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释义——第三十二章至三十四章

 

道德经 第三十二章

 

【原文】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释义】

道常无名,朴虽小:道常无名。道就是老子说道可道的道,就是指大道,常就是永恒的意思,无名就是没有名字,就是大道永恒而没有名字。有一些人将后面的“朴”字归到“无名”的后面为“道常无名朴”,我仔细研究过,有些版本是“道常无名朴,虽小。”,我还是觉得应该是“道常无名,朴虽小。”,这么来分比较好,为什么要这么分呢?因为“道”和“朴”,虽然“朴”和大道是密切相关的,但是这个密切相关到底是属于什么关系呢?大道是无名的,大道是永恒的,常道嘛,这个道常无名合在一起很正确,但是朴和道是不能合在一起的,不能说道就是朴,道和朴关系密切,但是不能划等号,朴是大道的表现形式,为什么这么说?上面第二十一章中“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孔德的孔字有盛和大的意思,是大德,大德是什么样子啊?孔字也有通达的意思,孔德也可以理解为通达和常德相应的,是什么做法呢?惟道是从,全部以大道之理去为人处世,按大道之理去做一切事情,那就是常德的体现;后面又有“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常德乃足,也就是达到了真正标准的孔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我们就知道了朴是常德乃足的表现形式,因此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复归于朴就是常德乃足,朴是大道的具体表现形式。

朴虽小,知其荣,守其辱。。。,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无极跟金刚经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一致的,老子为了强调我们在一切时、一切处永远都要以复归无极为标准状态,所以还特别提出知其荣,守其辱。。。,怕成功之后有点自骄自傲,只有这样做才能彻底地达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一切时、一切处都是处于无极的状态,这种绝对无极的标准状态就是朴,就是朴的体现,大道的具体体现。那为什么说“朴虽小”呢?彻底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彻底的复归无极那不是永远地处于最低位嘛,就像善财童子、遍参圣者一样,都是恭恭敬敬的,就是觉得自己是最小的,朴虽小,能够复归于朴,那就没有觉得自己有超越别人的地方。

接下来,天下莫能臣:虽然你是最小,但是大道的规律,或者是符合大道行为标准一切做法,那是最完美的,天下任何人、任何形式都没办法超越它,臣就是臣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不要以为我放到很低位就会被人家老是看不起,不会的,反而就是达到了最佳状态,一切的行为都是圆满的,没有人能够超越你。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侯王,王比较大一点,侯小一点,侯就是一方的诸侯,王是一国之主,诸侯国王如果能够做到一切行为都跟大道相应,也就是复归于朴,那么万物将自宾,万物就是万事万物,包含了一切人,将就是将来、未来,自就是自然,宾就是宾客,万物将自宾就是万事万物都会自然而然的像宾客那样的服从你、尊敬你,我们说相敬如宾,倒过来有个成语是喧宾夺主,客人在那里吵吵闹闹、反客为主。国王和诸侯啊,你们想治理天下,只要你们自己的一切言行都和大道的标准,也就是复归于朴,那么天下的万物都自然会佩服你、服从你,也就是心服口服。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严格来说这两句是进一步阐述万物将自宾是什么的样子,天地相合就是指大自然很和谐,不会有什么破坏等等,天地很和谐,自然就风调雨顺,甘露是什么?甘就是甘甜、甘美,露就是露水,也就是雨不会下的太大,也不会下的太少,也不会下一些什么酸雨等一些对万物有损害的,甘露就是对万物都有好处的。万物将自宾,体现天地相合啊,风调雨顺啊。接下来一句很重要,民莫之令而自均,我看到有些人就解释说天地相合,以降甘露,那些甘露下起来是均匀的,不用老百姓去控制它,我看是废话,下雨谁能控制呢?谁能控制雨点的均匀呢?这样解释真的笨得要死。均就是服从的意思,就是老百姓不用特别命令他、特别去管制他,他们自然就很听话、很服从,前面不是有讲到“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嘛,民莫之令而自均,这均虽然有均匀、平均的意思,但这里就是很配合、很听话,老百姓不用你特别去命令、强制他们,他们自然就很配合、很听话,不是说老百姓不用控制那个雨,雨自然下的很均匀,不是这个意思啊。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始就是开始的意思,制就是设立,起了一些名字,设了种种的规范,老子给我们解释为什么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事物会给它定一个名啊或者一个规范啊,前面不是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为什么要有名啊?原来不是说大道无名吗?道常无名吗?为什么到一定程度什么东西都有个名字啊?老子给我们解释,始制有名,就是最开始、当时、以前、从前为什么要设立种种名分、名字、范围呢?名亦既有,这些名字为什么会有都是有原因的,既有就是既然有,引申就是为什么会有,为什么要设置种种的名字来定义种种的事物呢?这些名字为什么而设呢?名字啊也都有一些原因、需要才来设立的,既有就是都有原因才来设的、才有的,既然什么才有的,既然什么就有,名字都是有原因、需要才来设的,当初、最开始为什么要设立那些名字啊?都是有种种原因才设的。

