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空居士讲《论语》【子路篇2】

时间:2018年1月14日  

地点:YY语音-80257频道-一方师特训班

主讲:了空居士蔡衍颛

主持:明双鱼

文字整理:明菂(碧莲)

文字校对:明励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了空居士:诵《诗》三百,这里的诗是指《诗经》,以前四书五经,其中就有《诗经》,《诗经》里边所说的有很多是民风民俗吧,这里说“诵《诗》三百”,就是说熟读了《诗经》里边很多篇章嘛,也就是说以为对民风民俗很了解,大概有这个意思。“授之以政,不达”,政,就是从政,也就是给他一个官职,一个职位去做。不达,达就是达到目的,也就是有些人熟读了《诗经》,然后让他去从事一个管理工作吧,不达,他做不好。“使于四方”就是有事情派他出去外边办事,出使到外边去。“不能专对”,就是说出去办事,牛头不对马嘴,也就说办事能力很差。其实这里就是两个内容,一个是在内做管理,也管不好,派他出外去办事,也办不好。“虽多,亦奚以为?”虽多,就说虽然读了《诗经》那么多,虽然读了很多的书,但是又有什么作用呢?以为,就是有什么作为。也就一句话“书呆子”。哇,你们不要以为现代有很多书呆子,古代同样有很多书呆子。

主持:所以就说这个书呆子现象也是传承了千年以上了。

了空居士:何止千年啦,昨天我们去参加七十九届岭南学术论坛,我们很多人在吃饭的时候,有一位教授他就感慨的说了一句话,他说我怎么想都是想不通,六祖惠能大师一个字都不识,他怎么能够成为一代大宗师,流芳万世?我们现在还在看他的《坛经》,他说我们好歹也读了不少书。我就说其实吧,六祖他为什么那么厉害?他就是明心见性。明心见性就是《楞严经》里边说的“知见无见”,他永远不带着成见看问题,所以他将事物看得很清楚。那个教授觉得我说的也是有点道理。所以说诵诗或者读书读了很多,但是你没有和实际联系起来,那么也真的确实变成书呆子,好像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也是诵诗不少,也读了不少书,所以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深思。我们回头再说《孔子马逸》,刚开始子贡出去讨那个马,那个农民不给,后来那个帮孔子赶车的鄙人,去讨就一下子讨回来。我就联想到孔子曾经说“不知言,无以知人也”,那么你说了空居士你会不会喝醉酒?不知言?子贡何许人也,人家是孔门十哲之一,而且以辩才而著称,那么怎么子贡在农民那里,滔滔不绝,说到没话说了,没办法回来,所以真的是很值得我们深思。那个鄙人过去跟那个野人说,你也不是在东海种田,我也不是在西海种田,这马在这里一跑,肯定不是会踩坏点东西,就是会吃点东西吧,人之常情嘛,也就说有一天你家里的牛啊马不小心跑出来,也会踩着我的田嘛,是不是?我相信你也不是故意放你的牛啊马啊出来踩别人的嘛,是不是?有时候也真的是叫做无可奈何嘛,希望你理解,野人一听也是啊。

主持:这一句,孔子是提出这样一个现状,诵《诗》三百,也可能他不能很好的通达政务,也不能出去独立的应对一些外交方面的事务,但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孔子在这里并没有说。

了空居士:那么让我来搜索孔子的话,我只能面前找到一句,就是“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就说我出生很贫寒,所以我就常常去参加那些实际的工作嘛。孔子其实很多智慧的言语都表达出他真的是亲身实践的。其实我也是,我常常会说我妈妈这么说,我妈妈会说老人这么说啊,真的是实践出真知嘛。陆游也跟他儿子说“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当然也不是说所有的的事情都要去躬行,有时候也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主持:就说不少高等学府出来的人不通达人情世故,那师父认为还是要在实践中去磨练。

了空居士:对,对,对。

主持:我也看到有很多人已经四五十岁进入中年了,还是不通达人情世故,难道说他的社会阅历不够吗?

了空居士:这个社会阅历不是跟时间能够直接划等号的,譬如说同样读十年书,为什么有些人就考上了高等学府,有些人就名落孙山嘛,包括我了空居士,我不是也名落孙山吗?所以说不是说你活到五十岁,大家都活到五十岁,阅历就一样,也不是这样的。是不是?

