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释义——第七十六至八十章
道德经 第七十六章
【原文】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释义】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这两句有些人就解释为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人死了之后身体是僵硬的,那刚死的时候不是也柔软吗?不对的,我们看看老子关于人的生和死有什么观点,前面有一章说“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这里老子一定不是说人死了尸体的变化,是说一个人对生活的态度,就是那些热爱生活,也就是前面讲的“怕死”的状态,不是贪生怕死,是使人民热爱生活,那些热爱生活的人性格都比较随和,没有那么倔强,愿意和周边融洽。其死也坚强,这里的坚强不是指遇事很坚强的意思,是指顽劣不化,性格很牛、(很)强,表现出不怕死,就像本来就想死你们还敢来惹我的样子,那些想死的就表现出顽劣不化,性格很古怪、强硬。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据说《道德经》就是老子与尹喜的对话,也许就是老子在和尹喜聊天吧,尹喜记录下来,就像我们以后要讲的《论语》一样,是孔子和一些学生们的对话,其实佛经也是的,是释迦牟尼佛和弟子们在一起答疑解惑的记录。这里老子也是如此,从大自然的现象也看得出有类似的规律,草木活着生长的时候是柔顺的,死了之后就变成干枯的,如果一个人的心已经死去了,就会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对什么东西都不愿去化解、容忍,这是一个比喻。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徒就是徒众,因此凡是那些坚固、挺强的东西是属于已经死去了,没有什么变化了,那些柔软的、能够谦让退让的、有所改变的就会有发展空间,有希望,是属于有生命力的范畴。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从前面所讲的人、草木等等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兵强的强是逞强的意思,打仗不能逞强,那样会轻敌,容易被人家看出破绽,就会被消灭,所以逞强的军队太过肆无忌惮啦,往往会被人家给消灭了。木强是指没有韧性的木头,如果树木很柔韧,弯下去也不容易折断,如果很脆、很硬,就容易被折断。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强大的人就要谦虚,摆在低位,柔弱的人就要表现出自高自大,别让人看不起,是不是这个意思啊?那不是变成纸老虎了吗?不是这个意思,本意就是逞强、自高自大就会被动、处于劣势,“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啊,打仗的时候要智慧一点嘛,“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那逞强、自大,什么都暴露出来,往往都处于劣势,《孙子兵法》的谋攻里写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下策攻城”,下的意思就是劣势。柔和、不逞强往往处于优势,因为没有完全暴露出来,因此就不会被动,还可变,如果你没有暴露,若隐若现,人家就不敢轻举妄动,或者是有分散了兵力就被你给消灭了。整个过程老子就讲到对事物的观察和具体应用。谢谢大家!
【补充问题】
没有听师父讲之前,觉得“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是一种对比,听了您的讲解明白多了。
【回答】
其实人和草木还是不同的,草木死了就是死了,人身体死了也是什么都没有了,但是有一种情况是身体活着,心已经死了,这种是最麻烦的,好像现在有很多修行人,堕落到顽空里面,就等着快点往生啊,家庭、工作都放下了,那真的是活死人啊,这些人还会很固执,我接触过这种人,家庭、婚姻、工作、名、利什么都不要,就是要一心念佛求往生,这些人劝也劝不动,那不是“坚强”吗?这种身体活着心已经死去的人才是最难搞的,如果人真的死了也就算了吧,也没有探讨的余地啦。
道德经 第七十七章