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夫是语气助词,加重语气提醒我们,将知止,当初为什么要定这些名字啊?将就是用来的意思,取那些名字啊,主要是让我们明白知止,知就是明白、知道,止就是停止,停止引申出来是什么意思?知道这个事情的用途或范围,我们说到此止步,就是走到这里要停止,不要往前走了,知止就是要我们知道怎么去规范、去控制,知道它的范围、作用,比如说我们要叫在学校这是教室,知道这间房子是老师教学生的一个地方啊,这个是办公厅,为什么要叫办公厅啊?就是领导、老师在里面办公的地方,学生要读书就要进到教室里边,就不要走到办公厅来,有事情找领导、找老师就到办公厅来,我们一看这是办公厅、这个是教室,走(就)不会走错啦,将知止,就是起了种种的名字给大家一个规范,明白一个范围;知止可以不殆,殆就是错误、危险,知止就是知道方向、范围,做什么事情知止就不会出差错、不会有危险,起名字主要是这个意思,不是说名字归名字,作用归作用,那是不对的,知止可以不殆,知道它的方向、范围、规范了,可就是可以,以就是凭借,就可以凭借这个名字使我们知道范围、知道方向、知道规范,因此就不会出现差错,起名字是这个用处。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这个“譬道之在天下”很多人有一些解释为“譬如大道在天下”,废话!怎么叫大道在天下,大道是遍一切处,所以就不用说“譬如大道在天下”,既然有“譬如大道在天下”,就有“譬如大道不在天下”啦,有这个可能吗?没有可能的,最少来说孟子不是说道在尿溺吗?道不可须臾离者嘛。我查过字典,譬在这里是领悟、明白的意思,我们倒过来犹川谷之于江海,川就是山里面的山沟、河流等等,谷就是山谷、深谷,江就是比较大条的河,最著名的长江啦,我们这里有东江啊,广州就有珠江,海就是大海啦,就是山谷里面的水自然会流到大江大河,又顺着大江大河流入大海,是很有秩序的,山川小河流、山谷里面的水顺着江河流到大海,也就是说事物都有自然规律,犹川谷之于江海是说事物都有一定的客观规律;譬道之在天下,前面说到侯王若能守之,领略大道之理的人在天下为人处世,一切都是那么的顺利,就像川谷之水自然会流归大海,那么自然,是这个意思,这个是感慨。谢谢大家!

 

【补充问题】

最后一句譬道之在天下的这个道是什么意思?

 

【回答】

就是大道,譬,是领悟、明白,不是譬喻。譬有时候是譬喻的意思,这里是领略、领悟、领会、明白。譬道之在天下,明白大道之理的人,天下就是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做事情都是那么顺利。老子就告诉我们,处理事物、为人处世,如果真正的以大道之理去做,还是会很顺利的。现在不是很多人很苦恼吗?家庭不和睦、工作难开展,老子说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一切都是很顺畅的。谢谢大家!

