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释义——第六十六章至七十章

道德经 第六十六章

 

【原文】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释义】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江就是大江,像长江、珠江啊,海就更厉害啦,百川都是归入大海嘛,老子就是善于以我们熟悉的事物来做比喻,来阐述他想说明的道理,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百就是表示很多,谷就是山谷,山谷里的水流入大江,再流入大海,王来比喻汇入、汇聚的意思。以其善下之,是因为江海都是出于最低的位置,善这里有赞叹的意思,是老子对万事万物的感悟,用这个“善”字来赞叹,其实这是自然现象啊哈。故能为百谷王,因此江海就能够成为百谷之王,百谷都会归附到江海里去。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老子就是用自然现象来阐明为人处世的道理,圣人是指那些有智慧的人,这里是指圣明的、贤明的统治者,欲上民就是想做老百姓的领袖,在言语上一定要谦虚、谦下,使大家听起来顺耳,就会民心所向,众望所归,必就是一定,以言下之就是语言方面一定要保持谦虚、谦卑,才能够是人家服气。欲先民就是要站在老百姓的前头,必以身后之,身就是身体,引申开来就是享受啊、名誉啊等等,一定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人民的后面,一定要为老百姓谋幸福,不能只是想着自己,那就麻烦啦。这里一个是言,一个是身,身是指行为,如果你只想着做贪官污吏,只是为自己,自私自利,老百姓看着都不顺眼,老是说话自高自大,看不起别人,人家听着不顺耳,也会很麻烦,所以要做老百姓的领袖,必须以身作则,将自己的利益放在老百姓的后面,要为老百姓着想。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这些圣贤虽然处在人民之上,地位很高,人民就不会觉得压抑、压迫,处于老百姓的前面,比如可以首先接触到利益啊等等,但是老百姓就觉得本来就应该这样的,不觉得他在损人利己,这些圣人虽然得到很多荣誉、利益,但是老百姓觉得他们是应该得到的。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如果一个领导者能够做到“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老百姓就会非常爱戴、尊敬、推崇他,推就是推崇、推举,厌就是厌烦、讨厌,就是心里愿意推崇他,而没有厌恶之心。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就是因为没有去争名夺利,而是处处为老百姓着想,处处为民做好事,所以他一切良好的言行,赢得老百姓发自内心的崇敬,大家都公认他是个圣人、圣贤、好领导,就不会有人去争夺了,以无私而成就他的名誉,就自然而然形成了,别人想去诽谤他,和他一比高低,都没得比啦,别人没办法做得他那么完美。

大家如果对《道德经》熟悉,可能就会想到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圣人能够做到那么完美,如果有人想要诽谤他他也不怕的,因为他莫争、没有功德相,没有自吹自擂、默默地奉献、没有一丝破绽可击,所以就不会有“美之为美,斯恶已”、“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因为没什么东西可以诽谤啦。谢谢大家!

 

道德经 第六十七章

 

【原文】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释义】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天下人都说我讲的道太深奥了,就好像和别的东西没有什么相似的,没有什么东西和我讲的道好像一致。

夫唯大,故似不肖。夫是语气助词,就像《曹刿论战》里面讲到的“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里的夫也是语气助词,唯表示肯定,就是只因为的意思,只因为太深奥了,似乎没有什么东西和我讲的大道之理是一致的。

若肖,久矣其细也夫!这句话很重要,有些人说这句话可能搞错了,其实不会,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和别的东西相似,早已微不足道不值得一提了。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我有三种宝贝,持就是用手拿住,是比喻,保就是保护、保重,一直都好好地拿住它,保护它,这些都是比喻啊。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第一件就是仁慈,第二件就是节俭、勤俭,第三件就是不敢去出风头、招摇,这里的不敢为天下先是这个意思,而不是不敢去带好头、做好事,是不会自我炫耀的意思。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这里就继续解释,慈故能勇,我刚才用狼和羊来比喻,动物只有那种本性,缺乏主观能动性,人就不一样了,一方面有与生俱来的性格,同时还有某些原因引发的主观能动性,慈是仁慈,仁慈的人已经问心无愧了,如果还有人要来欺负我,我就会挺身而出,那个时候真是势不可挡了,因为已经问心无愧了,这个勇从心理素质来说是没有能超越的了。以前说帝国主义是纸老虎,帝国主义到处欺负人,哪天人家豁出去挺身而出的时候,他就会夹起尾巴逃跑了,就是这个意思,慈故能勇就是从这个角度来论的。俭故能广,勤俭和小气是两码事,勤俭的人是对自己勤俭,对别人可能会很宽厚、大方,小气的人是对自己很阔气,对别人特别刻薄,另外勤俭才能积累你的东西啊,等到用的一天才有这种资源啊,如果平时早就漏掉了,入不敷出,用的时候怎么能用到呢?如果平时开源节流,就会有丰富的积累,才有能力去广啊,才有这个基础啊,是这个意思哈。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首先看器是什么?有一个成语大器晚成,大器就是有大的成就的人,这里的器就是有成就的人,老子为人处世的方法是“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还有“功遂身退,天之道”,就是不要居功自傲,更不要自吹自擂、招摇撞骗,要做实事,不敢为天下先就是在利益方面处在大众之后,不去争名夺利,这种人才能成为人才、有成就的人的领导者。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我们从后面来讲,死矣,就像我们平常说的死定了的意思,今是指现在,舍慈且勇就是舍掉了仁慈,苟苟且且地去搞匹夫之勇,舍俭且广是没有注重勤俭节约,轻率的到处挥霍,舍后且先是没有注重谦虚谨慎、不敢为天下先的作风,老是去出风头,做出头鸟等等,这些做法肯定是死定了。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那些真正仁慈的人,如果打仗,面对敌人,一定会取胜,因为他们肯定是到了底线了,忍无可忍了,如果他们来防守,一定会守得住,我们现代人听到这里,说如果你的武器装备很落后,真的能守得住吗?确实也对,这些真正仁义的人往往思想是很清醒的,搞好自我建设啊,这些就不要扯了。

