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释义——第三十八章至三十九章

道德经 第三十八章

 

【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释义】

我们首先来解释一下,老子《道德经》一共八十一章,按照传统的说法,前边三十七章为道篇,后面的为德篇,一个偏于讲道,一个偏于讲德,道和德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以我们现在的言语来解释,道是指大道之理的理体、规律,德是指大道的具体应用、具体体现,有这个区别。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上德是什么?就是前面一到三十七章中讲到过的常德,也就是完全合乎大道之理的行为规范,上德就是最上之德,达到最圆满标准的德,上德不德,就是上德之人、德行达到圆满境界的人,心里其实没有对德的执着,没有对德的执着那他的行为规范、行为标准是怎么样的呢?他们是完全符合大道之理,大道之理是什么?就是抱一,抱一是什么?就是真真正正与万物同体、天地同体、众人同体为标准,一切的为人处世都是以这种整体观,可以说是彻底的整体观,而自然的流露,所以他们一切言、一切行、一切时、一切处无不符合大道之理,所以称他们是上德,他们没有一种执着,就像我说的帮助别人就像帮助自己一样,内心没有对什么有特殊的执着,但是他们懂得一个总的规则,就是万物不二、众人不二,所以做什么事情都像面对自己的事情一样,彻底的整体观具体流露,所以他们的一切言行都符合大道之标准,所以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不要以为是上德的人是缺德的,不对的,他们是没有执着,是一种真诚的流露,一种自然的行为。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下德就是对德的体证比较浅的人,对大道之理认识比较浅的人,上对下啊,上等对下等,上品对下品,下德的人其实他们也很善良,他们很怕违反道德标准,所以他们做什么事情都很小心、谨慎,是以无德,为什么他们做什么事情都很小心反而说他们无德呢?是不是说他们很缺德啊?不是的,无德的意思是还没办法和大道之理融为一体,还是有点教条主义地去做,有时候还会不符合标准,总是有一些比较疏漏、疏忽的。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德无为关键就是无为,无为不是什么事情都不干,我们再看道德经前面那些章节,就是无为而无不为,无为不是什么事情都不干,而是无妄为,一切都按照客观实际情况去做,所以无不成功,那这里为什么是“上德无为而无以为”呢?上德之人一切言行都是按最实际的情况、最客观条件的规范,所以他们做是认为是势在必行啊,而不是说我想要这么做,就像前面说的“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不是他故意要去取天下,而是形势造就你必须这么去做,也就是所谓的势在必行。所以在上德之人的一切行为都觉得本来就应该这么去做的,并不是故意要去做,这么做是随缘而行,并不是有意去表现或争取,是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自然结合,水到渠成,瓜熟蒂落。无为而无以为,他不仅仅无妄为,而且做完之后也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成就,觉得就是需要自己这么去做的,无以为就是很自然地去做,没有以为是我个人的能干啊等等去做的。

