉空守寂”,也要好好学习,譬如读经典啊,包括学一些世俗的知识啊等等。

善知识,此香各自内薰,莫向外觅。

就告诉大家,关键是“各自内薰”怎么“薰”?就是认真地按照六祖所讲的这些道理来对照。“戒”,我有没有去恶扬善啊?“定”,我有没有在一切情境里面保持平静的心态客观地去看待一切啊?“慧”,我有没有“众善奉行”啊?其实很多修行人他能够做到“诸恶莫作”,但是很多人没有做到“众善奉行”。当然有一些也有,不过有一些内心深处还是为功德而去功德的,那么好不好?那也好,只不过希望慢慢地能够转成到一种自然的行为,那就是真正达到“慧”的标准。那解脱有没有?很多人真的是能够放下名利得失,但是他又走到另外一个反面,又“沉空守寂”了,那就回头继续看“解脱知见”,所以大家要认真地去对照,这五个方面有没有认真地去落实,这就是“内薰”。如果口头上说说,那就没用的。

今与汝等授无相忏悔,

我现在又给大家“授无相忏悔”,哎呀,这也非常重要啊!请大家不仅仅现在要认真听,过后也要反复地听录音和看《六祖坛经》的原文。

灭三世罪,令得三业清净。

“令得三业清净”,我们倒过来讲,“三业”是什么?那就是“身口意”。“身”,那就是跟身体有关的一切行为所造成的恶业;“口”就是乱说话造成的恶业;“意”就是心里有不善的念头,不如法的念头。这就是身口意三业。

六祖说“灭三世罪”,什么是“三世”?我读到这里,也楞了一下,然后我明白了。“三世”是什么?过去世、现在世、将来世。我以前喜欢说搞个狭义的三世,那就是前世、今生和后世。那么说一个广义的三世,甚至是前念、今念、后念,昨天、今天、明天。前天也可以加进去。“灭三世罪”,你说,灭过去罪、现在罪,好说好理解,未来罪,未来还没有来,怎么有罪可以灭啊?呵呵,我是钻牛角尖的,不过我那时候愣一下想通了:前世之罪,那是前世造的,或者更前世造的;今世之罪是前世造的,再加上今世也有一些不善的行为,合在一起;那后世的罪,后世还没有到啊,我到哪里造罪啊?后世的罪就是你今世的不正确行为所埋下的罪恶的种子,如果你今天给忏悔掉了,今世的罪忏悔掉了,那么以后没有罪恶的种子,那就没有恶业现前。所以说“灭三世罪”,这是没说错的,法海也没写错,六祖也没讲错。请大家不要怀疑。

 善知识,各随我语,

“善知识”,六祖很恭敬,叫大家“善知识”。大家“各随我语”,你跟我念吧。“随”就是跟随;“我语”,我说,你们跟着我说吧。

一时道: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

你看,六祖他也是跟我一样,应该来说我也是跟六祖一样,讲这个广义的三世,“前念、今念及后念”。

念念不被愚迷染;

“愚迷”是什么?“贪嗔痴”,“愚迷染”是什么?执着那些不正确的念头,“贪嗔痴”的念头,“贪嗔痴慢疑”的念头,那就是“愚迷”。执着了就叫做“愚迷染”。如果我们一笑了之,知道那些都是虚幻的,我们要很理智地去面对现实,那就不“染”。

从前所有恶业愚迷等罪,悉皆忏悔,

从前那些恶业啊愚迷啊,我都今天统统都要忏悔。那你说,你这瞬间能想出多少年,或者想出多少天做过的错误的事啊?那肯定是一下子想不出来的。你要下这个决心,我以后想起来了,我就改掉嘛,有这个决心,是这个意思。不是说刹那间就全部想完了,不是这个意思。

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

我的心愿是希望以前错误的行为以后不再重复,那么我今天就发了这个愿,那么以后发现错误的想法一起来,我就去掉它,我就纠正它。不是今天搞完了就彻底没有了,不是,以后还会有,只是以后一有,你要想到今天在我六祖惠能面前发了这个愿,你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改掉它,是这个意思。

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骄诳染;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

“骄诳”就是…人,要不然就是愚迷、愚痴,要不然就是贡高我慢,就是“五盖”嘛,就是思惑嘛,“贪嗔痴慢疑”,“慢”是什么?一方面是指懒惰;一方面是指掉举,吊儿郎当;一方面是指骄傲,没有恭敬心,这些内容。从前所有恶业骄诳等罪,悉皆忏悔,这其实是发个愿,定好这种人生观,或者是行为观,我以后凡是这些骄傲自满的言行,我一定要给去掉,今天就在六祖面前发愿。

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嫉妒染;

“嫉妒”,这是个坏习惯。哎呀,你怎么嫉妒别人,甚至别人都不知道,都自己给气死自己了,这些都要去掉,“嫉妒”。这个“一时消灭”,请大家记得,就是今天就发这个愿,我希望今天彻底给灭掉,不过后面如果我来给大家补充,今天没有灭尽的,明天继续灭;明天还没有灭尽的,后天继续灭;我从今以后永远就是要将这些不好的习惯给去掉,不是说今天灭了,明天不用灭了,不是的。从前所有恶业嫉妒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都是同一个意思哈。

善知识,以上是为无相忏悔。

以上就叫做“无相忏悔”。那“无相”是什么意思?“无相”是最究竟的,最如理如法的。“无相”是在佛家里面,无相颂等等,这都是叫做如理如法的一个标准,有相,就着相了,就有漏的了。“无相忏悔”那就是最圆满的,最如理如法的忏悔。是这样的。也就是真正地发自内心去做,那就是跟这个“诸法实相”相应。

云何名忏?云何名悔?

六祖很慈悲,他就给大家解释。“云何”就是,怎么叫做“忏”啊?怎么叫做“悔”啊?真正的忏悔要怎么做啊?