 

第三十三章

原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释义:

知人者智:知人者,就是能够比较清楚全面的了解别人。知人,知道别人,也就是了解别人,能够看清楚别人的种种性格、动机、目的,这种人就很有智慧。孙子兵法不是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吗?我们人生在世,无论是亲人朋友,还是竞争对手,如果我们能够洞察对方的情况和动机,那我们就能够稳操胜券。就是说能够了解别人,能够看清楚别人的人,叫做有智慧。智,智慧。

自知者明:自知者明,这个有个成语,人贵自知之明。其实很多人,要不然就过高的估计自己,就是贡高我慢、自高自大、自以为是;有些人就过低的估计自己,哎呀,老是很自卑,觉得自己这样也不好,那样也不行,一切都不如人。唉,那样也太可悲了。所以说,一个人能够客观地认识自己、理解自己,这种人就是聪明人。明,自知者明,我们可以理解成聪明,也就是明白、明了。能够客观的认识自己、评估自己,这种人是真正的聪明人。知己知彼,一个是知彼,这个知彼就是知别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了解自己、评估自己,这是真正的聪明人。

胜人者有力: 胜人,就是能够战胜别人,或者是能够超越别人。这里的人只要是目标,有目标性的、有目的性的,目标分明的。我能够战胜哪个人,或者是我能超越这某一方面,说明你有力量,是不是啊?打架就说有力量。其实啊,这里的力,让我来说应该以能力,能够胜过别人就说明你的能力,这方面的能力比他强。胜人者,胜过别人的,就说明你这方面的能力比较强,有力量、有能力。

自胜者强:自胜是什么意思?自己战胜自己。那自己怎么战胜自己啊?虽然我以前也听说过一句话,战胜自我。战胜自我,怎么战胜啊?我就是我啊,我战胜自我?其实战胜自我是什么意思?那就是挑战自己的极限。本来这个事情我平时做不好的,那我鼓励自己,尽最大的努力将这个事情给做好,挑战自己这个极限。这个事情我本来是,好像是说戒烟不抽烟,他说师父我戒不去。天哪,你说你戒不去,那就是没办法自胜,也就是说还不是强者。戒烟,我就跟你说了抽烟有种种的不好的地方和不方便的地方,就告诉你我说得对不对?你说对。对,你戒不戒?你说戒。哎,自胜者强,真的是一个强者。能够挑战自己的极限,能够战胜自己的某一些缺点和执着,那你是真正的强者。自胜者强,这个自胜从佛家的角度也可以理解为破我执。其实破我执之后和破我执之前来相比,谁更加好啊?那肯定是破我执之后更加好。现在社会上很多修行人说我看破放下,然后统统拉倒,我什么事情都不干了。那是弱,不是强啊!破我执之后是放下包袱,开动机器,使你各方面更加完善、更加完美。而不是说战胜自我之后就倒在地上一塌糊涂,那不对。战胜自我是战胜自己的短处、战胜自己的弱点、战胜自己的极限,这才叫自胜,才是真正的强者。就可以这么理解就行了。

知足者富:这句话是告诫我们不要努力了是不是?哎呀,可以啦,你们每个人都要知足吧,知足就可以啦,我们穷的要死,然后也说知足算啦,饿死也是没有贪心,是不是啊?不是!知足者富,这个是对那些有贪心的人,贪得无厌的人说,哎呀,什么广厦千间,夜眠七尺,也就是睡一张床那么大。良田万顷,日食一升,还是一斗啊?就是一天应该是一升吧,一升米,不是一斗,一斗二十斤了。就是知足者富。如果你是一个贪得无厌的人,你就算是一个亿万富翁,你都觉得哎呀,我这个不好那个不好,所以天天都得不到这个快乐,所以这是提醒我们。如果我们真的穷得要死,那也确实要奋发图强啊。所以千万不能从今以后大家说老子叫我们知足者富,我们再也不用去努力了,人家吃三餐我吃一餐还是什么,不思进取那跟这知足是两码事。知足是告诫那些贪心比较重的人们。这是知足者,就是能够感受到富有嘛。

强行者有志:这个有志,首先我们解决这志是什么意思。这个志就是有志者事竟成,就是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强行者,哇,是横行霸道是不是?不对不对!强行者这个强行是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这个强的意思。强行者,就是能够自强不息。真正有志者那是会自强不息。不是说勉强而为之,或者说横行霸道强词夺理,不是!这是自强不息,自强自立。就像古人所说的“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吧。是这个意思。