下德无为而有以为。有些版本就说“下德为之而有以为”,让我来推敲一下老子当年到底是写了“无为”还是“为之”,我们从第二句来推敲,“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下德之人都是很虔诚、真诚的,只是智慧水平还不够,他们往往是以上德之人为榜样的,所以他们也会学习上德之人的不妄为,因此我来断定老子当年是写了“无为”。那为什么无为又有以为呢?下德之人是以上德之人为榜样,见贤思齐,也学他们那么的大公无私、光明磊落、坦坦荡荡,但是毕竟他们的智慧水平还不够,所以他们做完一件事之后还有点牵挂,觉得是否需要进一步去完善一下啊,还是会推敲一下,这就是有以为,他们对事情的过程、结果还比较执着,因为他们的智慧没有上德之人那么圆满,还是心有牵挂。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这里为什么用“上仁”而不用“仁”呢?或者是“中仁”、“下仁”呢?我相信在老子心中同样有上中下的概念,那为什么单单选个“上仁”而不选个“中仁”更不选个“下仁”呢?上仁就是最符合仁的标准的行为,好像我们买东西,一类产品里面最上等的,也就是可以说是最达到标准的了。最达到标准的仁啊,就是上仁,仁就是仁慈,就是说那些非常仁慈的人。孟子也讲过,仁者仁心也,仁字是人字加一个二字,不就是将心比心吗,最标准的仁慈的人是为之而无以为,看到这个情况觉得应该去做,想来想去决定去做,行动的起因是觉得过意不去,所以就告诉自己必须去做,做完之后就会觉得心情很好,没有执着功德相,助人为乐,所以做完之后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功德啊,功德方面的执着他就没有。为之而无以为,做的时候,他就在那边想,想到觉得应该去做了就认真去做,做完之后也不会在乎人家对他怎么样,因为是自己认真思考过的,觉得应该这么做,做完没有去执着什么功德相啦。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义就是讲义气,仁义,最有义气的人看到一些事情觉得应该去做,不做不好意思,他就会认真去做,做完之后他也会想,你们对我这些行为不知会感觉怎么样?也会牵挂一点后效应,还是有点淡淡的功德相,上义的人他的胸怀,他的智慧就比不了上仁的啦,上仁之人做完就做完啦,问心无愧即可,助人为乐。上义之人,哎呀,我这么讲义气,改天不知道你们对我是不是也这么讲义气,为之而有所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上礼就是礼节比较圆满的人,往往会讲究礼尚往来,我对你好你有没有什么回应?如果没有就会不高兴了,从礼尚往来就能理解“莫之应”,我这么高规格的礼节对待你,你怎么那么冷冷清清啊?你怎么看待我啊?上礼之人,那些执着礼节的人,礼节方面自己做的比较好,但是对礼节有比较执着的人,就老是会想,我对你怎么样,你对我又怎么样。

则攘臂而扔之。攘臂就是卷起衣袖,像要打架一样,就是说,我以礼相待,但是你不以礼相待,那我真的就先礼后兵了,狠狠地指责他们,或者表示抗议,甚至说摆出一副要战斗的准备。

故失道而后德。老子就给我们分析,真正合乎大道之理的人的一切行为、一切言语都符合大道的标准,那就是真真正正的常德、上德,大家都不用讲什么德啦,只要符合大道之理无不是德,现在我们不得已来论什么道德规范等等,是因为大家已经失去了整体观念的世界观,我是我,你是你,大家都孤立起来了。

失道而后德,大家对大道之理没有那么认同了,以为大家都是孤立的,所以不得已就讲一些德行吧,已经失去了大道的规范了,才来谈德的规范啊,不得已弥补一下。

失德而后仁。对德行的自我修养已经不认同了,才来谈做人要有良心、仁慈,不得已弥补一下德。

失仁而后义。仁慈之心也没有了,所以就要讲一些做人的道义、义气这方面的了,又是不得已弥补一下。

失义而后礼。连义气、正义都不认同了,不得已就来讲礼尚往来吧,以礼相待吧。

夫礼者,忠信之薄。老子就进一步给我们讲,大家对忠诚、信用也不重视了,没办法来讲究一些礼节啊、条条框框啊,礼字儒家说的最多,非礼如何如何。。。,这个礼已经和道理的理有一定联系啦,人们忠诚心也不好了,信用也不注重了,所以才来讲种种的条条框框,我们现在最常见的是合同嘛,按合同办事,白纸黑字,忠信之薄,忠诚度、信用度都很薄弱了,所以只能用礼的条条框框来限制。

而乱之首。首就是我们的头,就是说忠信之薄是混乱的根源,人们不讲信用了,所以就会出现混乱,不守信用、信口开河、出尔反尔等等现象。

前识者,道之华。我认为这句话是本章中最重要的,关键词是华,古时候华和花通讲,那是大道会开花吗?有点比喻的意思,是精华的意思,前识就是指前面讲的道啊、德啊、失道而后德啊等等,前面这些现象和规律,前面这些道理真正认识了,或者是认识了前面所说的这些道理,那就掌握了大道的核心思想,也就是精华。

