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今天我们讲六祖坛经,讲第一品,在讲第一品之前,我简单介绍一下六祖,啊,六祖。六祖惠能大师,惠能,是他的名字。六祖惠能大师是禅宗的第六代祖师。那么这个六代是怎么算?从达摩祖师算起,达摩祖师是从西天来到我们中国,第一个传人就是慧可大师,慧可大师就传僧璨大师,僧璨大师就传道信大师,道信大师就传弘忍大师,弘忍大师就传六祖惠能大师。啊,就称为六祖,六祖。以前我也曾经转载一篇短文,就说六祖大师,好像是六祖大师讲念佛的利益,好像是这个意思。那么(这位)六祖大师应该是净土宗的第六位祖师,就是永明延寿大师,永明延寿大师是净土宗的第六代祖师,惠能大师是禅宗的第六位祖师。我们今天讲的就是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法宝坛经》。

    那么在这里我们就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个坛经。

    有不少学者也在探讨,为什么叫做坛经?

    我们从《六祖坛经》最后的付嘱品里边,就也有说到,就是六祖有付嘱门人,以后就以《法宝坛经》这个名字,来作为六祖言论的经名,这个名字,有这么说。当然有学者也是说有些(版)本没这么说,那么我们就站在——如果有同修可能会问我,假如是我来推敲,这个“坛经”这个名字,是否当年六祖有这么嘱咐?我就从另外一个例子来给大家印证一下,也就是说,我觉得六祖可能会这么说。当然,就算六祖他自己没这么说,他的门人——以法海为首的门人,我相信他们也会以《坛经》来命名。虽然历史上也有流传所谓的《六祖语录记》,笔记本的记,也有这个说法,那么按照法海等等是否也会以《坛经》来命名?以我个人的观点,我认为一定会的,一定会。因为这个“坛”字意义非常重大,据说在六祖之前几百年,曾经有,应该是西域的一位僧人,我们也应该称他为高僧,就是叫作求那跋陀罗,就在广州法性寺,就是现在的光孝寺那里筑了一个坛,说多少年后,具体说多少年我忘记了,你们看六祖坛经后边那些文章应该有,说有肉身菩萨在这里受戒,最后真的是六祖就在那里印宗和尚给他剃度嘛,剃度。哎,第一:几百年前,或者一百多年前,在六祖出现的几百年前还是多少年前就有这个高僧在这里预言。另外:还有另外一位僧人在那里种了一棵菩提树,也说以后有肉身菩萨在这里讲经说法嘛,哎,有这个意见,所以这个坛嘛,确实是给六祖增添了不少神秘的色彩,神秘的色彩。这神秘的色彩配合六祖的圆满智慧,那更加是令人神往,令人神往,所以就算六祖自己不这么说,法海等也一定非常喜欢将六祖一生与这个“坛”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那么,你说,历史上有没有其他类似的故事啊?有的,有的。六祖之后,马祖道一,他曾经在一块大石头那里打坐,就遇到他后来的师父——怀让大师。怀让大师是谁啊?六祖的一个徒弟,他就在那个石头那里,也在那里带着一块砖在那里磨嘛,以前叫磨砖做镜。马祖道一的弟子后来也在那个石头上刻了两个字,叫做:祖源,祖宗的祖,水源的源,哎,其实这“祖源”两个字,是纪念他们的师父马祖道一,就在这个石头这里遇到怀让大师而大成就了。所以古人很有仁义和智慧,往往都是所谓的饮水思源。六祖第一次讲经就在光孝寺这个地方,就在这个地方,而且就在这里剃度,所以他的弟子们是不会忘记这个地方的,所以(这是)坛经的由源。

    那么再说这个经,这个经,又是什么意思呢?经,我们地理说经,东经,北纬,那个经。这个经在古代其实也跟那个“径”,路,就是路途,路途。这里是指修行的正道,或者是大道。那我们如果讲几句话什么,能不能称为经?这是称不上的。称得上经,严格来说,在佛家你必须是跟释迦牟尼佛所讲的是绝对一致,而且不是从释迦牟尼佛的某一本经论作为依据来发挥的,比如现在的很多法师讲什么,讲哪一部经,哪一部经,然后他们那些言论能不能称为一部经呢?是不可能的,不可能!必须是这位大彻大悟的大德,他是从某一方面直指大道,而本义与释迦牟尼佛所讲完全一致,啊,完全一致。打一个比方,我打一个笑话的比方,比如我们一个人面向东,一个人面向西,如果一个人问我们太阳从哪方面升起?面向东的人就说太阳在我对面升起,面向西的人就说太阳在我背后升起,啊,背后升起。就是说,完全知道太阳在哪个方向升起,但是他又不用借助对方的标准而直接来讲。那么你们也许很有兴趣,那么六祖讲经的特征是什么,他与释迦牟尼佛所讲又有什么区别呢?释迦牟尼佛是以八万四千烦恼为起点,来阐述“缘生性空”之理;六祖则是直指“自性”,而没有在八万四千法门上一一论证。也就是说释迦牟尼佛讲了八万四千法门,惠能大师只是以“不二”的境界来化解一切,所以,可以说惠能大师凭着这一点——以我个人来评价,就堪称释迦牟尼佛第一,惠能大师第二。也就是说在释迦牟尼佛之后,可以说惠能大师是一个最具代表性的将八万四千法门回归到不二法门的大成就者,所以他的言论以“经”字来代表,确实是当之无愧。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