【原文】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释义】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与字是语气助词,和欤是通假字,大自然的一切现象、规律都有一些共同之处,就像拉开的弓一样。拉弓是上面的就会往下压下来,下面的就往上提起来,各方面都朝着中心过来,一拉开上面压下来,下面提起来,达到平衡。太高的部分就往下压,太低的部分就往上提,那条弓弦本来是直直的,一拉开弓就接近一个圆形一样,这些都是在描绘弓拉开时的状态。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大自然的规律就是损有余而补不足,多余的东西会慢慢地去掉,不足的地方会慢慢地补起来,这是天道的正常道理,真的自然界都是那样调节的吗?像黄土高原,远古时代有很多生灵的,滥砍滥伐现在变成黄土高原了,不足了为什么不长一些树起来啊?那怎么解释啊?其实更深一点想,那里有不好的自然现象,那我们就应该去搞好它,遵循天之道嘛,这才是圣贤的行为,而不是等在那里,等老天帮你补,反过来要遵循大自然的规律,那里的树木砍得变少了,就想办法种的多一点,要不然就会水土流失啊,不去补就违反了自然规律,应该是这样的道理。大自然有一种自然平衡的能力,如果我们也遵循这种平衡的规矩,那就属于圣人的行为标准。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人的行为习惯,一般指没有智慧的人,是剥夺那些不足的东西去奉献给那些有余的人,是一种趋炎附势,或者是统治者贪得无厌,是一种坏的习惯,就像唐朝杜牧写的《阿房宫赋》,写秦始皇父子,“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收割老百姓的东西连皮都扒去了,自己用就非常浪费,这就是“损不足以奉有余”,不足是老百姓,有余是统治者,这样是违反天道的。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谁能够将自己多余的东西奉献给天下,就是给天下苍生,只有那些有道之人才会这么做,有道之人就是圣人。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有些人就说最后的三句话和这一章合不拢,应该是搞错的,请大家记得,古人做事都很认真,包括马王堆出土的文物啊等等,当时发现这些文物的学者,治学还是很严谨的,有没有错的呢?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也不敢说百分之百没有错,但是自古到今很多学者治学还是很严谨的,不是那么随便会错的人,那我们来研究后面三句是不是搞错了呢。是以就是因为上面这些原因,圣人就是有余以奉天下,那些有智慧的人做了好事、奉献不会居功自傲,立了大功不会去执着这个功劳,不会想用这些功劳换取一定的名利,做了好事也没有觉得了不起,事情做成功了也不会老是霸住那个位置,他们认为这是大自然的规律,自己遵循大自然的大道之理是应该的。其不欲见贤,这里的见是通假字,通现字,见贤就是体现超越别人的地方,那些圣人不会执着自我表现,做实事,不会去自吹自擂。谢谢大家!
大家听了我的解释“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做了好事不会觉得了不起,事情办完了也不会永远占住这个功劳,处在那个位置,他们永远不会执着自己的贡献,不会自吹自擂,这样解释完了不是和天之道是一样的吗?跟前面的“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联系起来一点都没有错啊,后面的三句话就是在说“有余以奉天下”的具体做法。不能觉得“有余以奉天下”就“为而恃之”,“功成而处之”,特别希望“见贤”,那样又会招来很多非议的,那就落入了第二章中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那就麻烦事就来了,做好事,最后搞得乱七八糟,指责啊,挖苦啊,批评啊,都会有,那还不如不干,人怕出名猪怕壮啊,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如果能做到“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不欲见贤”,就不会惹来那些非议了,这三句话是特别交代啊,如果真的做了好事,又很执着,那不是惹来很多麻烦了,如果做好事,又是那么的自然,就没事啦。谢谢大家!
道德经 第七十八章
【原文】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释义】
