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释义——第四十六至五十章
道德经 第四十六章
【原文】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释义】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按照老子那个年代是周朝末期,春秋的时候,诸侯分割,天下是指整个中华大地,很多个小诸侯国合起来,天下有道就是普天下都治国有方、治理有方,却走马以粪,粪就是粪便,这里泛指垃圾,引申来就是种田,倒过来就是以粪却走马,却是推却,不要了,不要走马去耕田,其实就是解甲归田,换做我们现在的话就是裁军,不用打仗就不用那么多军队了,或者是军队也去耕田,走马就是会走的马,就是好的马,不要去搞战车、战马那些了,可以归田了。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这句话的注解有很多人都认为戎马生于郊是说战马在战场上生下小马,我推敲了很久,春秋时代是战车,战车往往是前面两匹马拉着后面的战车,如果其中一匹马怀孕了,那它一定跑得比较慢,说不好跑着跑着就流产了,那车上的将军就麻烦了,再没有马用也不敢用怀孕的马去拉战车,如果马失前蹄那不是很麻烦吗?所以这个说法是不对的,戎马,有很多成语,比如戎马一生,戎马生涯,其实就是一生从军嘛,戎马正确的解释就是军队,郊就是城郊,甚至是泛指国都以外的地方,戎马生于郊就是产生内乱,国家内部有叛乱,为什么说戎马生于郊,不说外面有人侵略啊?内忧外患来比较内忧更可以把握一些,国家是你来治理的,如果是你没治理好产生内乱,是你治理无方啊,内忧和外患比较,内忧更好解决啊,外患如果遇到强大的敌人有时真的是无可奈何,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就是如果自己国家治理无方别说外敌来侵略你,就是你自己的国家也会产生内乱的。
祸莫大于不知足,祸就是祸害,最大的祸害就是不知足,也就是因为不知足会惹来很多麻烦,那有理想和有进取心是不是也是不知足啊?也是,那会不会有很多祸害呢?不是的,不知足主要是对别人的索取,也就是贪心,贪心的意思就是不求努力只想结果,我们为理想而努力是脚踏实地啊,我们看着理想还是在修正因啊,不知足就是老是想向别人索取,老是想贪取,如果你的不知足不会影响周边的人是不会惹祸的啊,这里的不知足是指影响了别人招来别人的打击或报复才有祸啊。
咎莫大于欲得,咎就是过错,这里的欲得也和上面的不知足一样指向别人索取、贪取,不择手段,只想要结果,才会有这些过错和祸害,欲得就是不是你的你却要巧取豪夺,那就会产生过错,惹来麻烦,为理想而努力那不是咎啊、祸啊,因为你为理想而努力往往会给周边的人带来利益,给别人带来坏处的不叫理想,理想是理智的想法,与理智相违背了那就是妄想了,那就会招来祸、产生咎。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这句话最关键就是知足之足,知足之足就是知道足就应该满足的那个标准,就是前面所说的“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人要安分守己,做事要如理如法,懂得掌握知足这个标准、尺度,常足矣,就常常会感受到满足,就不会心里贪得无厌搞得心慌意乱的。比如我们做什么事情,你必须有一个标准,做到这个程度就算完成了,这就是知足常乐的妙处,这样跟进取心是没有矛盾的,不管如何进取也要有一个标准啊,否则你永远会觉得很遗憾,那知足以后是不是就不用再努力了?不是的,这一期的工程做完了,再定另外一个新的目标嘛,满怀信心朝着新的目标迈进啊,好像我们走路,今天走完了就休息啦,明天又有明天的路要走,不要说千里之路要一天走完,走路是不可能的,只能分几天慢慢来走。谢谢大家。
【补充问题】
本章的知足和第四十四章的“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所讲的方面有什么侧重吗?