忏者,忏其前愆。

“忏者,忏其前愆”,“愆”就是过错。“忏其前愆”也就是将过去那些错误的事情,想得起的就给想起来,告诉自己:这个是错的,是错在哪里,一定要明白。这就是“忏”。后面还要讲“悔”。

从前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

“忏”就是给想起来。

永不复起,是名为忏。

“永不复起”这个意思大家一定要小心啊,不要以为我永远不要去想它,那是往事不堪回首,不是。“永不复起”,就是那个坏习惯不要使它再起来。那再继续说下去是什么意思?那就不要再有那种错误的行为,这就是“永不复起”的“起”的意思。

悔者,悔其后过。

“悔者”,其实就是后悔的意思。“悔其后过”。我后悔以前做错事了。那既然真正后悔,你就以后接下来就不要做同样的错误了,或者是要举一反三,甚至是触类旁通,以后就不要再错了。

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

“觉悟”,“觉”,我们好像睡觉醒起来,觉醒;“悟”就是明白、开悟了,我从此以后我就知道我错在哪里,那我以后做什么事情我就小心谨慎,不要再重蹈覆辙,是这个意思。就是以后不要再错,不要第二次错。

更不复作,是名为悔。

真正忏悔的人,千万不要天天在佛祖面前磕头,佛祖啊,我忏悔,但是问你错在哪里,你说我也不知道啊,那你明天做事情,你有把握吗?我也不知道啊,那天天磕头,磕到头上长个包了,可能都…这个忏悔都是一塌糊涂。“忏”就是将过去做错的事情给想起来,而且要知道错在哪里,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该怎么做才不会错,这才是“忏”。然后就自己记住,小心地雷,以后不要再错了,这就是“悔”。这样做才是“忏悔”。

故称忏悔。凡夫愚迷,只知忏其前愆,不知悔其后过。

一般那些没有智慧的凡夫,只是老是像祥林嫂一样老是在说阿毛的故事,没有用的。你要知道,“亡羊补牢”嘛,当然祥林嫂是没有第二个儿子了,所以补不补一回事哈,我们做错事了,千万要记得,不要天天“哎呀、哎呀”,你最主要是“哎呀”之后,就下次不要错了。如果你“哎呀”,下次还是继续错,那就变成“哎呀、哎呀”,一辈子在那里“哎呀”,那就不是忏悔了,那是糊涂蛋一个。

以不悔故,前愆不灭,后过又生。

那么因为没有悔,没有真正的后悔,也就是没有真正从失败之中、错误之中吸取经验教训,下次又不断地错下去,那么就造成过去这个错误也是在你心中打上个烙印,今天又错误,明天也同样是错误,那么这些罪业越搞越深。如果你昨天做错了,今天没有做错,那么严格来说,你整个心啊,就会被转过来,不会老是沉在那个愚痴啊悔恨之中。

前愆既不灭,后过复又生,何名忏悔?

就说老是那个样子,天天错天天错,然后天天磕头,天天后悔,那就不是“忏悔”,那真的是叫做折磨。

善知识,既忏悔已,与善知识发四弘誓愿。

就说这个“忏悔已”,关于忏悔,我就说完了。我们就来讲“四弘誓愿”啦。

各须用心正听:

六祖就说:大家,你们必须“用心正听”,“正”就是以端正的心态来“听”,不是说“正”听和“歪”听,也就是告诉大家要认真,专心。

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

“自心”,我们要留意一下,六祖说了这个四弘誓愿,前面两个是“自心”,后面两个是“自性”。“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我们这些全部念完,然后一次性来解释,可能就比较方便。

自心烦恼无边誓愿断,自性法门无尽誓愿学,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

这里我关键给大家解释为什么要“自心”和“自性”。那个“自心”是我们的执着,是“自性”对境,通过六根,出六门,对六尘,产生的执着,所谓的六识,“自心”是指这些。所以才有种种的烦恼、执着。那“自性”呢,是我们最清净的心态。清净的心态本来是跟诸佛不二,它对境能产生种种的方便善巧,所以称为法门无量,也就是“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是这个意思,所以这个就很微妙的,前面两个是“自心”,后面两个是“自性”。

善知识,大家岂不道众生无边誓愿度?

六祖就说,你们可能会问我,个个都说“众生无边誓愿度”,那你惠能大师为什么就搞个“自心”呢?六祖很有智慧呵,很细心。

恁么道,且不是惠能度。

这里就六祖给自己反问一下说,不是说“恁么道”,就说,你们可能想,那不是我惠能来度大家吗?我们也是那么远跑来,也是要请和尚来度度我们嘛。

善知识,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

六祖给我们解释,为什么说“自心众生”啊,就是列举了这么多这些不正确的心态。修行最主要的就是度这些啊。

各须自性自度,是名真度。

六祖很谦虚,真的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其实,我们凡夫如果没有大善知识开示,我们哪会懂得真理啊?六祖苦口婆心讲了许多许多,但是他没有一点功德相,他反而告诉大家是你们自度啊,其实他这么说是什么意思?我们还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但是六祖他没有功德相。他对给大家产生的这个条件他没有挂在嘴巴上,他只是说,这其实你们听了我的话还是要你们自己愿意这么做啊,“自性自度”,是这个意思。并不是说六祖一点作用都没有,嘿,作用还挺大呵,老母鸡和鸡蛋嘛,就是这个关系呵,老母鸡说最主要是你这个鸡蛋好啊,是这个意思。

何名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见烦恼愚痴众生,将正见度。

这个“正见”就是正知正见吧,六祖继续给我们这么解释,这个很容易懂哈。这个我就不用再解释。

既有正见,使般若智打破愚痴迷妄众生,各各自度。

那么这个“正见”,关键来说,这个正见是什么才叫做“正见”?“正见”就是“八正道”。当然,也许可以从狭义上来讲,是可以指“八正道”里面的“正见”。如果从广义上来讲,那是整个全部的“八正道”都可以称为“正见”。正确的见解才能够产生正确的言语啊思维啊等等。

邪来正度,迷来悟度,

六祖这个是说的好听一点。其实能够明白“正”,那你就必须是“悟”了,明白了。能够“悟”了,那肯定就是“正”的了。

愚来智度,恶来善度。

这些就不用解释,大家都听得懂。

如是度者,名为真度

这样就是真正的自性自度啦

又,烦恼无边誓愿断,

接下来继续讲“烦恼无边誓愿断”。

将自性般若智,除却虚妄思想心是也。

也许同修们会觉得那个“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和这个众生这个烦恼像是一样的,当然它们是密切联系的。不过也有点不一样。也许一个人他没有明显的烦恼,但他是因为嫉妒别人,那烦恼往往是指那种种什么心什么心,那往往是对外的,对别人的。这种种种的烦恼往往是对自己的。但是它们也是密切联系的。