这一章最难搞的就是第三句,以其无以易之。我们先从第一句开始。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天下的东西没有一种比水更柔弱的,装在瓶子里、盆里面或倒在地上形状都会改变,最柔最弱的,攻击、摧毁那些坚固的东西水是最厉害的了,像决堤,堤坝那么牢固,水足够大的时候堤坝也会被推倒,没有什么比水更厉害的了,水很柔弱,但是水的作用又很厉害。以其无以易之,我查了古今中外很多人的注解,解释为就是因为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替代的,前面已经说了两句水的特点,这一句不是多余吗?这句话正确的解释应该是就是因为水这种柔弱的特征不会因为什么条件而改变。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弱能够胜强,柔能够胜刚,这个大道理天下人都知道,但是又没有人能够做得到,莫能行也是指天下人,老子将水和坚强事物的关系引用到为人处世,如果人也能做到非常柔和、柔弱,刘伯温写过一篇文章——《说虎》,他说老虎力气很大,爪牙也很厉害,所以人会被老虎吃掉,但是很多老虎都是被人打死或捉回来,为什么人能够将老虎杀掉或抓回来呢?就是认为人有智慧,老虎只会用力气或厉害的爪牙,人可以用种种的工具等等,老虎用一,人可以用百,老虎还是搞不过人。柔不是傻乎乎地像猪、白兔、绵羊那些只会老老实实的,老子柔的意思就是不要硬碰硬,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语,还有“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这里的柔是智慧,不要和别人硬碰硬。其实太极拳就展示了这个道理嘛。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就是因为“弱之胜强,柔之胜刚”这种道理,所以圣人告诉我们,我查了一下还是天下王大一点,社稷主小一点,垢就是污垢或什么东西沉淀下来,受国之垢就是那些为国家忍辱负重的人,社是指土地神,稷是指谷神,五谷之神,社稷有时也代表国家,那些能够为国家忍辱负重的人才称得上社稷主,就是某一范围的领导者。受国不祥就是帮助国家承受危难,挺身而出来保家卫国,这些人才是真正的领导者。
正言若反。合乎大道之理的言论、道理就是正言,若反就是和世俗的说法有点相反,那么相反在哪里呢?我们追溯一下这章讲的“弱之胜强,柔之胜刚”,这两句会不会跟一般人的看法相反啊?老子有没有什么说法或评论啊?有,“天下莫不知”说明了一般人的看法相反。还天下人个个知道这个道理,那就说明“弱之胜强,柔之胜刚”这种说法不会跟有“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这句会不会相反啊?会的,汉朝的贾谊写了一篇文章《过秦论》,里面总结到“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秦始皇那么强大,还是被陈胜、吴广和项羽、刘邦等等这些人搞倒了,那秦国有什么过错啊?就是仁义不施,仁义不施是什么意思啊?就是他一个人挥霍享乐,老百姓被剥削到骨头都榨出骨髓了,人家就造反了,就觉得日子都不好过了,或者甚至比死去还艰难,那还不如拼一下老命,结果就被拼倒了,反过来希望江山千秋万代,那该怎么做啊?就必须为天下人做贡献,做实事,不要做了社稷主或天下主就是来享受的,那就麻烦了。一般人做社稷主或天下王都是喜欢享受的,老子说的“受国之垢,受国不祥”不是累死了嘛,古圣先贤是这种思想的,就好像古代有所谓的许由务光,人家请他去做国王他却不做。所以真正符合大道之理的言语,一般人听起来好像是在说相反的话。谢谢大家!
道德经 第七十九章
【原文】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释义】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和就是和解,和大怨就是大的矛盾、大怨恨、大怨仇,通过什么原因还是和好了,必有余怨就是心中多少还是会有点疙瘩,怨恨的一种阴影,那怎么化解这些心中的疙瘩呢?方法就是报怨以德,报就是酬报,怨就是那些怨恨,以德就是以德行,好的行为,好的心态,所以要化解人家心中的余怨就要对对方有好的态度和行为,以德行去消化他内心的余怨。安可以为善?我看过很多人的解释,我也思考了一天,我们习惯把“安”字看成疑问,就是解释为怎么可以这么做啊,能够对吗?我一直搞到昨天晚上,睡不着觉,半夜两点多起来打坐,思考这个问题,突然间好像闪出了老子骑着青牛,空中好像传来两句话,一句是“家和万事兴”,一句是“相安无事”,我刹那间明白了,这个“安”应该就是相安无事、和睦相处这种意思,而不是反问词,豁然开朗之后,整章就融通了,这里正确的理解一定是能够凭着和睦相处这种关系可以使未来越来越好,彼此相安无事啦,关系就越来越密切啦,那不就是越来越好了嘛,这就是安可以为善,为善就是使未来更加美好。