主持:那么我们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就达到一个人情练达这样一个境界?

了空居士:其实吧,让我来说,有一个奥妙,就是一定要学会将心比心,不要老是以教条主义,书本上怎么说,你去照搬过来。你看释迦牟尼佛在《金刚经》十七品里面说“法尚要舍,何况非法?”老子也在《道德经》说“绝学无忧”,“绝学无忧”是什么?千万不要搞教条主义嘛。

主持:那么我们去生起将心比心这一念的最根本,就是那个源动力或者说那个初心是在哪里?

了空居士:最主要就是要有真诚心,要不然你生起将心比心全部都是骗自己的,要有真诚心。

主持:我们很多人都认为自己是一个真诚的人,但事实上可能并非如此,如果做不到将心比心,那你就并不是一个真诚的人。可以这样说吗?

了空居士:对,可以这么说。

主持:所以说人贵在有自知之明,这个自知能力我们还是需要不断地去提高。

了空居士:也就是当我们遇到不愉快的事情的时候,你一定要思考到底是我主观因素呢还是客观原因?当你碰壁的时候,你也要考虑到底是你去碰墙壁呢还是墙壁过来碰你?我发现很多人,喜欢将一切的不良因素都推给别人,就觉得自己都做得很好啊,怎么到处人家都对我不好啊,所以真的是要反思这一点。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了空居士:这就有点像孔子在前面答那个权臣季康子,说只要你自己做好啊,别人哪敢做不好,这一条其实是一样的。也就说你作为一个领导,你自己做事做得公正,你不用特别去叫别人做公正,人家也不敢乱来的,因为怕乱来了就被你处理,如果你自己都徇私枉法,你希望手下的人公正无私也很难啊,因为人家一公正那不就拆你的台了嘛。最直观的你自己都做事乱来,然后手下的人公正无私,那不就像以前那个海瑞啊,包公啊,往往有时候上司也会被拉进去的,这个事情就是这样。所以这句话就是说我们要管好你手下的人,你自己必须带好头,你自己如果带歪了,所谓的上梁不正下梁歪嘛。就是这个道理,你自己歪了,下梁也一定歪,人家也不敢太正,太正怕你看不顺眼,是不是?就是说一鼻孔出气啊,一丘之貉,就是这个意思了。

主持:这句吧,这也是做老大的一个素质。

了空居士:是的,老子就说“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以前很多古人也就说那些将帅什么身先士卒,是不是?就是这样嘛。

主持:关于这个正,我有一个体会,就说首先一点吧,就是言语要谨慎,在公开场合,你言语要谨慎,这是先做到这个正,师父,您认为呢?

了空居士:对,其实就是言语和行为都要谨慎,正如孔子说的“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非礼勿听,非礼勿视”,就是这样,还有“君子慎独”,《中庸》。

主持:现在一般都是在网络上吧,大家这种网络上的交往,这种语言的谨慎方面是需要有一个高度的重视的。

了空居士:对,确实是,不要养成坏习惯,往往就是因为一些不正确的言语会招惹很多口舌嘛。

主持:有的人就干脆什么也不说了,又走到另外一个极端了。

了空居士:对,从一个极端走到另外一个极端。那什么都不说了,你能做好工作吗?你能处理好生活的事情吗?这也值得反思的嘛。你说那哑巴不就也能够过日子吗?哑巴还要学打手势呢,是不是?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

了空居士:定公,就是鲁定公,鲁国的国君,他来请教孔子说“一言兴邦,有这回事吗?”

孔子就说我们不要将一句话看得那么重嘛,不要期望那么大。其实吧,有一些人就这样,幸好我给你提意见,你才事业发展得好,幸好我帮你画一张图,你才能够建起一栋大厦。画张图的艰难和修建大厦过程的艰难,你来对比啊,是不是?所以也不是说一句话的作用就能够那么大。你看孔子很有智慧,他接下来分析非常到位。