又,法门无尽誓愿学,须自见性,常行正法,是名真学。

这个大家也是一听就听清楚吧:就是有正知正见,然后以正知正见去认识一切,那就是“真学”。

又,无上佛道誓愿成,既常能下心,行于真正,

关键“下心”, “下心”就是谦虚的心,我们说比较低调,谦虚,“下心”是这个意思。

离迷离觉,常生般若,

这个同修们可能会说:天哪,六祖会不会说错?或者是法海记错了?什么“迷”可以“离”,“觉”为什么也要“离”呢?以前有一首《证道歌》,是唐朝一个大善知识张拙,那首我还是能够记得,就是“光明寂照遍河沙,凡圣含灵共一家。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扰动被云遮。断除妄念重增病,趣向真如亦是邪。随顺世缘无挂碍,涅盘生死等空花”。请大家记得,我诵出来的都是我背诵的,如果有些字搞错了,你们还是以历史上记载的为准。你们去看他这个第五句和第六句,“断除妄念重增病,趣向真如亦是邪”,就是靠近真如那个境界也是不对的,断除妄念也是不对的。那是不是张拙一个人在搞事情啊?不是的。还有谁啊?我还可以找出来另外一个人,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永嘉玄觉大师。他也是那首《证道歌》,它里边就是“君不见,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他也是“不除妄想不求真”,那说明六祖没有说错。那六祖没有说错,你了空居士知道他们这些大彻大悟的人为什么要这样说啊?如果你不“离迷”,那就是落入凡夫位。如果你不“离觉”,就分两个情况了,一个情况你就堕落到小乘人,觉得有涅槃可证,这也算是一种法执;另外还同样是凡夫位,也是法执。欸,真正大彻不悟的人是“离迷”“离觉”。那释迦牟尼佛对于这个“迷”啊、“觉”啊这个怎么评论啊?欸,《金刚经》里面应该是哪一品啊……就是跟须菩提说,就说他在燃灯佛前有没有得到什么,这一品就可以印证六祖所讲的和永嘉大师和张拙是正确的,跟释迦牟尼佛所讲是一致的。

除真除妄,即见佛性,

这个“除真除妄”就不用解释了,就跟这个“离迷离觉”是一样的。那么你们倒过来,六祖就说“除真除妄”,但是六祖你的徒弟就说“不除妄想不求真”,他这里“除”就是不要执着“真”,也不要执着“妄”。那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同一个意思哈。

即言下佛道成。

你说,六祖啊,你怎么说的那么轻松,一下子就“言下佛道成”?你们要知道啊,好像你们在听我讲《坛经》,你们的心啊很真诚,很自然地在听我说,你们这个时候这个清净的心态跟十方诸佛是一致的。不是我了空居士在这里给你们说大话,不是,这是六祖在“般若品”里面也有讲过。

常念修行是愿力法。

“常念修行”,“常念修行”是什么意思?就是你们要常常记住我前面说的那些话,同时按照我说的认真去做,那就是修行。修行是什么?就是修正我们“身、口、意”的行为,这就是修行。什么是修行人?净“身、口、意”三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这才是修行。不是简单地磕磕头,烧烧香,放放生,吃吃素,不是的,那些只是修行里面的一部分。

善知识,今发四弘愿了,

“四弘愿”就搞完了。

更与善知识授无相三归依戒。

这一点请在座各位要认真听,过后认真看。有些同修也有在问我:我们需不需要到哪里去做个“三归依”啊?我说你条件许可可以去做,条件不许可,可以不做。六祖就给我们解答了这个疑问了。

善知识,归依觉,两足尊。

“三归依”,我们就说“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六祖就直指究竟处,就是告诉我们“三归依”其实是“归依觉”,后面是“归依正”,“归依净”。

“归依觉,两足尊”,我们要知道“两”是指“福”和“慧”,“福”是指什么?“福”是指福报。“慧”是智慧。“两足尊”,“两足”是不是指两条腿?不是。 “足”就是圆满;“尊”就是至高无上,至尊。你真的“归依觉”,你的福慧都能够达到圆满和至高无上。“尊”就是尊贵,至高无上。

归依正,离欲尊。

我们首先来说,“离欲”是什么欲啊?欲望,五欲,“财色名食睡”等等,你真的能够归依正法。那么你对种种的不正确的不如法的东西你就会放下,这就是“离欲”。“尊”就是达到很高的标准,甚至至高无上。

归依净,众中尊。

“净”是什么?行为端正,没有做一些坏事。一个人行为端正了,在人之中,你肯定会受人尊敬。这个“尊”也就是人中的尊贵者。你们详细可以去看一下《维摩诘经》,维摩诘居士去到哪里,都是那个群体里面最受人尊敬的那个人。

从今日起,称觉为师,

从今日开始,我们要以“觉”为师。“觉”是什么?是真理啊!那真理是什么意思啊?佛家里面的真理是什么啊?那就可以说佛家的核心思想就是“缘生性空”:也就是一切的行为它都是不断地变化,如果你有正确的助缘,正确的努力,可能未来就往好的方向去;如果你有错误的行为,那未来就往歪的地方去了。也就是因果,因果论。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事物都会变化的。

更不归依邪魔外道。

那些邪魔外道装神弄鬼,坑蒙拐骗,那些千万不要去跟它,跟它肯定倒霉。不是先倒霉就是慢倒霉,总是会倒霉的。

以自性三宝常自证明。

这个“证明”就是说,要常常以这个“自性三宝”来作为我们行为的指南,修学的指南。这个“证”就是我们说你证悟了,证实了;“明”就是明白的意思。“证”就是求证,“明”就是明白。

劝善知识,归依自性三宝。

这一句就不用说大家都知道了。

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

六祖就继续给我们解释。我们说归依“佛”,佛祖他的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那就是“觉”悟。佛祖所宣说的“法”就是正法,也就是不着贪嗔痴,也不落顽空。那个“僧”,真正能够称得上僧宝的人,他们的德行是好的,他们的行为是清净的。那些歪门邪道的假出家人,那其实是魔王子孙,那不是僧宝。

自心归依觉,邪迷不生,

就是真正你发了愿皈依“觉”,那有时候自己有什么执着啊等等,你都会控制好自己,从这点上才能够说明你真正的皈依“觉”。

少欲知足,能离财色,名两足尊。自心归依正,念念无邪见,以无邪见故,即无人我贡高贪爱执著,名离欲尊。

这个不用解释,大家一看都知道了。

自心归依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众中尊。若修此行,是自归依。

“尘劳”是什么?就是我们说人世间的这些事情就叫做“凡尘”,“劳”,是劳心劳累,“尘劳”合起来就是烦恼。其它大家都知道了,不用解释。

凡夫不会,从日至夜,受三归戒。

关键就是“凡夫不会”,凡夫不会那样做是不是啊?不是。这个“不会”的意思是不理会,也就是不明白,不懂得,“不会”就是这个意思哈,不懂得这个道理。没有听我惠能讲,一般人是不懂的,老是去外面磕头啊干什么的,归依其实不是的,头无论怎么磕,最后还是要达到我惠能刚才讲的那种发自内心的行为才是标准的,否则还是不标准。

若言归依佛,佛在何处?