【回答】
其实都是强调要有一个标准,比如大家在单位上班,工资、待遇啊,工作强度啊,觉得差不多就行了,有一些人很计较、贪求,结果这里也做不下,那里也做不来,最后就一事无成。知足又有什么标准啊?老子的世界观就是抱一,抱一为天下式嘛,抱一是天下共同的标准,也就是我们做事情可以参照身边同类的事情,大众化来对比,达到这个标准就好了,这就是抱一为天下式。谢谢大家。
道德经 第四十七章
【原文】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释义】
不出户,知天下;不出户,户就是门户,古代时两扇的叫门,一扇的叫户,一些穷书生不一定能住那种有很大的门的房子,所以用“户”字,泛指一切人的门口,修道之人有些富贵,有些贫贱,不出户,知天下,就是不用走出自己的家门,就能够知道天下的事情,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里面不是说“不知有汉”吗?在桃花源里面住的长了,不知道秦完了以后还有汉,外面的事情都不知道了,有成语说井底之蛙、坐井观天,还有夜郎自大,以上讲的这些都是没有出去看,不知道天下怎么样啊,老子为什么反过来说“不出户,知天下”呢?历史上有没有这种人啊?有啊,诸葛亮不是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啊,还有成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这些都是这方面的例子。
不窥牖,见天道,牖就是窗,不用看窗外也能知道天道,天道指日月运行的情况,有没有古人的例子来说明这些呢?有,《吕氏春秋》中说到“审堂下之阴,则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则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嘛,老子这段话是说明什么事情呢?不出户,知天下,万事万物都有共通之处,天下的事情和家里的事情很多有相似之处,现在的事情和过去的事情很多有相似之处,坐在家里推己及人,或看历史、读书都能够了解天下的事情,老子也非常强调将心比心和间接的知识,这一点在第四十八章中的“为学日益”中就看得出,老子也很重视读书、学习。不窥牖,见天道,就是说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古代的房子都有个院子,我们在家里看着院子里日影的变化就知道日月的运行,从局部了解到整体,从近能够想到远。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远近就是从出发点到目的地的距离啊,是不是出去的越远知道的越少啊?不是的,这句话是告诉我们认识事物一定要从根本上来认识,而不要从枝末上去探究,越是执着表面现象,没有从根本上来认识,那么就会其知弥少,你获得的有用的信息就越少,这句话是告诉我们要立足于根本。那是不是和儒家的读十年书、走千里路矛盾啊?不矛盾,做事情必须明确目的、抓住重点、立足根本。历史上有一本《资治通鉴》,司马光著的,可以帮助统治者治理天下,从这点就知道诸葛亮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的原因了,知道为什么古代那些将军能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了,要掌握以前的经验,来作为借鉴,观察事物要知道它是普遍联系的,要从整体上来研究,就可以从局部推知它的整体是怎么回事,老子怕我们执着表面现象,其出弥远,其知弥少,离开根本、离开整体,然后朝着一个小角落拼命去钻,那得到的真实情况就会越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这就是总结了,不行就是不必亲身经历,宋朝的陆游写了一首诗给他的儿子,“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那陆游的说法是不是和老子的相反啊?