跟那些有大怨仇的人和好,心中总是有些疙瘩,那么怎么办啊?就必须以好的态度、行为去感化对方,使对方的疙瘩彻底消失,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啊?原因就是和为贵嘛,大家和睦相处,局面就会越来越好嘛,老是吵吵闹闹或战争,彼此都不好,所以说安可以为善。那这个“报怨以德”的观念从哪里来啊?是不是老子的一贯思想啊?是的,以前不是说“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还有“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就是做到至柔,以良好的行为去面对有仇怨的人,对于那些有恩的人就更加要报德了,怨的人以德报之,恩的人更加要感恩戴德。从上面这些章句来印证,豁然开朗,就觉得“安可以为善”就是彼此和睦相处,相安无事,未来就会变得越来越好。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关键词是左契,古代人的契约都是分左右写的,中间可能再写了什么东西,然后分为两半,两个放在一起就是完整的,一般这人就拿着左边,古人通常以左为大,右边为次、为客,契就是我们现在的合约、合同,那些有智慧的人跟别人合作事情的时候,坚守信约,但是不会去强制别人也必须遵守,因为有些特殊情况可能真的做不到,人品不好赖账也是有的,那就先管好自己,没有一定要责备别人和自己一样,反正我带好头。
有德司契,无德司彻。老子进一步告诉我们,不仅仅圣人这么做,一般品德好的人也是这么做,有德的人是掌管、履行好自己的合约,无德的人就是专门在指责、责备对方,彻是推翻、撤掉的意思,不是严于律己,而是严于责人。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天道无亲的意思是天道是大公无私的,没有因为和自己亲近而特别照顾,跟自己疏远而特别的不照顾,不会的,天道是那么的无私。善人是不是指善良的人啊?不是,如果专门对善良的人好,不就是天道有亲了吗?无亲就是对大家一样的,老子前面讲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就是一视同仁,常与善人最正确的意思是“常善与人”,也就是以良好的一面去对待一切人,明白了前面的“天地无亲”,就知道不是专门对好人好,对坏人不好。上面一整章的意思就通达啦,老子告诉我们学习水那种至柔的特征,和大怨,人家有余怨,你还是首先带头对人家好,使他内心的疙瘩给彻底消失,搞好彼此的关系,搞好人与人的关系,搞好邻里关系,搞好邻国的关系,有什么好处啊?相安无事,未来就会变得越来越好嘛,天天吵架、天天战争不是很麻烦嘛,就是安可以为善,要怎么做啊?自己带好头、守信用,继续推下去,品德好的人都是这样做的,都是自己带好头,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是总是去求全责备其他人,那么他们这么去做其实是怎么回事啊?这个跟天道是一样的。谢谢大家!
第八十章 [原文]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小国寡民。我看有些人的注解就说,使国家变得越来越小,使人民变得越来越少。那我们来说句笑话:使国家变得越来越小,要怎么变啊?那不是老是在闹分裂,好像苏联解体一样,是不是?那要不然,国家就那么大,你要变小怎么变,那只能要分裂了,那真的是没事找事做。那寡民,那么多人口你要将它变少,当然就有两种方法,一种就是计划生育,一种就是将人杀死,是不是啊?那真的使国家变得越来越小,使人民越来越少,那不是屁话嘛,是不是啊?那么老子的本义是什么意思?老子的本义其实没什么,就是小国,国家很少,国家小,人民也少,小国寡民嘛。就是说,其实他是承接了上边,老子一贯的思想就是圣人统领天下嘛。他这一章主要是讲如何去将周边的那些小国家给慢慢统一起来。紧接着上一章就是: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其实就是说,要使国家统一,有些人肯定是不服气,那么你如何去,又能够统一,又能够慢慢地将这个人家怨恨的情绪给化解,这是连接了第79章的意思,是告诉———其实就在跟尹喜在聊嘛,就是说,哎———因为老子那个时候是东周末期嘛,周武王那个时候,刚开始那个叫西周,后来慢慢就过渡到所谓东周,就是比较衰落了,国家要分裂了,就分了很多小诸侯国嘛,原来都是属于周天子这个管辖的,慢慢的大家都什么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啊,慢慢的大家都要起来搞分裂了。所以老子说,其实要将这个分裂的局面给搞好,那你就要将这些小诸侯国怎么安抚好。和大怨嘛,怎么去搞好?所以就进一步分析:小国寡民,就是说当时天下很多都是小诸侯国,国家又小,人民也少。也就是说它并不强大,并不强大。