天将救之,以慈卫之。老天要救谁、帮助谁,以慈来保卫他,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如果真正做到了仁慈,做一个问心无愧的人,用来战一定能胜,用来守一定能固,反过来说这就是我们的天性,一定要这么做,就没有什么危险了。就像前面说过的“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还有“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等等,真正问心无愧的人,也会处处观察外边的变化,不会那么傻乎乎的麻痹大意。谢谢大家!

 

【问题】

文中说到那些“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的人是不是有些倒果为因啊,追求结果,因上又不努力,是不是这样啊?

【解答】

对的,就像我刚才说帝国主义是纸老虎嘛,到处穷兵黩武,到处去招惹是非,如果人家真的豁出去和他干,他也楞住了,从舍俭且广看,俭实际就是厚积薄发,真正有智慧的人懂得开源节流,厚积薄发,不会麻痹大意,就像前面说过的“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还有“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等等,他们会有所准备的,谢谢大家!

 

道德经 第六十八章

 

【原文】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释义】

善为士者,不武。这里关键词就是“士”和“武”,前面讲过“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还有“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里面都有个“士”,这里的士是指那些有智慧的人,那些微妙玄通的人,或那些上士之人,武就是武装、武力,这里的武特指穷兵黩武的意思,整句的意思就是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会到处耀武扬威,四处去发动战争,但是他们不是不注重武装和武力,《道德经》里面讲过“以正治国,以奇用兵”,还有“国之利器,不可示人”,“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老子反复讲到这些就是要说武力要用一定要看得很准,出奇制胜,不要滥用。善战者,不怒。善于打仗的人不会被激怒,就像《三国演义》里面的许褚,赤膊上阵中了箭是活该,好像记得是鲁迅先生说的,许褚是曹操手下的一员猛将,非常厉害,有一次和张飞交锋时,浑身是汗,干脆回营把盔甲全脱了,赤膊上阵,被张飞射了一箭,就留下了这个笑话,这些人被激怒了就会逞匹夫之勇,所以善于打仗的人会沉着冷静,不会被激怒,逞匹夫之勇。善胜敌者,不与。打仗有很多妙法去战胜别人的人往往不会采用正面冲突的方法,不与就是()正面冲突的意思,《孙子兵法》的谋攻篇讲过“孙子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下策攻城”,伐谋就是用种种巧妙的方法去扰乱敌人的计划,这种战胜敌人的方法是最高明的,不用头破血流的,伐交就是扰乱敌人和外面的联系或交往,这里的“不与”就像伐谋和伐交。善用人者,为之下。为之下就是对你要用的人要礼贤下士,要以恭敬心礼请那些贤能,善于用人的人往往就是礼贤下士,把自己的位置摆的很低,很谦虚,历史上就有三顾茅庐的美谈嘛。

是谓不争之德。是谓就是指前面这几种情况,能做到前面讲到几种的可以称之为不争之德,怎么个不争呢?“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就是取得彻底胜利的“不争”,德是不是道德啊?有点是,更是说规律、行为,前面几种情况做好,就能取得全面的胜利,是天下莫能与之争的规律。是谓用人之力。力是能力、才能,一个人做到前面这些,说明具备了运用别人的能力、长处。是谓配天古之极。天是指空间,古是指时间,极就是最高境界,连起来按前面那样做就称得上从古到今、一切时、一切处做到了最完美、最完善的境界,如果这么做实在是太完美了。谢谢大家!