不失其所者久:不失其所,以前有个成语:死得其所,就是为(了)什么正义的事情而献身,很值得。不失其所,就是我们为人处世能够不离正道,有真正的人生价值。做这些事情就能够长久。也就是说,从大道的角度,我们能够利益大众、利益社会、利益天下,这些事情就能够长久。

死而不亡者寿:哎呀,死而不亡,那死了还长寿吗?哎呀,这句话我想来想去,请一个人来给你们解释,那最恰当不过的,那就是以前老一辈的作家,那就是臧克家。臧克家他曾经写了一首《有的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还是什么,我记得不是很清楚,就是《有的人》。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些人将自己的名字刻在石头上,想不朽,结果他的名字比他的尸首腐烂得更快。大概有这个意思。所以这个死而不亡,就是真正依道而行者,依道而行者往往就是利益社会利益人民利益天下的那些人,就算他已经死去了,还是永垂不朽,名垂千古。这个就是死而不亡谓之寿,你怎么长寿都不可能万古长存、万古长青、万古流芳。

所以老子这章其实就是在上一章那个“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在这个基础上继续给我们说明。谢谢大家。

 

补充问题:

问:师父,这个知足者富,可不可以说成知足者乐呢?知足常乐。

答:可以这么理解。让我来说,知足者就觉得,没有什么贪心了,所以他的心就快乐,所以知足者就先觉得各方面物质条件就比较满意。比较满意就自然会快乐。所以这知足者常乐,应该这中间省掉了这个环节,直接告诉我们知足者常乐。因为他觉得没有什么欠缺啊,一切都很好啊,心情就自然开心啦。谢谢大家。

 

问:师父,我们修行人都是要常乐我净。想修常乐我净,是不是都要先从知足常乐先修知足开始?

答:哎呀,其实严格来说,知足者乐,如果我们一开始就一切知足,我们探讨一下,老子是不是这种思想?不是!在前面哪一章,是“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等等。他也有个高标准。如果我们每个人知足者常乐,我们永远就是做,就是说譬如我是个学生,考试考个二三十分就算啦,我前面还有个考十几分的,知足者常乐(笑),真的完蛋了。知足者常乐,不能在因上讲,应该在果上讲。也就是在正精进之后,在行八正道之后,然后承认现实。譬如我辛勤的耕耘,正好我遇到天灾,哎呀,没什么收成,那我也要面对现实。不是我不努力啊,真的是老天不作美。在那里叹息,在那里哭也没用的,还不如继续整理一下,看看能够补种其他的农作物吧,是不是?应该是这样。千万不能在因上,就是在那里固步自封,不思进取,在那里知足常乐,那就不对了。老子不是这样的,老子是为学日益,善行无辙迹。他是有高标准的。老子也是有个很高的志向的要求。谢谢大家。

 

道德经 第三十四章

 

【原文】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释义】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这个大道大家都知道了,老子道德经都是在讲大道之理,兮是语气助词,没有特别的意思,关键词是汜,汜虽然有很多种含义,但在这里我觉得是大水决堤,堤坝崩了,海水淹进来,怎么用这么可怜的形容含义呢?其实这个是形容大道的无处不在,而且有一定的影响力,第二句就印证了我的看法,其可左右,关键词看这个其字,其是指大道,大道可左右,左右就是有一定的影响力、一定的作用,大道的力量会影响一切事情,那具体怎么影响呢?就是接下来的第三句了。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这句就连着前边,大道汜兮,大道就像大水决堤那么厉害,厉害表现在哪里?它可以左右着一切、影响着一切,具体怎么影响呢?万物恃之以生就是万物是在大道的作用下而生生不息,老子怎么在这里说这些?在第一章就说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名就是大道,大道生了天地,天地生了万物,有名就是天地啦。确实是“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恃就是凭借、依靠、依赖,万物恃之以生就是万物凭借大道而产生,而生生不息,万物都是大道生出来的,万物就是凭借大道而产生,大道产生万物之后又和万物是什么样的关系啊?而不辞,辞就是辞别、告别、告辞、离开,大道生了万物,但是它永远没有离开万物,也就是万物与大道是不二的,不辞就是没有离开、没有告辞、没有辞别,就是没有分开。也就是万事万物依靠大道而产生,而大道也不会离开万物独立存在。功成而不有,大道产生了天地,是不是占据了天地啊?不是,它没有占据,它就是自自然然地和万物融为一体,没有大道占有万物,或者万物被大道所控制,都不是,大道顺应万物,万物也和大道是不二的,是这种微妙的关系,而不是特别地去控制了它,或者是离开了它,不有,不离开也不占有,也就是不即不离,大道和万物是浑然一体。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衣养有些版本就叫做爱养,我这里就权且做一下考古,衣养是衣服的衣,爱养是爱情的爱,那两个字哪个好啊?哪个比较恰当呢?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为印证,必须是衣养,爱是有感情色彩的,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寂就是很寂寞,廖就是无声无色,所以它没有特别的感情色彩。还有第一章中说,无名天地之始,天地是大道生出来的,天地对万物又是怎样呢?还有第五章说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说天地没有特别地执着什么仁慈,它都是那么的大公无私、一视同仁。所以从这个天地无私,还有无名生天地来看,大道是无私的,不应该用爱字,必须用个衣字。衣就是衣服,就有包裹、保护的意思,养是滋养的意思,不仅外边保护好,里面也照顾好,衣养万物就是从内到外大道都在护持着万物;主是主宰、主人,大道虽然它对万物是一种衣养的关系,保护啊,养育啊,但是它没有说万物是我的,也就是进一步肯定大道和万物之间的关系,就是衣养而不占有,也就是不二,大道与万物不二。