那进一步来形容不强大,就后边有一句,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有些人乱七八糟,说“什伯”,什就是十,伯就是一百,就说这是军队的编制,那如果是军队的编制,后边又用个“器”字干什么呢?器就是器具嘛。其实这句话是进一步来给我们描绘小国寡民的情况,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之器,就是器具,什伯,什就是十,伯就是一百,其实这就是我们俗话说:哎呀,几十一百,从十到一百之间,其实就是几十乃至一百,就是说能够供几十或者一百人用的东西,他们可能都用不上,有些小国可能其实就像我们现在的村庄一样,小诸侯国很小很小。就是他们小到什么程度啊,使有,就是让他们拥有几十到一百人可以用的东西或者场所之类的,他们都用不着。使有,这个几十到一百人用的器具或者是设施,而不用,他们都用不着,说明这个国家很小,说句不好听,很小,很小。
那接下来就说,就说那些国家那么小,人民又少。其实你只要用一定的方法,就能够使他们给安抚住了。那么要安抚他们要怎么做呢?老子进一步说,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远徙,徙,是什么意思啊?搬迁、搬家,去到另外一个地方。那么这里关键词就是重死,重死和轻生正好是对比,是不是?不是。这里的死不是与生相对的死的意思,这里这个死字是固定的意思,好像我们去银行存款。我们老家的土话,那些定期的有时候老人就叫死期,定住了,好像有些东西说,这个是死的,那个是活动的。这里的死是固定的意思,这里的死是对应后边的徙。好像说定居和客居,客居他可能是甚至有点要走的意思。所以说使民重死而不远徙。就是——重就是看重,注重,喜欢,就是说你要想办法使老百姓在当地定居,不要随便搬到远方去,古代人口比较稀少啊,古代主要是靠农耕。人跑了,土地就荒芜了,像前边说,师之所至,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以前都是靠农耕嘛,所以你能够留住人口,那个地方的农田才有人去耕耘嘛。所以说,使民重死,就是,重就是看重,死就是定居地、固定。不要在那里流动人口,要定居。而不远徙,不要随便搬到远方去,搬到远方去,这人口流失了,土地也发挥不了作用了,没有人耕种了。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老百姓愿意定居了,不愿意搬迁了,就算家里他们有一个小船或者是一个车,他们都用不着了。这个是进一步给,好像在跟尹喜在聊天,你看啊,大家都坐在这里,大家都不用去搞什么一条船啊,一个马车啊,也就是严格来说,就不会浪费资源了,一心一意去耕田,对国家都有好处。
虽有甲兵,无所陈之。这个甲兵,甲就是盔甲,兵就是兵器、武器。那这个甲兵无所陈之,那这个甲兵无所陈之,他们如果不重死,老是要远徙,那有时候要随身要带一点武器之类的防身嘛,这样也不用准备船啊,不用准备车啊,也不要准备这些防身的武器啊,大家都安居乐业了。虽有甲兵,无所陈之,陈就是陈列,严格来说就是派不到用场了,这些都不用了。
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这个结绳,就是上古时代没有文字的时候,大家最初就是以结绳记事,就是大事就打个结大一点,小事就打个结小一点等等。其实这种记事的形式是很不具体的。那反过来,现在的老百姓如果能够安居乐业,他们的生活就变很简单了,不用文字都没所谓了,大家好好耕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丰衣足食。你也不欠我,我也不欠你,大家也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去吵架,打架的。大家都那么地简简单单地过日子,就算没有文字也没所谓啊。这个是一种比喻嘛,并不是说真的要大家回去用结绳记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就是使大家都恢复到上古时代那种朴素的生活,朴素的生活,是这个意思,那我们继续。
至治之极。至就是至高无上,治就是治理的治,至极这个就是形容达到了最好的,达到了最完美的治理国家的状态,它用了两个——用了一个至字,最后又用了一个极字,就说这个治理国家的这个美好的局面如果达到了最高境界,最完美的境界。