六祖继续给我们解释。你说,欸,这句话我就觉得奇怪了,你说六祖啊,你现在跟我们说佛在何处?如果再推上一千年左右,在古印度,那释迦牟尼佛不是坐在狮子座上吗?以前目犍连,舍利弗,大伽叶都在他身边听经闻法嘛,佛就在那里嘛。虽然佛不在了,那舍利还在啊,你怎么说佛在何处啊?会不会有讲错?不讲错,释迦牟尼佛在《金刚经》上自己亲口宣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那要怎么“见如来”呢?“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那怎么“若见诸相非相”呢?“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所以就是当年释迦牟尼佛坐在面前,那只是他的色身,他这个色身是跟我们有情众生一样,都是共业,跟我们人类共业所产生的现象,那并不是佛的法身。

若不见佛,凭何所归?言却成妄。

就说,那佛经上不是说三归依吗?最少我能够给你们找出一个地方,那就是《观无量寿经》里面的“净业三福”,释迦牟尼佛亲口宣说,就是“孝养父母,奉侍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第二:“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来了,释迦牟尼佛都说“受持三归”,那释迦牟尼佛说错话了?没有“佛”,那不是说错话了吗?接下来,六祖继续解释。

善知识,各自观察,莫错用心。

这个大家都听懂的。

经文分明言自归依佛,不言归依他佛。

那好了,请大家记得:佛之真理难就是难在“理”“事”,尤其是理事圆融。《金刚经》是从“理”上讲的。《观无量寿经》是从“事”上讲的。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啊,就是我释迦牟尼佛,你们也不能“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如果这样就是“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真正见如来,你们就明白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那么你们啊,就能够和我的法身真正不二了。所以释迦牟尼佛在《金刚经》说究竟义理这个时候他是告诉我们这个真理。所以说经上讲“分明言自归依佛”是这个意思。

自佛不归,无所依处。

  “自佛”就是我们的自性,也就是我们狂乱的心要慢慢地化解,使一切的行为都与自性相应。这自性就是我们自己的“自佛”。其实我们的“自性佛”跟别人的是一样的,都是一样的。同一个标准的。

今既自悟,各须归依自心三宝。

今天既然大家都明白了,“悟”就是明白的意思,就是觉悟,开悟了,“悟”就是明白了。今天既然大家都明白了,就要“归依自心三宝”。这个“自心”和“自性”,“自性”是无相的,是无形无相的。所以就没有所谓的“三宝”不“三宝”。“自心”才有,“心”和“性”是有一定的区别的,“性”是属于本体,是无形无相的,“心”才是有所形象。大家都要“归依自心三宝”,前面讲了“觉”“正”“净”,只是这三方面。

内调心性,外敬他人,是自归依也。

“内调心性”,我们“贪、嗔、痴、慢、疑”,“内调”就是自己要调服好,管好自己这个情绪,“贪、嗔、痴、慢、疑”这些。“外敬他人”,一个人能够恭敬别人,那这个“我执”就破了很多。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第一就是“礼敬诸佛”。如果我们能够将众生像对佛那么恭敬,“外敬他人”就做得圆满。

善知识,既归依自心三宝竟,

“善知识”,六祖也是很虔诚很恭敬,对大家都是很恭敬,“外敬他人”,称大家叫做“善知识”。“既归依自心三宝竟”,大家已经明白了“归依自心三宝”,这个大家搞明白了,要这么做了。“竟”就是完毕,就是完成了。

各各志心,吾与说一体三身自性佛,

就是六祖要给大家讲这个“一体三身自性佛”,讲这个“自性”具足三身:法身,报身,化身。那么为什么不说“自心”啊?“心”是妄想,“知心如幻”,所以就不说“自心”。“自性”,“性”是不生不灭,“三身”是跟“自性”相应的。“自心”就没有这个究竟圆满的“三身”。六祖以前“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具足“三身”,圆满报身,“能生万法”。

令汝等见三身,了然自悟自性。

这个六祖要给大家解释,使我们能够明心见性。明白自性具足“三身”这个道理。

总随我道:于自色身归依清净法身佛;

“总随我道”,就是大家跟我说吧。“随”是跟随的“随”,“总”是全部,六祖就讲这些大家都很容易听的。

于自色身归依圆满报身佛;

“色身”就是我们拍拍头,我们这个肉身就是色身。我们很多人都说要到寺庙去做三归依,以前有不少同修问我,我说如果你条件具备,你可以去做;如果条件不具备,就先不做也可以。其实做是形式上的,有什么好处?它能够增强我们的信心。如果你能够发自内心知道这个自性“三身”的道理,那么如果条件不许可,你也不用勉强去做。从内心做起也是相应的。

于自色身归依千百亿化身佛。

这些都是只是讲,我们都会明白的,等下关键的我再解释。

善知识,色身是舍宅,不可言归。

就是说我们这个“色身是舍宅”,就是说我们这个肉身本来就是在见思二惑里面,身见都是不正确的。六祖在这里只是给我们解释,色身只是“舍宅”,“舍”就是宿舍;“宅”,就是住宅。

向者三身法,在自性中,世人总有。

“向者”就是我刚才讲的,“向”就是刚才、过去,就是讲那个“觉”“正”“净”,这些都是我们自性本有,“三身法”,是指法身、报身、化身。

为自心迷,不见内性。外觅三身如来,不见自身中有三身佛。汝等听说,令汝等于自身中见自性有三身佛。此三身佛,从自性生,不从外得。何名清净法身佛?世人性本清净,

这些大家都听懂的,就不用解释。

万法从自性生。思量一切恶事,即生恶行。

“万法从自性生”,“何期自性能生万法”,那后边六祖就给我们解释这个万法怎么生起来,你思量恶事、思量善事,思善、思恶就产生善恶的境界来,这些生出来的就叫做“法”。

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

就想好的,我们的心是善良的,我们的言行就会体现出善良。

如是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

就说我们的自性本来是清净的,就是因为我们思善、思恶,所以才有种种思法,种种现象产生。种种的念头,种种的概念。世人就是执着这些种种的想法,所以盖覆真如。

为浮云盖覆,上明下暗。

“上明下暗”,这是形容哈,就说我们的自性因为对境而产生执着,所以那个清净就消失了,就变成着相了。但是不管怎么着相,当你这个相不执着的时候,它还是恢复了“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是这个意思。不是真的分两块,没有的。好像一张纸,你卷起来,这张纸就被卷起来,你打开了,这张纸就舒展了。不过纸是有个形象的,自性是没有。自性只是着相就是“染”,就“盖覆”真如;于相离相,而不是说将那个相彻底去掉,不执着,你那个清净心就产生了。最清净的那个心就是自性。就是六祖前面说“不思善、不思恶”。