人之言,就是有人这么说:为君难,为臣不易。就说做国君也是很难的,做大臣,做臣子嘛也不容易啊。

如知为君之难也”,如果说人家知道为国君很难,如果这句话真的落到实处,“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这句话是必须要落到实处,那么就差不多一言兴邦了。如果知道为国君很难,因为他又要顾及到各个大臣之间的这种感受啊,工作的协调啊,还要顾及到整个国家的和谐啊等等。《道德经》说“治大国若烹小鲜”,他是举例,我们要将菜煮好,不仅仅要火候啊,调味啊,什么色香味都要俱齐,才叫做成一道好菜嘛。所以说不容易啊,做国君很难啊,他要协调这些臣子间的工作关系,这些思想关系啊,还要协调全国人民等等这些利益关系啊,不那么容易啊。所以有些人有时候喜欢像愤青一样,我常常说你自己的家又管得怎么样呢?我们现在的家庭一般就上有老下有小而已嘛,外边就还有一些亲戚朋友,就是这个小小的家你又治理得怎么样啊?更何况是一个国家,哪那么容易啊?你自己的家都管不好,是不是啊?一屋都没办法扫好,真的能扫天下吗?所以就是这个意思。

一言而丧邦,就是一句话能够使国家灭亡、丧失,有这回事吗?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就说,这个话也没有说有这么高的期望值,就真的作用这么大,也不是的,威力这么大,不是的。

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有人说我做国君其实也没什么的,只是人家不敢违背我的话而已,我说什么人家肯定要听我的,发号施令。

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假如这个国君说的话是对的,正确的,人家没有违背,那就确实是好事情啊。

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如果国君说的话是错误的,大家也不敢违背,照执行,那不就国家要衰落了嘛,丧失了嘛。

主持:这一段对我们现代人来说,从中学到什么呢?

了空居士:他第一方面就说一言兴邦,孔子这句话就分析,也不是光一句话就真的能兴邦,一句话就算说的很对,也必须要去落实,落实到位,这句话才能起作用。如果一句话很对,但是没有落实,它也起不了作用的。就必须又是对的,又是能落实到位,才能够说一言兴邦。那么说一言丧邦,也不是说真的说一句话国家就会灭亡,不是的,也就是关键来说,假如这句话是正确的,然后落实下去,那肯定是兴邦啦,假如这句话是错误的,同时又给落实下去,那就有可能就有很大的风险,丧邦。也就说一句话,一个建议跟那个结果不能划等号,是这个意思,它有个实施的过程,是不是?好像说我拿一颗种子给你,就不等于说,我送给你一棵参天大树,不是吧?拿在手上这个小小的种子只是一个种子,要培养成一棵参天大树,我还要什么土壤啊,水份,施肥,阳光空气,还要多少年,这颗种子才能变成一棵大树呢,是不是?不能说你给我一棵大树,是不是?是这个意思。好像我们古代民间就有一个故事,说一个老母鸡都可能会使你发财,就说老母鸡它生蛋,蛋又孵出小鸡,小鸡长大又生蛋,然后就变成一大群鸡了,然后这鸡卖掉了,可以去买猪买羊来养,以后牛羊成群了,你不就经过多少年的努力,发财就从一个老母鸡这么一个源头这么起来了嘛,但是你不能拿着一个老母鸡说这就是百万身家,老母鸡就是老母鸡而已嘛,是不是?就是这个道理。

主持:师父,我觉得从这一段里面,从孔子与鲁定公的应对,我们还可以在应对的技巧这方面,可以学习一下。

了空居士:对,这其实就是一分为二,十年前,什么金融风暴的冲击吧,就兴起了很多企业培训,我真的看了都要笑,其实那些培训的人,他自己也不懂得做企业,只是说搜集了一些资料,然后搞了一套课程,然后就到企业帮人家培训,其实帮你讲一堂课很容易,但是你说的内容要真的落到实处,执行到底,那很难。好像你们说大彻大悟,我说很容易啊,《金刚经》“尽心行善分”嘛,你们那么做,你们就能够大彻大悟嘛,不是很容易吗?但是真的要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你不知道要经过多长时间真正地去磨砺啊,哪那么容易啊,是不是?所以释迦牟尼佛说“理可顿悟,乘悟并消,事非顿除,因次第尽。”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孔子这个回答非常的理智,非常的客观,他是一分为二。

主持:这一段的学习,我确实非常佩服孔子,他面对鲁定公这样侃侃而谈,那么从我自身来说,一直发现自己在这方面是比较欠缺的,就是如何应付别人的问,如何说的那么恰当,那么合乎场景,那么这个从哪里去学习呢?