那就是,会产生后边的这个情况——甘美食,就是甘美食,甘,我们常说这个水很甘啊,美食就是很好吃的东西,美味的食品。甘美食,为什么既然是美味的东西,是美食了,还用个甘字干什么?我们吃东西吧,有时候是有机会在那里好好的品尝,有时候是囫囵吞枣,哎,你再好吃,我也没有,记得好像西游记里边猪八戒吃仙人果,他一口就吞下去,不知道什么滋味,他就一口吞下去了,囫囵吞枣,狼吞虎咽,那个也就是太匆忙了。他用个甘字,也就是有点细细的品味,就说明大家生活很轻松愉快,吃好东西,不仅仅吃到的是好东西,而且也有时间好好的品尝。像我们现代人有时候工作很忙,虽然你也有丰厚的收入,但是有时候赶时间嘛,有再好的东西有时候你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可以好好来品尝,也有这个情况的。所以说甘美食就形容,第一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很好,第二人们的心情也很舒畅,时间相对也没那么紧张,啊,那真的是让人向往,甘美食是这个意思,
美其服,那为什么他说美其服,而不是说服文采。就是穿得很漂亮,穿得很漂亮,还是好像是固定了,没有更大的进步,美其服,那就说明他原来的衣服不是很美,他有时间继续去改善,越来越美。这个美其服,就是有越来越美,就是说他生活的质量会不断地提高,美其服,就是说衣服方面啊,他都在不断地提高。哇,那真的是,日新月异啊。就比服文采,服文采就是达到最高水平的那样。美其服,就说明他的衣服啊,就是改得越来越漂亮,还不断地在更新,不断地在进步,啊,这个更不得了。这个跟甘美食是一个意思,不仅有好东西吃,而且他有时间好好去品尝,去享受生活。
安其居,安居,居就是居住,我们习惯说安居乐业。安其居,安,第一是有平安的意思,第二就有怡然自得的意思。就说明他居住的环境又很安全,他们又很喜欢,环境非常好,非常好。哎,安其居就有这个意思。
那接下来呢,乐其俗,俗是什么,俗就是风俗,习惯。严格来说大方面的俗,就是社会的一种大风气。乐其俗,也就是对整个社会的风气,风尚,他们都很喜欢,也就是整个社会很和谐。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这句话——老死不相往来,以前大家的意思差不多就说比较闭塞,其实在这一章里边看啊,其实不是,不是。邻国相望,古代的国啊很多也很小的,其实就好像我们说啊,隔壁的乡啊镇啊之类,邻国相望,相望就是很近,就是说和周边其他的小国,也靠得很近,都能够看得到他们,对方的,就是大家都是相邻,相望,你看到我,我也看到你们。
那近到什么程度啊?鸡犬之声相闻。鸡,我们知道公鸡母鸡啊,会生蛋的就是母鸡,会啼叫就是公鸡,就是这些鸡。犬是什么?犬就是狗。哎,那边的小国家,他们养的鸡,在啼叫的时候我们也听得到,这边的狗啊在叫,那边也听得到,就说明距离都很近
民至老死,就是老百姓啊,到了很老。老死就不是夭折,夭折就是小时候,年轻的时候死去,就叫做夭折。老死就是活到很老了,自然死去的。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就是很多人活到很老了,都没有到邻国去。他们为什么不到邻国去啊,就觉得自己的国家生活地很好啊。往来,你来我这边,我去你那边。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就是老百姓活到很老了,死去了,他可能这辈子都没有去邻国那里走动过。邻国的人也没有来我们这边走动过。其实邻国的人走动,严格来说,就是有两个可能,一个是觉得自己这边的国家觉得不好,想跑到那边的国家看看,是不是比我们更好,如果觉得好,就搬到那边去。另外,就是所谓的买卖,做买卖。哎,我们这边多余的东西卖给那边,那边多余的东西买过来,或者到那边去买我们这边缺乏的东西。不相往来,那就说明他们生活很富足啊,等等,什么都不缺,也不用想那么多。其实,我们现代人,其实往来,我们不要说邻国,一般打工的人他为什么要跳槽,从这个单位跳到那个单位啊?就觉得这边的单位不好,那边的单位好。所以,不相往来,就是他们的生活很富有,大家都知道:哎,我这里很好了,我不用去别的国家。所以说老死不相往来,并不是说他们封闭,古代的人没有那么封闭的,那小国家你愿意去就可以去的,愿意来可以来的。不需要办什么证件啊,等等的,不用的。那我为什么知道啊?想当年,孔子不是周游列国嘛,他们并不需要到官府去打什么证明啊,不用的,古代不用,好像是自由行走的,愿意去哪里,就去哪里。所以不相往来,就说明他们对自己的家乡非常喜欢,觉得一切都很好啊,我为什么要去别的地方干什么啊?所以,这个是老子跟尹喜讲,如何去用良好的手段安抚小国,使他们愿意和我联合。然后说治理国家,你们要怎么去治理,使大家就能够喜欢自己的家乡,不会到处去搬来搬去,搞得流离颠沛。
[了空居士(无忧道人蔡衍颛)QQ:519702412] 免费打通大小周天,了空居士蔡衍颛先生的微信:1371586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