而愚之始,愚是不是愚蠢啊?前面讲过“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愚人不是傻瓜,愚人是大智若愚,是和其光、同其尘。始就是开始,前面也讲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前识者,道之华,道之华就是愚之始,认识大道之理的人就是会大智若愚,就会和光同尘,就会“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这就是愚,而愚之始就是一种纯朴的心态,认识到万事万物的变化现象,因此才会认识到大智若愚的方法论和世界观,为什么会“我愚人之心也哉”啊?就是认识到大道的核心思想。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是以就是因为以上的原因,所以大丈夫就这么做,这里就更说明了老子肯定了前识者是正确的,愚之始就是大智若愚,因此而开始。不要以为前后的两个华字是一个意思,前面的华是精华的意思,后面的华偏重于华而不实。大丈夫为人处世注重厚道、诚实,不会去搞刻薄、虚伪。那老子为什么最后还要加一句“故去彼取此”呢?老子的道德经是写给关官尹喜的,历史上也有人认为老子不是自己写,而是和关官尹喜谈这些大道之理,尹喜按照谈话内容整理出来的,不管是尹喜整理还是老子自己写的,都是老子讲给关官尹喜听的,这样就豁然开朗了,就会明白为什么最后还要强调“故去彼取此”,意思就是“尹喜啊,自古以来大丈夫都是这么做的,所以你也必须这样去做”。谢谢大家!

 

 

【补充问题】

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这里的下德和上仁有什么区别呢?

【回答】

上德和下德,他们的智慧水平都超过了上仁,也就是下德就超过了上仁了,为什么是“下德无为而有以为”呢?下德他的出发点他没有想的,觉得这个事情应该去做,但做完之后老是牵挂,觉得自己的智慧不怎么好,会不会做的不到位。上德、下德的人都能以万物同体的世界观来为人处世,帮助别人就像帮助自己一样。上德之人看到别人需要帮助会毫不犹豫去帮,做完之后心无挂碍的离开;下德之人也会毫不犹豫地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但做完之后老是有点牵挂;上仁之人是仁慈的人,帮助别人时首先会去想该不该去帮助他,是否符合仁慈的道理。我们举个例子,一个坏人遭到了灾难,我们要不要去帮助他?有些人会说这是报应,罪有应得,遭到的挫折和失败是应该的,不应该去帮助他们;有些人会说他是一个可怜的人,我不追究他过去怎么样,我眼前看到的就是一个可怜的人,一个需要人们去帮助他的人,那我就会去帮助他。这两种观点就是这个仁慈该不该用到这个对象上,如果你认为该做,帮助完了你就走了,心无牵挂,因为你是一个仁慈的人;如果你认为不应该,就不会去做了。所以仁慈的人还没有达到对大道之理的正确认识,还有我相、人相,因此他做好事之前会思考,该不该去做,如果他想通了,觉得应该帮助就会去做,帮助完之后不会去执着功德相,因为他是仁慈的人,这就是“上仁为之而无以为”。这种情况比下德就差一些,下德之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看到苦难的人们就会义无反顾的去帮助,只是会有些牵挂,会不会好心帮倒忙啊等等。谢谢大家!

 

【补充问题】

故失道而后德,德是与万物同体,道的境界是什么呢?

【回答】

这里的德就没有说上德或常德了,因为常德是道的体现,也相当于上德,在我看来上德和常德是很接近的,如果钻牛角尖的话,常德是道的绝对体现,上德是道的体现的最高标准,还不能达到圆满,就像我们考试,100分叫圆满,99分就只能说是很高的分数,不能说圆满,钻牛角尖地说上德还没有达到常德的标准,故失道而后德,这里是指中德啊、下德啊,充其量就是接近上德啦。谢谢大家!