常无欲,可名于小;常无欲,第一章中“常无欲以观其妙”, 无欲就是无私、无欲,就是无所求也无所占有,也就是和一切彻底地融洽。常无欲,可名于小,这里有个关键词就是于字,后面是可名为大,这里就是于小,我看到这两个词很震撼,老子确实大智慧,为什么不倒过来“常无欲,可名为小”?这里用“于小”,而不用“为小”,后面就是“可名为大”,而不是“可名于大”,小是非常微细、玄妙的意思,也就是一般人所不能觉察,才堪称小,常无欲,可名于小,就是说它没有特别的执着、特别的表现,是彻底地与万物融为一体,是那样的寂兮廖兮,是那样的玄妙莫测,一般人所不能觉察,真的是太微细了,于小,小就是非常微小,不容易被人发现,也就是相当于第二十五章的“寂兮廖兮”,大道是无私无欲,大道是跟万物浑然不二,于小,这个“于”字如果和“为”字调过来,为就是作为,就好像有一个范围可以看,于就好像有点不可捉摸的意思,所以这“于”和“小”字连在一起非常的精妙,就说明这个小啊小到没有可以去怎么作为、怎么去度量,就是小到很小的意思。

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万物归焉是什么意思啊?万物都归于大道是不是啊?没错,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名就是道,道生天地,天地生万物,连起来也相当于万物是道生出来的,万物都是属于大道的范畴,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它没有去控制它啊,大道存在万事万物之中,和万事万物浑然一体,是那么的寂兮廖兮,那么的不令人所觉察,那么的微细,那么的微妙,大道和万物是一体的,一切的事物都离不开道,严格来说道是万物之主,但是道和万物是那么的融洽,那么的不二,没有一丝占有、管制的意思,这句话就是赞叹。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大道没有去占有、控制,是那么的圆融。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这句话就很奥妙啦,为什么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呢?如果它自为大呢?如果有个自己有多大的境界,那还是有限的,它不认为大,又一切都和我大道不二,有多少都和我不二,那甚至可以理解为无限的,有限的大是不可能和无限的大相比的,所以这两句话说明老子对大道的观察确实非常透彻,他用这两句话来表示对大道的赞叹,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如果认为大了那还有个范围,它没有认为自己有多大范围,一切万事万物都和我大道不二,有多少?无穷无尽,这才是真正大的含义。谢谢大家!

 

【补充问题】

我看了这一章说大道“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而第七章说“天长地久。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我知道一个说的是天地、圣人,然后这一章说的是道,您认为这两章有关联吗?

【回答】

有关联,这两章就是一句话,就是第二十五章中说到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穿起来,圣贤是人,道,还有天地。圣人为人处世的准则与大道是不二的,天地运化的规则与大道也是不二的,所以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谢谢大家!