了空居士:六祖不是说“说法不离两边”嘛,孔子也“叩其两端而竭焉”嘛。

主持:牵涉到具体的事理的还好应付,就说一些场面上的话,我们这些书呆子出生的人往往就觉得应付比较困难。

了空居士:噢,我告诉你,你们往往不是执有,就是落空,不是要,就是不要,你们老是找不到一个中间点。

主持:师父,你这个说法还是停留在理论上,那能不能给点具体的指导呢?像我们这种人,在场面上应付,这些技巧比较匮乏的人也比较多。

了空居士:其实吧,打个比方,领导昨天交代我们,你们今天要去做这个事情。等下今天早上一来,突然说不行,你们做了没有,赶快停止。有些人内心就生闷气,领导怎么出尔反尔,其实你要知道,领导往往都是站得高,看得远,他突然间按照实际情况发现这个方案是不对的,要马上停止。假如你不停止做下去就错误的,那么下属有些人就是没有站在领导的立场上,就觉得你老是出尔反尔,有时候说要有时候说不要。说内心话,领导有时候说要说不要,他们就是围绕着这个目的,该怎么改变,他马上就当机立断去改变,员工就是图方便,偷懒,就说你这么一改,我不就刚才做的那些事情又白做了?其实吧,你们要知道,有些书呆子根本也不是因为读书的原因,是惰性的原因,诵《诗》三百,让他去做管理,他也管不好,让他去做外交也搞不好,其实有一些是惰性,他老是图方便。古人说书犹药也,善读者可以治愚,关键是你是否善读。有些书呆子其实他不是书呆子,是懒惰,然后就希望能够生搬硬套的去做事情,图个方便还是什么,结果就是大相径庭,是不是?是这个意思,我对惰性研究的比较深。(主持:惰性也造成了思维上的惰性,所以书不一定读得多,但确实是呆了,所以叫呆子,不能叫书呆子。)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了空居士:和而不同,同,就是变成一样的啦,和,就是能够和大家和睦相处,相安无事。那君子为什么和而不同呢?君子有智慧,修养好,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所以到哪里去,都能够和周边的人和睦相处,相安无事。别人修养好一点,他也能够和睦相处,别人修养差一点,他也能够退一步海阔天空,所以就和而不同。这个和而不同,是强调和,突出和,到哪里去都能够随遇而安,那君子能不能同的?有啊,志同道合,君子跟君子肯定是同的啦,那君子跟那些还达不到君子的人也能够和啊。好,小人呢?同而不和。同,你要不要跟我,要跟我就跟我一样做。那你内心呢?对人怎么样啊?都是有一种强制性,别人也是因为什么原因,也是忍着跟你挨在一起,看起来是大家都能够一起做事,但是各怀鬼胎,这就是同而不和。

主持:这里孔老夫子论述的君子小人,是论述这两种人为人处世的心态?

了空居士:我也是充当一个书呆子,给大家提一个小小的建议,大家就扪心自问,对着这两句话“和而不同,同而不和”,大家在家庭,在工作单位,乃至到社会,你们是“和而不同”多呢还是“同而不和”多呢?也给自己反思一下,自己是偏于君子还是偏于小人?你们说了空居士你很幽默,“和而不同”强调和,也就说你到哪里去是不是能够跟别人合得好?那“同而不和”是强调不和。其实这个“和而不同,同而不和”,让我来说,它的侧重点就是看你到底在一切场合你是和的时候多呢还是不和的时候多?

主持:师父,是不是有这样一个情景,就说该君子时要君子,该小人时要小人。

了空居士:那你就变色龙了,该什么色的时候就变什么色,是不是?

主持:您认为就说最高的这种思想境界是应该一直保持君子之风?

了空居士:噢,那肯定是和而不同这种君子之风是最好的啦,你遇到君子就和而又和,遇到那些还没有那么君子的你就和而不同,那不就很方便啊。如果你该做君子就做君子,该做小人就做小人,那你遇到君子你就和而又和,遇到小人就同而不和,是不是?那你不是常常要跟小人闹矛盾吗?

主持:就说君子和君子相处就是志同道合,君子和小人相处是和而不同,对吧?应该是这样去理解。

了空居士:对。该做小人的时候就做小人,该做君子的时候就做君子,那我问你,你是遇到君子的时候做小人呢还是遇到小人的时候做小人呢?