 

道德经 第三十九章

 

【原文】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释义】

昔之得一者。昔就是过去、从前,得一者就是得到一的人,就是证悟大道的人,过去那些得道之人,他们明白后面那些道理。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得道高人就明白这些道理,得一,我们说得道,那老子为什么不直接说得道呢?道可道,非常道,我们就觉得很玄妙,很难理解,他用一字来概括,其实就是整体观。天和谐统一就能够清明,天气就非常正常,非常好;地和谐统一就能够安宁,不会有太多洪水、地震之类的灾难;神是什么?神明?神鬼?我们读到现在老子都没有说到神鬼的事,神得一以灵是说我们身心和谐,就像前面说到的“载营魄抱一”,就是说的这个事情,我们的精神如果很安详、很和谐,就灵,灵就是聪明,有智慧,心不会乱;山谷得一,它周边的环境和谐统一,有青草、绿树、流水,花香鸟语,山谷就显得生机盎然;万物得一以生,万物是什么?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和谐统一,万物就能够生机勃勃;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这句话多了以为两个字,后面还有侯王无以正,将恐蹶,侯王如果能够悟道,明白了国家必须和谐、统一,懂得这个观点,他就会认真朝着这个思路去做,天下正,正是什么?不会动荡、不安,也就是太平,侯王能够以和谐统一的思想来治理国家,天下就会太平,得一以为正就是能够明白和谐统一这个道理,以这个标准去做事,天下就会太平。

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其致之也,致就是极致、究竟处,那老子接下来跟我们讲,究竟是什么道理啊?为什么前面会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等等?其致之也,就是我们来探究一下其原因所在,谓就是对我们说,天和谐统一了就能够清明,地和谐统一了就能够安宁,那是为什么啊?老子跟我们说,天没办法清明,那将来恐怕会裂开,老子当年有没有见过天裂开啊?天就是虚空啊,虚空中飘的那些云雾,云雾分开也不能说天裂开啊,老子为什么会这么说呢?裂就是分裂,这就是气候反常,气候正常是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就是很完整,如果气候很反常,春不春、秋不秋、夏不夏、冬不冬,那不就是裂开啦,不成整体啦,老子真是大智慧,用词用的非常好。天无以清,就是如果天没有什么好办法保证其清明,那将会引发气候反常。

地无以宁,将恐废。废就是作废,变成废物,大地没有什么条件使它安宁,那就会变成废物、废墟,如果大地老是地震啊、发洪水啊、火山爆发啊,那不得了,就变成一个荒废的地方了。

神无以灵,将恐歇。如果我们的身心状态都是糊里糊涂,没有办法使我们心灵安静、安详,歇是停止,那就没得做啦,做什么事情都做不成了。

谷无以盈,将恐竭。竭就是枯竭,就是荒凉了,如果山谷一片死气沉沉,不毛之地,寸草不生,泉水也干枯了,那这个山谷肯定是荒凉一片的。

万物无以生,将恐灭。物种都灭亡了。万物如果没办法正常的繁殖,慢慢的就死亡啦、灭亡啦。

侯王无以正,将恐蹶。蹶就是晕倒,如果侯王没有好办法使天下保持太平,那迟早会倒台的,蹶这个词用得太有趣了,晕倒了,就是垮台了。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贵是高贵,贱是下贱,我们建高楼一定要打地基嘛,以前笑话不是有个空中楼阁嘛,只要上面一层,下面就不要了,没有下就不可能有高,没有打好下面的地基就不可能建楼房,没有这些低层的人也显不出你的高层,高贵也必然离不开贫贱,这是一个群体,如果那个群体都是高贵的,那也看不出你高贵在哪里啊,那些人都是贫贱的也看不出你贫贱在哪里,这就是组成社会现象的形式,二者相互依存。

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老子给我们举个例子,自古那些侯王都自称孤、寡、不谷,孤家寡人,是自称很孤独的,没什么成就的,甚至是孤德之人,就是自谦我的品德还不行啊,也有所谓的寡德之人,就是自谦说我的品德还修得不好啊,不谷,很多版本没有明确的解释,在道德经里面有几个地方提到“谷”字,“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谷本来是指山谷,带有深、广的意思,还有“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也是有山谷的意思,比喻深和广,不是有个成语叫做“虚怀若谷”吗,这里的不谷是指自谦说自己的胸怀还不够宽广、心胸还有点狭隘,也就是修为还不好,跟孤、寡一起都是一种谦虚。