 

【补充问题】

第一句“大道汜兮”,我看到相当多的版本都采用了“大道泛兮”,这两个字的字形特别像,泛是泛舟于湖上的那个泛字,师父您觉得如果使用“泛”,它的本意上跟“大道汜兮”有区别吗?区别大吗?

【回答】

太有区别了。泛,很多人解释为广泛,广泛这句话是多余的,道是无处不在,还需要你说泛吗?汜,我查字典后有大水决堤而流入的意思,那就是有一种力量,也就是一些影响力,连接第二句“其可左右”,其在这里是指大道,如果啰啰嗦嗦来写就是大道可左右,可左右什么?可左右万物,我为什么敢如此注解啊?因为后面老子自己说的啊,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这都是说大道是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是怎么体现的?“泛兮”,以我对道德经的研究是不对的。还有后面的“爱养万物”是“衣养万物”,衣是衣服,养是养料,衣是温,养是饱,万物也是需要保护和营养的,我这么一比喻你们就听懂了。谢谢大家!

 

【补充问题】

其他版本的释义如下,请师父开示。

万物依它生存,而它从不说什么,成功了它不据为己有,养育了万物而不自以为主宰,经常没有欲望可称为渺小,万物想归附它而它不自以为主宰,可以称之为伟大,因为它到底不自以为伟大,所以才成为伟大。

【回答】

万物依它生存,而它从不说什么:

评:大道会说话吗?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大,强名之曰道。它会说话吗?这个翻译的人也是书呆子啊。

成功了它不据为己有:

评:这句话就勉勉强强,差不多也是这个意思,大道它不会将什么成功归为己有。这句话勉强还可以。

养育了万物而不自以为主宰,

评:这句话就啰嗦啦,衣养万物就是护持、养育了万物而不为主,主就是主人,当然主宰也可以。就是大道护持、养育了万物,但是没有去特别地控制它,或者是占有它,这句话也还是差不多。

经常没有欲望可称为渺小,

评:这个老兄可能有点文学的功底,搞了一个拟人的说法,好像小溪流啊,一边唱歌,一边跳舞,小树也在跟我们招手啊,这不对,大道本来就是寂兮廖兮,没有特别地执着等等,本来就是一种很微妙的力量,无欲就是没有什么欲望,他这么翻译当然也还可以,只是有点滑稽。

万物想归附它而它不自以为主宰,

评:不是,不是万物想归附它,我们看石头想不想归于大道啊?谁告诉你啊?一棵树怎么和你说话啊?万物想归于它,天哪,这个跟幼儿园的小孩讲就差不多,也讲得通,但是我们是上升到学术的层面,就不能以对幼儿园的小朋友讲拟人故事一样,那就是有点叫做不看对象了,万物都是大道所产生,万物本来就归属于大道,不能说想去归附它,这真的是搞错对象啦,这个人文学水平是有一点,但是道学水平就没有。

可以称之为伟大,

评:称之为伟大,伟大就要对平凡了,不称它伟大它就平凡了是不是?不是,为大的意思是表示它存在于一切时、一切处,不是伟大和平凡的意思,而是范围大小的意思。

因为它到底不自以为伟大,所以才成为伟大,

评:这里不能用伟大,伟大有点人格化的,其实老子所说的是万物恃之以生,一切万事万物都不离大道,大道遍一切处,这里的大是指遍一切时、一切处的意思,不是伟大和平凡。所以有时候老子在天有灵,他的胡子都会一抖一抖的,我的子孙怎么这么笨,老爷说的话你们都听不懂。谢谢大家!

 

【补充问题】

可以理解这章讲的道就是我们练功的气场的特性吗?也是我们效法的道吗?

【回答】

严格来说二十五章的有物混成确实是属于宇宙能量场的范畴,我们练功到大开顶之后,有很多人就感受到空中有能量的存在,严格来说这已经初步与有物混成融通了,从传统道教金丹大道的四层功夫来划分,就是修炼的第三大层次,炼神还虚,就初步能够感受到老子所讲的有物混成的存在啦,所以,这个是说得通的。谢谢大家!

 

【补充问题】

这章说“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为什么呢?因为达到是中庸之道,所以其可左右,为什么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呢?因为常无欲。这样的理解对吗?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