这是说了两个意思,陆游的意思是只在书本上读,没有亲身体验,认识就没有那么深,这些是指从纸上认识没办法全面掌握的东西,那就还必须实际去看一下;老子又告诉我们另外一个侧面,如果我们每一件事情都要去亲身经历,那是不行的,告诉我们必须重视间接经验,别人搞了几十年的研究写在书里面,我可能一天就读完了,就掌握了很多,这样就能够快速地增长自己的智慧。陆游的意思是从书本上没办法真正认识的那必须要重视实践,老子是说如果每个事情都要自己去实践那这辈子就完蛋了嘛,这两位老前辈从不同侧面告诉我们怎样最高效的获得知识,如果书上认识的好就不用去体验了,如果从书上认识的不好就必须去实践,这两个侧面相互补充,互不矛盾。不行而知就是不必亲身实践而能够了解一些事情、经验、道理。不见而明,就是不用自己亲眼所见而能够明白它的真相,这两条都是强调要重视书本的知识,重视别人的经验。不为而成,是不是什么都不做也能够成功啊?不是的,不为是不妄为,你必须按照具体的情况认真对待,实事求是地做事情,成功率就很高了。谢谢大家。
我再补充一下,研究老子《道德经》的人,自古到今很多很多,但是我发现很多人没有去探索老子的世界观,很多人只是从哲学、文学的角度去探究,他们没有通过正确的修炼证悟老子抱一的境界,因此老子的经典被他们注解的东倒西歪,本章中的“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很多人就批判老子是主观唯心主义,这两句话包括下面的“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这些是告诉我们重视前人、重视别人的经验的学习态度,不要傻乎乎的每件事情都要自己去考证,比如大米饭可以吃,难道我们还要研究大米是从哪里来的、怎么种等等,再去化验室化验一下是否有毒,那还有命吗?要住进房子先要研究红砖是怎么烧的、水泥是怎么做的、钢筋是怎么炼的,还要研究房子怎么造,那怎么可能呢?要看电视先要拆开电视问问零件是怎么生产出来的、是什么原理,然后再来看电视,那不成了傻瓜了吗?最后一句“不为而成”,是告诉我们想要办事成功率高就必须按客观实际情况办,不要一厢情愿地想当然。这样和老子的大智慧才相应啊,如果老子是一个很偏激的人,是一个主观唯心主义的人,那老子就不是圣人啦。谢谢大家。
【补充问题】
最后一句“不为而成”的不为是不妄为,那是不是把妄为去掉就能够成功呢?
【回答】
把妄为去掉还要去做实事求是的为啊,如果妄为不做,不妄为也不做也不行啊,你不拔苗助长,但还要认真地耕耘,如果我不拔苗助长、也不耕耘,还是肯定长不出东西啊。谢谢大家。
道德经 第四十八章
【原文】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释义】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这两句话很出名,很多人认为老子是反对学习,老子是主张为学还是为道啊?老子写《道德经》,一定是主张为道的啦,那么到底有没有同时主张为学啊?我们看老子本人就好了,《道德经》八十一章五千言的文学功底非常好,如果老子没有“为学”哪能写出这么好的语句啊?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到底是在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啊?为学日益,为学就是从事学习啊,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在学习?那就是日益,日益就是要天天有所收获,也就是说知识要不断的增长,才称得上“为学”,如果看过书就忘记了,跟没有看有什么不同呢?书本合起来就什么都不知道,那就是为学不益了,古人说开卷有益,就是同一个道理,要天天学习,天天有所收获,那才是学习啊,也就是说要在学习的效果、效率上评价你是否是在标准地学习。为道日损,是指修道的人要天天有所损失,是要去掉那些坏习惯、不正确的思维、不正确的观点,要天天去掉,有没有标准啊?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是不是什么事都不做了?不是的,老子的无为是无妄为,也就是将不正确的观念、不正确的言行、不正确的思维去掉,一切都变成正确的,那什么才是正确的啊?就是抱一,抱一就是整体观,也就是最客观的心态,要达到一切言行都是非常客观,那就是无为,无为有什么好处啊?
