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颛评】清帆的修炼体会
认识师父大概有十年了,在这期间跟随师父修炼、学习,收获很多。虽然期间也会有断断续续,但师父(注:了空居士蔡衍颛)传授的大道之理,就像一盏明灯,常常亮在我的心中。
大约在2013年吧,我在QQ上无意中看到一位师兄分享师父的【大道不二】讲课录音,听了就感觉很喜欢,我发现我对师父讲的修炼方面的内容比较感兴趣。
当时我的身体也存在一些亚健康,也有去看,但都没有明显的效果,比较苦恼。听说师父的讲课录音有助功效应,对经络的疏通有很好的效果,还可以打通大小周天,于是我就经常的听。
记得刚开始听录音的时候,每次听着听着就会睡着,师父说没关系,这是正常现象,是大脑的经络在开通,就这样听了一段时间课程录音后,忽然发现再听课就不会睡觉了,记忆力似乎也有变好,于是就联系了明入师兄,报了师父的【大道不二】课程。【颛评】关于修炼,有些人说,一日炼一日功,一日不炼十日空,这听起来挺吓人的,人生在世,都离不开工作和学习,另外还有家庭和社交,要真正达到每天都准时练功很难。修炼贵在坚持,我的理解是——纵然练练停停,但不要长时间的停。另外,“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是指为人处世,一切时一切处都从“道”的角度,也就是从“整体观”的角度来看问题。我得遇一代宗师匡常修道长,蒙他老人家精心指导,几十年来亲修实证,同时我又广泛传授金丹大道,各种各样修炼者的反应,我都了了分明。清帆,我们法缘深厚,你能相信我的话,坚持听课,接受我助功,自然就有变化啊。
在认识师父之前我对修炼、修行并不了解,所以即使报了课,师父在为师兄们答疑时所引用的各种经典,我也是似懂非懂,懵懵懂懂的,但师父的课就像有一种巨大的吸引力,即使听不懂也愿意在里面泡着,慢慢的就有些明白了,后来就开始学习师父讲解的《心经》《道德经》《六祖坛经》…… 【颛评】清帆,你那“即使听不懂也愿意在里面泡着”,这就是熏修啊!大道的实修,不是苦学也不是苦练,恰恰就是需要熏修。大道熏修什么呢?就是熏修世界观,而且用圆满的世界观去指导言行。另外,熏修的过程也是能量场融通的过程,能量场不断融通就是命功的不断提升,世界观的不断圆满,就是性功的不断提升,熏修的过程中自然就达到性命双修。
2017年发现我的头顶常常有重压感,走路时手心脚心也会有气感,师父说我是大开顶了。当时,我的头脑并没有明显的清晰感,而且身体非常的没有力气,常常有饱腹感,不想吃东西,有种走在空中的感觉。这种情况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想到师父常常说的大开顶之后更容易气冲病灶,于是我也就平静地接受了这种状态。
但是我发现困扰我多年的鼻炎好了,而且连感冒几乎也没有了。
可能是我从小内心有比较多的压抑情绪,好像我大部分时间都在气冲病灶中。2024年春节开始,我膻中穴和天突这里不停地在往外排气打嗝,我认为这是好现象。【颛评】清帆,当时你确实是大开顶了,因为你有“头顶常常有重压感,走路时手心脚心也会有气感”“走在空中的感觉”。刚刚大开顶的人头脑不是很清晰的,因为他们常常会感觉到进入比较深的功态,继续深入下去,到虚空境界的中期头脑就会越来越清晰,深入复归无极的人,头脑就永远清晰的,除了特别疲劳时头脑还会昏沉。人体的病灶,基本上是在络脉系统中,所以大开顶之后才是真正进入到气冲病灶的阶段,大小周天阶段的气冲病灶主要是针对运动系统等表层的病灶。
在跟师父修炼的过程中也有一些有趣的现象,比如把手放在别人的百会穴灌气,会发现有的人的身体是一种空的感觉,有的人是一种很实的感觉。【颛评】清帆,你很敏锐,确实有这两种情况,感觉比较空的人是比较敏感,他接受到你的能量时,刹那间气通大小周天了甚至大开顶了,而且此人性格比较随和,他的人体场刹那间跟你的场融为一体;感觉比较实的人没那么敏感,甚至他心里有某一些执着,他们最多是被你打通了大小周天,可能没有大开顶。
有时睡眠会进入一种清醒睡的状态,就是虽然在睡觉,会清晰地感知到一些图像的变化,这种变化很难用语言来描述,或许这就是“有物混成”吧。【颛评】清帆,陈抟老祖有诗曰:至人本无梦,其梦乃游仙,真人亦无睡,睡则浮云烟。你上述情况跟这首诗很像吧!你是深入了虚空境界,跟“有物混成”融通了,你看到这些情景就是天眼通,改天也会有“天耳通”的,“天耳通”的人听到声音不是我们日常的声音,而是你默念时耳畔听到的那种。
最重要的是:师父教会了我们正确的世界观——整体观,真正是性命双修啊!
我常常觉得很幸运,在最开始接触到修炼,就能遇到顿超法门,遇到师父这样的明师作为引路人,少走了很多弯路,感恩师父!【颛评】清帆,古人说“有缘千里来相会”,你我远隔千山万水,因为有互联网使我们认识了。从三世因果来说,我们的认识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是多生多世结的法缘,因为你一开始就能不离不弃地跟我学习。我们一起精进吧,一定会有大成就的!条件许可,慢慢将十二门课程报齐,大道今为十二门,门门助我们通向圆满的大道。一个大彻大悟的人,必定是通才,因为感而遂通;一个大彻大悟的人,不是简单的习惯性思维,而是整体思维;一个大彻大悟的人,一定不会厌世,而是随遇而安,尽力而为,问心无愧。
作者:清帆,女,46岁,现居江苏泗阳,于2024年7月28日交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