忽遇风吹云散,上下俱明,万象皆现。

“风吹云散”这是比喻哈,比喻天空的云被吹走了,太阳就又看到光明了,我们就看到太阳的光明了。其实就是说,当你想通了,啊,豁然开朗,就不执着了,清净心就还是依然那么清净了。或者是有善知识开示说:你这么想是不对的,“哦,我明白了”,刹那间,一笑了之,那个清净心就又现前了,是个比喻。

世人性常浮游,如彼天云。

这句话就很重要了。“世人性常浮游”,这个“性”就不是自性,不是说,哎呀,人世间的人啊,他们的自性就“浮游”,不是,是他们的性格就喜欢浮躁,胡思乱想。“浮游”就是这个意思,“浮”就是有点浮躁,“游”就是患得患失、想东想西、心猿意马,是指我们的性格特征,而不是说自性。我们凡夫的自性和六祖的自性和释迦牟尼佛的自性是一样的,都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一样的。

善知识,智如日,慧如月。

六祖又继续比喻,“智如日,慧如月”,怎么这么说啊?智慧不是一个吗?当然古人这些字啊,它有时候有不同的定义。“智”,一般是认识事物,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对事物的事相上,形象上,表面现象上,或者是具体方面的认识;“慧”是属于哲理,是理这方面的认识,所以合起来叫做“智慧”。“日”“月”是用来比喻,就是能够明白一切,洞察一切,照亮一切。

智慧常明,于外著境,被妄念浮云盖覆自性,不得明朗。

就说我们一般人就是因为执着,所以这个清净自性被盖覆住了,被执着,就忘了清净心。譬如心中有个事情很烦恼,那“不思善、不思恶”那个清净心它就不见了,是这样的。那个事情想通了,欸,那豁然开朗,又恢复了原来那种清净心了。是这个意思。

若遇善知识,闻真正法,自除迷妄,内外明澈,

“若遇善知识,闻真正法”,谁“闻真正法”?是我们遇到善知识,听善知识讲“真正法”哈,听了,我们豁然开朗,就明白了。

于自性中,万法皆现。

“于自性中,万法皆现”。六祖不是告诉惠明“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嘛,你也来一个“不思善、不思恶”啊,那“自性”不就来了嘛?就明“自性”了啊,你“不思善、不思恶”那个时候,“万法”出现在哪里啊?刚才说“万法皆现”,说“不思善、不思恶”那个时候,现出“万法”吗?其实不是你“不思善、不思恶”,然后脑海里面“万法皆现”。天哪,一百法可能都让你大脑搞得很复杂了,何况是万法?是不是啊?那搞得头脑都要爆炸了。不是!只有你有绝对的清净心,你用你这个绝对的清净心去认识事物,你一定能够找出比较正确的结论。你将这个清净心用一切处,一切处都可能寻找到正确的答案。那你说,不懂的东西你能找到那个答案吗?其实事物它都有很多相通之处。你就算具体不懂得怎么做,你也知道哪个方向是正确的,大方向。尤其人家给你提供很多方案的时候,你用清净的心还是能够寻找到比较合理的选择。所以这个“万法皆现”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他无论从事哪个行业,都能够做得比较好的。所以这个就是我们修行大道的真正的作用和目的。所以开悟的人和不开悟的人的差别就是他做什么事情成功率比较高,不开悟的人也许成功率不怎么高。对于我们自己来说,开悟之前和开悟之后,做事情是不一样的。所以我说跟我修行的同修,你们可以看三大方面的变化就是:身心健康,家庭幸福,事业成功。你修行后,如果你修的好,你这三方面都会有良好的变化的。

见性之人,亦复如是。此名清净法身佛。

明心见性的人就是能够“能生万法”。

善知识,自心归依是归依自性,是归依真佛。

我们最关键就是“归依自性”,“归依自性”怎么归依啊?“归依自性”其实就是破四相,破“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也就是一切时、一切处,你都要保持最清净最客观的心态来认识自己和认识周边的一切。也就是“不思善、不思恶”的心态来“返观汝边”,当然到一定程度是返观一切。

自归依者,除却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吾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贡高心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

这六祖就给我们解释了,怎么做才正确,这些很容易理解。

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是自归依。

关键就是“不说他人好恶”。那历代祖师包括六祖,他不是“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惟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第四句,“出世破邪宗”,那你怎么“破邪宗”啊?那肯定是告诉别人,你们那些方面哪些是不对的,那不是“是非”啊?好像有点是。不说人家是非,人家修错也不理它,是不是啊?不是。“不说他人好恶”,是说不要带着诽谤的心态,不要恶意地去说别人,是这个意思。你要如理如法,方便善巧地去纠正别人的错误,尤其你自己必须先做好。老子说“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是这个意思。“不说”就是不要带着诽谤的想法,或者是带着不良的情绪,你要说别人的是非,你一定要方便善巧、如理如法,尤其自己必须这方面还必须做好。“身教重于言教”。

常须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见性通达,

“下心”,那还有没有上心?有的。“下心”就是谦虚的心,“普行恭敬”,就是恭敬一切。

更无滞碍,是自归依。

关键就是“滞碍”,“滞”就是停滞,就是那里不流通了,“碍”就是障碍,走不过去了。就是为人处世就是要这么自自在在,不要生闷气啊,不要有窝一肚火,不要搞这些,这是“更无滞碍”。

何名圆满报身?譬如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

这段是比喻。“一智能灭万年愚”,“一智”,哎呀令人神往啊,我们什么时候也能够有“一智”呢?不要说“灭万年愚”,灭我们几十年愚就好了。这个智啊就是般若智!般若智是什么呢?就是那“不思善、不思恶”的清净心的起用。怎么起用?就是用清净心来认识自己和认识一切,我说以客观的心态实事求是。就这么简单,大家牢记我这句话,你们就能够“一智”除一辈子之愚。