主持:可能我刚才在犹豫的是,就说我们遇到小人的时候该怎么办?因为君子这两个字,就像那个“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有一点孤芳自赏那种清冷的感觉吧。

了空居士:幸好你跟我一起研究《论语》,孔子这句话就告诉我们“君子和而不同”,他就也能够跟淤泥在一起,是不是?你看和而不同,那遇到君子,那志同道合,不用说了。遇到小人,志不同,道不合,他还能够相安无事嘛,和而不同。你们可能将周敦颐那个《爱莲说》里面那句话给理解错了吧?“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那我告诉你,人家真的出淤泥了吗?它还是扎根于淤泥,你以为它真的出,没出啊,只是出一部分啊。那君子和小人,你如果以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来作比喻,来对照,那它不是还是跟淤泥在一起嘛,只是它没有将自己搞脏而已嘛,那也符合和而不同啊,它跟淤泥是和,但是它又超越于淤泥,又不同,你以为出淤泥就飞到天空啊,那烟花啊,那不是莲花,是不是?所以你们将《爱莲说》都给读错了。

主持:回到刚才师父你说的那句非常好,就叫我们每个人都拷问一下自己内心,我们平时为人处世是和而不同的情况多呢还是同而不和情况多?我们确实有些习惯性的思维,总觉得周围那些不好的人,或者说对我不好的人都是小人,其实我们拷问一下内心,自己是君子还是小人呢?我觉得确实我们每个人今天晚上都好好的想一想。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了空居士:君子易事,我们佛家说那个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易事,就容易相处,不管是做朋友呢还是做同事,易事的事,就是共事,在一起,就是相处吧,君子易事,和君子在一起容易相处。而难说,说,就是取悦,其实就是说去哄他,使他开心,使他好像特别喜欢你,就说君子一般来说他们很有智慧,你想花言巧语去打动他是比较难的。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就说你要去取悦他,也就博得他对你喜欢,一定要合情合理,以道,就是合符道理,要不然他们也不会那么轻易会动心。但是他在用人的时候,及其使人也器之,使,就是使用,派遣。器之,器之,也就是量才而用,这个人比较适合做什么,他就安排做什么,是这个意思。

小人难事而易说也,反过来,那些小人就很难相处的,跟小人在一起确实会比较累,他们都比较,心思都是怪的,也比较挑剔,也狭隘,难事而易说也,易说,就是容易使他开心,也容易去哄他吧。我们就说投其所好吧。

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就说小人的心很乱,他往往没有那么特别的去注重这种道理,反正你能够投其所好,他就高兴啦(主持:就是得之则喜,失之则忧,就很容易有情绪波动。)反正你投其所好,他就高兴了。

及其使人也求备焉。他在用人方面就求全责备,就特别苛刻,备就是完备,我们说求全责备,就是这个备。

主持:这里是说了君子与小人,与他们分别相处,好像从孔老夫子来说,感觉好像君子更容易相处。

了空居士:对,所以我们老家的老人说得罪了君子还好办一点,得罪了小人就有点麻烦,因为君子讲道理嘛,所以自古还有君子可以欺之以方,就是这个道理,君子他讲道理,重情意。小人往往前面有两个字,反复小人,噢,他们真的是情绪化很厉害。

主持:那是不是从这上面,我们就很容易定义怎么样的人是小人,能不能通过这一句就定出来。

了空居士:那也要参考上边,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你不要看到别人跟你合不来,都说别人是小人,那么你走遍天下,连父母也合不来,父母也是小人,老婆孩子合不好,老婆也是小人,同事领导合不好,都是小人,那你走一圈,普天下都是小人,得你一个人是什么人?我也不敢说你是君子了。

主持:可是我觉得狭隘刻薄的人是很多的,但是狭隘刻薄可能只是他自己的性格这一层面,并不是说这样的人一定是小人吧,也是把他们归到小人这一类去吗?