无为而无不为,因为你的观念、言行都非常客观,一切都是那么的实事求是,所以你的成功率就很高,做什么事基本都能成功,就是无不为,没有什么做不成的。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老子是在春秋时代,那个时候天下是周王朝的天下,四分五裂,很多人都想成为统一天下的英雄啊,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等等,要想统一天下就要无事,无事是什么意思啊?就是无为而治,要顺应民心,不要到处去搞麻烦、搞战争,如果你以种种不正确的手段损害天下老百姓的利益,就算你得到天下也还是会混乱的,后来秦始皇统一了天下,到他儿子没有多久就倒闭了嘛,因为他太损害老百姓的利益了。所以取天下常以无事,一定要安定民心,如果你天天扰乱天下百姓,搞得麻烦了,那你得到天下也没用的。这一章结合前面的“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就是在说这个道理,顺应民心,所谓的顺天应民,那个时候取天下就非常的自然,而且很容易成功。
前面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其实我上一章讲四十七章的“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也是说老子很重视间接的知识,直接的知识是要自己去实践的,人生苦短,你一辈子能够去实践多少件事情啊?如果你能够从书本上来学习,那么获得知识的效率会很高,虽然书本上的知识有纸上谈兵的危险,但如果有多方面的印证还是危险性不大的。所以为学日益就印证了老子的“不出户,知天下”的道理,“不窥牖,见天道”是从局部而明了整体,这个和《吕氏春秋》里面的“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的道理是一致的,看到局部就能够联想到整体。谢谢大家。
道德经 第四十九章
【原文】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释义】
我们上一章就讲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我们很感兴趣的是“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老子是不是懒惰的要死啊?我们来看下面,这四十九章就告诉了我们怎么做叫无事,无事是无自己的私心妄想,无自己的贪嗔痴啊,以何为证,下面就讲。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圣人自己无私无欲,坦坦荡荡,只是关心天下人有什么事啊就帮着搞好,这就是常以无事,他自己没有什么私心妄想,只是一心一意为国为民。有些版本说“圣人常无心”,常无心不是变卧轮禅师了吗?傻乎乎的,变老人痴呆症了,我为什么这么肯定老子肯定说的是“圣人无常心”啊?我请很有权威的释迦牟尼佛来印证,《金刚经》中说“无有定法,如来可说”,还有就是“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圣人治国不用有固定的方法,只要将天下老百姓的难题解决了就好,老百姓有什么困难你就帮他们搞好,这就是“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也说明了怎么做才是“无事”。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这就是说真正的圣人“无事”是怎么做啊?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这里就说的具体一点,怎么做才是这样啊?就是好的人我对他好,不好的人我也是同样对他好,这是德善,德是道德,是行为标准,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就是以德善这种良好的行为标准来对待好的人和不好的人,君子坦荡荡啊。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这里的信是信用,对讲信用的人我也讲信用,对不讲信用的人我也讲信用,这是我的信誉、好习惯,那这样会不会吃亏啊?怎么会呢?我们现代人不是会签合同嘛,如果违约了该罚钱就罚钱啊,再不行就打官司啊,就是要自己树立个风格,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是信誉的标准。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歙歙焉是小心谨慎的意思,圣人不会被人骗了,你讲信用我也讲信用,你是坏人我也对你好啊,但你想骗我,我做事情是小心谨慎的,对周边的一切都是“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上为士者就是这么微妙玄通啊,不是傻乎乎的,什么都很谨慎的,浑字是不是糊里糊涂啊?不是的,成语说浑然一体,我为整个天下我的心都放在天下,我是为天下着想,我的心念念在为天下想事情,这就是浑其心,我的心和整个天下浑然一体,没有个人的私心妄想。
百姓皆注其耳目,有些人注解说百姓都集中精神在自己的耳目,我们看东西用不用集中精神啊?不用的,看就是看到了,听就是听到了,哪有人天天集中精神在耳目上啊?这里是众目所瞻的意思,一个领导者,下面很多人都在关注他的言行,众目睽睽啊,注其耳目是在注那个领导者,注那个圣人,并不是百姓在注自己的耳目,圣人知道老百姓都是在看他的言行的,面对着众目睽睽的老百姓,圣人怎么做啊?