莫思向前,已过不可得。

“莫思向前”,“向前”就是过去,我们说“我一向怎么怎么”,“向”就是过去,“前”也是过去,就是不要老是执着过去的事情嘛。六祖往往指的是“贪嗔痴慢疑”那些东西,如果过去人家对你有恩啊等等,你有什么见贤思齐啊,有什么感悟啊,那可以想啊。六祖是叫我们不要去想那些“贪嗔痴慢疑”,搞得心老是整天忧心忡忡,怨声载道,这主要是注重这方面为主。

常思于后,念念圆明。

“常思于后,念念圆明”,这就非常重要了。就说你从现在开始做起,什么事情你都要管好自己,不要再做错事了,“念念圆明”,“圆”, 圆满,“明”就是明白,明达。“圆明”就是一切做的非常完美。想什么事情都要想得很周到。“圆”就是圆满,“明”就是明明白白,很理智。

自见本性。善恶虽殊,本性无二。

善恶虽然不一样的,但是它的“本性无二”,哈,是不是善和恶都是一样的?做了好事和做了坏事都是一样的?是不是啊?那六祖就被你们弄得哭笑不得了。“本性”是指空性。善事也是因缘而生,它过去了也就成了过去,恶事也是成了过去,也就是“缘生性空”之理。但是这里,不是叫你们做坏事也不怕,不是;做好事也没用,不是。下面有继续,我只是先给你们说明一下。就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善事也是因缘所生法,恶事也是因缘所生法。它“本性不二”是指空性。善恶的本体都是不永恒的。

无二之性,名为实性。

“无二之性”,就是这个空性,叫做“实性”。这个“实性”的意思就是:一切万法,无论善恶,它们形象上是不一样的,有善有恶,它们共同的地方就是不永恒,这就是“实性”。

于实性中,不染善恶,此名圆满报身佛。

“不染善恶”,严格来说,这个是说别人做错事了,我们不要老是去记恨他;自己做好事了,不要老是沾沾自喜。应该来说,你们让我给你们摆正位置就是这么摆。而不是说别人做好事了,你不要去理它;自己做坏事了也不在乎,那麻烦了。那我问你:你为什么别人做好事你不在乎啊?你就是嫉妒了,贡高我慢了。自己做坏事了你也不在乎,为什么啊?这就自以为是了。所以倒过来就是我执,倒过去就是开悟。所以别人做坏事,我不要去记恨他;自己做好事我不要有功德相,这就是开悟的境界。倒过来,别人做好事了你不在乎它,自己做坏事了你也不在乎,那就是我执。正好相反哈。

自性起一念恶,灭万劫善因;

六祖就说,你们不要以为善恶都是不永恒的,我就自己不做善,专门做恶哈,“一念恶”,那就麻烦事有多大啊。

自性起一念善,得恒沙恶尽。

“恒沙恶尽”,就是我们做了善事,其实我们为什么愿意做善事啊?就是我们从内心深处认同做善事是正确的,所以我们在法界里的定位就定在人天道了,就有无量的这些功德啊等等。

直至无上菩提,念念自见,不失本念,名为报身。

就说我们一切时、一切处都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如果你能够有一天做到非常圆满,百分之百达标了,那就是“无上菩提”了。也就是,为什么叫做“无上菩提”啊?“无上”,再也没有比这更高的了,再也没有比这更圆满的了。那什么是“菩提”啊?觉悟,你做到彻底圆满了,也就说明你不会做错事了,不会做错事就说明你没有迷惑的时候了,那就是彻底的觉悟,那就叫做“无上菩提”。

何名千百亿化身?若不思万法,性本如空。

一切万法“性本如空”是什么意思啊?“万法”,就是一切种种的方法,种种的现象,它为什么“性本如空”啊?这些都是有一定的时间、空间的原因而产生的,它是不永恒的,“性本如空”就是说“万法”它都是不永恒的,是指它这个意思。

一念思量,名为变化。

“化身”,就说你一个清净的心,你想这个想那个:想好事,你是一个菩萨;想做坏事,你就变成一个魔鬼。所以不断地在变,思量,“化身”,就是你的心量在起变化,也许言行就起变化了。这就是“化”,变化的“化”,就是“化身”。

思量恶事,化为地狱。思念善事,化为天堂。毒害化为龙蛇。慈悲化为菩萨。

这个大家都可以理解的,不用解释。这都是比喻。

智慧化为上界。

这个“上界”是什么意思?一般是指天堂,乃至佛刹土。

愚痴化为下方。

“下方”,“上”“下”,天上,地下,“下”一般是指修罗啊、饿鬼啊、畜生地狱这些。

自性变化甚多,迷人不能省觉,念念起恶,常行恶道。

这些大家都听得懂的。

回一念善,智慧即生。此名自性化身佛。

这就令人神往了。我的心生起善念,智慧就生起来了。我告诉大家,我们智慧从哪里生起啊?是从整体观,我们所谓的统筹兼顾,所谓的考虑周到。生起善念,为什么“智慧即生”啊?就是从这方面生。我们为什么会生起善念啊?能够推己及人,因此思考问题就会周到全面,那就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就显示出我们有智慧,智慧是从整体观而来的。

善知识,法身本具,念念自性自见,即是报身佛。从报身思量,即是化身佛。

这些大家都知道了,什么是报身佛。我等下再来总结解释。

自悟自修,自性功德,是真归依。皮肉是色身,色身是宅舍,不言归依也。但悟自性三身,即识自性佛。

六祖讲了很多,“法身”、“报身”、“化身”,请大家记得:这个“法身”就是我们的自性,就是那“不思善、不思恶”的那个清净心。那“报身”是什么?你能够永远以“不思善、不思恶”这个心态来返观自己的言语和行为,使你永远不做错事,管好自己,这叫做圆满“报身”,以后你的言行,你的起心动念,你的言语行为你都是自己管好,清净了,这就是圆满报身。那么你再用这个清净的心态去做事,清净心的起用,那就是“化身”,也就是你一切时、一切处都是以智慧来面对一切,以智慧来化解一切,你这就是“化身”。“报身”是自受用的,“化身”是在外面发挥作用的,这个“法身”是无相的。“法身”是“报身”和“化身”的本体。“自悟自修”自受用这属于“报身”,圆满报身,我们一切行为都是端正的。那么我们以这个清净的心去外面做事情,去化解烦恼,解决矛盾,人家说你太有智慧了,你太能干了,这是属于化身的范畴。真正的起用,自受用是“报身”,“化身”是外面去做事的,对外的。一个是对内,一个是对外。内外这两者都是在清净“法身”的规范下来做的,是这个关系。