了空居士:其实,我告诉你,我们要结合上边,就说天下归仁,只要你自己能够克己复礼,处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你就能够跟绝大多数的人和睦相处,是不是?也就是说如果我将上边一段和这边一段合起来,如果让我来说,我了空居士我读了这两句《论语》,我有什么收获?我就反而收获到我要努力去修养好,做个君子,人家即使是小人,我也能够和他和而不同,遇到君子那就志同道合,那更好,遇到小人,也能够和而不同,然后我自己努力地修养成一个君子,我就容易和别人相处,使我的身心不会那么疲惫,家庭也和睦,事业也容易成功嘛。我不是反过来,来看别人是君子还是小人,我只是直接地告诉自己要做君子,反而在人世间能够游刃有余,我不会去太关注别人是君子还是小人,我最关注的是自己不要变成小人。因为别人就算是小人,我也能够和而不同嘛,也不怕,那人家跟着我的时候,我也能够器之,那不就很好嘛,人家乐意跟我。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了空居士:这个泰,《道德经》里有“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就是这个泰,我们平时也说泰然处之,也就是心平气和,从容不迫,就是泰;泰而不骄,没有那种骄横,如趾高气扬,不可一世,那就叫骄。所以说君子他们的神情,他们的仪表都是很安祥,态度都好,心平气和,不会那么骄傲自满,蛮不讲理。小人就骄而不泰,小人往往是风风火火,趾高气扬,不可一世,是这个意思。所以这两句话很有意思,我们也反思一下,自己是泰的时候多呢还是骄的时候多呢?然后就去研究,你为什么有些时候能泰呢?为什么有些时候又骄了呢?那就对人生很有启发了。

主持:内心安祥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一个境界。

 

我们为什么要做君子?我们怎么样做君子?

了空居士:噢,好啊。那么我们首先来说,为什么要做君子?首先就要说怎么样才是君子,君子从外表上就是泰而不骄,从具体的为人处世上,就和而不同。泰而不骄,有个好处,就是外表、仪表好啦,精神风貌很好啦,人家见到你都开心啊,甚至人家会主动跟你打招呼,甚至有什么事情也乐意跟你合作嘛,就是看到你就开心。然后接下来,和而不同,又有什么好处呢?他能够接纳不同意见,不同性格,甚至是不同能力的人,所以他的人气就会比较好。那再接下来,易事而难说yue(君子易事而难说也),你说难说,有点差吧?不会,我们人啊,就最怕被人家一阵耳边风就给动摇了,然后就是被人家骗了,好像近五年到十年来,社会上有很多有诈骗性质的金融活动,如果你易说,那被人家一说你就动摇,你不就这里栽跟头,那里流鼻血嘛,那不就也很累嘛。易事呢?你要发展什么事情,你合作伙伴容易跟你相处,不然你变成孤掌难鸣。还有吧,器之(及其使人也器之),你懂得用人。所以做君子,从这一小段来说,就看出了这几方面的好处。那做小人呢?就都给反过来,是不是?其实做个小人真的一无是处,除了有时候可以发泄一下负面情绪,其他真的没什么好处吧。

主持:师父讲的为什么做君子,那怎样做君子呢?

了空居士:做君子,首先要学会泰,要学到泰首先必须有真诚心,一个人有真诚心了,就不会那么容易去骄,也就不会那么对人家没礼貌啊,得罪人啊等等。所以如果一定要以孔老夫子的教导来套上去,那就是忠恕啊,人嘛处处以这种忠诚之心去面对别人,用宽容之心去面对别人,你不就各方面能够做得很好嘛,忠恕而已矣啊。

主持:我们今天教学是在一方师特训班,那么要成为真正的一方之师,是不是首先要成为一个君子?

了空居士:对,不然说内心话,一个人要立足,如果自己没修好,也许还没有立起来,已经被人家攻得百孔千疮了,是不是?其实自古以来,虽然说历史上也有小人得势的时候,但是他们往往不长久,因为接下来就众叛亲离,就被人家攻倒了嘛,所以真的还是要学习做一个君子。

主持:如今网络上这种信息比较多,似乎都是小人更容易上位,小人更容易得利,往往受这些负面信息的影响吧,所以现代人们心里总有这样一种想法,就觉得好像做不了小人,也不愿意再做君子,好像有这样的一种想法。

了空居士:我知道了,其实吧,说这些话的人,他是连小人的水平都达不到啊,我这样说可能会得罪了很多人或者是伤了很多人的心,这些在说做君子不好,做小人才好,说这些话的人是自己连小人的水平都达不到。小人啊,他也有一些独到之处,小人也有一些小聪明,小人也有一些当机立断,很果断的一面啦。当然,君子呢?真正的君子,如果你们让我用一句最简单的,真正的君子,你必须要达到慎独这个本事,你才能进入真正君子的行列,那一个慎独之君子,普通小人要害他那么容易吗?是不是?你会搞不过小人,说明你比小人还不如,是不是?真正的君子是正心、修身,然后齐家、治国、平天下,他们是有智慧有魄力,然后你们在骂小人的时候,你想想一个《中庸》的标准,你做到慎独了吗?如果你慎独了,你是不会被小人害的,你被小人害,就说明你还没有君子慎独的水平。那你说历史上也有很多君子被小人害的有没有?往往都是因为那些国君嘛,他们偏听了小人的话,是不是?有时候国君他自己头都落地了,更何况你呢?