圣人皆孩之,有些人说圣人把老百姓教化到像小孩一样,这是不对的,成人的阅历和经验怎么可能变回到小孩那样天真无邪呢?虽然我们的心很解脱很自在,但我们的智力水平、智慧水平是不会倒退的,古装戏里面不是都说“为民父母官”嘛,圣人皆孩之是圣人把老百姓都当成自己的儿女来看待,那为什么圣人不将老百姓当做自己的父母来看待啊?这有什么微妙的差别啊?父母对儿女的关怀很多都超过了儿女对父母的孝顺,所以皆孩之是圣人将百姓都当成自己的儿女来关心、看待。谢谢大家。
道德经 第五十章
【原文】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释义】
我们中国道教协会第一任会长陈撄宁先生都专门研究这一章,他老人家非常博学,包括历史上韩非子、王弼等等对这一章的注解,都找出加以印证,好像最后都没有找到比较恰当的解释,我也是一个钻牛角尖的人,对这一章也研究了好几天,现在在这里谈谈我的理解。
出生入死,就是从出生的时候算起,到死去的那个时候。
生之徒,十有三,对此我研究了几天,原来意思是老子对尹喜说,人的一辈子从出生到死去,徒就是我们用脚走路啊,徒步啊,生就是顺境,能够使我们产生好的效应的机会,人生在世顺境的几率大概有十分之三。
死之徒,十有三,死是逆境,逆境的时候大概有十分之三。另外的十分之四就是马马虎虎,不好不坏,或者是有多种选择,这和我们对人世间种种事物的观察就很合理,人生在世顺境差不多十分之三,逆境的时候差不多十分之三,马马虎虎、不好不坏的就有十分之四左右,老子就没有特别说十分之四,如果说了就太执着了,因为也许有时三多一点或少一点啊。
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前面说出生入死,后面就说人之生,这之间有什么区别啊?出生入死就全部说到底了,从出生那一瞬间到死去那一瞬间,因为人老的时候也会遇到一些开心的事或者麻烦的事,那后面为什么说人之生呢?而不说出生入死呢?人之生是指我们人生在世那些在社会上做一些工作啊、其他活动啊的时光,比如退休之后一般就很少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了,这些就不算了,如果在家里养老,除了生活起居各方面小心就好了,就没有其他外部太明显的影响了,所以这里画一个圈,有生之年有在外面参加工作啊、社会活动啊的时候,那些与外界没什么联系的老年时光就不算在这里面了,动之于死地,反过来是于死地动,这就是说那十分之四不好不坏的时候,如果你判断错误,也许本来马马虎虎、不好不坏的处境就变成不好了,动之于死地就是被你因一些主观因素而造成了不良后果,这种机会也有十分之三,就是十分之四里面的三,剩下十分之一可能才是不好不坏,这很符合我们常说的不如意事常八九啊,这加起来就圆满了。接下来还有一句:
夫何故?就是在问为什么“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呢?
以其生生之厚,就是说这个原因,厚是希望更加好,结果是弄巧成拙,本来马马虎虎、比较平稳的状态,就因为你希望它变得更加好,一搞没有想到帮倒忙,就变成坏的啦,生生之厚就是要变得更好,就是因为你贪心,所以事情反而搞坏了。接下来老子怕我们对人生这么可怜、坎坷失去信心,又进一步说:
盖闻善摄生者,盖是古人一句话开启时习惯性的用词,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也可以表示范围很广或很多时候,盖闻可以理解为自古以来或很多地方都听说,善摄生者,陈撄宁老先生、韩非子、王弼这些老前辈这个“摄”字老是搞不懂是什么意思,摄字在字典里通慑字,生是指生命,指生命的一切现象,扩而展之摄生就是小心谨慎去为人处世,整句连起来就是自古以来很多时候都听说善于小心谨慎为人处世的人,这个小心谨慎不是我拉来的,是老子告诉我们的,上一章不是说“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吗?“歙歙焉”不是小心谨慎的意思吗?为天下浑其心,不敢有自私自利的想法,真的常常为天下人着想嘛,浑其心嘛,以天下的事为己任嘛,不就是前边说的“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吗?不是吗?歙歙焉就是小心谨慎啊,小心谨慎不是慑吗?所以摄生者就是“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嘛。