吾有一无相颂,若能诵持,言下令汝积劫迷罪,一时消灭。

“诵持”,“诵”就是平时要多多诵读,“持”,我们平时说要持戒,“诵持”的“持”就是“持戒”的“持”这个意思,就是坚持那样去做。如果你按照我下面讲的这个颂去做。“积劫”,“积”就是很多,“劫”就是多少一劫。“迷罪”,就糊里糊涂所造的罪就会全部消失的。那你说,不是说“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吗?“因果不空”这句话的意思是因果这个规律永远是存在的,只要你着相,有因就会成果,如果你离相,因果也是如梦幻泡影啊!那了空居士怎么敢说这个啊?不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里面说了,“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嘛,是这样,只要你大彻大悟,因果也是空寂的,也是如梦如幻,如露如电,请大家记得,不然修行有什么用啊?前面也不是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嘛?既然“五蕴皆空”,那因果也“皆空”啊,那你们说,哎呀,那太高兴了,那从现在开始,该做坏事就去做坏事,做到一定程度才来“照见五蕴皆空”,哎呀这就难了,因为你内心深处的邪恶的心愿就是要做坏事,做坏事就是因为有我执,没有我执不做坏事的,这个我执破不去,永远没办法“照见五蕴皆空”的,正好是“因果不爽”,永远是有,因为有我执,因果就如影随形。

颂曰:迷人修福不修道

“迷人”是什么人?就是不明道理的人。“修福”,就是修福报。“不修道”,就是没有去按照大道之理来做,只是修福报,福报是属于人天福报,跟无上道还是不一致的。

只言修福便是道

他们说“修福便是道”,修福就是修道。

布施供养福无边

他们也是很虔诚,到处去布施去供养,结果也有很大的福报,“福无边”。

心中三恶元来造

“三恶”是什么?“身、口、意”,还是在造恶。“元来造”,还是跟原来一样。也是到外面去做好事,布施供养,但是他的性格,他的坏习惯没有改。“心中三恶元来造”。当然,因为心中有这个坏习惯了,那么他必然流露在“身”和“口”上。

拟将修福欲灭罪

“拟”就是打算,打算用修福,好像人家说:我去布施多少钱,病才会好啊?诵多少部经啊,病才会好啊?就是这个想法。“拟将修福欲灭罪”,“欲”就是想,想来灭掉这个罪。

后世得福罪还在

就是说以后啊还会得到福报,但是呢,这个业障还会存在,这个“罪”主要就是说造了恶业,产生恶报这个障碍,“罪还在”。

但向心中除罪缘

我们一个人,一切的言行,一切的举止都是和我们的心念有关系,我们没有这么想,一般就不会这么做。我有时候不由自主,其实那个是你的末那识,也就是你的潜意识在影响着你。“心中除罪缘”,怎么除啊?就是要断除我们心中这些“贪嗔痴慢疑”这些坏习惯,这些就是包括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取见,这些“见思惑”,我们要去掉它,这些就是“罪缘”,这个“缘”是缘因的意思,不是水源根源那个源,这个“缘”是缘份的缘,这里“罪缘”的意思是产生罪业的缘因。

各自性中真忏悔

这就是指前面那个六祖教我们要发自内心,去除掉这些“贪嗔痴慢疑”这些东西嘛,这才是“真忏悔”,“性中真忏悔”就是要以最清净的心态,这个“性”的意思就是要达到最高的标准,要真正以最客观的心态来纠正自己的不正确行为。

忽悟大乘真忏悔

这个六祖是给我们一个希望,一个真正能够明白“大乘”,“大乘”是对小乘,小乘是不究竟,“大乘”是究竟的。“大乘”这里是表示究竟的意思,是最标准的了。就是如果你们突然间明白了最标准的真正的忏悔。

除邪行正即无罪

他说要怎么忏悔才是“大乘真忏悔”啊?那就是“除邪”,坏习惯去掉,不正确的见解去掉,端正行为,从此“行正即是道”嘛,这就对了。

学道常于自性观

“自性观”就是观“自性”,那谁来观“自性”啊?也就是真正达到“自性观”是什么?那就是发自内心,以最清净的心,来认识自己和认识一切,也是“不思善、不思恶”那个心态,这就是“自性观”。到一定程度是“能观”和“所观”是不二的,没办法分出来的。你首先说“不思善、不思恶”,然后你心中有时候会生起一些坏习惯,你就很客观地给它评论,“这是不对的,不能这么做”。要达到最清净的心来认识自己,这就是“自性观”。

即与诸佛同一类

他说,如果你做到这个样子了,你就跟诸佛是一样的,诸佛也是这个心态。同一类,一样的。

吾祖唯传此顿法

“吾祖”就是我的祖师,当然说的近是弘忍和尚,说的远就是历代祖师,包括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到大迦叶这么传下来,代代祖师,我的历代祖师都是传这个见性法。“吾祖唯传此顿法”,其他都是因为种种的原因权设的,不得已而方便善巧而去设立的。

普愿见性同一体

希望大家都能够明心见性。那“同一体”是什么意思啊?其实大彻大悟的人,他们都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因此一切大彻大悟的人,他们都是不二的。就好像你们修到身体很明显的虚无了之后,其实那个时候你们开始证了“五蕴皆空”的了,只是大家那个智慧没那么圆满,所以有时候悟后迷。其实你们大开顶那刹那间就明白万物同体,十方诸佛,一切六道众生和自己是不二的,所以“同一体”。我说出来,你们会刹那间明白的,只是可能等一下刹那间又不明白了。

若欲当来觅法身

如果大家想,“当来”就是接下来,“当来”和未来还是有点区别的。“当来”严格来说是指眼前,乃至以后。你们要“觅法身”,也就说要明心见性。“若欲当来”,如果你们想从现在开始就想证法身,“觅法身”,我们没有得到的时候是要去找,得到的时候原来是不二的,就不用“觅”。

离诸法相心中洗

你们听这个话就有点神秀的,“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是不是啊?其实同样是“莫使惹尘埃”,一个是有我在“洗”,一个是以最清净的心“无我”而道破,六祖是对我们这些没有开悟的人就用个“洗”字哈,当我们有一天大彻大悟就:哦,原来“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谁在“洗”啊?能“洗”的我也是了无可得,所“洗”的尘埃也是了无可得,都是如梦如幻。

努力自见莫悠悠

“努力自见”,因为我们执着比较深嘛所以六祖说,你们要专心听啊!打起精神啊!我告诉你们,你们怎么去将心中那些罪恶的念头给想通啊,给照破啊,你们不要吊儿郎当。“悠悠”就是悠闲自得的样子,就是吊儿郎当的样子。其实啊,自古到今,很多所谓的求道者,他们其实就是没事干,混日子的,所以就是“悠悠”,就是吊儿郎当的样子。哎呀,努力啊努力,自己要看好这些不好的心态啊,不要混日子啊。