此非以贱为本邪?老子一直的思想都是要留下余地,不要太过自夸、自高、自大,前面举例了侯王孤、寡、不谷,不都是以贱为本嘛,那些高贵的人都很谦虚,都是以贱为根本,不敢高高在上,这些和前面的“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是一个道理,人再能干也要保持谦虚,谦虚使人进步嘛,骄傲使人落后,圣贤都是这么做的。

非乎?这一章最奥妙的就是这个“非乎?”,前面已经说了“此非以贱为本邪?”,这不都是以贱为根本吗?那为什么还要用“非乎?”?这里我研究了很久,想起了很久以前的老子和尹喜,尹喜是一个关官,他做梦梦到紫气东来,第二天看到老子,骑着一头青牛,不仅仅胡子、头发很白很长,仙风道骨,非同凡响,更有那头牛是青色的,牛很少有青色的,更加令人注目,还有这个老人气概不凡,所以尹喜认定紫气东来的梦境肯定与眼前的老人家有关,请他到关里面,我一直在推敲《道德经》到底是老子写的还是老子跟尹喜聊天,尹喜总结出来的呢?按古人的习惯都是很恭敬的,尤其尹喜认定老子是与紫气东来有关的高人,会更加恭敬的,肯定是他请教老子一些问题,老子跟他讲,或者是老子很自然地跟他讲这些大道之理,尹喜就在旁边认真的记录,应该不是老子写的,尹喜不可能把老子关在房间里面:“欸,老头你写吧”,这是不可能的,一定是待为上宾,尊之为师,然后来写的。这么来思考,这个“非乎?”的秘密就打开了,意思就是“没错吧”,就好像上一章中“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好像这句话也是多余的,如果是老子和尹喜的对话就不会多余了,意思是“尹喜啊,你也必须这样做啊”,不要以为只有大丈夫才那么做,你还在想我尹喜算不算大丈夫?不用想,你也必须这样做,这不管是否是大丈夫,只要你一心向道,就必须遵循这个道理,你也必须“去彼取此”。这章的“非乎?”也是这样,举例这些侯王都很谦虚,都自称是孤、寡、不谷嘛,说这些人都是以贱为本啊,也就是很谦虚,没错吧,因为尹喜一定是读过很多书的人嘛,也知道古人都是这么谦卑的啊。

故至誉无誉。这句话最关键,我看过很多版本,包括憨山大师等等,他们的版本就把“誉”字用成了“舆”字,舆在古代就是车,古人说“见秋毫之末,不见舆荆”,舆荆就是一车柴草。我这个版本是“誉”,信誉的誉,前面说到以贱为本,这里继续跟我们说,人世间能够成就最高名誉的人,一定是那些不执着名誉的人,也就是默默奉献的人,才有可能成就最高的荣誉,沽名钓誉的人是不可能成就最高荣誉的,你说有些沽名钓誉的人也钓到啦,但钓到一时不可能钓到一世啊,钓到一世不可能万古流芳啊。所以至誉无誉,真正成就最高荣誉的人,往往是那些不执着于名誉的人,因为他的成就都是真实不虚的。

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太好了,我刚才的判断不是我有多能干,我的判断就是老子的本意,就体现在最后这一句,那些不欲的人,没有什么妄想执着的人,就是那些真正抱一的人,那些真正复归于朴的人,在大家的心目中无论是琭琭如玉,还是珞珞如石,都不会执着,都会抱一为天下式,也就是永远会脚踏实地的做事情,因此才有可能成就至誉。谢谢大家!

 

[了空居士(无忧道人蔡衍颛)QQ:519702412]            免费打通大小周天,了空居士蔡衍颛先生的微信:13715860608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