陆行不遇兕虎,以前不像现在城市这么繁华,常常有一些荒山野岭,兕是指犀牛,尤其指雌性的犀牛,按照科学的说法雌性犀牛在哺乳期或临产时特别的警觉,发现周边有异常情况会拼命地攻击别人,特别凶,老虎大家都知道也特别厉害。就是说那些善于小心谨慎为人处世的人,他在陆地上走路不会遇到猛兽。
入军不被甲兵。这里关键词就是被字,有些人解释不被甲兵就是不用带着卫士,或者是武装的警卫,这种理解也有道理,另外一种理解是自己穿着铠甲带着兵器,但是我觉得如果从前一句“陆行不遇兕虎”,前面说遇,后面这个被应该理解成不被遭遇,而不是自己去准备,入军不被甲兵就是经过那些有战争的地方、有军队驻扎的地方不会遭遇武装军兵的攻击,那为什么会这样啊?老子继续讲。
兕无所投其角,犀牛没有目标可以用它的角去攻击的;
虎无所措其爪,老虎也没有目标让它们的爪去抓他们;
兵无所容其刃,兵就是甲兵,武装分子,没有目标可以容其刃,什么是容其刃啊?如果刀砍到身体里不是就身体容忍这把刀了吗?老子在这里用这个“容”字非常精妙,如果这把刀砍不到那个人,那也是虚晃一刀了,没用了,到砍进身体里才是容啊,我们不是有个成语叫无地自容吗,这里也是这个意思,容其刃就是砍不到,那些武装分子没有目标可以使他的刀刃去杀害他们。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上边说的这些“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是什么原因啊?是因为他们无死地,无有造成死的原因,也就是说老远看见有老虎我就躲开了,有军队我就想办法绕过去,没有发现我,怎么能够伤害我呢?以其无死地,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导致死亡的原因。谢谢大家。
【补充问题】
网上憨山大师对这段的开示,是用佛家的来解释道家的,比如出生入死,就是出生为因,入死为果,圣人就达到了无生的境界,所以后面的那些伤害对他都不会有影响。请师父开示。
【回答】
我觉得憨山大师那段时间是一个人在搞这事情,所以就在那里发挥,你怎么不想想老子《道德经》是对尹喜说的,我在研究这一章时也在那里打坐念佛,在想老子啊,为什么这段话怪怪的啊?怎么连我也摸不到头脑了?刹那间眼前一亮,看见老子和尹喜坐在石头上背对着我,我远远的看见他们在聊天,看见老子挥挥手说出生入死,做了个手势是从生出来到死,刹那间我明白了。而且憨山大师那么解释你们读完之后就傻了眼,就觉得老子有点精神分裂症一样,上面说得好好的,话题一转怎么就是虚无缥缈的,老子是大智慧的人,我请一个人告诉你们大智慧的人头脑有什么特征,那就是释迦牟尼佛,在三十七道品里面的四如意足――欲如意足,精进如意足,念如意足,思惟如意足,我要告诉你们的就是后面两个,这和老子的讲话有关,念如意足是有大智慧的人不会像阿婆一样说着说着就忘记了,他们说什么事念头很清晰的,思惟如意足是他们的思路非常严谨,不会说着说着断层了,你看我来解释老子肯定是拍着我的肩膀说很对的,为什么啊?他上边说到“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真的是众目所瞻,圣人在高处不是那么容易做人啊,都要小心谨慎啊,也就是歙歙焉,那尹喜就肯定说“怎么做才叫做歙歙焉啊?歙歙焉有什么好处啊?”,老子就告诉他,人生在世顺境有的,逆境也是有的,还有就是自找麻烦的,本来不好不坏的,自己认错方向了,又惹麻烦了,尹喜一定会继续说“人为什么会惹麻烦啊?”,老子告诉他那是贪心啊,以其生生之厚啊,尹喜说“我知道了”,尹喜又说“人生那么麻烦、那么危险,有什么好办法啊?”,老子就说,我听说自古以来那些善于为人处世、歙歙焉的人,只要做事小心谨慎、如理如法是不会有太多危险的,就算在陆地上走也不会遭遇猛兽的袭击,就算从兵荒马乱的地方过去也不会被攻击,尹喜说“有这么神奇吗?”,老子说“不神奇”,只要你善于回避、善于小心,人家没有发现你怎么攻击啊,尹喜说“感谢师父指点!”,这不就明白了吗?看看憨山大师在那里自己自吹自擂,说完了老子可能笑的连牙齿都掉光了。谢谢大家。
[了空居士(无忧道人蔡衍颛)QQ:519702412] 免费打通大小周天,了空居士蔡衍颛先生的微信:1371586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