后念忽绝一世休

 “后念忽绝一世休”,我们第一来看“后念忽绝”。“后念忽绝”是什么意思?六祖到底是认为“后念忽绝”是对的还是错的?你们说那卧轮禅师,不是“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欸,没有念头了,“菩提日日长”,那卧轮禅师是不是“后念忽绝”啊?好像是。六祖是不是赞成这个啊,叫我们去学卧轮禅师?不是!六祖是在“定慧品”还是“般若品”里面也有说,“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是为系缚”,所以他教我们不要老是被拉下去嘛,随波逐流的,要我们“返观”嘛,不要被陷进去,要“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要般若行,所以这个“后念忽绝”,就是你心中的种种“贪嗔痴慢疑”的坏习惯突然间断掉了,你真的又出现了这个“不思善不思恶”的清净心,然后你从此以后用这个清净心来观照一切,你不会被前念、后念那些“贪嗔痴慢疑”的念头所牵扯,这就是“后念忽绝”。那么“一世休”是什么意思啊?那一辈子就可以休息了,没事干了。以何为证?“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还有六祖的著名的弟子永嘉玄觉大师,他不是说“君不见,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嘛,没事干了,那不是“一世休”了?禅宗也不是有个著名的话吗?“老僧初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得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得个休歇处,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休歇”,没事干了,可以休歇了,那不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六祖第一句就是说“努力自见莫悠悠”,就是说:同修们啊,你们要精进啊,等到有一天“后念忽绝”,那个时候就跟我一样啊,“长伸两脚卧”了,“一世休”不是说这辈子完蛋了,不是,这辈子就不麻烦了。

若悟大乘得见性 虔恭合掌至心求

   六祖就说,如果你们真的有一天“若悟大乘得见性”,真的能够明白我所讲的大乘之理,能够明心见性,那么你们啊,还要好自护念,“虔恭合掌至心求”。那么你们说怪事,既然你悟得大乘,“后念忽绝一世休”了,没事干了,你还要“虔恭合掌至心求”吗?求什么啊?历境炼心啊!千万不要悟后迷啊!你今天能够明白了,能够开悟了,你要以最精进的心态,最真诚的心态去求,去求什么?去求证,求证悟!你今天听明白了,只是理解啊,解悟啊,就像惠明,明白了道理,“言下大悟”,然后他还要去历境炼心啊,不是说今天明白了就好了,你还要去历境炼心啊,碰到其他事情你会不会迷啊?其实啊,我看我的同修们啊很多都能够悟大乘,只是到日常生活工作学习里面,你们往往就会被烦恼又迷住了。你们可以说就是缺少这个“至心求”!如果能够从今以后,都是以“不思善、不思恶”的心态来认识自己来认识周边的一切,你们不断地历境炼心,最后就能够永远处于开悟的状态,那就是大彻大悟了。请大家一定要牢记六祖这首偈。那个“一世休”不是这辈子就完蛋了,这辈子就好了,明白了还有努力去做。也就是说你们明白了这个明心见性的境界,你们还必须去历境炼心,好像你们在游泳池里面学会了游泳,基本功学好了,你们还要到不同的水域里面去锻炼,以后才能够成为一个游泳的高手,否则在游泳池游得好啊,去到那个有风浪的地方就游得不好了。平时安静的时候,你还能够这个心比较安详,遇到顺境或者逆境,哎呀不是嗔恚就是贪着,那不是堕落啊?所以要“虔恭合掌至心求”。开悟之后还是要保持这种精进,要去历境炼心去达到彻底的证悟!

师言:善知识,总须诵取,依此修行。

“总须诵取”,前面就说“诵持”,“诵”就是常常要在心里想,背诵,“持”就是要按照我说的去做。“诵取”,“取”就是拿去了,记起来啊,记住啊,取回去啊,拿回去啊,

言下见性,虽去吾千里,如常在吾边。

“言下见性”,为什么说,离开我很远——“千里”这是比喻——就好像在跟我身边一样。因为你能够管好自己,就好像因为我将你管好一样,你能够管好自己了,其实就跟在我身边一样。

于此言下不悟,即对面千里,何勤远来?

“言下不悟”,就是我六祖坐在旁边,你内心深处都是乱七八糟的,我也真的是管不住。六祖都是说实话的。“对面千里,何勤远来”,就说如果你不听我的话,不理解,你就是老是天天来,“何勤”,你怎么去很勤快地老是来找我,找我,我说了你也不听,你也不理解,也做不到,那真的没用。你们不听,或者听不懂,天天来,也作用不是很大。那当然,“有志者,事竟成”,有时候天天来了,长期熏修,豁然开朗,也有呵,六祖只是给我们说的一个真实的现象,如果你不听啊,天天来也是没有用的。

珍重,好去!一众闻法,靡不开悟,欢喜奉行。

刚才分开来读很对,很多人将这个“何勤远来”和“珍重好去”理解为你们不要老是来啊,不要老远来。不会呵,来了六祖是很高兴,你从他刚开始“来,善知识”,很热情,所以“何勤远来”是指那些老是不听六祖的话的,你们天天来也没用。所以说“珍重,好去”,“好去”就好像我们说“走好”,六祖很客气,大家珍重啊,保重啊,多保重啊,慢慢走啊,这个意思。“一众闻法,靡不开悟,欢喜奉行”,大家听了六祖这么讲,都明白了,“欢喜奉行”,都是发自内心愿意听六祖的话去做了。

 

问:有同修问:五蕴皆空,就是般若,就是佛性,这说法对吗?

答:五蕴是什么?是“色受想行识”。“色受想行识”换做我们现在的话来是什么?那就是身心。那五蕴皆空,你说是般若,不对。五蕴皆空是一种境界,那般若是什么?是那个照,“照见五蕴皆空”那个“照”, 是般若,那个“照”的本体就是佛性,自性。其实这个“照”就是刚才在讲这个自性三身里面的报身了,这个自性它是无形无相的,自性的起用,就有对内是慧,对外就是行,所以这个自性是般若的…般若其实已经是起用了的了,是属于自性的最正确的起用,就是般若。所以五蕴皆空不是佛性。五蕴皆空是一个境界,是修行人所证得的一个境界。它不是自性也不是般若。搞错了。“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这是一个境界哈。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