 

道德经 第六十九章

 

【原文】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释义】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用兵是指带兵打仗的人,懂得带兵打仗的人都有一句话,这里的关键词是“主”和“客”,有人讲“主”是主动,“客”是被动,如果我去你家做客,那我就是客,你就是主,主是在家里等,客是从远处过来的,有个成语叫不速之客,我们习惯上看到主就是等在那里,客就是不固定的,吾不敢为主而为客,就是打仗时我不敢暴露在一个固定的地方,老子前面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用兵要出其不意、出乎意料的,要像一个客人一样没有一个固定的时空。不敢进寸而退尺,往前进标志着进入了不了解的范畴,往后退就是回到你认识的地方,也就是不能轻举冒进,要稳妥。

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做什么事情不要主观冲动,不要轻举妄动,要无行而行,就是一切条件都具备了,你必须这样做,就是无行而行,不要冒然而为、轻举妄动,这就是行无行。攘无臂,攘就是用手推开东西,攘无臂就是你要推开东西是因为那个东西必须推开才去推,而不要自以为是,扔无敌,扔这里有点摧毁、打击的意思,就是打击敌人时你心中不要有敌人的想法,就是觉得这些必须打击我才打击,不要因为我恨他或讨厌他才去打击他,而是形势显示不打击不行,执无兵,执就是拿着,兵是兵器,就像手上没有拿着兵器一样,就是说不要太依赖兵器,手上的兵器虽然好,但还是要估量发挥的怎么样,不要将希望全部放在兵器上。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祸就是灾难,打仗最大的灾祸就是轻敌,如果轻敌就会将我的宝贝都失去了,老子的宝就是慈、俭、不敢为天下先,轻敌就是太好战了,慈就没有了,轻敌了,一切资源都暴露出来了,就无法厚积薄发了,轻敌也是太冒险了,也不是不敢为天下先了,老子的三个要点全部给搞错了,几乎把这三宝全部丢失了。

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互相抵抗的两支军队如果双方的兵力差不多,哀者是什么意思啊?第三十一章中讲到“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哀不是悲哀的意思,否则和曹刿论战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就不一样啦,哀就是同情心,为什么有同情心的军队就能打胜仗呢?有同情心的军队一定是正义之师,打仗前搞一些政治攻势,也许敌人就会军心涣散了,甚至有些人就无心恋战或跑了,所以有同情心的军队就必然能打胜仗,这些只是从思想方面讲,并不是说打仗时找几个老实人说几句好话就能打赢的,老子还讲过“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以正治国、以奇用兵”等等,老子还是很厉害的,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哀者胜是从军队的思想建设上来说,要打造正义之师,从策略上来说就是“以奇用兵”,从装备上来说就要“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谢谢大家!

 

道德经 第七十章

 

【原文】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释义】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就是我所说的话非常容易理解,也很容易做到。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但是天下的很多人却都不能理解,也不能做到。上面的两句话好像有矛盾啊?

言有宗,事有君。宗就是宗旨、源头,君在这里指事情的关键所在,一切的言语都是有它的宗旨,也就是核心思想,做什么事情都有它的源头、总枢纽。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无知就是不懂得“言有宗,事有君”,什么道理都有个总体的思想,事情都有核心所在,但是很多人就不懂得这种道理,所以他们就不理解我,不了解我。我们进一步探求一下,老子所说的“宗”和“君”在《道德经》里有没有说过啊?前面有讲“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都是说到万事万物的总规律,譬如“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等等,都是说到事物都有发展变化的源头、规律,要从这里认识就正确啦。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希就是稀少,贵就是可贵,理解我的人很少,按照我所说的这些客观规律去做事情的最可贵。

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有人解释这句话真的很幽默,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啊,人都是穿着破旧的衣服,里面藏了美玉,怎么会有这种解释呢?不是这样的,被褐而怀玉是比喻,是说从外表上看很普通,但是心中有大智慧,圣人不会到处去炫耀,因为他知道,很多人是不理解他的。那这样的做法和毛遂自荐是不是矛盾啊?不会的,这其实是和佛家的观机是一致的,圣人会看准时机才会讲,如果大家听不懂就先不讲了。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圣人不会到处张扬,心中却是有大智慧的。谢谢大家!

 

【补充问题】

您讲的“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我没有听得太清楚。

【回答】

夫是语气助词,古文中开启的一个助词,唯是表示肯定,这里是肯定下面的“无知”,无知就是不懂得“言有宗,事有君”,就是很多人不知道这个道理,就是因为不知道这个道理,就对我老子不理解了,“不我知”其实就是“不知我”,就是不理解我,不理解我的言论、行为,就像“众人察察,我独闷闷”,人家是“如春登台”、“如享太牢”,我就没有那种兴趣,不理解他所讲的道理,也不理解他所表现的行为。谢谢大家!

【补充问题】

则我者贵,则是什么意思?

【回答】

则就是原则,也就是按照我所讲的、我的行为规范去做事的就是最可贵的。

 

[了空居士(无忧道人蔡衍颛)QQ:519702412]          免费打通大小周天,了空居士蔡衍颛先生的微信:13715860608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