那个宁武子,就是说天下有道,他就是很努力的出来做事,天下无道,他就懂得装聋作哑回避嘛,逃避这些风险嘛,孔子说要学他在天下有道的时候发奋做事,这个容易学,天下无道的时候装聋作哑回避,这个是很难学的。(编者按:《论语·公冶长篇“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所以嘛,你们搞不过小人,不要骂小人,不要骂君子没用,因为你根本是连小人的本事都达不到。那种列为蠢人,愚蠢的人,小人还是聪明的,君子,真正达到君子是大智慧。那么你可能说了空居士你刚才不是自己说了一句话,君子可以欺之以方嘛,就说君子有哪些事情被小人钻个空子,那这样说你说君子有大智慧,小人有小智慧,那怎么会君子搞不过小人呢,有时候还被人家欺之以方呢?告诉大家,君子在有些时候好像表现出被小人欺之以方的时候,其实如果让我来解释,很多时候是属于丢卒保车,有时候是为了大局的安稳,先放你一马,你知不知道?你以为君子那么好欺嘛,不是的!

主持:师父您这番话,虽然说的非常残酷,但确实是事实,确实如此。我们很多时候面对一些事情,缺乏杀伐决断的能力,只剩下满腹的牢骚了。

了空居士:所以兵法上也有引敌深入嘛,有时候搞个包围圈,然后骗敌人进来嘛,有时候你欺之以方,好,你一得手,然后你得寸进尺,正好我就咔嚓,给你斩下去,有时候是这样的,不要老是以为君子真的可以欺之以方,不一定的。

主持:今天师父这一番讲解,非常值得我们去深思,去反省:我们是和而不同呢还是同而不和呢?我们是聪明呢还是自作聪明?

了空居士:有时候老是很恼火,说做君子不好啊,其实就是说自己连小人的那点小智慧都没有,才会搞得这么窘迫,你知不知道?一定要记住,以我钻牛角尖,我就发现是这个样子,有些人就喜欢跟我说,师父啊,我没有学佛,我的事业还做得好啊,我一学佛,说这个也不能做,那个也不能做,我事业都变成一塌糊涂了,好像佛祖害了他一样,我说不是吧,你就先抛开佛经吧,你按照你从心所欲去做吧,然后只要不违法乱纪就好,你先不要谈佛经,你谈法律法规就好,你能够遵纪守法,也大方向就是符合了持戒的大标准了,我只是说大标准,是不是?你去做吧,其实就是自己没本事,然后找个借口骗自己而已,不可能说眼睛睁了比眼睛闭了走路走的差,闭着眼睛走路比睁开眼睛好,那你闭着眼睛吧。

主持:百灵鸟请教师父,做君子是《大学》讲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吗?

了空居士:是的,可以说基本上是符合这个标准。

主持:做君子,我一直以为就是要正心,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是君子的责任和义务,是吗?

了空居士:不是,这叫做远大的理想,我常常告诉大家,我了空居士也是见贤思齐的人,不过我真的觉得自己天赋很差,所以我只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想都不敢想,路途太遥远了,我也和大家叫做共勉吧,我们先做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后再说,我可能今生就做不到治国、平天下了,我努力做到修身、齐家,你说了空居士你怎么那么胸无大志?哎呀,自知之明吧,所以以前有些人问我一些政治的问题,我说这个我不懂,我也不是政治家,你问我修身齐家这个我就比较懂。

主持:从这个角度来说,师父你要求我们跟随你学习,要能做到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事业成功,这样一个目标,其实师父你也就是在培养我们成为君子。

了空居士:是呀,可以这么理解。

愿大家和我一起共勉,好好的修身、齐家,也就是身心健康,家庭幸福,事业有成,我们就做到这样,按照我了空居士来这里,被大家叫一声师父,我也觉得能够将大家带到修身、齐家,我也心满意足了。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